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的工商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II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于经济学的工商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经济学的工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的管理决策模拟研究

摘要: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一种适合解决复杂性、具有鲁棒性新的管理决策方法,它建立在系统大于组成部分汇总之和的概念上,由底到顶捕捉系统的行为,发现从微观个体非线性交互作用的适应性行为到系统宏观现象的涌现,面向未来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通过控制、调节agent的行为进行科学决策。文章深入分析了ABMS的作用、实质,以及建模的方法与流程。

关键词:涌现;鲁棒性;仿真

一、 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数据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日益完善,我们对数据及信息有了新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企业管理领域进行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已成为可能,并向企业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展现了激动人心并可实际操作的决策模式。当今的企业管理日益复杂,经常涌现(Emerging)出反直观性的现象,以往优化的管理决策缺乏鲁棒性(Robustness),传统的预算、决策、控制等管理工具已捉襟见肘。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即ABMS(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适合解决复杂性、具有鲁棒性新的决策技术。针对企业的复杂决策问题,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和仿真,提前预测其变化的结果和趋势,以此进行科学决策。既解决了企业管理无法实验的现实,又大大降低了企业决策失误的成本。

2001年九月计算机芯片制造商Xilinx Inc公司的季度盈利预测与实际差了四倍,公司知道某个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无论公司怎样努力也无法使他的预算满足客户的需求,制定计划和预算的首席财务官Kris Chellam说,就像飞机在夜间飞行却没有导航一样(Banham,2002)。

组织、市场、经济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往的管理工具很难适应新的变化,难以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经济理论中理性人、完全竞争、垄断等假设过于简单,无法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个别经济学家只能求助于英雄式的假设。如今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可以突破这些限制,可以放宽假设,更加真实的模拟现实情况。除此之外,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海量数据可以采用ABMS的方式进行挖掘并用于决策,英雄式的假设不再适用也受益于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和政府的领导发现他们的计划与管理工具缺乏鲁棒性(Robustness),很难对即将到来的严重事件进行预警(Banham,2002)。由于计划等管理工具的缺陷,管理者越来越难以将他们的经验转化为企业的战略解决方案。假设在傍夜你来到美国经典的小镇,这个小镇位于平原,这时洪水即将来临,你可以选择教堂的尖顶,因为这里最高。但是站在陡峭的尖顶上,暴雨和狂风很容易让你落水。一个替代的选择是站在教堂房屋的屋顶上,这里虽没有教堂的尖顶高,但却高于小镇其他的房屋并足够平坦和宽敞,并让你躲避洪水。以往的决策工具寻求最优化的结果必然是教堂的尖顶,但是微小的扰动就使企业陷入被动。教堂房屋的屋顶更具鲁棒性,这是企业管理人员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North,M.J. & C.M.,Macal,2007)。如今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就为管理者提供了这样有用的工具。我们可以将ABMS作为制定决策的实验室,测试未来行为可能的结果,探索系统未来结果的范围。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不仅可以分析在特定商业情况下发生什么,还可以研究可能发生什么。在现实世界中根据“试错”发现意外的问题将付出很大代价,相反ABMS可以在计算机上低成本快速的发现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意外。企业的决策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涉及的全部因素,当变量超过七个时,复杂的非线性交互作用就超出了决策者脑力的极限,凭直觉和经验做出的决策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或者产生“反直观性”的结果,即近期对企业有利,长期的损失却更大;表面上是好的,实质却是不利的。企业的决策者如何做出科学决策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这时就需要切实可行有用的工具来辅助决策,基于agent在计算机上建模与仿真就为企业管理者展示了强大的功能和美好的应用前景。

