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论文

2022-04-30

[摘要]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结晶。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的成分,形成了他的人民利益至上性、富裕人民、主权在民、依靠人民的民本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的这些民本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本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本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论文 篇1:

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给国际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刻启示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一直是在曲折中前行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国际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涌现,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以其成功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也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民本思想;制度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执政能力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虽遭过“左”错误路线的影响(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发展经验。中国的成功,展示了很强的定力。这种定力背后主要是我们把中华文明、中共的红色传统与西方优秀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我们找到了“超越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

一、 始终坚持民本思想

“民为本,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中国古代许多执政者所秉持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政权兴衰和国家命运。民本主义思想揭示了一条深刻的执政规律,即不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最终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党定性为“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我党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生产力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日益显现。从国际社会实践看,哪个国家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哪个国家的政治就稳定,社会就太平;反之,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管执政者在政治上多么“作秀”,都无法改变“短命政治”的结果。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这些国家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失去民心,动摇了执政基础。民本思想不仅符合中国政治传统,也代表了世界未来政治发展的潮流,它是中国成功超越西方政治模式的一个主要思想和经验。

二、坚持制度创新的

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所以得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过去30多年的最大成功几乎都是综合创新的结果。在学习吸收世界文明的同时不失自我,这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赶超”经验。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政治等方面,我们在创新发展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在经济方面,我们不排斥市场经济,而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家的“有形手”与市场的“无形手”结合起来,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结合起来,把国家经营与个体经营、私人经营、外资经营结合起来,探索和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制等多种经营形式,激发了社会活力,实现了经济繁荣,创造了世界奇迹,最终形成了在当今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模式”。在选举制度方面,我们把“选拔”和某种形式上的“选举”结合起来,既吸收了中国历史传统、继承了解中共的红色基因,也吸纳了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这种做法明显好于西方仅依赖“选举”的制度。在社会领域,我们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推动社会协商对话,建立社会与国家高度良性互动的制度,所以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比较稳定,更富有凝聚力。在理论领域,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緊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三、坚持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苏联、东欧国家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它们的改革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而是取消、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而是放弃了社会主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首要的关键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进而按照这个特殊的规律来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创造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在思想上能不断地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理论上不断地坚持理论创新,方向上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模式的民主建设的沦陷有密切的联系。苏联模式在政治上过度集中,缺少民主与法治。如斯大林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集党、政、军三大权于一身)、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这“三制”根本背离了民主共和国的权力制约制、权力任期制和权力选举制。同时斯大林还实行消灭异己制、监控干群制、官僚特权制,并加深了列宁遗留下来的一党专政制、以党代政制、控制选举制、干部任命制。这十种政治体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使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社会生活民主大为缺失。在这种政治体制之下 ,领导集团或最高领导人就容易判断失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破法法制。我们的政治体制在历史上也曾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民主与法制建设受到破坏,但我们党能在挫折中迅速而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苏联模式影响,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之路。无论是在党内民主,还是在社会民主,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础民主制度,既有形式上的创新,也有内容上的完善。民主选择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美国首的西方国家,常用以“人权”为借口肆意攻击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推行政治霸权,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正是对这种霸权的有力回击。民主建设由于受到经济的、文化的和历史传统的等因素影响,我们的民主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主建设永远在路上。

五、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严峻国际形势面前,能否解决好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对于我们党科学制定国家政策,妥善应对各种风险,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成果,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新科技革命的纵深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望,也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党的建设要全方位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四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没有良好的思想建设、组强建和作风建设便没有良好的执政能力建设,反之,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集中体现。前苏联和东欧执政的共产党丧权亡党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出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搞“左”的政策。二是民主集中制实际变成极端集中制,使得执政主体活力和战斗力丧失。同时缺乏对执政党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治建设不是朝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生活到价值观都同人民大众格格不入的官僚特权阶层,使执政党一步步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民群众。三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和形式主义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使得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完全然丧失。我们也应从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的角度,详细研究处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性质的各类政党改进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处理党政关系、调整和扩大社会基础与阶级基础等各方面的重要经验。多年来,特别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我党及时总结经验,吸取国际社会主义动实践中的教训,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这也是我党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活力,成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维为.中国超越[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金晓林

民本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论文 篇2:

论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结晶。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的成分,形成了他的人民利益至上性、富裕人民、主权在民、依靠人民的民本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的这些民本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民本思想;现实意义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尽管未写出民本学专著,但在他宏富而深邃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一套严整而又科学的民本观,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运用这套民本观去观察世界、评价事物、塑造人生和改造社会。邓小平的民本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人类最先进的共产主义的思想为基调,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认真研究和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吸取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继承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在克服了毛泽东民本思想中的理想主义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际而形成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思想渊源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就是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最早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所谓“民惟邦本”,就是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民惟邦本”的理念在早期国家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民本思想始终是官方的重要理念。这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大都深深懂得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他们都把自己装扮成民众的代表者和保护者。这一点在唐太宗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他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自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君道·政体》)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期望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民本思想与这种剥削制度有着天然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民本思想必然由于与封建主义的统治“二律背反”而受到种种限制,并且最终变成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政治呓语。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上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和践踏。但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民惟邦本”这个思想命题在近现代中国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合理因素,这些合理因素被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邓小平所吸收,使其发展成为他民本思想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共产党不同于历史上一切其他阶级政党的最根本的特点。

