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2022-04-27

[摘要]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法律保护存在法律体系框架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二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各自然资源单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国家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存在立法漏洞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篇1:

浅谈科技成果的保护方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专利;法律;保护

科技成果,简单的说就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指对科学研究课题通过调查考察、实验研究、设计试验和辩证思维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的统称。科技成果确切的定义可引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1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明确了技术成果的一般规定:“技术成果,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做出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的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对技术成果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当今,技术成果包涵的内容并非全部得到我国现行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是明确的,科技成果的范畴涉及科学技术领域内一切智力劳动成果,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可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有些则不能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如专利法中对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均不授予专利权,而以上这些均可纳入科技成果的范畴。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应该在现行法律规定之下寻求合适的保护方式。

一 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

科技成果的保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法律的保护,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论成果价值多大,就目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法律来看,均不能直接产生独占权利,科技成果要想获得法律保护,必须通过获得其他知识产权的方式进行保护。也就是说,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性都有一个依法确认的过程,不是科技成果自然产生的,更不是科技成果完成人所“声称”的。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是根据先申请原则来确定的,如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从而使其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权,法律上承认知识产权这一权利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有目的地保护权利人的独占性,所以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亦是通过申请这一手段来实现。

从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来看,科技成果若不申请专利,将得不到国际承认,而且国外法律中也没有“科技成果权”选个概念,知识产权的立法目的则是保护先占权,明确权利的范围与归属,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表明:世界上90%~95%的发明能够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并且许多发明只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可以说,专利文献几乎记载了人类取得的每一项新技术成果,它融技术、法律、经济情报为一体,是世界上反映技术发展最迅速、最全面、最系统的信息资源。作为管道科学研究院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它的保护亦通过知识产权法,他的保护要通过申请专利等方式来取得法律的保护,只有使科技成果取得专利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得到保护,才能最终形成管道科学研究院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 培养和提高科技成果保护的意识,及时取得相应的权利

意识指导行为,管道科学研究院要把科技成果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大力培养和提高成果保护意识,对科技成果的认识从被动走向自觉。可以通过组织学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邀请专家举行知识产权相关讲座等多种方式全面培养和提高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通过各种渠道方便员工及时了解所在行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最新情况,使其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

科技研究工作应从项目立项、研发到转化等各环节,都要抢先一步做好专利保护工作。不要等到研究结果出来或产品投产以后,才发现不是过时,就是人家已经有了,甚至尽管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发明创造也无法实施,因为已有他人专利在先。

三 健全单位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

单位内部健全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如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若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极容易泄露,而一旦秘密公开,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所以研究院应建立相关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专利申报制度。专有技术申报制度;职工在工作中完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奖励办法;职工应承担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义务,其中包括保护技术秘密、商业秘密不受侵犯的义务,以及泄露秘密应承担的责任等,同时研究院还可以考虑与员工签订技术秘密保密协议。

知识产权具有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因此,技术秘密保护的工作十分必要。

四 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使研究院的科技成果得到充分保护

上面第一点我们谈到技术成果的保护要依靠法律的支持,那么我们还要充分的运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上的权利与知识产权具有差别。确认为科技成果,研制人享有科技成果研制人的署名权利,即在科技成果资料中有写上研制人名字的权利,还有获得国家奖励的权利,但署名权利不等于技术的所有权,获得奖励的权利不等于科技成果权本身的价值。因此确认了科技成果权利并不等于具有了知识产权上的一定期限的垄断权或独占权,不等于就能保护自己在所研制的技术上的财产权益。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利,是无形的财产权,具有财产上的利益。当其研制出技术之后要想保护其在该技术上的财产权益,就必须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来进行必要的产权保护,下面的案例说明运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也是杜绝这种“为什么自己研制的技术自己不能获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的问题。

