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金融产品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拥有海量数据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形成对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挑战,零售业务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核心任务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零售金融产品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零售金融产品论文 篇1:

O2O模式:解困传统零售业

传统零售业在面对经济下行和科技变革的双重压力下,经过了不太愉快的2013年。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重点零售企业百货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0.3%,增幅与上年持平。不过电商业绩的增长却让人不禁叫绝。数据显示,2013年网络购物销售增长31.9%,增速分别比百货店、超市和专业店高出21.6、23.6和24.4个百分点。这预示着,传统零售业发展进入瓶颈,“触网”是必行之道。

“触网”被认为是拯救零售业的诺亚方舟,不仅能解救零售业于危难之中,也可能打造出一种全新的购物理念。截至2014年1月9日,全国已有超过80家的传统实体零售商通过不同模式介入电子商务。一时间,零售服务转型O2O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本届两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在今年的政协提案中建议:“加快移动商务应用推广,引导零售服务O2O转型”。

张近东委员认为,对于零售业而言,如何持续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全方位、深层次的购物需求,是整个行业必须要思考的议题。实体门店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实物体验等方面的需求,电子商务满足了信息获取、便捷交易等方面的需求,但他们都有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唯有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才能满足时下消费者全部需求。

传统零售业困局

2013年对传统零售业来讲确实不怎么好过,关店潮频现,并购迭出,上市公司业绩令人担忧。

位于北京南三环草桥的外资零售巨头卜蜂莲花因巨额亏损悄然关门。以生鲜产品出名的永辉超市在2013年已陆续在福建、河南、东北等地关闭5家门店。世界第三大零售商TESCO乐购,2013年5月,上海镇宁店谢幕;9月,中国区首店——上海乐购长宁店也宣布关闭。11月,王府井百货旗下首个子品牌hQ尚客百货北京市大钟寺中坤广场店黯然关张。

2013年新年伊始,北京王府井百货就宣布收购中国春天百货39.53%的股权,开启了这一年国内百货行业大规模并购整合的序幕。8月,华润万家吞下TESCO乐购中国业务。10月,北京翠微股份斥资收购北京当代商城和北京甘家口大厦100%股权。新世界百货收购上海汇姿百货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据汤森路透并购交易历史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传统购物中心零售业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至少44%,共计36起,而并购交易总额甚至接近2012年总额的4倍。

从2013年百货类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多数公司的增速持续下滑,营业收入仅实现个位数增长,甚至有公司出现负增长。

电子商务破局零售业

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传统零售业黯然神伤之时,电商们却在大放异彩。电子商务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方便,更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

首先,网络上供应的货品五花八门,可谓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没有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货品,同时还伴随着相较实体店更为低廉的价格。起初人们对线上交易还存在些许疑虑,主要是关于交易安全和货品质量,但是经过近些年各家电商的努力,已经出现了清晰的行业规则,安全技术也在逐渐完善,而且依托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减轻了消费者对退换货的顾虑。

去年年底,在新浪微博上曾发起过一个投票,题目是“2013年对改变生活影响力最大的事”,票选第一名的是电商,第二名的是快递。很多白领对这个结果也是深以为然,因为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见到快递的次数可能比见到老板的次数还多。

反观传统零售业,大型商场广泛布局,这些商场往往都是集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商城,功能服务均呈现出良好的状态。然而商务部提供的数字却并不乐观,2013年全国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仅仅比去年增长了0.9%。

比起人群拥挤的商场,只需要坐在家里动动鼠标的购物体验更符合现代人的胃口。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网络了解各种各样的消息,这些消息以低廉的成本快速的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寄生于网络的电商自然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就像是近两年来兴起的“造节”运动。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双十一”。去年的11月11日,天猫的总成交额达到350亿元,打造出一场全民狂欢的盛宴。而这个“双十一”的说法最初来源于学生中间的一种调侃,仅在校园里流传。

这时,传统的商场和实体店依然在寄希望于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公众节日,给人带来一种极度的审美疲劳。而且当所有的零售商都把眼光放在同一天上,企图在拥挤的市场中搏杀出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时,其宣传成本高的吓人不说,效果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的。

现在还有一种怪现象,我们一到双休日或者节假日上街,商场中总是人满为患,完全看不出传统零售业正在经历着危机,可是从账面上反映的状况却是岌岌可危。也就是说,客流不断,但是人们并没有消费。那这部分消费去哪里了呢?

