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学研究论文

2022-04-17

知识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1:

交叉学科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知识产权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石和重要保障。知识产权管理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中面临法学与管理学分离、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法管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发展体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

1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的特点

1.1以法理学为基础

知识产权管理以知识产权法为基础,并结合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是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的应有之意。首先,知识产权属于民法的分支,知识产权的基本范畴和概念都不能脱离民法的语境而孤立存在。其次,知识产权的很多制度都是建立在民法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比如知识产权中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许可和转让就离不开民法中合同法的规范和指引。总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对民法制度的借鉴和吸收,或是在民法制度的框架和规范下实施,都不能脱离民法而孤立存在。

1.2以知识产权法学和管理学的融合为重点

知识产权分为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四个环节,要想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同时管理思想也贯穿于这四个环节的始终,促进四个环节的顺利实现。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我国“要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纲要的提出,更加验证了知识产权管理不是单一的以法理学为内容,而是在法理学的基础上实现法学和管理学的完美融合,这才是实现知识产权管理这门学科培养目标的正确选择。

1.3以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

知识产权管理学科以知识的创造、传播、保护、管理以及运用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和管理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法律问题主要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价值、原则、功能以及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等,而管理问题主要涉及到通过对知识资源的配置来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当然,这两方面的问题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即知识产权管理这门学科既不纯粹地研究基本法律问题,也不局限于具体的管理实践问题。

2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知识产权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模式

2.1.1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模式

所谓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模式,就是以课程为主要突破点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路径,基于课程模式,不同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选择又分别形成了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课程”路径或者“学科-课程组合-专业”路径。知识产权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识产权法学方向,这类高校包括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在这类高校中开设的课程也主要是以法学为主;另一种是知识产权管理方向,这类高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以及重庆理工大学等,这类高校除了会开设一般的法学理论相关课程以外,也加大了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比重,更加迎合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2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项目模式

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作为法学和管理学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研究生可以作为项目人或者助手加入其中,在知识产权法的研究中探索如何实现知识资源的配置和知识成果的转化等管理学问题,在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中发现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一个项目的学科跨度越大,项目实施的过程就越能培养研究生的交叉学科发散意识,因此,采用虚体式的项目模式成为交叉学科尤其是知识产权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选择。

2.1.3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化模式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化模式就是将知识产权管理等类似的交叉学科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为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带来身份认同,使之与传统的非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一样获得同等的地位。目前在我国采用知识产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化模式的高校有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以及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等。

2.2知识产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剖析

2.2.1法学学科和管理学学科各自为政

知识产权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化的学科,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科的交叉性,它的强大竞争力在于运用学科交叉形成超值的学术潜能。知识产权法学是学习和运用知识产权相关内容的基础和保障,而管理学则贯穿于知识产权的产生、保护、管理和运用的各个环节,它们二者之间应该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从目前各高校的知识产权学科设置中可以了解到,无论是从课程模式、项目模式还是制度化模式来看,很多高校都并没有很好地实现知识产权法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而是让它们“各自为政”,有些高校虽然象征性地开设了相关的法学或者管理学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会有所偏向,让这些本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成为“摆设”。

2.2.2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

由于知识产权专业在法学专业下发展而来,高校往往是专注于培养“纯法学”的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这与当前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对于知识产权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企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会愈发重视企业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需要挖掘、评估、保护以及运用自身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需要对其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产权进行科学管理与规划,从而提升市場竞争力。如果高校仅仅重视培养法学方面的知识产权人才,就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2.2.3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存在脱节

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交叉型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它的很多概念、规则的理解都还存在争议,需要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来厘清这些概念和规则的界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往往以教材为中心,重点阐述知识产权相关主体的基本概念特征、法条等基础知识,很少结合现实中实时性、热点性的相关案例进行追踪与解读。此外,虽然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一直强调实践性,但实践、学习课程并没有形成科学、连续的体系,并且缺乏相应的監督和考评机制。

3基于交叉学科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3.1构建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好标杆和参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摆脱“纯法学”或“纯管理学”的学科设置,而应该向法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本国知识产权学科发展的阶段和要求,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共享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其次,在教学模式上,鼓励自主创新、主动探索,比如不定期开展模拟法庭,加强基础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通过课堂上对一些企业典型的、紧跟社会时事的案例追踪与分析,将法学和管理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结合,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更好的统一,从而达到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和宗旨。