二、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实质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由底到顶(Bottom-up)的捕捉系统的行为,从微观个体的适应性行为及交互作用到系统宏观现象的涌现。如足球场每排观众依次简单的站起和坐下,就形成了整个足球场激动人心的人浪。ABMS还建立在系统、组织整体大于单个组成部分汇总之和的概念上。决策者采用ABMS这个有用的工具,系统或组织就可以被理解为相互作用的agents的集合。在复杂性科学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agent模型并进行仿真,其目的是复制系统的行为,面向未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商业结果,以此用于短期的经营决策和长期的战略决策。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来源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s),复杂自适应系统是用来研究生物系统的适应性和涌现行为,是由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系统会产生适应性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此外ABMS还吸收了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传统模拟仿真的技术和知识。ABMS日益成熟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董事会,一些公司已经实际采用ABMS来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一种综合的分析框架,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分析研究企业的商业过程。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线性规划、Swarm优化、系统分析等方法在ABMS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在理性人假设的简单情况下、信息比较完备时可以优化agents的行为。如今人们认识到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重要性(Simon,1982),由于有限的知识,认知的局限,收集资料的难度,决策的能力等因素,在有限理性情形下,往往达到满意的方案即可,无法达到局部进而全局最优,这样规划出鲁棒性更好的、令人满意的方案是管理者决策时真正需要的。进行有限理性的研究属于行为经济学,除了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适合采用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的方式,即研究有限理性的agents(Boundedly Rational Agents)的决策行为。

Agents是复杂自适应系统(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的决策单元。它具有适应性、自治、学习并修正行为的能力、和异质性,即一群不同的agents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它具有成套的规则和行为模式,它可以接收并加工输入的信息,产生相应交互的适应性行为,以此来影响外部的环境。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可以被理解为系统由许多交互作用的具有适应性行为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有自身的目的、属性、规则、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要让所有的个体达到目标一致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系统中彼此的交互作用,个体会根据以往的行为结果和环境调整自身的行为。Casti(1997)提出agent包括两种规则,一种是基本的行为规则,即根据环境做出反应的基本规则。第二种是更高级别的规则,即更改规则的规则(Rules to Ch-ange the Rules),这反映了agent的适应性。企业中的股东、董事、监事、CEO、中层经理和一线的员工每个个体都有其目的、规则、适应性行为。比如股东与经理的目标如何协调?如何实现他们的目标一致性?他们的符合经济理论的行为规则是什么?基本的行为规则和高级的行为规则有哪些?符合这些规则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是什么?个体交互的适应性行为有哪些?涌现出的企业组织宏观现象有哪些?以及他们之间是如何构建起这种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这些都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明确股东、董事、CEO、CFO等成员目标、规则的基础上,动态观察其适应性的交互行为,以及由此涌现的公司治理等宏观现象。 向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以及企业管理者展示了令人激动人心的新的画卷,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更广泛范围的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社会科学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ABMS势必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首选研究工具,在计算机上模拟经济、管理、社会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是传统研究模式和工具所不具备的,是一种日益重要的补充。

三、 模型构建和仿真的工具与方法

在首席专家的指导下,模型的构建和仿真就可以开始了。从简单到复杂是成功的关键。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包括三种主要类型:桌面ABMS、参与的ABMS、大规模的ABMS。桌面ABMS是个人在空闲时间在计算机上即可操作的。参与的ABMS需要一群人参与,有人机交互的过程,并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类似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大规模的ABMS需要一个团队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桌面ABMS中最简单的是ABMS原型,他具有模型的骨架,范围比较小,它的目标是直接解决核心问题而不必考虑过多的细节,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为下一步更广范围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ABMS原型的工具有Repast Py,NetLogo,和StarLogo等软件,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反复实验探索多agents交互适应性的行为。电子表格是最简单工具,例如Microsoft Excel,可以做最基本的Agent原型的实验(Bower & Bunn,2000)。参与的ABMS工具中NetLogo是做的比较好的,由真人模仿企业管理中各个角色基于agent进行参与式模拟。大规模的ABMS需要采用Repast和Swarm软件,Repast for Java是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在Swarm的基础上研发的agent软件,专门针对社会学、经济与管理学开发的工具,部分功能超过了Swarm。Swarm软件是美国圣达菲研究所研发的agent软件,是在复杂性研究做的最早也是最好的之一。有Sw-arm for C和Swarm for Java两个版本。大规模的ABMS用来进行更为复杂的系统仿真,这需要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Java编程语言的许多性能超过了C语言,具有封装、继承、多态、多线程等特征,它更容易实现agents的适应性的行为。Java支持多线程,多线程就是在程序中并行实现多个任务。一个agent执行的任务就是一个线程,成百上千不同类型的agents在一起交互的适应性行为就是多线程的实现。由于Java语言的多种优点,进行agent的建模和仿真自然就由Java语言来承担。Repast Simphony软件就是基于Java语言在eclipse的基础上研发的agent专用仿真平台。

