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舱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16

摘要:近年来,社会上空乘服务人员招聘场面火爆,而高校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招生情况却不容乐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从招聘与招生现状着手分析,得出实践性教学在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优化的具体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客舱安全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客舱安全文化论文 篇1:

民航客舱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探索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然后详细讨论了风险管理模式在民航客舱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相关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航客舱;客舱安全;安全管理;风险模式

一、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

1.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民航正常运行依赖于安全,客舱安全对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涉及航空器、飞行员、乘务员以及旅客在特定环境下的安全管理。虽然飞机仍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但是旅客乘机安全意识薄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仍成为航空安全的一大隐患,这就给客舱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严格的规范流程,确保旅客在正常、非正常情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客舱安全水平直接影响民航的整体安全水平,不应孤立地看客舱安全,而应从整个民航安全体系的角度来看待客舱安全的重要性。

2.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当下民航客舱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内容比较健全,但是乘务员的安全意识和机组人员的沟通协调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从而出现了一些本可以规避掉的风险,例如,在飞机颠簸过程中的厨房设施未能固定牢固,导致了物品跳出砸伤乘务人员;再如,由于机组人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了驾驶舱发出的颠簸预警信号未能及时传达到乘务仓,最终造成了乘客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措施的预防。这些都是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的细节中存在的基本状况,只有提高航班上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才能够有效地规避飞行中的风险,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平稳的航程。

二、风险管理模式在民航客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风险识别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洞悉潜在的未知风险,将预计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识别出能够导致客舱安全的风险。通常情况下,风险的识别要经过汇集材料、预计潜在风险和分类识别风险三个阶段。关于材料的汇集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搜集,例如,通过对机组的工作人员和机修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等参与民航飞行活动的人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汇集成为材料册。关于预计潜在的风险可以对材料册中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从而知晓对客舱造成危险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客舱安全的危险指数,进而能够对客舱的安全管理有初步的全面的认识,最终能够确定当前客舱的危险程度。关于风险识别和分类可以分为直接可识别风险和间接可识别风险。对于直接可识别风险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预防方法来消除安全隐患,而对于间接可是别风险,要有其间接判据以供日程排查风险参考。

2.风险分析

通常情况下,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与之匹配度较高的模型来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风险性质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够对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实现风险分析兼顾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此外,风险分析中还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即风险产生概率)和风险发生的可变动性(即风险变动的随机性)进行深度分析,从而能够依据潜在风险事件的产生原因和风险走向来编制风险规避策略,进而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高质量的处理。在飞机的安全管理中,客舱安全管理的难度最大,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客舱中人数基数大、公共设备多以及空间设计系统复杂。

3.风险评估

一般情况下,风险评估要经过三个阶段,依次是明确风险评估的基础准则、明确潜在目标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依照评估基础准则对潜在目标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的分析。根据相关的风险评估理论来确定风险水平,即风险水平等于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严重程度两者的乘积。风险类别确定则需要以单个评估基础准则和整体评估基础准则为评价准绳,将潜在目标风险事件与系统风险水平与之对比,从而能够确定风险的类别和规避风险以及处理风险的方法和策略,进而在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深度优化以提高民航客舱的安全指数。

4.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控制就是规避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运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来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减缓风险的严重程度。预防风险发生即防患于未然,是风险控制的最佳方式,也是风险控制的最高水平。但是在实际的飞行工作中发现,不可控制的自然环境变化会造成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这时能够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降低就是最优风险控制方法了,这样可以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接下来对防患于未然的规避风险方法和降低风险的损坏程度两个方面来对分线控制进行讨论。关于风险的预防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第一,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知识要随处可见,从而能够保证乘务员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而能够积极影响到其工作的质量,进而能够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上规避风险。安全文化的宣传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员工安全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久的安全文化宣传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安全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第二,完善乘务员管理制度,这里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保证现役乘务人员有扎实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保证乘务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避免神情恍惚而造成的风险判断误差。

关于风险损失的减少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第一,要制定风险发生紧急预案,依据潜在的风险的性质和风险的严重程度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在风险发生时工作人员有据可循,进而能够提高短时高效处理风险的能力。第二,要准备好应对风险的基础设备,在风险发生后,如果某些设备的运行工况出现紊乱,可以切换到备用设备,从而能够让飞机正常航行,进而避免系统瘫痪造成飞机失事,最终降低风险带来损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明确了民航客舱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清晰了解民航客舱安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规避民航客舱安全风险,进而能够为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飞行环境。因此,相关的管理工作者要将过往的飞行经验和教训与风险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能够让民航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巍,冯卓.基于能力培养的空乘服务专业课职场模拟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4):12.