其实这也与近些年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对一线品牌的扶持有关。很多一线的服饰、化妆品、家电商家纷纷入驻电子商场。目前在天猫上就有超过2000家外国店面,其中包括耐克、盖普、三星等公司。其商品供应齐全,价格优惠幅度大的惊人。因为网上商城没有房租、没有销售讲解人员等等成本,光是房租这块就将近占实体店销售额的5%,再加上人工费,与网上商城形成10%的价格差不足为奇。电商之间也存在着价格竞争,以此来加大客户粘性。天猫商城负责国际业务开发的主管表示,今年天猫与商家联手进行的促销中,一些商品的价格可以比原价低60%。

于是,商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拿着手机去上网比较商品价格的顾客。实体店沦为了电商的展柜,让传统零售商有苦难言。

O2O合作新模式

现在很多家传统零售商开始寻求与电商的合作。这似乎应了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这场争夺零售市场份额的博弈中,传统零售商开始尝试站到昔日的敌人身边去,协同作战,共同发展。

2013年9月,天虹商场联手腾讯微信打造天虹应用平台,天虹全国其他60家门店计划陆续上线。海宁皮城的网上商城“海皮城”也在9月份正式上线。10月,友阿股份公司与腾讯控股子公司大湘网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友阿微购youa-wego”微信公众平台。杭州解百也推出官方微信,未来计划还将推APP软件。徐家汇的汇金百货信息系统目前已和徐家汇商城集团、天猫、新蛋、京东等网上商城打通。南京中商则组建了电商网站南京雨润云中央。今年,红旗连锁、喜士多、美宜佳、十足、祐驿站等,共有7个便利店品牌也与支付宝开展了合作。此外,苏宁云商、王府井、华联、大悦城等传统百货类公司也宣布将进军O2O领域。

所谓O2O,是英文Online To Offline的简称,是指线下的商务机构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其核心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让用户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后,到线下去享受服务。

最早应用在团购模式中。商家把自己的某种或某个组合的特定产品挂在网上,以较低的价格和限时抢购的销售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一方面薄利多销,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一种“敲门效应”,扩大消费群体。

而百货类企业的O2O又与团购有所不同。银泰商业相关人员对其发展O2O的战略做了这样的解释:“人气是实体店的基础,大家认为电商时代可能会冲击实体店人气,但假如我们能与电商做进一步合作,那就能提升实体店人气并将在线购物消费者也转化到门店内。”

同时也更注重移动互联网在新O2O生态中的应用。阿里巴巴集团的吴倩表示,移动时代的到来让用户没有了线上与线下之分,用户的网络生活其实就是用户的真实生活,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只是用户上网这么简单,还需要让用户从线上回归线下,形成良性的共赢生态平台圈。

O2O新概念启航

今年的三八节,阿里集团与银泰、大悦城、新世界、华联、王府井这五家国内零售百货龙头企业合作,尝试把他们脑中的O2O概念与消费者分享。

比如,手机淘宝联合杭州城西银泰城推出“支付不排队”的全新概念服务,用户在杭州城西银泰的某些品牌店铺购物时会收到来自手机淘宝客户端的提示,让用户打开蓝牙。在选好商品后,用户就可以通过蓝牙系统,用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完成支付,不用再去收银台排队付款。消费者还可以提前通过手机淘宝客户端,领取银泰商业旗下参加“3·8手机淘宝生活节”商场的专场优惠券,红包及会员卡,在用户支付时,可在支付宝账户中直接核销。

而支持这些实现的是手机淘宝app,它整合了淘点点、地图、聚划算、扫一扫等本地生活业务。消费者可以将手机作为搭建网络与现实的桥梁,只需要将商品的二维码信息扫入手机,账户中就会出现账单和优惠信息,不怕忘带会员卡,无需去排队结账,在实体店内就可享受线上的支付待遇。

经过以上这么多的介绍,您脑中是否出现了这么个疑问,就是如何使线上的支付结果能被实体店安全迅速的接收? 毕竟,在新生的移动平台上,涉及金钱交易的环节,难免出现纰漏。