四、 建模的流程

高水平的大型ABMS的建模流程包含如下步骤。原型设计是针对特定研究问题考虑是否适合采用ABMS的研究模式,是否可以理解为多个agents交互作用的过程,以及选择哪种方法?构建设计是确定ABMS工具,确定整体的结构。确定ABMS工具包括软件工具和硬件工具。比如采用Repast for Java以及java组件进行研究。Agent和agent原则设计是在ABMS中考虑和选择包含哪些agents,以及不同agents的行为原则。Agent环境设计是考虑和选择适合的agent世界,以及适合特定agent世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执行是根据上面确定的构建设计、agent和agent原则设计、agent环境设计等内容用软件编写代码予以实现。正确性校验是穿行测试软件是否正确运行,是否存在错误。效用检验是看软件是否反映了真实世界的问题,是否达有效。实验设计是对问题进行精炼直到能用ABMS工具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成本提高25%的情形下如何采用适应性的战略提高产品的价格?”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含确定哪些数据被收集,进一步整理数据确实它足够精确满足实验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符合输入的要求。模型的运行通常要反复进行,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果分析是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对输出的原始结果进行加工。结果展示是最后的报告和展示要有效地反映出ABMS工作所获得的洞察力和结论。以上描述了模型开发和使用的核心步骤。这些步骤为ABMS项目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概念框架,但是在实际的开发和使用中,边界往往被模糊了,在各个步骤间经常有反馈和交织,反馈环经常跨越几个步骤。下面对几个关键概念进一步分析。

五、 模型的正确性校验、效用检验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要想被接受并用于决策,模型的正确性校验、效用检验(即效度)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决策者接受在计算机上的仿真,除了决策者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从内心认同这种方法外,还要让决策者相信模拟了现实世界的关键问题,模拟的结果提供了系统确切的信息。从基于agent的模拟到真实世界的实现,需要大量时间用于模型的正确性校验、效用检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这里的正确性校验是指模型是否根据设计规范按照研发者的期望予以实现,算法是否被正确的执行,编程是否正确,模型是否存在错误、遗漏和瑕疵。模型的效用检验(效度)是指模型是否代表并正确复制真实系统的行为。将模型与真实世界进行比照,模型是否解决了重要问题,是否正确反映了真实世界的运作过程。任何建模都是为了将数据和信息转化成知识和智慧,“如果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由此可以看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建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同样需要在收集和整理数据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大型的ABMS大约花费80%的成本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效度的分析,只有20%的成本用于建模等其他工作。对企业来说客户、销售、财务等真实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很难以研究者身份获得这些保密的数据,除非是以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才能充分收集到这些有价值的数据。

六、 结果的分析与展示

从分析人员的视角,最大的挑战是用可以理解的术语将系统未来可能的行为解释给决策者。因此要让决策者理解agent微观的交互行为如何影响宏观的结果,并进一步控制和影响agent的行为。ABMS最大的优点在于鲁棒性好,模型一旦构建好,无论多个输入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如何变动,迅速的就可以得出输出的结果,并用于未来的决策。这是其他方法很难实现的。在ABMS的敏感性分析时,不仅涉及输入因素的调整,有时还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增加agent的适应性行为,使ABMS更加接近真实的世界。由于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只需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新的agent或者增加已有agent的属性和行为即可实现。这样就可以从ABMS中挖掘出对系统深刻的洞察力,但是更关键的是让决策者理解并接受ABMS的结果,除了决策者受过相应的教育从内心接受这种方法外,还需要与决策者有效地沟通与交流,以恰当的方式将结果展示给决策者。

