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计算机信息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图书馆管理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需要人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书馆计算机信息论文 篇1:

论数字图书馆在计算机信息及图书信息工程中的重要影响

数字图书馆通过集成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建立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知识库群,并提供在互联网上高速、跨库检索的电子存取服务。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它的全方位知识服务功能,将使图书馆的功能大大增强,成为互联网上的知识中心、知识网络和知识定位系统,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学习创造条件,在共享工程中起主体作用。

一、数字图书馆在计算机信息及图书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是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资源库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并通过国家的骨干通信网,向全国及全球提供中文的信息资源服务。在建设文化共享工程过程中,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紧密结合,在数字图书馆技术体系的框架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格式进行建设,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技术平台,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圖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文化共享工程要以各地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设施建设紧密结合,以文化系统的可控资源数字化为基础,突出文化信息资源特色,同时组织并整合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基础,发挥国家图书馆等重点单位的资源优势,科学规划,避免重复。注册"中华文化信息网",将现有的网上资源进行有效的编排后,搭载到该主页上,使之成为政府发布文化信息的主页,同时,作为数字图书馆运行数字化产品的窗口,它将成为实现资源共享的首选网站。以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为例,该工程将完成中华文化史资源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资源库、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源库,中国发明创造资源库、中国法制资源库、中国国情资源库、中国教育资源库、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中国图书馆馆藏珍品资源库、中国博物馆馆藏珍品资源库、中国宗教资源库、中国医药学资源库、中国当代名人资源库、中国旅游资源库、中国艺术资源库、中国经济信息资源库、中国软件资源库、科技资源库以及面向青少年的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资源库的建设。这些资源库和以后其他根据需求开发和建设的资源库,统一在"中华文化信息网"上进行信息传播,将有效地把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累转化为丰厚的文化资产,对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数字图书馆共享计算机信息及图书信息资源的优势

中国互联网已经覆盖了31个省市;中国科学技术网实现了科学院百所联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连接了300多所大学;中国金桥信息网也在24个省市建立了站点。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网络平台。另外,截至2013年07月,宽带用户数约有17860万,网民数约3.11亿,我国的有线电视网覆盖面广,现已有18650万用户,是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对其加以适当的技术改造,可通过有线电视网将数字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在我国电信网和有线网尚未达到的一些边远地区,可以通过卫星网作为传输手段。三网并用,特别是初步形成的宽带、双向传输网络,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了可选择的、有效的、国际间的互联方式。

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在数字图书馆中,各类信息,如书籍、报刊甚至声音、图像资料等经过计算机的处理,都能统一成数字文献,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Internet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环境条件,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数字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其所有的信息资源也不再仅局限于本馆馆藏,而是扩大到整个互联网上,这就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国内的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图书馆都可以通过网络将其纳入到自己的馆藏中。

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技术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是基于全文的,且具有联想功能,它能由一个词联想到相近的一类词,从而能检索出内容更全面的信息资料。另外,通过构造各种复杂的检索式,利用计算机的布尔运算技术,可以准确地检索出所需的文献信息。除了对文本进行检索外,还可对图像、声音等内容进行搜索,能查找到不同文献类型的所有相关信息。相比之下,传统图书馆的检索手段与途径单一,不能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检索求全、求准的需要。而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经过技术处理,可以有多种检索手段与途径,用户可以通过自由地构造各种复杂的检索方式进行方便快捷的检索,可达到不同的检索目的。此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项目,它的建设必须依靠国家有关基础设施,依靠市场上成熟和实用的高新技术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相互配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海量数据库软件的引进开发和数据仓库技术开发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并培养了一批人才。这些单位所进行的国际间技术使用和引进技术运用等工作,达到了国际同期水平,为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取决于软件设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用户回应的速度和质量、数字化信息的制作、网络的传播速度及人性化界面的设计等;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脑登录至数字图书馆的主页,随意浏览、查询、下载、打印有用的信息。

三、数字图书馆对计算机信息及图书信息工程的影响

"共享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一些重要文化机构收藏的文化珍品,由于传播条件的制约,无法充分利用,有些已面临损坏,"共享工程"将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文化艺术珍品以数字化的方式永久保存,并得以广泛传播。

总之,数字图书馆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效,扩大各级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规模,为广大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信息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人类丰富的文化成果,实现中国数字图书馆传播先进文化、普及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李蓉蓉

图书馆计算机信息论文 篇2: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图书馆管理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需要人们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图书馆信息化技术的概念,对信息技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受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当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实际应用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当中,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广泛的被应用其中。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当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写出管理系统优化流程,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劳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同时具有多样性,能够实现客户和计算机的双向信息交流,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过,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管理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对此,我们应当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将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管理真正融合。

一、图书馆信息化技术的概念

图书馆信息化技术,实际上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它的重点是网络、数字化资源、分布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信息技术是以网络化作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形成分布式数字化馆藏资源,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因此,在数字化图书馆当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能够更加有效的管理馆藏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务。通过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够更好的开发和组织信息资源,实现对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的高速传播

