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画学教育评析论文

2022-04-20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张扬个性,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阐述了构建生命化和谐课堂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北宋画学教育评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画学教育评析论文 篇1: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是目前高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承担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教育的培养责任。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关键性要求,也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当中的一个核心要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必要性,并从目前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现实视角出发,说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必要实施的一种策略,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给高中语文教师或相关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愈加重视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运用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是目前高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核心,尤其是要将创建良好语言环境,彻底改变或改革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式当作教学活动重点来抓,坚决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做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为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打下一定基础。

一、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上,因有些语文教师还在抱定传统教学方式不放,致使原来那种“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获得一时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方面知识输出方式,已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不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造成师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角色”错位现象,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差结局。如果在长时间情况下,不能很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知识兴趣,这也就不能体现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优势,同时也就制约了高中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可以说,在高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改革需要以核心素养当作一种教学的关键点,并要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这样,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就只能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更多开展多种多样的新颖教学活动,用以促进拓展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且还要对学生素质进行一定的延展性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创新探究式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正是基于核心素养这种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才能促使教师注重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点,并在具体学习内容中,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定认同感,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彻底转变师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角色”,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角色换位原则,由教师帮助学生,积极寻找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核心素养培育含量,并重视将语文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强化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培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核心性关键点,它具有一定的提纲挈领作用,能让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对自己需要培养的综合能力,实施一定的概括或总结,促使学生能够抓住语文知识的核心要点内容,进行有效学习。通过设定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能较好显现高中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其实就是需要教师从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方面入手,以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养成。目前的素质教育,已经契合了核心素养培育,需要教师在确保基础性教学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具有相对的独特性,还能使学生实现学习语文知识综合性的统一,体现学生学习独特性与综合性的有效结合。在培育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教会高中学生能够坚持主动自主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意识,以此促进高中学生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当然,学生个体的全面素质,既包括学生的审美鉴赏素质,又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还包括学生的情景用语素质,也包括学生的语文表达构建素质等。如果将学生的这些素质全部置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之下,这就需要把核心素养培育同样放置于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的框架体系之内,并还要能将这种理念贯穿于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回归到一个正确的培育方向之上。

(一)科学合理挖掘语文教材,提高学生语言应用与构建能力

语文教材是实施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需要教师积极利用现有语文教材,在常规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对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构建能力。因受目前教育体制因素影响,对现有语文教材的编写,在遵循大纲的相关要求基础上,出现了多个版本语文教材。不过,不论使用哪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都应当将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理解准,吃得透,并能做到科学合理利用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利借助语文教材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培育高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教学,阅读教学占据了诸多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将对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贯穿语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特别需要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与评价。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需要采用以文本问题研究引导,或进行教学活动实践等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高中学生具有的寫作能力,是学生对语言进行实践运用的一种重要体现。在学生的写作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会多种语言表达方法,这样,相对有利于对学生语言的建构。学生学习写作,就是要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学会对自己思想或意识的正确表达。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交际能力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精准的语境,进行相应的语言表达,并要体现语言表达的精准得体性。

应该承认,高中教材当中所选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精品之作,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就需要教师深刻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跟核心素养进行契合。还应该承认,语文教材所选的每篇文章之间,它们的历史空间和风格,均存在较大的跨度,并且像剧本、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各种体裁均有涉猎。教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要关注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这就决定培育学生核心素质的领域同样存在较大差别。学习文言文,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学习诗歌或散文,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力与语言鉴赏力;学习外国小说,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语文教材文章所展示的人物形象,接受人物精神的感染。比如,教师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时,就可以对文章含义进行深挖,以利教育学生很好学习蔺相如那种积极维护祖国尊严的精神,也要学习廉颇那种知错能改,并能做到“负荆请罪”的诚恳认错态度等,如果教师再将这些精神或态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进行联系,则能使教材内容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具鲜活力。