七、 结束语

基于agent建模和仿真(ABMS)是一种新的用于企业决策的有用工具。ABMS为企业的决策者理解他所管理的企业这个复杂系统提供了深刻地洞察。它不仅用于企业决策领域,还可以用于政府决策甚至任何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决策。ABMS是建立在复杂适应性系统等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大于个组成部分简单汇总之和,各组成部分具有交互的适应性行为,由此涌现出系统宏观的现象与结果。在过去很难预测未来的情况下,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时空中动态变化的情况下,采用ABMS可以面向未来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通过控制、调节agent的行为进行科学决策。离散事件仿真、面向对象编程、关系型数据库、优化等技术支撑了ABMS由底致顶(bottom-up)的模拟复杂系统,使其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可扩展的和具有鲁棒性的建模和仿真方法。从ABMS原型、参与ABMS模型到大型ABMS的构建,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是建模与仿真成功的关键。这是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企业的经营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情况,计划与管理工具必须能够捕捉到涌现的复杂性,基于agent建模和仿真(ABMS)就是这种有用的、可以被使用的、已经被使用的决策工具。

参考文献:

1. North, M.J., and C.M., Macal, Managing Business Complexity: Discovering Strategic Solu- tions with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USA.March,2007.

2. 方美琪,张树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Banham, R. Reality Budgeting. CIO Insight Magazine.Aug,2002.

4. Casti, J. L. Would-Be Worlds: How Simula- 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 of Science. New York: Wiley,1997.

5. Bower, J. and D. Bunn. Model-Based Compa- risons of Pool and Bilateral Markets for Ele- ctricity. The Energy Journal,2000,21(3):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1072095;70702021;70971059);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项目号:2008T082)。

作者简介:郑毅,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杨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1-09-13。

作者:郑毅 杨韬

基于经济学的工商管理论文 篇2: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II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集体生产力II的产生源于分工与协作引起的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配套投入的节约。这为我国形式多样产业园区的建立与运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业集聚;集体生产力;分工;协作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内涵

蒋南平(2011)认为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自觉探索和践行当代的普遍真理特别是普适价值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点。逄锦聚(2010)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当代中国,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面临的和平、发展时代主题和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张宇(200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不断相结合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分析

(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与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不仅包括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集聚,也包括上游企业、下游企业、辅助性产品制造商、相关服务性机构以及基础设施提供者的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动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分工与协作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因此本文下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工与协作理论给予产业集聚动力机制新的阐释,并结合我国现状,对各种形式的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参考意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聚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以民营中小企业为载体的专业化生产区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随处可见。如浙江温州的柳市是“中国低压电器之都”;绍兴柯桥是“中国轻纺城”;广东中山占镇是“中国灯饰第一镇”;顺德是家电企业、家具企业和花卉的“两家一花”企业的集聚地;江苏昆山是计算机组装的制造基地。

(二)基于分工与协作理论的分析

1.两种含义的集体生产力

(1)集体生产力I

马克思在研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论述了分工与协作。分工是协作存在的前提,协作是分工的基本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分工一方面将工人变成局部工人,生产的产品全部操作由这些局部工人联合体来完成(马克思,1975a;原版,1867) ①;另一方而,原来由个人独立生产的产品也变成了不断地只完成同一种局部操作的各个手工业者的联合体的社会产品(马克思) 。协作就是劳动社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生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劳动过程讲,劳动社会化创造了单个劳动所不能创造的集体生产力。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木身必然是集体力(马克思) 。我们将在工场内部由分工与协作所产生的集体生产力作为集体生产力I。

(2)集体生产力II

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也可以解释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从工场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发展到集聚区域许多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集聚区域的生产社会化使得整个区域的生产力超过了单个企业分散生产时生产力的总和,产生了一种新的集体生产力。我们将在集聚区域由于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所产生的集体生产力作为集体生产力II。

当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II成为企业选择该区域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集聚区域,整个区域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使用的劳动力和设备等要素也不断增加,生产的产品越来越细化,企业之间的协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分工与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深化,产生了更高的集体生产力II。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集聚。