在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措施[1]。而作为与信息管理最紧密、信息量最大的图书馆,自然也会受到信息化的巨大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最终将会面临社会的淘汰。

(二)图书馆操作方式的改变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其在图书馆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图书采购、资料检索、图书编目、流通管理等方面,都由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处理,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到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是,这种工作方式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的编程、操作、维护、修理等技术,才能有效的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改变

信息技术下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处理和储存。它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将不同载体、不同区域的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数字图书观是在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改变之下,由传统图书馆发展而来[2]。除了传统图书馆所具备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很多其它的功能。它融合了一些其它信息资源的功能,可以向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深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图书馆的管理机制能够顺利的发展,进而保证图书馆的发展和转型。

三、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当中的实际应用

(一)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具有很多其它的称呼,例如电子参考咨询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它是通过以图书馆的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手段,以数字化信息作为基础,利用Email、Web表格、视频会议、在线交流等方式,来提供参考服务的。这种形式的参考服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做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或相关专家学者也能够随时向读者提供答案。

(二)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信息传递服务系统

馆际互借是传统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和服务方式之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图书馆的存储量越来越大,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因此将会更加注重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性和迅速性[3]。而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资源的传递,能够大大提高馆际互借服务的速度和效率,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水平和质量,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读者能够获得更加良好、愉悦的体验。

(三)完善管理手段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中,应当对图书馆的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充分的优化和完善。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建立一个规范、集中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此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可以实现对图书馆各方面的全面管理,从而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让读者达到满意。

(四)改变和创新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当摆脱传统图书馆陈旧的管理机制,建立创新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和其它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以发挥信息化图书馆的管理优势。同时,还应当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提高其管理水平,维持信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总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和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产业当中十分重要的图书馆领域,更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的应对挑战,同时抓住机遇,以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云.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2.

[2]赖春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3.

[3]林燕婷.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转型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1.

作者:鞠亚军

图书馆计算机信息论文 篇3:

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于图书馆探讨

摘要:全球化的进展带来了信息化时代,而图书馆拥有大量信息聚集,管理中更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参与,代替以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巨大人力、物力的消耗。文章从图书管理系统应用需求分析、系统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应用程序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图书馆信息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 文献标识码:A

1 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说到图书馆管理,我们多数会想到馆长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管理上的作用,但这些人如何管理,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管理,还是需要探索些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全球化的进展带来了信息化时代,不管图书馆的管理是何种制度,在信息时代都已经毫无疑问地需要依靠计算信息管理,因为人工的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了,在全球信息开放的时代,信息量巨大,内容种类繁多,广大的阅读者都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很重的负担,而图书馆的核心就是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图书馆管理现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自动化、计算机逐渐已经部分取代了人的工作,但发展水平以及运转还没有处于很好的平衡状态,计算机管理仍缺乏有效的系统和科学的管理,因为管理者素质不高,服务观念和方式落后,甚至不会使用现代化手段工作,所以必须在利用新的管理方法的同时,注重图书馆人员管理培训,增加资金,投入技术支持。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利用它进行信息管理,可有效地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对文献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序、分析、综合,以新的序列化的排列供查阅人员快速查阅,同时也可以解决印刷品所带来的占据巨大空间的弊端。

2 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管理对策

2.1 基于现状,调整目标

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起点较低,普及率也相当落后,据统计,我国年产电子出版物仅3000多种,Internet信息占有率为1%。在这样的基础上,必须循序渐进地去建立网络管理制度,避免盲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局面。可以将每个计划分解成具体的小型的项目或是子系统,从信息的服务、信息资源加工、科学技术的研究几方面分类发展,争取做到每项齐头并进的发展。另外,仅仅埋头苦干还不够,在国外的信息管理时代比我们研究得要多、要早,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并加以改进,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能够真正地为我国服务。

2.2 注重协调,整体规划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最好能够考虑到读者用户的实际需要,合理统筹分配信息资源,确保每一项研究成果能够发挥实际的作用,给读者用户带来切实的利益。避免研究中重复的工作,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建立中一定要各个部门相互沟通,避免闭门造车导致重复的工作,导致资源的浪费。

2.3 注重信息人才的培养

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对相应的人才需要也大大增加,最好能够懂得专业计算机管理模式、外语等复合型人才。Kreitz探讨了对于图书馆管理者理想的情商也至关重要,以便能够很好地应对环境的变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本管理上需要从员工招聘环节开始重视,另外人事关系、薪资的合理分配、合理的绩效考核、完整的质量监督系统以及质量保证系统也很重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准入资格,适当参照美国职业能力评判标准,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硬性的要求。

2.4 资金支持

图书馆网络信息研究的各项工作均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如必需的硬、软件设施、软件研发人员的投资、联网的经费均需要资金作为支持。因为资金需要之大,可能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拨款,所以图书馆还应该积极考虑与一些信息企业紧密合作,以便有一定的业绩和资金。另外,在培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上,需要在培训上增加些投入。