相对语言的理解与素养的培育,在于最终要培养学生的正确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相应的语境,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好语文教材内容承载的含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用语习惯,创造具体语言运用的多种条件,增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呈现一种多元化。鼓励学生更多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能使学生学会探究每篇文章的写作框架,也能探究文章所能表达的某种思想情感,这就是学生有了一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还需要教师将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进行契合,将需要学生进行阅读的文章列出相应的阅读问题,再结合文章相关的语境,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多的遣词造句,但这需要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依靠小团队力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侧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体现“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培养思维品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思维品质又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元素。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在素质教育中,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并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过程中,将学习文本更多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或习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当中,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进行思维的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品质,并适当开发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能力。这样,就需要教师通过思维方法训练,让学生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品质。

比如,教师在教学《热爱生命》这篇课文时,就要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或探究这篇课文中,作者蒙田对“生命”这一事物的形象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对“生命”进行的抽象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这就是要借助语文教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思维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学生在研读课文内容时,就会结合对教材内容的思维分析,说出作者蒙田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理解下的“生命”,又各是什么样子:如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命”,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生命”,这就是作者形象思维理解下的“命”;要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并迅速抓紧时间,留住短暂的“生命”,过得丰盈充实,这就是作者抽象思维理解下的“命”。通过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相应的形象或抽象思维了。

(三)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引发学生进行一定延展性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基本上都是文学上的名家名篇,内容均具有一定的美感,也具有一定道德教育意義。尤其是一些诗歌与散文,其反映的美感愈加突出。增强学生审美鉴赏力,同样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为审美鉴赏力同样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元素。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所含有的美的因素,并且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对各类文章的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当中,再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延展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诗时,要让学生通过审美鉴赏力,鉴赏一种别样的美,即凄美。要让学生知道,凄美同样是一种美,只是有人很少将凄美当作美来书写,或来鉴赏。理解这首诗描写的凄美,需要结合作者李清照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才能更好理解这首诗的凄美程度。李清照在写这首诗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这样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和颠沛流离的苦痛。李清照为排解她心中的凄苦,则是以景托“凄”,用她自己身边能见到的景物,如“秋寒”“淡酒”“晚风”“飞雁”“黄花”“窗儿”“梧桐”“细雨”和“黄昏”等,写下了《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诗。通过以景托“凄”,让读者感到,仿佛自然世界都跟作者的愁绪过不去,由此勾勒出了一幅大美的“凄苦”图,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凄苦心境。

这就需要学生从这样的角度,去鉴赏审美这幅“凄美”画,训练学生别样的审美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借助以往学过或阅读过描写“凄美”方面的文章,进行一定延展性思维,并按照这首诗所表现的凄美之景,练习写一篇描写类似场景的小作文,以训练学生的延展性思维。

三、结束语

依托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元素,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与语言构建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语言鉴赏审美能力等,这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阶段,需要承担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赋予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种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中,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中,鼓励学生进行更多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晓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19(8).

[2]姬云飞.聚焦核心素养 改进评价策略——天水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发展,2020(3).

[3]黄婷,魏小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重建与教学策略——2016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四 [J].中学语文,2017(6).

[4]刘晓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7).

[5]孙伟,郭朝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

作者简介:李玲,女,1981年生,本科,副高,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作者:李玲

北宋画学教育评析论文 篇2:

在社会课堂上彰显学生的生命亮色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张扬个性,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阐述了构建生命化和谐课堂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生命化课堂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充满灵感、充满激情的生命生长过程。为学生创设合适的精神生活空间,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课堂教学环境这三要素的密切关系后,我们就可以克服片面地研究教学过程,忽略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与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弊端,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坚定地树立以学生这个主体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并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富有生命的立体过程。