2. 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集聚

集聚区域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产生集体生产力II,进而推动了产业集聚。在工场内部,分工与协作产生集体生产力I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而:一是工人和工具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二是工人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三是生产资料的节约。在集聚区域,分工与协作产生集体生产力II的原因与上述原因非常相似,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工场内部,分工与协作带来的优越性在于生产进一步社会化,并且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一也发生了变化——劳动的专业化使劳动者只从事局部劳动,他的片而性手艺迅速熟练和提高;工具的专门化则不仅提高劳动的效率,而且为手工工具过渡到机器准备了技术条件。对于产业集聚而言,如果企业之间进行垂直分工或职能分工,使得不同的企业可以分别专业化生产产品链上的某个环节步并提供给其他企业。此时,由于每个企业只从事产品生产中的局部生产,专门化和高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在生产中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企业片而性的生产能力必然得以提高,从而集聚区域每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都得到提高。从集聚区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角度而言,最终产品的生产力提高了。此时新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集体生产力II,由于集聚区域每个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产生,最终使得整个集聚区域的生产力超过了中一个企业分散生产时生产力的总和。

(2)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

在同一产业内部,单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领先提高劳动生产力,领先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资本家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竞争的压力必然迫使其他资本家都要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少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整个产业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在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当同一产业的企业在一个区域聚集,集聚区域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更加接近,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完全程度大大弱化,同时劳动力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由此导致一项新技术从产生直至扩散到整个产业的时间缩短了。因此,在集聚区域,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了。此时,整个集聚区域的生产力超过了单个企业分散生产时生产力的总和,由此产生了集体生产力II 。

(3)配套投入的节约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要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怎样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马克思) 。在工场内部,大规模的协作才能使机器的使用成为可能,生产资料才能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马克思)。在集聚区域,由于同一产业大量企业的聚集,产业的广义生产资料部门同时满足众多企业的需求而得到节约。另一方而,在集聚区域,广义生产资料部门必须满足大量企业的大量需求,更高生产能力的设备必须也能够在部门中使用,广义生产资料变得便宜,改变了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因此,配套投入的节约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配套投入部门的节约;二是企业在配套投入方而支出的节约。由此使得整个集聚区域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产生了集体生产力II。

三、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对我国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的启示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分工与协作不仅提高了集聚区域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加快了集聚区域技术进步的速度,也使得集聚区域的配套投入得以节约,由此带来整个集聚区域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产生了集体生产力II;更多的企业为了追求与分享集体生产力II进入集聚区域,从而分工与协作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深化,通过上述途径产生更高的集体生产力II;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聚。

然而,我国大兴其道的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却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出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政绩的激励,各级政府、各个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成立产业园区,其形式和名称的多样性令人眼花缭乱,比如:有国家级的产业园区,省级的产业园区、甚至大部分的市县也成立了多个产业园区;一个地方出现大量的产业园区,有汽车工业园区、软件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发展园区、金融城等等。实际效果却远没有达到人们的理想目标。在建立与运营园区时,极少考虑分工与协作对产业集聚的重要性,仅仅考虑怎么样把企业引进来提高地方的GDP、税收、就业等,无论企业是否符合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只要能提高GDP、税收,就把企业引进来,极少考虑引进来的企业是否能与其他企业进行分工与协作,从而不利于产生集体生产力I和集体生产力II。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由于不能充分享受集体生产力I和集体生产力II所带来的好处,当政府给予的优惠条件到期后,企业便迁往另外一个城市的类似产业园区,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招商引资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因此,各级政府、各个地方政府在建立和运营产业园区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在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分工与协作对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使产业集聚区产生更高的集体生产力I和集体生产力II,从而将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注解

①为了避免注释大量重复,文章中以下以马克思三个字来替代。

参考文献:

[1]Conrad Lee, Thomas Scherngell, Michael J. 2011. Investigating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 using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J]. Social Networks, 33:129-133

[2]Jurgen Bitzer, Ingo Sheishecker, Horger Gorg. 2008.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through ve-rtical linkages: Evidence from 17 OECD countries[J]. Economic Letters, 99:328-331

[3]陈秀山,徐瑛.2008.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10):104-116

[4]刘钊. 2011.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50-156

作者:孟玉静

基于经济学的工商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公平偏好的企业营销管理实验与模型述评

摘要:文章基于公平偏好的企业营销管理实验和策略模型是复杂环境下管理学研究的最新课题。根据国内外有关企业营销管理的研究,通过众多实验显示出包括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具有公平偏好,为了描述这些现象引入基于公平偏好的策略模型,包括了收益分配公平和行为动机公平。结合营销实验和策略模型,阐述了营销中对公平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而解释了许多纯粹自利偏好不能解释的企业营销现象。

