热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我国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从开始之初就是以一种先外后内、以赚取外汇为主的模式进行的,使得我国旅游业产业模式特别是高原旅游文化产业模式不甚合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问题已经凸现出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热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思考与展望——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 要] 近年来,在营造夏都青海中,青海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文化多元化的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如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旅游文化 产业 发展

旅游产业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文化产业就是指通过创意,借助技术将文化转化为产品,进而实现产业化的一种经济社会活动,其核心在于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因青海湖而得名,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它北接甘蒙、西联新疆、南通西藏、东南达川滇。青海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从战国到清代,先后有羌、汉、匈奴、月氏、氐、鲜卑、回纥、撒里维吾尔(裕固族的前身,或与裕固族有着较深的渊源)等20多个民族生活在这里,形成了今天青海以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六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省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近年来,在宣传青海,营造夏都青海中,通过举办“环湖赛”、“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大美青海香港行”、“唐卡艺术节”等活动,青海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旅游旺季出现了“一票难求”、“一床难求”的“井喷”现象。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文化多元化的青藏高原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旅游文化资源的宽泛性与多样性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宽泛性和多样性表现为:一是地域广。青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在72万平方公里上形成了海西、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六州;海东一地;西宁、格尔木、德令哈三市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局面。二是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青藏高原、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在此共生,大陆季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三种气候在此交汇,既有河谷的富庶——贵德 “青海小江南”;又有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雅丹地貌和孟达天池;既有名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又有大川,黄河、长江、澜沧江;既有大漠又有草原,如海西大漠,金银滩、玉树草原。三是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宗教性、民族性又有历史性。如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小柴旦遗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的喇家遗址以及丝绸之路、茶马互市、吐谷浑和吐蕃古墓群等古迹,无不展示着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四是旅游形式多样。有风光游、生态游、文化游、民俗游、休闲游、健康游等形式,如:以青海湖鸟岛为主的高原自然风光游;以互助土族、藏族、循化撒拉族文化歌舞为主的民俗游;以西宁、贵德为主的休闲游;以塔尔寺、隆务寺、北禅寺等为主的宗教文化和以黄南热贡艺术为主的文化游;以“三江源” 为主的生态游;以格尔木盐湖城为主的工业游。还有围绕圈、带、点的旅游形式,如:环西宁旅游圈的中国夏都游,环青海湖旅游圈的青海湖民族体育游,环青藏铁路旅游带和黄河上游及同仁、玉树等点的藏传佛教游、唐蕃古道游。四是以办节、会议和展览等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旅游迅速发展。如:“三江源”国际摄影艺术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西宁“中国夏都”郁金香节,海北王洛宾音乐节,黄南“热贡”艺术节,果洛“格萨尔”文化旅游节,玉树青滇藏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节和赛马节,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暨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格尔木昆仑和盐湖城文艺节,贵德梨花节,民和桃花节,门源油菜花节,大通“六月六花儿会”,海宴沙岛国际沙雕艺术节,祁连的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节,以上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充分展示了青海的历史文化底蕴。

2.旅游消费的普遍性与巨大性

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生活必需品,旅游消费具有普遍性。从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间,青海省旅游经济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旅游业总收入由10.55亿元增长到了20.2亿元,。2004年全省旅游接待突破500万人次,2005年突破600万人次,2006年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接待游客814.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人35.69亿元人民币,2007年旅游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2008年接待游客9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51亿元。“十五”以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341万人次,是“九五”时期的2.5倍,累计实现旅游总收人88.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

3.3倍 。

3.旅游区域资源的失衡性与不协调性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劳动就业、社会文化、对外开放方面的发展。1989年,青海省各类旅行社只有9个, 2005年,全省旅行社总量达到140家,其中国旅13家(有出境权的5家),国内旅行社127家,全省星级饭店总量已达到74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20家,2009年全省旅行社发展到198家,旅游星级宾馆117家,社会宾馆1382家。2008年,青海A级旅游景区已达39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13个,3A级旅游景区19个,2A级旅游景区7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由1997年的0.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3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6万人。