作者:李红毅

客舱安全文化论文 篇2:

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优化

摘 要: 近年来,社会上空乘服务人员招聘场面火爆,而高校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招生情况却不容乐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从招聘与招生现状着手分析,得出实践性教学在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优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 实践性教学 人才培养 优化

一、空乘服务人员招聘与航空服务专业招生现状

(一)空乘服务人员招聘现状

近年来,媒体对各大航空公司招聘空姐的火爆场面不乏报道,下面是相关的一些新闻:

“15日上午10时,‘中国亚运空姐招募大汇’北京选区的海选在新东安广场揭开帷幕,这是此次‘招募大汇’的第六站,活动一直持续到16日晚上。截至14日下午5点,已有6000名有飞翔梦想的女孩报名参加北京选区的招募,争夺拟招聘的40个空姐岗位。”

“中国亚运空姐招募大汇广州赛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因为广州赛区是本届招募大汇招聘名额最多的赛区之一,共有80个名额,所以活动刚开始就达到10800人次的报名人数。海选现场不得不出动数十位警察和保安员维持秩序。除报名人数创历年之最外,选手的学历之高也是少见,其中不乏在读博士、研究生以及国外知名大学的留学生。此外,还有不少其他赛区落选的选手来‘冲刺’广州赛区。”

由此可以看出,空乘服务这个职业的第一特点:非常受追捧。

粗略地看看招聘的条件也没什么太高的要求,除了婚姻状况、身高、年龄外,还有就是“晕车、晕船”,与高星级酒店招服务员的要求差别不大。但是,当6000:40和10800:80的比例出现的时候,这个职业的招聘就变成了“选美”。

但是,招聘的评委们不会忘记自己挑选的是服务人员,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需要的是秀外慧中的人才。所以,各大航空公司在海选的时候先对选手的外观进行考核,而之后的笔试、复试则是专门考核参选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空乘服务招聘的第二个特点:对外貌、气质等要求很高,所谓的“秀外慧中”之中的“秀外”。

从招聘还可以看到空乘服务的第三个特点:对于是否有航空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任何的要求。即使是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人也没有任何优势,而不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也可以被聘上。

这样的招聘导致空乘服务这个职业从本质上是服务业,和大酒店的服务人员是一样的。作为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并非任何气质的人都适合做这一行。外貌的过于强调和竞争,忽视了服务行业从业者应有的心态,无法判断所招聘来的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是否愿意沉下心来练就较高的职业素养。

(二)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招生现状

与空乘服务人员招聘的火爆场面相对应的,是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招生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南京旅游职业学院2009年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现场报名的第三天,看着校园内稀稀拉拉的报名者,空乘专业委员会总监郭文一脸愁容地说:“到现在才来了100多人,是往年的1/10。”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遇冷并不是这一所学校的个别现象。如外省一所民航大学来江苏招生,该校在东北招生时已经发现了生源下滑的苗头。该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往年网上报名人数比现场报名少,今年东北地区网上报名人数是460多人,现场却只来了400人;而江苏前期网上报名人数是700多人,在该校近10年的招生中,江苏报名人数都维持在千人以上。

联系空乘服务人员招聘的特点,很自然地想到,既然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有更多的优势,谁还来学这个专业?航空公司需要的空乘人员,是具备“三好”条件的人员:面容身材好、个人修养好、职业素养好。所以,高校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面临着两大难题:第一,如何让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对口的行业应聘中具有优势;第二,没有在对口行业竞聘成功的毕业生,如何成功地转向其他行业。

二、实践性课程在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高校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从招生到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航空公司招聘的要求,一切围绕“三好”运作。把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分成四大块。

一是关于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知识,属于必修内容。一般的学校开设的是《民航概论》,中国民航大学的《飞行与航行》、《空运地理》也属于这一类的课程。二是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比如《播音与主持》、《客舱服务》、《客舱安全》、《服务心理学》等课程,由于高空服务的特殊性,还必须会一些卫生保健与急救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有些院校还开设了《空中医学》。三是关于气质方面的培养。一般需要开设礼仪、形体、游泳等课程。形体课与游泳课除了培养良好的气质外,还能强身健体,有利于将来职业生涯中的不测发生后实施救援与逃生,有些院校为此开设了《游泳与水上救生》课程。四是与空乘相近行业的相关知识。比如酒店管理、导游、营销、文秘等专业。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如此激烈和残酷,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得不为将来学生在空乘方面应聘失利后另辟一条出路,做好铺垫。

所有这些课程的设置,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航空公司的招聘、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航空专业院校的生存三者的难题。这些课程的重中之重,就是包含在每一部分中的实践性课程。

