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献艰深晦涩,目前的道教文献语言研究非常薄弱。训诂学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读古典文献,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根柢之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训诂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训诂学研究论文 篇1:

高邮王氏训诂学方法研究综述

摘 要:清代高邮王氏父子在训诂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将对王氏及其前人训诂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邮 王氏 训诂学 综述

所谓“高邮王氏”,是指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在经学和语言学上取得杰出成就的著名学者王念孙和他的儿子王引之。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官永定河道。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王念孙在训诂学方面的著作以《广雅疏证》为代表,另一部著作《读书杂志》虽以校勘考证为主,其中也涉及训诂。王引之代表作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

一、因声求义,不限形体

创造性地、科学地运用音韵学理论与方法训释古籍,从而发现许多前人没有发现的错误,取得了别人难以取得的学术成就,这便是王氏父子经学研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最为辉煌的一页。

(一)利用“因声求义”探寻同源词

王氏父子根据“音近义通”这一现象,指明了因声求义、以声训源的训诂途径。对王氏父子同源词的研究很多,胡继明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广雅疏证>研究同源词的理论和方法》(2003)、《<广雅疏证>研究同源词的成就和不足》(2003)、《从<广雅疏证>看汉语同源词的语音关系类型和音转规律》(2003)、《<广雅疏证>同源词的词义关系类型》(2003)、《<广雅疏证>中的同源词研究》(2004)。胡继明(2004)对同源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专门讨论了王氏“声训”和同源词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王念孙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

(二)利用“因声求义”破解和分析假借

王氏父子考察声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说明词语的假借现象,指明了“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的训话方法。赵振铎(1988)评价王氏父子声训成就时总结到:“古音学的成果利用到训诂上首先是破假借。古书多假借,解释假借一定要有古音学作根据,破假借主要解决所谓“本有其字’的那一类假借。”

陈亚平(2005)认为王氏“因声求义”解决了古音通假的一系列问题:1.明确了“六书的假借”即造字的假借和“用字的假借”的区别。2.提出“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3.指出假借的条件是假借字和本字要声同声近。

二、王氏训诂方法的多样性

“声训”是王氏训诂的一大特色,但并不是唯一方法。

殷孟伦(1985)指出,王氏训诂解释词义不仅从文字、声音、训诂三者的古今关系相互推求,而且通以词言之情,运用比例而知的方法。

徐兴海在他的专著《<广雅疏证>研究》中对王氏的训诂方法做了很详细的研究。他归纳出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声训,还有引申、对文散文、相对成文、反训、双声叠韵、合言、重言、单言、合声等。

三、明确的虚词观念

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在前人虚词研究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王引之提出了“虚字不可以实义解释”的主张,并列举了大量实例以佐证其说,对训沽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如英、李德先(1984),徐莉莉(1985),吴礼权(1995),袁海林(1998),张金霞(2001)都对王引之虚词有详细的研究论述:

(一)对王引之虚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很多,袁海林(1998)归纳的比较详细,他指出这些方法有:以古音为线索发现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结合句法结构归纳概括虚词用法和意义,依据语言环境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运用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寻绎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宏观把握虚词,进行综合化系统化分析。

(二)对王引之虚词分类的语法思想的研究。吴礼权(1995)认为,《经传释词》体例上并未对虚词作词性上的系统分类,比如介词、连词、助词等系统,还是以单个的虚词为线索,分析编次,逐字辨释为主,仍然没有完全脱掉传统训诂学著作的陈套。

四、王氏父子训诂学思想与方法的不足之处

任何认识都有一个“前修未密,后世转精”的过程,高邮王氏父子在训诂学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也有所论述。

(一)“一声通转”和“假借”的滥用受到的批评最多。由于过分强调“因声求义”训诂的积极作用,忽视其负面影响。只要是读音稍有联系的字词,从字面上难以理解的,似乎都能用“转”来解释,过犹不及。

洪诚先生在他的《训诂学》中就提到清人训诂的缺点,认为“破字是合理的训诂方法,但是滥用通转,附会穿凿。”

