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改革毕业设计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最大的目的。近年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较快,众多的教育新理念与新思路进行了应用。为了全面的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的发展与改革,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对于项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探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艺术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艺术改革毕业设计论文 篇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红在现代标志中针对市场需求的新环境与新形势,如何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合格的艺术创意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不能满足公司与企业的需求,致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产生了供需矛盾。随着高校连年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已呈泛滥之势,就业形势严峻。

艺术设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设计作为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多元化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将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对新环境和新形势,毕业设计也应该行之有效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如何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要课题。

1 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内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也都先后按各专业的特点设立了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制教学工作室,通过导师负责制的学习引导,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融入生产环节,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学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这种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将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同样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现今世界各国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就是顺应社会需要,培养务实人才。例如,美国高校十分注重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艺术院校以工作室教学为主体,设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在工作室进行学习创作,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的能力。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师的研究特长有针对性选择课程学习方式,在最后的毕业设计展示中,学生可以有能力展示出学习课程中比较成熟的作品,提升了设计实践综合能力。

2 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毕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对于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力等诸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一方面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促进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避免毕业设计内容惯用以总结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思路,倡导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将通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等多方位的尝试和探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市场规律和具体项目的先进经验中找方法,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顺应设计趋势潮流不断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新形式和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新特点,通过与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校企联合机制的教学模式、项目参与的教学方法,师生双向管理机制,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专业结构教育模式,将以教授灌输的常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化解传统教学中失之简单的单向授受关系,以促成新型的“自助式教育”,形成动态的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课程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投入的兴趣程度,将被动式完成式学习转化成主动探索式学习。。项目教学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参与意识,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3.2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尝试运用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为中心的统筹安排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灵活教学运行机制,毕业班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进入工作室由一至两名导师进行指导进入相应的工作室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创作,这样学生的创作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学生组成团队能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作品。

3.3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机制

建立长期的校企联合机制,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综合能力。通过校企联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项目,开展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相挂钩的联动机制,使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具体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设计行业的设计流程,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累相关的一线设计经验,更好的挖掘自己的特长,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最后的毕业设计创作。这些与社会、市场结合较为紧密的课题,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既避免了设计主题同质化,又为今后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经验。

4 结语

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体现,毕业设计既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与校企联合的多种教学形式实践探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使学生所积累的专业知识逐步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妍彦.看视觉艺术思维和观念在美国基础教学中的培养[J].装饰,2009(4).

[2] 江韶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J].包装世界,2011(04).

作者:赵文琰

高校艺术改革毕业设计论文 篇2: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最大的目的。近年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较快,众多的教育新理念与新思路进行了应用。为了全面的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的发展与改革,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对于项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探索。本项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从构架能实现综合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新材料、新工艺、构建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等诸多方面着手,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向教学新模式,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转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学成果,突出了艺术核心创造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岗位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企业人才岗位的要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程体系 改革 实践

【科研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6A880044):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引言:

传统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形成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发展往往产生较大的限制性,主要的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等众多教学要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被动督促中进行着学生。被动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会产生较多的厌学情绪,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大大降低的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以至于迟滞了教育教学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对于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尤其对于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改革,不仅仅对于学生发展,对于专业教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整个高校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项目结合实践教学实践,经过深入的理论层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一、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

对于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首要以及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構建新理念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不同专业教学的核心,围绕这个基本的核心才能进行课程教学的开展。为了建立艺术专业的核心,首先对于艺术专业的专业性质结合教学进行了主要分析。其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是因为艺术设计中,有着众多的规律以及法则,这些理论层面的概念是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综合认识十分关键,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对于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十分关键。最为主要的丰富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今后的专业造诣的提升,这也点值得我们重视。其二,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所有的艺术设计思路体念都要通过一定的实物进行体现,反映在教学中,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课程,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小,教学思路固化,评价机制单一不合理,这些不利因素就大大挫伤了学生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因此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就要进行不断地加强,提升对于实践课程的重视,加大投入,改善授课模式以及评价机制多元化发展。其三,在宏观的层面而言,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一思路具体而言,在高校教学中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重点是解决学生学有所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路专业,就是将三方面的要求反映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中。新课程体系改革了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强化骨干核心课程,建立了4:4:2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中,设计理论教学课程占40%:主要解决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占40%:主要解决实践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商品流通与调研反馈课程占20%:主要解决学生岗位能力,检验知识成果和就业能力。关于4:4:2课程体系,其中的比例分配,主要是基于不同层面的重要程度而言的。三方面的比例正好对于与上文中分析的三方面。

