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于精神病基础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舞蹈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了推广舞蹈心理疗法的三个步骤:舞蹈专业与心理专业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舞蹈疗法素养的人才;选择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舞蹈专业学生做志愿者;配备完善的舞蹈疗法场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心理疗法于精神病基础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疗法于精神病基础学论文 篇1:

中国同性恋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 要】 本文对1986年以来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178篇关于同性恋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研究时间、研究的学科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同性恋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了同性恋研究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同性恋; 学术论文; 综述

1 研究涉及的学科情况

据笔者初步统计,从1986年到2006年的21年中,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有关同性恋研究的论文178篇,这些论文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人口学等多个不同的学科。具体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

由表1、图1中可以看知,关于同性恋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27.5%),其次是心理学(23.6%)和医学(21.3%),这三个学科的研究占整体研究的72.4%,由于同性恋问题本身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社会学对于同性恋的关注比较多;而心理学则对同性恋的具体的症状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调查,在具体的成因和心理疗法上,对同性恋问题有较多研究;医学对于同性恋的研究更多偏重于同性恋治疗和艾滋病上。三个学科之间的研究比例相差不大,社会学略为多一些,心理学其次,而医学相对少一些。

在这三个学科之后,对同性恋问题研究比较多的是法律(9.6%)、历史(5.1%)、哲学(3.9%)。在西方,同性恋研究起步比较早,同性恋者的权利意识发育也比较早,在法律法规上对于同性恋者的权益有明确的规范;而在国内,法律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同性恋者的权益问题仅仅还停留在研究上,尚未落实到现实层面,故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较少。历史学和哲学对于同性恋的探讨则主要集中在历史人物和同性恋伦理方面。

至于人口学(2.2%)、教育学(2.8%)、传播学(2.2%)在同性恋问题上的研究则很少,只是蜻蜓点水。可以看出,对于同性恋问题的研究,各学科有所涉及,但是学科之间的研究不平衡,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这三个学科的研究最多,而其他学科则较少,这也使得我们对于同性恋问题的认识只局限在这几个学科视角内,而没有其它的新的认识。

从表2和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数量上,21年来的同性恋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86年到1993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所发表的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的10.7%,平均每年发表论文为2.4篇;从1994年到2001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所发表的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的33.7%,平均每年发表论文7.5篇,是第一阶段的3倍多,可以说增加比较迅速;从2002年到2006年为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所发表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的55.6%,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9.8篇,比第一阶段的5倍还多,是同性恋研究成果急剧增加的阶段。

通过将不同年份各个学科的论文进行交互统计,我们发现,在第一阶段里(1986~1993),社会学有7篇文章,心理学有6篇,医学3篇。但心理学与医学方面的论文最早出现,1986年就已经有,并且之后每年都有文章;而社会学领域的论文一直到1991年才有,比前者整整晚了5年,社会学对同性恋现象关注晚于心理学和医学,这可能是由于心理学和医学接触的是同性恋个案,而社会学更多地是关注的是整体宏观的现象,当个案累积到一定程度,具有群体、社会效应时,社会学才会去关注。

第二阶段(1994~2001)研究论文分布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有较大增加,达到21篇,这反映出心理学对同性恋问题的研究持续深入,而社会学与医学方面的论文数分别为15篇和12篇,也稳步增长,在此阶段,法学领域的论文有5篇,说明同性恋问题正逐步引起法学界的重视。也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同性恋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逐步扩散到其它学科领域,如历史学1篇、哲学4篇、教育学2篇。这一阶段的同性恋研究逐渐从点向面扩散,从单一的几个领域扩展到其它相关学科,但从总体上来看,其它学科的研究仍比较欠缺,同性恋研究依旧突破不了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这三个学科。

第三个阶段(2002~2006)研究论文分布的突出特征是各学科都对同性恋问题进行了研究,范围最为广泛。在这之中,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这三个学科仍占据着研究的主要份额,分别为27篇、15篇、23篇,而法学方面的研究从上一阶段增长到了现在的12篇,可以说同性恋问题已经引起法学界的关注,同性恋的伦理法律、同性恋者的权益保护都已经成为法学界的关注议题。并且在这一阶段,人口学、传播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科视角也切入到同性恋研究,使得中国同性恋研究的学科范围更为宽阔。笔者认为,随着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对同性恋研究的深入,其它各类学科也进入到同性恋研究,并且研究论文数量和研究水平都比第二阶段高出很多,未来同性恋研究应该会在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其它学科中不断拓展研究。

2 研究方法

通过表3、图3可知,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的论文有91篇,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数为53篇,占总研究论文数的29.8%;二手实证数据的论文数为7篇,占总研究论文数的3.9%;非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数为31篇,占总研究论文数的17.4%,因此,实证研究的论文总数占全部文章的51.1%。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同性恋研究中,调查统计类定量的文章占了很大比例,有32.7%,而关于同性恋的定性研究则非常少,只有寥寥几篇,并且这几篇定性研究所运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可见同性恋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3 研究的主要问题

3.1 同性恋成因

在同性恋成因这个研究焦点上,最早的研究文献是1999年,而最晚则是2006年。在具体观点上,分为综合因素论和后天论。综合因素论的代表有北京回龙观医院刘华清和云南师范大学倪晓昉、沐炜,他们都认为同性恋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南开大学的汪新建、温江红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决定同性恋的性取向;而后天论的代表北京回龙观医院王向群认为后天因素有可能是造成他们同性恋倾向的主要原因,华中科技大学李玉玲认为同性恋发生的真正原因在于性情绪的作用。虽然在同性恋成因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不少成果,但是,这些研究论文普遍存在样本量较少、统计推断依据不足的问题,运用的量表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者都自己用自己的评判方法,并且有些文章甚至都没有进行调查研究,而是从经验理论上来推导出同性恋成因。可见,整体的文章水平并不是很高,仍需严谨深入的研究。

3.2 大众群体对于同性恋态度的研究

关于大众群体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的研究,共有5篇,占总体研究的2.8%。对同性恋行为的态度上,各调查对于认为同性恋属于变态行为的比例,给与的答案相差非常大,严由伟、徐永珍的调查结果显示80%左右的人认为同性恋属于变态行为,而陶林、周红的调查显示57.2%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是病态,汪亮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23.8%的人认为同性恋属于变态行为。