关键词:公平偏好;营销实验;策略模型;策略组合

一、 引言

近几年兴起的行为博弈实验(Camerer,2003)研究在营销学中开始得到应用,一系列针对营销领域的实验令人信服的证明,人们在决策时不仅具有自利偏好,还会具有公平偏好(Fairness Preference),在追求个人收益时还会关注收益分配或行为是否公平。公平偏好和自利偏好同样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有时两者的结论是矛盾的:人们会牺牲部分利润去维护分配公平,也有可能牺牲利润去抱负敌意行为或报答善意行为。

本文综述这一领域的重要营销实验以及描述公平偏好的策略模型,并作简要评论及应用展望。

二、 公平偏好的营销实验评析

验证人们之间是否存在公平偏好的实验源于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家通过一些博弈实验例如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实验、礼物交换博弈(Gift Exchange G-ame)实验、信任博弈(Trust Game)实验等(Camerer, 2003),验证了公平偏好的存在。其中较为著名由Guth、Schmittberger & Schwarze(1982)最先设计的最后通牒实验。在该实验中,两个陌生人决定分配一定数量的钱。提议者(Proposer)首先提出分配给响应者(Responder)份额。如果响应者同意,则按该方案分配;如果响应者拒绝,双方无所得。在完全自利偏好下,响应者会接受任何大于0的分配,而提议者也知道这一点,会提出一个给响应者很少的分配。但实验结果并不如此,不同的实验者在上百次的实验得到了相当一致的结果:低于20%的提议以40%~60%的概率被响应者拒绝,而接近于平分的方案接受率最高。

营销研究针对公平偏好的实验逐渐流行,其在形式上已经对传统的博弈实验有了修改,因为它所面对的实验对象更加真实化,往往是现实中的营销主体或是客体,这样实验背景和设计会更加复杂,实验决策也更具真实性。综合学者所做的研究,本文从通牒博弈、礼物交换博弈以及信任博弈进行归纳。

1. 最后通牒博弈。根据实验对象的性质将对象分为个体(针对消费者)和组织(渠道成员),针对这两种对象产生了不同的实验过程。

(1)个体间的实验。Camerer(2003)用类似的一个“最后通牒”博弈验证了在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公平的存在性。在博弈中垄断的零售商(提议者)以价格p将产品卖给消费者(响应者),零售商产品的边际成本为0,消费者希望以1元价格购买产品。博弈如下进行:零售商制定一个销售价格p∈[0,1],而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如果消费者以p购买产品,则其消费剩余为1-p,零售商的利润为p;若消费者不购买,双方的收益为0。假如双方都是自利偏好,只关心自己的收益,则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是零售商定价0.99元(最小单位为分),消费者会接受这个价格并获取1分的盈余。但是Camerer实验的结果为:①平均定价位于区间[0.6,0.7],中位数和众数位于区间[0.5,0.6];②很少有定价在0.9元以上的,越高的定价会导致的较少的购买;③定价不会低于0.5,意味着零售商的剩余高于消费者。

这些结果可以解释如下:消费者具有公平偏好,导致他们牺牲自己的利润去惩罚他们认为不公平的价格,使得零售商失去的更多。而零售商的行为可以归结为公平偏好和自利偏好的结合体,零售商不会提供不公平的分配,或者其有限理性的选择较低的定价最大化利润,这是出于对消费者具有公平偏好的考虑。

(2)组织间的实验。渠道是引入公平偏好实验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在Frazier(1983),Anderson & Weitz(1992),Kumar(1996)研究中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承认公平是渠道交易中的显著影响因素。Ho & Zhang(2008)在营销渠道研究中也通过一个类似的通牒博弈验证了渠道成员公平偏好对契约制定的影响。在实验中,制造商扮演提议者的角色,向零售商(接受者)提出一个“二部定价”的契约,而零售商选择拒绝或是接受。为了证明公平的存在,他们通过操纵契约中的价格变量,经过两组实验的对比,发现在他们定义的“不公平”的契约接受率低于一般契约。于是,他们利用行为经济学中“不公平规避”理论作了相应解释,并对公平在渠道中的存在做了说明。

