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证券法制发展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我国证券业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的分析,说明我国证券业在现阶段国际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的可行的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WTO证券法制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WTO证券法制发展论文 篇1:

中外证券市场监管模式:比较与启示

摘要:WTO后过渡期的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要求市场监管模式也要与之相适应,趋向国际化。本文通过美国、英国和德国的监管模式的综合评述和比较,将中国证券监管模式的改革纳入全球证券市场这个整体中进行分析,以客观地发现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改革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中外证券市场;监管模式;比较;启示

文献标识码:A

证券监管是国家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结合具体国情不断健全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试图在比较、借鉴美国、英国、德国证券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期对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的完善有所启迪。

一、国外证券监管模式的主要类型

由于各国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不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同,其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也不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集中统一型监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由政府下属的部门、或由直接隶属于立法机关的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而各种自律性组织,如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等只起协助作用。集中统一监管模式以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为代表。

美国在1929年证券市场崩盘之前,美国联邦政府没有建立强有力的证券监管机构。危机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和国会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其中之一便是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设立了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简称SEC),它直接隶属于国会,独立于政府,对全国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券商、投资公司等依法实施全面监管。由此开创了政府集中统一监管的证券监管模式,这种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效仿。

SEC是一个具有准立法和准司法职能的独立机构,其宗旨是:对全国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商、投资公司、投资顾问等依法进行管理,监督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以及其他与证券有关的联邦法律的执行和实施,以增进市场的稳定,为投资者提供最大的保护及最小的证券市场干预,促进证券市场发展。其负责监管的范围是:(1)规定注册程序和注册标准,对公开发行的证券进行注册登记,监督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制定证券交易的监管规则和监管方法,并监管证券交易活动;(3)监管投资银行、投资公司、证券交易商、投资顾问及其他从事证券经营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的行为;(4)监督指导证券交易所和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的管理活动;审查批准自律组织制定的规则等。SEC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直属总统,直接对国会负责,每年须就全国证券市场的情况和对证券法律的执行情况,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SEC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干涉,只是在其预算、立法等事项上应同有关部门协调。SEC的权威性在于其执法权限广泛,可以独立行使职权,这些职权突出表现在:(1)制定证券市场规则。(2)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SEC在认为有必要认定某些主体是否具有违法行为、正在进行违法行为或者准备实施违法行为时,有权进行调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有权签发传票,收集证据和复制账册、记录及其他相关文件。如果传票被当事人拒绝,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对违法行为实施制裁。SEC可以对违法者进行民事和行政制裁以及将案件移交司法部提起刑事诉讼等。在行政制裁权方面,有权对违法行为,依法签发停止违法行为令,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罚款、谴责;有权在举行听证后,依法暂停、撤销或取消、禁止有关违法行为人执行有关业务的资格,如暂停或开除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商协会会员的会籍,暂停或撤销交易商或投资顾问的注册登记,暂时或永久禁止个别人士受聘于已注册的公司。此外,SEC根据证券法律的规定,当发现某些人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某类行为,该行为已构成或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或活动时,有权签发临时性或永久性禁令。(4)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权。1990年《市场改革法》授权SEC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无须通过《行政程序法》所规定的程序,直接通过命令的方式,采取临时紧急措施。所谓紧急情况是指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价格出现异常波动、造成市场混乱和对公平秩序的破坏,严重影响证券交易和清算交割的进行,以及其他类似情况。SEC的紧急命令除非被法院撤销、已经过时,或者被修改,或者被总统所废除,否则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商和经纪人都必须遵守。

2. 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分散自律型监管模式

自律模式有两个特点:(1)通常没有制定直接的证券市场管理法规,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法规来制约证券市场的活动;(2)没有设立全国性的证券管理机构,而是靠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如证券交易所、证券商协会等进行自我监管。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是自律模式的代表。

以英国为例,英国证券市场是在银行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英国一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和财富集中区。经过海外贸易的高度发展和繁荣,英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英国银行业成为最富有的行业。对于短缺资金的众多企业来说,也主要仰仗银行提供生产经营资金。银行在英国经济中具有的特殊地位,直接导致了银行业对证券业务的深度干预,并在英国证券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职能。英国银行曾与多个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签署备忘录,这明显地反映出银行业和证券业的依存关系。长期以来,英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直接管理、干预较少,证券交易所、公司收购与兼并委员会、证券业理事会等自律组织是英国证券市场重要的监管力量。由伦敦证券交易所和英国其他6个地方性证券交易所的经纪商和交易商组成的证券交易所协会,对全国范围内的证券市场活动进行监管,是事实上最重要的自律监管机构。伦敦证券交易所采用会员制,参与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的人必须是其会员;证券交易所通过制定《证券上市指南》规定了证券上市的条件,并可制定规则明确公司必须达到盈利能力的等级,并以此作为批准其证券上市的依据。证券交易所作为自律机构,有权对其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处罚,如撤销会员资格、拒绝新证券上市、中止现有上市证券的交易、进行罚款和公开谴责等。此外,证券交易所还可以通过严密的监管规则,监视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的变动。英国没有证券法或证券交易法,只有一些间接的、分散的法规;英国虽然设立了专门的证券管理机构,称为证券投资委员会,依据法律享有极大的监管权力,但它既不属于立法机关,也不属于政府内阁,实际监管工作主要通过以英国证券业理事会和证券交易所协会为核心的非政府机构进行自我监管。