3.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扎实学好理论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了培养更多务实性、实践性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各高校应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增加实务课程比重,鼓励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条件下积极到法院、企业以及专利代理机构等相关行业学习实务技能,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不但要把实习工作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实习的效果。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确定一个研究范围,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感兴趣的案例,并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网上搜索的信息在课堂上将研究的结果做一个简短的汇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教学质量。

3.3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知识产权学科发展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仅仅依靠高校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作。政府应当牵头引线,鼓励和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从宏观上进行战略部署;企业作为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需求方,对人才的要求更具有发言权,高校应当与企业、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当然,高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按需培养相应的知识产权人才,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产权人才定制模式。”三方共同参与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以及更有效地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基于交叉学科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8):10-15.

[2]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J].中华商标,2007,(11):11.

[3]曾培芳,吴树山.创办高水平知识产权学院的思考[J].知识产权,2012,(5):62-66.

[4]曾德国,薛笑梅.知识产权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1):38-43.

[5]彭志强.基于“法管融合”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40-41.

[6]马海群.论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视角与内容体系[J].新世纪图书馆,2014,(4):3-6.

[7]何培育,王潇睿.政校企三位一体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重庆与世界,2016,(12):24-27.

作者:彭志强 刘俊娜 刘雅婕

知识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2:

中国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分析

摘 要:在管理学重要期刊中选取2000至2007年间的220篇知识管理研究文献,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次、研究主题等维度进行了编码分析,通过与西方研究的比较,发现: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是探索性的定性研究;研究方法以非实证方法为主,实证方法应用得较少,但近年来有所增加;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组织层,团队层和个体展少有人研究;研究主题较为宽泛,但深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具体研究。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分析层次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知识管理被看作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的全新的管理思想,并且吸引了来自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西方学者对于知识及知识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90年代中期开始知识管理为信息系统研究者所关注,并持续至今,目前已进入理论深化和实证应用阶段,而我国直到2000年后,该领域的研究才开始逐渐增多,并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状况如何?采取了哪些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和主要议题又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国外相比差异在哪里?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理清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知识管理研究水平与国际的接轨。

国内外学者在知识管理研究方向的分类框架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探索。Alavi根据知识管理研究的不同侧重点和不同情境对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上的41篇知识管理文献进行分类,将研究重点归为知识管理的某一过程(知识创造、知识存储、知识转移)或者知识管理系统的某些方面(设计、使用、影响),将知识管理研究的情境分为三类:涉及较少情境知识的一般组织、知识密集型的组织以及知识密集型的员工,该框架能对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而清晰地划分,被国外研究学者广泛采用,国内方面,郝建苹按研究内容对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仲秋雁用词频分析法对国外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李莉考察了国内VIP数据库中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文献,从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

通过对已有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的文献回顾,我们发现虽然国内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但并未按照国际上惯用的系统框架对我国知识管理进行分类研究,这不利于知识管理研究的国际比较,为此,我们主要借鉴了Alavi的分类框架,这样既可以分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又可以比较中西方研究的差异所在。

1 研究方法

1.1 期刊选择

我们的研究基于已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没有包括会议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及专著,为此选择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部指定的20种管理学重点期刊作为检索对象,我们认为这些期刊中刊载的知识管理的论文基本可以代表中国管理学界在知识管理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在这20种期刊中,除了《控制与决策》、《数理统计与管理》、《运筹学学报》、《会计研究》等4种期刊外,其他16种期刊均在2000—2007年间刊载过知识管理领域的论文。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逐个对选定的期刊进行检索,基于“知识管理”为关键词,以篇名、关键词和摘要为检索条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不遗漏,逐一阅读文献摘要,剔除实际研究主题并非知识管理的文献,一共检索到220篇相关文献,所有检索结果均用SPSS软件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

1.2 对所选取研究的分类编码

本研究将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次和研究主题四大维度来对文献样本进行编码分析。

1.2.1 研究目的 将研究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因果性研究(见表1),探索性研究往往是在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尚不很清晰的情况下进行的;描述性研究则着重于给出对某个研究主题的描述;而因果性研究则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揭示变量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

