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论文题目

2024-04-15

训诂学论文题目(精选6篇)

篇1:训诂学论文题目

“声旁有义”与训诂校勘周子翼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4.13(3/4)

“声旁有义”与训诂校勘周子翼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4.13(3/4)

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黄桂婵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1999.3

世纪末: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下篇)梅琼林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21(1)

试论阮元在训诂学上的贡献陈东辉(浇灌大学)古汉语研究1999.(3)

训诂学的新收获:评孙雍长先生的《训诂原理》林玉山姚晓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19(4)

论闻一多的《诗经》新训诂方法闻彩兵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5

汇古今训诂精萃、开诗经研究新篇幅:读新版《诗俞理明辞书研究经词典》彭高琳/1998.2

《论语》训诂四题蔡英杰淮北煤师学报1999、1

毛传训诂释例筱竹河南民国日报1923年

北大编《古代汉语》若干训诂问题饶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3

训诂方法举隅龚国祥江汉大学学报:社科1987.4

谈谈近代词义训诂与现今土语李之亮郑州大学学报:哲社1987.6

论清代王念孙、王引之训诂研究之成就李中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8.1

训诂二题---殷孟伦先生《子云乡人类稿》读后吴庆峰山东师大学报:社科1988.1

训诂与古籍整理崔棠华辽宁大学学报:哲社1988.2

训诂与审美张孝纯湖北大学学报:哲社1988.2

从古文字学与训诂学的关系谈训诂学的发展陈秉新文物研究1988.3

〈诸神的起源〉声韵训诂错误举例张猛中国语文1989.1

训诂学之争刍议韩峥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1

郭璞训诂语言中的双音词何志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9.1

训诂得义散论石云孙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科1989.1

检论郑玄训诂成就及其影响吴林伯东岳论丛1989.1

中国训诂学传统的现代化——评许威汉《训诂学导论》申小龙读书1989.1

中国训诂学传统的现代化——评许威汉《训诂学导论》申小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9.2

试论郑玄就音求义训诂原则吴福祥重庆师院学报:哲社1989.2

训诂原则及其运用——兼谈文言词语教学段会杰承德师专学报1989.2

一部系统而新颖的训诂学教科书——评黄著《训诂学教程》陈代兴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9.3

《管锥编》训诂思想初探臧克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9.3

阮元的训诂方法和成就郭明道等扬州师院学报:社科1989.3正文体训诂略述李廷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1989.3

同源词与训诂罗正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4

从《汉书注》看颜师古训诂学孙兵郑州大学学报:哲社1989.4

《文选》李善注词义训诂札记徐之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1989.4

训诂学能否演进为中国古籍注释学——建国以来训诂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韩格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5

训诂及其它童光侠景德镇教育学院学报:哲社1990.1

训诂二题王小莘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1990.1

《毛诗平议》训诂结论的检验问题李运富汉字文化1990.2

再论训诂得义石云孙西安师院学报:社科1990.2

〈周易〉与训诂黎汉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1990.2

论名字相应及其在训诂学中的应用吕友仁等河南大学学报:哲社1990.3

汉语词汇史和文字训诂学刘又辛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文言修辞与训诂路广正山东大学学报:社科1990.3

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训诂札记朱城汉中师院学报:哲社1990.3

训诂学同中学语文文言文作注和教学浅谈袁家麟南京师大学报:社科1990.4

〈屈原列传〉训诂三考彭杰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1990.4

“古”、“故”、“诂”臆说——兼及“训诂”的由来陈志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1989.2-3

刍论古代笔记中和训诂陈焕良学术研究1997.4

从《毛诗平议》看训诂中的逻辑问题李运富古汉语研究1989.1

朱熹《诗集传》的训诂特色陈松长古汉语研究1989.3

《毛诗平议》训诂结论的检验问题李运富汉字文化1990.2

《诗经》训诂史述略余家骥内蒙社会科学1992.4

《诗经》名物训诂史述略余家骥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4

《诗小学》训诂述评张华文云南师大学报1993.6

《驺虞》注释中反映出来的几个训诂学问题陈士林语言研究1997.3

从敦煌《毛诗》古写本刊高邮王氏训诂方法的科学性胡从曾浙江师院学报1999.3

汉语发展的历史文字、音韵、训诂周祖谟中国语文研究1927.1

从汉人训诂看上古并列复合句的构成及其特点宋子然四川师院学报1985.12

《诗经》训诂拾零詹勤鑫等天津师大1984.6

从训诂到阐释--〈管锥编〉的古汉语研究茅磊闽镇江师专学报1998,1

训诂学研究的新收获宪平语文导报87-9-1

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序录王国维国学季刊1939.1

音韵学、训诂学、楔形文字柏寒语文学习1952.1

训诂学中的语法探析王建莉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训诂学中的语法探析王建莉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左传》训诂二例唐生周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01

汉藏比较与训诂学——《诗经·大雅·生民》训诂举隅施向东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钱锺书对《诗经》训诂学的开拓林祥征泰安师专学报2002.02

元鸿仁教授与汉语方言及训诂学研究李如龙社科纵横1996.02

《毛诗笺》训释异《传》释例述析——毛、郑训诂词汇意义歧义之成因初探邓声国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训诂”的本义与“六经皆史”的内涵──为纪念导师陆宗达先生九十诞辰而作宋永培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科技训诂一例──面势考李志超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向”本义考──辨“向”、“牖”、“窗”,兼论训诂与字义滕志贤辞书研究2000,02

《广韵》语词训诂的应用白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刘又辛文字训诂研究方有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

“向”本义考──辨“向”、“牖”、“窗”,兼论训诂与字义滕志贤辞书研究2000,02

《广韵》语词训诂的应用白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刘又辛文字训诂研究方有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

简析训诂术语“犹”乌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S1

简析训诂术语“犹”乌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S1

刘又辛文字训诂研究方有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中国训诂学断想周光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中国训诂学断想周光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名篇训诂中的修辞失误程瑞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

训诂学对现代言语解码的两点意义:解码修辞学 的历史思考谢双成修辞学习1991.4

一个全新的中国训诂学体系──读《中国训诂学》王萍,张涛天府新论1998.01

一个全新的中国训诂学体系──读《中国训诂学》王萍,张涛天府新论1998.01

《史记》的训诂价值与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刘阳仁怀化师专学报1996.01

浅谈训诂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孟华辉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让古汉语语法学从传统训诂学的樊篱中解脱出来──郭锡良先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方平权云梦学刊1996.03

中学语文教学与训诂学马伯令平顶山师专学报1996.04

从《说文》看杜林的训诂思想卢凤鹏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王若江古汉语研究1995,04

弗的本义及其孳乳字训诂丁昌信古汉语研究1995,04

汇古今训诂精萃开诗经研究新篇─-读新版《诗经词典》俞理明,彭高琳辞书研究1998,02

《段注训诂研究》不详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01

辞书运用训诂材料应注意的问题陈炳昭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谈训诂在汉语成语释义中的运用──读《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札记孙良明辞书研究2000,02

论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孙雍长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三十至五十年代的训诂研究宋永培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3

科技训诂一例──面势考李志超.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论黄生的训诂研究及其历史地位鲍恒.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陆晓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2

论注释与训诂和古籍整理研究的关系管锡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李亚明.北方论丛1995.4

名篇训诂中的修辞失误程瑞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段玉裁训诂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李传书.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向”本义考──辨“向”、“牖”、“窗”,兼论训诂与字义滕志贤辞书研究2000.2

《辞海》对“训诂”与“训估学”的解释欠妥冯浩菲.辞书研究1994.3

戴震名物训诂专著的新发现─—从《经雅》看戴震研治名物的方法胡锦贤.辞书研究1995.2

谈训诂在汉语成语释义中的运用──读《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札记孙良明.辞书研究2000.2

训诂纂集论纲王宁.辞书研究1997.1

汇古今训诂精萃 开诗经研究新篇─-读新版《诗经词典》俞理明.彭高琳.辞书研究1998.2

现代汉语辞书呼唤训诂学祝鸿熹.辞书研究1998.6

三十至五十年代的训诂研究宋永培.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

训诂学科学化的新成果——读白兆麟《简明训诂学》(增订本)丁莉兰.周翔飞.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8.4

都市训诂两题婴父.东方艺术1997.4

说“互足”──训诂学中一个被忽略的释义方法胡常德.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3

训诂学学习随谈李思维.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弗的本义及其孳乳字训诂丁昌信.古汉语研究1994.1

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王若江.古汉语研究1996.3

《尚书易解》的训诂成就钱宗武.古汉语研究1994.s1

单字的形义及有关训诂问题何金松.古汉语研究1994.3

弗的本义及其孳乳字训诂丁昌信古汉语研究1995.4

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王若江.古汉语研究1995.4

《报任安书》中的几个训诂问题朱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5

试论阮元在训诂学上的贡献陈东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2

谈古文训诂中的语义关系分析——兼述读俞樾《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孙良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3

闻一多先生对《诗经》校勘训诂的杰出贡献李思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4

训诂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李亚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6

从“古人行文的逻辑”问题谈到古籍的校勘训诂古棣.管子学刊1995.1

从《四书章句集注》看朱熹的训诂学与义理学(上)刘志刚.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5.2

训诂学的新收获——评孙雍长先生的《训诂原理》林玉山.姚晓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4

训诂的逻辑方式杨信川.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训诂与古代文化知识东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1

古音与训诂刘村汉.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

介绍一部中医古籍训诂力作钱超尘.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3

《管锥编》对传统训诂批评的独特视角宋秀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论训诂类比法周复刚.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汉字训诂与中国美学祁志祥.贵州社会科学1995.3

从《说文》看杜林的训诂思想卢凤鹏.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试论《孟子》正文中的训诂苏影秋.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6.1

词义训诂四则王育新.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1

汉日语言对比的训诂学研究何华珍.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孟子》训诂札记叶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2

训诂术语“对/散”“对言/散言”“浑/析”——兼谈综合分析同义词之术语的演变钟明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

中国训诂学断想周光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谶纬与经学训诂李建国.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试论语源学与训诂学的分野孟蓬生.河北学刊1997.6

义训是一种训诂方法吗?朱志军.河池师专学报1994.z1

“妇女”训诂张孟祥.白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说“登轼而望之”与“室如悬磬”——《左传》训诂二则吕友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学林之益友 初学之良伴──介绍《段注训诂研究》薛安勤.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5

论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孙雍长.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叠雅》的编纂特色和训诂作用肖惠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中国现代、当代训诂学检论宋永培.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训诂”的本义与“六经皆史”的内涵──为纪念导师陆宗达先生九十诞辰而作宋永培.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世纪末: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上篇)梅琼林.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4

声训是训诂方式说献疑——兼论推求语源的声训的间接训诂作用万世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索本义于训诂 证理论于临床——李今庸教授学术思想管窥王晓萍湖北中医杂志1996.3

异读合成词在训诂学上的运用陈鸿儒.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徐复的训诂思想黄建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二十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史记》的训诂价值与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刘阳仁怀化师专学报1994.5

浅谈训诂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孟华辉.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从字的训释看两部词典吸收训诂学成果方面的问题杨端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

黄生训诂学方法论吴泽顺.江淮论坛1995.3

试析黄生《字诂》《义府》中历史比较的训诂方法鲍恒.江淮论坛1994.1

提高训诂学教学质量之探讨袁家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提高训诂学教学质量之探讨袁家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传统训诂学解释句子的方法朱小健.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1

王念孙札记训诂所体现的治学方法与精神──以王念孙对《毛诗》旧注的纠正为例朱小健.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

“声旁有义”与训诂校勘周子翼九江师专学报1994.2

稽查旧注和校对阅读──训诂方法及古文阅读指点谢磊.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

专书词典与训诂向熹.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

文字、声韵、训诂之学是研究我国文史学的基础──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黄建中.理论月刊1997.12

训诂摭谈龙福元.零陵学院学报1998.2

简析训诂术语“犹”乌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s1

训诂方法——探索传统文化的管钥王建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s1

训诂学中的语法探析王建莉.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训诂与语言的社会性孙雍长.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左传》训诂二例唐生周.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段氏功臣惠来学——读《段注训诂研究》薛安勤.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论徐复教授的训诂学说柳花松.盛林.李开.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论黄侃的训诂学定义刘世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论训诂与判断句刘世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言简意赅的传统训诂学小结──评《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刘世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正文体训诂的认定杨建忠.贾芹.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论语》、《孟子》训诂方法举隅龙连荣.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4

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训诂方法李晓云.谷晓恒.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世纪末: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下篇)梅琼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传统训诂学释义纰缪举隅赵方辉.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略论20世纪中国训诂体式的研究王公山.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6

训诂学实用的新成果 古汉语学习的好教材——评述《〈古代汉语〉注释商榷》孙良明.张茂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杨光荣.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训诂学理论建构方法与组成杨光荣.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加强训诂研究 提高辞书质量——《辞源》释义商榷陈霞村.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公羊传》正文训诂新探邓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喜读具有特色的新著《训诂学》郭子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近十年来中国训诂学之我见——从十部训诂学概论谈起白北麟.社会科学战线1994.1

一个全新的中国训诂学体系──读《中国训诂学》王萍.张涛.天府新论/

论萧兵的文化训诂学方法梅琼林.天中学刊1999.1

浅谈“训诂”在字词教学中的运用黄焕新.天中学刊1999.s1

《段注训诂研究》序徐复.文教资料1998.3

训诂法在语文字词教学中的运用邵丽玉.钱秀程.文教资料1998.2

语文教师要学点训诂知识丛良滋.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1

训诂与相关学科结合刍议——读《古文观止词义辨难》感言李格非.夏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试释黄侃论辞书训诂与文义训诂的区别——兼谈《尔雅郝疏笺识》的训诂学价值王庆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黄生《字诂义府合按》俗语词训诂谈李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刘又辛文字训诂研究方有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6

训诂探赜李国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尔雅》训诂术语浅探林寒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训诂的比例推证法论略段观宋.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

“义训”质疑──兼论训诂方法和训诂形式饶尚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从现代大型辞书的编纂看运用古代训诂材料的误区方向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1世纪初汉字学、训诂学与中华学术研究的思考端木黎明.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5

陆宗达、王宁二先生与训诂学复兴初期的理论建设陈素梅.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陆宗达、王宁二先生与训诂学复兴初期的理论建设陈素梅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粪土之墙”与“斗筲之人”新释——《论语》训诂拾遗于扶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1

由训诂以考文化——阮元训诂学成就研究之二陈东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容斋随笔》的训诂学价值程志兵.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7.1

