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6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習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发展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发展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基于幼儿发展的音乐艺术教育评价

【摘要】音乐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应该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优化的音乐环境。而评价音乐环境是否是适宜的、优化的,不但要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而且要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基于幼儿的发展实施教学评价。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学习状态;幼儿发展;教学评价

音乐艺术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和外在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埋藏着一颗美的种子。音乐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但对幼儿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音乐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能够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有针对性地为儿童提供适宜、优化的音乐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那么教育者提供的音乐环境是否就是适宜的、优化的呢?如果教育者创设的这种音乐环境不符合幼儿的需要,不是适宜的、优化的,那么不仅不利于幼儿的音乐启蒙,而且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甚至打击,导致那颗美的种子不能发芽开花,茁壮成长。那么依据什么来判断是否适宜与优化呢?这就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四部分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不但指明了评价的重要作用,而且给出了指导性评价意见。然而现实情况是,幼儿教育要么疏于评价,要么笼统评价,更严重的基本都是着眼于“教”的角度和层面来做评价,完全脱离了幼儿视角,丢弃了对幼儿来说是否是适宜的、优化的这一标准。只评教不评学,一厢情愿的单向评价必然导致教与学的脱节,顾此失彼。这样的评价很难起到“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变换评价的角度,变以评教为主的评价为以学为主的评价,建立基于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异常必要和别具价值了。

首先,我们认为幼儿不但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实质上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幼儿的学,幼儿的学才是课堂存在的真正原因,才是课堂的核心。教育者所有的施教行为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施教者的一切教的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只能体现在教育的对象——幼儿身上。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往往侧重于对教师的教态仪表、教案设计、新课导入、讲解新知、提问板书、训练作业、方法手段、教师素质等等的评价,而恰恰忽略了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幼儿。这样的评价往往导致只管教不管学,使教与学相脱节,根本起不到促进幼儿发展的应有作用。

多元智力理论主张真实的教育评价,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评价,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这对幼儿来说看起来高不可攀,其实不然,幼儿根据音乐打出的节奏、做出的动作、想到的事情或画面就是“初步精神产品”,只是成人无认知或不关注而已)。所以,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分析幼儿的优点和弱点、课堂的种种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幼儿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改进教学,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由此看来,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教的行为本身和施教过程,还要关注教学行为的结果——即幼儿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从他们的表现、发展和变化这个教的“结果”来反观施教者的教是否适宜有效,进而反馈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育儿质量。转变了关注点、评价点,就不会出现教师抱怨学生“我设计得很好,我也尽力了,但是学生不配合”的现象,而是会自觉反思问题出自哪里。

其次,《纲要》指出,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过去我们对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评价,往往只关注会唱几首儿歌,能跳几种幼儿舞蹈,而恰恰忽略了幼儿在学习儿歌、舞蹈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学习过程中的这种情绪感受是隐性的、非直观的,不便于直接评价;但它对幼儿的成长、对于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恰恰具有特殊意义。这种忽视幼儿情感状态的评价方式,是典型的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做法。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原有的经验世界就是他学习一切的基础。正像幼儿的任何学习都以原有认知为基础一样,幼儿的任何认知活动课堂学习也必定伴随着学习情感。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认知活动与学习情感之间互相影响,积极的学习情感对认知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具有抑制作用。

加德纳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评出优劣,不是评出谁成功谁失败,而是为了识别儿童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发现他们的不同智能的发展潜质,并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其目的恰恰是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敏锐地观察幼儿的情感状态,准确地判断幼儿音乐素养的强项或弱项,识别哪些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有利于幼儿未来潜能发展,从而对自己的课堂设计、教学方法、评价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激发并维持幼儿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幼儿的学习。同时,通过幼儿学习情绪也能够反观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是否切合幼儿的学习需要。

例如我园徐老师执教“摘果子”一课,教师没有直接教给幼儿摘果子的动作,而是创设了果园丰收农民伯伯摘果子的情景,让孩子说一说农民伯伯是怎样摘果子的,然后学一学。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发言,踊跃表现。很多孩子都发现要把果子攥在手里,然后轻轻一拧,果子就能摘到了,接着就模仿摘果子的动作。徐老师接着鼓励孩子:“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摘果子时,手臂要——(幼儿)伸出去,手腕从外向里用力地——(幼儿)转动一下(有的说拧一下),果子就——摘下来了,摘下的果子放到筐里。”教师边说边做摘果子的动作,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一起做了起来。不管动作优美还是僵硬,徐老师都用赞许的目光鼓励他们,并耐心地指导个别孩子:“这样做动作更漂亮,更有节奏感。”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转动手腕的动作。从教学内容和设计看,都很平常,没有什么创新,然而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大家都很投入,情绪都很高涨。这样的学习环境设计是切合幼儿生活实际和情感经验的,能够很好地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情绪,因而是可取的。因此,我们把幼儿学习的情绪状态列为重要的观察评价内容指标。