建立了4:4:2课程体系,对于进行深层面的分析,即设计理论教学课程占40%:主要解决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艺术设计基本功,可以将这部分总结为“设计”。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占40%:主要解决实践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所有的设计均需要实物体现,专业中专业中急需的实践能力主要就体现实物成果上,可将这部分总结“产品”。品流通与调研反馈课程占20%:主要解决学生岗位能力,检验知识成果和就业能力,可以总结为“商品”。深层面的角度分析,就建立了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是新理念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展的核心,起着骨架性的作用,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做出了做基本的实践依据。

二、依据新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构建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对于教师队伍进行改革。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之间关系到教学成果的产生,因此教师队伍改革直接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必须引起一定的重视。对于艺术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进行了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与实践脱节,所谓教学与实践脱节,就是指老师所掌握的的知识存在滞后性,所谓滞后性,均体的表现就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设计理念与思路得不到更新与发展,在实践方面,艺术专业大部分老师不了解当前设计产业的发展,不清楚实践知识。其二,教师对于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合作思维以及团队意识。具体分析以上问题,限制性较大的就是教师实践知识的缺失,因为艺术专业设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上文中所建了的新课程体系中,对于实践应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讲新课程体现下,教师队伍的改革主要就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短期内全面提升既有教师的实践业务水平是不现实的,还有可能打乱既有的教学安排,因此最为合理的策略就是依据新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保障,没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就难以实现新的课程体系。通过自身教师的再培养和引进行业、企业的优秀人才、专家构建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构建团队竞争的实践应用模式。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自身教师的再培养和引进行业、企业的优秀人才、专家构建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势进行分析,对于学校既有的教师进行分析,其在理论层面有着很高的水平,能够充分保证学生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依据所建立的新课程体系,这是充分的保证“设计”环节,保证这一环节,就是保证的学生艺术设计的理论水平,对于学生后期的长远发展有利。从企业中引进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艺术设计的教师队伍中来,虽然其在理论的层面上有所欠缺,但是其在实践在实践能力以及岗位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便是保证了新课程体系中“产品”与“商品”环节。双师型教师对于的建立,优势明显,对于教学的促进意义很大,但是必须要考虑其实施过程中难度,对于优秀企业人才的引进,以及既有教师的实践培训,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因此,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必须引起相关方面一定的重视。

三、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

藝术设计专业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意义就是,通过不断地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对于学生从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岗位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积极影响。艺术设计中,材料与工艺是艺术设计的关键,艺术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均要在实物层面进行体现,这个过程均要以材料与工艺作为手段完成转化。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会为艺术设计的实施提供新的创造性条件,它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新的设计风格。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将使学生拓展设计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体现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深度校企合作。

新材料、新工艺引入实践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势。其一,新材料,新工艺代表的艺术设计产业领域中的最新发展思路以及最新科技,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引入到教学中,能够使得学生在学好当前的知识的同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对于学生思维意识的提升十分重要。其二,新材料、新工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进行应用,对于学生学科意识以及专业思维意识的拓展,有着引导性与启发性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合作深度不断加强的同时,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着积极影响。总的来说,与时俱进的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是新课程体系框架中的必备因素,对于实践艺术设计专业整体的教学实力,以及整个新课程体系的功能实现意义重大。

四、构建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

“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是新理念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展的核心,其中“设计”的层面是“纸上谈兵,“产品”的层面是设计的结果,构建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能使设计作品平稳的转化成社会上流通的商品,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提高河南省经济与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力,是真正有效检验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

高等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强的推动作用,艺术专业设计从社会的层面进行考虑,总的来说就是促进文化艺术的体现与创造,服务于经济发展。高校人才与技术资源高度集中,应当不断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为重要的就是转化。所谓转化有两个层面的理解,首先是对于理论层面的科技成果积极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对于设计而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中的新理论新思路都应当积极的转化到实践应用中,完成对于整个艺术设计产业的促进。第二个层面就是,将具有一定推动技术发展但不具备市场推广的成果,进行积极的研发,多学科交叉规划,将其推入到行业中,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革命。