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两样东西,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可以在理论课的学习中获得,而职业素养(所谓“秀外慧中”当中的“慧中”)其实是在招聘中比外貌更为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就目前来看,一般高校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对职业素养没有特别关注;相反,因为招生时候的特殊要求,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一般都是以漂亮女生为主,导致班级风气普遍比较骄傲,学生个性十足,缺乏团队精神,少有服务意识。很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因为纪律、学习态度等原因,这个专业的课比别的专业难上。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的亲和力与服务意识?只有一个办法:还原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明白,航空服务就是一个普通的服务行业。学生在校的学习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练就高超的服务技能。高校开设的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除了要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教学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强化服务技能,明白这个专业要培养的是能动手、会服务、敬业的空乘人员。

三、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优化

(一)穿插在理论课中的实践性课程

1.空乘服务概况的课程。一般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都开设了《空乘服务概况》这门课,不少学校把概论一类的课全部作为理论课来对待,实际上,就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来说,这是一个实践远大于理论的课,如果仅仅拿着书空谈理论,则其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一部电影,比如《紧急迫降》。

2.心理学的课程。空乘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密度地与各种乘客打交道的服务性职业,具有特殊性。“这种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空动态作业,具有一定风险性;二是服务的对象来自全世界,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信仰、风俗习惯、性格和职业等,因而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三是工作环境和性质有一定的特殊性,如高空低气压和缺氧、时差的影响、作息时间不稳定、飞行工作任务繁重和飞行事故的应对等。所有这些都使他们经受能力、体力、耐力、应变力和心理的考验。因此空乘人员所承担的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工作,工作压力也远大于其他服务行业”。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有广泛的社会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健全的人格。高校开设最多的课程名称叫《服务心理学》,一般也是把它当作理论课来上,需要学习两方面的心理学的知识:从一般的心理学角度了解自身的心理,从服务行业的心理学角度去了解乘客心理,让学生确立服务意识,同时为将来化解服务危机和化解空乘人员的心理问题打下基础。其实心理学也可以设置一部分实践课,比如中国民航大学除开设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外,还开设了相关的拓展训练,有专门的身心素质拓展训练场。

3.礼仪的课程。礼仪有其理论性的一面,重点和难点却在实践这一部分。比如最简单的“微笑”,理论上讲起来很简单,但是,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同样的,站姿、坐姿、下蹲、走姿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

4.空中医学的课程。高空交通工具不像地面的交通工具,气温、气压、高度等都比较稳定,所以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而在高空的特殊环境,病人又不能及时送往医院,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到生命的安全。对于航空公司,则会带来飞机因机上乘客的病情返航或迫降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所以,空乘人员必须了解一些易诱发、突发的疾病的症状及缓解、急救措施。有些急救措施,是必须通过训练才能掌握的。如中国民航大学就设立了一个心肺复苏(CPR)训练室。

5.播音与主持课程。语言是空乘服务的基础。关于语言的提高,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训练,练发声、练表达、练表情,让乘客通过甜美的声音感受到服务人员的亲切和周到。

(二)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1.客舱服务的课程。客舱服务是空乘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航空公司打造自己的优质服务的形象的窗口,以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这门课程按照上岗前的培训要求对硬件要求非常高,一般院校采用的是空客模拟舱。因为模拟舱的造价昂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在学生的管理、模拟舱的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培养学生的气质、服务意识及严肃模拟舱内纪律,所有进舱的学生包括教师,需着制服、黑色皮鞋,女生盘头、化妆,严禁喧哗。否则在狭小的模拟舱内容易产生混乱、嘈杂的感觉,影响实训效果。

2.客舱安全的课程。乘机安全是乘客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这门课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关于客舱内部安全管理、安全问题出现后的应急措施,以及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应急能力是空乘人员必备的安全文化素质之一。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冷静地判断,科学地选择对策,并正确、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将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责任心,对客舱有足够的熟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训练时也要用到模拟舱。

(三)全部为实践课的课程

1.形体训练的课程。应聘的时候,体态的健康与美丽是一项重要指标,这个必须通过实践训练得来。

2.水上救生的课程。水上救生和游泳是相关的,游泳是水上救生的基础,但是,水上救生又很大地不同于游泳,要熟悉救生器材及其使用方法,必须加大利用腿游泳的方法的训练。

高校课程设置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旅游及航空服务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宽泛的专业,涉及酒店、导游、商务、公关、文秘、形象设计等领域的知识,应用性非常强。作为高素质的旅游及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供优质的服务才是旅客最需要的。高校应将学生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整合在一起,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孙兰英,周茂袁.空乘专业与其他专业新生人格特征现状的比较[J].中国健康教育,2008,(2).

