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2022-07-07

第一篇: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思路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主要步骤和内容:

1.确定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

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选择同一个问题者将组成一个小组,小组规模控制在5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当问题涉及面较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2.独立探索

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协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的交互性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其互动涉及2个或2-5个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活动中;允许和鼓励学生以低风险、无威胁的方式有意义地参与;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

4.成果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

5.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2017年4月—5月) 理论学习、形成调查方案。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

2、初步调查、探索阶段 (时间:2017年6月—8月) (1)在本校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的采集; (2)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分析,完成调查报告阶段性论文。

3、初步实践阶段 (时间:2017年9—12月)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初步实践与评价。

(2)运用不断完善、成熟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3)形成初步的实验论文。

4、完善实践阶段 (时间:2018年1—3月)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推广,进一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果。 (2)完成阶段性实验论文。

5、结题总结阶段 (2018年4——6月) (1)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

(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课题实施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结法、比较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经验总

第二篇: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臧桥中心校 刘娜 2016.9.22 摘要: 在分析探讨翻转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出支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顺利实施的教学平台,以期为我国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平台;教育信息化

1 前言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很多学校、教师早已认识到这一事实,但传统教学统一的“课堂知识传授”却无法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在分析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出支撑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教学平台,以期为我国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 翻转课堂的内涵

2.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而言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留给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这就导致本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交流协作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传授知识”。学生在长达45分钟的“被动接受”过程中一直处于“听课”“记笔记”的状态。有些学生由于害怕知识有所遗漏,精神会高度紧绷,而有些学生由于不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课下的“自我知识内化”过程中,学生由于缺少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动机,知识无法从根本上被学生内化到其认知结构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成为他们完成作业、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掌握。

2.2 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1)课下“知识获取”过程。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整体情况制作一些时间短、信息明确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针对一到两个特定的问题,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学生则依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观看视频的侧重点、次数和速度等,完成信息的主动加工。当他们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随时后退、反复观看视频,或借助于网络上的各种教育资源拓展思维,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完成“知识获取”后,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平台中完成一定的课前针对性练习,检查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巩固学习内容。同时练习结果也会提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在第二天上课前就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盲点区”,以确定课上应创立怎样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2)课上“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向教师请教,接受教师的启发和个性化指导。由于学生在学习提问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效率高。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完成练习时产生的疑惑,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选择探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①通过自主探索,培养提高其独立学习的能力;②通过小组协作,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拓展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并提高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3.1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每一堂课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提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有着颠覆性的变化和典型的特征。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其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重新规划。笔者在分析翻转课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总结出翻转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由于教学过程的完全颠倒,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质的变化。首先,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各种网络资源。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承担“传授知识”的绝对主体角色,而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探究型活动供学生研究。并且在学生“完成作业”“探究讨论”等“知识内化”阶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以确保每位学生将所学知识完全吸收掌握。其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可以自定步调,制定学习的时间和速度,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搜索相关教学资源,而不是被动等待教师的“直接告知”。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不再仅是独立完成作业,而是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在与教师、同伴交互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掌握知识。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2)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原则。课堂互动交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或非言语信息激发一个或多个学生思想,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5]。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互动交流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提问等同于交流”“交流越多越好”,忽略课堂交流的质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知识掌握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与他们展开讨论,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3)“授人以渔”的原则。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及知识的累积速度加快,没有人可以在课堂中学到所有知识。在此背景下,国际21世纪教委会提出未来教育必须围绕4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会求知。正如德洛尔的报告所阐述的:“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更多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强调“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情境,培养他们探究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2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课前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是促使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7]。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哪些因素或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点的个性化课堂方案,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及学习风格。

3)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确定,接下来教师就应该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设计自主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课下学习过程。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其课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其自主学习的环境进行设计,支撑学生顺利完成课下的“知识获取”。具体设计定位:①提供给学生无缝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学习终端,随意地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8];②支持学生与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和无缝沟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同伴随时展开讨论、分析疑惑;③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不同操作,主动推送符合其学习风格和特征的个性化资源。

5)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视频后完成,并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给予价值判断,以检测其知识掌握的程度。

6)课堂探究情境设计。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知识的获取成果,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过程。