为什么自己研制的技术自己不能获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一项技术研制出来后,并不当然地代表研制者就拥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研制者应当依法采取申请专利或采取保密措施等方式来占有该项技术上的知识产权。虽然技术的设计人,享有研制者的身份权,但由于该技术成果采用专利方式保护权利,根据专利法规定对实用新型专利权只进行形式审查,且技术的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故其研制者身份权并不表明其一定拥有技术成果的专利权等知识产权。

所以说技术本身不是权利,它只是权利所指向的无形物,要想对自己所研制的技术享有知识产权,只有依法合理地充分运用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才能取得知识产权,才能使自己所研制的技术为本人或本单位带来相关权益。

总之,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是增强研究院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作者:岳莎莎 袁欣然 孙 晶

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篇2:

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法律保护存在法律体系框架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二是法律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各自然资源单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国家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存在立法漏洞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完善的办法是针对自然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部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自然资源法》,提高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保护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环境法;资源法;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较早给自然资源下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nmann),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指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他解释说:“譬如煤,如果人们不需要它或者没有能力利用它,那么它就不是自然资源。”可见,金梅曼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从功能上看的概念。《辞海》关于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个定义强调了自然资源的天然性,也指出了空间(场所)是自然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则解释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生产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所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并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天然生成物的总和,主要包括土地、水、森林、矿藏、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征:(1)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任何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可替代资源的品种也是有限的;(2)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在生物圈中互相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构成完整的资源生态系统;(3)地域性。各种自然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平衡,其组合形式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区性资源;(4)多样性。资源一般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同一种资源可以作为不同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不同的行业对同一资源都存在着投入需求,同一行业的不同部门以及同一部门的不同经济单位都会同时存在对同一资源的需求。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我国自然资源除了具备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共性之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自然资源总量大、类型多。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其中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草原居世界第2位;水资源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矿物按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居世界第3位;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1、第2和第3位。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而又独特,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物种高度丰富;特有物种属、种繁多;区系起源古老;栽培和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质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系统丰富多彩;空间格局繁杂多样。我国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和丰富的生态组合,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我国现有种子植物3万余种,其中,全世界12科71属750种种子植物中,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动物则汇合了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大部分种类。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其中鸟类1244种,占世界总数的13.7%,居世界首位。鱼类3862种。占世界总数的20.0%,也居世界前列。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铝、铜、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此外,我国还有“稀土之王”之称,稀土矿产占世界总储量的80%;非金属矿产储量名列世界前三位的有10余种,其中菱美矿、石膏、石墨、萤石、重晶石、滑石、硅灰土、膨润土、芒硝等居世界前三位。

2、人均自然资源量少。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值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大概是,矿产资源为1/2,土地资源为1/3,森林资源为1/5,草原资源为1/3。我国稀缺的耕地资源不仅人均数量少,而且后备资源也不足,资源使用效率低,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我国每万元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3、自然资源质量不一。在地表资源方面,我国耕地质量不够好,一等耕地约占40%,中下等和有限制因素的耕地占60%;草原资源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山区,资源质量较差;森林资源则较好,一等森林地大约占66%。在地下矿产资源方面,除煤以外,多数矿产资源都是贫矿多而富矿少,共生矿多而单一矿少,中小型矿多而大型矿少。在铁矿的保有储量中含铁量大于80%的富矿只占总储量的7.1%,90%以上为贫矿。据统计,铁、锰、铜、磷贫矿所占比例分别为全国总储量的97%、94%、65%、93%,并且我国矿产资源中伴生复杂矿多,单一矿少。这就使矿物加工、金属分离和提取费用增高。在能源中,优质石油、天然气只占探明能源储量的20%。我国有些矿种虽然储量大,但矿石品位低、杂质多、产地分散,开发难度较大。有的矿种计算储量的标准又较低,如富铁矿石我国以含铁量30%为标准。因此,与国外相比,我国矿石的实际储量还很低,开发难度更大。