1.2.2 研究方法 分为实证和非实证研究两大类,参考过往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文献分析中的分类方法,把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为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工具开发等四类,非实证研究则不细分。

1.2.3 研究层次 研究的分析层次是进行文献分析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沿用IS领域惯用的分类系统将知识管理研究分为8个层次:社会层、组织间层、组织层、小组/团队层、个体层、系统层、学科层和其他。加入社会层是为了区分那些研究区域、国家层面的知识管理的文章,加入组织间层,可以区分研究跨组织问题的文章,为了区分技术类论文,本文加入了系统层用以归纳那些聚焦于知识管理系统设计或平台构建的论文,学科层论文指研究知识管理自身的论文,大部分综述类文章都属于学科层,在研究层次中增加了“其他”一栏,用以表示那些未提及研究层次的研究。

1.2.4 研究主题 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知识管理研究主题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摘要内容及关键词进行了研究主题的归类,主要研究主题及编码如表1所示。

在以往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已有一些学者试图从主要的知识管理流程活动人手对知识管理研究进行分类。为了便于与国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本文采用Ala-vi(2006)的分类框架,对国内的知识管理研究进行分类编码,表2给出了一个研究可能归属的分类列表及其编码。

2 结果分析

文章出版年份、论文数量、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论文数在2000到2007年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007年的文章数量为历年最多(19.5%),说明知识管理这一研究领域正逐步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

表4显示了各种期刊在2000-2007年间刊载的知识管理论文数量和所占比例,20种期刊中的论文数量有很大差异,前5位的期刊一共有161篇,占总数的73.2%,其中以《研究与发展管理》和《科研管理》的论文数最多,分别为58篇和43篇,可以看出其对知识管理研究的重视,而后5位的期刊一共只有16篇知识管理的论文,仅占总量的7.3%。

2.1 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统计

从表5看,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探索性的定性研究,而采用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的实证性研究非常少,多数研究并不涉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更多地是基于个人认识与逻辑推导。

为了把握国内研究在方法运用上的发展趋势,把2000—2007年所有文章按研究方法分别进行统计,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逐渐成熟,知识管理研究中实证方法应用的比例已随着时间逐步提高,到2007年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已超过一半(53.5%)。

2.2 按研究层次统计

表6清楚地显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层(66.8%),对组织间层(11.8%)、系统层

(5.0%)和学科层(6.8%)也有不少的研究,而对于西方该领域学者更多关注的小组/团队层与个体层的问题,国内学者却极少研究。

2.3 按研究主题统计

2.3.1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主题和内容分析 从表6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覆盖的主题相当广泛,其中,以对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的实施以及知识管理的应用为主题的文章居多。

国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初期比较多的是对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进行引入性的介绍,也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知识管理进行创新解释和对知识管理过程模型进行改进与修正。

研究中比较多的是对知识管理的战略研究(25.9%),知识管理的战略层是指将知识管理在全组织范围内作为综合性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来考察,一些文章认为知识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应把知识视为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运营,另外,国内学者比较侧重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探讨,还有一些研究从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方面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

在国内研究中,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于从实施(20.0%)与技术(6.8%)的角度解决知识管理的问题。有关知识管理实施的文章主要论述了实施的环境、遇到的问题及实施的步骤和方法等,有关知识管理技术的研究包括其实现的基础技术、管理软件、平台构建等。

2.3.2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在研究主题和内容上的比较 结合A1avi分类框架编码的结果(见表7)进行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在研究主题和内容上的比较。

1)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指新知识的开发,对知识创造的界定比较混乱,部分原因是因为野中模型中的知识创造所包含的内化、外化、社会化和组合过程涉及到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两方面,在本文中,知识创造严格定义为新知识的开发,而忽略其他形式。

国内少有文章从知识密集型员工的角度研究知识创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有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说明我们还需要在个体和团队层次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在Alavi的综述文章中,有4篇文章划分在该分类下,且基本都是围绕着团队进行的研究,领导行为对团队成员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