但是,目前我省旅游区,从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结构上看,环西宁旅游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旅游带,交通相对方便、各种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星级宾馆多,而青南等一些地方旅游资源离散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黄南与全省、果洛、玉树与四川九寨沟大旅游圈连接的出境公路建设滞后;海北景区的点线距离远、连接差,目前全州还没有一家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久治县离四川阿坝只有几十公里,但交通不便、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等。交通不畅、服务设施不全,时空距离是制约青藏高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旅游区域资源的失衡性与不协调表现突出。

2008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年初,党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一次把青海等四省藏区与西藏一起统筹谋划、部署和支持,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2010年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计划,这些为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再一次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四个发展”探析

1.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要素集聚力。以跨越式的“青海速度”打造等级道路互通、旅游道路互通、城乡道路互通的格局。第二,加快壮大特色经济。立足青海的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历史、生态、民俗“三大文化品牌,特别是打造藏毯、唐卡等特色民族手工艺品,以精品、名品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从十五世纪开始,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画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被誉为“藏族画家之乡”,“热贡艺术”体现了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珍品。第三,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在开拓市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中以民间艺人为引领,整合资源,打造如昆仑山珠宝玉石有限公司、青海纵横文化实业公司等产业集聚。

2.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

“以水带绿、以山造绿”,营造大美青海“生态立省”的绿色环境。被誉为“中华水塔”的青海生态资源丰富且脆弱。绿色发展、“生态立省”,既符合青海实际,也是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屏障的需要,又是转变发展方式、加速青海发展的战略选择。青海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高原动植物资源等,推动青海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生态立省”,为大美青海的旅游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绿色发展环境。

3.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大力发展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同时遵守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青海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新青海的建设征程上,全省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各民族继续弘扬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优良传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起绘就一幅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与全国相比,我省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千分之三, 2009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9%,由1999年的全国第24位降至第28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9%,由1999年的全国第25位降至第29位。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加大对青南等一些地方旅游区的投资力度,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4.青藏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统筹发展

第一,统筹区域规划。打破以往单纯城区规划做法,把六州、一地、西宁、格尔木、德令哈三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进行规划,确立生态游、风光游、文化游、民俗游、休闲游、健康游发展格局形式。第二,统筹城乡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结合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实现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旅游区域资源各具特色发展的统筹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7]强卫:我眼中的青海[A].青海日报,2010.4.9第一版.

[2] [4] [5] [6]肖莉:青海旅游业发展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9,(5)

[3] 马进虎 胡芳 毕艳君 杨军:青海文化产业构建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8,(4)

作者:和东红

热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 篇2:

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我国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从开始之初就是以一种先外后内、以赚取外汇为主的模式进行的,使得我国旅游业产业模式特别是高原旅游文化产业模式不甚合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问题已经凸现出来。本文着重论述了与我国高原旅游业产业模式调整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 以丹噶尔古城为例,重新认识了高原旅游产业模式的几大要素,深入分析了高原旅游产业模式的现状,提出了高原旅游产业模式调整的原则和具体思路。

关键词: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青海丹噶尔古城旅游模式在以“夏都西宁旅游圈”和“环青海湖旅游圈”交会的重要节点上,注重挖掘开发排灯、皮绣、陈醋、剪纸、根雕、石刻,以及花儿、社火、曲艺、庙会、祭孔等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在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颇具特点。