4、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不匹配,给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东西差异极其明显,南北资源组合的差异也很大。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90%以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部,而能源、矿产等地下资源和天然草原相对集中于西部;长江以北平原广,耕地多,占全国总量的63.9%,但水资源少,仅占全国总量的17.2%;而长江以南则相反,山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少,仅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6.1%,但水资源丰沛,占全国总量的82.8%,长江以北煤炭占全国的90%,仅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五个省(自治区)就占全国总储量的70%,而长江以南则严重缺乏能源。

(三)我国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如前所述,我国自然资源具有人均自然资源量少、自

然资源质量不一、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不匹配等特点,加上资源的高投入低产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在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基础上,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法国的10.61%,日本的7.56%,印度的50%。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

1、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国土面积中沙质荒漠、戈壁、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占19%,城市、工矿和交通道路占7%,陡峭山地占60%,而生产的农用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0%左右。其中还有1/3左右因干旱、半干旱、盐碱化等障碍因素处于低产水平。我国是全世界土地退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过度的樵采、放牧,甚至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

2、森林资源受到破坏。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森林覆盖率为16.55%,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仍属森林资源贫乏国家。然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而导致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

3、草场退化严重,部分草场盐碱化。退化的表现主要有:一是草场变稀疏低矮,产草量降低;二是草质变坏,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加;三是环境条件劣化(旱化、沙化和盐渍化)。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牧畜数量猛烈增加,引起草场超载过牧,另外樵采、挖药、开荒、采矿等活动也加重了草场的退化。

4、水、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加重,七大江河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废污水排放总量也随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5%—2.8%。我国沿海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给海岸带和海洋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加速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工业废渣、废水任意向海洋倾倒排放。据统计,我国沿海10个省、区、市近9万家企业每年工业废水和4亿人口的生活废水排放总量达200亿吨,其中进入近海的就多达80亿吨以上。

二、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综述

(一)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历史演进

我国最早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是夏禹禁令,其中《逸周书·大聚》记载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自秦以后,对自然资源保护以制定法形式确定下来。从中国早期的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看,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持续利用”自然哲学观的影响,环境法律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以确保社会得以有序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自然资源的相关规定在《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中得到了体现。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等。”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第一部自然资源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出台,自然资源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近20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及与其相关的法律,同时国务院也制定了100余部环境、资源、灾害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再加上我国已经签署或批准了60多个环保方面的国际条约,各地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达1500多件。此外,还有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环境标准,初步实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有法可依。

(二)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法律体系框架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受自然规律支配,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有综合性的资源保护法对其加以调整。宪法虽规定了自然资源保护,但过于原则、抽象;《环境保护法》在体例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再加上《环境保护法》并非“基本法律”,所以无法适应资源综合性保护的要求。而已颁布的各种资源法则强调了各种具体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资源整体性、综合性开发和保护的法律。

(2)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自然资源单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实际上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资源法是由相应的资源管理行政部门负责起草,因而较多地考虑本部门、本系统的利益,各自然资源法未形成协调统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的规范体系;二是我国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的矛盾、冲突。《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统管全国或地方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和污染防治控制工作。然而在各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各自然资源专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却未规定环保主管部门的权限。这种立法倾向把环保主管部门排除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部门之外,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相冲突,从而造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

(3)存在立法漏洞。尽管我国现行法律基本涵盖了整个自然资源保护领域,但有些自然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状况。自然资源这一概念是发展的,相对于人类而言,随着取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的范围也在发生变化。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针对不同资源,分别单项立法的立法模式,这必将随自然资源科学界定和范围变化产生新的法律空白。例如,野生植物资源、海洋资源和湿地资源的保护,现行法律就没有作出规定。

2、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按照我国自然资源法律规定,自然资源权属体系主要包括资源所有权和资源收益权两大层次及资源所有权、资源使用权、资源专项权益(资源法给予专称的资源利用权益)、资源相邻权益等四方面内容。

(1)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虚位。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无一例外地都规定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如水法中的国家所有权,矿产资源法中的国家所有权等,但它过分强调突出其政治属性而忽略其法律、经济属性,而且在实践中难以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造成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低效率。