对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知识创造,王重鸣通过某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研究了知识密集型组织情境下的知识创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任务特征变量对知识创造过程的缓冲作用,发现能力与性格、信息冗余和领导这三个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有3篇文章关注于组织的知识创造研究,但他们没有特定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的情境,因此视为一般组织的知识创造,马宏建认为对应于不同的知识创造过程,应采用不同的知识管理策略,一些学者研究了知识创造对组织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谢洪明以我国华南地区196家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学习导向通过知识整合来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芮明杰通过对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创新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Alavi回顾的41个研究中,有9篇涉及知识创造,占了将近四分之一以上,而国内只有10.5%的文献研究这一议题。

2)知识存储,正如组织可以学习和创造知识,组织也应该以一种可访问、可获取、可利用的方式存储知识,这是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国内关于知识存储的研究比较少,这与国外的情况相似,在Alavi的研究中,也仅有2篇涉及知识存储,国内的研究主题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组织知识存量的价值表示,二是组织知识存量的结构化表示,喻金田根据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类型把企业的知识进行分类,通过寻找知识节点来进行企业知识存量的测评,李顺才则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知识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席运江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开发了一套表示组织知识存量的方法。

3)知识转移,组织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在适当的时间把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人,知识转移是有目的地将知识从一个来源转移到另一个来源,这样的转移发生在各种实体之间,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有18.4%的文章集中在这一议题上,表明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关注度颇高。

关于知识密集型员工的知识转移研究,吴锋将外包环境下知识转移和流失风险分为四个区域,对应不同区域给出了基于知识管理与控制的外包策略。赵兰香发现在合作创新环境下,降低交易成本的努力有时却阻碍了合作过程中知识的有效传递。

一般组织的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转移的模式、影响因素和转移机制等方面,周晓东对知识转移模式、影响因素及转移机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分析,徐金发构建了知识的情境维度,分析了情境与企业知识转移的互动关系。

也有一些学者对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卢兵提出了一个企业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魏江在这一研究主题上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以多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得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相关知识转移过程的量化指标,孙煌阎(2003)从转型经济中东道国母公司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本土企业通过国际合资关系获取知识的研究框架,认为合资关系界面会对本土企业的知识获取产生重要影响。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多把情境设定在组织层面上,而国外对知识转移的分析多倾向于与个人、团队相结合,而非组织之间。

4)知识管理系统设计,到目前为止,发表文章最多的类别是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占到了28.9%,这与Alavi的研究情况恰恰相反,在她所回顾的41个研究中仅有3个是关于知识管理系统设计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首先在于偏重于技术性问题是我国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传统,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在我们选定的期刊范围中存在信息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期刊,所以导致这方面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多。

知识的创造方面,王君提出了基于Web的组织知识创新的模型框架以及基于Multi-Agent的组织知识获取模型框架,并且给出了模型实现的关键技术及知识集结方法。

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方面,王兆祥建立了一个包含物理层、数据层、语言层、知识层、能力层和应用层等六个层次的知识转移成功模型,潘星建立了以知识空间三元组为背景的知识地图模型,并设计了概念聚类算法,将它作为组织知识共享的工具,钱亚东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平台。

知识管理系统的平台设计和应用模块方面,沈洁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的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型,霍艳芳通过分析虚拟企业的特性和运作模式,设计出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模块,魏勇从知识资本、知识管理活动、知识互动网络、知识管理支撑平台四个方面来分析某软件企业的知识管理,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平台。

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工具方面,徐福缘讨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四类实现技术和工具、研究的难点和工具软件的发展等问题,段华将Petri网技术应用于领域知识库的建模和分析,给出了知识库

各种异常现象检测的建模技术和验证方法,沈晖开发了基于Web的企业知识库系统,并引入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解决企业参考模型库的模型分类问题。

5)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中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主要包括个体与知识管理系统交互的文章,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18.4%的研究属于这一类别,在Alavi的研究中,37%的文章属于这一类别,表明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系统使用这一议题的关注度都很高,所不同的是,国外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知识密集型员工情境下的,而我国大部分研究对研究情境并没有作特别的设定,大部分都被划分在一般组织类别下。

