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1: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

【摘 要】目的:分析对于轻度脑外伤患者采取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为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轻度脑外伤;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负性情绪

脑外伤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此类患者多是由于交通事故或意外事件所引发,患者发病突然,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这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术后康复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而人性化护理属于全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核心,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优的全面护理,给予患者人文关怀[1]。本次研究将重点分析对于轻度脑外伤患者采取人性化手术护理,对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轻度脑外伤患者7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样本,随机数字法下分组。观察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1~56岁,平均(34.2±0.3)岁。对照组: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0~57岁,平均(33.8±0.4)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线性资料对比具有高度的均衡性,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于手术后观察其伤口的愈合情况,并遵医嘱实施相应的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手术之前可利用医院中的教育资源,例如书籍或多媒体设备等,通过采取集中讲解或播放视频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术前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脑外伤的相关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等,使患者能够对于脑外伤疾病有所了解。同时需耐心回答患者相关疑问,并通过列举成功治疗病例的方式,帮助其树立康复治疗信心。针对存在恐惧心理患者,需要向其讲解关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心态迎接手术治疗;(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的基本环境情况,尽快消除其陌生感与恐惧感。可通过肢体动作或眼神交流等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在麻醉时适当与患者交流,并询问其感受告知患者放心,同时需要注意患者肢体以及胸廓运动,避免出现继发性的神经损伤。在手术期间须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加强监测,做好同术者和麻醉师的良好沟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3)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加强患者探视,患者恢复清醒之后,积极询问其感受是否出现头痛和恶心等不良情况,同时需要对其伤口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于术后疼痛者,可采取按摩或药物等方式止痛。患者恢复进食之后,可结合其喜好對饮食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兼顾患者饮食偏好。

1.3评价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后应用SAS、SDS心理焦虑和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 )表示,实施t检验,采用率用%表示,实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并且两组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脑外伤患者多是由于意外事故所引发,其发病突然患者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与精神压力,在加上发病后肢体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这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2]。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了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重点加强患者手术前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同时加强其生命体征监测,在手术后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和SDS心理焦虑与抑郁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这提示,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这对于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以及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等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3]。

综上所述,对于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为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倩.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6):115+118.

[2]李燕玲,贺倩,王燕.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947-949.

[3]张丛淑,吴见兵.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132-133.

作者:邵明英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2: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 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麻醉前及术中,进行人性化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焦虑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4%和80.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行人性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缓解患者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研究

手术会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会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1]。我院选取11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114例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5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6~77(37.98±5.49)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8~78(38.13±5.64)岁,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2],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一)术前护理:①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手术准备特殊要求为重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访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注意事项,依据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对手术产生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②优化手术环境:及时提交手术申请,提前做好手术室准备,调整好好手术室的温湿度及采光等工作,节约手术开台时间,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手术医生及麻醉师一起对患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实,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术中护理:注意全身麻醉患者的体位摆放,加强对患者的头颅、骨隆突等处的保护措施,手术观察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尊重患者隐私,减少不必要部位的裸露,加强术中保温,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大声喧哗,严禁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做好紧急事件的准备及处理工作。

(三)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身上的血迹进行清理,待患者清醒后,巡回护士帮助患者整理好衣物,做好保温工作,将患者送回病房,妥善安置患者引流管,与病房护士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麻醉前及术中生命体征和焦虑状态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资料和焦虑状态评分使用(x±s)表示,满意度使用百分比(%)表示,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95%为置信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1d、麻醉前及术中生命体征和焦虑状态比较

手术前1d,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焦虑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4%和80.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诊断及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场所,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人性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种整体化、个性化、创造性的护理模式[3],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整体护理,术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术中及护理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4]。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行人性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缓解患者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宁.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0):324-324.

[2]杨美东. 探究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5):230-232.

[3]张军凤.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6, 6(12):313-314.

[4]栾淑娟.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0):219-220.