一、高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文化资源的宽泛性与多样性:高原旅游资源的宽泛性和多样性表现为:一是地域广;二是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高原、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在此共生,大陆季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高原气候三种气候在此交汇,既有河谷的富庶,又有自然景观;既有名山,又有大川;既有大漠又有草原,。三是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宗教性、民族性又有历史性。如藏传佛教以及丝绸之路、吐谷浑和吐蕃古墓群等古迹,无不展示着高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四是旅游形式多样。有风光游、生态游、文化游、民俗游、休闲游、健康游等形式。四是以办节、会议和展览等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旅游迅速发展。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充分展示了高原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旅游消费的普遍性与巨大性: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生活必需品,旅游消费具有普遍性。从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间,高原旅游经济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旅游业总收入由20.55亿元增长到了30.2亿元,。2013年高原旅游接待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38亿元。

(三)旅游区域资源的失衡性与不协调性: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模式调整、经济增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劳动就业、社会文化、对外开放方面的发展。1989年,高原地区各类旅行社只有19个, 2013年,旅行社总量达到270家,其中国旅43家(有出境权的5家),国内旅行社227家,高原A级旅游景区已达139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33个,3A级旅游景区39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由1997年的3.3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3.4万人,间接就业人数26万人。

但是,目前高原旅游区,从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模式上看,环都市旅游圈交通相对方便、各种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星级宾馆多,而西藏、青海南部等一些地方旅游资源离散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畅、服务设施不全,时空距离是制约高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旅游区域资源的失衡性与不协调表现突出。

丹噶尔模式的发展目前还在初始阶段,但在短短两年内,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城转变成了当地的旅游热点和产业焦点。其产业模式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前来参观,使得丹噶尔名声大噪,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二、丹噶尔古城旅游模式实现“四个发展”探析

(一)丹噶尔古城旅游的跨越发展: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要素集聚力。以跨越式的“高原速度”打造等级道路互通、旅游道路互通、城乡道路互通的格局。第二,加快壮大特色经济。立足高原的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历史、生态、民俗“三大文化品牌,特别是打造藏毯、唐卡等特色民族手工艺品,以精品、名品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从十五世纪开始,发祥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画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被誉为“藏族画家之乡”,“热贡艺术”体现了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珍品。第三,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在开拓市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中以民间艺人为引领,整合资源,打造如昆仑山珠宝玉石有限公司、高原纵横文化实业公司等产业集聚。

(二)丹噶尔古城旅游的绿色发展:“以水带绿、以山造绿”,营造大美高原的绿色环境。被誉为“中华水塔”的高原生态资源丰富且脆弱。绿色发展,既符合高原实际,也是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屏障的需要,又是转变发展方式、加速高原发展的战略选择。高原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高原动植物资源等,推动高原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大美高原的旅游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绿色发展环境。

(三)丹噶尔古城旅游的和谐发展:青海,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大力发展高原旅游文化产业的同时遵守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高原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新高原的建设征程上,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各民族继续弘扬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优良传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起绘就一幅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加大对一些不发达地方旅游区的投资力度,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四)丹噶尔古城旅游的统筹发展:第一,统筹区域规划。打破以往单纯城区规划做法,把各个高原区域统一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进行规划,确立生态游、风光游、文化游、民俗游、休闲游、健康游发展格局形式。第二,统筹城乡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结合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实现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旅游区域资源各具特色发展的统筹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芦爱英.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及服务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肖莉.高原旅游业发展研究[J].高原社会科学,2013,(5)

[3]马进虎,胡芳,毕艳君,杨军.高原文化产业构建研究[J]高原社会科学,2013,(4)

[4]罗铮.从游客心理特点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作者:刘海艳

热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 篇3:

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集聚形态及机理

摘 要:通过对产业集聚有关研究和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的梳理,阐明了集聚和园区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分析了特色文化产业分布的区域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指出特色文化产业的集聚和园区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在地的特色文化资源,集中补足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论述了特色文化产业的集聚形态及机理,提出向资源集聚、向市场集聚、向生产者集聚、向生活集聚等幾种主要的特色集聚方式。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和园区化;机理和形态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mechanism and morphology