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中国共产党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作主”。“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因此,“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

邓小平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不仅深受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影响,而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本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本观。

二、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毛泽东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言行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并把其作为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价值评判时,也始终坚持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人民利益是邓小平在任何时候都坚持的主题。邓小平从人民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创造主体,同时又是社会主义财富的最大受益者的思想出发,反复强调: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排定的社会群体价值序列表中,人民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一再强调,在改革开放中,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得人心”,“取信于民”,都要“能向人民交代”,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据。

(二)致力于富裕人民的思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本思想主要是关注“民生”。邓小平根据唯物史观,吸取中国古代的富民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应高度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是邓小平极其关注的两大问题,为此,他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致富不是罪过,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

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理论、“三步走”发展战略、“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都充分体现了他的富民思想。他多次指出,我们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为了使中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在这里,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对生产力发展的目的的主体的唯一性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规定,明确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让私有制及其相应的分配方式占主体地位,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生产力既不能得到解放,也不能得到发展。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所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邓小平兴奋地说,我们说现在的政策行之有效,就是国家兴旺起来了,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事情。“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这是人民的心声。

(三)主张扩大民权、主权在民的思想

邓小平主张扩大民权、主权在民的思想,就是给人民群众以真正的民主权利,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古往今来,不少剥削阶级的执政者也深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此,他们强调“居安思危”,也不断地书写“盛世危言”,以此警示当世,昭示后人。但传统的中国民本思想是在承认皇权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因此,这种内在矛盾注定了它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观念比较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才能真正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使“民为邦本”成为现实。为此,他主张:

首先,民主必须制度化,这样才能肃清封建残余的影响,使人民当家作主获得永久性的保障。他认为,肃清封建残余的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其次,民主必须法律化,通过法律来保障民主的最高权威。他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最后,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任何权力都接受制约。这样可以防止形成特权阶层,从而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遏止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关于民主法制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民主权利的高度重视和浓厚的民本情节。

(四)主张依靠人民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邓小平的民本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历史进步的源泉。在当今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重申和强调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他告诫全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和依靠群众,要坚持把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我们事业取胜的根本保证。

总之,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极为丰富,以上仅就其主要方面进行了概述。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牺牲,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辉煌胜利;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认真总结和贯彻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政权存在的现实性、合理性都取决于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发展。执政者的活动,一旦超出劳动者的物质活动所需要或所允许的界限,就会由“必要的”变成“多余的”,迟早要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劳动群众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世界范围内许多政党失去政权,尽管原因复杂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脱离了群众。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没有也不可能为我们设计出具体的路径,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这项伟业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普通农民和普通知识分子去实践、去创造、去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力量和依靠力量则是广大人民,否则党的领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的思想。

(二)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武器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历史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在新时期,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要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指出:“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目前,确实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着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对人民的疾苦关心不够,这些腐败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危害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始终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本思想为指导,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才能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使党永葆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理论武器

以民为本既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精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而人与人的和谐则是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邓小平民本思想中所阐述和强调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富裕人民的思想、扩大民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依靠人民的思想,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政治保证、依靠力量和发展规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全面地坚持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又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了创新,使之具有了新的内涵,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邓小平留给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民本思想的认识,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精髓,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陈 墨]

作者:张立群

民本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群众路线的发展和创新

摘 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群众路线以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为历史渊源,所蕴含的“知行合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传统文化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群众路线的确立及发展

(一)群众路线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①这一论述阐述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检验真理。群众路线正是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理论来源实践,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因此,可以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人民的立场,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充分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可见,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三)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形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的,而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且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此,执政党在实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的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既顺应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执政党发展规律。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群众路线的契合

1.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了无穷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的“民本思想”,经过历代学者儒士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民本”最早出现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即国家的根本为人民,人民安稳,国家才能安宁。可见,民安、民顺、民富是国家的福祉。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日益发现民心向背与自己的统治基础密切相关,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因此,无论是孔子“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还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王道理念,以及贾谊的“民无不为本”的民本思想都是具体体现。虽然在当时德治思想就是一个理想,很难实现,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民本思想的确难能可贵。唐宋、明清时期,民本思想被进一步诠释和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统治阶级治国理念,在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不可否认,民本思想提出由来已久,但却没有真正实现,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民本思想具有阶级属性,他们保民、安民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深厚的民本思想始终未能实现向实践和体制的迈进。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君主专制和家族本位制构成了从民本思想向民本体制转化的现实制度障碍。”[3]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建立起民主政治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提升和超越,方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成为群众路线的理论历史渊源。