7)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设计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4 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学生“课下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得以顺利实现的有力杠杆。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才可以在课外随时获取教学资源、与教师、同伴“零距离”沟通,避免像“无头苍蝇”似的独立学习,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教师才可以随时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以便为第二天的课堂探究情境设计做好准备,通过课堂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

为支撑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一个个性化协作式的教学平台。

4.1 教学平台总体设计

本系统主要分为五大模块:资源发布共享模块、交流互动功能模块、学习检测跟踪模块、资源推荐功能模块。

四、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以往过分关注教师教得好不好,练得多不多的现象,重构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流程,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应注意三点: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学生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本论本、不就题讲题,而是以问题和习题为载体 寻找出规律、探讨方法。

(3)教的方式:让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再重复;讲不完整的,达不到深度的,教师再补充;讲错的教师要更正。 2.翻转教学建议流程图 (1)预习导学

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及针对核心知识点、疑难点录制的微课,认真自学,完成基础知识储备。要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不做不教,不批不教,以学定教。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要改变面面俱到,忽视学生思维的状况,以问题为导向,启迪学生思维。 (2)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检测学习成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等要求设置。检测题的难度应立足于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题量不能太多,以学生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不出难题、怪题、偏题,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完成学案导学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 (3)疑难突破

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学习、预习检测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知识及方法上的问题及困惑,向同学、教师寻求解决方法。疑难突破是课内学习的核心步骤,可分为四个环节,既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师生互动四个环节。 (4)知识检测

精心选题,强化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知识检测题要尽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难度要求要比预习检测稍高。要善于将课本题拓展、引伸,围绕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选编补充题。教师要使尽可能多的习题在课内得到解决。 (5)互动小结

激励学生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学生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网络。总结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总结,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对规律性的东西予以总结,对做错的地方要着重标明,对于知识的不足要强化课后训练。二是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对体现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思维进行总结。 (6)巩固提升

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外延伸环节,主要是习题检测,检测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有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的选做题。对解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基础题、中档题。从基础抓起,从最差的学生抓起。保证上层生吃得饱,下层生吃得了,人人有事做,人人得到发展。

五、实施翻转课堂的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主题共有四部分内容: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整体而言,本主题带我们走进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通过微观粒子之间的运动了解化学。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三步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分割内容:本单元集合了初中较多的概念,我们首先要将本主题的概念和比较抽象的分子之间的运动等知识点整理出来,以每个知识点为一组,每一组就是一个比较短的视频,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组内的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但是每组和每组之间的知识点联系不大,结合“物质构成的奥秘”,在本主题中,基本上每个课题就是一个小组,有的还可以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录制视频。

第二步录制视频:如果想要提高录制的效果,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好好准备。每个视频不要太长,越短越好,5-8分钟为最佳,每个视频就是一个知识点。比如我们在录制“原子的构成”这个课题时,就可以录制一个视频,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教师需要讲清楚原子的概念,另一个就是穿插一个情景,例如“水分子的分解动画”,或者“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等,通过这两部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

第三步答疑解惑:将教师讲解的视频录制成功后,从技术的层面解决全校师生共享的问题,通过共享,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去看视频进行学习,甚至全校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去看,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课下掌握,而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与视频中相关的作业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另一个就是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课堂由以前的传授变成了现在答疑与讨论。

通过以上三步的实践,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主题的内容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习的效果有了大幅的提升。“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本主题的内容显得轻松而有趣。尽管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下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和足够强的自制力,这也是以后教学发展要努力培养的方向。

4.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资源发布共享模块、交流互动模块、学习检测跟踪模块、资源推荐模块。下面主要是分析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1)资源发布共享模块。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在系统上发布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优秀开放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并将各主题相关知识点通过内在的关联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知识地图,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的关系,方便对知识点进行搜索[1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寻找到更加有益的信息资源,也可以上传到平台中,经教师审核成功后发布,与其他同伴共享。

2)交流互动功能模块。此功能支持在线发帖、实时语音、视频通话功能。当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点产生疑惑时,可以与教师、同伴进行“无缝”交流讨论。此功能减少了学生“独自学习”时的孤独感和“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挫败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高效获取。