3. 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综合型监管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型监管模式,是介于政府监管型和行业自律型之间的一种监管模式,该模式既强调集中统一的立法监管,又强调自律管理,是集中型和自律型两种模式的相互协调、渗透的产物。

在早期,德国证券市场主要接受各种债券作为上市证券,调整债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相对比较发达。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从英国引进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的发展,股票也逐渐成为德国证券市场的重要证券形态。在此过程中,德国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证券交易场所。但与前述美国和英国证券监管不同,德国证券监管有若干自己的特点。主要反映在:(1)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监管机制。在德国有3类证券交易市场,其监管机制与之相对应,分别遵循宽松、较松、很严的不同的监管原则:第一类是官方市场,就是一般性大公司市场。相当于我国上海、深圳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对这类官方市场上市公司和股票交易的监管是以国家通过的《证券法》为标准,监管较松。第二类是新兴市场,即地方性小公司市场,相当于俗称的二板市场。开辟这样的市场,目的是使地方性中小企业有市场融资的渠道和机会。在法兰克福交易所,这类市场的股票被称为特别小的股票,由证券交易所直接监管,德国对这类市场的监管最为严格。第三类是自由交易市场。主要是国外已上市公司来此市场交易的股票,以美国证券市场的股票居多。证券交易所对这类公司股票的交易控制得不是特别严格,来此进行交易,只需找经纪人再填好一张表格就行。监管相当宽松。(2)政府与行业监管分工明确、互相协作的监管组织体系。德国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德国联邦银行监管局、联邦证券监管局及联邦保险监管局分别负责对德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监管工作。证券监管是政府、行业等多重式的监管。政府监管由联邦证券监管局负责。联邦证券监管局主要监管各类证券包括基金的交易行为,制定相关政策。行业监管由证券交易所负责,主要监管违规行为的调查,与价格波动有关的信息披露、重大事项的披露、行为准则的制订等。证券交易所的调查主要是防止金融机构的内幕交易,其工作内容是:成立独立的调查部门;对机构广告、媒体报道、公开披露信息及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监控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搜集;对有关信息是否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进行分析;对涉嫌违规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各州政府及联邦卡特尔局则起着辅助监管作用。如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竞争限制法”等规定监管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机构的兼并行为等。(3)依法对证券等金融机构进行严格和缜密的监督和自律,实施全过程监控。德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在欧洲大陆是最多,也是最严密的。庞大而严密的金融法律体系作为金融监管的基础,辅以德国公民自觉的守法意识,使得德国证券、金融监管颇具权威和有效。

二、不同证券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综合以美国为代表的立法型的政府监管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自律型监管模式及介于两者之间,既强调自律又强调政府作用的德国模式,可认识到:

1. 集中监管模式

优点在于:(1)由于监管机构超脱于市场竞争者之外,能公平、公正、高效、严格地发挥其监管作用,并能协调全国各证券市场,防止出现过度投机的混乱局面;(2)具有统一的证券法规,使证券行为有法可依,提高了证券市场监管的权威性和严密性;(3)更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其弊端在于:(1)证券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靠政府机构而缺乏自律组织的配合很难达到既有效管理又不过多行政干涉的目标。(2)证券法规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超脱于市场,从而使市场监管可能脱离实际,缺乏效率;(3)与自律组织相比,政府机构离市场较远,掌握信息有限,造成监管成本上升,而且对市场发生的意外行为反应较慢,可能处理不及时,使得监管滞后。

2. 自律模式

优点是:(1)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活跃市场;(2)允许证券商参与制定证券市场监管规则,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较丰富,更能对市场存在的问题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市场监管更切合实际,制定的监管法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比政府监管机构效率高;(3)自律组织对市场发生的违规行为能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但是,自律模式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1)通常把重点放在市场的有效运转和保护证券交易所会员的经济利益上,对投资者利益往往没有提供充分的保障;(2)由于没有立法作后盾,监管手段较软弱,易被钻空子;(3)由于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非规范化、弹性大,监管者的主观因素、人为因素对监管影响很大,随意性大,难以实现全国证券市场的协调发展,容易造成混乱。由于这些原因,不少原来实行自我监管的国家,现已开始逐渐向集中监管模式转变。例如,1996年,英国政府宣布,要彻底改变证券市场的传统监管方式,加强政府监管力量。其他一些实行自律模式的国家,如意大利、泰国、约旦等,也开始走向集中监管模式。