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发展,是国家推动文化产业的重要政策抓手。但是,对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特色文化产业怎样集聚,并进一步实现园区化发展,相关研究不仅数量少而且不深入。本文董理有关研究和产业实践经验,从特色文化产业分布的区域特征出发,总结特色集聚方式,分析其机理和形态,力图为西部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一、集聚和园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1.对文化产业集聚的研究

产业集聚发展是近代工商业大规模产生以后就显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指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多产业关系密切的生产者以及相关的辅助服务者以较高密度聚集在一起,将产生比非聚集区域更好的经济效益。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最早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聚现象,发现外部规模经济是产生集聚的经济动因,包括知识、技能、信息和新思想的传播,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动需求结构,辅助性工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便利顾客等。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归纳提出产业集聚的三个要素: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品投入、技术外溢。同时期,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进一步推进了产业集群理论,认为集群不仅靠分工协作构成产业链,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集中生产要素降低成本,还具有推进创新、形成产业文化等柔性作用[1]。

包括中国在内,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现代产业形态出现以后,集聚发展的趋势也很明显,符合产业集聚的一般规律。国外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对文化产业集聚的系统讨论,中国也在之后不久对此给予了较多政策和理论关注,如向勇阐述了文化产业的聚集效应:产业共生效应,共享诸多产业要素;知识的溢出效应,加快知识传播速度;吸聚效应和衍生效应,吸引外来者加入并不断从内部产生创业者;创新效应,形成良好的激发创新的氛围[2]。而且,与传统产业有很大不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强调多样性的独特创意,组成成分包括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往往由人才聚集引来企业聚集,聚集区域通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并且规模相对较小。近几年来,文化园区的管理体制、规划和设计、核心产品、园区品牌、与旅游的结合、产业链的营建、文化氛围营造、区域布局及协作关系、个体园区的建设发展对策等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批论文[3-12],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或较高理论价值的成果。

2.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实践

文化产业园区,或者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一种相对高级的形态。凡称为园区,通常都具有大致确定的范围并具备了一定的统一管理和相对完备的公共服务。

由文化产业的集聚进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文化产业园区具有人力和人才密集、科技资源丰富、相关企业集聚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完备等显著特点,在促进资源整合,营造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科技、人才、企业等多方面要素集聚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为文化生产者和产业发展提供比较理想的物理空间载体;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使发展的成就更直观可感,可以充分引起社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因此,设立并建设园区,依托园区展开招商和企业孵化、培育,用园区的方式推动产业集聚,是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环境下非常有利于政府着手而政府也很乐意采用的产业促进方式。不论东部、中部、西部还是东北,不论是市场自然形成,还是政府刻意规划,抑或结合旧城改造、城市新区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产业小镇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成为一种风潮。

根据从网络收集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到2016年,全国已命名的各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超过了2 500家[13]。其中,从2006到2014年,文化部共命名5批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其中1家试验园区后被命名为示范园区)、6批34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多家企业在一定空间内聚集并提供平台性管理和服务的,具有产业园区性质。为促进优胜劣汰,自2010年以来,文化部累计摘牌3批共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8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是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2012年,全国约1 200个文化产业园区创造增加值3 800亿元,约占同期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1/4,体现出很高的集中度。众多小企业和创业者在园区孵化成长,众多创意在园区实现了产品化[15]。2016年底,20家国家级园区共集聚文化企业21 457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55.87万人,园区内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 743.97亿元,在发展规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催生出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和骨干文化企业[16]。

二是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增长。园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创造的就业岗位,对调整经济结构、保增长、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优化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形象。园区的文化氛围、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按照“水塔模式”

金元浦《创意决定成败:品牌城市与水塔模式》(文创产业评论,2016-05-23,微信号chongerart)提出了“水塔模式”:水塔的高度决定了水的循环所达到的高度,一个城市的影响和品牌是根据这个城市目前达到的最高水平来决定的,高端的创意、高端的技术、高端的人才和高端的策划成为城市的标志。所揭示的规律,北京798艺术区、深圳华侨城等文化产业园区都成为代表地方形象的文化标志。