《灵枢·小针解》正文训诂略例金栋.医古文知识1994.4

八十年代《内经》训诂述略张长城.范振域.医古文知识1994.5

试论系统比较训诂法何少初.医古文知识1996.2

训诂莫忘复用李明州.医古文知识1996.5

陈修园“填空式”训诂体例评述陈瑞红.医古文知识1995.1

古代医书训诂术语的类分与规范邸若虹.段逸山.医古文知识2000.3

异论钱大昕“义理无出训诂之外者”孙启明.医古文知识1999.3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中的若干训诂问题冯洁轩.音乐研究1994.1

《尔雅义疏》的训诂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李润桃.殷都学刊1999.2

对训诂学发展的思考许嘉璐.语文建设1995.2

试谈训诂中的文化反映王建莉.语文学刊1996.2

训诂学与辞书学刘蕴璇.语文学刊1996.6

读《训诂与训诂学》潘慎.语文研究1995.2

读《训诂与训诂学》潘慎.语文研究1995.2

黄侃与现代训诂学杨光荣.语文研究2000.2

潮汕方言的古语词及其训诂学意义林伦伦.语文研究1997.1

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王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李亚明.云梦学刊1995.4

传注训诂初探刘塞曦.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1

训诂与语法、民俗、神话及哲学之关系畅筠.曲致敏.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释大》训诂理论探流溯源张令吾.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李善《文选注》训诂札记姚炳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试论《尔雅》在训诂体例和释词方式上的贡献施榆生.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论异文在训诂中的作用关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

推理在训诂中的运用边星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论谐声字训诂申小龙.浙江社会科学1997.2

论训诂与句读胡从曾.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从训诂到阐释──《管锥编》的古汉语研究马景仑.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段注训诂研究》万献初.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1

建立科学完备的训诂学体系──评《中国训诂学》刘孟阳.中国图书评论1995.1

论经学之训诂郝桂敏.中国图书评论1999.12

略论荀子的词义“说”、“辨”及其对后世训诂学的影响姚炳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训诂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新成果———评陈焕良《训诂学概要》罗智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孔雀东南飞》训诂三则孙雍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训诂订误三则唐遇春.中学语文教学1994.4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喻遂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二十世纪: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梅琼林中华文化论坛2003.1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读后陈琦博览群书2003.2

中国训诂学史.尔雅派之训诂胡朴安商务印书馆1937

论<尔雅>在训诂学方面的价值张林川湖北大学学报1988.4

试论<尔雅>在训诂体例和释词方式上的贡献邓细南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3

试释黄侃论辞书训诂与文义训诂的区别——兼谈王庆武汉大学学报1997.3

<尔雅>训诂术语浅探林寒生厦门大学学报1997.4

<尔雅义疏>的训诂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李润桃殷都学刊1999.2

训诂学中尔雅之地位马瀛//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在武汉举行成立大会/中国语文1984.1

训诂与相关学科结合刍议——读《古文观止词义辨难》感言李格非,夏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古代汉语》(王力)上册(第一分册)中语法、训诂问题的商榷裴学海等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4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推阐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第73-172页中华书局1986年

训诂概述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第1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求训诂之次序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第19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简明训诂学》序(百兆麟)徐复/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

中国训诂学史胡朴安第184-232页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中国训诂的科学化傅懋绩《大学》(成都)1卷7期第20页1942年

中国训诂学发展的历史周祖谟《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第393-394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训诂学引论何仲音//

训诂学大纲胡楚生/兰台书局1982年

训诂学要略周大璞第80-8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第80、113-1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殷孟伦《子云乡人类稿》第25-26页齐鲁书社1985年

训诂通论吴孟复第138-13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训诂源流述略郭在贻《杨树达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集》第87-88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训诂学郭在贻//

郑玄的名物训诂王玉堂湖南师大学报(古汉语专辑)1986年增刊

训诂学简论张永言第92-95页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训诂学杨瑞志第152-155、509-521页山东文艺出版社

《释名》的声训及其训诂价值崔棠华辽宁大学学报1985.6

训诂学纲要赵振铎第91-93、10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训诂原理概说王宁《训诂学的研究与运用》第82、92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训诂学导论许威汉第179-18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训诂学教程齐冲天第309-310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释名》的声训及其训诂价值崔棠华辽宁大学学报(哲社)1985.6

“拆骈为单”与“物性喻人”——辞书训诂小议搁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1.4

纂集派训诂著作《经籍纂诂》汪耀楠辞书研究1982.4

一字源流奠万哗——试论《说文段注》在训诂方面的成就鲍善淳安徽师大学报(哲社)1983.3

钱大昕的文字、音韵、训诂学汪寿明华东师大学报1985.5

训诂与相关学科结合刍议——读《古文观止词义辨难》感言李格非,夏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训诂漫谈肇芳等徽州师专学报1981,1

漫谈训诂李成蹊语文教学园地1981,1

试谈新训诂学朱景河北师大学报1981,1

略论方言、方俗对训诂的作用胡竹安人文杂志1981,1

对具体运用训诂方法的几点意见姜可瑜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2

试论《集韵》在训诂学上的地位唐文等词典研究丛刊1981,2

“有教无类”辨——兼谈训诂学的运用吴国宁河北师大学报1981,3

方言词语在训诂中的作用李行健南开学报1981,5

训诂与读诗刘永翔华东师大学报1981,3

“拆骈为单”与“物性喻人”——辞书训诂小议搁师华东师大学报1981,4

郑玄训诂学发微张舜微华中师院学报1981,3

试论“春秋三传”中的训诂刘世俊宁夏大学学报1981,2

“训诂”释义黄建中华中师院学报1981,3

人名和训诂刘宗德浙江师院学报1981,2

“同义连语”在训诂上的作用解惠全天津师院学报1981,3

《驺虞》注释中反映出来的几个训诂学问题陈士林语言研究1982,1

训诂构词及其它石云孙安庆师院学报1982,1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殷孟伦文史哲1982,3

学点训诂学若石北京师在学报(上)1982,2(下)1982,3

词义的分析和语法分析)训诂学新谈洪成玉天津师院学报1982,2

训诂学入门之阶梯——读《训诂简论》方文一浙江师院学报1982,3

对《训诂学入门之阶梯》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胡从曾浙江师院学报1982,4

关于训诂学教学的几个问题陆宗达等北京师院学报1982,5

训诂用语浅释[连载]赵振铎语文园地(上)1982,2(中)1982,3(下)1982,4

一切学术文学应以训诂为址基陆宗达中学语文(湖北)1982,8

略论古今训诂书的主要缺点张涤华徽州师专学报1982,1

训诂和训诂学白兆麟语文学习(上海)1983,1

论训诂学邢公畹天津师专学报1983,1

“训诂学”释义杨端志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3,1

训诂方法及原则在《楚辞》校注中的运用张志德抚州师专学报1983,1

谈训诂学术语的定称和定义王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3,2

《训诂学概论》序黄寿祺福建师大学报1983,3

“训诂学”概说[后改讲座]付毓铃山西师院学报/

二十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异论钱大昕“义理无出训诂之外者”孙启明医古文知识1999.3

谈一谈训诂学陆宗达中国语文1957.4

略谈《训诂学》这门科学的对象和任务殷孟伦文史哲1957.6

训诂、文法与音韵——以“落”字的训释为例李平心文汇报1961.11

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王力中国语文1962.1

传注训诂例述略蒋礼鸿中国语文1960.5

“四人帮”利用训诂进行反党活动经本植,李崇智中国语文1978.4

训诂杂议洪诚中国语文1979.5

训诂条例述要周大璞江汉语言学丛刊1979.1

训诂隅得邱大春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版)(浙江师院)1979.1

训诂说略曲园语文辅导(华南师院)1980.3

略谈训诂的阶级性黄今贵语文战线1974.5

“对文”在训诂上的应用楚永安语言论集第一集1980

训诂札记关锋光明日报1961.12

训诂引玉——释“砭”刘金社会科学战线1978.4

释“当具”——兼谈训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陆宗达语文教学通讯1980.7

闻一多先生对《诗经》校勘训诂的杰出贡献李思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05.论闻一多的《诗经》新训诂方法闻彩兵.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05.从名物训诂看闻一多的艺术起源观邓乔彬.阴山学刊1997.02.论闻一多诗骚学研究方法及其对传统训诂学的创造性超越梅琼林.学术探索1997.06.二十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异论钱大昕“义理无出训诂之外者”孙启明医古文知识1999.3

训诂术语札记傅定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

《孟子》正文与赵歧注训诂术语之比较贡贵训,范春媛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

训诂札记七则刘金荣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4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述评李国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津)2003.5

论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孙雍长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惠栋《周易》学与九经训诂学简评尹彤云宁夏社会科学1997.01

三十至五十年代的训诂研究宋永培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3

训诂札记——汉语曰、云与彝语dil、di的比较陈士林民族语文研究文集1982

修辞与训诂谢栋元辽宁师院学报1981.11

徐复的训诂思想黄建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1世纪初汉字学、训诂学与中华学术研究的思考端木黎明,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5

论训诂类比法周复刚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训诂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关系彭玉平.杨金文.学术研究2001.01

也得注意点训诂工作庞朴文史哲1962年第5期

《文选》黄氏学训诂探赜许嘉璐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1988-6-1

《文选》李善注词义训诂札记徐之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李善 的《昭明文选注》与微引的训诂体式王宁 李国英文选学论集1992-6-1

李善《文选注》训诂札记施榆生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

徐复的训诂思想黄建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1世纪初汉字学、训诂学与中华学术研究的思考端木黎明,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5

论训诂类比法周复刚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浅论训诂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作用席红广州大学学报2003.10.论训诂学邢公畹天津师专学报1983.1

训诂和训诂学白兆麟语文学习(上海)1983.1

训诂构词及其他石云孙安庆师院学报1983.1

“训诂学”概说第二讲:训诂条例探源

(二)傅毓钤山西师院学报1983.1

“训诂学”概说第二讲:训诂条例探源

(三)傅毓钤山西师院学报1983.2

谈训诂学术语的定称与定义王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3.2

“训诂学”概说第二讲:训诂条例探源

(四)傅毓钤山西师院学报1983.3

一字源流奠万哗(试论《说文段注》在训诂方面的成就)鲍善淳安徽师大学报1983.3

训诂拾零苏运中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4

“训诂学”概说第二讲:训诂条例探源

(五)傅毓钤山西师院学报1983.4

中古白话及其训诂的研究胡竹安天津师大学报1983.5

从名物训诂看闻一多的艺术起源观邓乔彬阴山学刊:社科版(包头)1997.2

一部着力于独创性与实用性的训诂学著作——评介郭在贻教授新著《训诂学》傅卓荦杭州大学学报(哲社)1987年17卷2期

重视探究词义变化的内部原因——训诂理论建设思考札记徐光烈重庆师院学报(哲社)86年2期

面目一新,后来居上——郭在贻《训诂学》读后梅季浙江学刊1987年4期

训诂学研究的新收获宪平语文导报1987年9期

简论郑玄在训诂学上的成就唐文铁道师院学报(社科)1987年1期

关于训诂学教学的几个问题陆宗达北京师院学报1982.5

谈谈中国古代的训诂纂集专书王宁群言2003,10

试论《春秋榖梁传》正文中的训诂刘鸿雁宁夏大学学报2003.5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唐文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2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训诂王文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开封)1987.3

中学语文训诂释疑李占论天津师大学报1988.1

中学语文教学应讲点训诂知识吴建平江西教育科研1988.4

训诂拾零苏运中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3

“训诂学”概说第二讲:训话条例探源

(五)傅毓铃山西师院学报1983.3

“训诂学”概说:第三讲训诂学在历史上的成就傅毓铃山西师院学报:社科版1984.2

训诂学和语义学潘尔尧惠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84.2

赵岐《孟子章句》之训诂特征宁登国,赵立伟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6

从《说文》与《广韵》语词训诂看东汉至北宋的语言发展白冰五邑大学学报2002.3

论一代训诂大师颜师古梁宗奎,李瑞生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

《尔雅》地名训诂与中国地名语言学严军殷都学刊2002.4

20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徐时仪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

《中国训诂学》的学科体系问题:兼与白兆鳞先生商榷邓声国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略论“右文说”的文字学意义:读《右文说在训诂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有感叶玉英龙岩师专学报2002.5

试论《孟子》正文中的训诂罗小如,李书安龙岩师专学报2002.5

《汉语大词典》释义继承传统训诂方式指瑕王军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4

训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崔雪梅成都大学学报2002.4

训诂学在古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刘倩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6

浅谈《两拍》中的正文训诂杜文华,安志伟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训诂学同中学语文文言文作注和教学浅滩袁家麟人大复印资料1990.12

试论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陈斌人大复印资料1990.5

《左传,崤之战》训诂探疑刘璞人大复印资料1984,8

论训诂学邢公畹天津师专学报1983.1

训诂和训诂学白兆麟语文学习(上海)1983.1

训诂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关系彭玉平,杨金文学术研究(广州)2001.11.116~120

简论郑玄在训诂的成就唐文河北师院学报87,8

辞书编撰忠德训诂问题-从《简明古汉语字典》谈起》四维四川大学学报(哲社)1988.1

试论《春秋谷梁传》正文中的训诂刘鸿雁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3.5

训诂学与解释学之比较:兼及训诂学当代发展的途径杜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2003.6

训诂札记七则刘金荣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2003.4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杨端志文史哲2003.6

从春秋三传注看古代训诂学家的语法研究成就宁皖平学术论坛2003.5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黎千驹人大复印资料1998.8

评《训诂丛稿》朴言语文导报1987.11

篇2:训诂学论文题目

国学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流传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读音、字词还是语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今的差异会造成人们对国学的误解,认为其高深晦涩难以靠近。训诂学作为中国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在解读古代词义的同时,也能分析古代国学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国学文献,帮助人们接触国学、解国学、运用国学,使国学在现代“国学热”浪潮下更加平易近人,润物无声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滴里。

一、训诂学在国学中的积极作用

训诂学对国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指导人们准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国学词汇

很多人会用“七月流火”来抱怨天气的炎热,追本溯源可以发现,“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孔颖达疏: “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可见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即公历的八、九月份,“火”指大火星即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恒星心宿二。“流”指西沉。夏末秋初,恒星西落,因此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渐凉的征兆。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了,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二) 帮助人们正确解读国学文化

近年来在“国学热”的带动下,像这样追本溯源的例子还有许多,像“三个臭皮匠( 裨将) ,赛过诸葛亮”、“量小非君子,无毒( 度) 不丈夫”这类有争议的说法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对国学文化的极大关注,对于这些争议,人们往往是对道听途说而来的说法信以为真,而不对其进行训诂学上的考量,这种做法对于国学文化的传播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阻碍。我们有必要借助训诂学对此进行正源,正确对待这类任意解读国学文化的行为,以避免人们对先哲思想的误解以及对国学典籍的歪曲。