由于以上两种模式都有缺陷,德国模式就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互补。目前美国、日本、英国的证券监管模式也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美国正改变僵硬的法律条文和适当减少比率指标测评和模型运用,增加灵活性和主动性,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等;英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日本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市场机制的法律、法规,宣告政府的“护送舰队”式的监管时代的终结。总之,这3种监管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变迁必须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和传统的变化相适应,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没有绝对优或绝对劣的监管模式。近20年来各国的证券监管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完善,总的发展趋势是以自律管理为基础,政府监管(以立法方式)为指导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行业自律行使一线监管作用,是政府风险监管的有效配合,政府具有最终的法定监管权。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使集中监管和自律监管模式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对我国证券监管模式改革的启发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各种各样丑闻屡屡暴露,从操纵股价到做假账、连环担保圈黑幕等,致使目前市场诚信缺失,流通市值损失不小。为此,全国上下对证券监管模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结合以上3种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来进一步考察我国证券监管的现状,可发现我国的证券监管模式自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其职权范围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扩展,1998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标志着集中统一的全国证券监管体制基本形成。毫无疑问我国的证券监管模式是属于政府监管型,但还不成熟,需要改革和完善。

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市场不成熟,规则和制度不健全这种特殊国情,它决定了强化政府监管有其合理性。但处于WTO后过渡期的我国不得不加快证券市场开放的步伐,使我国的证券市场风险日益复杂化,也增加了控制和化解风险的难度,完全依赖政府来监管市场是不现实的。但目前“为辅”的行业自律还缺乏法律赋予的权力,交易所缺乏公司上市的选择权,缺乏对市场运行与异常波动的实时监控权和调查权,中注协作为社会监管组织也只能调查和处罚会计事务所及相应的注册会计师,不能调查上市公司,这些都不利于及时发现查处违规行为。由此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该明确界定自律组织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凡是能通过行业自律组织解决的问题就由自律组织解决,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在风险防范中的一线缓冲作用,避免证监会始终处在风口浪尖上,承受过大的社会压力,逐步实现“以政府监管为主,自律为补充”的监管模式向“以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过渡,这是十分必要而现实的选择。

其次,合理划分政府与自律组织监管权限。合理划分政府与自律组织的监管权限,受如下因素的影响:第一,政府、证券自律组织各有所长。政府擅长于宏观决策、事后制裁、强制执行等,证券自律监管组织则更贴近市场,更灵活性,市场认同感更强。第二,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政府主导证券监管体制仍是合理的选择。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证监会国际组织(简称IOSCO)自律监管组织咨询委员会的题为《有效监管模型》的报告,我国证券交易所应该主要负责一线市场并对其股东实行监管,包括核准公司证券的发行,审查公司证券的上市,对证券市场活动的监管,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调查、惩处和纠正,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等;而证券业协会主要在一线市场外对证券公司实行监管,授权批准市场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及其标准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审查证券公司的设立,监督证券市场主体在一线市场内的活动,对违反法律规范和行业规范者给予纪律处分。

再次,完善证券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加强我国证券业自律监管,就是要充分发挥证券自律组织的自律监管功能。就证券业协会而言主要是完善其自身建设。我国的证券业协会尚不能完全承担自律监管的任务,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存在着需要完善之处。适当的法律方式能帮助完善证券业协会。第一,法律应当赋予证券业协会独立的地位,保证其他组织,尤其是政府不会随意对其侵犯。第二,法律应当加强对证券业协会的监督,确保其公正性。第三,法律应当规定该协会与其会员的联系制度和决议的产生方式,增强其代表性。第四,法律应当明确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保证移交给它的职能是合理的。目前我国证券业协会的法律性质不明确,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这样有利于保证证券业协会充分地行使权力,解决当前证券业协会难以实现自律监管的问题,并更有效地保障其他证券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最后,必须厘清我国证券交易所的产权性质。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会员制法人。但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其章程的制定、修改和重要人事任免都取决于政府。因此,目前我国的证券交易所离一个独立的会员制法人还有些距离。这种现象不利于证券交易所自律功能的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证券交易所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求生存和发展,国际上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是向公司制靠拢,建立非互助式的结构。鉴于我国证券交易所产权不清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建议将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改制为公司制,以推动交易所的市场化发展。此外,证券业协会与证券交易所之间还应就自律监管建立一种协调的关系,以便于自律监管体系的顺畅。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郝东旭,魏淑君.证券市场风险法律防范 [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作者:张梅琳

WTO证券法制发展论文 篇2:

我国证券业国际化讨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我国证券业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的分析,说明我国证券业在现阶段国际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的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证券业 国际化 建议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证券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原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尋求大联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影响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一、我国证券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证券业积极创新、从零起步,通过提供证券交易、证券承销、财务顾问、基金理财等金融服务,在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当着加快证券要素融通、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二十几年来,证券业坚持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证券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新兴产业。(一)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1987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专业性证券公司。之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证券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证券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证券公司,开展国库券的发行、本地区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债券和股票发行、自营和代理证券买卖业务及其他证券服务业务,证券业初步形成。

1995年《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的实施,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撤销及转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属信托投资公司及下设证券营业部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撤销或转让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及融资中心(金融市场)下设证券营业部有关问题的通知》,共763家证券交易营业部从商业银行等母体中分离出来,并入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全国94家证券公司1996年底总资产达1590.53亿元,报表盈利合计4.62亿元,证券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坦利等外资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证券经营机构。1997年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取得了A股主承销商资格。同时,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薄记管理人、保荐人以及主承销商帮助中国电信(香港)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证券业的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1998年出台的《证券法》对证券公司的设立、业务范围、经营规则、管理体制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将证券公司的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轨道,确立了证券业的法律地位,证券公司成为活跃市场的主体,证券业发展壮大。到2001年底,全国118家证券公司注册证券总额747亿元,净资产863亿元,总资产5817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267%、182%和172%。同时,非证券类资产的剥离、保证金的严格管理、禁止“透支”以及信托与证券分业等措施的落实,使证券机构资产状况明显好转。

2001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证券业经受了市场结构性调整的考验,到2004年初前后,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和空前的困难。从2004年8月开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初步形成了防范风险、促进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截至2006年底,92%的证券公司实现风险监控指标全部达标,扭转了全行业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证券和其他要素市场”。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培育后,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随着证券市场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成效,证券市场呈现出结构性牛市的新变化,证券业在牛市中中介证券业务,将分享市场发展的成果,跨入增量业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证券市场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中,又将分享市场改革的成果,步入存量业务翻番的发展机遇期;在证券市场完善功能的创新中,增加证券业的中介功能,增添创新业务的新兴机遇期;证券业在证券市场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中迎来里程碑式发展的新机遇,证券业的发展形态、产业结构、服务功能、对外开放和监管体系正在呈现崭新局面。(二)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起步于80年代初,在至今不到20年时间里,相继发行了国际债券、B股、H股、红筹股、N股、ADR并对买壳上市、借壳上市及设立国家基金等多种筹资方式进行了尝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并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实障碍:

1.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股份制经济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宏观经济运行中缺乏真正的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我国的股份公司大都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经改制设立的,而且改制之前这些公司都拥有大量的下属企业,有的是通过划拨兼并而来,有的则以集体所有制形式成立,有的还受到地方机构和部门的管理,这些都导致企业的产权和管理结构不清晰,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而且许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总经理实际上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董事长总经理权责不清,信息披露极不规范。

2.金融管制较严,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

我国目前仍实行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其中对证券市场的管制主要是对证券机构建立的限制、对证券上市规模的限制、对外国投资者投资证券活动的限制、对在华外国金融机构业务的限制等。其中,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造成A、B股市场分割。这种资金不自由、货币不自由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证券。虽然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外汇调剂中心把所得部分利润汇回本国,但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3.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公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迄今实行的是额度分配和审批制度。这种以行政手段分配证券市场资源的制度,排斥了企业以业绩和成长预期竞争进入证券市场的平等机会,为寻租行为提供了空间,给绩劣公司以“公关”和虚假包装等手段挤入上市公司行列开了后门,导致上市公司良莠不齐,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

4.证券市场投机过度,风险过大

理论上说,证券市场应是一个投资场所,由于其收益高,故具有较高的风险是理所当然。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受多种利益机制的内在驱动,其中的风险被明显放大,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相对正常、成熟的市场有更大的风险:(1)政府缺乏管理经验和行为规范,对证券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造成市场震荡;(2)部分机构投资者人为地操纵市场,还有些投资者为谋取暴力,四处散布虚假信息,造成争购或争售某种股票等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往往使广大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3)证券中介机构自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我国证券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需要,是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内在客观性。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之中,参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一)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来看:

1.证券市场国际化符合当前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总体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证券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以银团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下降,以發行公开上市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5年全球发行国际债券5016.6亿美元,发行国际股票442.3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分别为11.6%和25。3%。1995年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证券1815亿美元,其中证券投资占20.3%。199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占净流入证券1059亿美元的17.5%,相当于同年发展中国家证券投资总额的50%。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正好符合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总体趋势。

2.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开辟了境外融资的新渠道

据日本野村证券估计,若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8%—9%的速度,今后5年所需外资至少是2000—5000亿美元。适应国际证券流动证券化的趋势,国际证券融资将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截至1997年12月,中国依靠发行股票共筹资137.8亿美元,占同期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

