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和课后考核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1:

谈大理学院3个本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实践

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是高等学校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及其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专业建设与管理改革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如课程体系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等。大理学院的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3个专业是该校招生规模较大、生源和就业状况都比较好的本科专业,2010年这3个专业招生人数达到630余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牌专业,2010年该专业首次在云南省实行“一本”批次招生且生源很好。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业由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两个下属学院共同建设和管理,但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这两个专业实行的是与临床医学专业完全不同的建设和管理模式,造成了3个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步、不一致、不协调,存在一定混乱。针对这3个本科专业在建设和管理中的不同步、不一致和不协调的实际,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两个下属学院经过不断地接触、沟通和交流,逐步达成了在专业建设和管理上的共识,通过几年的努力,2010年9月,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3个专业正式实现了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模式。现将这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 立项背景与立项依据

“临床医学专业”是大理学院办学历史最长、招生人数最多的大专业,也是生源最好的老牌专业和品牌专业,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2010年临床医学专业升格为“一本”批次招生专业,生源很好。2007年9月,临床医学专业被批准为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批重点建设本科专业;2009年6月,临床医学专业又被批准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和“医学影像专业”是依托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逐步发展和分化出来的两个本科专业,开办时间较短,2002年医学检验本科开始招生,2006年医学影像本科开始招生。

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业由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两个下属学院共同建设和管理(基础医学院承担该专业前期建设和低年级学生管理,临床医学院承担该专业后期建设和高年级学生管理),但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这两个专业却实行的是与临床医学专业完全不同的建设和管理模式,造成了3个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步、不一致、不协调,存在一定混乱。针对这3个本科专业在建设和管理中的不同步、不一致和不协调的实际,2008年8月申报了题为“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建设模式探讨”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被批准为校级重点项目。在该项目立项时,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这两个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模式上除了与临床医学专业不统一和不一致外,这两个专业之间本身也存在不统一和不一致:医学检验专业由基础医学院1个学院独立承办,基础医学院负责该专业学生的全程管理并牵头负责全部专业建设,临床医学院协助进行后期专业建设;医学影像专业由临床医学院1个学院独立承办,临床医学院负责该专业学生的全程管理并承担全部专业建设。这3个专业不同步、不一致、不协调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管理上的较大混乱,增加了管理成本,不利于这两个专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在具体的专业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都逐步感到了这种不统一、不一致、不协调模式的诸多弊端:

1 两个学院在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管理时,必须进行相关的合作与沟通,在学生日常管理的中期必须进行前后两段的移交。与此同时,基础医学院又必须全程管理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临床医学院又必须全程管理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这3个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不同步、不统一和不协调,造成了管理上的较大混乱。

2 基础医学院除了应对大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招生、迎新和新生接待、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前期课程授课、学生前期日常管理、低年级调转专业和前期专业建设等大量前期工作外,还必须花精力处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和就业推荐等工作,还必须牵头处理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建设。

3 临床医学院除了应对大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日常管理、后期课程授课、毕业实习、就业推荐和后期专业建设等大量后期工作外,还必须花精力处理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招生、迎新和新生接待、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和低年级调转专业等工作,还必须全程处理医学影像专业的专业建设。

4 两个学院在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管理中“忙一头”,但在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建设中又必须“忙两头”。两个学院在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管理中不得不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但在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建设中又各自为战、互不通气,两个学院长期处于被迫“合作”、“半合作”和“不合作”的难堪境地,工作混乱且十分被动,管理精力明显分散,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管理资源重复和浪费明显,管理效率明显下降,管理成本明显增加,互相扯皮和人为的工作矛盾与日俱增。针对上述情况,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出:参照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段管理模式,将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一并纳入分段建设和管理的范畴,即3个本科专业实行同步、统一和协调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模式。

