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剥设备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露天矿山设备的复杂化、规模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液压铲已成为矿山的主要设备,对其维修方法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避免液压铲故障,影响采剥进度,应重视对液压铲进行预防性维护。关键词:液压铲;预防性维修;必要性采矿挖掘作业环境恶劣,对电铲要求高,是一项特殊的工程作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煤矿采剥设备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煤矿采剥设备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如何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水平

【摘  要】煤矿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让煤矿机电设备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在煤矿企业的管理系统中,机电设备的管理系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因此需要煤矿技术人员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设备故障,从而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以期能为有关方面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开采和运输所要具备的前提,因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整个煤矿作业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护则成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

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能够维持企业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煤矿在进行生产时,机电设备一旦运行状态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煤矿生产不能够正常运行,因此煤矿在正常生产工作中,维修人员应确保维修设备设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工作顺利进行。在设备维护过程中要确保工人作业安全,维修工作对工人存在着较大的人身安全问题,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的监管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为企业正常运行带来了全面的保障。同时,加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能够提高电机设备维修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2.煤礦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矿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未曾形成科学合理的体制化与系统化管理制度。部分煤矿企业存在较为广泛的问题,就是让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负责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只是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管理。煤矿设备出现了故障才去处理,没有提前进行预防,容易造成更大的事故出现。

(2)粗放型安全管理模式有缺陷。我国煤矿产业仍然采用粗放型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利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护工作开展。一是企业缺失专业性和科学化组织管理,大部分的企业依旧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企业领导缺乏对于选任的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客观考察,导致岗位上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和养护人员缺乏经验和专业管理技术水平。同时,企业内部缺乏相关安全管理技能培训和标准化规章制度,导致技术人员缺乏对于专业安全管理的学习和能力更新,造成企业组织管理方面对于安全管理的整体能力缺失;二是企业在运输设备方面缺乏标准化配备,在日常煤炭开采运输过程中没有按照专业化标准配备立井、斜井提升设施,对于安全保险设备装置不够重视,导致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展开紧急救援活动,无法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由于井下忽略机电设备的通风量需求,缺乏相应的风电闭锁设备,井下的局部扇风机配置反应时间过长,导致提高了井下工作时长,井下机电设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效益低下。

(3)管理理念落后。部分煤矿企业仅只重视煤炭的产量,任务设备的管理工作影响正常的生产,机电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机电设备维修机制被动,没有严格落实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及维护工作,一些出现故障隐患的机电设备不能及时维护带病運行,使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生产。

3.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1)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煤矿企业要重视完善相关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行:首先,编制科学、合理、有效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从机电设备定期建设机制、防爆设备下井检验机制、各类安全设备定期检查机制、停电检查挂牌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落实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责任机制,要对机电设备采购、验收、现场应用与操作、设备养护等方面制定全方位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将机电设备应用与机电设备养护进行有机地结合,要实现定人与定机的管理与维修,管理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对于交接班规则要严格遵守,操作者在交接班生产设备的时候要认真执行交接班规程,做好较大型设备的安全记录工作。再次,严格执行定检定修制度,认真制定检修计划,明确检修任务与检修范围,对于较大型的机电设备装置要做好验收管理工作,严格深层次规范较大型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细节,并要做好监督,落实安装与验收的管理机制。

(2)企业内部完善安全监管模式。企业内部完善安全监管模式是改善井下生产管理环境,提升煤矿作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完善安全监管模式,首先要加强内部机电设备管理规范,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各部门印制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对于煤矿机电设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准化管理,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引起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依据安全管理规章,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养护以及必要时进行设备设施的报废和更新工作,确保井下机电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完善安全监管模式,同时要落实员工主体责任制和奖励机制。企业要立足自身煤矿开采作业的具体情况,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监管模式,采取绩效考核。对于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进行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团队和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加薪和绩效奖励;对于工作中疏忽大意,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小组及个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追究相应的个体责任,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环境。

