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律企业制度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普通职工能力不足、职工参与治理影响公司决策效率、相关法律和企业制度仍有缺陷、员工持股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本文从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出发,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对职工有效参与公司治理提出针对性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现代法律企业制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现代法律企业制度论文 篇1: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法律思考

现代企业制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企业本身,也涉及企业同政府的关系。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经作了明确的阐述。就企业的法律形态而言,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以公司为主干形式,多种企业形态并存,由投资者自由选择的企业制度。笔者主要就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些探讨。

作者:邹跃光

现代法律企业制度论文 篇2: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普通职工能力不足、职工参与治理影响公司决策效率、相关法律和企业制度仍有缺陷、员工持股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本文从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出发,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对职工有效参与公司治理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职工 公司治理 管理者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公司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治理体制的现代化,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比如我国广泛试点的职工持股计划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选题。职工参与公司治理能够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明确公司内部各个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在2018年末,国家颁布了新《公司法》,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备,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细分,能够促进公司内部权力均衡。职工参与公司治理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在公司做决策时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同时也提高了职工积极性,有利于发挥职工的主体性作用,让其更好的投身于公司,有利于公司发展。因此,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职工代表大会、工会、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等。法律方面有新《公司法》来保障职工参与治理公司的途径。职工代表大会由全体职工选举的各个代表组成,代表职工利益,能够对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监督股东和管理者、保障职工的合法利益,保证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职工选出代表进入到工会中去,更好地参与公司治理,加强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出代表进入监事会,且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职工通过参与监事会能够更好的监督管理人员、董事的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新《公司法》中增强和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各自的职能权限,使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备。

三、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公司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职工参与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大家关注,其大体存在如下问题:

(一)普通职工公司治理相关能力不足

在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中,职工一般为高层职工,而普通职工与公司决策基本没有什么联系。职工代表参与公司治理时,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完全表达众多职工的诉求。即使有些公司有众多的高素质职工,但是职工要真正参与公司的一些重要决策,一定要懂得公司治理相关的知识,而我国大部分公司职工可能具备专业的生产技能,但与公司治理相关的能力却不足。

(二)职工参与治理影响公司决策效率

我国企业在选择职工代表参与公司治理时的推选方式不合理,一些企业将负责生产运营的职工等作为职工董事、监事安排进董事会和监事会,即使企业按规定从职工中推举职工代表,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职工代表自身的原因,职工代表一般代表他们所在部门职工的权益,但是由于部门间彼此不熟悉等原因,职工代表往往以自己所处部门利益为重,很难代表全体职工的权益,职工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也会比较低,进一步影响了公司治理有效性。

(三)相关法律和企业制度仍有缺陷

我國目前在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上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进步,但是相关法律仍有缺陷,虽然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相比,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的规定都更加具体、涉及范围也更加广泛,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致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参与公司治理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公司法》使公司董事会制度和公司监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但是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这一主体行使其法定权利却没有给予必要的法律保障。

(四)职工持股运作不够规范

职工持股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我国职工持股制度一直处于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的过程,至今未形成统一的法律规定。国家在一些行政法规、部门章程中对职工持股作了一些规范,但仍不完备。目前职工持股的立法欠缺,导致了我国职工持股相对混乱,不仅没有起到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还容易导致职工持股变为高层次职工的福利。由于高层次职工往往与大股东利益高度吻合,其难以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难以起到制衡、监督大股东的作用。不但使职工持股背离了其原来的目的,也严重阻碍了职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因此,正视职工持股的必要性,建立统一的职工持股法律制度已十分迫切。

四、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发现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普通职工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足

影响职工能力的原因很多,职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职工要参与公司治理,成为职工董事、监事,首先要具备该职位所需要的公司治理相关能力,这是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普通职工学历较低,大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产运作技能比较强,而管理技能不足,公司治理能力更为缺乏。我国普通职工整体水平尚未达到公司治理能力的要求,职工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管理技能水平不足,高水平管理型职工缺乏。

(二)过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决策效率

企业的大股东一般想牢牢控制公司,并且希望管理者能够采取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经营管理措施。由于职工和大股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对立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可能会导致职工对大股东过度监督、制衡,致使公司治理效率低下,不便于管理。而目前我国企业股权结构的实际状况是股权高度集中,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常常被大股东控制和操纵,职工参与公司治理难以影响公司决策,过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发表意见不一,可能产生分歧,不利于公司高效率决策的发展。