二 项目实施过程

本项目启动之后,在项目负责人(本文第一作者)的积极倡议和多方协调下,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相关党政领导又进行了多次磋商和会谈,终于达成了决定理顺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这3个本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共识。2008年5月,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联合向大理学院校方呈递了《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关于调整学生管理体制的请示》,但当时正值大理学院迎接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时期,学校领导出于专业稳定等多方面考虑,没有批准该请示所提出的3个专业实行同步、统一的分段管理模式。在完成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2009年5月28日,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又再一次向学校提交了《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关于调整学生管理体制的请示》,与此同时,两个学院的主要领导又多次向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务处和学生处等)领导进行专门汇报,引起了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2日,大理学院校方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了针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3个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协调会(以下简称“协调会”),原则同意了关于3个本科专业实行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思想。2010年5月14~16日,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在大理洱源成功召开了“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0年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洱源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本项目所提出的将3个专业进行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思想,并明确了两个学院在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3个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任务、分工和职责。2010年9月,2010年级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3个本科专业的学生全部纳入了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管理,同时正式实施了这3个专业的分段建设,基础医学院充分利用9月份小学期,对2010级3个

专业的全部新生(630余人)统一实施了招生录取、新生入学注册、新生入学教育和培训(含“三生教育”)、专业导论授课以及其它相关的前期学习和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项目的改革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三 项目实施的主要结果与经验总结

继2009年12月2日校方的“协调会”和两个学院(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联合召开的“洱源会议”之后,本项目关于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3个本科专业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方案得到了正式全面实施,具体方案为:

1 由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承办的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所有全日制本科专业全部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由两个学院共同建设和管理,并实行分段管理。

2 基础医学院牵头进行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建设,同时承担医学检验1~3年级以及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专业1~2年级的学生日常管理,从2010级新生开始正式实施。

3 临床医学院牵头进行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专业的专业建设,同时承担临床医学专业3~5年级(南亚留学生为后3.5年)、医学影像专业3~4年级和医学检验专业4~5年级的学生日常管理,从2010级新生开始正式实施。

4 2010级以前的各级学生仍然按照以前的模式进行管理,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按照上述具体方案,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开始全面贯彻执行。

从2010级新生开始(2010年9月后),这3个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完全实现了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管理,实现了步调一致,这3个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基本理顺。2010年9月,基础医学院充分利用小学期,对2010级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3个专业的全部新生(630余人)统一实施了招生录取、新生入学注册、新生入学教育和培训(含“三生教育”)、专业导论授课以及其它相关的前期学习和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积极应对校内专业评估,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虔诚合作,积极准备与专业评估有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种文字资料和业务档案的整理、建档和归档等),在此过程中,由两个学院相关领导和专家联合组建的“专业建设领导组”和“专业建设工作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2个学院尚不能进行完全彻底合并的特殊情况下,这一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建设与管理模式利大于弊,是成功的和行之有效的。这一管理模式有利于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最大限度地实现有限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管理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有利于减轻人力、物力和财力负担,有利于集中管理精力、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约管理成本,这一模式对两个学院(或部门)共同管理一个或多个专业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四 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在当前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还不能进行完全彻底合并的特殊情况下,本项目对3个本科专业所实施的同步、统一、协调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和行之有效的。但也必须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完全是在当前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渐进式”和“妥协式”改革模式,还不是专业建设和管理的最佳模式。该项目的“渐进式”和“妥协式”改革模式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这种“渐进式”和“妥协式”改革是不彻底的、不完全的,只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过渡式改革。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这一模式还将受到挑战。

2 两个学院进行3个本科专业的分段建设和管理,客观上存在一些目前还难以有效调控的深层次问题,如两个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工作衔接问题,学生移交问题,学生管理方法前后不完全一致问题,有些具体工作相互推诿和扯皮问题,以及学生被迫适应两个学院管理问题等。

3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在业务上密不可分,从长远的专业发展角度讲,这种分段建设和管理模式,前后两个阶段界限分明,客观上不利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不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整合,容易出现前后工作衔接不好甚至前后工作脱节等问题。

4 该项目所实施的分段建设和管理模式只是在全日制本科专业实施,没有涉及研究生和成人教育,因此对研究生和成人教育的专业建设和管理,仍然存在不同步、不统一、不协调的诸多问题。

五 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在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继续维持现有机构设置的基本前提下,两个学院将按照“洱源会议”所形成的决议、具体任务、分工和职责,切实做好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3个本科专业的分段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经常保持密切的工作接触、交流和磋商,保持信息通常,虔诚合作,互通有无,求同存异,互利互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密切关注来自国家、社会、地区和学校的各种发展动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适时推进专业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包括创造条件进行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机构调整、重组甚至完全彻底合并等进一步改革。