四是重塑了文化环境。园区创造的机会能够使文艺家、文艺团体、文艺作品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些利用旧厂房、历史街区和古镇建设的园区能够保护和延续园区所在地的文脉,提升其文化价值,特别是保护在地的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聚集、发展。

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也存在严重的不足,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一是有园无产。园区缺乏内容产品,定位雷同,特色不鲜明,非文化创意类企业大量入驻,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层次不高,专业性不强。园区企业只是在空间上聚集,没有做到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企业之间关联度低,溢出效应不明显。

二是园区服务薄弱。园区管理和面向文化生产者的金融、法务、财务、市场经纪、物流等专业性的商务服务、生产性服务不到位,市场规制缺失,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空泛难以落实,集聚效应差,孵化器功能不强。

三是“挂羊头卖狗肉”。不顾文化资源、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条件,特别是创意人才条件,打着文化园区的招牌实质上作为文化地产、主题公园项目一哄而上,盲目扩张,大量资金投在基础设施和房产上,缺少文化内涵,盈利模式不清晰,地产化、空壳化倾向明显。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虽然还存在种种不足,但实际上这不是园区自身的缺陷,而恰恰是没做好园区。以园区为抓手促进产业聚集和快速发展,是国内外经验都证明了的一种现实可行路径,当务之急是提高园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引导、规范文化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二、特色文化产业分布的区域特征

1.特色文化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在我国有特定含义和范围,并非是“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而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形态[17]。

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地域性。依托在地的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较强的资源依赖性;二是民俗性。与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习俗相结合,当地居民的参与程度较高,传承性强[18];三是兼具产业性和公共性。特色文化产业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相结合,具有维系和建构地域文化品格和文化共同体的作用,体现出强烈的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和条件的公共性。[19]按照一般的规律,现代产业形态的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通常是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后,以创意为牵引,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产物。提出特色文化产业,宗旨是针对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较少,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的文化产业发展现实状况,以与相关产业、事业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立足于文化育民、乐民、富民,注重发挥文化产业价值观载体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强调依托地域的、传统的文化资源,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条件下文化产业适度超前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路子。

2.特色文化产业的区域分布特征

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来看,特色文化产业的区域分布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所分布的区域。这些特色资源主要拜“二老”(老天爷、老祖宗)所赐,更多的是传统文化资源,也有不少属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如传统的工艺、歌舞等,自然的如景德镇的高岭土等。文化资源的利用具有非独占性,资源可以共享。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存在非完全依赖性,比如,高岭土可以外运加工,《印象·刘三姐》里面的苗族服飾素材主要来自于贵州的中部苗族,《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用的是纯正中国资源却被美国人拿去挣了大钱。然而,特色文化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是对资源及其存在环境的整体依赖,比如景德镇的艺术陶瓷产业不仅需要高岭土而且需要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陶瓷产业生态和艺人、工匠群体,因此,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可以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内其他拥有联合国“设计之都”美名的城市在艺术陶瓷上终究难以跟景德镇比肩。所以,虽然我们讲“当代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存在非完全依赖性”,但是“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仍然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所必须依赖的。

二是往往分布于现代文化产业不发达的地区。以大力倡导特色文化产业的贵州为例,2015年,文化产业120个行业小类中资产结构占比排前三位的行业小类,依次是游览景区管理行业(资产占比34.26%)、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资产占比6.16%)、图书批发行业(资产占比4.62%)。该3个行业小类资产合计占比45.04%,这固然有文化产业轻资产的特征,也说明内容产业实力不强,内容创意生产企业贫弱。各行业增加值2015年的排序为: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大类增加值在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中占比32.3%,其中游览景区管理占比11.92%;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占比16.8%,其中工程勘察设计和广告业二者相加占比14.79%;文化用品的生产占比15.4%,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占比9.4%。三大行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几近3/4,其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工艺美术品又主要为旅游业所拉动,而一般认为充分体现内容的创意生产特色,体现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方向,居于文化产业核心位置的文化艺术服务、新闻出版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比较弱小,文化产业结构初级。