一、营造和谐氛围,构建生命化的教学环境

现代教学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环境,即让师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地成长发展。学生不只是一个肌体,而是一个充满自己的思想、情感、欲望、理想的生命体。让课堂成为一个自由发展的、有秩序的、愉快的、充满生机的环境。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听众,作为一个经常和重要的因素,他所做的除了要为学生的活动尽可能提供适宜的对象、条件与方式,更要不断地去唤醒、激励和鼓舞,而不是教训、命令和控制。教师也是其中的一员,强调“所有成员之间互通、传递信息”融洽的平等关系。在这个场所里,在交流甚至争吵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知的国内外新闻、大千世界的变化、生活的感受、心灵的沉闷等尽情的与所有成员分享,获得共识,获得理解,获得自己理性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教学生命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在学校里,如果学生不想、不能、甚至不敢和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学生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二、密切联系现实,建构生命化的教学内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勾勒出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基本框架,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勾画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具体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本课程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新课程选择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因此,新教材《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从而建构生命化的教学内容。如教学《气象万千》部分的“季风”知识,既是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它是理解中国和世界很多地区自然和人文特点的关键。如果教学中按照什么是季风→中国的季风气候→季风对降水的影响这一思维定势去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也只是一味地把这一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不妨站在学生的立场,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基点,逐步深化,这样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可以这样设计:(1)我们生活的地区什么时候多雨,什么时候比较干燥?(2)夏季、冬季的风分别从哪个方向吹过来?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季风的概念,并且帮助学生总结夏季风与冬季风的不同。再指出夏季风从海上吹来,带来降水,冬季风从北方陆地吹来,使气温降低,降水很少。由此,还可拓展到本地的农作物的种植,与洪涝灾害等。这样,既能成功解决这一知识难点,同时又使学生感悟到知识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还可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意识,从而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强调:“要研究社会史,应该从当前亲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着手,历史传统本是以往社会的记录,当前社会则是此下历史的张本。历史中所有是既往的社会,社会上所有则是眼前的历史,此两者本应联系合一来看……社会就是历史进程的当前归宿,社会是一部眼前的新历史。”因此,“社会”与“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领域,一方面现实社会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活动也在推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学习《历史与社会》要掌握基础知识,更应当看重的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所特有的垂训、借鉴功能,学习《历史与社会》是为了了解过去,为了把握将来。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与社会》兴趣盎然。这样既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例如探究《丝绸之路》,在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作用”后,接着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丝绸之路已逐渐成为遥远的过去。今天,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在茫茫戈壁缓缓西行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丝绸之路。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学生1:旅游价值,因为沿途有很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可以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旅游。

(师适时出示“新闻链接”材料:我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近年联手开发丝绸之路旅游。计划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线路。)

学生2:历史文化价值,显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师:你们说的很好,这就是永远的丝绸之路!

谈古论今,历史联系现实,以史为鉴是学史的目的。让课堂回归生活,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彰显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可见,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家园。关注生命世界,拓展精神生活空间,让学生体验生命,感悟生命的真谛,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三、开展活动教学,构建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教与学作为一种活动,教与学的形式都要多样化,以建构多姿多彩的生命课堂。如果说精心设计的教案是画好的树干,那么开展好的活动就是为树干添枝加叶,这样一棵大树就会枝叶茂盛,充满生机。课堂教学除了教师提问、传授知识、指导自学、知识归纳,学生听讲、作答、自学、练习等常规活动外,还应组织更多的更有趣味的活动,如知识抢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赛、我为大家当导游、假如我是……请看《传统城市的新气象》的教学片段:

【新课导入】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是《清明上河图》,仿佛使我们回到了北宋时期,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下面我们请四个组的同学为这幅画或者配上文字,或者讲一个故事,或者表演一段小品,形式不限,但是无论是故事,还是小品,都要能够反映出北宋这段历史时期的特色。请四个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他们准备的成果。

【评析】

创设历史场景,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条件,教师在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回顾历史,很有历史韵味。提供丰富的史料,使学生感知、体会有关历史现象。