(二)王氏父子训诂有时太过信古,谨守家法而不顾事实。有时会出现主观臆断的毛病,缺乏理据证明,训释出现的错误也不少,显得草率。有时考据虽然精密,但逻辑上却不够严密。

(三)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王氏父子还不明确古今文法的不同,因而有以后世文法作为标准来改变古语语法的现象。章太炎在《检论五·正名杂义》里面批评王引之说:“高邮王氏欲以晚唐以来属文之法,强傅古人。”洪诚在《训诂学》中指出:“有较强的语法观是王氏的优点,但是他不明确古今文法有所不同,每每以后世的文法做标准改变古语的词义或语法。”许嘉璐(1984)也认为“以今律古,失于破碎”。

(四)王氏父子训诂学的局限性也受到不少批评。洪诚先生认为:“王氏父子训诂学为经学的附庸。他们尽力做注释,但没有写成系统的理论著作。虽然懂得语义有古今之变,具有历史的观点,但由于厚古薄今,轻视唐以后的新词俗语,不去做系统研究。”

五、结语

纵观王氏父子训诂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议今后的研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注意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发掘王氏训诂思想和方法中新的价值和意义,为训诂学增添新的理论,让这门古老的学科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二)注意研究的多角度性。大多数论文没有创新性,仅就几个老问题进行反复论述,意义不大。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殷孟伦.子云乡人类稿[M].济南:齐鲁书社,1985.

[4]许嘉璐.未辍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洪诚.洪诚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6]徐兴海.《广雅疏证》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7]盛林.《广雅疏证》中的语义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8]周祖谟.读王念孙《广雅疏证》简论[A].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

[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9]王小莘.王氏父子“因声求义”评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1988,(4).

[10]张治樵.王念孙训诂评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2,(2).

[11]姚淦铭.王国维于高邮王氏之学的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5,

(3).

[12]蒋绍愚.读《广雅书证》札记[A].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

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3]华学诚,柏亚东,王智群,赵奇栋,郑东珍.就王念孙的同源

词研究与梅祖麟教授商榷[J].古汉语研究,2003,(1).

[14]单殿元.高邮王氏研究《尚书》的成就与方法[J].扬州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朱闰 姜美菊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062)

作者:朱 闰 姜美菊

训诂学研究论文 篇2:

道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诂学

摘要: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献艰深晦涩,目前的道教文献语言研究非常薄弱。训诂学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读古典文献,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根柢之学。201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但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在某些注释翻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道教文献;《周氏冥通记》;语言;训诂学

文献标识码:A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然而,时至今日,道教的研究却是最薄弱的。道教宣称“神授天书”,喜欢故作神秘,逐渐形成了一种诡异神秘的文字风格,这种文字风格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道教文献语言进行探求的欲望。

训诂学是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注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读古典文献。训诂学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根柢之学,它是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必须运用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技术科学,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道教典籍卷帙浩繁,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藏文献距今已有几百甚至上千年,要读懂这些材料,必须要有足够的训诂学知识。训诂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科学地解读继承这笔文化遗产。

南朝梁周子良、陶弘景撰《周氏冥通记》四卷,内容是陶弘景弟子周子良自杀前所写的日记,记载了周子良梦中与神仙真人交谈的情形,故称“冥通”。周子良死后,经过陶弘景整理并加了注,成为今天传世的《周氏冥通记》。《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然而迟迟没有现代整理本。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著名学者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1],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但其中仍有一些因对训诂学了解不够,而出现的误注、误译者。此刺取十例略加考辨,以求教于方家云尔。文中引例均据齐鲁书社本,标注卷数及页码,其中属于陶弘景所作的疏记悉用括号标出。

例1.卷三第132页:丞曰:“今真人来,何不拜?”子良即起再拜,顿首稽颡,乞神仙之诀。(第135页译文:乐丞说:“今天真人们前来,为何不去礼拜呢?”子良连忙起身再拜,点头哈腰,乞求授予神仙的要诀。)

按:将“顿首稽颡”解作“点头哈腰”,大误!