3.证券市场国际化有利于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经济制度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意味着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化,这是企业进入国际证券市场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还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向国际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培养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性来看: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实现了市场建设质的跨越,并且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现了一个新兴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日益加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单独繁荣。在中国经济进一步加入WTO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过程中,国内证券服务的国际化和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构成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要求

证券市场国际化,将有力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中国企业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声誉和知名度,在国际市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其次通过国际资本市场企业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和经营领域,实行规模经营,从而能增强同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最后证券市场国际化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制定适应国际环境的竞争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信息网络、贯彻国际质量标准、转变经营观念、健全营销组织体系,推动企业实行跨国经营。

2.证券市场国际化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加入WTO,在为中国的发展带来莫大机遇的同时,也必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和冲击。中国金融业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包括整个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监管体系的变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外汇体制改革等等。作为金融市场核心的资本证券市场,其对外开放也是必然的趋势。不仅将有利于国内上市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中国股市的整体基础更加扎实,而且将给中国股市吸收外资提供条件。同时外资证券商进入后,除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将强化国内券商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加速改革,加强经营管理,改善服务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最后根据对等互惠原则,中国证券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外国证券市场也将对中国证券机构开放,这样国内券商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外拓展,加速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证券市场国际化是多渠道引进外资的必然要求

自8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政策影响下,实际流入外国资金以年均 30。5%的速度增长。进入90年代以后,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来吸引更多外资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成为一个国家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争取外部资金来源的必要手段。借助国际证券市场,推动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步伐,能够使企业迅速筹集低成本的资金,特别是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不必承担还本付息义务,又不会增加国家外债负担,拓宽了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渠道;同时国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证券融资的国际化不仅符合中国的投资主体由单一国家主体向多元化主体的改革方向,而且顺应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变化趋势。可以预计,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以证券方式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将会显著增加,其增长速度可能在近期内超过直接投资。

三、解决方法以及应该注意防范的问题

证券行业在市场国际化变迁、投资多元化、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求生存,图发展是摆在每一个证券业管理人员面前的头等大事。为了求生存图发展,我国券商必须站在时代高度审视这风云变化的世界,在继续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完善、提高,制定出我们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推动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建设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只有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市场体系和运作机制,证券市场才真正具备国际化的条件。规范化、国际化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趋势,但应坚持规范化先于国际化。规范运作是对外开放的条件和保证,只有大力推进证券公司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才能为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证券公司积累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做法。2004年中国证监会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以来,清理了大量违规运作的证券机构,证券公司风险逐步释放,初步形成了合规经营的意识和理念,为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2005年9月,国务院批准瑞银集团重组北京证券的方案,瑞银集团出资17亿元人民币,收购原北京证券3亿股份,成为瑞银证券第一大股东。瑞银证券是中国第一家取得综合业务牌照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但这可能只是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前由国务院特批的个案,并非是国际化先于规范化,而是为了通过外资入股的方式推动风险证券公司的重组,减少国家化解风险的成本。

(二)逐步放松对证券市场开放的管制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对境外证券承受能力的逐步增强,应逐步放宽对QFII的限制、鼓励更多的QFII参与到国内经济建设中。如逐步调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门槛;逐步缩短对投入证券回笼期限的限定等。同时,开始尝试并推行QDII制度。最后完全放开证券市场,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直接参与国际市场、平等竞争。在利率自由化和汇率浮动的前提下,放开证券项目的可兑换,实现证券项目下的自由进出,基本取消对于国外投资者和国外证券机构的各种限制,国内的投资者可以自由的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投资,最终完成我国证券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三)开展多种融资渠道

目前证券公司的融资政策始终没有放开,使得券商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制约了经营与发展。我国券商的融资渠道相当狭窄,目前仅有银行间同业拆借、股票质押贷款、国债回购等短期融资渠道,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还相距甚远。因此国家必须推出一些政策,开展多种融资渠道,推动一些符合条件的国有银行和证券公司上市,以迎接国外金融机构对我国的直面冲击和挑战。

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新修订的《证券法》第129条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监管部门批准,证券公司可以在境外设立、收购或者参股证券经营机构。这为我国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2005年8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证所主办的“证券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表示,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经营模式;允許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参股证券类机构,为其参与国际证券市场的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是监管部门支持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所采取的积极务实的措施之一,为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大力加强诚信建设,积极推动市场主体的自律

在证券业的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本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上。成熟的资本市场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方面通过国家不断的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规,严格执法的力度,券商注重本身的自律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经济道德的重建。诚信和守约的目的在于促使人们自觉地维护与其交易的一方的权利和利益,而诚实守约精神的落实,也能使人们依据一种道德默契和道德情感来制订交易契约和履行应尽的义务。诚信守约所带来的良好的声誉,也必将给交易者带来长期的收益。在持股主体不断人格化的过程上,加强市场经济道德重建也是股票市场信用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在规范经营上下功夫,加强券商及其他中介机构自身的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高效的风险防范的内控机制。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证券公司行为的重大法规,包括《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提醒制度实施办法》、《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2002年《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这些法规颁布和实施确定了证券公司的管理法规框架逐步形成,不仅勾勒出证券公司的监管体系的结构,也大大加强了国内证券公司风险防范的意识。证券公司在运用各种竞争手段的同时,将更注重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