[2]于蓉.开设空乘专业客舱实训专业初探[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6).

[3]邢冉冉,邵富强.万人竞聘南航亚运空姐博士硕士均来赶趟.新快报,2009-08-10.

本文是九江学院2009年校教改资助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Y09-18

作者:李晓丹 万妍梅

客舱安全文化论文 篇3:

以科学的管理思想强化航空安全管理

[摘 要] 基于对导致航空事故发生的原因展开分析,继而就如何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发表了部分见解,以望能为提高我国航空安全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民航;安全管理;管理思想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71

0 前 言

航空行业虽拥有高科技,却也时刻面临着较高风险。而现如今,航空俨然已成为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均对航空安全尤为关注,尤其是在2014年,因马来西亚航班失联事件的发生,更是让民众人心惶惶,并要求民航需不断提升航空的安全管理,以切实降低航空事故的发生概率。

1 航空不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航空是一项集中点、线、面再到体的一体化系统,故要切实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则相关的预防工作亦需全方位开展。当然,在此过程中,有关航空安全管理的思想亦当得到不断的强化,而与航空安全管理相关的思想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飞行员安全意识不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几乎有70%的航空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所导致,而在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安全事故中,又有绝大部分是因飞行员未能在飞行过程中严格遵守民航相关规定以及规范性的操作规程所致。

1.2 乘客缺乏安全和配合意识

要想切实保障航空安全,不仅需要飞行员具备优秀的操作技能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而乘客亦需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且需积极配合乘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如在飞机起落时遵从机组指示系好安全带以及关闭电脑、手机等,尤其是当飞行途中遭遇突发情况急需迫降时,乘客能否根据机组指示将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关键。

1.3 天气对飞行产生的影响

航空飞行队天气要求极高,通常情况下,大雾、阴雨以及暴雨天气均是禁止飞机起飞的。当然,飞机于飞行途中亦难免会遭遇诸如紊流、风切以及湍流等气流因素影响。此外,积冰与积霜亦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

1.4 乘务人员的素质不高

乘务员作为工作在航空安全管理一线的人员,唯有乘务人员本身具备良好的业务技能和高度的安全意识,方能自信观察到每一个细节,以尽可能减少飞行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当然,乘务人员还需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方能切实满足每一名乘客需求。

2 加强航空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机场的安全监察

为切实保障航空安全,则飞机起飞前的机场安全监察工作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有关机场的安全监察,主要包含的事项有:①严格按照政府审批制度的相关规定,仔细监察乘客证件,若证件缺失则决不允许登机;②规范机场周边环境,考虑到通信行业与高层建筑都将对飞行安全产生影响,故针对此方面的管理应务必结合相应的规范来实施,且针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机场均应有所应对。因此,机场应积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定期指派相关人员来对机场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机场周边环境与机场内部的安全。

2.2 加强客舱的安全管理

2.2.1 确保地面安全检查工作到位

有关航空安全管理,自然少不了对客舱的管理,但飞行员在上机后,其首要之务当时检查自己所负责区域中的经济设备是否均处于待用状态以及检查各项紧急设备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方才方便機上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补救。当然,在此过程中,有关地面安全的检查工作亦不容轻忽,而及时清除环境中的外来物,将是防止飞机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

2.2.2 限制超大行李进客舱

由于个别乘客担心物品托运会导致遗失,故而会将其部分贵重行李带入飞机客舱,如此一来,一旦发生在飞行途中遭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强烈的颠簸,便容易出现行李滑出客舱行李箱继而砸伤乘客的事件发生。因此,在飞机起飞前,乘务人员应严格检查乘客是否有携带超大行李进客舱。

2.2.3 处理好特殊乘客

各色人群均有乘坐飞机的权利,而一旦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或是无大人陪同的儿童乘机,则应尽量将其座位安排在离紧急出口较近的地方。

2.2.4 加强卫生间的检控

飞机一旦失火,势必将引发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故乘务人员需时刻警惕,防止乘客是否在卫生间吸烟,以避免因吸引而导致客舱起火事故的发生。

2.2.5 加强厨房设备的检查和操作。

飞机的厨房囊括了众多的电源、食物与设备,而众多物品的陈放将难免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厨房亦当作为飞机乘务员所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要加强对厨房设备的检查,以尽可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完善紧急救援理论和实践操作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航空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灾难快速处理体系的缺乏,而该体系缺失,势必将导致指挥体系的反应不灵敏,由此将延长事故处理的反应时间,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各施救主体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航空安全管理现状,则当下首要应当是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研究并拟定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灾难应对策略和体系,以切实降低航空安全管理的安全隐患。