张近东委员在“两会”提案中就提到:“加大对这些前沿基础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时也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将这些技术实用化、通用化后,企业就能够更专注于日常运营,将服务做得更加完善。”主要因为,通过线上支付线下实物作为实现O2O的第一步,一旦出现交易风险,O2O很可能就胎死腹中。

此次,阿里集团与五大零售商合作时采用的是由南天信息提供的KPOS(票据打印机)。南天信息还为阿里集团建设了专业的POSP系统。

POSP系统就是POS前置系统,具体功能包括:POS机具的密钥及下载管理;交易的合法检测和过滤;交易监控和分流;对账务后台系统起着安全保护和防火墙的作用;交易的并发控制和交易排队;POS交易的接入和交易报文的转换;管理各个接入方向的启用和关闭。实现手机与POS机的连通。

南天信息是国内专业生产金融电子化专用设备的主导厂商,不仅在中国金融行业信息产品市场中拥有突出的优势地位,而且产品还覆盖了28个国家或地区,是支付行业业务完整产业链的非常优秀的供应商之一。为此次阿里实现O2O新概念提供了安全保障。

然而,央行3月13日却下发了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相关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被认为尚存疑问。让仅在起步期的O2O陷入迷茫。

二维码扫付真如央行所说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和存在“支付风险隐患”吗?O2O需要舍弃二维扫码支付吗?

微POS创始人宿凯以云移公司的二维码扫付产品微pos为例介绍了扫码支付的安全性。从硬件方面,微pos的硬件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若是被强拆,微pos内的芯片会自行烧毁,防止有人试图篡改pos机系统,微pos的系统是基于Android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封装形成,保证了系统不被恶意软件侵染,在处理数据时都会进行信息加密,保证交易数据不外泄。

他也承认当消费者通过自有移动设备进行二维扫码支付时,确实存在如偷换二维码、病毒二维码等潜在风险,不过就像其他金融产品一样,这些风险是可以被预防的,并不会真正的将二维码扫付推入坟墓。

根据艾瑞咨询的判断,到2015年移动支付的整体行业规模将达到5.26万亿,假设NFC、二维码及声波支付能够平分这一市场,即整体二维码支付的市场空间会在228亿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3月24日也表示,央行对有关机构拟推出的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两项业务只是暂停,不是终止。

在面对面支付服务被暂停的这段时间里,传统零售业转型O2O也不会就此停止,因为线上支付并不是O2O的全部内容。阿里巴巴曾表示,与五大零售集团未来的合作还将涉及流量、营销、会员、数据等层面。也就是一种线上线下大数据的融合。

有数据显示,天猫商城依然稳坐2013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的冠军宝座,其市场份额高达50.1%。可以说,阿里掌握着大量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历史数据,而这些人也是实体店的消费者,通过这方面的信息整合和分析,零售业企业可以将自己在商品选择、定价、营销上的做法进行随时修正,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的经营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O2O不仅为传统零售业开辟新的道路,也将为消费者描绘出一种未来的消费理念。

拥有各商家的会员卡,都带着却嫌太多?丢掉!每家银行的信用卡优惠不同,都带着却觉得太麻烦?扔家!未来,在商场消费的我们只需一个手机,所有信息都将被整合其中。

找不到想逛的商户的位置?面对餐厅等位而纠结?正在为服饰的搭配而苦恼?未来,手机中的APP会提供我们商户位置和商品导购等一系列信息,从此跟“瞎逛”说拜拜。

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支付,而无需排队。在未来,我们能把买到的东西寄放在账户里,而不用双手占满大包小包。在未来,我们把喜欢的货品扫入手机,而不怕因冲动而后悔,因错过而遗憾。只要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刘颖

传统零售金融产品论文 篇2: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

摘   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拥有海量数据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形成对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挑战,零售业务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在大数据视角下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大数据视角下分析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现状;最后,针对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银行零售转型;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

一、引言

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融合造成对传统金融业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金融脱媒和降低交易成本。虽然目前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和机构业务影响不大,但是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大众客户基础、业务领域(支付、存款、中收、零售贷款等)、经营模式以及社会舆论环境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以及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如何转型是当前银行业继续探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正逐步遭到侵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居民储蓄存款份额下降;二是居民和小微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依赖性降低;三是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压力突出,中长期贷款比例远远高于短期贷款[1]。通过上述影响表现可以看出,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客户、资金和业务都在流失,从大数据的视角来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2]