再次,评价必须关注幼儿的个体差異和发展变化。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这一个”。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九种智能,而且这九种智能的强弱组合都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教师必须首先承认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树立差异化评价意识,不可用统一的高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幼儿,否则不但评不出信心,还会打击一大片。同时,幼儿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的课堂上表现不投入不积极不代表明天也是这样,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情绪不高不代表下节课的情绪仍是如此。执教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树立发展性评价意识,不可用固定不变的观点看待幼儿。因此,教师要遵循激励性评价原则,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语言,禁用横向比较式的评价语言。如幼儿在听完弦乐齐奏《野蜂飞舞》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是旋风,又像龙卷风”,有的说“是打仗,追击”,有的说“像一群大蚊子,嗡嗡地叫,把我们围住了”,不一而足。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符合音乐的整体特点,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并及时鼓励孩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孩子们随音乐舞动起来,沉浸在音乐之中。

我们以幼儿的参与情绪、参与面参与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作为课堂评价的观察点,把《纲要》要求重点考查的内容全部分解融入其中,分别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形成了基于幼儿发展的幼儿艺术教育课堂评价表。这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不但适宜于管理者对幼儿教师的课堂评价,而且适宜于幼儿教师自我观察评价。在幼儿艺术教育课堂评价表的基础之上,我们针对幼儿教育不同科目内容的具体特点进行增删补益,调整完善,形成了基于幼儿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两年多的实施,教师感到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适应到适应,逐渐地学会了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育人实践,通过课堂对幼儿学习行为、状态、情绪及其变化的观察,自觉地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发现、分析、研究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过程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基于幼儿发展的教学评价促进了教师反观自己的课堂,提升了教学的理性,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差异变化,因而教师的指导更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促进了课堂的适宜性和实效性的提高,从而实现了评价方式转变促进幼儿发展与反馈教学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4]冯惠燕.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丛媛

幼儿发展艺术教育论文 篇2:

浅谈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習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看出,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或手段,对幼儿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一、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培养

情感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教育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发展了幼儿的社会化,同时,艺术活动是一种有序的活动,如音乐游戏,它要求参加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这就有利于幼儿社会化。

(二)艺术教育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首优美的歌曲,幼儿便能在边学边唱中很容易记住歌词,积累了丰富的词汇,通过电影便可学会一些交际语言,通过这些途径幼儿的表达能力,词汇量以及语言连贯性与完整性都会得到发展。

(三)艺术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音乐活动、美术活动通过视、听、触等身体器官来进行的。人的器官在幼儿从事这些艺术活动中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弹钢琴的幼儿需要记谱子,记节奏;画画的幼儿要用眼睛观察事物的色彩、大小。艺术离不开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同时,幼儿会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所以,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记忆、思维、创造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艺术教育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发展

有研究报告表明:“受过艺术训练的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比一般幼儿更有目的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如何锻炼幼儿的意志力?艺术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每一项艺术教育都要求有耐心,能坚持,不断地练习,忍受单一重复的过程。

二、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方法

幼儿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艺术活动的倾向,他们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保护他们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乐此不疲,始终坚持。因此,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是进行艺术教育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教师要善于观察,多为幼儿提供艺术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认识春天”主题活动中,可引导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他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和幼儿一同发现认识春天。

(二)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教师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时可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

(三)为幼儿创设艺术的环境

幼儿园在教育中创设艺术环境不仅是教育资源良好的展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

1.体现游戏化,寓教于乐

在室内环境的创设中,可以添加一些游戏因素,如可以在地面上绘制走迷宫的游戏,幼儿在迷宫中穿梭,游戏与艺术环境相结合,使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提高艺术修养。

2.设置专门的艺术创作教室

艺术创作教室是幼儿们发挥自身创意的一个想象空间,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创设一个自己想要的艺术环境,促进了幼儿们艺术潜能的激发。

3.提供幼儿创意展示区

鼓励幼儿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四)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

教师应具备艺术领域的基本素质,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也能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

1.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理念

教师应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和鼓励幼儿自我表现与创造,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2.提高自身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师既要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情绪、风格,艺术家个人的背景、阅历、创作风格等,又要掌握各种形式艺术作品内在的基本结构。如音乐作品的前奏、间奏、尾声、乐句、乐段及其重复变化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及潜在的教育价值更为有效地落实在教育过程中。

