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评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从理论及现实两方面探讨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美贸易争端。在肯定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最终提出实践中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策略:建立健全贸易体制、法律法规、研究咨询机构、预警机制,妥善处理中美贸易争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美贸易评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美贸易评析论文 篇1: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摘要:美国政府此次挑起中美贸易战,直接目的在于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借鉴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等。如果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对中国高端制造发展及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将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推升通胀,制约消费,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内部实力足够强大时,就会向外延伸甚至实施外部霸权。中美贸易战既已开打,我方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在刚刚显露出初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际,中国再度面临“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贸易战拉开了全球领导权更迭的序幕,如能妥善应对贸易战,成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将为中国的更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 301条款

一、中美贸易战概况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企业进行投资并购。

作为还击,中国商务部3月23日7点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的约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从贸易制裁领域看,中国对美国拟中止减税的地方主要在水果、猪肉这样的农产品及初级产品等基本生活消费品领域,而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主要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是《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很显然,这与其说是贸易战,不如说是对中国复兴的打压,以维护其全球霸权国家的地位。

二、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近20年来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下滑,制造业中的很多岗位流失到了国外。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企业可能得利很多,但美国许多普通劳动者反而喪失了工作,贫富差距加大。这个过程恰好又是中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增加。大家容易看到中国拿走了美国的就业,但忽视了科技进步以及产业链分工的影响。以及,随着中国逐渐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美国或者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得不够,外国在华企业面临纠结。贸易战的出发点仍是经济利益的考量。

(一)中美贸易失衡是美方发起贸易战的导火索

目前中美贸易主要格局表现为: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这反映了中美之间的比较优势。中方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65.3%;而美方统计数据: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46.3%。为此,美方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

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中方的计算是3750亿美元,而美方的统计为5040亿美元,双方统计数据相关一千多亿,中美贸易统计存在明显差异。目前,中国是美国飞机、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集成电路、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44%属于“三来一补”企业的出口,这些企业的两头在外,只是在中国进行了中间环节的加工,假若这一部分剔除,那么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二)美方认为中国市场扭曲导致不公平竞争

知识产权一直是中美双方争论的焦点,知识产权争端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问题,美国一直把中国列入侵犯知识产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商务部2017年10月发布的关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备忘录中,美国基于中国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该角色与市场和私营部门的关系,认为中国未充分践行市场原则、从而对经济造成根本性扭曲。特朗普政府挑起本次贸易战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指责中国强制美国企业技术转让,“偷窃”知识产权等。在此背景下,美国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农产品能源等市场,降低汽车等关税,消除金融等服务业投资壁垒,改善市场环境,并采取切实措施削减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三)美国试图借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

2017年中国GDP达12万亿美元,增长率为6.9%,远高于美国的2.3%。2017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3%,按此增速继续增长十年时间,即大约在2027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此背景下,美国一直试图遏制中国的全面复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向日本发起了24例301条款案件调查,并通过贸易战等成功打压了日本的崛起及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日本先后被迫签署了美日半导体协议、美日结构性障碍协议,最后直接系统性地开放了日本的国内市场。通过301条款,美国成功地打开了日本的医药、半导体、钢铁、电信等市场,包括强迫日本于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和1987年签订卢浮宫协议,成功阻止日本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三、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双方贸易战已经拉开序幕,若任由事态升级,结果将是双输的,所以,中美双方都应以理性和智慧来化解矛盾。

第一,对美国经济而言,不仅其发起贸易战的目的不会实现,美国大部分工业品价格走高将引起通胀,损害消费者利益;中国对其农业品、汽车、飞机等的反制措施将挫伤其出口贸易,经济受损,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客户,美国大豆农民将损失惨重,同时汽车和飞机出口企业利益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美国当前激烈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优先”等霸权主义思想,会引起众多第三方国家的不满或质疑,将影响其与多数国家的国际关系。