三是通常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上举贵州是中国典型的西部欠发达省份,除此之外譬如云南,地处边疆,具有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旅游带动下的民族演艺、会展和“金、木、土、石、布”工艺品业构成了在全国大放异彩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而2016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中,云南人均GDP列第30位,人均收入列第28位,处于很靠后的位置,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保存了更多传统资源和自然资源。因此,西部是特色文化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需要说明的是,发达地区也有依托于传统文化资源的特色文化产业,如北京有景泰蓝、南京有云锦,但是,构成这些地区文化产业主體的,仍然是现代业态的文化产业。

3.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化集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

总体上看,特色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总体上仍然很薄弱,在全国尚处于后进状态。分析原因,经济社会总体欠发达是根本原因,导致宏观支撑能力不足,人财物、制度、精神俱缺。具体分析,还可理出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市场发育程度低,企业弱小;二是产业结构初级,创意、内容产业不强;三是本地文化消费不足,而文化产品输出的竞争力也比较差。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同样存在很大差距,亟待提高园区集聚性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建设文化园区推动集聚超前发展,超常规发展,发挥扬长及避短两方面效应,对西部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后来居上具有特别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利用在地的特色文化资源

第一,利用在地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还不能摆脱对特色文化产业资源的路径依赖。在紧跟创意驱动、科技融合文化产业发展主流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基于地方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工艺品、演艺、户外运动、文化休闲、特色节庆和展览等特色文化产品,创作本地内容素材的传统形态文艺作品和交互式网络作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传统农业及现代农业、手工业、体育运动及大健康产业、餐饮和住宿业、服装和日用品业、村镇建设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有关产业的附加值,培育新的文化产品类型和业态。

第二,围绕特色产品构建和延伸产业链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体系。以内容为核心,以创意为龙头,分工合作,进行专业化设计、生产和营销,带动后续产品和衍生产品开发,形成上下游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产业链条。以产业链竞争代替单项产品的竞争,以园区的集团竞争代替弱小的个体企业竞争。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与更多依托创意、科技、资本的现代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以特色文化产业取胜。

(2)有利于集中补足产业发展关键因素

第一,有利于在一定地域内集中建立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体系。西部地区经济总体水平低,市场发育不充分,生产要素比较稀缺,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尤其需要补足若干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走园区化集聚发展之路,能够在相对狭小的地域内,保障用地条件,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较快改善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建立起面向文化生产者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包括投融资、设计、营销、市场中介、物流、会计、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和交通、供水、通讯、电力、燃料、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体系,建立起高效的质监、税务等市场规制体系,在一定地域内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充分的要素支撑。

第二,有利于孵化、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生产者。西部地区文化企业普遍基础差,成长困难,园区化的集聚发展,能使生产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中,快速获得有关服务,降低成本尤其是机会成本。园区能够打破政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引进各种生产者,让资本与创意、渠道与内容互相给力,激发产生新的产品,融通形成价值链和产业链。众多生产者在园区范围内聚集,在工艺品、文化创意和部分文艺创作等不完全适宜社会化大生产的领域,有助于形成创意生产氛围,培育具有核心人物、特色突出、产品在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多种形态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生产者,为创意开启充分迸发的空间。

三、特色集聚和园区化发展的方式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坚持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要有别于工业园区和东部发达地区,掌握聚集机理,用好在地资源,抓住在场消费,构建并持续优化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特色聚集和特色园区建设。

1.向资源集聚

依托在地的特色文化资源,特别是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资源,如特殊原材料、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成功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文化产品。