(五)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适应未来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竞争

按照世界资本市场动作的国际惯例以及境外机构的经营理念,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规范业务方案,训练员工思维方式,提高业务运作水平,尽可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经纪类公司与综合类公司相比在人才结构上有弱点,人才结构的合理是取得效益的保证,经纪类公司应具备有经验、高水平、高素质、懂业务和服务热情周到的团队,其人才合约长期做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职员素质的提高,这一管理直接影响经营的成败。通过资源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一些券商现有的人员情况比较复杂,都有各自的经济资源。 怎样开发这些资源并合理的使用杜绝浪费,将投入的人力资本最少,取得的经济收益最高,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研课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构应以“因人制宜留人才、加紧争夺聚人才、素质创新育人才、创造收益用 人才” 为目标进行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人力资源信息及档案原始资料。

四、结语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特征,既要通过对外开放推动国内证券市场的完善,又要维护本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这客观上要求我国采取渐次的开放策略,逐步推进开放进程,扩大开放范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根据本国证券市场发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国或本地区的对外开放路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证券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往往根据本国和本地区实际需要,在特定时期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适度保护国内证券业的发展,维护本国的金融秩序,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国的证券国际化需要更加审慎的开放态度。

规范化、国际化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趋势,但应坚持规范化先于国际化。规范运作是对外开放的条件和保证,只有大力推进证券公司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才能为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推动证券公司规范经营的同时,还应着眼于提高证券公司的整体实力。以规范促发展,以发展带规范。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业不仅总体资产规模较小,而且市场集中度不高,缺少证券雄厚、实力强大的行业领跑者。经过近几年来市场持续调整的严峻考验,证券公司刚走出低谷,经营实力大都还很薄弱,根本无法与国外大型投资银行相提并论;而且我国目前仍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阶段,然而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下,成熟市场上已基本形成了混业经营的格局,涌现了一批业务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我国证券公司只有不断强身健体、修炼内功、增强实力,一旦证券业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才能应对外资机构带来的挑战,否则必将处于不利地位,原有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发展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2.刘德福主编.《现代金融知识ABC》[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

3.曹风岐主编.《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国际化》[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8)

作者:杨 鑫

WTO证券法制发展论文 篇3:

两岸金融法律政策现状和前景分析

摘 要 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解决长期困扰两岸经贸关系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随着两岸通航、通邮的实现,通商问题巫待解决。早在中国加入WTO,就应其要求,逐步开放市场,不断推进与台湾地区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务的交流与合作,但因政治、历史的原因,合作非常有限。近来,随着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逐步升温,带来一系列金融法制建设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本文以此为背景,对两岸金融法律政策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下步两岸金融交流合作更好开展提供了参考意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两岸金融;金融业务;交流合作

一、两岸金融合作的主要法律法规

1.大陆涉台主要金融法律法规

虽然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积极开展金融合作,但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台湾金融机构无法在大陆充分开展经营活动,仍这对于加强两岸金融合作的合作和交流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因此两岸需加快金融合作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快完善金融合作的法制建设。目前,大陆涉及两岸金融合作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台胞投资保护法》及《实施细则》)、《台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等相关部门等曾多次组织检查组,到全国各地检查、了解《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宣传落实情况。“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多年来基本上以台资涌向大陆为主,陆资极少入台,使得该部法律长期处于“单边性、间接性”的状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主要内容如下:人民币业务对外全面开放;坚持审慎性和内外统一的监管原则;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自由选择在华设立独立法人机构,或只设立分行或者代表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外汇资金的流动实施均衡管理。第二,完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管理以及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第三,加强对跨地域资金流动的监控,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第四,健全外汇监管措施和手段。同时规定了外汇主管机关进行监督检查的程序。

2.台湾涉陆金融主要法律法规

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台湾当局显示出比前任政府更为开放的态度,两岸金融往来口趋频繁。台湾金融主管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订金融法规,健全银行管理等,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铺下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法律法规[2]。

(1)《台湾与大陆地区金融业务往来及投资许可管理办法》

该法为大陆银行赴台和台湾银行在大陆从事经营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其第6条规定台湾银行或第三地区子银行赴大陆地区设立分行、子银行或参股投资,及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赴大陆地区参股投资,应依下列规定办理:台湾银行或其第三地区子银行仅得择一进入大陆地区,就设立分行、子银行或参股投资得择二办理。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辖下之子银行未赴大陆地区,或己依前款择一进入大陆地区而仅就分行或子银行择一设立且未参股投资者,该金融控股公司得申请参股投资。参股投资以一家大陆地区金融机构为限。另依据ECFA协议附件四里的早收清单,台湾的银行在大陆设立的营业性机构可建立小企业金融合作专营机构,具体要求参照大陆相关规定执行,为台湾的银行申请在大陆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开设分行(非独资银行下属分行)设立绿色通道。大陆主管部门审查台湾的银行在大陆分行的有关盈利资格時,采取多家分行整体考核的方式。