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上,严由伟、徐永珍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容纳者占13.1%、歧视打击者占32.9%,陶林、周红的调查显示,77.2%认为同性恋值得同情和理解,汪亮、余翠萍的调查显示36%的人对待同性恋行为持尊重平等态度的。可见,不同的调查之间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陶林、周红的调查还显示,大学生比医务人员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开放,更能接受同性恋并且对他们表示友好;而汪亮、余翠萍的调查还显示,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均认为社会对于同性恋应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宽容。

总体来说,对于大众对同性恋者态度的调查,上述调查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异显示出各调查在样本选择上还存在代表性的问题,只是局限在某一类人群中、每一个地区中,样本量比较小,缺少对于普通公众的调查,缺少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调查,这也是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3.3 同性恋治疗效果的研究

关于同性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研究共有13篇,占总体研究的7.3%,最早的研究文献是在1989年。在同性恋的治疗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取向:

运用行为治疗的有刘志中、刘协和,他们在1984~1987年间一共治疗了8例同性恋患者,并取得了成功;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有马振武等人,他们于1998年对3例同性恋患者实施了心理治疗,取得了成效;同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还有季建林、储展明,他们于1994年治疗了2例同性恋。王志超运用催眠与行为疗法对3例同性恋进行了治疗,而周秀华运用问题解决疗法治疗了1例同性恋,雎密太运用整合疗法治疗了1例同性恋患者。

我们可以看到,在治疗方法中,认知行为疗法较多,但缺少精神分析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其它治疗方法的研究。

在所有报告治疗时间的研究中,治疗时间最短的是雎密太的案例,通过2周时间,5次治疗,就成功治疗1例同性恋;最长的是周秀华的案例,他治疗1例同性恋者所需的时间是12周,每周1次治疗。刘志中、刘协和的案例为10周,每周1次。季建林、储展明的治疗时间为9周,王志超的治疗时间为4周,每周2次。可以看出,在报告治疗时间的研究中,基本以短程治疗为主,时间为1~3个月,疗程在10次左右,而对于同性恋者的长程治疗研究则没有。

对于同性恋治疗成功的关键点,各位研究者都有不同的观点:

刘志中、刘协和认为,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患者较年轻,有自知力、求治心切、坚持治疗、同医生密切合作和无人格异常。马振武等人认为,单纯的厌恶行为疗法虽能消除对同性的欲念和行为,却难以改善对正常异性恋及正常性行为的兴趣,关键在于增加对异性的兴趣,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季建林、储展明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从认知上改变患者的同性恋观念,从行为上减少同性恋性行为的发生,从情绪上控制因同性恋问题而导致的焦虑、抑郁和敌对等情绪问题,从生活方式上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王志超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需要用对异性的性欲代替同性的性欲,并认为催眠诱导情景下的电击厌恶既可消除对同性的性体验,又可建立对异性的性体验。孙刚、郑亚莉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同性恋者的就诊动机:以强烈摆脱同性恋冲动行为和欲念为目的前来治疗的,效果明显,达到痊愈;因同性恋某一方态度冷漠导致另一方痛苦,此方为解决对方态度冷漠,并不想解决同性恋冲动前来治疗的,症状可减轻;以解决失眠、头痛、躯体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周秀华认为,对于处于主流文化边缘的同性恋者,在描述求助者认识的时候,需要十分谨慎地使用语言,因为有些词汇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雎密太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相互作用。

总体看来,关于同性恋的心理治疗方面的研究,基本都是成功的案例,而不成功的案例或者失败的案例却没有。并且治疗过程和运用的具体技巧也是语焉不详,治疗效果的评估没有操作性,评估效果都是治疗师自己说了算,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治疗方法也仅局限在认知、行为等几种方法中,疗程也以短程为主。但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同性恋心理治疗的理念在发生变化,原先把同性恋当成病人的理念已逐渐式微,咨询师对于同性恋者的问题更多采取接纳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改变其性取向的态度。

3.4 同性恋人群中的艾滋病率的研究

关于同性恋艾滋病感染方面的研究共有7篇,占总体研究的3.9%,最早的研究文献是在2003年。所有的调查研究都是针对男性同性恋者,而未针对女性同性恋者。这是因为女性同性恋发生性行为时不涉及体液交换,故难以传播艾滋病。

在同性恋艾滋病调查研究的样本量上,样本量最多的是高云、王曙光的研究,达到351例;最少的是周红的研究45例,其中有2篇文章的样本数据都为273例。

关于男同性恋者中的艾滋病感染率的调查,吴玉华、刘彦成通过研究得出,男男HIV感染率为1.35%,而且发现了男性性工作者的HIV感染率为4.76%;谷渊、曲鹏通过研究得出,男男同性恋者中HIV阳性率为1%;宋丹、陶晓燕的研究中,HIV感染率为2.8%;蔡文德、冯铁建的研究中的结果是HIV感染率为1.58%。可以看出,各份调查研究中男性同性恋者中的艾滋病感染率都在1%~3%之间,可见男性同性恋者间的艾滋病感染率是相当高的,需要进行一些干预措施。

对于同性恋者来说,婚姻问题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周红通过调查发现,22.2%的男同性恋者已经结婚,但都未与配偶同居,未婚者中有6.7%的人与女性同居。而蔡文德、冯铁建的调查表明,有55.5%的男同性恋者已经或正准备结婚。周红的调查还显示,美国、瑞士男性同性恋的结婚率远低于中国,中国的男性同性恋者还需要用异性婚姻作为身份掩护,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差。

在性行为方面,宋丹、陶晓燕的调查显示65.1%的调查对象同时也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并且蔡文德、冯铁建、曾惠芳、秦彦珉以及陶晓燕、蔡文德三份调查都显示,男性同性恋间存在多性伴现象、无保护的高危行为,并且安全套使用率低。

总体来说,关于同性恋者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的样本数量和范围上,已经满足研究的基本条件,但是全国范围内的总体性的调查研究仍比较欠缺,更多的是地方间零散的调查研究,导致研究结果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3.5 关于同性恋者权利的探讨

以同性恋权利为主题的研究共有9篇,占总体研究的5%,大部分文章都梳理了国外同性恋法律发展的历史,并认为同性恋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无法压制的问题。