第二,对中国经济而言,美国发起的贸易制裁将使中国出口受挫,经济受损。对农产品和化工品的反制措施将推升农产品化工品价格,利好该行业企业,但二者作为重要的上游行业之一将一定程度推升食品CPI和中游工业企业成本,进而冲击消费者利益并压缩部分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影响社会福利。

第三,对全球经济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起贸易战,将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当前正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刚开始复苏的阶段,经济还比较脆弱,贸易战对各国经济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

第四,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贸易战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短期内对股市打击较大。当前,经济复苏带动美国进入美联储加息周期、欧央行也进入“温和”退出量化宽松阶段,加息和退出QE进程的节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2018开年经济超预期美股大跌,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中美双方开展贸易战严重不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中方应对贸易战的对策

一味的妥协,对方就会得寸进尺,最终就丧失谈判权,没有谁在商业谈判中会采用这一策略。所以,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在美国抛出一些措施之后,会提出一些反制措施,反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双方能更好的坐下来谈。但需要尽量避免去激化双边之间的矛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美国提出的是针对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的“301调查”,以维系美国在高技术领域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中国有在提倡创新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关系到双方的核心利益,可预见谈判会非常艰辛,但依然要砥砺前行。

但只要双方都保持相对的理性,没有进一步去恶化双边关系的行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坐下来谈的结果估计是中国会做一些妥协,例如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和扩大开放,与此同时,美国也不太可能完全如现在所愿。预计中国在谈判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一些谈判策略,例如,在加大对其他经济体开放的过程中,与美国边打贸易战边谈,这样可以获取到更加主动的地位。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涉及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问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已有的规则对发展经济体来说并不是特别有利。例如,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实施垄断、限制或者扭曲国际贸易,抑制创新,大量存在。部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希望把包括限制性商业惯例规则在内的竞争规则纳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但由于部分發达国家以这是企业自身行为反对纳入而告终。但我们可以考虑在TRIPs的规则之下寻求立法来鼓励企业突破与创新。

当然我们也需要充分尊重美国政府和企业关切的问题,例如,针对目前国际技术转让规则缺失的现状,通过谈判,形成一个技术转让和技术受让方利益综合平衡的规则体系,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为今后建立国际技术转让多边规则体系奠定基础。尽管目前中国政府对禁止强制技术转让做出过国际承诺,但我们在对外宣传以及对外谈判过程中,可以考虑明确承诺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张伟.中美贸易战的演变历程、经济影响及政策博弈[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05):73-82.

[2]陈继勇.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5):72-81.

[3]余永定.中美贸易战的回顾与展望[J].债券,2018(08):32-34.

[4].中美贸易战评析与中美关系前景展望——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J].网信军民融合,2018(07):34-39.

[5]李晓.中美贸易失衡与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5-8.

[6]姚博.美国“301调查”和中美“贸易战”[J].亚太经济,2018(03):47-52.

[7]沈建光.论中美贸易战的八大误区[J].国际金融,2018(05):19-24.

[8]赵柯.中美“贸易战”原因、发展与应对[J].领导科学论坛,2018(10):3-13.

[9]任泽平,熊柴,华炎雪,罗志恒.深度解读“中美贸易战”[J].四川省情,2018(04):40-43.

作者:宗建明

中美贸易评析论文 篇2:

将中美贸易摩擦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从理论及现实两方面探讨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美贸易争端。在肯定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最终提出实践中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策略:建立健全贸易体制、法律法规、研究咨询机构、预警机制,妥善处理中美贸易争端。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争端 WTO 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 F704[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美贸易争端的必要性与障碍