“顿首”指磕头,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说文·页部》:“顿,下首也。”张舜徽约注:“顿之言抵也,谓以头触地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顿’字下引《说文》,作‘下首至地也’。”《汉书·东方朔传》:“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 道经文献中多见,如《上清道宝经》卷一《师资品第二》:“肘伏师门,顿首德宇。”《上清道宝经》卷一《经品第一》:“顿首经师之牖,乞启重玄之阙,等开实相。”前蜀杜光庭《太上宣慈助化章》卷二《困急日中上请命章》:“某天曹,伏须告报,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以闻。”《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表格》:“凡上表陈事皆用此式,笺亦仿此,但易顿首曰叩头,不称臣。如南斗北斗已下用笺。”

“稽颡”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仪礼·士丧礼》:“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汉书·李广传》:“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梁书·韦叡传》:“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道藏文献中多有用例,《冥通记》卷二:“共申至诚,稽颡辞请。”《无上秘要》卷四十九《三皇斋品》:“因稽颡三十下,又再拜起诵曰:‘精心立斋戒,烧香拜皇文,沐浴玄云水,燔烟通上元。’”《太上洞渊神呪经》卷十四《杀鬼步颂品》:“今专解谢,倾胆首陈。先世所负,咸乞荡捐。一如尊勑,从师经言。稽颡再拜,上请天恩。”《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字一》:“言讫,叩头稽颡悲涕,仰视道君。”《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卷九:“汝等男女,各发精诚,今日向十方天尊前,稽颡投诚,皆乞忏悔,归命三宝。”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五《清灵真人裴君传》:“君乃身投长渊,浮白水,冒洪波,越沙岸,崄巇沈溺,遂登空山,见而拜焉,顿头稽颡,乞请真诀。”

例2.卷三第133页:陶某名录多阙穿处,不的由,纵见由我,我亦不得自任。(第136页译文:陶隐居的名籍表中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没有办法,虽然此事由我,可我也不能乱来。)

按:的,本谓明亮,鲜明;明白。《广韵·锡韵》:“的,明也。”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韩诗外传》卷一:“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三月微的,而后能见。”唐刘希夷《代闺人春日》诗:“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淮南子·说林》:“的的者获,提提者射”高诱注:“的的,明也。为众所见,故获。”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此的的然若白黑。”的的,清楚、明白的样子[2]。《冥通记》此例中,“的”作动词,义为“清楚、知道”。

由,缘由;缘故。《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史记·孝文本纪》:“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晋干宝《搜神记》卷三:“既觉,惊呼,邻里共视,皆莫测其由。”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下》:“党项叛扰,推其由,乃边将贪暴,利其羊马,多欺取之。”

综上,“不的由”并非“没有办法”,而应译为“不清楚其缘由。”

例3.卷一第23页:湘州人作同心竹,皆伺抽笋,因刻边为孔,笋乃带创成四。(第24页译文:湘州地区的人们在作同心竹时,都要乞求露出笋来,而在其两端打孔,这样一来,此笋便带着伤而长为四根。)

按:将“伺”解释为“乞求”,谬矣。笔者检诸文献,似未见用例。

伺,等待。古文献用例多见,《文选·刘琨〈劝进表〉》:“狡冠窥窬,伺国瑕隙。”刘良注:“伺,候也。”唐何超《晋书音义上·志第一》:“伺,候也。”晋陶潜《闲情赋》:“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文选·陆机〈辨亡论〉》:“屏气局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新唐书·宋璟传》:“太平公主不利东宫,尝驻辇光范门,伺执政以讽。璟曰:‘太子有大功,宗庙社稷主也,安得异议!’”