在婚姻问题上,何东平认为婚姻问题对于同性恋者的重要性应该在法学上予以重视,而党永辉更进一步,认为同性恋者的婚姻问题需要法律来明确。

在同性恋者的权益保护上,刘国生认为应重视同性恋者的权益的保护,而党永辉认为同性恋者的合法权利不仅需要法律关注和保护,同时也需要法律约束。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法律约束,即虽然同性恋者是弱势群体,需要保护,但同时他们的行为也需要法律约束。

在同性恋立法模式上,管乐对各国的同性恋立法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一些可供中国参考的建议。在具体的立法上,何东平认为,面对实际出现的一些问题,立法不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分步进行。

在法理学上,何东平认为从法理上对同性恋问题进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黎尔平从特殊人权和普遍人权的角度对同性恋权利问题进行了探讨。

总体来说,国内关于同性恋法律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案例探讨,罗列国外同性恋法律历史事件,介绍国外具体的研究等层面,而在同性恋法律本土化、同性恋立法技术等深入层面的研究,则没有涉及。究其原因,这可能和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关,同性恋问题尚未被社会接受,同性恋者的声音还比较弱小,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多地在探讨同性恋权利的重要性,希望引起更多的重视,而没有实质性的具体操作研究,这可能是未来会继续研究的方向。

4 结论和展望

4.1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概括地说,这些年来我国的同性恋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在研究的学科领域上,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三个学科关于同性恋的研究比较多,而其他学科,如法学,新闻、政治学等学科则关注较少。而在未来,同性恋的学术研究将渗透进各个学科。

在研究的整体进展上,21年来,同性恋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至1993年,1994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06年,这三个阶段都是论文数不断增长,并且论文范围不断扩展的时期。可以预计,未来的同性恋研究也将不断增加。

从研究方法上看,非实证研究占到48.9%,而在实证研究中,一手实证数据研究仅占29.8%,非数据的实证研究占17.4%。可见同性恋研究的半壁江山还是在实证研究,但是这其中真正有质量的一手数据研究却并不多,而且有些研究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

4.2 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领域

同性恋现象在当代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学术界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通过对过去文献的总结分析,我们发觉,下列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关于同性恋成因的探讨,国外有比较多的研究,但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仍很欠缺,仅有的几篇论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效度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故在同性恋成因探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并且不同文化下的同性恋成因比较研究,如东西方同性恋者之间的一些比较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应该是未来同性恋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目前的同性恋研究基本停留在某一个学科里,或者是社会学,或者是心理学,综合两个以上学科的同性恋研究则比较少,未来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是同性恋研究的发展方向,即同性恋不是一个单一学科能研究透彻的问题,而需要多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努力。

研究的标准化问题。不同学者对于同性恋研究所应用的量表、调查表,调查同一问题所得出的答案有时候竟然完全不一致,

关于同性恋的调查,各个地方似乎都有一些零星的调查,但是整体性的、全国性的调查却还没有,这使得很多地方性的调查得出的一些关于同一问题的结论完全不同,未来可以深入做的就是全国性的调查,对中国整体同性恋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系统和透彻的了解。

关于同性恋的治疗,国内有很多精神病类的期刊有过很多研究,在具体对于同性恋的治疗上,缺少精神分析法、人本主义疗法等,而主要偏重于认知行为方面的治疗,并且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国内几乎没有,这方面是可以继续深入。

关于同性恋与艾滋病的问题的研究,由于有各省疾病控制中心的介入,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并且质量也比较好。这些研究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从现有的情况看,这些研究的目的还在于给各地的同性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面上的指导作用。

在同性恋权利问题的探讨上,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但文章数量还是比较少,大部分研究仅仅停留在案例的探讨。而对于我国同性恋法律、同性恋立法技术等制度层面的研究则没有,未来是一个可供深入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汪新建,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2,4:1-3.

2 倪晓昉,沐炜.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J].红河学院学报,2003,2:45-48.

3 李玉玲.同性恋是怎样发生的[J].中国性科学,2006,3:32-41.

4 王向群,马晓年.自我不和谐同性恋诱发因素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43.

5 刘华清,等.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4:242-244.

6 汪亮,等.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8:970-971.

7 由伟,徐永珍.师范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知识和态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0:645-647.

8 陶林,周红.对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5:475-477.

9 王志超.催眠诱导下电击性厌恶试治同性恋3例[J].心理学报,1999,3:337-341.

10 季建林,储展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同性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31-34.

11 孙刚,郑亚莉,等.探讨16 例同性恋的就诊动机及治疗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3:264-265.

12 刘志中,刘协和.同性恋的行为治疗[J].四川精神卫生,1989,2:77-80.

13 周秀华.问题解决疗法治疗男性同性恋1 例[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4:432.

14 马振武,等.厌恶合并认知领悟心理疗法治疗同性恋[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1:116-117.

15 刘新民.一例同性恋治疗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33-34.

16 雎密太.综合法干预大学生同性恋的个案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373-374.

17 吴玉华,刘彦成.黑龙江省某市区内男性同性恋者人数估计与HIV流行形势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5:428-430.

18 宋丹,陶晓燕,等.深圳市男同性恋者性行为调查及艾滋病干预[J].中国热带医学,2005,4:877-879.

19 曾惠芳,秦彦珉.深圳男同性恋性病和艾滋病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6,9:1686-1688.

20 蔡文德,冯铁建.男同性恋者行为特征和STD/HIV感染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4:328-330.

21 高云,王曙光,张胜康.参与式交流策略与男同性恋艾滋病易感行为改变的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05,11:1512-1515.

22 谷渊,曲鹏.沈阳市男同性恋者性病艾滋病相关KABP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5:573-574.

23 周红.某市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及其性行为危险性探究[J].医学动物防治,2003,10:590-591.

24 党永辉,等.刍议中国同性恋的立法[J].中国性科学,2005, 9:14-16.

25 刘国生.各国(地区)同性恋立法与司法概况[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4:317-322.

26 管乐.同性恋法律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9-11.

27 黎尔平. 同性恋权利:特殊人权还是普遍人权---兼论大赦国际对同性恋权利的保护[J].法学,2005,10:39-44.

28 何东平.中国对同性恋以及同性婚姻立法的必要性和思路[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7-165.