【评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小品、解说、说书,朗诵宋词的形式来展示所学的新知识,这使笔者感到很意外,学生能把知识发挥到如此精彩,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只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当学生的主人,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精彩。寓学于乐,将知识内化,展现了宋代社会宏大的历史生活画面,了解当时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比较分析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活动中得到突破,再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宋元时期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格局的变化和城市商业、市民生活的繁荣。宋元商业繁荣的表现在传统城市出现了新的气象,以北宋都城汴梁市井街道的繁华景象为典型。商业的繁荣还带来了许多新事物。使学生体验我国宋元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和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这些成就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当然,课堂活动也要讲究“变化”,学会多“变脸”。一个活动可以是多个内容,同样形式的活动可以寻找不同的组织方式、不同的切入点。活动的安排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活动的安排,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考虑到传授知识的需要、落实教学目标要求的需要,不要为了活动而安排活动,出现重形式而不重实效的弊病。

四、重视动态生成,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纬线﹑经纬度,笔者通过设计实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师:同学们,请在发给你们的格子纸上标明你的座位的位置。

(学生很快就在图上标出了自己排与号的位置。笔者叫了几个学生报告结果,发现学生在定位时,排数正确,但算号数时有的从左开始,有的从右开始。对于这点,笔者没有简单判断谁对谁错,而是交代学生在实际生活有个约定俗成,如电影票上的座位。)

师:在教室和电影院里,我们可以根据纵向的排和横向的号来定位。受此启示,谁能想出在地球上确定位置的方法?

【分组讨论】

学生们有的皱着眉头在思考,有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讨论,但没有结果,这在我的预料之中。于是笔者提示:“大家把格子纸环绕在地球仪的中间,注意排与号的变化。现在,谁能想出在地球上的定位方法?”

这时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可以仿照电影票上的排与号,在地球上建立类似的数据来定位。这就是经纬线﹑经纬度。”

这位同学刚说完,随即有个学生高高举起手。笔者看时间不够,本不想让他说,但一看后面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笔者只好让他说。

“老师,我们在船上怎么知道经纬度?”

这个问题是笔者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恰好用来强化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位作用。于是笔者改变了既定的教学设计,顺便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知识,并要求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

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现成结果的教学,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将头脑中不规范的知识和体验上升为科学的结论,并从中感到发现的乐趣,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的预设,但生成对应预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自己的知识基础、思考方式而活生生的人,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抓住课堂生成,机智调整,会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资源,这样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精彩。

总之,生命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置身其中的老师、学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让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在这里,理想与实践同步,传承与创新并存,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让教学在生命平衡的发展中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志雄. 关于“生命课堂”的构建与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

[2] 翟永丽. 去除课堂娱乐化 重构“生命课堂”[J]. 当代教育科学,2013,(10).

[3] 董慧蕴. 争做智慧教师 构建生命课堂[J]. 教师,2013,(18).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作者:陈晓平

北宋画学教育评析论文 篇3:

“自主”学史“动”中发展

摘 要:新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动”中“发展”,把注重知识的习得转变为知识、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的综合获得。

关键词:自主学史;发展;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历史课程应该“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可见,当前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更是学生学习历史、提升能力的过程。

为此笔者结合学校课题,在教学中由学生自主学史,在“动”中求发展。“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读”“画”“讲”“辨”“思”“辩”“问”“答”“看”“演”“评”等一系列的活动去合作探究、自主学史。 “发展”是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历史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综合提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指正、批评、分享。