例4.卷一第27页:去十月将末,忽有周氏事,既在斋禁,无由即得启闻。(第28页译文:去年十月末,突然揭晓周氏事情,用于当时正在斋禁中,是故而没有及时呈报。)

按:将“无由”译为“是故而没有”,未得的训。

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古书中常见,《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郑玄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汉书·刑法志》:“使其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战无由也。”三国魏曹植《歌》:“望云际兮有好仇,天路长兮往无由。佩兰蕙兮为谁修,宴婉绝兮我心愁。”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然万一时偶有好事者,而复不见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抱朴子内篇·勤求》:“若彭祖老子,止人中数百岁,不失人理之欢,然后徐徐登遐,亦盛事也。然决须好师,师不足奉,亦无由成也。”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南朝齐谢朓《京路夜发》:“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如何隔千里,无由举三爵。”南朝陈江总《怨诗》:“奈许新缣伤妾意,无由故剑动君心。”唐李德裕《二猿》:“无由碧潭饮,争接緑萝枝。”唐李朝威《柳毅传》:“终以人事扼束,无由报谢。”

例5.卷一第47页:闻二君及府中诸监僚选卿为保籍丞,此位乃始立,以助领诸簿录。其任数小而高清为美,兼得宗庇真仙,二三为宜。(第47页译文:听说二君及府中众僚推选你为保籍丞,这个职位是才立的,用以协助名簿的管理。该职虽任职的人数较少,但却是品级较高的职务,而且又是立于众多真人、仙人的庇荫下,什么事都好办。)

按:以“任职的人数”对译“任数”,可商!“任数”同义连文,即职务,职位。

任,职,官职、职务。《晋书·刘颂传》:“随才授任,文武并叙。”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序》:“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逾岁。”数,顺序;次序。《逸周书·大聚》:“复亡解辱,削赦轻重,皆有数。”朱右曾校释:“数,等差也。”《荀子·劝学》:“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宋王安石《洪范传》:“自天一至于天五,五行之生数也。”由“顺序、次序”引申而有“等级”义,宋王安石《上宋相公书》:“自去吏属之籍,以至今日,虽尝获侍燕语,然不能自同众人之数也。”

例6.卷二第81页:“子良字元龢,此乃世之善名,亦不胜于世,直是施于冥中耳。”(第82页译文:子良字元龢,这是世上很好的名字,但也不适用于现世,还是用于冥界吧!)

按:将“直”译为“还是”,毫无根据,检诸文献,难见此用法。

直,副词,特;但;只不过。此义古籍中屡见,《荀子·礼论》“直无由进之耳”杨倞注:“直,但也。”《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焦循正义引王引之《经传释词》云:“直,犹特也,但也。”《春秋谷梁传》卷十一:“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战国策·齐策》:“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庄子·人间世》:“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汉刘向《列女传·节义楚成郑瞀》:“初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行不顾,徐步不变。”《汉书·司马迁传》:“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以君子终日干干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也。”《晋书·苻坚载记》:“方当使君为宰夫,安直耕稼而已。”近代汉语仍有使用,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例7.卷二第103页:又一人来,甚华少,白衣。(第104页译文:此时又有一人进来,非常华丽且年轻,著白衣。)

按:“甚华少”译作“非常华丽且年轻”,大误。“华少”意思是年少、年轻。

华,年华,时光。北周庾信《竹杖赋》:“潘岳秋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唐贾岛《感秋》诗:“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诗:“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唐刘方平《秋夜泛舟》诗:“岁华空复晚,相思不堪愁。”引申亦有“年轻,年少”义,《魏书·王叡传》:“渐风训于华年,服道教于弱冠。”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金元好问《论诗》诗之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又,敦煌道经S.107号《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世人不问男女,皆好少壮,淫著华色,意得相入,不避死活,共相追逐,不能相离一时之间。”“华色”象征年轻的男女[3]。

例8.卷四第204页:其本欲取此日戴屋,而师不來,又小雨,遂不果,至丁亥日,方得戴耳。(第206页译文:他原本想在这天上梁,师却没来,而且还下着小雨,所以事情未成,到了丁亥日,即可上梁。)