[收稿日期:2008-08-10]

作者:陈秀元

心理疗法于精神病基础学论文 篇2:

舞动的力量

摘 要: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舞蹈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了推广舞蹈心理疗法的三个步骤:舞蹈专业与心理专业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舞蹈疗法素养的人才;选择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舞蹈专业学生做志愿者;配备完善的舞蹈疗法场所。分析了如何在大学舞蹈专业中循序渐进推广舞蹈心理疗法及推广舞蹈疗法的意义,以期对舞蹈心理疗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广有所借鉴。

关键词: 舞蹈心理疗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学习、生活等竞争压力明显增加,一些学生处于亚健康的环境中,精神和心理上很容易出现疾病。优美的舞蹈动作都是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对社会的深刻感悟而创造出来的,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动。舞蹈者能够通过有节奏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情绪与情感,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观看舞蹈活动时,优美的舞曲和舞姿会让观看者跟随节奏舞动起来,使得身心得到完全释放。舞蹈心理疗法是一种易被大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舞蹈心理疗法概述

1.概念界定

心理学教授李璞民在《心理学与艺术》中讲道:“舞蹈艺术活动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具有提高社会适应力的作用,具有强身健康之功效,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舞蹈心理治疗是一种运用肢体语言和内心的表情流露,促进个体进行情绪疏导、缓解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的教育治疗方法。舞蹈心理疗法是融合了舞蹈学、艺术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精髓,创造舞蹈动作,通过肢体参与释放心理压力。

2.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一些现代舞的前辈们通过创设现代舞蹈动作排解不良心理情绪;随着1966年舞动治疗协会在美国成立,舞蹈心理疗法具备了雏形;舞蹈治疗法传入了中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推广。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对于心理问题,中国人在很多情况大多是讳忌,即使有主动求助进行心理治疗的,基本上是其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进精神病科的程度;二是舞蹈疗法自进入中国以来,却一直不受重视,其直接原因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工作者很清楚自己如果采用舞蹈心理疗法,那么较差的舞蹈基础会成为很大的制约,不愿意推广舞蹈疗法。在舞蹈疗法传入中国后,没有受到重视与推广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工作者,舞蹈基础比较薄弱,这就使得在大学舞蹈专业中开展舞蹈心理疗法显得尤为重要。

3.舞蹈与心理健康

一位海内闻名的舞蹈治疗师称人的言语可能会撒谎、人的行为可能会掩饰,但是人的身体是诚实的。参与舞蹈治疗的舞者,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够反映性格特征,舞蹈治疗的事理也在于此。对于那些个性过于浪漫,行事却过于刚硬的人,可以通过芭蕾舞进行心理调适;爵士舞适合个性软弱,行事心神不定的人;迪斯科舞适合个人规则多、自我要求高的人……

二、舞蹈心理疗法与舞蹈专业现状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校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栋梁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育人任务,既要培养大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又要培养大学生存、服务社会的技能,更要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现在在读大学学生多为“90后”,属于独生子女一代,进入大学后是首次长时间独自生活,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比较薄弱;有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节奏比高中宽松,又缺乏自制力导致目标缺失;就业压力等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尽管大多数高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也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但是这些专职老师舞蹈基础较为薄弱,自身不具备进行舞蹈心理疗法的条件。再加上一些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身边缺乏可以信任的亲人、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更不愿意走进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只是默默地承受。即使有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些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大多采用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使用专用心理技术干预的较少,使用舞蹈疗法配合心理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舞蹈专业的优势是舞蹈基础较好,如何利用专业优势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舞蹈心理疗法与大学舞蹈专业

(1)舞蹈疗法现状

舞蹈心理治疗的概念在1994年由羲玉兰女士应用于临床实验中,并将实验结果写成书籍,让舞蹈心理治疗在我国被人们渐渐知晓,直到2002年,我国有了舞蹈心理治疗师。

(2)大学舞蹈专业现状

第一,舞蹈专业课程设置需突破传统。很多高校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比较传统的:主要是围绕舞蹈技术的培养,舞蹈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舞蹈专业人才,达到目的的途径是舞蹈作品的获奖或舞蹈晚会的好评,忽略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和了解舞蹈的美育、健身和治疗等功能,忽略了舞蹈与医疗,尤其是心理治疗的结合,不能在进行舞蹈技术教育的同时,拓展更多的就业机会。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科学的,舞蹈心理治疗也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首先,组织有条件的院校系统编写舞蹈治疗专业教材,教材要具有实用性;相关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评选优秀教材,形成浓厚的研究舞蹈心理疗法理论的氛围;其次,以问题教学为主,比如运用舞蹈治疗轻度焦虑等;再次,要重视舞蹈专业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在教学实践中丰富舞蹈治疗理论。

第二,舞蹈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需突破。很多舞蹈专业的学生在高考时选择舞蹈,更多的是源于高考多了一条录取的途径,源于兴趣和立志于终生从事舞蹈事业的较少。再加上中国各大专业院校对各个舞种的教育采用的都是专业型教育制度,所谓的“专”主要表现在舞蹈表演能力上。这些情况就要求大学舞蹈专业是根据时代发展,就业情况改变而做出的调整策略,而要改变的对象则是单一的舞蹈表演或编创等技能的培养模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三,在舞蹈专业中开设舞蹈心理疗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舞蹈大学生就业岗位包括专业舞蹈演员、舞蹈编导、中小学舞蹈教师、社会培训机构舞蹈教师等。成为专业舞蹈演员的群体必将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舞蹈教师岗位虽有较大需求,但在信息化的今天,任何人利用网络或其他资源学会舞蹈技能,甚至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也非难事,如果舞蹈大学生只有舞蹈表演或编导能力,就业就必将更加窘迫。虽然舞蹈心理治疗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但是中国人注重养生的观念和多元开放的意识给舞蹈心理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环境。

三、在舞蹈专业中推广舞蹈心理疗法

1.推广舞蹈心理疗法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与心理专业合作,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咨询中心为依托,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舞蹈疗法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编写配套的大学舞蹈心理治疗专业的教材,还要舞蹈心理疗法专业的学生,经过专门、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经过专业培训的舞蹈专业学生,不仅要会舞蹈,是高超的舞者,还要具备心理沟通技术、掌握心理治疗技术,是合格的心理老师。第二步,培养一批舞蹈心理疗法志愿者。选择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以勤工助学或志愿者的方式招募。让志愿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发现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在取得他们同意的前提下,运用即兴舞蹈示范带动他们舞动起来,帮助他们体验到舞蹈确实具有心理治疗的功效。第三步,配备完善的舞蹈疗法场所,要求配备相应的器材。