(三)当前法律对职工重视不够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行使权利缺少一定的法律保护,虽然新《公司法》使公司董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备,使公司监事会制度进一步强化,但是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行使权利没有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一些法律和制度在制定时就没有考虑到职工的真实情况,把职工的利益放到了后面,更多关注的是公司股东的利益,正是由于这种制度上的问题,导致整个法律环境下职工成了弱者,而且由于公司股东的问题,一些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律和制度得不到落实,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职工在参与公司治理时,不能真正去保障自己的权益。

(四)完善职工持股制度需要一个过程

有些企业在具体操作中严重妨碍了职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因此,正视职工持股制度的必要性,尽快建立统一的职工持股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很多计划实行职工持股的企业担忧由于政策变化,最终导致“中途叫停”,而且担心职工持股后不好管理。职工持股的企业出现了职工退股难、职工权益维护难的问题。受公司法等法律的约束,许多企业不得不使用职工持股会、工会持股等方法,来实现职工持股的落实。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明晰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定位,发生问题矛盾后職工持股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五、完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对策

通过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如下对策:

(一)开展职工公司治理能力专项培训

工会要有较强的管理培训理念,抓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使职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参与公司治理。为此,把职工个人能力的施展同一些激励手段联合起来,切实把职工的能力全面发展看成是最大财富,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职工个人能力充分施展的基础上,实现“职工与企业协同发展”。

(二)落实职工代表参与董事会、监事会

从理论上说,在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时可以选出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职工代表在参与公司治理时往往被边缘化。其难以在董事会、监事会中发挥作用,难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对经营者及其行为进行监督,从而维护职工权益。因此,在现有基础上,要重点强化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落实职工代表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强制性要求公司赋予职工董事、监事足够的权力,使职工董事有动机和能力监督并规范股东、管理者的行为,最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企业历来就有关注企业职工权益的良好传统,如果说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将成为趋势的话,职工可能顺应趋势成为改革中最先受益的利益相关者。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这些参与方式都有规定,例如《公司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中必须有职工代表,《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监事会中的企业职工代表属于兼职监事,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虽然法律有相关规定,但仍不太完善,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四)规范职工持股计划

为更好地促进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真正使职工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有必要规范职工持股计划,使真正想参与公司治理,想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想作为职工代表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职工获得股权。我国职工持股计划已经在多地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立法,并且职工持股计划在落实方面还有不足,容易成为少部分高层次职工的福利。为此,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职工持股计划,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从而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鲍万丽.我国现代中小型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12):33-34.

[2]田涛.公司治理中的职工参与[J].法制与社会,2017(21):200-202.

[3]全总基层工作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代表职工有序参与公司治理[N].工人日报,2016-12-23(007).

[4]李勇,郭站红,白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公司治理的立法完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6):59-63.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山东管理学院工会理论研究专项课题《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GH-Y027)的资助。

张文霞系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讲师;刘畅系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学生

作者:张文霞 刘畅

现代法律企业制度论文 篇3:

法制思维与法制方式管理企业探讨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法律思维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综合运用实际的法律思维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才能实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针对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综合运用法律思维对现代企业进行管理。①

关键词 法律思维 现代企业 企业管理 思维形式 有效策略

Legal Thinking and Legal System Management

RAN Lingjun

(Inner Mongolia Keyihe Forest Bureau,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165468)

Key words legal thinking; modern enterpris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nking form; effective strategy

0 引言

企业管理作为整个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中起到了维持经营和发展秩序,减少企业风险的作用,能够使企业达到平衡发展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满足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因此综合将法律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利用法律思维来优化现代企业管理,用法律对企业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②

1 法律思维的概述

1.1 法律思维的具体内涵

所谓法律思维主要是指综合运用法律的思维逻辑,相关的管理法规、法律原则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解决、观察、分析、整理的一种思维形式。社会问题是由多种问题组成,属于一个复合性的现实问题,主要涵盖了政治、经济等多種领域,如果一旦发生了社会纠纷,人们总会用不同的思维去看待它,只有站在法律的角度才能公平、公正地看待问题。法律思维的侧重点就在于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判断社会想象,对于存在正义的问题作出判断和思考,从而形成独立的思维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按照法律思维去理解和判断问题,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2 法律思维的重要意义