按:“方”译作“即可”,显未中的。方,方始;方才。表示后面的动作行为历时之长,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一》:“方,始也。”清刘淇《助字辨略》:“方,始也,才也。”古代典籍中常见,《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起行。”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州,久而方灭。”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良时为此别,日月方向除。”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屏居南山下,临此岁方秋。”唐韩愈《次硖石》:“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

例9.卷一第61页:子良仍起,襞纸疏之。 (第62页译文:子良于是起床,铺开纸记了起来。)

按:“襞”并非“铺开”义,此释可商。

襞,本为折叠衣物,《汉书·扬雄传上》:“芳酷烈而莫闻兮,不如襞而幽之离房。”颜师古注:“襞,迭衣也。”南朝梁王僧孺《为人宠姬有怨》:“锦衾襞不开,端坐夜及朝。”后引申泛指折叠,汉王粲《刀铭》:“灌襞以数,质象以呈。”晋左思《娇女》:“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六:“合中之物,凡有三种,按卦而谈,或轻或重。又有人名裹襞纸中,射之得鼎卦。”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诗既若此,笔又如之。徒以烟墨不言,受其驱染;纸札无情,任其摇襞。”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卷二十三:“帙舒轴卷,藏拔纸襞。”《南史·陈纪下·后主》:“﹝后主﹞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唐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例10.卷四209-210页:里屋人自称木道士者,是北星鬼官所使,勿信之。以邪情亟惑人,坏人真气。(第211页译文:里边屋子里的人自称叫木道士,他是北斗星的鬼官,不要相信他。他用邪恶的心来蛊惑人,人的真气容易被破坏。)

按:“亟”字漏译。亟,总是;屡次;一再。《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成公十六年》:“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杜预注:“亟,数也。”《孟子·万章下》:“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孟子·万章下》:“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汉书·刑法志》:“师旅亟动,百姓罢敝。”颜师古注:“亟,屡也。”南朝梁肖绎《藩难未静述怀》:“亟睹周王骏,多逢鲍氏骢。”唐韩愈《科斗书后记》:“愈亟不获让,嗣为铭文。”《冥通记》卷四:“其人亟乘一刀[一刀,小船。]”

参考文献:

[1]麦谷邦夫,吉川忠夫.《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M]. 刘雄峰,译.济南:齐鲁书社,2010.

[2]方一新.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58.

[3]叶贵良. 敦煌道经写本与词汇研究[M].四川成都:巴蜀书社,2007:341.[责任编辑:吴晓红]

作者:刘祖国 丁哓娟

训诂学研究论文 篇3:

《本草纲目》中的植物名称训诂及其影响

摘要:依据《本草纲目》这一巨著,主要从植物名称训诂、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描述及其生长环境等角度阐述李时珍对民族植物学的贡献。

关键词: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名称训诂,民族植物学

《本草纲目》是一部医药学方面的杰出著作,全书约190万字,共12卷,分16部60类,所释药名凡1892例,其中由李时珍增加的约有374种,插图共160幅,附药方1096则,它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系统地总结了之前药物学的经验,是中医药学宝库里的珍贵遗产,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纲目》不仅是药物学方面的著作,它在我国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候学,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卓越的贡献。下面就其在植物名称训诂和民族植物学方面的贡献做初步的探讨。

一 植物名称训诂

训诂是词义解释之学,即用现代语言对古代生活语言注释。植物名称的训诂也非常重要,在中国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由于古代典籍中对植物形态习性的描述比较粗糙,且未标注学名,加之各地方言称呼不一,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皆有,影响了古典植物学文化的传承与利用。现分述于下。在《本草纲目》巨著中,李时珍在每种药物正名之下列有“释名”一目,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澄清了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并引经据典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在拯救、继承与弘扬古代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在《本草纲目》中,各种动物、植物,首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为集解、释疑、正误,再次为气味、主治和附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有当、切合实际。在释名中将动物、植物古今不同的称谓,分为“正名”和“别名”,以最早著录的或常用的为“正名”,其余的都列为“别名”,并分别注明其来源。即把“别名”归于“正名”之下。下面试举例说明李时珍的这一突出贡献。