2.循序渐进推广舞蹈心理疗法

舞蹈疗法要循序渐进,第一步是指导参与者个体参与舞蹈:舞蹈动作的创设,首先要参与者感兴趣,比方动作比较有幽默感;其次是舞蹈动作要相对简单、易于模仿、易于舞动,使得参与者肢体得以舒展、情绪得以放松,这种放松与舒展会使参与者逐步打开身心,进入人际关系的第二、第三阶段,从而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有利条件。第二步是指导参与者参与到“集体舞法”中,并能进行“即兴创作”。集体舞法中舞蹈动作依然是简单易学,注意引导参与者在放松自身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参与集体舞蹈,要注意与集体保持和谐;在与其他人肢体、表情交流时,感到放松且充满成就感,使得人际关系亲密度进一步开放。随着参与者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开放,他们的身心会体会到愉悦,这种愉悦感反过来又能促使进行新的舞蹈动作创设,使得参与者在新舞蹈中巩固良好的情绪。经过前两步,参与者精神面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要及时引导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让参与治疗者自编舞蹈作品,为需要的群体进行表演,让他们充分感受自身的价值并能真正做到关爱他人,让他们学会多融入集体并找到归属感。

3.推广舞蹈心理疗法的意义

舞蹈心理学學者平心说:“舞蹈心理治疗的兴起是舞蹈本体价值的复苏与重现。”的确舞动的力量在舞蹈动作治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如李宗芹女士所说:“舞动身体时,我们穿越了内在的阻力,呼吸自由了,感觉找到了表达之路,而获得新生。”推广舞蹈心理治疗对于大学生而言,首先能够使大学生及时释放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心理。其次,舞蹈训练本身是艰苦的,需要很强的意志力,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助于培养自制力、意志力。再次,舞蹈训练有助于完美大学生的身材,增强他们的自信,也会使他们学会表达自己,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四、结语

舞蹈是一门很受大学生欢迎的艺术,能够释放心理压力;舞蹈是最本真的舞动,它可以释放人的心灵,感悟人生。舞蹈心理疗法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真诚期待舞蹈心理疗法能在高校得以广泛推广,在丰富舞蹈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拓宽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也真诚期待舞蹈心理疗法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2]王雯晶.舞蹈心理治疗的跨文化研究述略[J].文学界,2010(05):284-285.

[3]谢丹.论舞蹈心理治疗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3(11):93-94.

[4]王琼瑶,李萌.舞蹈治疗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5):167-169.

作者:高绿苑

心理疗法于精神病基础学论文 篇3:

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

摘要:禅定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近年来,禅定越来越成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对禅定的功效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成果。认为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以及临床功效的检验。大量的研究表明,禅定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现象,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现象。禅定在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禅定;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临床功效

分类号:B849:R395

1 引言

2006年,美国心理学家Wallace和Shapiro在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第7期撰写了Mental Balance and Well-Being:Building bridgesbetween Buddhism and Western Psychology一文,认为应该在佛教与西方心理学之间建立联系。他们认为,以往的临床心理学,主要集中于对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只是到了最近,才将注意力转向于关注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与培养。然而,佛教则2500年以来一直不仅关注如何应对心理困扰与疾病,而且关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与幸福。因此,从佛教中吸取科学的资源,对心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allace&Shapiro,2006)。Wallace和Shapiro(2006)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Sugamura,Haruki和Koshikawa(2007)在2007年第9期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撰文对Wallace等人的研究作出了迅速的回应,文章的题目被拟为Building more solid bridgesbetween Buddhism and Western psychology。他们评论了并极为赞同Wallace等人的研究工作,并认为应该在佛教与西方心理学之间建立更为坚固的联系,从而为心理健康与幸福的培养找到一条更科学有效的道路。他们指出,佛教与西方逻辑在本质上是不相协调的。虽然逻辑与语言是任何一门科学得以存在的基础,但是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目的是超越逻辑,超越语言,并努力消解各种形式的概念凝固,这是西方心理学需要借鉴的。事实上,在他们之前,佛教早就已经进入了心理学的视域,佛教中的“禅定”(meditation)早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人所共知的概念,甚至出现了以禅定为理论基础与方法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由Kabat-Zinn创立的“正念减压疗法”:由Teasdale等人提出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以及由Linehan创立的“辩证行为疗法”(DBT)等,都是以佛教中的禅定作为基础。佛教,作为一门宗教;禅定,作为一种宗教中的修行方法,为何在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与医学领域受到如此关注?佛教与禅定对于培养人们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究竟有何作用?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对佛教禅定的心理与生理功效,进行了极为系统的科学检验。

2 何为禅定

禅定(meditation),也称沉思、静坐、打坐、冥想等。禅定是印度对于自修方式的一种描述用语,最早来源于印度教、婆罗门教、佛教以及印度其他教派,至今印度以及世界上流行的瑜伽术仍然以“禅定”作为自修的专门称谓。因此,禅定是各种自修方式的通行用语,它也包括瑜伽、气功、太极、推拿等多种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佛教用语,更不仅仅是一种禅宗用语。当然,在佛教与禅宗中,也存在着系统的、成熟的禅定方法,这也是西方学者之所以总是以佛教徒作为研究被试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学者常常将正念(mindfulness)与禅定结合起来,称为“正念禅定”。“正”即端正、修正、正定,“念”即念头、想法、观念,合起来,“正念”即端正念头、全神贯注、专注精神等。从本质上说,正念是禅定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禅定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盘腿而坐等这样的行为规定,而是全神贯注、集中精神等这样的注意力训练。事实上,只要达到了精神上的正念,也就达到了禅定的所有效果,因此,有的时候禅定也可以指那些没有行为规定的精神集中行为,如在走路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步伐、抬腿、落脚等,这也是一种禅定,被称为“行禅”。