1.大数据的分布式服务处理方式能够降低交易的时间成本和硬件成本。传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采用了集中处理的方式,将所有数据存放在一块硬盘并通过一个服务器进行处理。但随着数据量膨胀至TB和PB级,传统的集中处理方式和较低的通信带宽限制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很难得到实时的处理结果。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硬件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为架构的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效率。如Hadoop平台的MapReduce模型能够将复杂的运算模型运行在分布式系统上,极大提高了数据的运算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时间成本和硬件成本。

2.大数据极大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有助于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中间成本。大数据的4V特征中包括快速化特征(Velocity),即大数据时代,信息产生的速度近乎实时[3]。信息的实时产生大大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拓宽信息流通的渠道,削弱市场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价格波动,并降低信息搜寻与处理费用,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在精准营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同时,大数据有利于交易流程的简化和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成本问题。

3.大数据为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降低了违约成本。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评估能力正逐步下降,问题的关键就是缺乏足够的数据。初次贷款或有过信用污点的个人很难提供更多的数据供银行判断其还款意愿和能力,小微企业在初创期也很难证明其信用度。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类型多元化(Variety),目前,Facebook、微博、视频和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已经应用于个人信贷的风险评估。如美国ZestFinance公司专门针对无法提供信用证明的人,通过互联网上大量的个人碎片化信息和ZestFinance风险评估模型重组个人信用视图。该公司目前首次还贷违约率低于竞争者,投资回报率达到150%,其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大数据挖掘能力。

(二)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导致客户行为发生变化

1.客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权。截至2015年6月末全国正常运营网贷平台为2028家,全国众筹平台达211家。相比于形式单一的传统银行零售和营销,新鲜血液的加入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活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余额宝可以让客户将零钱用于理财,且随存随取,期限固定,这对于客户来说是更灵活的理财方式。P2P平台在列出利率和投资金额之外,还会列出资金投资去向,并且会向客户提供贷款公司的信用程度和公司业绩指标,这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参考,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性。

2.客户的信息来源和决策依据更为广泛。首先,在传统银行零售时代,客户通过有限的资源来获取银行零售产品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当客户有需求时,他们首先会选择通过互联网来收集相关信息,了解该商品的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客户更容易获得金融市场行情,从而可以通过比较购买到满足其需求的商品。其次,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客户会直接在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评价信息往往会被商业企业或数据服务公司收集,成为对商品评价的舆情数据,如百度口碑、微博统计以及电商网站的购买评论等。在大数据时代,这种评价模式对客户决策的影响更加广泛。再次,随着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的发展,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客户的黏性,对客户的服务和产品推荐也是客户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科技化、网络化让消费行为趋向便捷化和多元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的手机网民总数为5.94亿,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数量达到2.76亿,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24万亿。移动支付最初涉及的是线上业务,但随着业务拓展和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已从线上拓展至便利店、餐饮店、出租车和医院等线下场景。其中,支付宝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改变了客户的消费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如今,支付宝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80%的份额,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缴费平台,支持全国25个省份、361个城市的水电煤缴费等民生服务。用户可通过支付宝钱包、微博或手机淘宝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直接在手机上完成生活缴费、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医院挂号等事项。

(三)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导致业务决策模式发生变化

1.事前预测。大数据最大的用途在于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未来某一事件的发生,并可据此进行人为干预,使其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决策行为将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大数据时代,事前预测的思想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首先,对量化数据的需求转变为“不要随机样本,而是总体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第一步是对总体数据进行抽样获得样本数据,以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为主;而在大数据环境下,随着硬件设备的存储容量、处理速度与通信带宽的提升,对GB甚至TB级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其次,对数据类型的要求转变为“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在大数据环境下,只有20%的数据是传统数据库能够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其余80%的数据都是网页日志、微博、文档、视频和音频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通过结合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建的大数据模型相比单一的结构化数据模型而言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再次,对数据与事件的关系转变为“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需要知道原因,这种方式降低了从业门槛,也是很多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事中感知。事中感知的含义是大数据可以准确地模拟事件或活动的进展情况,通过把握进展细节制定行动计划和政策。大数据之所以能够对事件进行准确的模拟和精准的把握,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上。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能够及时把控事件的变化,与传统的银行零售相比,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事中感知能够更准确的刻画客户行为,修正营销策略。

