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幼儿教育是是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人格健康发育的关键教育阶段,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开展语言教学,让幼儿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学习基本的语言文体是幼儿园教学的关键内容。然而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过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教学过程太过单一、枯燥,给幼儿语言教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言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教学设计论文 篇1: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针对高中二年级的高中生,由于美术课程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所以他们的美术学习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基础,对于图画、作家等各方面的描写、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绘画赏析的时候灵活加以运用有了一定的保证。本科结合教材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所掌握的绘画赏析技巧对美术作品的描绘进行充分理解。学生必须拥有欣赏美、发现美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面对绘画作品的时候必须有直观的感受。高中生经验比较多,可以相互讨论、沟通、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应当指导学生了解艺术语言,学以致用。学生要善于抓住作品的特征,从不同角度看待作品,从而把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必须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学生要掌握合适的表现手法,了解美术作品的面貌,进而能够读懂作品。为后续美术鉴赏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高二学年鉴赏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的时候,主要围绕艺术语言展开。教师讲解美术作品的时候,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绘画结构的安排。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品的语言是点、线、面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方绘画注意构图,中国文化注意笔墨。教学时,通过图片展示和音乐播放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视听结合,深入体会作者描写绘画时的细腻笔法,调动学生进行艺术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热忱,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

学生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明确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

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形象特点,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艺术语言的手法,注意安排画面的结构。

学生懂得美术作品的形象塑造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使得观看者能够被吸引,感受到语言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以及形态分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艺术形象的类型,调动学生回忆以往的知识,认识讲解艺术作品。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子投影仪课件,美术作品

学生准备: 教材书,图画本,铅笔,橡皮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展示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回顾了本单元课堂的所學内容,总结了作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语言。学生掌握了不同艺术语言之间的优势与劣势,指导学生完成了一张绘画赏析,提升了学生的绘画热情和自信心。但是本节课也有缺陷,比如未来得及时对所有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点评,没有照顾到每位学生的赏析水平差异。课下教师要观看学生的赏析记录和美术作品,对其进行分析和讲解。

作者:武艺

语言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是是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人格健康发育的关键教育阶段,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开展语言教学,让幼儿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学习基本的语言文体是幼儿园教学的关键内容。然而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过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教学过程太过单一、枯燥,给幼儿语言教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在幼儿语言教育方面逐渐有了新的见解和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

幼儿语言教育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也有了重要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健康的道德品质等。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结合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语言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语言能力的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遵循幼儿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素质教育下的幼儿园教育应当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幼儿是人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心智虽然很懵懂,但实际上却非常的敏感,这一阶段的教学会对幼儿未来的发育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语言教学,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遵循直观性的原则。幼儿对知识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获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不要使用抽象、逻辑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用直观的方式,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

1.在绘本教学中发掘幼儿语言天赋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幼儿的兴趣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绘本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授课形式。绘本具备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等诸多的优点,利用绘本开展语言教学,可以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童话故事是幼儿阶段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种文学题材,教师可以将童话故事与绘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首先对幼儿提出一个中心人物,如幼儿非常喜爱又熟悉的丑小鸭、米老鼠等形象,让幼儿针对这些形象展开自由的想象,然后自己进行简单的绘画,通过颜色填涂、文字描述的辅助来制作绘本,然后对自己的绘本进行语言描述。这样,通过特定形象的展开联想,可以充分地发挥幼儿特有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扩散性,接着让幼儿针对自己的绘本作品进行表达,则可以有效地发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實际锻炼中提升幼儿的语言技能。

2.在生活情景创设中提升幼儿语言技能

在幼儿园中开展幼儿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幼儿的生活体验,让幼儿拥有更好的生活表达方式和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也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幼儿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幼儿虚设生活化的情景,在情景中促进幼儿的主动表达,锻炼幼儿的表达天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虚设超市购物、外出旅行、出门就餐等情景让幼儿锻炼语言技能,在这个过程中给幼儿分配合理的角色,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体现幼儿个人的语言能力,幼儿为了提升表演的价值,需要和其他小伙伴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在交流中体现相互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在观察法中提升幼儿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幼儿未来的写作学习做好铺垫,从而在未来拥有优秀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来培养幼儿基本的基础写作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对观察的物体进行描述、归纳、总结,可以提升对日常生活的感悟,继而在简单的“写话”中通过描述自身的感受来形成基本的写作能力。