( 三) 有利于国学的快速复兴与传播

这几年来电视上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这些形式新颖的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国学之美,从训诂学的角度考查人们识字水平和听写水平,这在“拇指文化”盛行下提笔忘字的现代社会中是独具一格的,这类节目以训诂学的内涵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游戏化,从而加速了国学的复兴与传播。

( 四) 加速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步伐

国学涵盖范围广泛,除了思想文化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饮食文化首当其冲地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开辟出一条道路。但在与国外友人的交往中偶尔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外国朋友不明白为何一样的菜会有“宫保鸡丁”、“宫爆鸡丁”和“宫煲鸡丁”三种写法。其实只要追溯“宫保鸡丁”的来源,便能够解答这类疑惑。

二、训诂学在国学中的消极作用

( 一) 过分追求训诂正义导致国学文化美感的降低

再浪漫的爱情也抵不过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最早,在《先秦诗鉴赏辞典》中认为这是讲夫妻情的,南宋理学家朱熹也将这两句诗理解为夫妻间的誓言,他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解释为“赋也。契阔,隔远之意。成说,谓成其约誓之言。从役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也。”现今大多数学者认同这种观点。

然而在《诗经》的原著中作者本意却是来歌颂战争中战友的友情的。这一说法源于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中“契阔”的理解,《毛亨传》中: “契阔,勤苦也。”整首诗是讲两名战友在艰苦远征中的相互勉励,对《诗经》最早作注解的毛亨、郑玄倾向于此意。因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是两名战友在艰苦漫长的远征环境中相互勉励之词,后来被人误读为“山盟海誓”并广为流传。对于这类广为流传的误用现象,如果我们对国学经典过分地追求其训诂上的正义,势必会导致我们心中早已形成的国学美感的.降低。因为相比于两个男人惺惺相惜地道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们还是更愿意接受海誓山盟的那份美感。

( 二) 古今涵义的差异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困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古诗作为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唐诗之一,收录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其中对“床”字解释为“睡觉用的床”,如此简单的一首诗却在近年来引发出各种质疑与争议。

年第一位登上《百家讲坛》的收藏家马未都在讲座中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除了马未都的“坐具说”,“井栏说”也是近年来对“床”字的一个新解。“卧具说”广受质疑,“坐具说”在训诂上缺乏依据,“井栏说”又因训诂上经不起推敲陷入僵局,那么李白在千百年前举头望月的夜晚到底是在何处呢? 这只有借助训诂学对材料更进一步的挖掘才有望解开。笔者认为专家学者对“床”的专业性探讨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国学在现代的普及来说,过多的义项只会对学生及读者带来更深的困惑,这对国学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在问题解开之前,中小学老师和家长不要过多地为孩子解释这里的“床”到底有几种可能,过多地解释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迷惑,可以选取其中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为主,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所谓的“正确说法”。

三、结语

篇3:训诂学论文题目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2016年11月19至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协办。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6篇,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10名学者出席大会,围绕着“训诂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方俗语词研究”“出土文献词语考释”三个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既有宏观的理论方法阐述,也有微观的字词形义训释;既有对传世文献的解读,也有对出土文献的考证。这些研究必将进一步推进训诂学的发展,为民族语言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做出重要贡献。

19日上午,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王云路(浙江大学)主持开幕式,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致欢迎辞,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朱小健(北京师范大学)致开幕辞。台湾东华大学许学仁、清华大学赵丽明、复旦大学刘钊、南开大学杨琳、浙江大学王云路、南京师范大学董志翘、上海交通大学虞万里、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南昌大学陆锡兴、武汉大学赵世举等10位学者先后做了大会报告。年会共分四个小组,先后分三个时段,分别组织开展小组发言与讨论。20日上午,由副会长汪少华(复旦大学)主持闭幕式,黑维强(陕西师范大学)、曾昭聪(暨南大学)、武建宇(河北师范大学)、王其和(山东师范大学)分别汇报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副会长董志翘进行年会总结,会长朱小健报告学会事务,最后由福建师范大学李春晓代表承办单位做年会会务总结,会议圆满闭幕。

年会期间还组织召开了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以及《〈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章程〉修订方案》,并投票选举出43名会员组成第十届理事会。在随后召开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19名常务理事和5名学会负责人,其中朱小健当选为会长,王云路为常务副会长,董志翘、汪少华、汪启明为副会长,朱瑞平为秘书长。会上还听取下一届年会申办单位报告,研究后续备案与开展年会工作的设想,讨论《中国训诂学报》的编辑方案,并审议接纳了一批新会员。

篇4:颇具特色的《训诂学》

贯穿于全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从训诂实践中来阐述训诂的原则、方法,来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往往是在简单介绍一条方法后,列举大量的实例来说明问题,给人以方法上颇多启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益处,象对“因声求义”这一训诂学上的重要方法,作者从理论上阐述的并不多,却从《段注说文》、《广雅疏证》、《小学述林》等书中选取了几十个例子来说明,如本书七十七页“无虑,叠韵字也,或体亡虑;诸妄犹诸凡,诸凡犹都凡耳。无与亡虑之亡声相近,诸妄亦叠韵也,无虑转为孟浪,孟浪犹莫洛,孟浪无虑皆一声之转,皆都凡之意也。”象这样的例子读上几条,自然而然对什么是“因声求义”及如何应用这个方法了然于心了。这比之于那些不厌其烦地大量引用名家的说法,使人读了仍不明所以的做法,实在有足多者。

本书广泛吸收了段王以来的训诂成就,并不时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多发前人之所未发,如象“训诂”一词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象段玉裁认为,训诂是支配性词组,即解释古语。作者通过分析《毛传》、《尔雅》中训访两字的用法,指出“古人用此二字均有名词、动词之别,致言谓之访(名词),解释致言亦谓之诂(动词);解说谓之训(动词),解说的词语亦谓之训(名词)……诂与训,《尔雅》以之称所释的词语,《毛传》以之称词语的解释句……解诂’与‘训诂’同,是并列式,不是支配式”,令人有耳目一新,疑云全扫之感。还有象对“中寿”一词的考释,深为陆宗达、徐复先生所赞赏。一本理论著作能做到这样,确实不多见。

讲训诂而不通语法,则往往不能贯通全文,并直接影响到对词义的理解,因而讲训诂决不能离开语法,而这一点往往为许多训诂学专著所忽略。本书则专辟“句法规律”一书,详论语法对训诂的作用。作者认为,有些词语,单从训诂角度有时很难讲清楚,因而必须从语法入手来进行阐述。如《孟子·梁惠王上》中一句很常见的话,“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一般很容易把“宜乎”理解成“难怪……”而这样似乎也讲得通,而如果从语法上追究一下,就会发现先秦时并无这类句法。作者指出,这是感叹句的谓语前置,“宜乎”是“百姓之谓我爱”的谓语。如此,则涣然冰释矣。象这类例子,书中尚有许多。

唯一可说遗憾的是,此书是在洪诚教授病重时完成的,来不及详加修订,因而显得尚不够系统严整。

篇5:训诂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 •“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

(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

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义的用例,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

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3)、语法的变化: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进着,改善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甲骨文数量表示法:第一,不用量词,数词置于名词前或后。如“获麋八十八”。第二,名词先行,加上与前一名词相同的临时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羌百羌”。第三,名词先行,加上一般数量结构马十丙 罗振玉《殷契续编》1027.4 西周金文只通行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如:田十田,方五十里 西周以后典籍第三种类型成了数量表示方法的主流。如:马四匹 《尚书·文侯之命》 禾三百廛 《诗·魏风·伐檀》(4)、文字方面

第一、文字体势的变化

甲骨文→金文→古文籀书→大篆→小篆→隶→楷 •第二、古今用字不同 •顾炎武《日知录》,“《尚书》多言‘兹’,《论语》多言‘斯’,《大学》以后之书多言‘此’。《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言‘此’者一而已。《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结果,后人阅读

古籍有障碍

四、试论述训诂产生的原因。

训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古今语言发生了变化,人们阅读古书时有些地方读不懂,需要加以解释。古代典籍是古时学者用当时的语言记录中撰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各要素总是在不断地演变,有的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有的因方俗不同而不同,加上历代口授耳闻,转抄传刻造成的种种讹误,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籍时,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就需要进行语言解释,帮助人们克服语言障碍,以读懂古代典籍。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短短几句话把训诂产生的原因、训诂的内容、训诂的作用阐述得很明白了。

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第三十二课:“言语之迁变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有随方俗而殊者,若欲通方言,必须以雅言释方言;通俗之文与文言之文有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

郑樵说:“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通志·艺文略》)朱熹说:“当时百姓都晓得者,有今时老师宿孺之所不晓。”(《语类》七十八)

戴震曰:“盖士生三古后,树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视夫地之相隔千百里之远无以异: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也。”

由此可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内部的要素——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也起了变化,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也发生重大变革。古代人人皆知的语言到了后代甚至连专家学者也弄不懂,产生了对训诂的需要,而为阅读古书扫除障碍的工作——训诂应时而生。训诂的兴起除了上述所言的语言原因外,还有社会其他学科的推动,那就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正名和诸子百家的名学。

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学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西周末年以来,《礼崩乐坏》。社会上,尤其是社会政治方面,出现许多名存实变,名存实亡的现象。孔子大为不满,于是提出“正名”的主张。正名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名实问题亦即名称(或概括)与实际事物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孔子的正名论,有其政治目的,那就是要正名分,兴礼乐,修明政治;同时他也提出了准确地用词和释词的问题。他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春秋》,措辞精严,常以一字褒富有微言大义,一字一词也不轻用。他的后学《公羊高》、《谷梁赤》为探求“春秋笔法”的用意,而考词义,析句法,因此,胡适先生说:“孔子的‘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一句话,实是一切训诂书的根本体现。故《公羊》《谷梁》,都含有字典气味!”

由于孔子学问之博,门徒之盛,“正名”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他的“正名”里所包括了“正名分”的思想倾向,掀起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长期的“名实”之争,以致于产生了一个影响的学科。这就是名学。名学研究的内容是名实关系,概念、判断、推进等逻辑和哲学问题。“名”指“辞”、“概念 ”,实指客观事物,必然要涉及到语言与性质、发展,词义及意义关系等一系列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问题。战国诸子在探索哲学奥秘的同时,也叩开了语言学的大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语言的古今方俗变化决定了训诂的需要,是训诂所缘起的直接原因。孔子的“正名”诸子的名字研究“名”与“实”的关系,研究释名的方法,促使了语言理论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训诂的发展,当是训诂产生的重要间接原因。

五、训诂学与语言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洪诚先生说:“训诂学是为阅读古代书面语服务的一门学科。阅读古书,必须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结构等知识,因此训诂学与研究汉语的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等各门学科均有密切的关系。”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言学(philology)的一个部分,是主要从语文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华中工学院,1985年,20页)同时,训诂学的发展也必然促进这些分支学科的发展。

六、训诂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怎样?

训诂学与语义学关系至为密切。训诂学是以语义为核心的,解释古书中的字和词的含意是它的主要内容。文字、音韵、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运用,也是服务于解释语义这一基本目的的。语义学是研究词语的意义的一门学科,二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相同,因此,现当代语言学家一致认为二者关系紧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训诂学大致相当于古汉语语义学,或者大致相当于古汉语语义学,早在一九四七年王力先生说:“语言学也可以分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的范围,大致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近年来,王力先生的弟子们明确宣称:训诂学就是语义学。”齐佩瑢说:“训诂学既是探求古代语言的意义,研究语音和语义间的种种关系的唯一学科,它就应当是历史语言学全体中的一环。这样,训诂学也可以叫做‘古语义学’”。(<<训诂学概论>>P1)陆宗达先生说:“。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产生和变化。”陆宗达、王宁先生对训诂学解释说:“对象:古代文献语言及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注释书,训诂专书;任务:研究古代汉语的形式(形、音)与内容(义)结合的规律以及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目的:准确地探目的: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所以,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如果把它的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各个时期的汉语,包括现代方言口语的词义,就产生汉语词义学。可见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的前身。”(陆宗达、毛宁《训诂方法论》第5页)近年来,王宁先生的观点有了进一步发展,它认为训诂学的前途就是语义学,训诂学的生命力,维系在建立汉语语义学的需要上。如果训诂学不去这样做,不运用自己有用的材料去总结语义规律,从而发展出一门与语音学、语法学并立的历史语义规律,从而发展出一门与语音学、语法学并立的历史语义学来,而是固守的作为释读技艺或经验的原来面貌,那么,它便无法在语言科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永远无法与现代语言学衔接,而只能是一个学术史上的概念。(王宁《训诂学原理》P9)。另有一些学者注意到训诂学的实用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洪诚先生说:“训诂学和词义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却不等于词义学,词义学是研究词的性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记号,不包括句。训诂学不但要了解词义,还要讲明句义。”殷孟伦先生说:“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解释语言而正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科学,因此它是兼有解释、翻译(对应)和关涉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应该注意的是,训诂学是虽然以语义为核心,但不限于语义的范围。因此,训诂学并不等于西方的语义学。” 我们认为,训诂学与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并不等同,训诂学经要涉及到语义的语法结构、篇章大意和修辞手段的,而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词的涵义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等,因此,训诂学不能说成就是训诂学,但训诂学与语义学密切相关,训诂学是以解释词义为核心任务,语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词的涵义。训诂学为语义学虽不相当,但说明了释词在训诂学的何等重要的地位,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人稍多一些,上述两种观点虽然相对立,但却认为训诂学与词义学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七、学习训诂学为什么必须懂音韵学?