3.事后反馈。事后反馈的目的是对依托大数据做出的决策进行验证与评价,并能够实时地调整决策结果。事后反馈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大数据决策的结果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大数据模型的准确率、提升度等预测效果的评估,通过迭代优化直到找到最好的模型;二是将评价结果反馈于银行经营决策和业务指标,根据评价结果与商业目标的契合程度重新修正经营战略和业务流程。

   三、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现状

(一)基础架构的转型

商业银行依托大数据转型的基础在于信息体系架构的构建。图1为2010—2014年间中国银行业的IT投资规模,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显著增长,2013和2014两年投资规模分别为777.5亿和892.4亿,涨幅达到16.11%和14.78%,预计2015年将逾千亿。

商业银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投入来完成基础架构的转型:

1.数据仓库的建设。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银行数据总量已经超过上百TB,传统的数据库无法存储如此庞大规模的数据,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如工商银行建立了企业级数据仓库,该数据库统一了全行各部门的数据,存储结构化数据量达到400TB,数据规模居国内同业第一、国际第六,并提供灵活查询和通用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数据服务支持。

2.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建设。大数据吞吐率和实时处理的能力依托于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建设,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倒逼商业银行改革。如农业银行大力推进集群架构、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引入集群数据库和MPP数据库,构建更加开放的分布式架构,除了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外,还分别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流式计算平台和高性能数据处理平台;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应用智能语音云对银行的语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语音数据进行持续在线实时处理,提升了经营和服务效率。

3.数据质量治理。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除了数据规模庞大之外,数据来源也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发展至以网络日志、社交媒体为主的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的增加为商业银行的精准营销提供基础,但数据质量是决定营销模型准确性的关键。完善的数据治理可以确保商业银行数据的可用性、可获取性、完整性以及一致性。目前银行数据仓库中数据经常存在的问题有标准不统一、存在缺失值、数据异常和更新滞后等,商业银行的数据治理方式主要包括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定期的数据质量评估和闭环的数据质量管理模式,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治理数据源头[5]。

(二)零售渠道的转型

银行零售渠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单渠道阶段、多渠道阶段和全渠道阶段,零售渠道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单渠道是指单一的渠道销售形式,主要是指物理网点;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银行零售由单一的物理网点形式拓展至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多渠道阶段;2013年前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为了满足金融消费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的需求,商业银行采取物理网点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为客户提供无差别服务体验,这也被称为全渠道阶段[6]。

2014年,商业银行在全渠道零售方面步伐加快,领域涉及理财、P2P、电商以及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方面。纵观全年,其方向主要体现在平台化和移动化建设,并且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电子银行方面,全面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短信、微信新型服务方式,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基本在80%以上(见图3);同时,商业银行还加大了电商平台的建设,例如工商银行投产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三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网上银行方面,中信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已经开始了银行网上社区的建设,为中小企业、个人用户提供开放的服务平台;在社交网络平台方面,光大银行与新浪微博合作进行舆情监控和开发缴费应用。

(三)客户管理的转型

零售的关键在于对客户的精准定位,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商业银行在过去对客户管理普遍应用了“二八理论”,即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只对20%的高价值客户进行重点维护。但实际上金融客户群体具有“长尾效应”,80%的低价值客户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同样不可小觑。互联网金融的成功之处在于除了抓住20%的高价值客户之外,对剩余的中低价值客户也进行挖掘、发展和维护,提升客户的忠诚度[7]。客户管理的关键在于用大数据的方法对客户进行细分并根据客户的特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在分析海量客户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管理体系。如民生银行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通过充分引入各类大数据智能商机挖掘模型,实现了智能化的目标客户推荐和产品推荐,其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包含交易链智能获客模型、客户价值弹性预测模型、产品精准营销模型、客户流失预警模型,为全行客户经理进行精确化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有力保障。工商银行专门针对中高端客户建立了中高端客户流失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根据多个指标将客户分为“维护不到位客户”、“理财逐利型客户”、“结算交易户”、“储蓄客户”、“外流型代发工资客户”、“高端信用卡客户”、“电子活跃户”、“其他客户”,并结合每类客户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批量挽留策略。