首先,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安排的所有权主体只有国家和集体,这种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格的规定与限制,即所有权主体的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不可能进入市场,即使有可能进入,也是残缺和不完全的。这正是中国自然资源市场无法健康发育的根本原因。

其次,自然资源的全民所有,实际上使自然资源的权属关系模糊,甚至处于元主物的状态。我国虽然在宪法中

确认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制度,但这种确认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表示我国公有制法律的存在,而很少从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考虑,反映到实践中,等于纵容了人们随意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是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破坏以及环境污染。

第三,集体所有权地位尴尬,其作用难以发挥。在我国宪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部分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但实际上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的权属界定并不清楚,不但无法律依据,甚至无行政性规范依据。在实践中,集体所有权的效力经常为国家所有权吸收,甚至集体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之间的产权变动,也是由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单方行政行为完成,因而在实际上造成集体所有权应有功能的丧失。

(2)自然资源使用权设计欠缺。我国现在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程之中,商品市场发展迅速,要素市场中的资本(金融)、劳动、技术市场的发展也比较深入,但资源市场的发展迄今仍显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关资源的使用权设计欠缺。在一个完全商品经济化的社会,资源法律及其制度关于资源权益的设计主要是满足市场的要求,并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和有效的配置,因此竞争的市场经济及其价格系统所需要的权利类型,并不限于资源的所有权。只要具备市场流通的一定条件,由资源所有权所产生的以用益为目的的各种资源使用权同样可以满足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尽管在资源使用权及资源专项权益方面,我国法律分别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取水权、探矿权、采矿权、草原承包经营权以及动物资源的狩猎权、渔业资源的捕捞权、海域的使用权等内容。但在权利的内容、权利的可流转性、权利的可实施性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究其原因会发现这样的权利设计主要是担心过于详尽和灵活的规定将削弱资源的所有权。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与此相反,科学和规范的资源使用权更有利于与资源所有权划清界限,也更有利于资源所有权的切实实现和资源效能的真正发挥。

3、自然资源流转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自然资源流转制度,开始于1994年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其中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的制度,并划出了土地使用权交易与划拨的界限,从而使土地开发利用产权成为我国最早进入交易的自然资源法律制度。1996年《矿产资源法》的修正,规定了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制度,从而使得矿业权成为继土地使用权之后的第二个可交易的自然资源产权。随后1998年《森林法》修正,又使得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成为我国第三个进入交易的自然资源产权。除了上述三种产权外,进入交易的尚有海域使用权(2001《海域使用管理法》)、国有土地使用权(2004《土地管理法》)、草原承包经营权(2002《草原法》)等。

尽管我国对土地使用权和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等自然资源在特定条件下的流转做出了规定,但纵观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律,大都因自然资源归属国家或集体所有而疏于对资源产权流转制度的规定。由于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缺乏相应法律措施的有力保障,从而导致了国家土地资产严重流失,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估算,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各个环节流失的土地资产每年可达200—300亿元。而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流转制度也处于初创阶段,更需要制定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加以规范、引导与保障。

4、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需向国家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它是法律对自然资源自身价值的确认,使资源产权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得到了实现,而且考虑到了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提供了补偿的资金,是科学资源观的体现和要求。世界各国对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采取的形式大多为两种,其一为收税,其二为收费。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亦针对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确立了相应的资源税费征收的条款或者专门的法律文件。《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土地资源法规中规定了耕地开垦费、耕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征地补偿费、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发基金等费用的缴纳制度。而《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则分别对耕地占有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的课税主体、课税客体、税基、税率及缴纳作了明确规定。《矿产资源法》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其《实施细则》及《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则分别进行了具体规定。《资源税暂行条例》对资源税作了规定,《森林法》第6条规定了征收育林费以保护森林资源,《水法》也规定了水费和水资源费的收取制度。