(2)《台湾与大陆地区保险业务往来及投资许可管理办法》

第15, 16条规定,台湾保险业得在大陆地区,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及公证人得在大陆地区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子公司及参股投资大陆地区保险业。》第5条规定,大陆保险业(包括海外陆资保险业)得在岛内设立办事处及参股投资岛内保险业。设立办事处及参股投资的家数,以一家为限。

(3)《台湾与大陆地区证券期货业务往来及投资许可管理办法》

第5条规定,证券商、证券投资信托事业、期货商得在大陆地区设立办事处及参股投资。证券期货业赴大陆地区参股投资,其投资总额,不得逾公司净值的40%。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的外资股东,其拥有的股份最多不超过三成;同时外资参股证券公司,除经大陆证监会特别批准外,原则上不可承揽人民币普通股票经纪业务。

早收清单中,就对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QFII”)给予适当便利,尽快将台湾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列入大陆允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所名单,以及简化台湾证券从业人员在大陆申请从业人员资格和取得执业资格的相关程序。第4条规定,大陆证券期货业(包括海外陆资证券期货业)得在岛内设立办事处及参股投资岛内证券期货业。设立办事处及参股投资的家数,以一家为限。大陆证券期货业参股投资台湾证券期货业,个别累计投资单一持股上限不得超过5%:全部累计投资持有单一持股,不得超过10%。上述5%及10%上限,如参股对象为国内非上市(柜)证券期货业者,则提高为10%及15%。对台湾金融业而言,能够纳入ECFA的早收清单,意味着两岸金融交流合作与交流的开展,除了银行、保险及证券业务外,两岸的金融机构开展了更广泛的业务交流,如富邦金控创投公司将与中信资产管理公司计划合资,成立中信富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及国务院批准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合作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随着ECFA签订后,政策的持续开放,两岸金融业的合作与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二、两岸金融合作法制现状

虽然近年来大陆和台湾都对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扩充,推动两岸的金融合作交流朝着“双向、直接”的新方向发展,但是目前两岸金融业交流还存在有诸多阻碍。大陆没有关于两岸金融合作的专项立法,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点和开展经营活动,需参照大陆普通外资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以及一些涉外法规。大陆金融体制的相对落后和配套法规的不完善,是造成两岸金融合作不能顺畅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台湾对于大陆金融机构投资岛内亦设置了较多的政策和法律限制。尽管ECFA的实施为两岸金融法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但就现阶段而言,大陆目前的涉台金融立法层次较低,不利于两岸金融交流的发展。而台湾方面则多年以来一直奉行单项的,间接的金融政策法律,给两岸金融法制建设造成很大的阻力,近几年才逐渐放宽两岸金融的限制,加强相关法律的可行性。ECFA签订后,两岸金融往来与交流势必高速发展,台湾当局应顺应潮流,加大岛内资本对大陆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合作的合作,进一步修改岛内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促进两岸金融合作的发展。

三、两岸金融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法律制度上的局限性

(1)缺乏统一的金融法律规范

如笔者前述所言,两岸各自依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并且大陆相关规定都零散分布在外资金融法律法规中,或一些政府部门出台的意见和办法中,缺乏针对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法律法规。

(2)现存的金融法律法规略显滞后

目前,两岸金融法律法规中有相当条款与实际不相吻合,甚至部分严重脱节,《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对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与完善,而之前的金融法律法规可能还保留原先的规定。

2.机构交流与合作的限制性

(1)互设金融机构的局限性

投融资、结算、结售汇等经贸往来都是建立在两岸金融机构互设的基础上,但两岸金融机构的互设实质性进展相当缓慢。首先,两岸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涉及到经营人民币业务时,受地域、客户、品种的限制;其次,对机构的设置有不同的门槛,如经营年限、资质、资本金限额等,这对于中小型金融机构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最后,即便互设机构,对于投资、运营等资金的比例限制也会造成其无法与当地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3]。

(2)经贸往来的障碍性

第一,目前台湾的人民币现钞清算、现钞兑换仍然是由“中间人”提供服务,尚未建立货币清算机制,既增加运营成本、影响效率,也无法保证人民币货源在台湾充足供应,直接影响两岸正常经贸往来。