2.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思想。“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知行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哲学对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认识。早在《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过这样的阐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告诫我们做到知行合一的确很难。在知行的认知上,儒家非常重视两者的结合,如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及,“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等。荀子认为人的认识(包括道德认识)都是后验的,是由“天官”(感觉器官)“薄其类”或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即是说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同时,荀子又认为知对行有指导作用,只有“知明”,才能做到“行无过”(《荀子·劝学》);但行高于知,“知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4]。将知行合一思想发挥极致的是明代的王阳明,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卷上》)阐述的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可割裂。

(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揭示了认识论和实践论最朴素的理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拓勇敢的精神、勇于创新的锐气,去积极投身到这个洪流中,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知,从而将其理论化,再指导伟大的实践。而中国共产党人将知行合一思想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改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尤以毛泽东的《实践论》为典型代表,“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在此,毛泽东概括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指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群众路线的创新

新时期党面对新的党情、社情、世情、民情,坚持群众路线,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民主、和谐、亲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创新群众路线的根本——革故鼎新

党员干部是群众路线的落实人和践行者,他们的工作作风和执政理念直接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执行情况。因此,群众路线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自身素质提高相结合的新要求,转变观念,从“心”开始,要怀有“四心”:一是党员干部要将人们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北宋思想家张载在《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群众路线就是要改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的工作作风,深入群众中去,拉近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干群亲如一家,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党的工作就易于开展,孔繁森、焦裕禄就是最好的典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因此,只有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才会真正为其着想,才会真正为其排忧解难。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因为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也必然会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贴心人,无形中也会化解许多干群矛盾。二是党员干部要将群众看作是自己的朋友,怀有一颗“赏识”之心。《论语》中有云“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是平等而信任的,把人民群众看作朋友,以诚相待,就会全力以赴工作,和谐相处,甚至士为知己者死。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减少行政命令和长官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善于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攻关。三是党员干部要将群众看作是自己,怀有一颗“同理”心。儒家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推己及人,多考虑群众的感受,就会在工作中懂得为他人着想,不为难人,不刁难人;此外,领导还要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这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自然会上行下效。四是党员干部要效仿婴儿,怀有一颗“赤子”心。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里的赤子是指具有美好品德的人。道家倡导修身处世之道,与婴儿的特质极为吻合:不争、不贪、纯洁、朴素、知足常乐。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三观”改造,懂得“权为民所用”,淡泊名利,为人清廉,自觉地从思想上筑起一道防腐拒变的城墙,切断滋生腐败的根源。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发展创新群众路线的关键——制度文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凸显出国家治理制度化、现代化的必要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质就是实现人民民主的过程,因此,“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因此,“群众路线作为一种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它必须以民主政治为依托,实现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有机结合。”[6]可见,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中,制度性的保障必将成为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核心工作。

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因此,有必要把“自上而下”分析对中央控制的强调与“自下而上”分析对基层自主性的强调结合起来。所谓“自上而下”,顾名思义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从上至下形成一个贯通的民主体系。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中,认真倾听基层群众呼声,思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二是基层领导影响政策目标的实施策略,因此,中央要不定期检查、督促国家政策落实情况,防止地方领导把中央的命令变成为地方谋私利的政策,促进党员干部为民执政能力的提高。三是简政放权,坚持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简化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地方、企业的行政干预,从而避免腐败现象发生。四是关心弱势群体,各级政府要经常慰问走访困难家庭、低保户,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五是加强对地方廉政监督,要将中央巡视组制度坚持好,“苍蝇和老虎一起打”,将社会关注的领导干部违纪案件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所谓“自下而上”,实质是发展基层民主,从基层至中央建立一个最广泛的联系纽带,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一是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形式,增加人大、政协的群众代表人数,适当扩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选和被选的名额,地方政府的有关会议,邀请人民群众列席旁听。二是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拓宽政府工作的信息渠道,党员干部要提升网络问政能力,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促进党员干部科学性决策,广纳善言,坚持听证会制度,使听证会制度常态化、透明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听证会的公信力。四是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上访问题,确立“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开通网上信访制度,拓宽解决群众关注焦点问题的渠道。五是赋予人民群众更多的监督权利,保证公权力在阳光下执行,有效地保障检举人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创新群众路线的保障——砥砺前行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提出“是谓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老子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善于内敛,懂得积蓄力量,这样才能根深固柢,长久存在。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又处于核心位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历史,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和持久性,政治文明的实现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也决定了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走下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放眼中国当代,展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坚持群众路线,任重道远,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的“根”之所在,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最终受益者。

因此,全党要始终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将“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得好与不好”上升到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跳出政党执政的周期律,才能永远成为人民群众的引领者,才能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104).

[2]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3.

[3]曾凡跃.传统民本观的人文价值及其缺陷[J].河北学刊,2003(4).

[4]苗润田.儒家知行学说的现代思考[J].哲学研究,1999(11).

[5]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孔国保.群众路线能等同民主政治吗——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比较研究[J].探索,2007(4).

作者:樊海源

上一篇:植保专业化防治农作物病虫论文下一篇:loft空间的旧工业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