总的来说,转化的意义很大,但是转化的过程中就必要建立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评估检验体系,这个体系连接的是产品与商品,研发与市场。是一种将成果转化为经济与生产力的服务体系,总的来说优势明显。首先评估检验体系可以促进和推动艺术设计推动技术的能力。其次,体系的建立,对于艺术专业设计学生的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可以深受成果转化的影响,接触到艺术产业,以及市场的动向,对于学生的岗位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五、总体评鉴

教育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传统理念下的教育展开深深的思考。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过程注重学生的课程知识与理论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为代表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校的教学中,上述现象依然存在,主要的体现就是经过长期的教学思路的限制,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落后于专业相关产业与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具有应用性。项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在理念的层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针对高校应用性较强的艺术设计专业,首先分析了传统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限制性,然后根据教学实践以及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即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从“设计-产品-商品”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核心,分别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地对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今后高校艺术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依据。总的来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改革,重点在思路,即思想理念的改革,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专业相关的市场发展,有其注意的是,高校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要不断探索促进社会发展,以教育教学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思怡.艺术高校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66-67.

[2]李国渝,张万仪,徐江.基于项目课程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传媒类专业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18-21.

[3]陈伟.高校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刍议[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145-147.

[4]戴砚亮.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团队项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12):235-236.

[5]纪婷婷.浅析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J].青春岁月,2014(17):163-163.

[6]徐茵,黄华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2(4):119-120.

作者:赵辉

高校艺术改革毕业设计论文 篇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新思路

【摘要】教学成果转化率低、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是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面临的两个实际问题。本文结合艺术留学机构的教学模式特点,提出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新思路,通过工作室和项目组的影响力提升、积极寻求商业与公益项目合作和最大化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实现教学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成果转化;艺术留学机构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设计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决策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项目号:2014WT01)。校级重大课题。

一、研究背景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采用工作室制和项目制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创意成果资源平台等措施促进教学成功转化。近年来,随着艺术留学产业迅速发展,一些艺术留学机构具有创新能力强、教学内容丰富、运营模式新颖、师资配置多样化的特点,其教学成果转化率高且类型丰富。本文对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针对高校教学成果转化的新思路与创新对策。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现状

(一)高校藝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概述

教学成果转化是指学生完成的课程作业或毕业设计能够转化为应用于市场并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实践项目。在国内,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注重于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工作室制或项目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果转化的数量与质量。但从教学成果转化的结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成果转化率低

教学成果转化率低是指被市场应用的设计项目所占整体项目产出比重较低。原因在于,教学与时代脱节、课程过于注重理论和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脱离实践的教学导致学生所学无法融入市场,造成了教学成果转化能力较弱。

2.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

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表现为教学成果转化形式单一,缺少创新能力。校企合作项目常常受到经费、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结果通常是老师以应付完成企业的项目为目标教学,学生以应付老师课程要求完成作业,这就造成了作业质量不高,作业类型雷同。此外,校企合作质量的地区差异化明显,例如一些偏远地区高校,可合作的企业较为单一且数量较少,经常一个项目多组学生参与并且重复设计,这也导致了教学成果转化的同质化。

三、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模式

(一)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概述

艺术留学机构采用了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同的教学模式,即以项目制为基础并且力求设计项目能够落地实践,目的是满足学生提升设计专业素养和丰富实践背景的留学申请需求。艺术留学机构利用其丰富的教师资源,紧密结合了市场需求,使其教学成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践转化。

(二)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特点

1.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艺术留学机构的课程往往根据具体项目进行设置,目的是达到机构教学与商业利益的双赢甚至多赢。如2019年上海的ROSSO艺术留学机构(以下简称ROSSO)成立了“ROSSO设计事务所”,在接受上海知名商业中心K11的设计委托后,联合ROSSO的教学团队打造出K11美术馆的跨界空间设计课程。由ROSSO的两名教师和15名学生组成团队,历时一个月完成了一个教育性融合艺术性的童趣空间设计和搭建。该课程既是教学任务,又是商业任务,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成果转化。此外,一些艺术留学机构还在传统教学之外加设了其他课程。例如ACG艺术留学机构(以下简称ACG)经常聘请国际一流的艺术产业从业者,如《第五元素》和《蜘蛛侠》的视效总监、《阿凡达》的特效总监等参与教学,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专业讲座,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参与到国际一流的真实电影制作过程中。这些灵活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2.采用商业与公益项目并重的教学模式