禅定是一种什么样的自修行为呢?在不同的视角对禅定有不同的描述。在宗教传统中,禅定是指一种达到对终极真理领悟的实践方法;在现代用法中,禅定是指一种自我体验、自我觉知的精神集中行为;在心理生理学的视角,禅定是指有意识地对注意的自我控制。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描述,大部分都集中于行为层面,在行为层面,禅定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放松;集中注意力;意识状态的改变;暂停逻辑思维过程;维持自我觉察的姿态等等。怎样进行禅定呢?禅定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总体来看,禅定的方法包括两个核心,一是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强调活在当下:二是对当下的观念想法不作任何评判,强调非评判性与接受性。无论是哪一种禅定,首先需要做的是被试为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注意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声音,或者单词,或者一个短语,或者自己的呼吸、身体感觉、运动感觉都可以;在选择完注意的对象之后,需要做的是舒服地坐着闭上眼睛。进行一个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不超过1分钟);然后,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当被试在训练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想法、感受或者感情从而使被试的注意力出现转移,也不要紧,只需要随时回到原来的注意力上就可以。无论头脑中出现什么想法,都不用担心,只需要将注意力简单地返回到呼吸上来就可以,不用害怕,不用后悔,也不用任何评判。在像这样训练10到15分钟之后。静静地休息1至2分钟,然后再从事其他正常的工作活动。每天两次,练习3个月。研究表明,这种简单的禅定训练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巨大的功效。

3 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

Perez-De-Albeniz和Holmes(2000)曾发表了Meditation:Concepts,effects and uses in therapy一文。通过对从1989年到1999年间较重要的关于禅定的75篇论文进行了整理,发现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禅定的功效检验。具体包括:对禅定的心理功效的检验;对禅定的生理功效的检验;以及对禅定的临床功效的检验。Perez-De-Albeniz等人的研究虽然在十年之前,而且近十年中又出现了许多研究禅定的新的报告,但是,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研究的核心方面依然集中于对禅定的功效检验,依然集中于对禅定的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临床功效的检验,只不过越来越系统化、具体化而己。

3.1 禅定的心理功效研究

3.1.1 禅定与情绪

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心理功效研究,核心内容是考察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考察禅定能否缓解与消除消极情绪,以及能否促生与增强积极情绪。大量研究表明,禅定确实能够缓解消极情绪与增强积极情绪。Duncan和Weissenburger(2003)的研究表明,即使是简单的禅定练习,也能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降低个体对孤独情绪的感受性。Sears和Kraus以认知扭曲和应对风格为中介,考察禅定对焦虑、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希望感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与Duncan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那就是禅定能够缓解个体的焦虑与消极情绪,能够增强个体的希望感与积极情绪。同样,Tanner,Travis,King和Haaga(2009)的研究也支持了他们的观点,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有规律的禅定练习与低水平的神经症、焦虑、抑郁密切相关,与高水平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Fredrickson,Cohn,Coffey,Pek和Finkel(2008)的研究也证实了相同的观点。他们发现禅定能明显地增加个体日常体验中的积极情绪,同时减少消极情绪。例如,可以增加心灵的充实感、生活的目的性、社会支持等,以及减轻许多疾病的症状。有理由认为,禅定是增加积极情绪的很好的策略。总之,科学心理学对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有规律的禅定练习,与个体的消极情绪的减少呈正相关,与个体的积极情绪的增多也呈正相关。因此,禅定,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的策略与方法。

3.1.2 禅定与态度

当然,对于禅定的心理功效的研究,不仅是考察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禅定练习与个体的生活态度也有密切的关系。Schure等人(2008)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性研究,考察了对心理咨询专业研究生进行禅定练习,是否会对这些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禅定练习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在身体、情感、心理、精神与人际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改变,并对他们的咨询技能与治疗关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情绪方面,被试报告禅定提供了一些新的应对恐惧、焦虑、怀疑以及其他强烈的消极情绪的方法,同时,在他们的生活中,消极情绪越来越少,而像信任、安静这样的积极情绪越来越多,这与Duncan和Weissenburger(2003)在关于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而在生活态度方面,被试常常报告他们的思想与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更加“开放”,更加有清晰的觉察力。他们能够接受自己,也能够接受周围的一切;在精神或价值观方面,被试常常报告他们自己会因为课程而反思以及评估自己的信念系统与价值观;并报告他们自己比以前有着更强烈的自信心;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试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同时,移情与同情的能力明显有所提高。与Sehure等人的研究类似,Brenner和Homonoff(2004)采用访谈法,对10位有至少5年禅定训练经验的人进行访谈,以考察禅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发现:禅定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觉悟性(awareness),即能关注于当下,能在不确定、宁静、空无的体验中,而不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强调中,感受协调、幸福与自信。另一方面,禅定提高了他们的宽容性(acceptance),即能以一种非常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顾客、患者或者同事,无论是哪种人,都能接受,都能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地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后,禅定还提高了修习者的责任性(responsibility),即能对任何事情都能看清楚,并采取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总之,禅定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能够增强个体的接受性、宽容性、开放性,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自己,也能够更加融洽地接受他人。

3.1.3 禅定与认知

除了对与情绪功效与态度功效的研究,许多研究者还考察了禅定是否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有所影响,即禅定是否也具有改变个体认知的功效呢?答案是肯定的,许多研究发现,禅定练习,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个体认知上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是积极的。Wenk-Sormaz(2005)的研究表明:禅定能够导致个体认知上的改变,能够减少个体的习惯性反应(habitual responding),从而提高对每一件事物与事实的觉察力。Moore和Malinowski(2009)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考察了禅定对个体的注意能力与认知弹性的影响。让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被试分别完成Stroop干扰实验任务,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即参加禅定练习的被试)的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组,并得出结论说,这意味着禅定能够提高被试的注意能力与认知弹性。与他们的研究不一样,Kozhevnikov,Louchakova,Josipovic和Motes(2009)用实验的方法考察禅定对心理意象的影响,因此而评估佛教僧人常常出现的超常意象的报告。研究发现,实验组(参加禅定练习的被试)完成意象作业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的被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禅定能够扩展被试的视觉空间加工能力,即同时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并加工更多的资源。换句话说,视觉空间加工能力强的被试,在同一段时间之内,能够从外界获取更多的视觉资源,同时能够从记忆经验中提取更多的视觉资源,并能加工、处理更多的资源。

总体来看,研究者们对于禅定的心理功效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禅定在情绪、态度,以及认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功效。因此,禅定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而且是具有某种科学性的心智锻炼方法。所以,禅定进入心理学的视域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3.2 禅定的生理功效研究

由上可知,许多研究表明禅定在个体的情绪调节、态度完善、认知改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心理功效。因此禅定似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而是具有某种科学性的心智锻炼方法。然而,科学心理学家们并不满足于对禅定的心理功效的检验,他们认为,如果要真正挖掘禅定这种修行方法的科学性,还必须考察其生理功效。只有从生理学的角度证明了禅定确实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才能更合理地接受其科学性的地位。然而,禅定具有像心理功效那样积极的生理功效吗?