和国外的情况相似,国内这一方面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知识共享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上,一些学者对如何解决组织内知识共享这一问题提出了有创意的见解,陈骥针对项目管理的团队特征,提出了结对工作模式来促进团队成员中隐性知识的共享,还有一些学者聚焦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李涛、谢荷锋的研究表明成就感、工作的挑战性和责任心能促使员工提高知识共享的质量,组织中的公平氛围和身份认同氛围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激励效应。

6)知识管理系统的影响,组织采用知识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国内对该议题的研究多见于知识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上。

3 讨论与研究展望

由于受到环境特点、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尚未完全实现与国际相关领域的接轨。

从研究设计上看,研究方法的差异仍然是中西方研究的最大差异,我国知识管理研究主要依赖于非实证研究,在所有220篇文献中仅有25.5%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而西方学者多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验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更加严谨和系统,从趋势上来看,国内的研究从最初概念性的分析说明,到逐步出现案例研究和基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研究,呈现了从探索性研究向描述性、因果性研究发展的趋势,未来应该更多采用符合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体系来深入地分析知识管理相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知识管理受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只是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研究框架,必须把中国情境下的文化、规范、价值观等因素考虑进来,对中国情境下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

从研究内容的角度看,国内初期比较多的是对知识管理定义、相关理论及模型的引人性介绍,现在已经有部分文献开始对知识管理的某一具体过程或情境进行研究,研究主题越来越具体化,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知识管理过程的研究普遍不够重视,尤其是对知识密集型团队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问题研究得很少,国内研究的主题虽然广泛,但研究的深度还需要加强,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缺乏对内在机制和因素间因果关系的探讨,实证依据也较少,从研究层次来看,我国知识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层和组织间层,很少进行个体层和团队层的研究,在团队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一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我国的知识管理研究还有一个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倾向于把知识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引入另一个领域进行理论创新,或是把其他领域,如心理学、生物学及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引入知识管理理论和模型的构建中,进行理论创新,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本研究的局限之一在于期刊的选择,由于只选择了16种有代表性的管理类期刊,所以无法涵盖中国知识管理研究的全貌,一些技术类的文章有可能发表在计算机类的期刊上,这可能造成研究的遗漏,另外,作为针对知识管理领域的文献分析研究,我们采用Mavi的分析框架来进行归类分析,但由于知识管理相关研究的主题分散与边界模糊,加上我国的研究具有自身和学科体系的发展特点,导致有一些有价值的文章无法进行归类,有必要在今后开发出我们自己的分类系统来更合理地描述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状况。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比较了国内外在研究上的异同,发现国内的知识竹理研究:①占主导地位的是探索性的定性研究,缺乏深入的因果性研究;②研究方法以非实证方法为主,实证方法应用得较少,但近年来有所增加;③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组织层,团队层和个体层少有人研究;④研究主题较为宽泛,但深度不够,缺少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具体研究,与西方的研究相比,我国的知识管理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也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国内学者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研究领域,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咏梅 王 琦 彭连刚

知识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3: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分析(2000年~2012年)

摘 要:分析了2000年~2012年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成果的分布情况,从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和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三方面,对其研究内容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了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特点与问题。

关键词:档案;知识管理;文献计量法

为了解和分析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笔者于2013年3月20日,以“档案*(档案工作+档案部门+档案管理+电子文件+档案信息+档案人员+档案资料+档案学)+知识管理*(知识资源管理+知识服务+知识组织+知识挖掘)”为题名,在CNKI、万方和超星等数据库检索,经数据清洗获得有效文献263种:期刊文献237篇、学位论文22篇和图书4本。[1-4]

1 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分布

1.1 从文献年度分布纵向而言。由图1-1可知: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始于2000年,2003年开始大幅上升,到2007年出现“井喷”状态,达27篇之多,而后研究热度持续增高。究其原因:一是得益于知识管理浪潮在企业界及相关领域的兴起与发展;[5]二是档案部门实现知识管理和提供知识服务的实际需求。

1.2 从文献年度分布横向而言。由图1-2可知:从2000年至今整个学界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已达10639种:期刊文献9082篇、硕士学位论文1151篇、博士学位论文133篇和图书专著273本,平均818种/年;而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共263种,平均20种/年,仅占其中的2.5%。同企业知识管理、图情知识管理研究相比,虽三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均始于2000年前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差距渐大。