(3)优化原有的检修模式。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对各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维修与优化特别关键,检修人员要对原有的检修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并大力完善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作制度,在保障各项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之上,提高煤矿企业的总体效益。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员来说,要认真分析机电设备检修过程当中遇到的难题,制订更为规范的防范方案。针对检修周期比较长的机电设备,要提升检修模式的灵活性,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真正实现安全检修的目标。结合煤矿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根据设备运行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难题,制订更为科学的预防检修体系,保证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故障被有效消除。通过对原有的检修模式进行全面优化,不仅能够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效率,还能够提高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推动煤矿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科技的发展带动煤炭行业机电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应同步进行,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责任意识,实行考核上岗及奖惩制度。充分发挥高水平熟练技工的带动作用,实行老带新的技术传承模式,积累宝贵的操作经验,也可通过招聘的方式引进技术好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构建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机电管理队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衡量煤矿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当前我国诸多煤矿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必要的管理策略予以改善。要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改善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提升机电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还要有效地提高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让机电设备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贾慧慧.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J].能源与节能,2016(10).

[2]郝补国.浅谈如何加强煤矿采剥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J].山东煤炭科技,2017(08).

[3]沈亚洲.浅谈加强煤矿采掘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J].科技创业家,2015(08).

作者:田野

煤矿采剥设备管理论文 篇2:

液压铲预防性维修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露天矿山设备的复杂化、规模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液压铲已成为矿山的主要设备,对其维修方法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避免液压铲故障,影响采剥进度,应重视对液压铲进行预防性维护。

关键词:液压铲;预防性维修;必要性

采矿挖掘作业环境恶劣,对电铲要求高,是一项特殊的工程作业。由于工程的特殊性和电铲本身的复杂性,液压铲的故障会造成巨大损失。预防性维修可降低液压铲设备的故障概率,保证矿山采剥计划的顺利完成,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预防性维修分类

预防性维修是指在机械设备未发生故障或尚未造成损坏前即展开一系列的维修方式。

1、定期维修。在对系统设备故障规律有充分了解前提下,根据规定维修间隔或系统设备工作时间,按已安排时间进行计划内维修,而不去考虑系统设备当时所处运行状态。它是一种以时间为基准的维修方式,其适用于停机影响大而劣化规律随时间变化较明显的设备。定期维修需根据设备磨损规律提前确定维修时机,时机一到,不管设备运行状况如何,都需进行相应维护。这种方式使维修工作能有计划地被安排,适时组织设备停机,合理分配备件和人员,从而保证较高的维修质量,减少故障对生产活动的不良影响。

2、状态维修。状态维修是对系统设备采取一些状态检测技术,将系统设备可能发生功能故障的各种物理信息进行周期性检测、分析、诊断,根据对物理信息的分析推断出系统设备当前所处运行状态,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安排必要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它是一种利用传感器、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以分析、评估设备运行情况,并判断设备维修需求的维修方式。状态维修有点检状态维修和远程监测状态维修两种方式。

二、液压铲维修现状

液压铲维修现状主要是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①事后维修。故障发生后,只进行简单的维修保养,不关心设备的运行状态;②预防性维修。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适当的维修,以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或防止功能退化,按预定时间间隔或规定标准实施维修。

三、液压铲设备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

事后维修是基于“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的观念,很少进行系统维修,只依靠维修人员经验排除故障。这种维修方式被动,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减少了生产产量,这是一种盲目且失控的无计划维修。若关键零部件出現故障,无法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且存在零部件库存高、成本控制难等问题。液压铲设备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维修难度大,维修过程复杂,事后维修不能保证设备长期完好率,从而影响矿山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效率。

预防性维修是在设备出现问题前对其进行检修的一种维修方法,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故障的发生,可有效解决液压铲设备维修问题。近年来,传统的事后维修越来越难以满足复杂机械设备的需求,预防性维修逐渐被维修单位所接受。预防性维修按不同的维修依据分为计划性维修和状态性维修,其中,计划性维修是指无论设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运行多么可靠,都要按计划停机检查、解体和更换部件,防止设备损坏、继发性毁坏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维修又称预测性维修,是基于设备状态的维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用故障诊断技术及状态监测技术,定期或连续监测设备各部件的状态及故障诊断,以确定设备的健康状态。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提前制定设备的预测性维修计划。