3)学习检测跟踪模块。此功能使教师能够随时获取学生课下学习进度信息和知识掌握程度信息,以便根据学生知识获取情况安排设计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学习检测首先需要构建正确检测结果模型,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分析怎样的解答是正确的。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开始进行在线知识测验。系统将学生的检测结果数据与正确检测结果模型对比后,自动分析统计出学生每一题目的正确率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登录到系统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的“盲点区”。

4)资源推荐功能模块。此功能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知识掌握“薄弱区”,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5 结语

被比尔•盖茨誉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义相契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已在国外多个地区取得极大的成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教育生产力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第三篇:翻转课堂教学课堂互动研究

翻转课堂是什么?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 。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下面的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如何改变学习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 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 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我们如何形成我们的学习文化。我们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翻转课堂背后的学习理论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他们的网站上声明,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仍然采用的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是本杰明·布卢姆创立。在传统群体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相信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布是正态,并针对中间水平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学会课程的学生比率相当低。布卢姆认为这个假设缺乏代表性。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能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课程内容。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实验(据个别教学、掌握学习、传统的群体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推论:大约90%的个别教学组,70%的掌握学习组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现在美国高中的情况:全美国每天有7200学生中途退学,一年下来就有高达1300000左右的学生辍学;每年只有69%的高中学生能完成学业,而余下31%的则不能毕业——数据来自美国自适应学习网络平台公司Knewton的“翻转课堂信息数据图表”。从中可以看到目前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掌握学习法,以便更清楚弄清各种原委。掌握学习,就是学生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当他们完成一个单元,他们必须证明他们已学到了内容;采取的方式是通过“退出评估”——包括实验室和书面测试。如果学生在这些退出评估中得分低于85%,他们必须回去,重新学习他们错过了的概念,并再次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不再是由预想的比例决定,而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少内容。

看似完美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群体教学模式还顽固的存在着,所以学生不可能按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必须跟上班级群体教学进度。

鉴于此,现行的教学策略采取群体教学与掌握学习结合方式——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取形成性检测的方式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个别化辅导协助学生矫正错误,达成学习目标。不过这种策略在课堂教学实际运用中已是面目全非: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缺少了个别化辅导矫正,导致学习效果大幅倒退。

而现在,如果你关注翻转课堂,你会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现象,你会发现真正的掌握学习在21世纪的学习中实现。而罕学院甚至利用科技实现翻转课堂的一对一学习。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聚奎中学的做法:

在明确方向后,翻转课堂实验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我们首先搭建了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平板电脑作为学习终端。其次在高2014级中随机选取了两个实验班级,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8学科中主要“翻转”了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和四个注重

四个转变:从“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怎样“教教材”向怎样“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教学”转变。 四个注重:注重了学习过程,注重了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培养,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2、少讲多学,合作共赢

翻转课堂与聚奎中学原有的“541”高效课堂模式结合,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比教的教更重要、更关键。传统课堂40分钟的讲解浓缩为15分 钟,教师少讲、精讲,节约群体授课平均化教学的时间,学生就有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我们所理解的“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共赢”包 括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课前已经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先独立做作业,对于难题则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组内不能解决的通过全 班来解决,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来解决。在学生独立或互助学习时,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以必要的个别指导。翻转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学 生都“动”起来、“忙”起来,增加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3、课余学习与课堂练习

传统的课堂是“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而翻转课堂则是“课余学习+课堂练习”。实验教师提前一周录制好教学视频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

4、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只能抓中间层级的学生,很难照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所以,在传统的课堂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优等生 “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优等生觉得教师重复啰嗦地讲“简单”的知识,后进生觉得教师讲得实在太快以致来不及理解和做笔记。科技能解决班级教学弊 端,帮助学校达成一对一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看不懂的反复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教师的“讲课”,有更充裕的时间做笔记 和理解,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学生如因特殊原因请假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课业。由于教学内容得到永久存档,期末复习时,学生如要补漏,只需点击,教师的教 学内容即可重现。

5、让优等生可以加速学习

翻转课堂实验的理论设计是教师提前一学期录制好教学视频,而第一阶段我们只能做到提前一周。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学科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得到个 性化教育服务。在优势学科中,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做该科的“先遣部队”,而不必像传统课堂一样跟随大部队,从而更好地发展这一优势学科。