1.3 从文献来源分布而言。由图2可知:263种文献中,档案期刊共155篇文献,占总比例的59%;其中档案核刊共99篇,占总比例的38%。其中,5种档案核刊载文10篇以上,共76篇,占档案学核心期刊的76%,占总比例的29%,说明这几种期刊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视。

1.4 从文献研究力量分布而言。如图3所示,所获文献中除8篇作者机构无法查考外,以第一作者机构为准共113家:高等院校66家计156篇,占60%;档案局馆(含档案室、图书馆)15家计61篇,占23%;研究院所(含设计院)8家计14篇,占5%;重工集团(含冶金、煤炭、核电)9家计11篇,占4%;其他机构15家计21篇,占8%。分析可知:高等院校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和南京政治学院等为高产院校;此外,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者共10位, 5篇及以上者共计5位:徐拥军、孟歆、蔡娜、姚乐野和贾玲为高产作者。

2 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重点与热点

由图 4(选取前60个高频关键词,用 Cite space II绘制的关键词聚类和演变趋势图谱)可知,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主要有三大热点: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相关关系、管理内容、管理系统、知识服务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和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

图4:“关键词聚类—演变趋势”图谱

2.1 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在统计的文献中占有较大比例,概言之:

第一,关于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首先,是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启示和要求:“知识管理启示档案管理要注重隐性知识挖掘、推动档案知识共享、成为学习型档案组织,要求档案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变革管理技术、提供档案知识服务。”[6]其次,是档案管理对知识管理的作用:“档案管理具有扩大知识库、增加智能、促进知识共享、增强组织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作用。”[7]最后,是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两者共同点是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利用同属信息管理范畴;两者区别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同时强调隐性和显性知识,档案管理强调显性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的范围要大于档案管理。”[8]

第二,关于档案知识管理阶段论。研究者大多认为,档案知识管理是继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之后的第三阶段,为档案管理的高级阶段,是对前两种管理形式的延伸与拓展。胡小琳提出档案管理工作“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三阶段,宗培岭教授提出档案管理工作“实体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知识)管理”三阶段,李明贤提出档案“物理控制、技术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四阶段,《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应用培训教程》提出档案的“纸质管理、电脑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知识化管理”四阶段。[9]

第三,关于档案知识管理的内容。潘连根教授认为,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知识组织、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知识传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10]伍振华教授分析了档案馆知识管理“准备与规划、组织与人员、实施与评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等内容;[11]丁恩多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知识创造、知识组织、知识检索和知识服务”等内容。[12]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档案知识管理应包括:档案知识的创新管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换管理)、档案知识的共享管理(知识转移和知识差距)、档案知识的应用管理、档案知识服务管理、档案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档案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档案知识管理的工具和系统、档案知识产品的管理、档案知识管理者问题、档案知识管理学习或创新培训等问题。

第四,关于档案知识服务、知识库和知识系统。徐欣娅从“档案知识服务的组织、信息来源、服务人员要求、服务方式、实现条件(建立知识库)”五方面阐述了档案知识服务。[13]孟歆从“档案利用者需求分析和知识资源的合理评估、知识开发和知识获取、知识挖掘与整理、知识分类检索、知识检查和更新”五方面论述了档案知识库。[14]徐拥军博士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OA系统中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集成管理,用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提高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功能”的档案知识管理系统。[15]

2.2 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浪潮滥觞于企业界,企业知识管理的蓬勃发展,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成为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突破口和热点问题奠定了基础,国内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内容,概言之:

第一,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及企业档案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和作用。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变革档案管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技术、实现档案智能化服务、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16]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管理“显性知识的沉淀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编码工具、知识共享的主要媒介、企业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寻找知识专家的关键线索、企业员工知识培训必备教材和知识型企业文化的重要反映”。[17]

第二,企业档案部门及管理人员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要求。知识管理的渗入与发展要求档案部门进一步实现“图情档一体化、技术手段现代化、档案工作法制化、信息开发创新发展”等,同时档案部门应承担起“扩展企业知识积累、促进企业知识共享和构建企业知识财富”等功能。[18]档案知识管理人员要扮好“知识中介者、新知识提供者、信息技术精通者、企业决策咨询者和知识共享理念宣传者”等角色和具备“档案学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信息管理技能与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人格特质”。[19]