3.2.1 禅定与大脑活动

首先,研究者考察了禅定的脑科学机制,当从事禅定练习的时候,人们的大脑是否会发生某些变化呢?2003年8月4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专门刊载了一篇相关的研究:威斯康辛大学的情绪神经科学实验室通过研究发现禅定能够激活大脑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脑区。因此,便不难理解禅定为什么能够缓解人们的消极情绪以及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了。Davidson和Kabot-Zinn(2004)的研究

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考察了禅定对人体免疫系统和脑电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禅定过程可以促发左侧额叶与积极情绪有关的脑电活动。对禅定的生理机制以及脑科学机制进行最系统研究的是Austin(1998),他在Zen and the Brain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禅定的基本生理机制。他的研究表明。在禅定修习的时候,人体生理会发生一些改变。如:出现放松反应(relaxation response),导致肌肉放松;基础新陈代谢降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产生呼吸延缓、心跳变慢,血压降低,皮肤电阻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增加;感觉敏感度提升;免疫功能增强。通过对禅定过程中脑电波的研究,Austin发现禅定有利于产生α波。人们可以通过将注意力集中于节拍器的声音或者视觉刺激而增加α波。随着禅定的进行,渐渐出现平静的清醒脑波α波(8~12Hz),并随着时间的进展,α波的振幅变大,频率减低,并慢慢出现律动性e波(5~7Hz)。研究还发现,曹洞宗的僧人在行禅的时候,α波所占据的比重达到了50%。而那些不熟练的修行者在行禅的时候,α波所占据的比重只有20%。而作为控制组的大学毕业生在他们行走的时候却没有产生α波。禅定脑波的另一个特征是:在禅定的时候给予连续的重复声音刺激(啪嗒声)。正常人的脑波会产生一种警觉反应,从而导致α波的短暂消失,这称为“α波阻断”(u-blocking)。如果声音刺激继续,慢慢地大脑便会习惯于这种声音刺激,从而不再能导致“波阻断,这种现象被称为“习惯化”(habituation)。但是,禅僧在禅定时,α波的阻断反应便不会产生习惯化,即每一次声音刺激都能导致同样的“α波阻断”反应。这意味着禅僧在禅定的时候随时对世界都保持开放,禅僧虽然进入内在专注,但对外界的感受性并未减低,甚至提高。

3.2.2 禅定与身体感受性

由Austin(1998)的研究可知,禅定练习能促使人们达到一种平静的、放松的状态,而这种平静、放松的状态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禅定练习还能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感受性,关于这一点,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Sehure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禅定的训练,能导致身体在平衡、力量、柔韧性、感受性、灵活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增强。

Anonymous(2009)系统地研究了禅定与痛疼感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禅定减低了人们对疼痛的感受性。在研究中,实验人员招募了13名至少有1000小时禅定经验的禅悟者,让他们参与一项疼痛感受性的测试。同时,实验者设置了与之相对的控制组,也是由13名人员组成,只不过他们没有任何禅定经验。所有的被试中有10名女性,16名男性,年龄在22岁到56岁之间。疼痛感受性的测试方法是:设置一个加热源,和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加热板,将加热板压在被试的小腿上,由电脑控制间歇性地改变加热板的温度。根据人体的疼痛感受性,加热板的起始温度设定为43摄氏度,依次增加,最高达到53摄氏度。在温度增加的过程中,被试如果不能忍受疼痛,便作出报告。结果发现,大部分有禅定经验的被试都能忍受最高的温度53摄氏度,而控制组的被试则没有一个人能忍受53摄氏度的温度。为什么这两组被试在疼痛测试中有这么大的差异呢?Anonymous(2009)认为,禅定者,即使他们没有处于禅定状态,他们对疼痛的感受性也要比控制组低得多。他们部分是通过放慢呼吸来来减轻疼痛,禅定者每分钟可以只进行12次呼吸,而正常人则至少要15次。事实证明,通过放慢呼吸,可以使人的身体达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从而减低人的疼痛感受性以及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由上观之。禅定练习不仅能导致人们的情绪、态度、认知发生积极的变化,而且也能导致人们的身体柔韧性、感受性、脑电波、大脑皮层发生积极的变化。禅定能激活大脑皮层中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脑区域的研究结论,也解释了禅定为什么能促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因此,禅定确实有着无可置疑的科学性,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科学心理学应该挖掘禅定中的科学成分,以使之为心理学,主要是临床心理学所借鉴、运用。

3.3 禅定的临床功效研究

3.3.1 禅定与心理治疗

正是因为研究者们发现禅定确实具有无可置疑的心理与生理功效,确实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无弊。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将禅定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方法,并运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Mruk和Hartzell(2003)的研究便是这样一种努力,他们出版了Zen and psychotherapy:Integrating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approaches一书,着重探讨如何将禅宗的思想与方法发展成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当然,Mruk与Hartzell的关注点不仅仅是禅定,而是整个佛教的思想。如“四圣谛”、“八正道”等。而真正将禅定作为核心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当属Kabat-Zinn所创立的“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reduction),简称MBSR。MBSR的基本方法便是持续一段时间,并且有规律进行的禅定练习,其具体技术就是禅定的两大核心要点,即: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强调活在当下;以及对当前的观念不作任何评判,强调非评判性与接受性(sehureChristopher,&Christopher,2008)。事实证明,MBS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治疗方法,因此,MBSR在临床心理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此之后,更是出现了以MBSR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以及辩证行为疗法(DBT)。MBCT是由Teasdale等人融合了认知疗法(CT)与MBSR,而发展的一种用以主要解决长期抑郁症复发的一种心理疗法;DBT是由Linehan创立的用来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它们都是以有规律的禅定练习作为基本技术与核心思想,都强调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前的观念不作任何评判(Lau&McMain,2005)。