6、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

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一部分练习(目前主要是选择、填空和判断三种题型)上传至服务器,学生在课前根据预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自学完后,马上在线完成相关练 习,学习平台会立即反馈正误。学生根据作业反馈决定是否再次学习本课内容,错误的记忆和理解得到及时纠正。通过一套统计软件,教师登录教学平台后立即知道 这名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而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

第四篇: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者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探讨。翻转课堂该如何“翻转”是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是翻转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翻转课堂;导学案;教学视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许多学校都在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成为现阶段较流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讨论和吸收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如下:

一、课前活动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借助软件以视频、文档、ppt等形式开发微课程和导学案。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完成导学案,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课前教师的设计与制作:

1.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融合了教案和学案一体化的教与学载体。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是本节课必须要掌握和能够在实际中应用的内容。“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设计”。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三部分:

(1)自主学习:这个版块主要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法。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应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题目设计不宜过难,应以低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这个版块的内容,进而理解和把握知识结构和框架,并试图找出和记录自己的疑惑点,为课堂内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究:这个版块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这个版块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要解决这部分内容必须认真看书或者观看视频,而且要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部分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拓展延伸:这个版块主要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部分内容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多设计一些难度各异的题目和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学生可以根据情况各取所需,自由进行选择。另外,对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时要注意把握“度”,切不可不着边际。通过合理的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才能提高学生举一反

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视频的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二是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在创建视频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为5~8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课前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

在学生看完教学录像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预习过程中标注相关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对自己感觉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合作探究题。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教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情,进行补充完善。

二、课中活动

翻转课堂课上的活动是对课前学习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课上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能力的拓展。

1.师生共同确定探究问题

首先,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由小组合作解决,小组代表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自己解决,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吸收,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教师总结梳理知识

通过激烈的课堂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最后,教师再对本节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对知识点再进一步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彻底理清知识脉络。

4.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评价;其次要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自主学习时的表现、小组学习中的表现、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叶云露.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的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4).

[2]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编辑 孙玲娟

第五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

王红赵蔚 孙立会 刘红霞

摘自2013.8《现代教育技术》)

一、选题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制洲呛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i生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两位老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提出了该理念。

在2011年,翻转课堂成为研究热点,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归功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利用电脑制作出了数千门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在线学习。美国部分学校让学生回家观看可汗学院视频代替上课,上学则是做练习,由老师或已学会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我国重庆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引进该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特色开始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但仅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国内进行相关实践的学校还有南京九龙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等。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该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翻转课堂,并设计构建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1.翻转课堂有利于教育人性化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选择在某个时间段去观看教学视频,可以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倒退,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对于不懂的内容反复看,对于已掌握的内容粗略看,自己掌握学习深度;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与针对性练习过程习已成为美国课堂教学:这一范式还需要在实践协作的学习环境和多元堂教学创造了新的可能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翻转课堂是一种使课堂人性化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有机会与每个学生交谈并评估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会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存在感。

2.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并分配探究题目,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3.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家长的监督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家长和老师交流的重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课下作业情况是否良好等。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及学生数目众多,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中的表现都做出详细的描述。在翻转课堂中,这些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在认真学习,家长能通过什么途径来督促他们学习?翻转课堂的实施不但翻转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而且改变了以往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角色。当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时,家长的监督作用变得显著,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学生~家长一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的典型案例分析 1.国外的典型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实践案例有很多,笔者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摘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案例。他们遵从“理念相同,但具体实施过程和突出特点却不同”的原则,有的教育思想独到、有的学习环境新颖、有的学习资源丰富。在这些典型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的教学实际做出分析,以期给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1)独到的教育思想——高中教师雪莱的不同体验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高中的雪莱老师在教英语、科学和技术课时,并不是在每节课中都使用翻转教学。她采取的翻转教学形式不是每晚都分配给学生教学视频,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通常分发给学生的是一些用于建立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的简短片段,只有在学生真正需要新的信息时才使用翻转模式。通过实施这种翻转课堂,学生们都表示在学习时间上更加自由、更加喜欢探究和思考。