比如,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经有我国最大、世界著名的万山汞矿,上世纪60年代为国家还清苏联债务作出过突出贡献,现在汞矿资源已经枯竭失去工业开采价值,但作为工艺品原材料的朱砂(汞矿石)却很丰富并且仍然是我国乃至世界朱砂的主要出产地,虽然朱砂可以外运加工,但结合汞矿工业遗产(现已设立国家矿山公园)和朱砂文化(秦、汉时万山就开始采矿炼汞),建立朱砂工艺产业和矿山遗址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利用遗址、故事和文化空间以及风物特产、独有矿产,活化自然和文化遗产,结合旅游休闲,开发朱砂工艺品,开发展示性、体验性文化旅游产品,延伸开发出版物、影视、游戏和创意设计产品,可以借助“原产地”的“自带光环”,形成产品集群并获得较大影响力。云南省建水县创建的紫陶国家级示范产业园区与万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建水紫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建水陶产品独具一格,成器硬度高,质地细腻,表面经无釉磨光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虽然采泥、练泥已成为紫陶产业链中专门的一环,然而却极少有陶泥外运加工者,在数平方公里的园区范围内聚集了上千家大小紫陶企业(作坊)和上万从业人员,产品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一种集聚的理想结果是形成主题鲜明、核心产品突出的文化产业园区以及文化旅游景区。

2.向市场集聚

如前所述,在本地文化消费不足、输出乏力的情况下,旅游创造的文化消费具有特殊的意义。旅游总体上具有依托在地资源的特征,旅游带来巨大的游客市场,将外地消费转化为本地消费,而且是在场消费。游客处于一个集中消费、体验的场域中,会产生比平时更强烈的消费冲动,产生在非惯常居住地的休闲性、纪念性集中消费,特别是体验性比较强的文化消费。

例如,贵州黔东南州,浓郁的苗族、侗族风情构成了当地的核心吸引力并吸纳了大量游客,以苗侗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化商品和配套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契合了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依托在地旅游资源,甚至是一些具有唯一性的垄断性资源,对创意、产业链等生产要素、产业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成功开发工艺品、服饰、演艺、影视等文化旅游产品,支撑起相关产业的聚集。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是苗侗文化旅游区的中心集散地,依托这个消费意愿和能力最强的市场建设的凯里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自然成为民族工艺品和旅游商品交易、销售中心,众多企业、匠人入驻,直接面对消费者,降低了流通成本和销售价格,减少了市场反馈环节,缩短了反应时间,成为一个以传统民间工艺品为核心产品的,在旅游购物乱象阴影下仍然欣欣向荣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3.向生产者集聚

有些文化生产者(个体生产者和小微企业)与当地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这些社群关系为纽带能够形成产业集聚和园区。比如手工艺村,保持乡村聚落形态,适合传统手工生产,对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利用,产品满足本族群的要求,同时吸引游客和对外输出,使住在村庄里的人们能够部分维持原来的生计方式,突出基于文化传承、地域创生的特色文化资源及其产业转化,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化保护。又如艺术家群落,多数是在城郊房价较低、生活比较方便、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艺术家自发聚集,形成音乐、美术、创意设计、影视制作、小型工艺等艺术生产集聚区。再如双创空间,围绕文化创客,结合科技双创空间,以容纳创业、辅导创业、支持创业为重点,以高度集中的物理空间,提供文化创客的工作生产条件,形成小型的集约化文化产业集聚区实现知识向价值的转换,在创业平台上形成产业集群。

已经获得极大成功的案例如青海黄南热贡。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热贡河谷一带,其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今天被统称为热贡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贡地区的藏族村落,男子世代以来多从事佛教绘塑艺术,群体技艺精湛,其中艺人最集中的吾屯村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热贡艺术在旅游市场和艺术品市场都极受欢迎,现在,吾屯村、年都乎村等村庄不仅“家家做画、人人从艺”,还有一些文化公司进入,增强了生产和传播能力(与此相伴的艺术水准下降另当别论)。又如贵州丹寨县石桥村,拥有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石桥古法造纸技艺和上百名造纸工匠,以传统技艺制造白皮纸,以白皮纸为材料开发下游产品,原来的老工匠带出了一批新工匠,吸引了一批外来经营者,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4.向生活集聚