“可以说不懂音韵学是无法进行训诂。训诂是解释古代典籍中的语言的,它的内容是意义,它的形式是声音,语言的意义同源。词义的发展变化、词语的孽乳派生,文字的通用假借从本质上是依托于声音而不是依托于字形。”所以,解决音的问题,是求索词义的前提。但语音是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的。词语变化以后,派生词的语音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根词之间因此便不再同音。文字借用后,也可能因为声音的演变而使借字与本字不再同音,或因音变而产生同字异读异义的现象。这些音变都与探求语义有直接关系,可以称作训诂音变。训诂音变是有一定规律而不是杂乱无章的。通过声音探求词义时,必须不断总结训诂音变的规律,找到声音变化的轨迹,而是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借助音韵学的研究成果。”陆宗达、王宁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了音韵学对训诂学的重要辅助作用,因语音和语义的密切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声音来探求语义。但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古今语音差别较大,对于声义相通的字,应该按作品写作时代的声音来考察。因此,要掌握音韵学知识,要运用音韵学研究成果来训释古义。通过语音联系来破除假借字,探求本字。

古书中的假借字,既是个文字和词汇的问题,也是个重要的语音问题,假借的条件是读音相同相近。假借现象在今天看来是不正常、不规范,好象写别字,但在上古却是允许的。所以先秦两汉的作品,假借现象便很普遍。例如《诗经·魏风·硕鼠》一篇很简短,就有四三处假借: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贯”清人认为是“宦”的借字,宦:侍奉,后来认为是“豢”的借字,卷:喂养。贯古属无部母平声。匣母元部去声,音近假借。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女”泥母,鱼部,上声,“汝”日母,鱼部,上声。“泥”“日”在上古同属鼻舌音,只是发音部位略有不同,二者古音十分相近,音近假借。 ②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逝”通“誓”是发誓的意思。和它的本义“离去”或引申义“死亡”毫无关系,二者古音却是禅母,月部,入声,音同假借。 ③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直”是“职”的借字,职,引申为“所”,《管子·版注释》“得春职”即“得其所”,《汉书·宣 帝纪》“毋令失职”即“毋令失所’,因此“直”在这里与“所”同义。“直”、“职”古音都是章母,职部,入声,音同假借。

假借的条件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先秦两汉古书的假借自然是根据上古的读音,所以我们只有学点古音,才能识别假借字。

音韵学给训诂的贡献除了上述所言的帮助我们认识文字通假以阐明词义,探寻同源词以沟通词义外,还可让我们了解古今语的传承关系。系联古今不同的用字。古今语的传承也是以声音为线索的。如《伐檀》:“河水清且涟猗。”《说文》:“澜,太波为之,涟,澜或从连.”段玉裁注:“古阑,涟同字,后人用乃别为异字异义同音。

八、试论述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训诂学与语法也有密切关系。“训诂学家必须具有文法观念,才能把许多疑义的字句解释得怡然焕然,才能把前代许多增字为释的弊病和结蘜难通的解释扫除廓清。”(张世禄《训诂学与文法学》,载《中国文法载革新论丛》第171页,1958年,中华书局)杨树达《词论·序例》:“凡读书者,有二事焉:一曰明训诂,二曰通文法”。在我国,语法观念产生很早,但独立地系统地进行研究却很迟.早在先秦,语法观念与训诂学同时从名学研究中萌发。如《墨子·经说上》分析“且”字的语法作用,秦代就伴随着训诂学而发展,语法问题探讨包含在训诂之中,训诂学家们在解释词义时常常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词的具体意义。例如《公羊》、《谷粱》二传就已经能从语法的观点上说明内动词、外动词、主动词、被动词,以及词序在前在后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西汉时又出现了虚辞的概念。如西汉毛亨把“且”一类字称为“辞”,随后人们对虚辞认识越来越深入,东汉郑玄改称“语助”,到唐代孔颖达把字分为“虚字实字”,并且开始使用“语法”一词。到了清代,语法已成为训诂的重要内容,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是利用前人的构词法和句法研究的成果来解决古书疑难词义的问题。训诂学与语法学不同,训诂学研究语法,既不是研究某一时期的语法结构也不是研究语法结构的发展变化,而是借助语法知识疏通文意,以便人们读通古书。

九、训诂学和修辞学的关系。

训诂学与修辞学联系也十分紧密,古代书面语言作品,总是在在表达准确的前提下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文章简约、含蓄、生动鲜明,以增强文章的说明力和感染力,训诂要讲明文意,必然要借助说明各种修辞手段来研究古书辞例。古书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很多,如互文、对文、倒文、变文等。训诂学家要通过词面的意义挖掘其中蕴含的文意。以互文为例,所谓互文就是两种事物在意境上或上下文中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它是古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使语意含蓄精练,扩大词句内容的作用,汉儒解经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郑玄称之为“互相备”、“互言”等。如《礼记·祭统》:王后蚕于北郊,以人纯服;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郑玄注:纯服,亦冕服也,互言之尔。纯以见缯色,冕以着祭服。”纯服和冕服都是祭祀用的礼服,二者分开来说,是互文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后和诸夫人都要亲蚕于北郊,以供给祭祀用的礼服。(略)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在诗文中使用互文见义这种表现方法,使文字简炼而意义完备,我们有懂得这种方法,才能正确而完整地理解文词的的含意,提高阅读和欣赏诗文的能力。正因于训诂与修辞如此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训诂学家也往往以修辞角度来解决古书的疑义问题,如汪中著《述学》,俞榆著《古书》疑义古书举例》:

又有举小名以代大名者。《诗·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即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三冬亦即三岁也。学书三岁而足用,故下云:“十五学击剑”。注者不知其举小名以代大名,乃泥冬字为说云:“贪子冬日,乃得学书。”失其旨矣„„

十、训诂学与文字学的关系

训诂学要以文字为辅翼。训诂学与文字学在很多方面是相互解释,相互依存的。了解汉字形体结构,古今字形的变化和古今用字的不同,对阅读古书至关重要。文字虽然只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但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原始汉字都是根据词义,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造出来的。所以一部分汉字可以根据字形推求字义。如:(斗)《说文》:“十升也。有柄,象形。”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以大,象两亦之形。”(盥)《说文》:“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也。”形声字一半表形,一半表音,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在表达词义方面,虽然不够具体明晰,但它却标示词义类属,划定词义的范围,启示思考方向,有助于判断词义。如“页”,象头形,凡是从页的字都和头的部位或头顷,头不正。烦,热头痛,顺,低头顺从。顽,浑头浑脑。形声字的声符也有的与词义有关。宋代王圣美所谓的“右文说”,清代段玉裁提出了“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通”的论断,他们都主张声符寻求字义,而文字的整体古今又有很大变化。比较接近造字原形的甲、金、籀、篆,已有笔意(即指字形中反映的词义)和笔势(即字形历此必须具有文字学的常识,找出字形发展变化的线索,才能准确地以形说义。由此可知,训诂学推求本义,需要文字学的帮助。

十一、训诂学课程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独立地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其中的“怨女”的“怨”字,乃蕴积之意,不可误解。通“蕴”。《新序·杂事》:“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怨读为蕴,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蕴蓄私财也。”

(2)、较好地解决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问题的能力

刘基《卖柑者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所”字不同教材和文选注解释不同。应当“意”讲。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所”作“意”义用例》例证甚多。《汉书·佞幸董贤传》云:“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王先谦《补注》:“酒所”为“酒意”也。

(3)、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初步开展汉语历史词义研究和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如《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的“无相忘”由于有人译为“咱们互相不要忘记”,它应为“我不会忘记你”,“相”为偏指性副词。

第二讲 训诂的内容

一、训诂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一)注音。即给古籍中的生僻字词注音。古籍上的注音方法概括起来有四种:A﹑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B﹑“读若”法。“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C、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D﹑反切注音法。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二)释义。包括 A﹑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B﹑释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1)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 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2)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4)、释成语典故。a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训诂学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

(三)(三)说明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为了准确

解释词义和文义,训诂工作还常解释相关的内容,包括一解释语法 a、解释词语的顺序b、解释介词与宾语的位置c、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d、解释押韵倒语

二、讲解修辞a、指明比喻 b、指明替代 c、指明避忌 d、指出双关

三、分析句读。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标点。

二、古代有几种注音方法?举例说明。(1)、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

A横口 踧口(《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B长言 短言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

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C内而深、外而浅

《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汉·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

《春秋》鲁宣公八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春秋》鲁定公十五年:“雨不克葬,戊午,日下侧乃克葬。”

(2)、“读若”、“读如”法。“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如:《说文》“莠,禾粟下生莠。从艸,秀声。读若酉。”

《诗·郑风·大叔于田》郑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3)、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如:《尚书·秦誓》:“番番良士”,陆德明《释文》:“番音波”。

《左传僖公四年》:次于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陉,音‘邢’。”

(4)、反切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广韵》:中,陟弓切。原,愚袁切。《广韵》:东,德红切。《广韵》:尧,五聊切。

三、什么是反切?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例如,《广韵》“冬,都宗切”(以下凡不注出处的反切均出自《广韵》), 就是用“都宗”为“冬”注音。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 简称切上字或上字, 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冬”是被注音字,所以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反切原理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

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四、为什么说解释词义是训诂的核心工作?

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

五、古书注释中释句的方法有几种?(一)翻译

1、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如: 《诗 · 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2、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诗 · 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毛传:“石虽坚,尚可转;席虽平,尚可卷。”

(二)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如:

《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三)点明含意 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 《诗·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郑笺:“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

六、古书中常见的省略类型

1、蒙上省

《左传 · 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2、因下省

《诗· 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3、因疏略而省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应为“沽酒不饮”

《左传·襄公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应为“马百匹,牛百头。”

七、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什么意义

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时代的远隔,语言的变迁,文字的异形,行文的变化,许多古籍,我们如果不依靠古注,就不能看懂。古注可帮助我们:

(1)了解字词句意。如《论语 · 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通过古注,我们就懂得了“学”、“时”、“说”的含义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全句含义。

(2)了解全章大意。如《孟子 · 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疏云:“此章言王者任德,霸者兼力,力服心服,优劣不同也。”

(3)了解读音。如《礼记 ·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释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4)了解典故。如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李善注:“《左氏传》曰:‘齐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墨子》曰:‘傅说被褐带索,庸筑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三公’。”李善注说明了原文典故的出处。

(5)了解古籍版本及校勘情况。如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比较各种版本,除校正正文的错误外,还校正了许多注疏中的错误。

此外,古注还有阐明哲理、划断诠意、说明语法、介绍修辞等等情况,对今人阅读皆有启发。

八、怎样利用古注

参阅古注,除了掌握它的基本体例,明瞭它的解释内容,懂得它的术语用法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批判吸收 阅读古书,参阅古注是必要的。但是,对古注的内容我们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在善于汲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因为古注都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作注的人不可避免要受到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注解的内容自然会有宣扬封建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地方,甚至严重歪曲原书思想内容也在所难免,所以我们不能一概相信,全盘接收。例如《七月》中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一句,本是描写农奴女孩人身不自由,唯恐被奴隶主贵族之子掠走的悲懼心情,但《毛传》却解释说:“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與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这显然是美化了“豳公子”,歪曲了诗篇的本意。《诗经》古注以毛传为最清醇, 尚有可批判之处(《毛传》小序尤其如此),参阅其他古注,自然更应精审辨择。

(二)正确取舍 古注对于词义的解释,大多是可取的,但误解之处也往往有之,我们同样要正确取舍。如《七月》“殆及公子同归”中的“殆”字,本来是唯恐、只怕的意思,它是表现“女心伤悲”的疑惧之情的一个词语,《毛传》却把它解释为“始”,曲解了词义。又如“春日载阳”的“载”字,郑玄认为是“则”的借字,其实它是“才”的借字,是始的意思。像这种不正确的解释我们就不能取用。古代的注解家,有的取舍无方,往往把异家别说牵附在一起,如魏代王弼注《周易》,梁代皇侃注《论语》,便有这种现象。有的又固执保守,泥于师法,明明解释错了,也不敢承认和改正,如汉、唐人的经书注疏就不免这种弊病。对于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注意分辨,予以扬弃。此外,还有一些注解家喜欢旁徵博引,考证繁琐,或侈谈义理,流于空疏,这些我们都应当注意,不要陷入到里面。

(三)联系正文 参阅古注,自始至终都要紧密联系正文。联系正文阅读注文,通过注文理解正文,相互推求,彼此印证,才能理解正确,体会深刻。

(四)融会贯通 一篇文章的注解虽然有不同的内

容,但有时往往有互相包容的关系;虽然分散成多处,却彼此不无联系。因此,我们阅读古注,不应割裂孤立地看问题,应该把注文看成一个整体,要善于融会贯通,举一隅而反其三。

第三讲 训诂的运用

一、训诂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指导中学语文教学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中学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

(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

(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

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 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

《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

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如:

《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

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

《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

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训诂学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如:

《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误。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

(二)指导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

1、训诂与校勘 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

2、训诂与标点 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

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

3、3、训诂与注释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

4、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

(三)、指导辞书编纂

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

首先,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

其次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训诂学的知识。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

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如:台湾《中文大辞典》:“摘索,索取也。”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

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①真实,真诚。②本原;自身。③官职。④指“真书”。⑤姓。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

二、举例说明古文注释的方法。(1)仔细研究原文

注释古文,首先要仔细研究原文,了解作者的思想写作的背景,这样便于把握文章的内容,做到注释准确。如,段成式《酉阳杂俎》:“大历中,太原偷马贼诬一王孝廉同情,拷掠旬日,苦极强首。”同情,指同此案情。

(2)利用已有的注释 从汉代注经开始,以后历代学者对一些古书进行了注释。这些注释对我们阅读和重新注释古文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如,扬雄《法言·序篇》:“蠢迪捡押”。晋人李轨注:“蠢,动也。迪,道也。捡押,犹隐括也。言君子举动则当蹈规矩。”(3)善于利用工具书

《商君书·农战篇》:“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查《辞海》、《辞源》、《康熙字典》都没恰切可取的解释。《经籍纂诂》:“劳,懒也。”

文天祥《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情凭谁雪?”“铜雀春情”见《邺都故事》。“金人秋泪”见《佩文韵府》。

三、古文翻译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古书翻译的方式有直译、意译两种。(1)、直译

《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血统吗?”(2)、意译《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袭用,各用各的方法治国,这 并不是他们故意违背前代的做法,而是因为时代变了。)”翻译中对词语的处理方法:

a、沿用。是指在翻译中原文的某些词语仍可采用,不必变动。b、扩充。是指在多数情况下,要把古单音节词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c、增补 古代汉语的句子省略成分较多,翻译是需把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d、替换 指在翻译时,用现代汉语中的通行的词语替换古文中的难懂词语。

e、删除 指古词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可省略不译。

f、调整 指在翻译中,遇到古今汉语的词序不同部分,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过来。

第四讲 训诂的体式

一、解释下列名词

(1)训诂体式:训诂的体制和形式。包括随文释义的注疏、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通释语义的专著和考订书中的训诂。

(2)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古代文献中由文献撰写者本人作出的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在甲骨刻辞中就已出现。陆宗达:《训诂简论》:“存在于周秦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如 《左传 · 宣公十二年》“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3)传:《说文》:“传。遽也。”《尔雅·释言》:驲(ri)遽,传也。”皆所以达急速之事。引申之凡由此达彼皆曰传。又引申之,递达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解释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如《春秋》有“三传”,《诗》有《毛诗故训传》、《韩诗内外传》等。

(4)说。《说文》:“说,说解也。”即说明解释之意。引申为用以说解的词语。如:《墨子》有《经说上》、《经说下》。《韩非子》有《内储说》、《外储说》等。

(5)解。《说文》:“解,判也。”解的本义就是分解、分析。训诂就是分析语义,所以也叫解。《管子》有《牧民解》、《形势解》。《韩非子》有《解老篇》等。

(4)笺。《说文》:“笺,表识书也。”即给书表明其意,记识其事。注书叫笺,从郑玄开始。它的特点是既解释经义又解释注义。

(6)注。《说文》:“注,灌也。”注书也叫注。贾公彦云:“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段公裁亦云:“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解经以明其义曰注”。(7)释。《说文》:“释,解也。”《尔雅》解释古今异言和方俗殊语及事物名称都叫“释”。后世注书称释的很多。如:李充的《论语释》、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等。

