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2022-04-19

[摘要]我国的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新理念,遵循5R原则。在此基础上,强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篇1:

循环经济伦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范式

摘 要:循环经济是自工业化以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它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内容的“3R”原则基础上,其运行包括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个层次,构建了经济——生态——社会诸关系和谐发展的链条,催生了诸多新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诉求。循环经济深蕴的整体性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价值原则以及新的生产伦理与消费伦理理论,构架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范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伦理关系;道德诉求;价值原则

历史上,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一个不断进步的嬗变进程,这是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身之间诸种关系深化认识、自觉选择的结晶。发展循环经济,摒弃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识。毫无疑义,循环经济昭示并必将催生一种崭新的经济伦理观。本文从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演进史上的一场革命,循环经济催生新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诉求,循环经济伦理深蕴的价值原则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演进史上的一场革命

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提出的。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他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人类经济发展模式有必要从单向线性经济转移到循环经济上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深入探索这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见,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为了缓解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的矛盾与冲突问题。

循环经济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内容的“3R”原则基础上。减量化原则(Reduce)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物品在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原则(也称资源化原则)(Recycle)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循环经济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循环使用,从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线性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史上的一场革命。

首先,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线性经济的发展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削弱,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更加突出。传统线性经济正是通过把资源变成垃圾的过程,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采用“自然资源——产品和服务——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把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这一学说揭示,经济不是人类活动的全部,而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其次,循环经济追求的是内涵型、科技型、节约型和清洁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线性经济是追求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开发与节约的关系上,重开发轻节约,单一追求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增长;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重速度轻效益;在发展的外延与内涵关系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三高一低”(高开采、高利用、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就是如此。在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上,传统线性经济是一种对环境不友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追求的是内涵型、科技型、节约型和清洁型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有利于推动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是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可能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最后,循环经济采用的是绿色核算体系(绿色GDP等)和评价指标。在对经济的核算与评价上,传统线性经济采用的是单一的经济指标(GDP、GNP、人均消费等),其GDP核算体系难以客观地反映出循环经济伦理的价值原则、生产与消费道德准则,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2011年5月20日,《中国青年报》以“GDP巨人血铅超标”为题,报道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生了332人血铅超标的污染事件。根源是当地政府为GDP增长大量上马高污染企业,且对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不闻不问。此次惹祸的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4.5亿元,职工1000人。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家企业是德清县规模最大的企业,并于2010年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除德清县外,2011年以来,经媒体披露的血铅超标事件还有安徽怀宁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和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2010年,全国也发生了6起影响较大的血铅超标事件,这些血铅超标事件大多与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的污染密切相关。传统线性经济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身心伤害一再说明,这种以牺牲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循环经济采用的是绿色核算体系(绿色GDP等)。所谓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核算可以促进资源的重复、合理利用,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绿色GDP核算还会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促进工业的绿色生产。

概言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倡导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以缓解自然资本对经济增长与人类福利发展的约束性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互相支持的良性发展关系。因此,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发展范式,它有可能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冲突,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

二、循环经济催生新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诉求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其运行结构有三大层次,层次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由此形成经济运行的有机整体,并形成与传统线性经济不同的新的伦理关系与道德诉求。

循环经济的运行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企业内部的小循环、生产企业之间的区域中循环和社会经济层的大循环,三个运行层次既重构了产业关系,也重建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新的伦理关系。

循环经济图示

第一,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在企业内部,要求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零消耗”、“零污染”抓起,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使一种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产品形成的原料,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水循环、原材料多层利用和循环使用、节能和能源的重复利用、“三废”的控制与综合利用等良性循环系统。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创造性的思想,它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第二,区域层次上生产企业之间的中循环。在区域层次上,循环经济主要表现为共生企业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即区域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量及水等资源梯级使用,具有明显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以河南商电铝业集团的“铝—电—热—化”生态链为例,它是把循环经济原理同工业生态学原理相结合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以热电厂为中心,辅以铝厂、化肥厂和水泥厂等相关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循环和流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使上一个环节的二次能源成为下一个环节的一次能源,实现了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能量循环链和环保产业链,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体现了循环经济效益。