设计实践不仅包括了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商业项目,也包括能够产生社会和公众效益的公益项目。SKD艺术留学机构(以下简称SKD)定期举办驻地公益工作坊。例如,2019年,成都SKD参与的“中国公益乡村青年·干埝村”乡村改造的公益项目,就以在地性、有效性和实践性为落脚点,以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为导向,参与了精品民宿设计、村庄展览馆设计等多项公益性项目,在提高机构影响力的同时成功地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利国利民的实践成果。

3.师资配置丰富

艺术留学机构的师资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和业内经验,可为教学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源。首先,据调查研究,在留学艺术机构中,90%的教师为拥有海外艺术设计留学背景的兼职教师。大多数兼职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另一份与艺术设计专业高度相关的职业,例如有在设计公司、博物馆、画廊等机构任职的设计师或其他专业人员,也有自己创办各类设计工作室,或文化创意公司等。教师丰富的项目资源极大地充实了教学内容,拓宽了项目选择范围。其次,拥有自己创业项目的教师对教学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较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其项目完成质量普遍较高。例如,北京设计周视觉设计总监同时兼任SKD的教师,自2016年起多次承接北京设计周主视觉设计的委托,将实际设计项目融入SKD教学中,带领学生完成部分设计任务。这样的案例充分说明丰富的教师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果转化率。

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新思路

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率低、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两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下三个创新对策。

(一)工作室和项目组的品牌化

工作室和项目组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可以吸引更多合作方并且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实践项目。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鼓励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建立以学校或学院为主品牌,工作室和项目组为副品牌的方式提高自身影响力,借助社会力量,整合地方资源,力求做出当地乃至全国标志性的优质项目;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以培养行业内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目标,努力发展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大力推进“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政策实施,提升并维护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品牌效应,增强业内影响力,以提高教学成果转化率。

(二)增强商业和公益项目的合作

对于教学成果转化的项目选择应商业与公益并重。对于商业项目,应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加大项目合作力度,一方面严格把控项目质量。高校可按专业为单位成立项目部和审核组,负责项目的寻找和审核工作,确保学生参与的项目均有较高的质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当代高校还应将校园的“范围”扩大到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省份甚至国家,寻找并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各类基础设施,如商业中心、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公益项目合作,将教学成果以公益艺术坊或展览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笔者在调研期间了解到,目前已经有高校开始尝试将商业运作和公益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倡导高校的公益项目与合作企业之间要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理想关系,这也会是以后校企合作在公益项目方向发展的新思路。

(三)最大化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

高校应鼓励教师将自己的项目带进校园。目前,国内很多实行工作室制和项目制的高校已经开始支持教师在校内建立设计工作室,开发创意产品或举办艺术工坊和展览等,并为其提供必要办公场所、场地;此外,高校还应健全教师的绩效体制,完善激励制度,比如,对于特别优质的项目予以奖励,在职称评定和评优方面加入对项目的考量,进一步激励教师分享自身资源,从而实现项目种类和数量的增长。用这些具体的措施带动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有项目可做,使商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教学成果转化的落地实施。

五、结语

通过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目前存在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特点的分析,高校应从增强自身影响力并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寻求商业与公益项目合作、增强内部对教师的激励制度三个方面促进教学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赵东龙.关于地方高校品牌建设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84.

[2]包泽鹏. SKD艺术教育咨询公司艺术留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

[3]叶德辉,李纳璺,谭嫄嫄.高校设計专业创新教学成果整合转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90-91.

[4]康建华.转化教学成果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7):64-66.

作者简介:康祖怡(1989-),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在读,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研究方向:视觉写作。

作者:康祖怡

上一篇:医疗保险框架制度管理论文下一篇:园林绿地道路规划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