(8)诠。《说文》:“诠,具也。”即具说事理之意。《淮南子》有《诠言篇》。后世注书叫诠。如;唐李翱的《易诠》,杨树达的《词诠》。

(9)疏。《说文》:“疏,通也。”注解叫疏,大概兼取疏通与疏记之意。实际上是指引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或进一步发挥的文字。

(10)义疏。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隋书·经籍书》所载六朝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论语义疏》。清郝懿行有《尔雅义疏》。

(11)音义。辨音的书叫音,释义的书叫义。合起来叫音义。音义本以辨音释义为本,但也往往从事校勘。如:陆德明有《尚书音义》、《周易音义》等十四部,合起来称《经典释义》。可见释文是音义的别名。

(12)章句。注疏名称之一。唐李善注:“章句谓离章辨句,委曲支派也。”它和传、解、诂、训、注等最大区别是:章句“委曲支派,繁琐说细”,而其它则“要约明畅”。如:《楚辞章句》、《孟子章句》。

(13)雅学—《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在训诂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代人或模仿《尔雅》体例作辞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等;或为《尔雅》作注疏,如《尔雅注》、《尔雅正义》、《尔雅义疏》等等。研究雅学逐成专门学问,称为“雅学”。

(14)衍文—校勘学术语,指古书传抄过程中多出来的文字,而这些字本是原文中没有的。

》。

二、举出训诂学重要著作十部。

训诂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种专著极为繁多。现举其最重要者十部,简述如下:

(1)《尔雅》和《尔雅义疏》—《尔雅》成书于汉代,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解释词义为主的词典。“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是解释古籍中一般实词和虚词的,后十六篇专释各种专用名词。它基本上是辑录先秦时代的训诂资料而成。古人为《尔雅》作注疏的很多, 如郭璞、邢昺、邵晋涵(《尔雅正义》)等,最著名的是清人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此书运用“因声求义,声近义通”的科学方法,破除文字障碍,探求词语本源,成就极为突出。

(2)《方言》—西汉人扬雄所作,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作者不仅知道语言有今古不同,而且了解语言有方域之异,故广泛收罗各地方言,而以通语释之。这不仅在训诂学上是一大创造,而且保留了西汉时期的汉语分区情况和语音体系的可靠资料,在语言学史上极有价值。

(3)《释名》—东汉刘熙所作,是用声训的方法解释词义、说明事物得名之所由、探求语源的专著。

(4)《广雅》和《广雅疏证》—《广雅》系三国魏人张揖所著,它的性质与《尔雅》完全相同,分类也相同。它增益《尔雅》所未备,故书名《广雅》。清人王念孙作《广雅疏证》,“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探求词源,申明转语,纠正古训,博考证失。此书是清儒训估学研究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者。

(5)《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说文》是汉人许慎所写,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共十五卷,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创立了五百四十部首,收释了9353个字。它根据字形解释字的本义,是考溯文字本源、考订古代语义、寻求语言根源的光辉巨著。《说文》以小篆为标准字形进行分析,同时又收了1163个重文(包括古文、籀文等),是研究古代文字的重要桥梁。此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后代研究《说文》的专著极多,形成“许学”。清代有著名的“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氏是清代研究《说文》的巨擘,他的《说文解字注》校订了《说文》的讹脱,阐明了《说文》的条例、说解和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并著《六书音韵表》,分古韵为十七部,在每个字下都标明其古音韵部,是清儒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最高水平的又一代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变更《说文》体例,按古韵及形声声符排比,详析字形结构,考订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声音、训诂相通之理阐明《说文》,有许多独到之处。

(6)《经传释词》—清人王引之所作,是一部专门解

释经传中虚词含义和用法的著作。本书收字160,按声母编排,论述严密、精确,例证翔实、可靠,在词义和语法上多有发明。

(7)《马氏文通》的作者是清末的马建忠。这是中国

第一部系统地谈论语法的专著。它仿照西洋语法,来分析汉语的词汇和结构,具有开创之功。

(8)《新方言》是近人章太炎(章炳麟)所作。此书

搜集方俗异语八百余条,根据声韵的转变的规律,以古语证今语,以今语通古语,在学术上有极高价值。

(9)《词诠》是近人杨树达所作。此书是在刘淇、王

引之、马建忠等人研究虚词和文法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收集了五百多个古汉语虚词,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对每个词的每一种用法一一标明词类,诠释意义,引例证明。全书脉络清楚,系统性很强,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10)《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今人蒋礼鸿所作。全书

收集了380条敦煌变文中难懂的字词加以解释,很有实用价值。

三、问答题

1、试论述〈〈尔雅〉〉的内容及价值。

《尔雅》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 3卷20篇。今本19篇。分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原无作者主名。汉代郑玄《驳五经异义》说:“某之闻也,《尔雅》者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旨,盖不误也。”魏太和中博士张揖《上广雅表》,又以为周公著《尔雅》一篇,“今俗所传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父所考,皆解家所说,先师口传„„疑不能明也。”后人大都以为是秦汉间人所作,作者又非一人,当是学者采集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尔雅”是近正的意思。汉末刘熙、《释名》说:“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也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尔雅》在东汉时就有刘歆、樊光、李巡几家注,魏时又有乐安孙炎注,都久已亡佚。现在所存最早的注本是郭璞注,凡 3卷。郭璞又有《尔雅音义》 2卷,今已不存。郭璞精究训诂,荟萃旧说,又补其疏略,以成一家言,所以流传不废,一直为人所重视。《尔雅》的价值:首先在于它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见教材57-59)

2、《广雅》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训诂书。三国魏时张揖撰。张揖字稚让,魏明帝太和中为博士。张揖在《上广雅表》里说,《尔雅》一书所集训诂还很不完备,所以把群书中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的都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其意在增广《尔雅》,因此所释仍用《尔雅》旧目,自《释诂》、《释言》、《释训》以下,直至《释兽》、《释畜》凡19篇。其书搜集极广,举凡汉代以前经传的训诂,《楚辞》、《汉赋》的注释,以及汉代的字书、《方言》、《说文解字》等书的解说都兼括在内。为研究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

3、《释名》是一本什么样的一本书?

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释名》这部书是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的由来的。刘熙在自序里说:“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多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 今本 27篇分为 8卷。所释为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这代表刘熙对语词所表示的事物的一种分类。刘熙解释事物所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完全从声音上去探索。如“日,实也”、“月,阙也”,这种解释已见于《说文解字》,但是刘熙要说出道理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月,阙也,满则〔复〕阙也”。全书都是这样考求语词音义之间的关系,说出缘由来。如说:“ 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冬,终也,物终成也”;“彗星,光梢似彗也”;“身,伸也,可屈伸也”;“皮,被也,被覆体也”;“脊,积也,积续骨节终上下也”。诸如此类都是就音以求义,在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也称音训。刘熙所加的声训,虽然有些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大部分都出于主观的推想,没有实际的根据,也并非经过系统的探索而得出来的,因而缺乏科学性。不过,远在1700多年以前就有这样具有语源学性质的书,还是很可贵的。其所以能流传下来而没有亡佚,与人民很想追寻语源的心理有关系。《释名》这部书对后代学者提倡因声以求义的训诂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释名》书中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语词,可以跟《尔雅》、《说文》等书相参证。全书以声为训,或取同音字,或取同韵韵近字,或取声同声近字,由此可以考证汉末的语音,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书,不能等闲视之。

3、《方言》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

西汉扬雄撰,今存13卷。根据扬雄《答刘歆书》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等材料,可知周秦时期已有人采集方言。扬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周秦残存的资料作为起点,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各地方言。他利用各方人士来京的机会进行调查,用了27年时间,完成这部著作。《方言》所记载的都是古代不同地区的词汇,还掺杂少数当时少数民族的语言。它的体例是先列举词条,然后分别说明通行情况。例如第1卷第1条:“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对所记录的词汇,往往注明“通语”、“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转语”等。通语即当时通行的语言,某地语即当时某个地方的方言,某地某地之间语即通行区域比通语小比某地语大的方言,转语则是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而语音发生变化的词。《方言》对所记词汇大都说明通行区域,可从中大体了解汉代方言分布的轮廓。《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方言》以它突出的成就,不仅在中国方言学史上,而且也在世界的方言学史上成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后代学者为《方言》作注疏的著作有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方言注》、《方言疏证》和《方言笺疏》等。

4、简介《经典释文》。

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唐代陆德明撰,凡30卷。书籍有音义创始于汉末魏晋之世,作者既众,互有不同。儒家所尊崇的五经以及《孝经》、《论语》之类,经师所作的音训最多。不过语有南北,音有楚夏,未能一致。陆德明在自序里说:“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省旧音,苦其太简。„„遂因暇景,救其不逮。„„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音,合为三□,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古今并录,括其枢要,经注毕详,训义兼辨。”从这些话可以知道他的书作于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癸卯(583)任国子助教的时候,他这部书不仅详记古今经师的注音(反切),而且经注并举,兼明义训。他不仅注解儒家的经书仅注解儒家的经书,而且也撰《老子》、的音义。因为《老》、《庄》的著作在晋宋时代是比较盛行的。《尔雅》是解释语词名物训诂的书,旧日注家很多,所以更有必要集录在一起,为读经之助。陈代以前先儒作音,大多只给经文注音,不给注文注音。所音经文则都录出经文全句。陆德明一改旧章,既注经文读音,也给注文加音,各书先标明篇章,然后摘字,标明音义,遇到必须分别的才全录文句。惟有《孝经》是当时童蒙开始要读的书,《老子》传本众多,文有差异,所以这两种书特标全句。他对前代的书音颇有斟酌,大体都照顾注者所理解的原书文义来采录读音。凡是典籍常用,他又认为合理合时的写在前面。其他音读,苟有可取,一并登录,标明氏姓,以免相乱。这种作法,成为后来作音义书的楷式。陆德明生在陈末,所见古书极多,所以能兼综各家,经他采录的有230多家。书中卷首叙述《周易》、《古文尚书》、《毛诗》、《三礼》、《春秋》三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诸书的传受和注解的人极为详备,是研究古籍流传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诸书的作者姓名、地望、官职都有记载,或详或略,都可以补史传的缺失。书中记载的音义对考证晋宋以后音韵的变迁和古代词义的转变以及一字的多音多义都有很大用处。这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语言资料书。

5、《说文解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中国最早的对后代影响极大的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著。

自秦始皇焚《诗》、《书》百家语以后,在西汉时期五经立于学宫的都是用隶书所写的“今文经”,虽然用篆书古文所写的“古文经”已开始出现,但一直为今

文经家所排斥,到东汉时期才盛行起来。古文经家是有本之学,今文经家不明古人造字的条例,根据隶书,随意解说,荒谬不足信,所以许慎作《说文解字》一书,根

据前代古文,首创分析文字结构的方法和理论,一扫西汉东汉间今文谶讳的谬说。

许慎在自叙里陈述作书的旨趣说:“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书中所收文字包括篆文(即小篆)、古文(壁中书)、籀文(大篆)、或体、俗体。“文字”通常是作为一个词来用的。许慎在自叙里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指的是整体象形表意的字,“字”指的是结体有表形表声的合体字,所以他以“说文解字”为书名,后代常常简称为“说文”。

《说文》是一部有严整体例的著作。全书以小篆为主体,分析字形结构,根据不同的偏旁,分立为 540部,始于“一”部,终于“亥”部。本于五行家言,认为万物始于一,毕终于亥。凡字形偏旁或笔画接近的字都归于一部,举偏旁居一部之首。部与部排列的顺序大体以部首的笔画和形体结构是否相近为准则,笔画结构相近的就序列在一起。每一篆文之下先言义,后言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小篆之外,如有籀文、古文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全书共收篆文9353字,重文1163字。古书中所使用的文字大体具备,其中既有先秦所有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查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极宝贵的材料。近代以来识别甲骨文、金文,如果没有《说文解字》就难多了。因为有了许慎的书,所以现在得以读通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许慎分析字形,根据相传的“六书说”。象形、指事由字形以见义。会意、形声则分别其组合成分,如“此,止也。从止从匕,匕即相比次也”。又“赏,赐有功也,从贝尚声”。凡言“从某从某”或言“从某某”,都是会意字;凡言“从某某声”的都是形声字。书中也有会意兼形声的,如“贫,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也有言“从某某省声”的,如“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许慎做了这些分析,对我们理解篆书的结构大有帮助,下而考察隶变也可以知道其来龙去脉,不知篆书形体,就难以明其音义。如“夜”之从夕从亦,“春”(□)之从□从日, 屯声,都从篆书演变成今体的。所以清代道光年间黄承吉说:“不有《说文》,势必至今日举一字而不知其为何声,不知其为何义,甚至不知其属何偏旁。”(《梦陔堂文集》卷二《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说文》中的训释,或因形以说义,或取书传中的古训,灿然具备,虽为字书,实际也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训诂书。后代的字书都援引《说文》训释,以为典要。至于依照《说文》的偏旁分部来编排文字的,更多不可数。晋代吕忱的《字林》,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下至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清代张玉书等的《康熙字典》等都按偏旁部首排列文字,惟部首多寡有不同而已。直至现代所编的字典辞书也要应用部首检字的方法。由此可见《说文》一书在中国字典学史上地位之重要。

《说文》对文字的说解,先释其义,次解其形然后注明音读。许书或者就形以说义,许书或者因声以求义,把文字,音韵、训诂融合为一体。

说解文字而引证群书,保存异说。《说文》中保存大量古字古义,为研究古代典籍和研究古文字必读之书。清代汉学昌盛,学者对《说文》最为重视。有的校勘《说文》,有的为《说文》作注,有的研讨《说文》的体例以及书中的引经、读若之类,著作如林,纷然并陈,知名的不下百余种。其中最著称的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四家.段玉裁从校勘刻本文字,考究许书体例入手,对全书详加注解,引据经传诠释许说,以许慎所加字义为字之本义,进而推衍其引申义、假借义,并定其古韵部属。考证详明,博大精深,创见极多,但也不免有武断处。

6、简介《字林》

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晋吕忱撰,七卷。《魏书·江式传》说:“宣武帝延昌三年(514)式上表曰:‘晋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上《字林》六卷,寻其沉趣,附托许慎《说文》„„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又唐代封演《闻见记》 说:“晋吕忱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由此可知《字林》即仿《说文解字》而作,收字比《说文》多3000多字,兼有异体,不 过仍分为540部,全书7卷。《字林》是《说文》与《玉篇》之间的一部字书,在字书发展史上很重要,可惜宋末以后就亡佚不存了。