2. 礼物交换博弈。礼物交换博弈实验由Fehr、Kirc-hsteiger & Riedl(1993)最早设计,Fehr、Klein & Schmidt(2004)通过一个类似的礼物交换博弈,验证了在销售管理中公平存在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在实验中,销售经理给销售人员提供销售合约。一般销售人员的销售努力程度无法在合约中体现,所以自利的销售人员会尽可能付出最小的努力,基于此销售经理会提出一个激励合约(IC),Fehr等人同时在实验中验证了IC的效果不如基于公平偏好的隐形红利合约(BC)。假如销售人员的努力e,努力的成本为c(e)。

Fehr通过实验对这两个合约比较,发现结果和传统的理论结果产生矛盾。传统的自利分析结果为IC是经理要选择的合约形式,并且销售人员的努力程度为e*。但是他们的实验证明IC的接受率只有11.6%,而BC的接受率为88.4%,并且BC下的销售人员的努力程度高于IC,他们认为一种合理解释是人们具有公平偏好,为了追求收益分配公平会付出高努力来报答高工资,而提议者知道这一点,因而一开始就提供红利,变相的提高工资。

3. 信任博弈实验。信任博弈实验由Berg、Dickhaut & Mccabe(1995)最早设计,Ho & Weigelt(2005)为了验证互相不熟悉的公司之间交易中是否存在公平,重新做了多阶段的信任博弈实验。在该实验中,实验者互不相识并且之间不会再进行第二次博弈,该博弈包含四个决策阶段,博弈双方(红方和黑方)分别分配4、8、16、32的收益(可用具体的货币代替),红方先提出分配,如果黑方同意,则博弈结束并按照该方案分配;如果黑方拒绝,则进入第二阶段,由黑方再提出分配方案分配大小为8的收益,如果红方接受,则博弈结束,否则进入第三阶段。按照该博弈方式,直到第四阶段结束。按照传统的博弈分析,该博弈会在第一阶段就会结束,但是实验发现一般会在第四阶段结束(98.6%),双方都得到比较高的收益。他们认为对这种行为的一个合理的解释人们存在公平偏好,为了公平的分配利润,人们会放弃眼前的收益而去追求更长远的收益,即使交易是在陌生人之间,同时双方的情况都会变的更好。

三、 公平偏好的策略模型述评

有了经济管理现象,就需要理论给予解释。在验证人们具有公平偏好的同时,营销学者依据这些结果建立起解释这些现象的策略模型,并引入相应的参数,对营销结果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将该领域的研究从现象纳入到理论层次。整体来讲策略模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依据收益分配公平原理,强调收益分配的公平,人们为了公平的收益会牺牲部分收益;第二类遵从行为动机公平,强调“以善报善、以恶报恶”的原则,人们为了报答善意行为或报复行为会不惜牺牲部分收益(见表1)。

1. 收益分配公平模型。收益分配公平在经济学中也称为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指人们不仅关注自己的收益,而且关注他人受益。“非公平规避”模型是比较重要的描述公平偏好的模型,该模型假定决策者会牺牲自己的利润来促进公平的分配,Fehr & Schmidt(1999)给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形式,该模型抓住了博弈者的利润差别,假定有两个博弈者(用1和2来表示),博弈者1的效用形式为:

u1(x1,x2)=x1-?浊·(x1-x2),x1>x2x1-?酌·(x2-x1),x2>x1

其中?酌?叟?浊,0?燮?浊<1,在这个效用函数里,?酌描述了劣势不公平(嫉妒)的损失程度,?浊描述了优势不公平(内疚)的损失程度。例如,当?酌=0.5时,博弈者1利润落后,如果他放弃1元的利润将导致博弈者2损失3元。相反的,当?浊=0.5时博弈者利润领先,博弈者1可以放弃一部分利润导致博弈者2得到一个比较平等的收入。而假设?酌?叟?浊描述了嫉妒的程度高于内疚程度这一事实。如果?酌=?浊=0,则该模型简化为传统的自利模型,x1,x2表示了博弈者的收益。