“铝—电—热—化”生态流程图

第三,社会经济层的大循环。指全国性的若干大的生态循环体系,如治理“三河”、“三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治沙治碱工程、优化能源结构工程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还如我国的天津、山西等地,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建设。以“资源——产品——资源再生利用”为核心的产业循环链,是实现资源的社会“大循环”的重要保证。循环经济在社会层次的大循环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

可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三个层次,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及其有机的循环运行系统,并促成企业集聚,由此形成了一个企业与社会的联合体。在联合体内,结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经济利益关系链条、道德关系纽带,与此相适应,循环经济伦理具有了诸多新的道德诉求。

第一,清洁生产、减少排污、节约资源。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清洁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化、绿色化的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模式,它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企业从产生污染的源头抓起,以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污为责任,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弃物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管理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力争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采取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和技术,有效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把影响环境的污染物尽可能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企业内部,要优先考虑“减量化”原则。总之,要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使所有的资源、能源都得到有效的利用,最终达到污染无害排放或零排放目标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二,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相统一。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吸纳、净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旨在追求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以人类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重,以最小的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养以及建设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无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对企业来说,环保责任,是其最主要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尤其对于我国这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加速、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兼顾。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多有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短期行为所致。一些企业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对社会和企业资源透支式利用,不惜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在发展模式上重短期产出轻长期投入,不仅危害当代人的利益,还过度消耗了后代人的生存资源。短期行为给社会带来诸多危害:一是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及对环境的污染所导致的“资源瓶颈”和基础资源的稀缺;二是由于基础资源的稀缺所导致的社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相脱节。为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必将给社会自然资源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制约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损害长远发展和全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是不可取的。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企业来说,要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坚持兼顾原则,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共同利益高于单个企业和个人利益、社会价值高于企业利润的观念作为核心理念,以此来实现共同发展,决不能再搞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共存共荣、互利共赢。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循环经济的中循环层次。园区内的企业之间进行原材料、能源、信息、技术、人员或资本交换,并通过包括这些资源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管理与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双赢。传统线形经济只强调企业之间存在某种交换关系,而不考虑交换关系的具体内容,这是生态园区与传统经济的重大区别。如上图的生态链中,有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电力行业,同时还辅以铝厂、化肥厂和水泥厂等相关行业。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处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或生态园区中的相同行业企业与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经济发展已形成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利益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处理好共同体内同行业之间及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互相合作和支持,在对产业链上别的企业负责的同时,也给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平台,实现共存共荣,互利共赢。

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催生了一些新的伦理关系,提出了诸多与传统线性经济不同的伦理理念与道德要求,这一方面要求生态圈内或生态区域内的企业之间必须形成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对企业与公民提出了许多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道德准则需要共同遵守。

三、循环经济深蕴的价值原则

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不同,它深刻蕴藏着的内在伦理精神是整体性价值原则、可持续价值原则。具体体现在对资源、对环境、对生产、对消费、对利益、对公正等全新的认识和应报的伦理态度,表现出人类在生态约束面前的主动精神和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意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原则,是缓解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紧张关系,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各方协调共存的伦理精神。

循环经济伦理的整体性价值原则,是基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学说与对经济的新认知。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是一个由无数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总体,其中每个事物和过程都是这个总体中的一个有机成分或环节。这就使得从个别事物到复杂体系,从非生命界到生命界,到社会,再到无限的宇宙,形成一个由无穷无尽的层次、中间环节的相互连结交织而成的普遍联系之网,而其中每一个别事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又都是普遍联系的具体体现。因此,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都要考虑其联系的相关方面,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而畸形发展则必然是短命的。循环经济这一发展方式,内蕴的、客观的、核心的要求就是考虑经济活动对与之相互关联的环境、资源、社会的结构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循环经济伦理便具有了“普遍伦理”的价值。