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MBSR,MBCT,以及DBT等)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被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临床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以及临床心理学的未来。Hayesf2002)认为临床行为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行为疗法的时代,有关学习的理论与原则被系统化地应用,发展出特殊的行为治疗以解决情绪紊乱等问题;第二个时代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时代,认知疗法的到来宣告了第二阶段的开始,认知疗法使单纯的行为模式的精神病理学黯然失色,主张重视注意、记忆、心理表征等认知过程在行为治疗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个时代尚处于摇篮之中,即主张将前两个阶段的疗法的基本特征与东方的精神训练元素,尤其是禅

定、正念结合起来,也就是正在发展中的MBSR、MBCT以及DBT等。

3.3.2 禅定的临床功效

禅定虽然被发展成为了系统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是否真的有效呢?是否真的能治疗人们的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呢?因此。许多研究者都对以禅定为基础的疗法的功效进行了检验。Bonadonna(2003)考察了禅定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功效。发现禅定可以缓解焦虑、痛疼、抑郁,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缓解压力,针对纤维性肌痛、癌症、高血压、银屑癣等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功效;Walton,Schneider,Nidich和Salerno(2002)的研究发现禅定练习能减少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能减缓或逆转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而且能降低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死亡率以及其他结果;Gross,Kreitzer,Reilly,Winbush,Schomaker和Thomas(2009)探讨了MBSR在医学中的辅助治疗作用,发现MBSR的禅定训练能缓解实体器官移植病人的抑郁、焦虑与失眠;Johnson,Penn,Fredrickson和Meyer(2009)的研究表明禅定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消极症状如快感缺乏、无自主性、无社会性。同时增加了他们的希望以及生活的目的性;Wachholtz和Pargament(2008)的研究表明禅定可以缓解与偏头痛相关的抑郁感、焦虑感以及低自我效能感等消极情绪。参加禅定训练的患者获得了更强的痛疼耐受性、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Ong,Shapiro和Manber(2008)将禅定整合入认知行为疗法中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Cohen(1992)探讨了能否将禅定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运动心理学中。以缓解或消除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Zautra,Davis,Reich和Nicassio(2008)比较了认知行为疗法和MBCT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伴随的长期抑郁。结果发现MBCT能对患者的长期抑郁带来更多的利益。

总体来看,众多的研究表明: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确实是有效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更优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Mruk和Hartzell(2003)认为这些“替代疗法”(ARernative therapies)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满足现代人们自我指导、自我治疗的基本需要;而且它对健康的理解不再是传统的对于疾病的消除,而是对全面幸福的一种追求;再者,这种新的带有神秘性的方法能够给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人们带来一种新奇感与希望感。总之,以禅定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其科学性不再受到人们的质疑了。

4 禅定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前景

对于禅定来说,它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发展前景如何?由于西方的禅学热潮,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一时间成为一种潮流,对于MBSR的疗效检验,成为许多临床心理学家们所热衷的事情,也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结论。因此,可以预知,在近一段时间之内,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研究还会更进一步的发展,还会在哪些方面更进一步地发展呢?概括起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禅定将以更为科学的姿态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心理学会越来越认可禅定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者已经对禅定的科学性进行了系统地检验,科学心理学家们已经不再将禅定作为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而是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现象。但是可以预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对禅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不同的视角进行进一步地检验,而随着这些研究的进行,禅定的科学性地位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另一方面,科学心理学会越来越完善禅定的方法,以使之成为一种更标准、更科学的精神训练方法。Lane,Seskevich和Pieper(2007)的研究便是修改了MBSR中的不合理成分,将正念禅定发展成为一种更简单化、更标准化的一套训练程序。因此,随着心理学工作者对禅定科学性的进一步检验,以及对禅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禅定的科学性地位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禅定将以更为科学的姿态进入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第二,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趋势。随着MBSR、MBCT、DBT等一系列以禅定作为思想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的完善,禅定将会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Hayes(2002)甚至将在心理治疗方法中融入东方的精神训练元素(主要是禅定),作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的变革:Mruk和Hartzell(2003)也认为禅定中所蕴含的“自我指导”思想以及对健康的新的看法,将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一个新的趋势。事实上,正如他们所说,“我们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只是在健康护理中作为一个消极的接受者已经不符合社会现状与经济现实了,因为今天人们更多的是倾向于自我指导”。换句话说现代的人们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治疗师那里被动地接受询问、审查以及建议:更倾向于在家中,在生活与工作中解决问题,而不是每周花额外的时间一次次去拥挤的、冷冰冰的咨询室中进行排队。而主张自修自悟的禅定,很显然能够帮助人们达成这样的愿望。另外,禅定对于健康的理解也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新的趋势。传统精神医疗集中于收集有关疾病症状的信息,然后对这些症状进行诊断,然后再进行治疗。但是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则是集中于达到一种全面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健康,然后维持它。传统健康护理只是针对疾病,而禅定则不仅针对疾病。而且针对健康。传统医疗的评价指标是症状或压力的减轻,而禅定治疗的指标则是发展或维持最佳的健康。这种健康护理可能集中于帮助当事人增加充沛的能量,或者在工作中、人际关系中、休息中更加平衡与和谐。禅定修行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减轻压力,防止抑郁症复发。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能对生命有一种重新的认识,能够使人们提升生活的境界,以达到全面健康。而这将是心理治疗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之,禅定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尤其是在心理治疗领域,禅定将会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其自我指导、自我修行的主张,还是其关于全面健康的主张,都会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崭新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总体来看,科学心理学关于禅定功效的研究虽然还不尽完善,但是毫无疑问,禅定已经作为一种科学现象而不是宗教现象而被人们所接受了。近年来,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研究,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越来越趋于完善。从内容上来说,不仅有关于禅定的功效检验,而且还有关于禅定的心理机制、生理机制、脑科学机制的探讨;从方法上来说,不仅有观察法,而且还有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等诸多方法。可以说,关于禅定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Wallace和Shapiro(2006)的期望,那就是在西方心理学与佛教之间,已经建立起来坚固的沟通桥梁。

作者:熊韦锐 于 璐

上一篇:医院信息化建设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体育健康教学下德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