但是,我国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以行政权力配置资源,忽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大都强调资源属国家所有,不得流转,只能由国家根据需要调配,自然资源的使用忽视甚至否认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处于空白或不完善状态,有许多资源仍停留在元价和无偿开采阶段。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资源价格制度建设未得到高度重视,资源的价值未得到真实全面的反映。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都强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的资源属性,忽视甚至否认其资产属性,致使这些资源性资产长期处于粗放利用,浪费严重,未能真正发挥其“资产”的作用。

5、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资源保护管理的统一协调机制。按照现行各资源法的规定,每一种资源都有一个行政主管部门,而却没有统一的监督管理部门。各个主管部门既要管资源的开发利用、考核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值,又要负责资源和生态的保护。例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管整个森工企业的生产情况,包括产值和利润,又要负责森林的保护,避免过度采伐。当这种保护的职能与开发利用的职能发生矛盾时,由于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近期的,且是看得见,容易考核的,而保护特别是生态保护所体现的是长远的利益,且是一时难以显现、不易考核的。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往往偏重于开发利用,而忽视保护职能。我国有那么多的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而资源和生态的破坏却仍在加剧,显然与这种管理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另外,由于资源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就使得有些涉及多部门管理的自然资源(或环境要素)在监督管理方面出现脱节现象。

三、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制定一部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自然资源法》

我国目前的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是单行法林立。各行其是,殊不知自然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资源问题的矛盾日益加剧,要求将自然资源作

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制定《自然资源法》的宗旨在于,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期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其内容应充分体现效益价值,修正自然资源无偿使用的做法。以市场为主要调控手段,设置自然资源的管理主体和权利主体,提供可供遵循的交易模式,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以经济手段的法律化来规范人们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同时并举。此外,还需要将《自然资源法》指导原则和精神贯彻到其他单行法当中,以克服单行法相互抵触或交叉空白的现象,使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成为一个统一、协调、高效的整体。

目前,我国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自然资源的管理主体及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补救;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当利用自然资源的责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及收费制度;自然资源税;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以及违反《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等。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能满足后代的合理需要。《自然资源保护法》应修正计划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无偿使用的做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经济手段的法律化来管理自然资源,做到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同时进行。

2、修改现存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针对自然资源产权虚置、资源交易制度欠缺、无偿使用致使资源浪费严重以及资源价格市场扭曲的种种问题,建议应在自然资源立法中设置下列法律制度:

(1)自然资源评估制度。国家对全国自然资源总体和各种自然资源的状况定期进行评估,以作为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工作的基础数据,各地政府对辖区内自然资源定期评估,以此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并便于将自然资源的价值列入政府核算,引导其作出有利、客观、公正的决策。

(2)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产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产权的取得、利用、转让和丧失方式,以及相关保障和转让的基本管理措施。产权制度的确立,使自然资源的权属清晰确定,从而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达到妥善管理、物尽其用的目的。如此,既可以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实现社会公益的目的,又可以使之在市场上充分流通达到物尽其用,满足人们的需要。

(3)有偿使用制度。以税、费等形式规定对国家所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自然资源按不同标准收取使用费(税),并可以通过财政借贷鼓励以及排污权交易等途径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4)综合利用制度。确定综合利用的基本要求,必须注重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要注意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改变以往对同一种资源在不同区域分区而治的模式,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如土地、水体、森林、矿藏等,更要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要进行科学储采以及合理调整有限资源的耗竭速度,规定综合利用的基本保障措施。

3、加强立法工作,弥补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空白

如前述,自然资源这一概念是发展的,相对于人类而言,随着取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范围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因此,对于原有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应根据自然资源保护新的原则和新的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客观情况的变化,予以适时修订。同时,对需要法律规范保护的自然资源进行立法。如野生植物、海洋资源、湿地资源。除制定单项法律、法规外,同时还应就单项自然资源中的特定部门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如关于重要江河流域的环境资源保护、海岸带的保护、耕地的保护、淡水资源的保护、重要矿物的保护、重要生物物种的保护等等。