3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3.1 数据模块窗体的设计

数据模块是指在为组件和每个窗体设计时不必一一操作,可以通过对这些组件和数据源进行统一管理,然后设计出一个适合这个集合的统一模块,这样就避免了一一设置数据源带来的繁琐工作,而且同时也避免了让每个数据源是相同在一一设计时出现差错。

数据模块系统开发后,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TADOQuery控件在此数据模块系统上使用较方便,如果使用其他控件会造成不便管理,易混淆各个控件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另外,为了在空间资源上节省资源,使用了动态同时考虑到使用动态ADOQuery控件。因此,除了“借阅者个人模块”中使用了下数据模块,后面的各个模块均在ADOQuery控件支持下完成的。

3.2 启动画面的设计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图书馆中,启动画面虽然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在给用户第一感觉起到至关作用,最好设计出能让用户感觉舒服、有亲和力的启动画面。可以在Forml窗体中加入Image和Time组件。

3.3 登录窗体设计

用户登录窗体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登录者实现不同登录方式,如普通外来用户、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馆其他工作人员,以满足不同用户者的需求。

3.4 密码认证窗体设计

主要为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密码认证进入系统,并且可以根据登录者的用户名检查Keyer表中的符合权限的字段,自动分辨出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不同操作模块。

3.5 借阅者服务模块的实现

(1)图书查询功能的设计。读者查询界面的设计必须符合大众的需求。最好设计出简单快速的查询系统,不能仅仅满足于查阅到某书在第几层、哪一列,这样只能满足一些多数需求,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要求却无法满足,比如某个读者想了解某个专业的书籍在此馆的存书情况或者新近书籍的明细等,这就需要更加详细的系统,把藏书情况及新近书籍作为一项查询项独立。此外,查询书籍的方法必须多样化,编号、书名、关键词等模糊查找,最好不要做任何限制,方便读者能够快速简便地查阅到所需要的书籍。当然为了精确找到需要的书籍,对书籍进行必要的唯一编号也尤为重要,最好实现书籍和信息的同步更改;(2)读者登录功能的设计。读者的登录主要为了查询书籍或者查询借阅及还书情况,还有些本人信息更改等借阅者服务窗体的功能主要是图书的查询,个人借阅通常通过借阅证号码和密码即可登录。

3.6 借阅者借阅情况功能的实现

当读者正确登录成功,激活系统后,读者变可以借阅,并查询自己借阅及还书情况,还可以随时更改个人信息,通常这个系统由ListView支持较为方便,也有利用到DB-grid系统的少数情况。

4 以读者为本的系统数据库模式的设计

无论在以往以人为主的图书馆管理时代,还是在现代计算机信息主导的时代,都应在管理上以读者为本,读者是图书馆得以运行的载体,必须始终坚持尊重、依靠、开发、凝聚的思想去管理人,以读者为中心。通过读者的监督参与,来督促图书馆的管理。比如从一般的信息咨询到相应的书籍查询,在程序设计上最好以读者方便为基础。计算机管理读者系统中,最好是一个读者只能用一种身份,但是却可以此一个身份为其他多个人所用;一本图书只能属于一种图书类别,而一种图书类别可以包含多本图书;可供不同身份在不同时间借阅。

4.1 设计全局ER模式

我们将全局ER模式分成局部去设计,局部的ER模式设计好后,将局部综合成总体,这个总体概念必须支持每一个局部模式的运行,且必须是一个合理、完整、一致的整体数据库概念:(1)多个局部ER模式的合并需要首先确定每一个局部ER模式的公共实体类型,我们通常会根据同名类型去确定公共实体类型,将同样的公共实体类型进行归类;(2)局部模式的合并原则:合并原则是首先将那些现实中有确切联系的局部实体先两两进行合并,后添加独立的局部内容结构;(3)消除冲突,在合并中会碰到一些冲突,主要是属性、结构命名冲突,不是简单地将几个ER模式汇合成一个ER模式,在合并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中间遇到的冲突,必须解决这些冲突,使之成为能够被用户接受和理解的一个整体ER模式。

4.2 数据库逻辑设计

由于局部的个体是ER模式,而DBMS一般是关系型,因此数据库逻辑设计的过程就是将局部ER模式转变为一个整体的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具有很多优点,规范化的理论可以形式化地操作运行,结果是一个关系化的整体模式:(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2)产生子模式;(3)两关系模式ownertemp和Keyer。

总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图书馆管理的必然趋势。信息管理不但可以让图书馆信息量大增,并可以减少很多印刷的成本,电子信息的普及会大大增加全球信息的共享,但是网络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纷繁的特点,组织管理和查阅上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有效和合理之处,提高对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信息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宝花.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1,(2).

[2] 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 虞益成.SQL server2000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冬(1980-),女,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

(责任编辑:秦逊玉)

作者:李冬

上一篇:管理哲学模式研究论文下一篇:音乐课堂设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