笔者认为雪莱老师对于翻转课堂有着独到的想法和体验,她抓住了翻转课堂形式背后的关键点,不被翻转课堂的固定模式所拘束,这一点特别值得翻转课堂实践者思考和学习。在实施翻转课堂时不能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出现“跟风”情况,即不顾实际因素,一味地在每节课中都进行翻转教学。涉及何时该进行翻转式教学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到学科适应性,不同学科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同,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当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进行翻转式教学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新颖的学习环境——美国高地村小学

美国高地村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将他们的教室变成“星巴克式教室”:用圆桌、舒适的沙发和软垫椅子以及一排排电脑终端代替传统教室中一排排整齐的课桌。在谈及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时,该校校长米勒说,学生们更喜欢在这种“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他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笔者认为该学校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学习,不必像在传统的环境中有拘束的感觉。但是这种教学环境涉及教室格局和学生人数等问题,因此针对国内的教学实际环境做出思考:翻转课堂教室最适合的学生数量是多少,学生数量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否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当前中国学生颇多且教室有固定格局的情况下翻转课堂是否可行,能否收到较好的效果等。针对教室格局,如果学校没有条件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建议以“4到6张课桌合并组成可以进行讨论的圆桌”形式;针对学生人数,建议以增加班级数量的方式减少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这样课堂讨论方便展开,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3)丰富的学习资源——河畔联合学区

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在翻转课堂里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这套用于试验的代数1的互动教材由专门的教材公司开发,里面融合了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丰富的媒体材料,还兼具笔记、交流与分享功能。据统计使用这种互动教材的学生中有78%获得了“优秀”或“良好”排名荣誉,证明该实验的成效不错。

笔者认为该学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即资源优质丰富。与其他地区的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相比,互动教材更能节省教师的,时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上表现更加芏动积极;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基于互动教材进行更好的互动。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很丰富,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这些课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定一致,因此我们不宜直接引用教学视频。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应只会制作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 等,而应具备与教学视频编辑相关的技术,这样才能做到取其精华,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教学。 2.国内的典型案例分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 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阴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国内的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旗帜。

(1)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

重庆聚奎中学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适当调整,总结出“三四五六”模式。课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翻转教学的成效,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知识要点的理解,教师们都表示认可这种教学模式。重庆聚奎中学之所以能将翻转课堂进行得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它引进“翻转课堂”,但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适合本校特色的翻转模式,进行本土化实践,进而解决本校的实际教学问题。这给翻转课堂研究者一定的启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即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点不在于在理论上研究各种各样的模式,而在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

但是有人指出这种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研究者应反思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真的会增加学习负担,该如何处理。从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来看,将原本的课堂教学过程前置,将原本的课后复习置于课堂中,表面上看只是流程的变更。叫旦是否增加了学习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有些贫困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工作以支撑家庭经济,他们可能没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增加了学业负担。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翻转教学时间。

(2)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教学

“南山实验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实验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策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当前最为前沿、最具影响力的新改革。”这是黎加厚教授应邀到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培训时对于该校的高度评价。该学校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实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坚持不搞“一刀切”,二是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专家队伍的支撑,四是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协同配合。 3.案例分析总结

在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按照教学安排制作视频,更重要的是怎样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理解教学内容上的误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观看视频,还要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并带着问题与同伴在线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强调的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分析国外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何时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内容适应性和学生特点等问题;对于教学环境,应努力改善传统教室的固定格局并缩减每班学生数量,以便展开翻转式教学;对于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创造性地制作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视频。通过分析国内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在我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应注意:不能出现“跟风”状况,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不能为了作秀而实践。我们应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本土化实践,这样才能实现翻转式教学的目的,即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教学。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正如焦建利[111教授所言,翻转课堂的案例并不是教学技术或者设备的革新,它再次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即技术并不完全是有形的媒体和硬件,流程的变化也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如同三级轮耕对农业的变革一样。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笔者在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在该翻转课堂模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能够协作学习。在课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思想及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来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简短教学视频,为学生在遇到疑惑时互相交流提供网络社交媒体,学生在课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先进设备展示成果并交流。翻转课堂还为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学习提供机会。