3.提高组织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能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形式,采用多渠道的、开放的、动态的艺术活动形式,将艺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游戏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新时代幼儿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观,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艺术教育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让艺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作者:高俊

幼儿发展艺术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摘 要: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将艺术环境中所具备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良好的艺术环境能够使幼儿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其在做出行为时更具理性,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本文就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设环境;幼儿发展;重要性

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心理、社会和物质等条件的总和,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重要资源。”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是通过环境创设作为教育载体,将那些隐性、显性的因素具体化和系统化,让孩子更好地参与环境和适应环境,让幼儿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身心的更好发展。

一、 创设多维的走廊艺术环境

在进行走廊艺术环境的创设时,需要突出走廊文化动态化、平衡化和立体化的特点,实现走廊环境的美化,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温馨的学习、玩耍环境。

(一) 墙壁文化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具备动态化的特点。幼儿园在创设艺术教育环境时,应设计相应的教育主题,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同幼儿一起创作一些美术作品、橡皮泥作品和布艺作品等,也可引导幼儿自主完成,或是幼儿之间组成小组共同完成。最终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在墙壁上,让其成为布置走廊环境的一部分。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具备平衡化的特点。幼儿园创设艺术教育环境应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幼儿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走廊艺术环境的布置,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倍加珍惜自己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仅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还培养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具备立体化的特点。幼儿园的墙壁作为艺术环境创设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墙壁文化的科学设计,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温馨的港湾,增加幼儿的归属感。例如,幼儿园可在墙壁上画一些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或是采用连环画的方式来对一些手绘本进行情景再现,也可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幼儿正处于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的年龄阶段,园内还可设置涂鸦墙,供幼儿随性涂鸦。

(二) 楼道、管道文化

同时,楼道和管道也是创设环境的重要资源,可张贴一些双语标注的教育内容。如“谢谢Thank you”“请Please”等,还可以在上面画一些幼儿经常见到的物品,如水果、植物、动物等。

(三) 地面文化

对于地面文化的设计,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断向幼儿渗透艺术教育的知识,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我们看起来丑丑的下水井,幼儿园可以帮其“穿衣服”,利用一些图案或是装饰物来进行装点,提高其美观性。同时幼儿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提升其审美能力。还可在地面上绘画一些游戏图案,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游戏,促进其运动感官的协调发展。

二、 创设特色鲜明的室内艺术环境

室内是幼儿主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做到室内环境的精心布置,做到室内文化和主题文化的有机结合,进而更好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需要。例如在开展提倡爱护小动物的主題活动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在画纸上,并用各种颜色的水彩笔进行装饰涂色,这时幼儿就会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进而创作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这时教师告知幼儿“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需要我们保护、关爱它,这时幼儿就会对保护小动物建立了初步的认识,教师还应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逐渐渗透,加深幼儿爱护小动物的认知。另外,教师也可鼓励幼儿用画笔来装饰教师的柜子、墙壁和门等,将它们化成各种图案。这样一来,便实现了室内文化和主题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又充满了童趣。

三、 创设具有特色的操场艺术环境

对于操场文化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园风、园俗来,尤其是玩具的选择,要本着经济实用、安全、新奇的原则,在为幼儿提供充足教育资源的同时,为幼儿园节省不必要的支出。例如,我们可采购一些玩具类的音乐器械,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的韵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也可科学设计五子棋盘的摆放位置,让幼儿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玩具的布局合理,并做到物有所值。

四、 创设良好艺术教育环境的保障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应加强引导的特征,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还应深入到幼儿群体中,与其做朋友。在进行具体的主题活动时,要做到弯下腰,贴近幼儿,全面掌握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并积极搜集幼儿对主题活动优劣的反馈,保障主题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对于主题活动的开展还应制定完善的制度,要求教师做好各项活动内容的详细记录,并及时做出反思和总结。最后,还要保证主体活动的适时开展,牢牢把握环境创设、主题选定、及时指导环节中各项内容的开展时机,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确立其主体地位,并让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充分发掘出艺术教育环境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加强对走廊中的墙壁、楼道、管道、地面以及教室、操场的科学设计,时刻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幼儿,并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合作,充分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主张让他们率性成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传荣.如何创设幼儿园良好美术教育环境[J].都市家教月刊,2017(9):214.

[2]柏茹.优质音乐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6(22):181.

[3]许爱琴.谈环境创设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9):72-73.

[4]李霞.论幼儿阅读与环境创设的重要性[J].好家长,2017(46):20.

作者简介:李晓丽,何海燕,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李晓丽 何海燕

上一篇:企业职工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体外循环术后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