法律从事物的外在形式来看,属于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方法,但在内在形式进行分析,它还是取决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方法,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思维来看待。如果人们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思维来看到社会问题,就无法进步,也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顺利发展。法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属于一种治国方略。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一些新的法律问题也随之出现,只有适时地对法律等一些行为习惯做出调整,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利用法律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③

2 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减少企业风险

将法律思维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现代企业发展而言即是机遇,只有正确客观地看待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利用法律思维进行分析,才能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清楚地知道当什么风险来临的时候,企业应该如何采用措施积极应对,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法律思维广泛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能够从法律的角度积极解决相应的问题,然后企业能够增强其危机意识,建立起全面的预警机制、识别和化解企业可能遇到的潜在危机,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力的。④

2.2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法律思维的影响下,企业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把风险治理转化为风险预防,建立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风险预防机制,法律思维主要是起到警示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将法律作为准绳,才能尽量避免企业风险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治安。法律思维也是具有强制性、灵活性、责任性,起到威慑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利用法律思维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在法律思维的引导下,建立起一整套全面、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少企业的损失。

2.3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只有积极做好企业风险评估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确保企业能够顺利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是粗放型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对于很多员工缺乏教育和管理,没有企业震慑作用,因此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只有在法律思维的指导和引导下,企业才能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企业的思维态度,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从法律思维来看到现代企业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驱动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⑤

3 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应用

法律思维自身具有程序性、规范性、平衡性以及基准性等特性,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将法律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法律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企业员工责任意识

法律思维属于一种规则强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事实与规定来认定的中心思维方式,同时还强调很多人情因素对于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律思维能够帮助现代企业更加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更加符合现代企业模式的要求,用法律意识来约束企业员工,能够提高企业员工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际管理中进行理性的判断,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法律思维对于现代企业员工具有极强的约束性,这样才能协调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3.2 弘扬宣传企业文化

法律思维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平衡企业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重要措施,只有积极宣传弘扬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企业员工应该信守企业承诺,属于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模式。例如:在法律内部也是人人平等,法律员工要积极宣传和弘扬现代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协调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⑥

3.3 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按照法律思维能够有效衡量企业员工的行为是否合理,尊重事实,将法律思维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平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协调企业员工的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日常生活中,企业一方面要明确自身职能,各司其职,明确自身义务。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企业各部分纠缠不清,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力等问题出现。企业各部分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相互联系,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3.4 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

法律思维是增强企业风险意识的首要条件,也是完善企业风险机制的根本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运用法律思维才能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企业自身只有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内部环境,才能规范企业行为,减少外部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干扰。⑦

3.5 建立健全企业决策和评估制度

现代企业的规章制度相当于企业的“宪法”,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决策制度,运用法律思维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才能避免企业出现违法违纪的现象。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决策制度,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遵守企业内部法律法规,才能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企业评估制度,法律思维能够完善企业评估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评估制度和外部评估制度,寻找出积极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实践性。企业内部评估体制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外部评估体系,还要与企业签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然后根据企业风险做出报告,积极应对企业风险。

3.6 企业员工应该加强互动交流

现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企业的自身能力,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外聘律师参与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应该与当地法院、检察院进行积极的交流,然后企业应该与法律和当地法院进行积极交流,企業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也应该积极交流和沟通,做好防范措施,通过互动和交流满足企业员工的利益要求,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企业还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企业管理者应该用法律思维去管理企业,开展企业法律咨询、完善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组织开展专门培训,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将法律思维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将法律思维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通过提高企业员工责任意识、弘扬宣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决策和评估制度、企业员工应该加强互动交流等方式,贯彻执行企业管理的经营过程中,才能使员工养成法律意识,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总之,将法律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党和政府、企业本身、企业员工三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注释

① 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3(2).

② 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4).

③ 刘勇军,宋卫中.论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3.

④ 张梅.加强法律思维 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1).

⑤ 吕燕.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21).

⑥ 王周伟.地方重点院校投资学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5).

⑦ 李金生.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4(22).

⑧ 董燕宾.企业文化管理与法律思维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11(3).

作者:冉令军

上一篇:高炉机械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