作者:习江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3:

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采用实验和对照的方法来分析手术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服务的实践成果和具体方法,本文对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工作作出了肯定,并提出了如何实现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人性化;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

一、研究综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品质也开始成为医院的竞争焦点,这直接关系到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所以,如何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是医务人员需要着重加强思考的问题。人性化护理中要体现出微笑、准备、评估、出色和看待这五个方面。它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医院通过建设充满人情味的医护环境,改善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病人的不安和恐惧,进一步加强充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内涵。手术室作为医疗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科室,在人性化服务上要更为突出。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有26例;年龄在18~65岁不等,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患者有35例,女患者有25例;年龄在19~66岁不等,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根据两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其差异并没有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实验组的护理方法:

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重点突出在对患者的心理建设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护士需要巡回观察患者的状况,并且及时地获取患者的信息和一般检查结果,反馈给主治医师。针对手术中的体位、麻醉方式及时了解,参照机械器具中的特殊性要求。在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简短的沟通,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为患者解答手术过程,主刀医师的娴熟的技术以及各项护理工作的配合环节。与此同时还可以为患者介绍特殊的体位安排,让患者尽早进入角色,了解手术中需要配合的地方,届时能够让患者从容应对。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前就会基本地了解手术过程,对手术的团队建立信心。极大地提升患者對手术的配合程度。整个探访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不易过长,否则容易引起患者的疲劳。

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试,安置好家属后陪同患者一同进入手术室,进行药物与设备的准备工作。在准备完毕后可与患者做简短的沟通,为其介绍相关仪器,更好地让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从容镇定,动作轻柔的当,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平静。局部麻醉中,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以及生理情况,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和患者沟通、解释,并对其进行安抚工作。

帮助患者消除孤立无援的状态。对待全麻患者要注重对体位关节的摆放、头颅及骨隆突出地方的保护。在术中的交流要注意言辞,禁止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尊重患者的因素,表现出良好的护理素养。

在手术后完成之后,护理人员要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擦除调消毒液和身上的血渍,帮助患者穿上衣服并为其盖好被褥。接受全麻的患者在清醒之后应积极地为患者送上祝福,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要做好交接工作,将其送回病房。在患者将患者安置到床上后,积极地与病房护士交代患者的信息,并告诉家属注重体位的保暖、输液工作,对患者的基本生命特征进行了解,例如体温、肢体功能、皮肤的愈合情况等等,充分了解患者的感受,征求患者和家属对工作的相关建议,汇总信息。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按照常规的手术室工作进行准备,通过病房护士及家属将患者送往手术室,手术前、手术中都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术后由病房护理实行交接班工作。

3.评价方法

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定:时间划分为手术前探访、入手术室的时刻,入手术室30分钟这三个时间段进行评定。

手术前探访时护士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进行评定,并对目前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登记划分,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这三个程度。

4.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对比,根据手术期间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从而总结护理的效果。

5.结果

通过相关的调查统计表显示,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理情况较为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手术不分大小,都会对其的心理造成轻微的挑战。通常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心情抑郁、睡眠质量差等特点,这些都是来自于对手术的畏惧心理。沉重的心理压力会让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产生排斥心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会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在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中,通常都是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只是停留在与手术配合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的过程要向人性化的方向拓展,根据患者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已经成为手术室优质护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手术室工作中,每一位护士都应将出色的服务传递给病人,为其营造出温馨的就医环境。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士应及时地陪伴着患者,全神贯注地观察手术的过程,及时地为医师更替手中的工具和用品。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地向麻醉师报告,并配合医师迅速解决手术中发生的事件。不仅如此,在手术中发生的任何护理问题,都需要填写相应的护理记录单。

参考文献:

[1]李惠卿.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08,07:53-54.

[2]耿笑微,罗琦,刘宇.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法的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07,09:795-797.

作者:房超

上一篇:液压系统煤矿机械论文下一篇:国际税收法律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