(四)风险管理的转型

银行零售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成就了互联网金融普惠式的金融服务方式。如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普遍存在非定量分析和缺乏实时性等,而且很多影响借款人信用的指标并未作为变量反应到模型中[8]。利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能深入找出影响客户信用的特征因素,并将这些特征因素都作为变量来预测新的贷款人的信用程度。目前,“大数据+风险定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款授信的主要方式,招商银行推出的“闪电贷”是一款支持移动端的纯线上信贷产品,“闪电贷”能够支持更广的小额贷款用户,是招商银行实施零售贷款惠普金融计划之一。“闪电贷”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差异化定义贷款利率,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将由系统根据客户过往数据每个月动态调整一次。

   四、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建议

(一)需遵守市场规律,符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应用场景

当前,在社会各界兴起了一股重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热潮,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开展大数据战略的制定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商业银行大数据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早进行大量投入,选择了不适合自身实际的软硬件,或者过于保守而无所作为都有可能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发展大数据零售业务要符合市场规律,寻找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契机和大数据应用场景,建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不可操之过急。

(二)需要增强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

首先,大数据的核心基础是其平台建设程度及信息整合能力。面对大数据的海量、类型丰富、实时产生和价值密度稀疏等特征,商业银行需要对传统的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改造,建立起大规模、非结构化、分布式与流计算的大数据仓库。其次,提升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数据标准的建立和数据质量的治理。目前,来自银行各部门、各渠道的信息标准往往存在差异,很多信息存在缺失和定义范围模糊不清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推动数据治理体系架构和制度的建立,形成统一的、完整的客户信息视图。再次,是增强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要利用大数据专业工具,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架构和业务逻辑模型,规范大数据管理制度,将大数据转化成商业银行零售决策支持信息。

(三)需要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与应用方式

社交网络的兴起为银行零售业务开辟了新渠道,网站、微博、论坛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数据来源。目前,商业银行在大数据应用上主要以结构化数据为主,对网络日志、视频和语音等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尚浅,利用半结构化数据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舆情监测、风险管理、客户特征提取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有效融合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建立非结构化数据应用方案是商业银行提升零售能力的重要机制。

(四)需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在云计算、生物识别、硬件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驱动下,未来大数据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应用将不仅停留在业务分析和决策制定层面,而是包含了业务、管理、科技等若干层面的深度融合。如智慧银行与生物识别支付是目前大数据与高新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深度融合创新的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未来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也将不断的通过大数据创新应用的方式完善业务流程、降低经营成本和提升客户体验。

(五)需要加强大数据安全管理

大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商业银行零售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如果管理不善,“大数据”本身也可能演化成“大风险”。大数据应用改变了数据安全风险的特征,不仅需要新的管理方法,还必须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监控和治理。为了确保大数据的安全,商业银行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协调大数据链条中的所有机构,共同推动数据安全标准,加强产业自我监督和技术分享;二是加强与监管机构合作交流,借助监管服务的力量,提升自身的大数据安全水准;三是主动与客户在数据安全和数据使用方面加强沟通,提升客户的数据安全意识,形成大数据风险管理的合力效应。

(六)需要加强行内沟通协作与行外广泛联合

首先要加强行内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共同打造一支复合型的大数据专业团队,不仅要掌握数理建模和数据挖掘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力,提升商业银行对大数据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商业银行应充分吸收互联网金融的先进经验,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打造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零售新模式;同时可与国内国际顶尖的大数据服务商(如IBM、SAS、Teradata等)共同打造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由实验室统一负责大数据方案的制定、实验、评价、推广和升级,促进大数据向价值资产的转换。

(七)要注意信息脱媒带来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金融活动产生的数据快速膨胀,银行占有和产生的数据占比大幅下降,新数据的产生和保存不再依赖银行;二是过去通过商业银行的数据流和信息流,现在则通过新的渠道和载体直接与信息输出和接收方进行传递,商业银行不再是信息交易中的重要一环。信息脱媒将会带来信息数据的减少和滞后,缺少数据将会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屏障,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展开合作,积极获取更为广泛、更为独立的数据和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1]王静.竞争与融合:金融变局中商业银行抉择[J].海南金融,2015(8):62-65.