四、液压铲设备预防性维修的适用性

液压铲每天工作18~19h,开采生产任务繁重、强度大,只有保证液压铲在采掘过程中始终处于正常稳定运行,采掘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通常,液压铲不会出现严重故障,若出现故障,说明电铲在运行前就有问题,说明检查工作仍有疏漏,设备问题检测不准确。因此,有必要对设备进行预测监管、检测和预防性点检。应严格按相关技术标准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通常在电铲的预防性维修中,会有大修、分散检修,需做好相应的分工。检修完毕后,应检查电铲运行情况,确保电铲能正常使用,避免事故的发生。电铲作业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和跟踪,监测能有效反映设备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设备的维修。预防性维修具有以下优点,确定了其在电铲维修中的适用性。①根据关键功能部件的维修间隔期,制定定期维修计划,减少系统停机时间;②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避免功能性故障;③根据设备实际情况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维修量,节省维修费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④提前发现故障征兆,有效避免突发事故,确保安全生产;⑤对维修资源节资省力,降低维修成本。

五、预防性维修系统工作流程

为满足生产需要,提高公司效益,电铲设备常年运行,导致液压铲零件使用寿命预测不准。因此,在进行预防性维修决策时,需进行计划性维修,更多地采用状态维修。

1、第一阶段是状态监控。主要是对液压铲进行点巡检,提取并处理所选的状态信息及特征量,判断状态指示值是否低于潜在故障值。若不低于潜在故障值,继续采集状态信息,若低于潜在故障值,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2、第二阶段是故障诊断与预测。主要是确定故障类型,利用状态指示值判断是否在P-F区间隔期,如图3所示,图3中,P点为潜在故障,F点为功能故障,T点为潜在故障发展为功能故障的时间,Tc是根据情况而定的维修间隔期,为了确保潜在的故障能被检测出来,特别要求Tc必须小于T。若为潜在故障,则对设备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并记录在维修档案中,否则属于功能故障。

3、第三阶段为维修决策。根据第二阶段故障诊断和预测,决定是否进行维修,若是功能性故障,直接采用修复性维修拉抢修决策,否则,制定并实施预防性维修。

六、预防性维修带来的经济效益

预防性维修是一种较经济的维修方式,有有效的时机及资金安排,避免因小故障而造成大故障,需花费大量资金。预防性维修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一种手段,可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保证电铲的稳定运行,为生产创造效益。因此,要重视预防性维修,充分发挥预防性维修的作用。如某公司电铲设备主控阀块(VBI阀块)采购周期约为两个月,采购价格约为60万元,因此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维修,以防止阀块发生不可修复的故障,延长使用寿命。公司在预防性维修中采用状态维修法对阀块进行检修,通过检测技术,如用着色法检测裂缝。若出现裂纹,但阀块的工作性能还未受到影响,此时应采用焊接工艺对阀块进行修补,以免裂纹扩大发生故障,影响电铲运行可靠性。预防性维修为公司节省了约59万元,避免了故障后采购周期过长造成的停机时间。

总之,随着露天矿山采剥规模的扩大和环保减排要求的提高,金属矿山应用的电液铲数量不断增加,具有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显著特点。露天矿开采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电铲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高,长时间的工作条件使电铲更易发生故障。为了减少电铲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而影响生产,对电铲进行预防性维修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仝鑫.研究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故障的诊断[J].科技资讯,2019(33).

[2]王圣富.电动液压铲预防性维修的必要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1).

作者:赵小垒

煤矿采剥设备管理论文 篇3:

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分析

摘 要:露天煤矿不断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设备运行管理也更加精细。设备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设备运行管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并要结合现场實际情况,使设备运行在安全、经济、高效状态下,为露天煤矿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障。该文以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为例,从运行状况、经营成本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露天煤矿 机电设备 管理分析

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位于胜利煤田的中部,露天开采资源可采储量3 970.02 Mt,平均剥采比2.93 m3/t。该矿是“锡多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煤炭生产基地具备建设特大型露天煤矿的条件。机电设备管理是露天煤矿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对露天煤矿的生产组织、生产能力、生产安全等,在一定意义上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保障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可用率,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该矿自投产至今在露天矿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1 机电设备管理分析

1.1 生产工艺及特点分析

(1)剥离系统:单斗—卡车—推土机排土工艺;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最大的机动灵活性和适应性,初期投资不大,生产效率较高,基建量小,用人少。

(2)输煤系统:单斗—卡车—可移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其特点:综合了间断工艺的广泛适应性和连续工艺生产效率高的优势,缩短了卡车的运距,降低了运输费用,破碎机是这种半连续开采工艺的中心环节。

在设备选型上满足“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三者统一权衡”的原则,并符合实际情况,整体上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1.2 一期工程(10 Mt/a)投资分析