第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徐拥军博士论文从“以知识管理为向导的档案管理,以档案管理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双向视角,深入地研究了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20]

此外,孙军研究了企业档案参与知识管理的有利因素、不利条件及对策;张鸿业等研究了企业档案对企业个人知识和企业组织知识的作用;曹航研究了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之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等。

2.3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正是这“两个时代”相遇,造就了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热潮,其研究内容概言之:

第一,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定位。数字档案馆“是一项创新工程,需要知识创新的积累与支持;是一种知识型组织,需要采用知识管理模式来促进本身的发展”是为必要性。数字档案馆“具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与先进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撑”是为可行性。[21]唐艳芳等提出数字档案馆“是组织档案信息交流的中心,是社会各个方面获取知识信息的宝库,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信息中心和重要知识库”的定位与要求。[22]

第二,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的功能与特征。蔡娜和姚乐野提出知识管理型是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向,并研究了知识型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包括传统档案馆的管理功能、信息管理功能、知识管理功能、知识服务功能和人本管理功能)与特征(包括系统无缝链接化、资源加工专深化、用户中心化、搜索便捷化、信息提供知识化、服务智能化和知识交流网络化)。[23]

第三,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实现机制和对策。丁恩多提出“设立知识主管、建立管理系统、开展管理活动和构建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平台”四方面;[24]潘连根教授提出“组织管理机制、技术机制、环境和激励机制”三方面;[25]李巧玲提出“创建知识库、构建知识节点与知识网络地图、组织知识链、管理知识资产、培育学习型组织、构建知识评价机制”七方面。[26]姚乐野和蔡娜从“标准体系、人力资源、用户需求分析、基础设施、知识资源、技术系统和组织体制”等方面提出知识型数字档案馆建设对策。[27]

3 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小结

第一,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虽然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热度在持续增高,但同整个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相比,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研究成果的深度,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都还处于较低水平:成果数量仅占整个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2.5%,成果内容还处于点线式的分散状态,研究者多从某一方面或视角去研究档案知识管理。

第二,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主题正在不断深入。从早期对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档案馆知识管理等主题,到后期对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高校档案知识管理、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等主题。同时,研究内容也从概念、关系、作用和要素等基础分析,走向档案知识管理的系统、技术和策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第三,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应重视的两点。一是加强档案知识管理微观理论的研究,目前对于具体的知识挖掘、知识组织、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流程、工具、方法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甚少。二是加强档案知识管理实践应用研究,国内研究文献很少有对档案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案、手段与实施流程进行研究,应注重借鉴企业、图书情报等领域研究成果,结合档案管理实践与知识管理方法,深入研究档案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11]伍振华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20]徐拥军著.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3][27]姚乐野,蔡娜著.走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邱均平主编.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02:122.

[6]于元元.知识管理对档案工作的启示[J].档案学研究,2007(2):3~5.

[7]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山西档案,2008(1):17~19.

[8]武立.论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1.

[9]徐拥军,邓荣华.档案学界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兰台世界,2008(12):2~3.

[10][25]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J].浙江档案,2005(12):5~7.

[12][21][24]丁恩多.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9~11.

[13]徐欣娅.档案知识服务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辨析[J].机电兵船档案,2002(5):8~11.

[14]孟歆.结合知识管理浅议档案知识库的建立[J].兰台世界,2007(24):44~45.

[15]徐拥军.“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与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9(2):58~62.

[16]张涛.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5):79~80.

[17]徐拥军,王宏.论企业档案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4(3):63~65.

[18]马海群.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J].档案学研究,2001(5):41~44.

[19]章小波.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档案人员角色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1):21~24.

[22]唐艳芳,张冬梅.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馆[J].档案学通讯,2003(3):88~90.

[23]蔡娜,姚乐野.知识管理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8(3):54~58.

[26]李巧玲.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档案,2009(5):15~1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13-04-17)

作者:胡康林

上一篇:青少年美育教育论文下一篇:物理学人才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