[2]郑志来.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与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J].西南金融,2015(3):52-56.

[3]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4]蔚赵春,凌鸿.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上海金融,2013(9):28-32.

[5]操基平.我国反洗钱可疑交易数据质量治理对策分析[J].上海金融,2012(10):103-106.

[6]齐永智,张梦霞.全渠道零售:演化、过程与实施[J].中国流通经济,2014(12):115-121.

[7]徐雄心.浅谈个人中高端客户的维护与拓展[J].经济师,2013,(7):112-112.

[8]刘燕云.互联网与普惠金融发展[J].中国金融,2015(9):85-86.

作者:宋丹 黄旭

传统零售金融产品论文 篇3:

互联网浪潮澎湃来袭重构银行金融思维

如同互联网颠覆传统零售百货模式一样,互联网带给金融业的是一种业态的改变,一种金融思维的重构,而非简单的应用手段。

余额宝将互联网金融再次推上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各路人马也都欲将在类余额宝产品上分一杯羹。

广发银行与易方达,联合推出一款将余额理财与自动还款相结合的“信用理财”工具;东方财富网上随后出现“活期宝”理财产品;新浪网也于近日宣布,将发布基于新浪微博的“微银行”体系。

虽然在体量上这些互联网产品目前都难以与传统金融抗衡,但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强势来袭,传统金融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互联网为什么能介入金融?为什么在金融产业的创新者是互联网企业,而非传统金融机构?

“此次余额宝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最大启示应当是,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令人费解的是“以客户为中心”是所有商家必须做到的,建设银行竟然还将其冠冕堂皇地纳入这份被其自称为“充满危机感”的分析报告中。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还没有真正地体会到,互联网对金融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数字化金融时代,基于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技术上完全能够替代商业银行的功能并将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交行董事长牛锡明在看待互联网的意义上,要较其他人走得稍远一些。

如同互联网颠覆传统零售百货模式一样,互联网带给金融业的是一种业态的改变,一种互联网金融思维的重构。

“当前传统金融企业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道。

得数据者得天下传统金融“曲线救国”

学术界将价值的流动定义为金融,简单地说金融的本质就是,让有多余钱的人将钱融给需要钱的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互联网对金融核心的魅力所在,便是能够基于大数据,让这种“融通”变得更有效率。这也是互联网对传统金融思维重构上的第一堂课。

为了解决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任问题而出现的支付宝,并不怎么赚钱,也因此不被银行瞧得上。但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支付过程中,支付公司掌握了客户、商家的信息。这些信息所折射出的,恰恰是金融里所需要的“钱从哪儿来”、“钱要到哪儿去”。

以余额宝为例,钱来源于网民购物的闲置资金;而阿里贷则依托于订单信息,得以掌握钱要去的地方是否可靠。这种信贷审批流程和风控手段有别于传统银行,并且足够可靠。

掌握了大量数据的阿里越发野心勃勃,声称要改变传统金融,阿里的野心并非言过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为王。当前的金融业成了互联网要攻陷的一块大蛋糕,而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大数据,传统金融被数据超越是迟早的事情。

后知后觉的银行们开始亡羊补牢。建行在去年斥重金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为了接地气,构建互联网金融体系,弥补银行大数据的欠缺。

但是无论投入多大精力建设电商平台,介入支付行业,银行所掌握的数据都无法与互联网公司抗衡。与阿里合作成为了部分银行“不得以”的选择。

但银行业不会坐以待毙。“可以预见,今后银行会并购一些有前景的创新型互联网企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银行会主动出击,竞争与融合仍将是今后互联网金融的主旋律。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银行人士也正在探索,通过核心企业ERP系统获取上下游企业的数据信息。

抓住“屌丝”传统不及的创新能力

“互联网金融一定要体现互联网的一些特点,能够让传统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得到创新和改进,或者说效率得到提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如此概括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按照郭田勇的介绍,余额宝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基本概念,并启发了传统金融去思考,如何低成本地获取新增客户。

尽管1元起投的余额宝,人均1900元的投资数字足以让传统金融大佬嗤之以鼻,但恰恰是这批一直被视为“鸡肋”级的用户的聚合效果,让整个传统金融业集体打了一个“寒颤”。

10余天,余额宝便聚集来百万用户,60亿的资金。试问,银行要拉拢多少“高富帅”才能达到同等规模的效果?