作者:郭宪国 丁跃明 吴建新 吴学东 田昆仑 黄建生 李才锐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2:

如何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摘要: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和课后考核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基础医学研究的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1]。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也是医学毕业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铺垫。所以怎样讲好基础医学课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基础医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根據我在基础医学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多动脑筋,使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结果。

1.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备课。大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已与中小学教育不同,教师不能仅局限于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备课,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认真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学习,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对基础医学理论学习产生兴趣。

2.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巧设悬念。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和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和他们一同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矛盾。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这样的教学,学生参与性较高,对内容的把握也更加准确,使学生的归并和整合内容的技巧得以提升,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过程中提倡多种教学方法

基础医学内容繁多、概念模糊,学生难以记忆,容易出现互相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探索,通过生动活泼、富有启发的教学过程,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2]。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的知识点,如果只是教师简单地讲述,学生很难理解,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增强学生感官认识,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要点,消化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教学课堂比较生动活泼。使基础医学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又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集合起来,使得信息量丰富,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得知识更加直观化,而且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总之,多媒体辅助基础医学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活动优化改革,发挥基础医学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用比较法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水平。比较法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首先,采用比较法既巩固了旧知识,又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新知识的意义构建,拓展了学生原有的知识面,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在教材中,为了减轻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压力,编写者往往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分离开来,分到不同的章节中,使知识结构不完整。而应用比较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对比,有效地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恢复基础医学知识之间其原本的内在关联,从而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通过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增加学生对已有知识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再者,比较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基础医学现象,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和对比事物的表象和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合理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法教学,使得学生具有辩证性学习的思想,增加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掌握。

3.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医学概念是抽象的,我们可以用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来搭建起通往概念的桥梁,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丰富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与基础医学概念建立直接联系。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

4.组织课后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教师都使用合作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合作学习怎样进行成为了它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限制。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我们组建了研究小组,一个研究小组一般由6~7人组成,每次学习安排1~2人准备口头报告,讨论一些学术文章,然后老师对报告进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适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讨法,鼓励学生提问,允许他们相互进行讨论,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局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感知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研究小组的合作学习是有益的,它可以培养学生技能等方面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学习和协调能力。

三、合理的评价

总所周知,考核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工具[4],对教学起导向作用。新的课程体系对成绩考核的办法进行了改革,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多元成绩评定系统。过程性考核是指平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终结性考核包括卷面考试成绩、课题及论文完成情况和竞赛结果等。以往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往往只凭感觉给一个比较模糊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判断不能合理地区别学生对学习做出的努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落差。科學的评价是应对学习态度进行客观、细致的区别,这样使评价结论有确切的意义。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既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又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四、结语

基础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但对其教学形式和模式的改革并不能急功近利,而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究和积极的改进,并且更新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促使他们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果盲目改革教学方法,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使其产生负面厌学情绪。只有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课堂效率,较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璐璐.多媒体在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2,(19):181.

[2]吴晓丹.浅议多媒体在当下实践教学中推广的必要性[J].鸭绿江,2014,(7):188.

[3]曹净值,王晓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4,(7):57-59.

[4]李兰忖,张淑艳,曹金娟,等.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4.

作者:黄卫锋 盛德乔 张丽红 张忠寿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3:

改善教风、学风 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摘要:教风和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教学改革则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针对相关要素分析,我们进行了关于教风、学风的现状调查,构建了“教风带学风,学风推教风”双动模式,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教风;学风;教学改革

良好的教风、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基础条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建设与发展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也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动态,我们开展了“教风与学风问卷调查”,通过这次问卷的调查,为基础医学教学院如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一、地方医学院校“教风、学风”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风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对全院正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校本科大学生,按学院、专业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共6个学院、10个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57份,收回率为91.4%。调查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二年级学生占56.13%,三年级学生占43.79%。其中男生占45.7%,女生占54.3%。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笔者通过访谈,深入学生所在学院了解情况等方式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70.2%以上的学生对基础医学院授课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授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较满意。37.2%的学生喜欢活泼的教学风格。33.9%的学生提出教师在授课时散漫、随意,重点不突出等问题,29.1%的学生提出一些老师在对上课迟到、早退及违犯课堂纪律的同学置之不理,有的教师知识不牢固。并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学风方面的调查结果。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的学风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调查内容与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经常去图书馆和教室自习的学生,选占68.6%;平均每天课余自学时间,1~2小时以上的占44.6%;2~3小时的占38.7%;不督促,能主动学习的占52.1%。对外语和计算机课程考试的认识是:38.5%的同学对待外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考试的态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13.2%的同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对以后就业的形式不是很乐观。72.1%的同学认为考试不应该作弊。有极少部分同学认为这是整个社会的现象。