第二,台企在大陆的投资规模、占比逐年攀升,但陆资企业赴台投资并未完全开放。虽然台湾正在逐步出台对陆资企业的定义、投资领域、投资形式等方面的规定,但对陆企投资开放的项目,暂不开放的项目,禁止开放的项目,投资的限额、比例等仍缺乏具体、细化的规定。

第三,将来互设机构后,跨地区的融资也会成为主要问题。一是担保,跨地区投资办企业,现金流一般较为充裕,但实体财产有限,缺乏抵质押资产,也难寻合适的担保人;二是资信,目前两岸征信系统尚未连线,获得对方的征信渠道有限,无法掌握对方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较难做出综合评估。

3.金融监管机构缺乏统一性

如上所述,台湾和大陆的金融监管机构存在很大差别:台湾是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下设的银行局、证期局、保险局等对三大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农渔会信用部单列出来,由农业金融局主管;而大陆是由人民银行、银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进行规范,这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4]。因此两岸缺乏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容易产生监管制度不完备、缺乏正规的人员监督等问题。

四、两岸金融法制建设的完善对策

1.建立两岸金融法制监管体系

如上所述,两岸金融法律法规的滞后阻碍了两岸金融法制建设的步伐,单向开放模式将导致台湾金融业丢失大陆重要的客户资源,应及早重视两岸对金融法制建设的协商,促进金融交流与合作。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模式也造成了两岸监管格局的混乱,各自为营的局面阻碍了两岸金融活动的统一、规范。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两岸金融监管法制体系[5]。

建立两岸金融监管法制监管体系的“根基”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约定“由两岸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就两岸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分别建立监督管理合作机制,确保对互设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确立了两岸金融法律监管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对两岸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更新,使之符合实际。同时借鉴大陆与港澳特区签署的各项金融贸易协议及司法协助与交流机制,及时建立与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2.降低两岸市场准入门槛

早前台湾当局限制台企对大陆的投资规模,同时禁止大陆资金直接投资台湾股市,从根本上阻碍了两岸金融机构的互设。笔者认为,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完全可以参照与港澳之间的模式完善,利用区域间合作,放宽双方金融交流与合作的限制。例如,对原产于对方的产品逐步实施零关税;逐步开放包括商业、金融、法律、公用事业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间扩大准人地区,对WTO承诺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股权限制,降低经营年限、资质、资本金限额等门槛,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限制。2008年7月,台湾行政机构放宽了台企赴大陆投资的限制,对在台湾设立营运总部或跨国企业子公司,不再设限,其他类型的投资上限也相应上调了20%,并开放大陆合格境内投资者投资台湾证券及期货市场,这些政策上的便利迅速使两岸经贸往来升温。

3.建立两岸货币汇兑清算机制

尽快建立两岸货币汇兑清算机制,解决两岸货币直 接兑换问题,是基础和前提。2012年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对人民币现钞清算服务作了如下安排: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台湾人民币现钞业务清算行,负责向台湾方面许可的台湾商业银行的香港分行(即现钞业务行)提供人民币现钞兑换等相关服务。台湾地区经许可的金融机构则可以与这些现钞业务行的台湾总行进行人民币现钞买卖。

上述安排虽是一大跨越,但通过“中间者”进行货币汇兑清算并非长久之计。将来时机成熟,大陆银行可以试行开办新台币业务,拓展新台币兑换结算业务,台湾银行也可以效仿,进而最终解决两岸货币汇兑清算问题。例如,将来可以允许台资企业给台籍员工发放适量新台币工资;允许两岸人境人员在出境时兑换掉剩余货币;允许两岸往来人员购买一定数额的对方货币等。

4.拓宽两岸企业融资途径

至于两岸企业因担保、资信等带来的融资难问题,也可以打破常规,用创新思路解决。对于缺乏抵质押财产的,可以加强对现金流量和销售额等信息的考核,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可实现的担保资源,如开发基于存货、应收账款质押、经营者个人担保、企业联保等多样化的融资产品;针对征信渠道有限导致无法及时获得企业资信情况的,可以利用两岸银行各自在当地市场的信息渠道和资源网络,建立常态化的信息交流机制,由两岸银行参照一定标准推荐其在对方区域投资的客户,并结合保函或信用证的方式把银行的资信融人企业的资信中,大大减少资信调查的难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区域间的经贸金融往来越来越频繁,大陆和台湾间的金融合作也因两岸关系的改善而迅速发展,这给两岸金融法制建设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修改完善现行两岸金融合作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扎实推进两岸金融法律政策提供了參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晖晴.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模式浅析[J].华北金融,2013,4(2):22- 25.

[2]张崇楷.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D],2014.

[3]郑航滨.海峡两岸货币流动现状与金融合作发展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4):15-16.

[4]黄梅波,李菲瑜.两岸金融合作:现状与前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8):25-28.

[5]宋逢明.加强两岸银行金融业交流推动海峡和平发展—两岸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8(2):58-61.

作者:张路明

上一篇:幼儿生活化数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