渠道研究中也利用了该模型,Cui & Zhang(2006)在渠道协调契约制定的研究中,通过比较渠道成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而引入公平偏好。假如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时,他的效用函数为uR(w,p)=∏R-(w,p)-?酌max{?琢∏M-∏R,0}-?浊max{∏R-?琢∏M,0},其中该式子将传统的收益 x1,x2变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M,∏R。其中?琢∏M是零售商在以往的渠道分配中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利润,这也是他认为一个应得的公平利润值,其根据自己实得利润∏R与之对比而体现公平偏好的特质。

还有其它的模型来描述基于分配的公平偏好。Char-ness & Rabin(2002)提出了博弈者关注自己的利润、可获得最小利润以及整体的利润的模型,在包含两个博弈者的博弈模型中,该模型可以简化为Fehr和Schmidt的模型,在多于两个博弈者的模型中可以解释为什么博弈者牺牲自己的一点利润可以促成整体的社会有效性。

整体来讲,由于其分析的复杂性营销策略中应用并不多,但是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给公平偏好作了很好的界定:(1)对友善的人,人们情愿牺牲利益去帮助他们;(2)对“刻薄”的人,人们情愿牺牲利益去惩罚他们;(3)当牺牲的成本越小,(1)和(2)的动力就越大。

四、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营销中基于公平偏好的实验进行总结表明,人们具有公平偏好并会去关注公平问题,其中包括了分配公平和动机公平两个方面。为了解释这些实验现象,建立描述公平偏好的策略模型,根据收益分配公平和行为动机公平本文总结出两大类策略模型。基于收益分配公平,如FS模型强调收益分配公平,并以博弈论的标准分析框架进行理论分析,有较强的预测力,并且模型参数较少,有很好的操作性;基于行为动机的模型,如Rabin提出的“公平均衡”模型,以心理博弈论为基础,把模型建立在推断信念上,虽然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实验结果,但是预测力差,参数结构复杂,可操作性差。Rabin(2002)指出,一个好的模型是在假设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之间进行好的权衡。虽然FS模型可操作性高,但假设的真实性较低,而Rabin模型正好相反。那么如何开发更好的策略模型不仅可以反应实验结果,又可以有较高的操作性也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也指出了公平偏好的营销实验和策略模型在营销组合里的应用,指出在产品、定价、促销以及渠道上面如何应用本文所提出来的一些结果和实验方法。但是本文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涉及到,例如:

1. 公平偏好的认知结构。众多的实验以及策略模型只是验证或假定了公平偏好的存在,但是究竟有什么样的具体因素影响并未做过多的讨论。人们一直认为公平只是贴在行为上的一个标签,而不是对行为的一种解释。通过众多实验的验证已经可以否决这一点,并认为:公平是人们对参与者行为或其结果的一个判断,并且这个判断会影响其对行为和分配的偏好。那么公平偏好的认知结构到底是什么,目前来讲并没有很多文献讨论,只是Camerer(2003)提出了应该从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地域因素以及结构因素四方面来考虑,相应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2. 如何判断收益是否公平。通过前文对模型的谈论可以发现,FS模型是博弈者和他人一一比较来确定是否公平,而BO模型是博弈者和平均收益比较。到底哪一个更接近现实?Fehr & Fischacher(2004)的博弈实验证明了FS模型更具有说服力,更加合理。而在营销研究中情况会更加复杂,消费者不仅会关注其它消费者所遭受的待遇,也会关注其它公司产品的价格;在渠道中零售商不仅会关注同级的零售商的收益,同时也会关注制造商的收益。而当前研究中,更多的还是关注同身份的博弈者之间的比较,比如零售商之间的对比。那么如何将纵向对比考虑进去?或者哪一个对比更加重要?都还没有具体的结果,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Camerer C. Behavioral Game Theory: Exper- 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2.Kumar N. The Power of Trust in Manufact- urer-Retailer Relationship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6):92-106.

3.Frazier G L. Interorganizational exchange behavior in marketing channels: A broadened per- 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1983,47(4):68-78.

4.Anderson, Erin, Weiz B. The Use of Pledges to Build and Sustain Commitment in Distribution Channel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2,29(1):18-3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7067 2071)。

作者简介:洪炳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牛志勇,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1-09-19。

作者:洪炳宏 牛志勇

上一篇:民事行政检察监视法律论文下一篇:原创小学数学老师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