核心是与当地居民,或者长期旅居者的日常需求相关联。这种情况分为城乡两类:位于城市的实际属于文化商业综合体,位于乡村的则有文化田园综合体。

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一般是利用城市和郊区工业遗址或新建城区,演艺、文化展示、文化休闲、文化产品销售、面向居民生活的艺术培训、家居设计、体验式餐饮和住宿服务、公益性文化场所等相结合,形成以消费性文化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小区。典型的如贵州遵义市1964文化产业园区,在城区扩大后,利用原屬郊区,现已成为城中“三线”建设时留下的长征电器厂旧厂房,文化经营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相结合,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并重,主要面向本地消费的艺术培训、广告制作、艺术摄影和乐器等文化用品销售跟主要面向游客消费的工艺品及博物馆共同形成了主题性文化商业综合体。

乡村文化田园综合体,是逆城市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现象。由于我国当前城镇化的狂飙突进,各种“城市病”也来势凶猛,逆城市化比起发达国家显得更明显一些甚至成为一种潮流。顺应逆城市化潮流,在一些经典的田园山村,设计、音乐、美术、文学、摄影等人才自发聚集,在村寨中保持随意、慵懒的艺术化生活方式,往往成为“情怀”人士漂泊的港湾,形成生计和兴趣结合的文化生产集聚区。如贵州安顺市旧州镇山里江南文化旅游区,依托600年历史的屯堡古镇旧州镇,围绕村庄和田园,兼顾长期居住、“旅居”和“移居”等中期居住和游客短期文化消费,完善相关生产性平台配套服务,即可成为园区性的田园综合体。

在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既不能摆脱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路径依赖,也不能摆脱对产业政策的制度依赖。要推动集聚,推动条件适合的集聚区进一步向园区化方向发展;要特别注重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特点,注意文化产业园区在空间组织形式、价值链组织形式上与工业园区的区别;创建一批范围明确、管理统一高效、生产性服务集中、设施和功能专业、土地利用集约、核心产品突出、品牌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以此作为一段时间内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参考文献:

[1]袁海.文化产业聚集的形成及效应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向勇,刘静.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践与观察[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6.

[3]魏红. 少数民族地区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3-60.

[4]赵东川.文化产业园区“热”的冷思考——论文化价值的创造、重塑与产业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2013(7):281-282.

[5]高宏存.论文化产业园区的“名”与“实”[J].学习与探索,2013(7):96-99.

[6]冯根尧.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与省际差异研究——基于31个省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1):69-75.

[7]陈亚楠,董贺.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J].人民论坛,2014(11):230-231.

[8]王绍林.发展文化产业的生态学理念[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9-152.

[9]张琛,张军.文化产业园区:时空交错中的文化价值表达[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73-82.

[10]田钰莹,胡叶星寒.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地缘集聚效应——以河北省为例[J]. 人民论坛,2016(6):233-235.

[11]王国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探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5-31.

[12]梁学成.产城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7(1):93-102.

[13]伊璐.2017文化产业园区出路显现[N].中國出版传媒商报,2017-02-10(007).

[14]产业司.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EB/OL].(2017-10-20).http://www.mcprc.gov.cn/whzx/bnsjdt/whcys/201710/t20171020_693194.html.

[15]冯根尧.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聚集效应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60.

[16]文化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文化产业工作综述[EB/OL].(2017-10-19).http://www.mcprc.gov.cn/whzx/whyw//t20171019_693176.html.

[17]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8-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26/c70731-25540073.html.

[18]吴江波,齐勇锋,李建华,等.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对话[C]//齐勇锋,李炎.中国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第二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3.

[19]毛少莹.公共文化服务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8.

(责任编辑:钟昭会)

作者:金颖若

上一篇: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论文下一篇:教学改革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