1.芍药(paeoniaceae)芍药科。《本草纲目》将其纳入草部第十四卷芳草类。正名“芍药”,注释日:“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罗愿尔雅翼言,制食之毒,莫良于勺,故得药名,亦通。”这段话不仅解释了“芍药”名称的由来,还洋溢着李时珍及古人对芍药的美的赞叹,不枉“花相”之美称。归于其下的别名有:“将离”出自《纲目》,引证日:“韩诗文传云:芍药,离草也。董子云:芍药一名将离,故将别赠之。”“梨食”“白术”“余容”等出自《别录》。另外《图经》中把芍药分为“金芍药”和“木芍药”,即现在的“白芍”和“赤芍”。其中“木芍药”与“牡丹”同名,但含义不同,时珍日:“……俗呼之千叶者为小牡丹,赤者为芍药,与牡丹同名也。”

2.牡丹(p,sruffudcosa andr)芍药科。花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中的第二位。《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草部第十四卷芳草类,正名“牡丹”,注释日:“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同样解释了“牡丹”名称的由来,同时描述了它的繁殖特征——根上生苗。列于其下的别名有:“鼠姑”“鹿韭”出自《本经》;“百两金”出自《唐本》;“木芍药”出自《纲目》,时珍日:“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感似木也。”对“牡丹”又名“木芍药”进行了说明,再一次区分了《图经》和《纲目》中的两种“木芍药”。另外,牡丹古今素有“花王”之美誉,时珍日:“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花王,芍药为花相。”

3.(D,morifolium(Ramat)Tivel)菊科,菊属。《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草部第十五卷,隰草类,以“菊”为正名,时珍日:“……菊本作鞠,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鞠。”说明了在一年的华事中,菊花是最后一个季节。附别名:“节华”出自《本经》,时珍日:“节华之名,亦取其应节候也。”还有“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等,时珍日:“抱朴子云: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跟茎花实之名异也。”原来这么多别名是针对其不同种的根茎的特点而命名的,从而也间接说明了菊花品种繁多,仅我国就分布有30余种。

4.忍冬(L.japonlca Thunb,)忍冬科,忍冬属。《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草部十八卷蔓草类。正名“忍冬”,时珍日:“弘景日:‘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雕,故名忍冬。”附别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藤”“左缠藤”“金钗股”等均出自《纲目》。时珍日:“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金银,鸳鸯以下诸名。金钗股,贵其功也。”通过对其花茎的生动描述来解释别名的由来,并将别名进行归纳。另还有别名“通灵草”“蜜桶草”出自《土宿》,时珍日:“土宿真君云:蜜桶草,阴草也。取汁能伏硫制汞,故有通灵之称。”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仅列举以上四例以窥见一斑。正是因为有了李时珍的精心查阅,一一对证,把前人文献中出现的同一植物不同名称归纳统一,才免去了后人查阅时的识别障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中国植物名称。这些不失为李时珍对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的一大贡献,而他对植物的分类采用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又是《本草纲目》的一大特色。

二 植物名称训诂的方式

训诂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为一物定名时,虽然有偶然性,但是完全没有根据、没有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方法有三种,即形训(据形求义)、声训(据声求义)、义训(据文定义)。形状、声音、意义是探寻植物命名的重要线索,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人手。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中,不仅对一些药名从字形和声音的角度做了分析。而且汇集历代本草著作有关释名的内容,说明命名植物的缘由,揭示出古人从药物的形态、气味、色泽、特性、功用、产地等角度命名,是为了辨识和运用的方便。可以了解古人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进而研究古人的思维方法及规律。

殷蘖时珍日:殷,隐也。生于石上,隐然如木之蘖也。(声训)

茼“苘”、“顷”音同。(声训)

箬箬若竹而弱,故名。(声训)

蒺藜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屈人止行,皆因其伤人也。(声训)

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藻。(形训)

黄耆时珍日: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形训)

香蕈时珍日:蕈从覃,覃、延也。蕈味隽永,有覃延之意。(义训)