具体而言,循环经济伦理的整体性价值原则,是把经济视作全球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它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环境、与生态、与社会以及人类整个大系统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经济发展必须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如前所述,循环经济是基于人类对当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提出的,目的是如何在资源少消耗、环境不恶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当代人类必须摒弃仅仅关注经济效率与增长速度的单向度发展观,更加关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价值和人类自身的价值。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从破坏生态的经济转入持续发展的经济,有赖于我们经济思想的哥白尼式改变,认识经济是地球生态经济的一部分,只有调整经济使之与生态系统相适应才能持续发展。”①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于1996年在他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现存经济的“主导模式完全排除了生态成本”②,造成市场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这种理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用,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节约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在传统线性经济运行的各要素中,生态环境要素是作为一种没有限制和约束的可利用资源来使用的,这也是导致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理论原因所在。整体价值原则不仅弥补了先前人类对环境、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知缺乏,而且突破了生态伦理与经济伦理的严格界限,它要求经济发展必须尊重生态学规律。从空间维度来看,整体价值原则还表明,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全球性话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相对于整体价值观要求来说,都是局部,因而必须要有全球视野,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遵守国际公约,承担道德义务,担负全球责任。由此可见,整体价值原则彰显了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在伦理精神,倡导的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人类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新的系统整体伦理观。

循环经济伦理的可持续价值原则,也是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自身内蕴的。整体性价值原则与可持续价值原则两大原则,从空间与时间两个不同维度反映了循环经济的内在伦理精神。前者体现的是事物的联系本性,后者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本质。那么,什么是发展?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循环经济内蕴的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的国家,无一不在关注着发展问题。那么,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就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而言,可持续发展是其目的。其要义是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排污、节约资源实现经济增长,实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与经济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基于追求GDP的经济增长方式,它具有明显的伦理缺陷,如忽视对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的考量、忽视对经济“外部性”的内部消解、忽视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福祉的全面考虑,这些缺陷导致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很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莱斯特•R•布朗2002年在中国出版的《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提出,必须“将一种以市场力量为导向的经济转变为一种以生态法则为导向的经济”③。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这种转变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在书中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④循环经济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要求对资源、对环境、对健康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上,人类在严峻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面前,其认识在不断深化。1990年,国际上达成共识,可持续人类发展才是发展的完整涵义,人类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持续价值原则以人为中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人类延续不断的发展。

可持续价值原则,体现在对生产、消费、自然等不同方面的新的伦理态度和要求。循环经济内蕴的可持续价值原则,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

第一,要确立新的生产伦理准则。可持续发展价值原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必须抛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的传统生产模式,选择具有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一定区域内将这些企业或部门联结起来,构建产业链条,建立生态园区,形成产业共生组合和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共生关系。与这种要求相一致,企业必须遵守清洁生产、减少排污、节约资源的生产道德准则,把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坚持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兼顾,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节约、循环使用自然资源,以此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要树立新的消费道德观。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价值原则,在如何消费、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问题上,与传统线性经济根本不同。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他在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一样。”⑤历史上,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其消费道德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追求的就是“拼命生产、拼命消费”,也即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主张提高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率,因此被称之为“从摇篮到摇篮的经济”;体现在消费环节,前者是一种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后者则是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两种消费模式在其伦理向度及其道德诉求上呈现出根本差异。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企业与社会成员的消费行为应遵循适度消费与绿色消费等道德准则,并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选择一种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确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新观念。循环经济的消费观内蕴着可持续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道德价值三者的内在统一性,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当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自觉选择的一种经济伦理观。循环经济的消费伦理观是基于生态伦理理论和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而形成的,应该说,循环经济的消费伦理观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先进的伦理观念。

第三,要形成一种全新的自然伦理观。循环经济建立于生态学原理和自然规律基础之上,是一种与地球和谐进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行模式不能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自然环境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必须维持好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通过科学技术的提高,不仅考量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使之成为符合人类社会整体价值需要的、有益于人类整体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类利益与自然权利的平衡、有益于当代人与后代人的资源权益的公正等。这就是循环经济内蕴的可持续价值原则对待自然的伦理态度。

循环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原则,把能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判断善与恶的标准,主张把利益的获得建立在人类的生存延续、人类的长远的共同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拒绝经济第一主义,反对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由此可见,是否内蕴可持续价值原则,是循环经济伦理范式与传统线性经济伦理观的区别所在。