7、简介《玉篇》

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梁顾野王撰。野王作《玉篇》, 在《说文解字》和《字林》之后,所分部首有增有减,与《说文》比较,少哭、延等11部,增父、云等13部,共 542部,比《说文》多两部。部首排列的次序也有很大变动,主要是按照义类相近与否来安排的。顾野王在自序中说:“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训以备。”这说明他作《玉篇》的宗旨是要综合众书,辨别形体意义的异同,网罗训释,以成一家之言。《字林》收字 12000多字,《玉篇》比《字林》多4000多字,这是在《字林》之后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可惜后来亡佚了。

8、简介《字汇》

明代流行极广的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梅膺祚撰。这部书具有很大的特点。一 是他把《说文》、《玉篇》、《类篇》等的 500多部首,按楷书笔画,改并为 214部首,依照地支子丑寅卯等次序,分为12集,所收文字有 33179字。二是部首的排列,次第按笔画多少叙列先后,少者在前,多者在后。一部之内的字除去部首笔画不计外,也都按余下的笔画多寡排列,极便检查,在检字法上是一大改革。三是一字之

下先注读音,然后注解字义,字义以基本的常用义列前,其他列后。释义下列举古书中的例证,也采录一部分口语、俗语的意义,富有革新的精神。由是也就为中国字典的编纂法奠定了基础。后来张自烈作《正字通》,清代修《康熙字典》,都按照《字汇》的体例编定,足见其在字典编纂法上影响之大。

9、简介《经籍纂诂》

汇辑古书中的文字训释编排而成的训诂书。清代阮元撰集,臧镛堂、臧礼堂等纂校。嘉庆三年(1798)刊行。全书按照《佩文韵府》分韵编字,《佩文韵府》所没有的字就根据《广韵》或《集韵》增补。卷次按《佩文韵府》分一韵为一卷,共106卷,别有补遗106卷,分附于正编每卷之后。全书所辑录的文字训释都是唐以前的经传子史的注释和唐以前的训诂书、字书、韵书、音义书中所有的。采用古书达100多种,收字13349字(异体字不在内)。古代的文字义训和在不同古书文句中的训解几乎都汇聚在一起了。这部书搜罗极为丰富,在字的训释之外,还兼顾到经传的异文,字的假借和古文异体,这些都列于每字之末,至于《玉篇》、《广韵》、《集韵》等书也有字义训释,本书均不录,这是由于那些书中大部分的训解是根据前代经传子史的注释而来,本书已然具备,就不必重复。本书由于成于众手,采录时不免有遗漏,而且也不无讹误,读者用时不能不检视所举的原书。另一点是本书没有给字加注音,一字二音,四声不同的,在列举字义时有相混不清的。

10、简介《经传释词》

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王引之撰。《经传释词》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如“庸”字后,附及“庸何”、“庸安”、“庸讵”、“庸孰”4词,这是他的高明处。然而《经传释词》仍有缺点,一是阙漏较多,还有若干解释不确切,为杨树达、《词诠》所不取。然而这书到现在还有相当参考价值。

第五讲 训诂的方法

一、解释名词术语

1、“读为”和“读曰

“读为”和“读曰”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的专门术语。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为’、有‘读若’。‘读为’ 亦言 ‘读曰’,‘读若’ 亦言 ‘读如’。字书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读若’,无‘读为’也。”根据段注,可知“读为” 和“读曰”本是一回事,没有什么不同。例如:

《庄子》:“而御六气之辩。” 郭庆藩注:“辩读为

变。”

《卫风》“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

《书经 · 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尚书 · 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郑玄注

曰绘“读曰”某字。段玉裁在《说文》注中引郑玄此注后云:“读曰犹读为,易其字也。”

在上述诸例中,“变、畔、莳、”等为本字,“辩、泮、时”为通假字,用“读为”、“读曰”而明之。

2、“当为”、“当作”

“当为”,则是纠正文献中字误或声误的专门术语,又叫“当作”。例如:

《礼记 · 檀弓》:“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鲁人

欲勿殇重汪踦。”郑玄注:“重,皆当为童。”

《礼记 · 檀弓》:“自败于臺鲐始也。”郑玄注:“ 臺

当为壶,字之误也。”

可见,“当为”同“读为”、“读曰”完全不同。

3、互训 — 即两个同义词互相训释。如《说文 · 口部》:

“咽,嗌也。” “嗌,咽也。”

4、声转 - 是指同一个词,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其读

音发生了变化而分化为若干个词的现象。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

5、互文见义:指上下两句或同一句子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有时也指由于行文需要避免重复,用同义词互相替换。

6、通语 指在广大地区里通常共同说的词语。见于汉扬雄所作的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通语”是对“方言”来说的,即不是一方一地之言。例如《方言》卷一说:“娥、女贏,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谓之女贏。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女苗,或谓之姣;赵魏燕代之间曰姝,或曰女丰。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语也。”扬雄所说的“通语”就是各地能通行的普通词语,含义也是一般性的,跟各地特有所指的方言词语不同。在扬雄书里“通语”有时也说“凡语”。

7、凡语 指各地一般普遍说的词语。见于汉代扬雄的《方言》。例如《方言》卷一说:“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犹)女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这里所说的“凡语”就是一般通行的都可以这样说的话。在扬雄书里有时也说“通语”。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曰、为、谓之”的用法。

这几个术语一般都是两个以上连用并举,既然释义,又辨析同义词,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放在后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称作”。如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 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 有时,“曰”、“为”、“谓之”也单独使用,那就是一般的解释了,与一般解释不同的是,被释词是放在术语的后面。例如:

《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毛传:“六尺以上曰马。”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孔颖达疏:“墙谓之墉。”

2、训诂术语“谓”与“谓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这个术语的用法与上组相同,不同的是上组术语是被释词在解释词后,而它是被释词在前,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谓,这个术语主要用来说明被释词在句中特指某一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指”。

《左传·僖公三十年》:“君尝为晋君赐矣。”杜注:“晋君谓惠公也。”

《离骚》:“ 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有时也用于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共名释别名。如:

使用这个术语时,总是被释词放在前面,训释词放在后面,其位置正好与 “谓之”相反。

《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孔安国注:“道谓礼乐也。”

《左传·隐公元年》:“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杜预注:“厚将谓土地扩大。”《礼记·曲礼》:“君无故玉不去身。”孔颖达疏:“玉谓佩也。”

有时候,古人也偶尔用“谓”来辨析同义词。

《诗经·邶风·谷风》:“既然生既然春,比予于毒。”毛传:“生谓财业也,育谓长老也。”

“谓”还可用来串讲句意,说明语句的言外之意。相当于现代汉语“说(的是)。”《诗经·小雅·伐林》“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郑玄笺 :“谓〖FJF〗乡(响)〖FJJ〗 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置正好与“曰”、“为”、“谓之”相反。

3、使用训诂术语“犹”一般是什么情况?

犹,主要用来解词,使用这个术语,其用法有五(1)解释同义词近义词。相当于“就是。”

《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郑 笺::“烈烈犹栗烈也。”(2)用引申义来解释本字释词和被释不是同一含义,只是某一方面词义相当,或引申可能,即段玉裁所说的“义隔而通之”可译为“某相当于某。”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又何间 焉 ?杜注 :“间犹与也。”《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爻 “老犹敬也,幼犹爱也。”焦循正义:“老无敬训,幼无爱训,犹云‘犹敬’‘犹爱’。(3)、用今语释古语

《说文·爻部》:“丽,丽尔。犹靡丽也。”段注:“丽尔,古语;靡丽,汉人语。以今语释古语,故云‘犹’。”

(4)、用本字释借字

《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毛传:“掺掺,犹纤纤也。”

枚乘《七发》:“淹沈之乐,浩唐之心。”李善注:“唐,犹荡也。”可译为“好象”。(5)、用于表示比拟 《诗·大雅·公刘》:“笃 公刘。”孔颖达《正义:“此篇言‘笃 ’,犹《生民》之言‘诞’。

4、“貌”、“之貌”这种训诂术语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如《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楚辞·离骚》:

“老冉冉 其将至兮。”王注:“冉冉,行貌。

5、“之言”、“之为言”这种训诂术语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一个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被释词,目的是探求语源或说明通假。如: (1)、用同源词解释词义

《左传·闵公二年》:“以朝夕视君膳 者也。“孔颖达疏:“郑玄笺《膳夫》注云:‘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 膳。’是膳 者,美食之名。”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2)、用同音近的说明被释词的语源

《礼记·明堂位》:“灭子皋 门、雉门。”郑 玄注:“皋 之言高也。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3)、用本字解释借字。例如: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郑玄笺 :“拜之言拔也。”

上例“拜”与“拔”,“弗”与“祓”古音相近,每前一个是借字,后一个是本字。“之为言”也有只释其义,与音无关,如:《谷梁传·昭公二十二年》:“乱之为言,事未有所成也。

6、古注中使用“辞也”、“词也”这种术语时,一般是用来说明

什么的?举例说明。

 这组词是用来指明被释词是虚词。如:

《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左传·成公二年》:“国将若之何;谁居?”杜预注:“居,辞也。”

《九歌·云中君》:“ 赛谁留 中注。”王逸注:“蹇,词也。”

《礼记·祭义》:“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 飨也。”孔疏:“其,皆语助也。”

《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侃疏:“夫,语助。”

《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孔颖达疏:“思,语辞,不为义。” 

7、“读曰”、“读为”与“读若”、“读如”有什么不同?

读曰、读为,用本字来说假借字的 《书·共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诗·卫风·氓》“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 有时“读为”也用于注音,类似“读若”。 《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七曰奇拜。”杜子春注:“奇,读为奇偶之奇。” 

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拟声注音 《说文》“读”篆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 《仪礼·聘礼》:“门外米三十车,车秉有五薮。”郑玄注:“薮,读若不数之‘数’。” 《周礼·考工记·陶人》:“庾实二觳。”郑注:“庾,读如‘请益与之庾’之‘庾’。” 有时,“读如”也用于以本字释假借字。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礼记·少仪》:“齐齐皇皇”。郑玄注:“齐齐皇皇,读如‘归往’之‘往’。”

这是古人使用术语不严密而产生的混乱情况。所以前人对“读若”的性质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读若”是拟音(段玉裁),一说“读若”是明假借(钱大昕),一说“读若”是既拟音又明假借。

8、“破字”等术语的用法。

破字,也叫“读破”、“破读”、“改读”,易字,其作用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的,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说:“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之,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故毛公《诗》传多易假借之字而训以本字,已开改读之先。至康成笺《诗》注《礼》,屡云‘某读为某’,而假借之例大明。后人或病康成破字者,不知古字多假借也。” “破字”,“易字”有时也指改正形误的字,如破字,读破,还用来改变某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或词性的转变。通常是改变声调。

9、“浑言”、“析言”等术语的用法。

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言、散文,与析言相对,训诂学中分析同义词的术语,浑统称说之意,用以说明同义词共同的意义,而不计较其细微差别。如: 《说文解字·疒部》:“病,疾加也。”“疾,病也。”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包咸注《论语》曰:“疾甚曰病。”浑言则“疾”、“病”意义相同。《说文解字·行部》:“行,人之步趋也。”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析言,也叫“对文”、“对言”。同“浑言”相对。训诂学中分析同义词的术语。分析称说之意,用以辨析、说明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说文·走部》:“走,趋也。”段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日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也。许浑言不别也。”

10、什么是形训?形训的理论根据?形训的价值和不足。

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解说字义的训诂方式。据形说义,在先秦古书里已经出现。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五□》:“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这些都是从字形的结构上讲字义的。“武”字从止从戈,意思在于武以定乱。“蛊”字从虫从皿,皿中有虫,有如腹中有虫为害。“公”字从八从厶(私),八是背的意思,所以说“背私为公”。汉代许慎作《说文解字》是注重解说文字形义的书,其中字下所加训释属于形训的例子很多。,形训只是训诂的一种方式,用意在于推求造字的本义。不过往往出于主观的推测,最初造字的原意有时是很难说的,只有从古文字中可以窥

见一部分。理论根据:汉字与音素文字、音节文字不同,它是一种表意文字系统。它的形体结构往往可以直接与某种现实现象相联系。例如:《说文 · 皿器》:“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也。”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来寻求字义。形训的作用:推求本义.形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我们推求词的本义,即体观在造字意图中的那个意义。如:《诗。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周礼》:“凡祭祀,饰其牛牲。”利用形训,掌握本义,除了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古书以外,至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A借助字形掌握本义,除了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古书以外,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引申义的由来,使我们对词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绥”,有安抚的意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思靖百姓,惧未能绥”,这句话是说,本想使百姓安定,担心还未能达到安抚他们。绥为什么有安抚的意思呢?如果我们通过形训得知词的本义,就有豁然开朗。绥《说文》车中把也从纟妥声,本文是车上的绳带,供人乘车时作拉手用的。人拉住这根绳带就能保持身体平衡,所以引申出“安”、“安抚”的意思。在古书里,绥的本义使用频率出现不高,经常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又如《左传·庄公十年》“又何间焉”,“间”,意思是杂在里面。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引用这段话,《毛泽东选集》的注释说:“‘又何间焉’,是‘何必厕身中间’的意思。也是对的,因为这仍然是根据“间”的本义来解释。B通过字形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以简驭繁地掌握词义系统。如词的本义基础上能发展出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的引申义,这些引申义间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性,形成了一个词义系统。在这个词义系统中本义是各项引申义产生的根据。其他意义都是在这个本义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线索发展、派生出来的。我们抓住本义,并进而正确地分析其不同的引申义,找出一个词众多意义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个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去掌握纷繁的词义。有助于深入领会,由本义派出的各引申义,把握词义系统的全局。(举例略)C进行同源词的系联工作。D正确理解现代汉语中某些古义残留

其次,考证本字。只有本字才能反映本义,而古书多用假借,为此,必须破其借字,读以本字,才能使形义相切合。再次,辨正误字。误字致误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字形致误 ;(2)、语音致误;(3)、文义致误。刑训可以帮助我们改正由于形近而造成的错误。好处是见形而知义,缺点是容易牵强附会,甚至随意乱说。《说文》:“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为母猴形。”以讹传俄,垂千余年。直至罗振玉考释卜辞才辩明“为”的本义是“役象”。

什么是声训?声训的理论根据?声训的价值和不足。

声训是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以音同或音近词为训,说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训诂方式。也称音训。声训起源很早。如《易经》:“乾,健也”。“坤,顺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些都是声训。到汉代,应用较广。汉末刘熙又作《释名》一书,专门用声训解说词义。从释词与被释词在声音方面的关系来说,声训约可分为4种:

①同音。例如,“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晷,规也,如规画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

②双声。例如,“星,散也,列位布散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木,冒也,华叶自覆冒也。”