茺蔚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义训)

甘松香时珍日:产于山西松州,其味甘,故名。(产地,味)

大风子 时珍日:能治大风疾,故名。(功

用)

胡萝卜 时珍日: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产地)

狼毒时珍日:观其名,知其毒也。(性)

三对植物分类的贡献

人类对植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在欧洲,早在公元300年前,古希腊的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等便开始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性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在我国古代也不乏这方面的学者和著作,《本草纲目》就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在分类方法上,《本草纲目》对以往分类方法有所继承,又有所突破。采取了“以纲统目”“析族区类”的综合分类法,这在分类学上是唯一的。《本草纲目》就整体来看,是以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就具体每种药物来说,是以正名为纲,释名为目;以大名为纲,以释名为目。结果是纲中有目,目中有纲,纲目交错,构成一部“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的体系。既继承了《神农草本经》以来的分类传统,把三品书名注各药之下,以便浏览;金、石、草、木、虫、禽、兽等分类大体依旧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如先列水部、火部,其次列土部,再次列金石,说明重视影响生存的无机生态因素,体现“有生于无”的进化思想。

其中,在植物部分,李时珍把收集到的千余种植物分成草、谷、菜、果和木等五部,和山草、芳草类等三十类,体现“从微至巨”的原则,并注意生态特征;同时又按生态环境,实用价值,生殖方式,等级综合再分类。在记述“类”下的植物时,往往将相同科属的植物相连排列。例如,在“山草类”中,他将属于桔梗科的沙参,荠尼和桔梗排在一起;在“芳草类”中,将属于伞形科的柴胡、前胡、防风、独活等植物排在一起;在“毒草类”中,他又将属于大戟科的大戟、泽漆、甘遂、续随子等排在一起。能将同科属的植物连排,显然是基于他对植物形态,尤其是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描述,这与西方的植物分类学有相通之处。

四 对植物形态描述及生态学方面的贡献

如上所述,形态描述是植物分类学的基础,更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而《本草纲目》对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过程、地理分布、栽培情况、实用价值均做了详实考证。这不能不说李时珍对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以下举例说明。

1.荞麦时珍日:“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苗高一二尺,赤茎绿叶,如乌桕树叶。开小白花,繁出粲粲然,结实累累如羊蹄。实有三棱,老则乌黑色。”这一段描写把荞麦的特性如生育期短,畏霜以及植物各部特点茎赤、叶绿、花白、子黑都讲清楚了。又如苦养麦,时珍曰:“苦养出南方,春前后种之,茎青,多枝,叶似荞麦而尖,开花带绿色,结荚亦似荞麦,滴去黄汁乃可作为糕饵食之。”在西南各地栽种甚多。李氏这一段荞麦和苦荞麦的形态区别描述,很像现代的分类检索,且对于如何加工以去掉苦味,乃可食用,也说得清楚明白。

2.黄耆时珍曰:“黄耆叶似槐叶而微尖小,又似蒺藜叶而微阔大,青白色。开黄指花,大如槐花。结小尖角,长寸许。根长二三尺,以紧实如箭鲜者为良。嫩苗亦可炸淘茹食。其子收之,十月下种,如种菜法亦可。”这段话详细地描述了黄耆叶、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根长以及果实,并比较了优良根的特征。对种子的收播时间、方法也都交代了。

3.当归时珍日:“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鲲头归,止宜人发散药尔。韩言川产者力刚而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是矣。”这段话主要是将不同产地的当归进行了比较,指出优良品种,表明了生长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从民族植物学角度来看,《本草纲目》收录的植物药就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总计1095种,占药物种数总和58%,囊括了植物界的所有门类:低等的藻菌植物、地衣植物和高等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啻为近古以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植物学教科书和辨识植物的引导书,与近代植物学的传承息息相关。李时珍对各种植物的考察是出于对其药性的研究,而这恰恰是民族植物学的内容,也就是说他为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了不凡的努力。

作者:王风产

上一篇:物权法完善论文下一篇:通信业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