余额宝的“魔力”不仅在于低门槛这么简单。就现有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而言,支付模式需要投资者先在基金公司官方网站进行直销账户操作,然后到少数电商网站购物时选择用货币基金支付,在支付过程中还需要跳转到基金公司官网进行身份信息,认证流程较长且繁琐。

余额宝则不同。与余额宝合作的天弘基金直销系统与支付宝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真正打通了基金公司与电商之间衔接的环节,极大地简化了购买者的交易行为,将消费者金融消费行为变得快餐化。余额宝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出自有特色的定制化投资品,而不是简单地把传统金融机构出售的理财产品,换一个渠道出售。

最近一年,业内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的确发生了不少令传统金融兴奋的“互联网”事件。

工商银行,移动客户突破1亿;中信银行成立了网络银行部,提出“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战略目标。但所有这些令人兴奋的进展,除了利用互联网通道开拓的网上交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他营销服务创新工具的效果平平,更无成功案例可言。

此时的余额宝很难不引发传统金融集体自问,“如何创新出便捷高效低门槛的金融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毕竟,金融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发挥新的独特功能,而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服务照搬到网上。

“未来的互联网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但我们现在必须要有一种思想,就是结合互联网和金融进行创新,进而影响银行内部组织进行变革。”民生银行科技开发部副总经理牛新庄感慨道。

“互联网”无利不起早银行触“电”转变思维

前不久,有关部门已经表态,银行业也将逐步放开。此消息一出,火得一塌糊涂的余额宝、阿里贷,让阿里被外界视为传统金融的挑战者。

支付宝金融事业部总监祖国明面对外界的“恭贺”之词,不以为然。“我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支付宝的用户能够有收益的同时,还能够随意支付。”按照祖国明的介绍,支付宝开发余额宝的初衷仅是为了增加支付宝用户的黏性。

从收益的角度看,余额宝也的确不是为了挑战银行。银行是基金赖以销售的最大渠道商,想发行、销售出去更多的基金,便要竞相给银行渠道更高的尾随佣金,连基金公司1.5%管理费的一半都得给银行渠道。而天弘基金仅向阿里支付远低于银行费用的技术服务费。

马云不止一次强调,“阿里不是要做银行”。对于互联网大佬们而言,他们不是不清楚做网购、做电子支付,自己可以狠命地创新,攻城略地。但银行的特殊性在于有吸收存款的尚方宝剑,也因此被戴上了紧箍咒,必须接受更严厉的监管。要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缴纳存款准备金,接受指导利率等。

但互联网金融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在这个趋势下网络入口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与其被戴上紧箍咒不得自由,莫不如争做自己的强项,抢占互联网金融的入口。这也是为什么腾讯要高调宣布建设自己的金融平台。

当然,银行会说:“我们也有自己的商城、APP,谁说我们没入口?”但是有电子银行的工具,不等于拥有了互联网金融的入口。

想想那些银行如何也卖不动的金融产品,再看看余额宝在瞬息间聚集来万人围观,这对比与支付宝10年沉淀下来的客户黏性、信任有着直接关系。

更何况,未来随着90、00后等新一代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土著人成长起来,对互联网金融会有更多的亲近感。

未来淘宝、百度、腾讯这些占据了网络大部分入口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很可能就是未来网络上的“工农中建”。换言之,以后基金公司可以直接找最主流的几个网站。届时,摆在银行面前的将是托媒所带来的尴尬。

这种情况在国外并非没有案例可循。当今,美国的融资渠道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IPO不再需要借助传统交易所的渠道。一个概念,投放到互联网,明确标明投资份额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IPO。

行为方式的变化,让传统金融业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来经营金融,适应线上客户的需求及习惯。在网上银行、小微企业等领域,重塑流程改善服务。

作者:牛巍

上一篇: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论文下一篇:银行借款筹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