二、改进教风、学风的策略与途径

好的教风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针对学校目前教风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谈一下加强教风建设的途径。

1.加强教风建设实效性的对策。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不断地运用新科技为教学服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双语教学等途径,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三全”的育人观贯穿于授课过程中,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2)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以优良教风促进学风建设。实行班级“导师制”。聘请有科研经验的博士、副教授职称的任课教师老师担任班级导师,与各班学生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求“班导师”做到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以精湛的科研技能带动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励学生。

(3)积极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总结优秀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基本功大赛;多媒体、微课比赛活动;优秀教案讲稿评选;教学质量优秀评选;优秀实验员评比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努力从教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教风氛围。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总结出的教学方法: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延伸、启发式教学”打动学生、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以“方法式教学”武装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基础课程变得生动。

2.加强学风建设实效性的对策。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风气还是令人满意的。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的次数、每天自学时间、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参加四、六级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增多的现象看,可见社会环境因素对学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学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与教学和管理相结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去,只有通过学风建设才能实现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1)开展晚自习和综合测评促进学风建设。做好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形势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和专业兴趣。

(2)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对于学生考试作弊,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我们基础医学院认真贯彻“严考促学、严考促教”的指导思想,从考试环节、考试细节入手,加强对师生的考试教育和要求,大力宣传诚信为本的意识,严谨考试纪律,最大化的减少甚至杜绝作弊现象,以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每学期期末对全校学生进行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身道德素质,把考试作弊动机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那些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学校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履行监考义务,并加大院系、年级办两级督查力度,健全监督机制。

(3)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与学风建设相呼应。五种能力即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与学风建设、考研、就业结合起来,加强了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风建设。从大二开始,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让学生联系教师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中,通过申请申报课题和查阅教科书、参考书、网络收集查找信息、撰写论文的过程,使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系统培养[2-3]。

三、“教风带学风、学风推教风”“双动”模式构建与实践

1.融入新生力量,加强师资结构建设。我校在本科学校评估前后引进大量青年教师,这给师资队伍增添了活力,改善了教师队伍年龄、学历结构,但也存在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教风建设就要培养一支教学功底过硬的教师队伍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构建多样化培养模式[4]。在抓好教风建设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就业观,这是学风建设的基础。

2.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推动教风、学风建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教风建设是关键、是核心、学风取决于教风[5]。总之,教风与学风建设相结合,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永恒的工作任务,基础医学院全体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把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单向性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对话式、双向性教学,把教学同科研实践及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以学生为本,五种能力培养”的建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并贯穿于全部业务工作中,常抓不懈,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努力。

3.教风和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积极、合作、平等,学生也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学习发展进步。

(2)学生不但要学习老师讲解的课本知识,还要学习老师的言行规范与文化素养。

(3)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以鼓励与引导为主,而学生更应该尊重老师,对老师谦和礼貌。教师经常对学生的特长以及优势加以肯定,经常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但是教师也应该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与缺点,正确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学生更应该尊重老师,虚心求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风带动学风、学风推动教风”。

参考文献:

[1]许金廉,何军,钱峥.基础医学教学管理创新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77-878.

[2]吴洪海,龚卫娟,傅奕等.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27-229.

[3]李质馨,徐冶,田红艳等.立足基础医学教学强化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68-769.

[4]付文玉,王晓萃,庄文欣等.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探讨多样化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0,(6):33-35.

[5]潘江敏,黄键梅.关于高等学校教风和学风建设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2):451-452.

作者:王晓萃 王益光 梁淑娟 蒋吉英

上一篇:CBL教学法循证医学论文下一篇:园林专业的情境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