③叠韵。例如,“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 然也。”“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毂,□ 也,体坚□也。”

④音转相近。例如,“船,循也,循水而行也。”“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故青徐谓癣为徙也。”“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辔,拂也,牵引拂 戾以制马也。”

这4种声音关系主要从形状、性质、现象、功用和人 所感受等各方面加以推陈,以说明事物命名之所以然,其 中也自有可取之处;然而每个名号各自为说,且又多出 于主观推测,不尽可信。如《释名》说:“山,产也,产生 物也。”《说文》说:“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义 相近而不相同,难以抉择其是非。不过利用这些材料可

以考查古音,取其因声求义的办法以探求语源。清代的训诂学家受《释名》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声训的理论根据:词的音义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语言产生之初,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任意的,偶然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名无固宜,约之以希,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实名。”什么事物,用什么名称去表示,并非一开始就是固定的,完全是社会的约定俗成的结果。在语言的基本词产生以后,用比拟命名方式和引申分化方式给新事物命名,新词的声和意义之内就产生了必然联系。当人们发现这个必然联系之后,就回过头来,利用声同声近的关系去推求词义,形成了因声释义的释词方式。所谓比拟命名方式,即以新认识的事物与原已认识的事物的相似点或相应关系为线索,比拟原已认识的事物的名称为新认识的事物命名,从而造成新词,如新产生的词意义与原有词语密切相关,声音相同相近。如:人们对自己的顶部早就有所认识,并且称之为“颠”,后来人们的视野扩大,发现树木、山峰也有顶部,树木、山峰的顶部跟人的顶部有相似之处,人们就在为新认识的事物,树顶部跟人的顶部有相似之处,人们就在为新认识的事物,树木、山峰和峰顶命名时,就比拟原已认识事物“颠”的名称,取其语义特点(处于物体的顶部)和语音形式为之命名,从而造成了新词—木真和巅。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或相应关系的非常多,而比拟命名方式对于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词汇体来说有很大的优点,因此,运用比拟命名方式造成的词,常常是一族族。如由人的目上毛叫眉,门上的横木,门框也,(眉沿谓之楣),岸水处所相似(水边谓之湄),(都是濒临某一空明之处),所以它们都可以叫眉(楣、湄),(2)引申分化式是在原词词义引申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其音义分化从而造成新词。在发展过程中,很多词都由一个意义产生出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相关的意义,同一文字身兼数职,因此在原词词义引申到距离本义较远之后,人们常常促使其意义分化,各自独立成词。在形体上加以区别。有时为引申义造区别字,如“昏”的本义是白色暗,因古代昏礼多在黄昏时进行,又引申为结婚。黄昏与结婚一个汉字表达,容易引起混淆,后来在“昏”字上加偏旁作“婚”以表“结婚”义,有的为本义造区别字。如要本义是“身中也”。《后汉书》“楚灵王好细腰”,后来又引申为中间,半路拦截,要挟、要求、需要义。这几个意义用一个汉字表示,职能不够专一,后来就在“要”字旁加“月”字来记录本义,以与引申义相区别,这种由引申而产生的区别字和本原字是同源的它们意义相同相通,读者相同相近。用“比拟命名方式”和“引申分化式”产生的同源词是“因声求义”学说成立的重要依据。

声训的作用

1、释通假:“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壶”为“瓠”的假借,即今之“葫芦”。“共怜时世俭梳妆”“俭”为“险”之假借。

2、系同源。

同源词:从同一语源中派生出来的音义相同或相通的词.《论语·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顾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说:“萧萧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说文·黍部》:“黍,禾属而粘者。以大暑种之,故谓之黍。”《说文·韭部》:“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声训方法的好处是不受形体的束缚,从声音上探求字义,更接近语言的本质。缺点是如用之不慎,缺乏佐证,也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因汉语的音节有限,而字义繁多,同一声音往往可以表示许多互不相关的意义,如果纯从字音上的同、近、通、转来推敲,就会搞得字无定义。因此,在运用声训方法时要明确声训适用的范围。声训的提示语源法,必须限定在同根派生词这个范围内,它们同一个语源,意义相通,声音相同相近,只有同根派生词才能通过只有同根派生词才能通过

声音联系提示语源从而训释词义。

12、说明通假必须注意什么?

通假字有常规,明通假必须注意例证确凿。通假字虽是同音替代字,但什么字可用什么字替代,什么字可以替代什么字,却是相对固定和有广泛的社会性的,也就是说,在用字上是具有约定俗成性的。因此,训诂释义不可随心所欲仅凭语音,必须注意例证。

例如:《说文》:“蚤,啮人跳虫也。”蚤的本义就是跳蚤。段玉裁注云:“经传多借为早字。”以“蚤”代“早”,是古音通假,在古书中用例极多,如:《诗经 · 豳风 · 七月》:“四 之日其蚤。”(《经典释文》以注音明通假云:“蚤音早。”)《孟子 · 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史记 · 项羽本纪》:“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等等。但不能以“枣”、“澡”训“蚤”,因“蚤”不用作“枣”、“澡”的借字,尽管它们的读音是相同的。

13、什么是右文说?你如何评价?

右文说 突破《说文》形声旧说,主张音中有义,采取右文证义方法的文字训诂学说。宋代王圣美创立。沈括《梦溪笔谈》:“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文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声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 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评价

“右文说”在训诂上有它合理的一面,反映了一部分汉字音义结合的规律,对后代语源学的建立和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的形成都有启发作用。但有以偏概全的毛病,以为凡同声必同义,把只有同根派生词才有的个别规律当成词的音义结合的一般规律。

14、什么是义训?它有几种类型?你如何对它评价?

直陈语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训诂方式。义训是对形训和声训而言。古书中文句下所加的注解和字书、辞书里所加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义训总是以通语、常言去解释不易知的文语、古语或方俗语。例如:“肇,始也。”“干,求也。”“揆,度也。”“克,能也。”“愧,惭也。”(以上见《尔雅》)这些都是通训。对于名物经常说明其属类、形状、颜色和功用。如“璧,瑞玉圜也。”“璜,半璧也(半圆形)。”“薰,香草也。”“菜, 草之可食者”。“翠,青羽雀也。”“□(锄),立薅所用也。”“涧,山夹水也。”“袷,衣无絮。”“笼,举土器也。”(以上见《说文解字》)这都是属于义训一类。

义训解释的方式很多。常用的除了说“某,某也”以外,也说“某谓之某”,或“某曰某”。如《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 其小者谓之闺, 小闺谓之□。”又 《释器》:“肉谓之败,鱼谓之馁。”又《释亲 》: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又《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这些都是训诂中常见的方式。答案见教材153——156

15、什么是互训?

两个字互相训释,即用甲解释乙,又用乙解释甲的训诂方式。因为语言里有很多同义或义近的词,在经传注解和字书及训诂书里往往采用这种方法解释词义,避免用繁琐的语句作说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里就很多,例如:“老,考也”,“考,老也”;“更,改也”,“改,更也”;“追,逐也”,“逐,追也”;“寄,托也”,“托,寄也”;“奉,承也”,“承,奉也”;“ “极,栋也”,“栋,极也”。这些都是互训的例子。后代的字书也多袭用《说文》。这种互训的方法,固然简便,但遇到两者之中有一个不懂,或两者意义有广狭之分,解释就失去作用。所以现代的辞书字典里就尽量不用互训的方法,而代之以精确的说明。

16、什么是反训?

也叫“相反为训法”。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些字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尚书·皋陶谟》:“乱而敬”,《史记》作“乱而敬”,以治训乱,是为反训。词义的相反相因,同源分化等导致了同词相反为义现象的出现。

17、什么是设立界说?

设立界说即标明义界,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下定义。“界说”也称为“义界”。所以凡以一句话解释一词之义者,即为义界。它与直训不同,直训是单词释单词,而界说法是用一组词语,一句话或几句话对词的概括意义所作的界说,一表明词的概括意义,一方面区分词与其邻近词的意义差别。古书中运用这种方法是精最熟的要数墨子。如《墨子·经说》:生,形知处也。”阐述了生命的特征—有形体、有知觉。

18、什么是同源字?

在汉字里有很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如“广”与“旷”,“坚”与“紧”,“空”与“孔”,“宽”与“阔”,“改”与“更”之 类,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或相通转),所以称之为同源字。如果语音毫无关涉,或音虽近而意义相去极远,就不能称为同源字。音同音近是推断是否同

源的关键。假借字和异体字都不是同源字。因为假借字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异体字则是一个字的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写法,只是同字而已,谈不上同源。同源

是历史的概念。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一字一义的固然不少,一字兼有数义的也很多。如数义各不相关,这个字实际上是代表着几个不同的词,只是同音而已,当然 也谈不上同源。

同源字实际也就是同源词。不同文字的同源等于是追溯语源。在声音上,就必须以上古音的声韵部类为基础去探求上古的读音;在意义上,就必须以古代的训诂

和古籍中应用的词义为根据;分别何者为同源,何者非同源。研究同源字是一件很繁难的事,要把形音义三方面联系在一起去探讨。

19、论述题

1、试详论语言文字中形、音、义三者的关系。

古汉语中,文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段玉裁说:“古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音,因音以得其义。”(《广雅疏证 · 序》)段氏十分清楚地阐明了古人制字和学者考字的先后次序正好相反。黄侃先生也说:“小学分形、音、义三部 „„三者虽分,其实同依一体:视而可察者,形也;闻而可知者,声也;思而可得者,义也。有其一必有其二,譬如束芦,相依而往矣。三者之中,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为最后。”这些论述,对我们理解文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极有启发指导作用。在训诂学中,总是通过对字形、字音的分析,来寻求字义的。字形,是考求音义的唯一基础。这是由汉字的构造方法决定的。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始于象形、指事;象形本于图画,指事本于符号,但“指事亦得谓之象形”(段玉裁语)。会意虽比合数文而成一形,但其中也有图形的意思,如“企”从人止(趾),也可认为是象人跂立之形。所以马叙伦先生说:“其实象形、指事、会意皆象形也。”这些字,我们必须通过字形而知其音、义。形声字虽有声旁和形旁之分,但二者皆来源于象形,所以也可从其声旁、形旁所从之字来推求它的音、义。假借字,更是就字形而知其音,就字音而求其本义的。

字音,是寻求字义的根本依据,也是为通 假字寻求本字、本义的根本途经。戴震说:“故训声音,相为表里。”王念孙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黄承吉说:“盖声起于义,义根于声。„„非声音不足以为训诂。”清儒在训诂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有意识地运用以声音通过训诂的方法,考订古音以求古义,打破文字形体的束缚,通过音读而寻找许多通假字的本字、本义的。

字义,是字形、字音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研究字形、字音的最终目的。文字的形成是首先有客观事物(字义),然后在口语上为它命名(字音),最后为语言中的这个词创造一个书面记录的符号(字形)。人们之所以发声写字,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表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社会的义际工具,研究字形、字音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明字义。

总之,文字形、音、义三者是统一整体,密不可分。

2、训诂解释方式以何种方式最为标准? 答案见教材135——156。

在上述种种训诂方式中,以义训中的设立义界的方式最为标准。所谓设立义界,就是给词所表示的事物下定义,用几个词或几句话对被训词的概括意义及其特点作出界说。例如,《说文》:“口,人所以食言也。”这个训释,抓住了“口”的最本质的特征,说明它是人类用业说话和吃东西的器官,从而说明了“口”的概括意义。又如:《尔雅 · 释宫》: “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巷门谓之闳。” 同样是“门”,细分起来,又有“闱”、“闺”、“阁”、“闳”等等的不同。如果不用下义界的方式,是很难讲清楚这些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的。人们推善下界说的方式,其原因即在于此。但这种方式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如: 定义难得下准确,说解的文字往往太长,等等。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往往把若干种训诂方式同时并用。

20、翻译分析题

1、译出《广雅疏证 · 序》中这段话:

“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共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翻译: 我个人认为训诂的旨意,是从声音起源的。所以有声音相同而字形相异,声音相近而意义相同的情况。虽然有时候(把文字)按照类别聚合,按照群体划分,其实它们也是有共同的线索的。譬如拦抖动皮衣必定要堤起它的领子,举起渔网必定要抓住它的纲绳。所以说:“基本确立了,而后道德才能产生”(引《论语 》),“知道天下深远的道理,就不可错乱了”(引《易 · 系辞》文)。

2、《文心雕龙 · 章句》中这段话怎样理解?并加简略评论。《“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迴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

《文心雕龙 · 章句》中这段话,大意是:“夫、惟、盖、故”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之、而、于、以”这四个字,是用在句子中间的虚词;“乎、哉、矣、也”这四个字,是惯常用在句子末尾的。从表达实在意义来看,这些字好象是句子里闲散无用的字;可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上,这些字有切实的作用。善于写文章的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虚词,可以使文稿结构显得严密,使文章在句子实词之外,得到虚词的助力。

这段话不仅概括了文中列举的十二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特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概括也是大致正确的),而且说明了

虚字在写文章、搞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理解、使用虚词,具有指导作用。

如“父”和“爸”,“母”和“妈”,本是一个词,经声转而变

成了两个词。“大波曰澜,小波曰沦”,“澜”、“沦”也是由声转而分化出来的。

3、翻译《荀子·正名》见教材136页。、标点并说明注疏的体例

标点: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 ○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剌之。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也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 ○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闇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礼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

说明:

上述注疏的体例是:

大字是《诗经》正文。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二

字的,是毛亨的传(“传”即注)。毛传一般先解字义,再解句意,如“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笺云”二字之后的注,是郑玄笺。郑笺一方面诠解原

文,一方面申明订正毛传。郑笺也是先解字义,再解句意。如:“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毛传把“仪”解为“礼仪”,郑笺则解为“威仪”。

圆圈是分隔符号,圆圈之后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对正

文和注文的注音,这种注音常用反切。如“行,下孟反。”是对毛传“犹为闇昧之行”的“行”注音。“之处,昌虑反。”是对郑笺“虽处高显之处”的第二个“处”字注音。

[疏]字以下,全是孔颖达的疏。孔疏的体例是:先举所

疏经文或传文、笺文的开头和结尾两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再疏解。如:“‘相鼠’至‘何为’”,指经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四句十六字。“笺‘视鼠’至‘者同’”,指郑笺“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一段。孔疏一般放在一章末了,申明全章大意,有时也疏解字句。如本章中在疏笺文“虽处高显之处”时,说“犹鼠处高显之居”,以“居”释第二个“处”。

第五章 训诂的观点

训诂学必须坚持的观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历史的观点 所谓 历史的观点,就是发展的观点。象任何事物一样,语言是发展的,变动不居的。语言学中的词汇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解释词语,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其次注意语言、语义的演变和发展。

词汇和词义古今演变的几种情况

(一)语汇的消长

(二)词的结构古今不同

(三)词义演变之后,古今意义不同

唯物的观点

要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切忌随心所欲地解释词义。王力:“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的意义是被社会制约着的„„如果某词只在一部书中具有某种意义,同时代的其他书并不使用这种意义,那么这种意义是可怀疑的。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在这一处讲得通,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么这种解释一定是不合语言事实的。” 联系的观点

所谓联系的观点,就是指不要孤立的研究训诂。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1)、要把词义的研究同音韵学、文字学、语法学、校勘学等有关学科结合起来。

(2)、要把词义的研究与文化历史联系起来(举例略。)

第六章 训诂中常见的弊病 训诂中常见的弊病有哪些?