4、规范政府授权行为,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政府特许委授矿业权、取水权、捕捞权和狩猎权,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平衡。因此,我们应对政府特许委授资源产权的过程做出规范和调整:(1)严格适用契约、拍卖、招投标等方式。国家审批授予资源产权,其弊端显见。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应尽量减少对矿业权、取水权、捕捞权、狩猎权的审批发证,严格适用契约、拍卖、招投标等方式委授资源产权,以法律的约束力来中断行政权力的干扰,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2)限制政府特权。政府不得享有普遍的特权,只能为其设立适度的、有节制的主导性权利。政府不得随意撤销、变更已生效的行政许可,除非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的需要,但给相对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应当依法给予适当的补偿。

5、完善自然资源法的监管机制

现有自然资源立法中,有名却无实权的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各环境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监管权责不清,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政府执法和环境监管的效率。执法是法律贯彻的中心环节,所以必须对相关部门的权责关系加以明确的界定。

(1)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确立环境保护部门在自然资源保护领域的主导地位,所有涉及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活动的环保部门都有权参与指导和决策。赋予其切实可行的监督权、执行权,确保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统一指导下运作。同时,赋予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本领域范围内的资源监督管理权。

(2)各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统一和协调。所有自然资源本为一体,现实中将它们作为一个个独立资源加以单独管理和保护,造成了各行政部门仅从本部门利益出发,难以配合其他部门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因此,除了明确各自分工之外,还要强调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制定各种具体的措施,明确规定提供协助和配合的条件和方式,以便有法可循。

总之,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辅之以高素质、高效率的政府执法部门的贯彻实施,将对提高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保护的战略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开琦 唐 军

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论文 篇3:

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及启示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儿童虐待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网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止儿童虐待,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反观我国,关于儿童虐待法律保护的制度严重不足,温岭虐童案发生后,对于非家庭成员实施的儿童虐待行为,法律中找不出一条合适的罪名加以处罚。因此,完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 儿童虐待 法律保护 美国法 中国法

近年来,虐童事件频频曝光。这些虐童行为令人发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儿童虐待使儿童遭受严重的精神、身体创伤,它使儿童在社会性、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虐童不仅是一个个别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完善对虐待儿童犯罪的立法是目前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美国关于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建立、完善我国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

一、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

美國社会开始重视虐童问题,始于玛丽案。19世纪末,美国一名叫玛丽·艾伦·威尔逊的小姑娘被养母毒打虐待将近8年,然而当社会各方准备组织营救她时,荒诞性的一幕出现了,美国当时“没有防止虐待儿童法,却有防止虐待动物法”。玛丽的悲惨状况令一些在“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工作的律师站了出来,他们提出:保护受虐孩子的法律,也应该大于保护受虐动物的法律。他们帮助玛丽诉诸法律,使虐待她的寄养主人被判了一年徒刑。[1]玛丽案结束后,美国迅速开展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1874年,纽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防止虐童协会。第一个保护受虐儿童的少年法庭于1899年在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建立。随后美国于1912年创建了保护儿童利益的专门机构——美国儿童局。1974年通过的《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为联邦各州规定了虐待与忽视的最低标准。最低标准是指:父母或照管人所实施的任何造成儿童死亡、严重肉体或精神伤害、性虐待或剥削的作为或不作为,或者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伤害的任何危险,包括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2]1984年美国还通过了《儿童保护法案》。经过一百多年,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在美国防治虐童的相关法律中,最有特点的是“强制报告制度”和“终止父母的权利”。

1.强制报告制度。美国儿童局在1963年制定了举报法范例,到1967年,各州都制定了自己的受虐儿童举报法。在早期有报告责任的仅有医务人员,在之后法律规定的报告义务人扩大到了学校工作人员、心理医生、社工、保姆等这些能经常接触儿童的人员。报告人可以向学校、警察、父母、儿童福利保护机构等这些对儿童有保护责任的人或组织举报。报告制度的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美国最早只要求举报对儿童身体进行虐待的行为,如残暴殴打和身体伤害。如今的举报范围则更加宽泛,只要一个人“有理由相信”或“有理由怀疑”一个儿童受到了虐待或忽视就有报告义务。强制报告者如果没有尽到举报的义务,就可能会受到处罚,如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罚金等。