一、自主“读”“画”“讲”,构建学生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让学生便于准确定位时空和准确辨别时空呢?笔者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看地图,初步认知历史事件与特定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制作史实发展进程的图表,如时间轴等,构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一)“读”课文,看地图,讲史实,让学生拥有初步的时空意识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在自主阅读中往往只关注历史叙述中的故事情节,而对于时间概念、历史地图是忽视的。因此在编制导学案时,笔者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关历史时空的自主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物中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初步认知史实与特定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在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课中,第一次提到了“公元前”,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在导学案中预设问题:“什么时候是公元?公元前指哪些时候?”进一步设问:“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又是指什么时候?”“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夏、商、西周建立和灭亡的时间?”“盘庚迁殷是迁到今天哪里?”“西周都城的古今地名是什么?”等等。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由他们通过读课文、看地图、查资料,自主探索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如西方人规定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公元前”就是元年之前的时间段,公元前2070年可以用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来表示,公元前1600年是公元前17世纪末,殷是今天河南安阳,镐京是今天陕西西安。在学习西汉疆域时,由学生看地图,辨别哪幅是秦朝的?哪幅是西汉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认识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西汉时新疆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又实现了历史知识的前后贯通、时空联系,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时空意识,从而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绘”图表,述史实,让学生拥有准确定位时空的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足,往往把历史事件孤立看待,因此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的历史图表,梳理历史脉络,正确把握历史的时空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在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课中,有的学生绘制了时间轴,有的学生画了表格,并做了这样的叙述:夏商西周前后更替,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西周时期国家进一步发展。

历史知识既是独立存在的史实,也需要前后贯通,时空联系。在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的小结中学生构建了时空坐标,直观反映了唐朝由建立到鼎盛再到衰落最后灭亡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治乱兴衰的因果联系。学生叙述如下:618年唐朝建立,唐太宗时期形成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形成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被朱温灭亡。

历史图表是学生在熟读教材基础上,独立或小组合作绘制的,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巩固提高。虽然学生绘制的图表形式各异,但是在展示环节只要能自圆其说,笔者都给予表扬。这样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绘制图表,还拥有了准确定位历史时空的能力,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打下基础。

二、自主“辨”“思”“辩”,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得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所能依据的就是史料,它是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在自主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挖掘历史材料,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意识。

(一)“搜集”“辨别”史料,关注细节,促发学生尝试史料实证

由学生搜集与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史料,这是史料实证的基础。史料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应当真实可信,否则对历史的认识将是错误的。但是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的,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因此需要学生在搜集史料的同时关注细节,辨别其真伪,判明其价值,这是培养史料实证的关键。在学习“商朝灭亡的原因”时,有学生搜集了《封神演义》,说:“纣王迷恋妲己,荒淫无道,是昏君。”有学生搜集了教材中《史记·殷本纪》的记载:“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两段史料都能证明“纣王暴政,商朝灭亡”。但是出自《史记》的一手史料价值要高于出自《封神演义》的二手史料。在学习“大跃进”时,有学生搜集了这样一段史料:“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新闻写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段史料是真实的,但其数据是不可信的。学生结合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认识到这是当时“超英赶美”的社会政治环境造成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样学生在对比辨别史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史料实证能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辩论”“解读”史料,多维举证,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史料本身并不能作为直接的历史证据,需要汲取其信息,才能作为历史证据,进而获取历史知识。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对史料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对历史的具体认识。在《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中,学生围绕战争与和平,胜利后的屈辱和约展开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其原因主要是两方从不同史料得出相同信息。甲方:“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尽管澶渊之盟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齐涛”。乙方: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取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双方在对各自史料解读辩论中认识到:北宋与辽、西夏都由战争走向和平,和平是主要的,和议的作用就是带来了和平。齐涛与古人苏辙观点一致,这些史料都能相互印证。这样学生在辩论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了历史,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三、自主“问”“思”“答”,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思维

能够从历史材料学习中发现问题,能够站在历史角度独立思考、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以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判史实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