矿建投资占总投资的11%;建筑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19%;设备购置占总投资的41%;安装工程占3%;其他费用占26%。

1.3 运行状况分析

现就主采设备(20立电铲、100 t级卡车)与国内同级别的运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公司主要采运设备可用率水平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但生产能力偏低,且运行维修成本偏高。说明该矿在运行维修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继续加强设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1.4 经营成本分析

机电设备平均单耗分析:设备大修、故障增多,维修成本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燃油、大修以及配件方面分析:占费用比例是燃油69%,大修14%,配件9%,两项合计92%。可见,有效合理控制燃油消耗,制定合理的大修计划,是降低机电设备运行成本的关键所在。

从工程械运行成本方面分析:运输设备(卡车)占整体费用的71.45%,其中TR100、220卡车所占费用比例较大;工程机械占整体费用的18.55%,其中履带类设备履推、液压反铲所占费用比例较大;掘设备(电铲、液压铲)占比5.92%,突显电动设备比燃动设备在运行成本方面的优越性。

2 组织和制度

2.1 组织机构

该单位的组织形式属于“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其特征是:职能部门提供服务,与直线部门共同工作。直线部门直接参与生产目标的实现;职能部门间接参与,监督和管控,实现“他人”管理,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优点: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缺点: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为了避免这两类人员的摩擦,最高管理层应明确各自的作用,鼓励直线人员合理运用职能参谋人员所提供的服务。

2.2 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呈金子塔形式分3个层级。

最高层是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该部分是整体统领性文件,包括资产台账、购置、使用、更新、调拨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规定。中间层是四大标准(点检、检修、操作、润滑),该部分是技术指导性文件,检修活动的科学依据。最下层是其他制度、流程、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程等,该部分是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和四大标准的具体执行。

3 检修模式分析

3.1 点检定修与传统检修模式对比

传统检修:以修为主,检修人员完成事后消缺,备件使用寿命最大化,无需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无需配置专业人才;易发生机械事故,影响生产增加备件储备量,要求维修能力强;模式简单,配合简单的交接班点检。

点检定修:以防为主,全员参与,实现预防维修;有效防止“过维修”或“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制定合理的备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设备运行状况不易判断,需要积累大量资料,分析判断专业性较强。

3.2 目前状况

设备管理部内部成立故障诊断中心,购置专业点检设备,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推进点检定修管理模式。各项工作向着标准化、规范化、正规化的方向迈进。

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跟、测、改、治”的点检定修管理方法,有效控制了故障的发生。针对露天煤矿设备的特异性,同时推行传统事后检修、计划大修的检修模式,两者有效结合。

3.3 最终目标

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设备点检定修制度,并与传统检修模式相结合,确保设备完好运行,降低检修费用。

4 安全管理分析

该矿的安全管理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如以下几点。

(1)人的不安全行为:做好人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培训考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三违”,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2)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好设备的管理是设备保持正常稳定状态,通过技改消除缺陷,提高设备本质安全。

(3)环境的风险因素: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做好环境风险识别,消除危险因素,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同时,加强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工作,杜绝隐患的发生。

5 管理提升分析

该矿针对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用:加大培训力度,设置合理的人才提升机制,提高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

(2)部门职责界线清晰:生产部门与职能部门划分清晰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的管理工作。

(3)树立成本经营理念: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的成本核算,全面推行包机制,工资奖金与生产指标挂钩,节奖超罚,加大设备(配件)国产化开发、技术改造、修旧利废力度,实现降本增效。

(4)合理优化采运系统。通过不断加强生产工艺各环节的优化工作,统筹规划采、运、排生产环节的时空关,设置合理的车铲配比,加快剥离半连续系统的投入。提高设备作业效率,进而降低采剥成本的效果。

(5)拓展维修部门自修范围,减少设备维修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率,为降低设备检修成本。

(6)强化质量标准化管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风险预控管理。认真辨识危险源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提高设备本质安全,减少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6 结语

通过总结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自投产至今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对提升该矿的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有促进作用,也为露天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模板,具有很好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宝华.加强设备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发展[J].科学与管理,2005(1):22.

[2] 宋秀华.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J].价值工程,2010(3):85.

[3] 马培赓.煤矿设备运行管理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10(9):124.

作者:石勇

上一篇:职业学院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我国环境保护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