循环经济伦理范式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伦理理论,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整体性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价值原则,包含有环境伦理与生态伦理思想,又包括了新的生产伦理与消费伦理等,它揭示的是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内在伦理精神,反映的是经济、自然与社会应是共生共荣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把人类的经济需求与生态规律内在的统一起来,把满足当代人的暂时需求与虑及后代人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人类与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一伦理范式,依据经济、生态、人类自身三大发展规律,融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思想为一体,把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环境)、道德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我们不能囿于在经济范畴的意义上去理解它,而应该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循环经济伦理这一新的伦理范式的意义,把它作为一种协调经济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社会关系的新的经济发展伦理观,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并努力探索其实现机制,以期更好地引导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

注释

①[美]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②[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③④[美]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88、2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1页。

参考文献

[1]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卢风.应用伦理——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思 齐

作者:乔法容 周林霞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篇2:

发展循环经济:理念 原则 措施

[摘要]我国的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新理念,遵循5R原则。在此基础上,强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新理念;5R原则;措施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60年代以來,传统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全球性的危机。人们在深刻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就是按照清洁生产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一生产一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 “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新理念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因而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三重三轻”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是一种新的促进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体化战略。新模式的推行,要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其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人在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要重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不断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其二,把资源视为生态的理念。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资源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具有平衡特征的有机整体。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仅把其视之为可利用的资源,还要掌握系统的方法,把它看成是需要维持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其三,经济社会循环与资源环境循环相统一的理念。从自然一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其四,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适度平衡的理念。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其五,大系统的理念。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这就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要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在这个大系统中,既要适应环境、依赖于环境、利用环境,又要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服务于环境。其六,生产节约化、可持续化的理念。实现循环经济,就是要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生产方式从事生产。在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高产出,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集群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方式,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其七,绿色消费的理念。绿色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也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倡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其八,重视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理念。在生产的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合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孔爱美的共生组合;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区域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以上新理念,体现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价值观、新的经济观、新的消费观、新的系统观。在全社会推广这些新理念,可以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5R”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以资源循环利用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在此基础上,还应遵循再思考(Rethink)与再修复(Repair)原则。

(一)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在生产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对消费群体而言,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二)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

该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垃圾。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一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三)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

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和资源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四)再思考和再修复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理论,不等于清洁生产,不等于环境保护。传统经济学研究的都是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唯独没有研究资源循环。而循环经济理论的重点不仅是研究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自然财富——维系生态系统。再修复就是指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应强化的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建议加强下述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转变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倾向

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领导能力,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上去考虑,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二是深化领导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彻底转变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倾向。三是树立和推广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正面典型,营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的舆论环境。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努力倡导节约型消费和“绿色消费”,树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理顺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借助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优化循环经济各节点之间的连接,使循环经济中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降低循环经济的运行成本,理顺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实现循环经济的动态、稳定和长效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应该充分细化,与财政金融政策相协调,防止政府不同部门按照部门利益和业绩需要“有选择”地加以执行。

首先,制定和完善具体的激励制度。拓宽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渠道,政府可适当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引导企业推进节约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公众尽可能使用再生物品,少用原生物料。同时,要培育和奖励循环经济型企业,将发展循环经济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内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其次,完善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国家财政支出在向公共财政转变的过程中,应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具体的财税政策用以鼓励发展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产业,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不易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费用机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再次,健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今后应加快资源价格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推动水、电、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土地等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最后,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府应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此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或者谁损害谁付费,将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二是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是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三)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和园区生态化改造,实现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首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污染物严重超标企业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建立和完善可行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其次,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要求,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通过优化整合,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全面加强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要按照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联系,逐步实现上、中、下游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規体系,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循环经济法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责任。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再生利用做出进一步的规定。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开展,有必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由政府制定一些条例,并在条例的指导下,制定和完善有关的部门行政规章。

(五)构建良好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使技术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实现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项目标,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使技术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加大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投入,构建良好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为参与循环经济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应开展多渠道筹资,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仅要搞好示范项目,还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使示范的技术推广出去,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效益。

作者:林维柏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篇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重点研究

摘要:我国各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研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外围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外围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外围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小建.公司地理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树明)

作者:慈福义 孙黎娟 陈慧义

上一篇:行政许可公开原则论文下一篇:行政许可及规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