2.4 加强航空安全文化建设

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相关文化的建设,有关航空安全管理亦是如此。因此,为切实避免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则首要之务当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当然,这首先便要求航空公司本身需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如此方能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分为。至于在实际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需关注的重点当集中于以下两方面,其分别为“人为因素”和“组织与管理因素”。其中,针对人为因素的安全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在于规范职工的行为,以免安全隐患产生却无法得到及时消除,以致航空事故的发生。至于人的观念,则需经由安全教育的途径来解决,唯有让安全教育得以制度化,方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继而促使航空企业员工逐步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如此方能正确人知道航空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最后则是在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除了需加强对职工的航空安全教育外,对民众亦需积极宣传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尤其是与航空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及规定,如此方能促使每一名乘客自觉遵守航空企业与我国国家法律的规定,以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向科技要安全

航空虽是拥有高科技的行业,但其可能遭遇的风险亦是极为险峻,故原本便依赖于科学的航空安全管理,更应积极向科技靠拢,而唯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方能更好地为航空安全管理服务,对此,我国除了需积极展开对航空安全管理的研究外,尚需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就多项技术予以对比,如此一来,既能为我国航空安全管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的方向,又能加大对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力度。据了解,不久前,国际上在“民航人为因素研究”以及“防止两机相撞”这两大课题上已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故现阶段的工作应试加大对此阶段性成果的持续研究,以便其能尽早问世,并随之转化为安全生产力,从而为我国航空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助益。

2.6 建立系統的安全管理体系

70%的航空安全事故是因人为因素所导致,余下的30%来自于组织结构。因此,为切实避免因组织结构的漏洞而引发的航空安全事故发生,则针对公司培训、安全文化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航空企业均应对其予以理性的分析。首先是有关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上文中提到,科学、完善的航空安全管理制度将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关键,因此,严格遵守航空安全管理规范将是航空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应首要关注的要务。其次是安全教育方面,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是落后于原本实物的发展进程,而当人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后才会凸显其相应的防范意识。简言之,即人的安全意识越浓,则其防范能力越强。对此,针对航空安全管理,应务必从机组人员和乘机民众的安全意识入手,如此方能为系统安全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最后则是注重系统防错能力的发展,以切实增强航空安全管理的容错能力。大量的实践与教训已然证明,要想确保飞行安全,若仅是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水平还远远不足,唯有从法规、程序、培训以及管理等多方面予以综合的防治,方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7 注重人才建设

任何行业,若与创新想背离,则等待它们的必然只有灭亡一途。因此,针对航空安全管理,创新亦是该管理工作所应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安全管理以及航空技术方面,其无疑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关键。不仅如此,鉴于飞行员在极大程度上亦决定飞机的飞行安全,而我国飞行员还有极大的潜力可开发,故基于此,我国可积极自发达国家的飞行人员市场选拔优秀的飞行人员。一来可弥补我国当前因大量老飞行退役所面临的飞行员短缺问题,二来则有助于挖掘我国国内飞行人员潜力,让年轻一辈的飞行员亦能获得有效成长。当然,在此过程中,针对国家战略资源,航空企业应当注重对其的开发与利用,如积极探讨军民航空协作模式,让拥有一定服役年限的军方飞行员来为民用飞行员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如此无疑将极大拓宽我国成熟飞行员的来源渠道,继而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航空行业要想得以有效发展,除了需依托于先机的科技之外,更重要之处还在于拥有一支视野宽广、履历丰满以及拥有实际业务经历和创新意识的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对此,我国应积极革新传统人才选拔机制,并就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方面做出合理创新,从而切实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满足航空企业当下与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杰出人才,如此方能为我国航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助力,继而维护我国航空行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

3 结 语

总之,确保航空飞行以及乘客的安全是民航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民航事业能可得以有效发展,也端赖此前提和保障。因此,有关航空的安全亦始终是民航企业必须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而要想切实保障航空安全,并尽可能降低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则加强对航空安全管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凤. 风险管理思想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体现[J]. 交通企业管理,2011,26(9):57-58.

[2]陈斌. 强化四种思想认识深化民航安全管理[J]. 民航政工, 2007(2):4-5.

[3]王新予. 谈谈民航安全管理中的系统概念与系统方法[J]. 技术与管理论坛,2007(2):6-8.

[4]俞力玲. 大时空尺度下民航安全管理效率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作者:骆莎莎

上一篇:中央银行会计论文下一篇:美术教学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