在实践中,笔者让学生在自主学史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抛给同学,让同学思考并帮助解决问题。如在自学《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后,有学生不解地提出:“战国时期,战事连绵不断,强盛衰弱局势明显,按说实力强大就强盛了,怎么还会出现变法这个重大举措?”问题一出来,各小组之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踊跃发表意见:有的说,打仗争斗,胜利不一定说明自己能够一直强盛,队伍壮大了实力也要真正跟上;还有的说,就是因为顾着打仗,治理国家就弱了,人们不安定,国不像国,经济农业跟不上,没有粮食没有钱是不行的,打仗不是说粮草先行嘛;还有的说,书上不是有吗?看商鞅变法里,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者授爵位封地,这都是利于富国强兵,在争夺中取胜的保障……这样学生对变法举措出现的因果在相互问答中理清楚了。当学生看到书上人物扫描中商鞅最后车裂的结果时,又有学生问:“商鞅变法是不是最后还是失败了?”有学生回答:“不能说失败,它的积极作用还是起到了,书上材料不是说改革后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变成强盛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还有学生说:“商鞅提出的统一度量衡,到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统一措施中也是有度量衡的统一,这说明英雄所见略同,说不定秦始皇根据他的变法想到的。”也有学生反驳:“统一六国,货币不一样不好流通这是现实问题,随便哪个人都会用统一货币这个办法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学生运用自己的史学经验和认识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不仅让提出问题的学生理解,而且使回答的学生在解答中锻炼了自己的历史解释思维和能力,这种相互解答的过程也是共同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四、自主“看”“演”“评”,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这里主要给予学生创造一些历史和现实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看”“演”“评”,让学生在“看”“演”“评”中思考、展现,激发、体验和升华“家国情怀”。

(一)观看历史影片、历史纪录片,激发家国情怀

历史影片、纪录片画面形象,其中纪录片客观真实,更能够让人信服,也容易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笔者在适宜的課程中让学生收集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从中寻找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契机。在学习鸦片战争的时候,先请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和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在课上请同学介绍,并共同观看其中的主要片段,当学生看到我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侵略我国领土的同时杀害了我国大量的同胞的这段血泪史,大家都愤怒不已,再适当播放虎门销烟、1999年香港回归纪录片片段,这又让学生大快人心……此起彼伏的历史情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了学生坚定的爱国信念。

(二)结伴“演”,走进历史,体验家国情怀

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参与体验,当学生自主学习完一课后,能够自主表达学习的成果。可以是合作辩论形式,也可以是合作演出,带着各自的感悟走进当时的历史情境,进一步感受理解历史。在学习世界史巴黎和会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分成六组并自主选择去扮演法英美意日中六国代表团中的一个团的角色。然后从立场、利益出发书写议案。表演开始,学生非常有秩序,且彬彬有礼。于是笔者提醒:真正开会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客气,不信看看纪录片。观看后学生重新表演,一个个站在自己国家立场据理力争,此时情境激发,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们要求收回山东青岛等权益无可厚非,同时也感受到当时中国因落后而在国际上地位低下,从而激发强国情怀。

(三)关注现实,客观评价,升华家国情怀

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更应该从当下着手,所以笔者教学中时刻和学生一起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捕捉其中有价值的话题,鼓励学生有理有据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感悟和评价中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在学习海峡两岸的关系时,学生结合“台独”问题表达观点,列举了“三国时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在学习中日关系时,结合钓鱼岛问题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激情澎湃:一致认为钓鱼岛是我国的领土,必须捍卫。学生追溯钓鱼岛归属的历史渊源:从1403年《顺风相送》中表明早在14、15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还有众多古今中外地图标会钓鱼岛属于中国。这更是坚定了捍卫国土、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学习中国科技时,就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组织学生谈想法,学生首先为国家获得荣誉而感到无比光荣自豪,感悟到国家科研发展的重要,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同时也有学生在查资料中发现历年诺贝尔奖数量和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频率,我国得奖频率并不高,说明我们还需要努力,还需要奋发图强……可见,学生客观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客观评价中正确认识历史,使家国情怀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滋生、开花……

综上所述,正如陈鹤琴所说:“要鼓励学生去发现他们自己的世界。学生的世界是他们自己去探讨自己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教学中,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动起来,在学生自主学史的过程中发展时空观,提高理解能力、辨别举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韩秋香.基于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7.

作者:钱中华

上一篇:画的不似之似分析论文下一篇:罗马希腊文化比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