本模型的特色是它的顺序性比较强,活动细节安排比较详尽,而且突出了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家长在家通过观察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表现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制定出干预措施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学生一家长一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但这并不代表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操作步骤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和学生应该依据实际情况遵循该模型去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1.开展课前活动

(1)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虽然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人力、物力,但往往由于这些现成的资源与实际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所以不宜采纳。在此主要分析视频来源的第二种情况,即任课教师自行创建教学视频。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如下: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的内容要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声音加板书,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僦5分钟~8分钟,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视频的学习中,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眭等元素的设计。

(2)教师针对视频制定课前练习题

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课前针对性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练习题的数量不应过多,难度要恰当,应该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3)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

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学生可选择某一时刻去观看教学视频,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者倒退,可暂停立刻记下自己的疑惑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 (4)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要完成教师提前布置好的课前针对性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加以思考,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记下来以便下一步的互动交流。

(5)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同伴交流和与师生交流两种形式。学生在家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及针对性课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对于同伴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的作用,即增强在线学习者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使学习者快乐、不孤单地学习。

在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要突显出来。当学生遇到疑惑时,家长应尝试给予一定程度的辅导;当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时,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制定一些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也是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一种方式。

2.组织课堂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建构主义的四要素来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

(1)师生共同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以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独立解决。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题目,每组规模一般控制在3~5人,在每组中推选出一个组长,用于组缀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垭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

(4)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采取的形式有演讲型、成果演示型、小型比赛等,并且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论及分享学习收获。

(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是多维度、多方式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成员不再单缅是教师,还包括学习者、同伴及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针对性练习的成绩、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

五、对于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反思

翻转课堂在国外兴起并应用,对于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引来一定程度的争议,对于“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的教育是否有用?”“何时该进行翻转式教学?”等基本问题,可以理解为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从国内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可以应用得很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反思。分别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析如下。 1.客观因素

(1)学校目前的教学设施

目前仅有少数学校的条件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如技术方面、经费方面、管理方面等还不足以支持大面积进行翻转课堂的实施。所以需要等待时机成熟时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在教育投入上加大力度。

(2)学科的适应性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人提出是否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教学的疑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多数集中于理科类课程,因为理科类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很明确,教师只需将某个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制作成l0分钟的精彩教学视频,就可以方便学生下载自学。而文科类的课程特点完全不同于理科,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到文科课程需要教师创建高质量精彩的教学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思考。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翻转式教学时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主观因素

(1)教师的教育改革信念

中国式“翻转课堂”在不同时期已经有不同的实践,如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政治学科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山西省运城新绛的“自学一展示模式”、深圳南山卓越课堂模式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

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课堂之所以能进展得很好,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师们有坚定的教育改革信念作为支持。当一位教师面对一种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时,他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认识以及看法去做一个价值判断,这些知识、认识和看法深受他目前的行为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影响㈣。目前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而不愿意去改变。针对此问题,各个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如多开展一些教师培训,让教师学习国外的教学改革经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教改专家定期举办讲座。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使其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涉及的细节如下:教师在自行创作教学视频时如何设计各种元素,对学生课下自学的合理监控,课堂翻转之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针对这几方面的细节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教师在自行创建教学视频时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视频的学习,这就涉及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主题要点强调和互动性等元素的设计。教师应录制精彩多样的教学视频,从而避免单调的讲解,教师应将一段视频中的重点及要点突出,如在重点部分增加视频对应的文本副本。学生课下进行教学视频的学习,完全是一个自由的状态,有人提出质疑即该如何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合理的监控,使其集中精力进行在线学习。这就涉及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如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制定出学生课下自学情况登记表。家长通过观察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表现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填写登记表,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通过长期的合理监控,能够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开始享受并逐渐热衷于课下自学的过程,正如柏拉图所言,“通过教育,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他们必须学习的知识中找到乐趣”。真正的深度互动发生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如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创建融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六、结语

文章在对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教学实际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其特色是顺序性比较强,活动细节安排比较详尽,家长的监督作用相对增强,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应该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没有清楚的展现。希望翻转课堂的研究者能够找到突破口,完善该教学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为深化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完)

上一篇:节约从我做起教案下一篇:记叙文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