2.终止父母的权利。一些案件中,相关机构在接到虐童报告后,如果认为儿童所处的家庭会进一步虐待或忽视儿童,孩子就会被安置到紧急保护监护机构(emergency protective custody)或事先批准的紧急收养家庭。当社会服务机构认为儿童在当前有危险,就会向青少年法庭提出诉讼。法庭审理分为可能性原因审理、诉因审理、永久性计划审理、终止父母权利审理。法庭审理首先进行可能性原因审理,在审理中,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解除紧急性保护监护措施还是进行诉因审理。在诉因审理中,法庭会根据虐童父母的改进情况作出是否解除紧急监护措施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的考虑,同时也会给予父母接受永久性计划审理的时间。在永久性计划审理中,如果父母在诉因审理中能做出改变满足社会机构的要求,在永久性计划审理后孩子就会回到他们身边。如果父母没有满足相关要求,则在永久性计划审理后将儿童安置在一个临时的地方。经过一年时间,社会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让孩子回家或者发起终止父母权利的审理。法官在审理中将根据儿童的年龄作出终止父母的抚养权利将儿童安置在永久性收养家庭中生活或者允许儿童独立生活的决定。

二、我国有关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在其他法律文件中,涉及儿童虐待的法律条文也很少,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极不相称。虐童有关法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这些规定基本上属于纲要性、宣言式的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宪法第49条,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第38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民法通则第104条,婚姻法第45条中都有相关规定:禁止虐待儿童;禁止溺、弃、残害女婴;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这些口号式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犹如一纸空文。

2.刑法制裁的局限性。刑法第260条规定的虐待罪有三个局限性:首先,犯罪主体的局限性。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家庭成员,其他人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但在现实中很多虐待行为是由“其他人”实施的,比如温岭虐童案,对于该教师的行为,刑法上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罪名来惩罚。其次,“告诉”的局限性。未成年人尤其是婴幼儿,由于缺乏行使告诉的行为能力,让其承担举证责任,根本无现实可能性;某些家庭其他成员基于我国“家丑不外扬”、“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也不会主动司法机关告诉。再次,犯罪情节的局限性。该罪只有情节恶劣才制裁,制裁标准太高,不利于保护儿童免受伤害。美国虐待的标准很低,像儿童没有得到必要的照顾和监管都有可能受到惩罚。

3.对受虐儿童保护的法律规定有所缺失。收养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被收养的对象,下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1)孤儿;(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被收养。可见,收养的对象并不包括受虐儿童,即使受虐儿童还会受到虐待,也只能继续待在施虐家庭中受虐。

三、启示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影响个体、家庭,更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法律制度,加快建立我国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

1.增设虐待儿童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情节不需要达到恶劣程度,只要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就要受到惩罚;对情节轻微的可单处罚金。

2.加快建立完善儿童福利法。儿童不仅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国家有责任对受虐儿童进行积极主动的救助,而不是消极被动,等儿童受到严重伤害后再进行补救。构建一个完整的受虐儿童保护体系,不仅要建立专门的儿童保护机构,还要建立包括教育、临时监护、收养等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1]http://view.news.qq.com/a/20120505/000004.htm 登入时间:2013-11-3.

[2]http://www.jyb.cn/world/zgsx/201211/t20121125_ 519111. html 登入时间:2013-11-3.

[3]肖敏.和谐社会语境中的家庭暴力问题研究—以虐待儿童行为为视角[J].青年保护,2007(5).

[4]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5]王强军.虐童女教师涉罪行为的法理解析[N].检察日报,2012-11-15.

[6]李环.建立儿童虐待的预防和干预机制——从法律和社会福利的角度[J].青年研究,2007,(4).

[7]张福娟,王庆.国外残疾儿童虐待研究与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2).

作者:廖敏 王婷

上一篇:工程项目无损检测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