三、 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加速器,是提高书面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图书的选择也经过四个阶段:字少画多的书 、 字多画少的书 、 无画的拼音书 、 无画无拼音的书。经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既增加了词汇量,又积累了不少知识,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将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在高科技迅速产业化的巨大冲击波动下,未来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由于语言教育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幼儿非常熟悉却又经常忽视的一些事物让幼儿进行观察,如桌椅板凳、教室、草地等,通过让幼儿针对这些物体或者场景进行认真的观察,可以刷新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提升幼儿的生活感悟,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品质,然后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描述,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并且为将来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写作做出良好的铺垫。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的语言教学要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站在幼儿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教学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幼儿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幼儿语言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升幼儿教育的综合质量,为幼儿在未来成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龚书静,韦耀阳,张纯. 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

[2]马雪琴,马富成. 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问题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06).

作者:王赛华

语言教学设计论文 篇3: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编程语言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将任务驱动法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并以《VB语言及程序开发环境》进行课程设计。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VB语言;高中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完成大、小任务为明线,以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暗线,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线教学方法。它能够很好应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任务的设置,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强调接受学习,学生死记硬背,学习主动性很低。而新课标则提出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很明显,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太适用于新课程的教授,而任务驱动法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则很好的适用于新课标的实施。

任务驱动法教学案例的设计

1.分析学习内容

本节课内容讲述了VB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VB程序的基本部分、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VB可视化程序的开发环境,属于基础性、概念性知识。要求学生掌握VB的基础知识,并且熟悉VB开发环境。

本节课虽然属于概念性知识,但是其知识点大都在实践操作后才能领悟,尤其是熟悉VB的开发环境。选择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高中数学必修模块4.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部分以及本模块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对VB开发环境有所了解。本节课有关概念和数学课中有相通的地方,学生具有相关的数学基础,因此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对于不同的地方,少数学生变通能力较差。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经历,并且已经能够进行信息搜索与处理的学生,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但学生的编程的起点水平并不一致,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3.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对教材、学习者学习特征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基本知识;熟悉VB的开发环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学习,掌握VB的基本知识;通过探究活动,熟悉可视化程序的开发环境、了解各个控件的功能与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学习,了解生活中的算法,将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4.任务的设计

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与知识点紧密相关,整个任务能蕴含绝大多数知识点,通过任务的完成能够突破重难点;

其次,任务需是可操作性、并且具有层次型,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并在当前教学条件下完成;

最后,任务需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原则我设定了以下的任务:

任务一:根据提供的“圆的面积”的程序以及教师所提供的阅读资料,分析代码组成,初探VB的基本数据结构、常量、变量等成率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启动VB,进入集成开发环境,观察各菜单项及其子菜单项,完成表格填写。

任务三:探究工具栏各图标的名称、功能,并整理成word文档。

任务四:通过查阅“帮助菜单”,了解工具箱、代码窗口、窗体设计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属性窗口、窗体布局窗口的作用,并将其整理成word文档。

5.教学过程的设计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VB程序作品,并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观看、操作VB小程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任务设置,初探新知

教师演示“圆的面积”程序,并展示其代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任务一的探究。

学生完成任务一后,教师组织进行堂上测验,强调变量的合法命名以及表达式的合法使用。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分组,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二、三、四。

(3)汇报展示,升华知识

完成全部任务后,教师指导学生讲所获得资料进行整理,形成PPT,并抽取小组进行任务汇报,学生进行补充、提问、评价。

(4)实践代码,探究VB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圆的面积”程序,编写“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程序,并调试在VB进行运行。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程序进行展示交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取长补短。

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设置拔高部分,通过改变某些数据的数据类型,判断程序代码的不同,进一步进入探究VB数据类型。

(5)课堂小结,归纳知识

师生一起总结VB语言的基本知识,描述VB的开发环境。教师强调表达式的注意事项,从括号、运算符、标点符号等易出错的地方说明。

6.学习评价

针对VB基础知识,利用课堂测试习题,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针对同学在任务中的表现以及对于程序代码的评价,利用留言板进行网上评分,采用组内互评、小组互评与老师评价,并通过统计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

以上就是我根据任务驱动法所设计的教学设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在做中学,完成新知识的建构。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同学都能够得到提升。

任务驱动法引用于教学课堂实施简单,操作灵活,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但我们不能滥用任务驱动法,应分析教学内容,考虑其适用性,确保这一方法运用的恰当、合理。

【参考文献】

[1]郭邵青.任务驱动法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2]教育部.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作者:张园园 黄思沛 蔡玫

上一篇:微博营销模式论文下一篇:乌鳢养殖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