一、望文生训

在说解中只就字面用本义勉强作解释。(1)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2)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

二、增文成义

在说解中加进原文没有包含的词语。

一、一、误解联绵词

就是把双音节的联绵字,拆成两个单音节而望文生义地加以解释。

二、二、误解俗语词

把魏晋六朝以后出现的一些古代口头语词,按其字面上的普通意义去解释。

三、三、误解虚词

第七章

训诂简史

1.《毛诗诂训传》 毛亨 西汉 2.《毛诗笺》 郑玄 西汉 3.《周礼注》 郑玄 西汉

《仪礼注》 郑玄 西汉

《礼记注》 郑玄 西汉 4.伪《尚书传》 孔安国 西汉 5.《韩诗外传》 韩婴 西汉 6.《楚辞章句》 王逸 东汉 7.《春秋公羊传注》 何休 东汉 8.《战国策注》 高诱 东汉 9.《吕氏春秋注》 高诱 东汉 10.《孟子章句》 赵岐 东汉 11.《尔雅注》 郭璞 晋

《方言注》 郭璞 晋 12.《易注》 王弼、韩康伯 三国魏 13.《春秋经传集解》 杜预 晋 14.《谷梁传集解》 范甯 晋 15.《论语集解》 何晏 三国魏 16.《国语注》 韦昭 三国吴 17.《三国志注》 裴松之 南朝宋 18.《史记集解》 裴驷 南朝宋 19.《老子注》 王弼 三国魏 20.《庄子注》 郭象 晋 21.《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22.《论语义疏》 皇侃 南朝梁 23.《经典释文》 陆德明 唐 24.《五经义疏》 孔颖达等 唐 25.《周礼疏》 贾公彦 唐

《仪礼疏》 贾公彦 唐 26.《春秋公羊传疏》 徐彦 唐 27.《春秋谷梁传疏》 杨士勋 唐 28.《史记索隐》 司马贞 唐 29.《史记正义》 张守节 唐 30.《汉书注》 颜师古 唐 31.《后汉书注》 李贤 唐 32.《荀子注》 杨 唐 33.《文选注》 李善 唐 34.《论语疏》 邢丙 宋 35.《孝经疏》 邢丙 宋

36.《尔雅疏》 邢丙 宋

37.《周易本义》 朱熹 宋 38.《诗集传》 朱熹 宋 39.《大学章句》 朱熹 宋 40.《中庸章句》 朱熹 宋 41.《论语集注》 朱熹 宋 42.《孟子集注》 朱熹 宋 43.《楚辞集注》 朱熹 宋 44.《毛诗传疏》 陈奂 清 45.《毛诗传笺通释》马瑞辰 清 46.《左传旧疏考证》刘文淇 清 47.《论语正义》 刘宝楠 清 48.《孟子正义》 焦循 清 49.《史记志疑》 梁玉绳 清 50.《汉书疏证》 沈钦韩 清 51.《庄子集解》 王先谦 清 52.《荀子集解》 王先谦 清 53.《汉书补注》 王先谦 清 54.《庄子集释》 郭庆藩 清 55.《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 清 56.《墨子闲诂》 孙诒让 清 57.《广雅疏证》 王念孙 清 58.《读书杂志》 王念孙 清 59.《经义述闻》 王引之 清 60.《尔雅义疏》 郝懿行 清 61.《古文尚书疏证》阎若璩 清 62.《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清 63.《管子校正》 戴望 清 64.《文选李注补正》孙志 清 65.《方言疏证》 戴震 清 66.《释名疏证》 毕沅 清 67.《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清 68.《经籍纂诂》 阮元 清 69.《说文义证》 桂馥 清 70.《群经评议》 俞樾 清

《诸子评议》 俞樾 清

从填写这些注释书的朝代和作者的练习中既可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注释书和著名的注释家,又可以了解到古注发展的概况。

我国的古书注释工作始于西汉。当时所注的多为儒家经典,注释成了“解经的附庸”。汉人侧重于字词,名物的解释,虽也有时串讲句意,但行文简约。

汉末,注释范围有所扩大,至魏晋南北朝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史、子、集的主要著作乃至佛经也有了注释。

唐代出现了注释原文和前人注释的‘义疏”、“正义”“疏”、“集解”等。

宋代注释以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

元明两代,注释工作处于低潮。

清代的注释工作成绩卓著。不仅对历代古籍和汉朝,唐朝的旧注加以考证,给大量的古书做了精而详的注释,还对前人的训诂专著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作了注疏。还有汇集古注的《经籍纂诂》,成一家之言的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俞樾的《群经评议》等。

二、二、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

1、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尔雅·释诂》)互训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互训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义界

4、市,买卖所之也。(《说文解字》)义界

5、天,颠也。(《说文解字》)音训(音近为训)

6、天,坦也。(《释名》)音训(音近为训)

7、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孟子》)音训(音近为训)

8、政者,正也。(《论语》)音训(音近为训)

9、明明、斤斤,察也。(《尔雅·释训》)互训

10、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形训

11、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递训

12、山大而高曰嵩。(《诗政训传》)义界(就形状而言)

13、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义界(就颜色而言)

14、柳,柔脆之木。(《诗政训传》)义界(就性质而言)

15、木曰豆,瓦曰登。(《诗政训传》)义界(就质料而言)

16、园,所以树木也。(《诗政训传》)义界(就功用而言)

17、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义界(就位置而言)

18、春曰祠,夏曰,秋曰尝,冬曰。《诗政训传》

义界(就时间而言)

19、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诗政训传》)义界(就涉及的对象而言)20、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互训

21、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递训

22、具,俱也。(诗毛《传》)互训(以今字释古字)

23、征之为言正也。(《孟子·尽心下》)音训(同音为训)

24、乱,治也。(《尔雅·释诂》)反训

25、落,始也。(《尔雅·释诂》)反训

三、问答题答案见教材281—285。

1、汉代训诂学兴盛的表现。答案见教材281—285。

2、魏晋至隋唐五代训诂学的特点。答案见教材293—297。

3、宋代训诂学的特点。答案见教材306-——310

篇6:毕业论文题目-投资学

[1] 开放式基金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关系研究 [2] 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3] 无套利思想及其在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 [4] 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实证研究 [5] 中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研究 [6] “国退民进”中的民间投资发展研究 [7] FDI对我国的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8] IPO发行抑价现象研究 [9] QDII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板块效应与股票投资策略 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行为分析 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城市土地区位论及其运用

创业投资对推进××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创业投资国别比较研究——以××方面为例 创业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创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创业投资相关法律与政策调整对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影响 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研究 促进研究开发的投资机制研究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与国际投资变动趋势研究 东南亚房地产市场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监管研究 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对策建议 房地产公司资金运用策略研究 房地产评估制度的国际比较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干预 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探讨 房地产行业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 房地产证券化模式:国际比较与我国选择 房地产证券化之国际比较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研究 风险投资决策评估体系研究 封闭式基金的风险防范

各国发展创业投资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公司兼并收购问题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研究 公有住房出售美中问题研究 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构建商业银行理财服务体系、完善个人理财功能 股票估值方法比较研究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股票价值评估体系分析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思考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 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研究 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优化 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较研究 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探讨 关于房地产二级抵押市场的思考 关于个人抵押贷款的匹配关系 关于权证创设的利益分析和制度比较 关于中国股权结构优化的探索 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国际投资理论评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投资与国际技术转移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 国际投资政策法规比较研究 国际投资政策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的服务化倾向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抉择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研究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证券投资的策略选择 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国有投资的布局、结构与绩效研究 合资企业中股权关系研究 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作用分析 基金公司的差异化管理策略比较 技术引进的风险及控制

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 建立融资融券赏空机制对股市影响分析 金融板块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

境外发展创业板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启示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风险比较 凯恩斯的投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跨国并购投资问题研究

利率变动对上市公司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研究 论BOT方式融资 论PPP方式融资 论彩票融资

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 论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中的非价格因素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论城市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与方法 论地价在建筑空间的分摊方法及实践

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论房地产保险市场

论房地产的销售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论房地产金融机构设置模式选择

论房地产开发性贷款与消费性贷款之静态及动态关系 论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论房地产证券化

论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的建立及发展 论国际投资变动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论国债期货投资的理论与方法 论技术改造投资重点 论技术改造投资主体的转换 论金融衍生具的风险控制 论金融与房地产再生产的关系 论路线价法在我国的运用

[100] 论企业职工持股融资的作用 [101] 论融资风险 [102] 论融资信用评估 [103] 论剩余法的运用与完善 [104] 论市场比较法中修正因素的选择及相关问题 [105] 论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处率的确定 [106] 论投资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107] 论投资鼓励政策的宏观经济效益 [108] 论投资规模的合理确定 [109] 论投资规模的有效控制 [110] 论投资经济责任制体系 [111] 论投资银行的监管 [112] 论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 [113] 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14] 论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 [115] 论我国的“安居工程” [116] 论我国的住房公积金 [117] 论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选择 [118] 论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19] 论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其完善 [120] 论我国房地产评估制度的完善 [121] 论我国房地产再开发的政策完善 [122] 论我国工业投资的战略布局 [123] 论我国海外房地产投资的市场选择 [124] 论我国教育投融资机制改革 [125] 论我国物业管理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调整 [126]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 [127]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

[128] 论西部开发的金融驱动作用和经济增长可行性 [129] 论项目评估在实际中的运用 [130] 论信托在项目融资中的运用 [131] 论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132] 论正确安排新建与技术改造的投资结构 [133] 论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 [134] 论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关系 [135] 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 [136] 论中国股票市场的板块效应 [137] 论中国基金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138] 论中国建立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39] 论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开拓 [140] 论中国银行投资功能的完善 [141] 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的改革 [142] 论资本市场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143] 论资产证券化在项目融资中的运用

[144] 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方式的实证研究——以××地区/产业为例 [145] 期货市场监管制度对比研究 [146] 企业并购的阻碍因素研究 [147] 企业并购资产定价分析 [148] 企业兼并与收购中的风险控制 [149] 启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研究 [150] 汽车行业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 [151] 浅论我国融资租赁

[152] 浅析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发展

[153]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融资环境的优化 [154] 区域性权益资本生产研究——以××省为例 [155] 全球性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 [156] 权证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57] 权证市场的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158] 如何发挥中国投资银行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159] 如何改善我国的创业投资环境 [160] 如何提高技术改造的投资效益 [161] 如何引导本土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

[162] 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建设关系 [163]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研究 [164] 上市公司业绩的动态分析 [165] 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研究 [166] 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法优化研究 [167] 收益还原法运用研究

[168] 私募基金的合法化与监管研究 [169] 提高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效益对策研究 [170] 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171] 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合理化的关系 [172] 投资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

[173] 投资结构合理化的客观标准及评价方法 [174] 投资理论比较研究

[175] 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76]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研究 [177] 投资项目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178]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79]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180] 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研究 [181] 投资项目影子价格调整方法研究 [182] 投资项目主体价格调整方法研究 [183] 投资银行的理财顾问业务发展 [184] 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

[185] 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的业务发展与创新 [186] 投资银行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187]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188] 投资银行在投资基金管理中的作用 [189] 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

[190] 投资银行在一级证券市场业务拓展与创新 [191] 投资银行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 [192] 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 [193] 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

[194] 外资独资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195]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研究 [196]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197] 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 [198] 我国ETFs发展与实践研究

[199] 我国彩票业营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0] 我国创业投资企业引入有限合伙制的可行性研究 [201] 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202] 我国股票价格走势分析

[203]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行为及其影响分析 [204] 我国管理层收购运作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205]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问题研究 [206] 我国基础投资研究

[207]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208] 我国跨国公司投资模式探讨 [209]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研究 [210]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研究

[2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的思考 [212] 我国企业投资需求制约因素研究 [213] 我国企业重组模式及发展取向

[214]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跨国经营及其战略选择 [215] 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 [216] 我国投资银行信用交易的可行性研究 [217] 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的完善策略 [218] 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问题研究 [219]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防范和化解 [220]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研究 [221]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与创新研究 [222] 我国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223] 我国证券市场资本结构研究 [224] 我国政府投资研究

[22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中提前还贷行为分析 [226] 西部大开发中投资空间布局研究 [227]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与对外投资关系研究 [228]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研究 [229] 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 [230] 需求结构、投资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 [231] 银行并购——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 [232] 引入战略投资者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233] 证券市场并购策略研究 [234] 证券市场的发育与完善问题研究 [235] 证券市场的监管 [236] 证券市场管理问题研究 [237]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对策 [238] 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 [239] 证券市场卖空机制研究 [240] 证券市场上购并策略研究 [241] 证券市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42] 证券投资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分析 [243] 证券投资机会和宏观政策分析 [244] 证券投资基金创新研究 [245] 证券投资组合方式研究 [246] 证券文化的构建初探 [247] 政府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 [248] 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249] 中国MBO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250] 中国OTC市场交易体制的设计 [251] 中国QFII制度的发展研究

[252]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问题及未来改革的趋势 [253]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254]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研究 [255] 中国非正式金融研究 [256] 中国风险投资环境分析 [257] 中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问题研究 [258] 中国股票市场CAPM实证分析 [259] 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思考 [260] 中国股票市场季节性效应的实证分析 [261]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 [262] 中国股权分置问题研究 [263] 中国股市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264] 中国股市的发展战略研究

[265] 中国股市的影响因素及价格走势分析 [266] 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267] 中国股市晴雨表的功能发挥分析 [268] 中国股市影响因素分析 [269] 中国汇率与股票市场关系研究 [270]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行为比较研究 [271] 中国基金投资组合管理策略比较研究 [272]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 [273]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 [274] 中国民间投资研究

[275] 中国贫富差距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机制研究 [276] 中国期货市场套利策略分析 [277] 中国企业并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78]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279]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280] 中国投资银行的定位

[281] 中国投资银行的法制现状与展望 [282] 中国投资银行的经营发展战略 [283]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对策 [284] 中国投资银行在评判市场的作用 [285] 中国投资周期性波动的成因 [286] 中国信托投资问题研究

上一篇:搞笑幽默笑话故事下一篇:四川师范大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