争端解决机制是WTO极富特色,且能保障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设计之一。尽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良好运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如何使发展中国家充分有效地参与和利用该机制,却一直是影响该机制作用充分发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作为WTO成员方,熟悉WTO庞大体系所涵盖的各种机制,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对指导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有重要的作用。2004年3月,美国认为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退税政策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不符,将中国起诉到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欧盟、日本和墨西哥作为第三方加入了磋商。经过几轮协商之后,中美于2004年7月14日签订谅解备忘录,妥善解决了此争端。对中国来说,目前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绝大部分是作为第三方参加的,如在多米尼亚和洪都拉斯关于进口香烟的案件中,多米尼亚共和国主张如果能证明进口是合理的,就应当获得进口批准,但要确保在进口香烟时支付了相应的关税。中国作为第三方参与案件审查,参与了所有的程序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对WTO争端机制充分熟悉并良好运作的条件下,选择扮演第三方是非常明智的,而且目前我国也非常熟悉操作这一程序的全过程。中国是以发展中成员方的身份加入WTO的,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充分认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并积极主动地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对于中国充分利用这一解决机制以维护中国的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P127)。

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运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特殊待遇条款的空泛,虽然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书(DSU)在不同条款中对发展中国家有倾向性规定,但很多其实是流于宣言式的承诺,可操作性并不强。例如,第4.10条规定:“在协商中,各成员应特别注意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问题和利益”。但该条款并没有指明应当如何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别注意”。这些特殊待遇条款的实质内容空泛,难以具体执行。且利用该机制时高额的运转费用也使发展中国家难于应付,这突出体现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涉及很多极为复杂和高度技术化的事项,而发展中国家很难在本国找到能胜任有关案件的法律专家,在处理争端时不得不求助于发达国家的律师和专家,但其高额的代理费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严重障碍。这种财政和人力资源的制约,足以对发展中国家利用该机制构成“软制约”[2](P33)。就我国而言,整个对外谈判和协调部门相对较弱,国内缺乏有国际化水平、国际诉讼能力或者是有现代信息协调能力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因为这些组织的缺乏,美国所有的指控都要由商务部出面应对。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都要政府部门出面应对,往往比较被动,而且使得贸易问题容易变成政治问题,所以中国在这方面需要进行机制调整,以适应今后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3](P45)。

二、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策略分析

1.谨慎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我国加入WTO后,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无疑是重要和必要的。但是,DSU也主张“各成员国在投诉前应对这些程序下的行动是否有效作出判断”,“一项争端发生,所有成员国应善意参与这些程序,以谋求争端解决”。这一理念已经为多数成员国所接受。因此,笔者认为,中美贸易争端发生后应以磋商为主、专家组程序为辅的原则,忌讳随意采取报复措施。DSU提供了很多解决争端的途径,充分利用磋商、调解、调停等资源性的争端解决方法,特别是磋商,力争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报复只能作为一种不得已而要求授权采取的最后办法。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额合计达数万亿美元,在某些贸易问题上产生分歧是正常的,因为双方都存在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充分发挥磋商、协调等方式的作用,可以降低成本,也是为长远的贸易合作。即便采取报复措施,一要谨慎研究策略,争取与共同利益方联盟,再多投诉方的争端解决程序中增强实力。此外,还应加强与WTO秘书处以及争端解决机构的联络与合作,争取总干事的支持。

2.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制度”。根据DSB有关规定,任何WTO成员如果认为WTO所受理的其他成员之间的争端与自己有实质利害关系,在就此通知DSB和争端当事各方后,有权要求加入协商,如其协商要求被拒绝,则有权直接提出投诉;有权向专家组陈诉意见和向专家组和争端当事各方提供书面答复,收受争端当事各方提供给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的书面答复,并对其根据有关WTO协定所享有的利益造成损害的、已列入专家组程序的某项问题直接诉诸正常争端解决程序;有权向上诉机构陈诉意见和提供书面答复。这就是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制度。依据DSU第10.4条,第三方也可以成为当事方,通过正常的争端解决程序来解决问题,DSU保护每一个成员方提出申诉的权利。一般来说,除有支持被控方的个别情况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三方都是支持投诉方的。例如,在美国等国诉欧共体香蕉案中,共有21个国家作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向专家组陈诉了意见,提交了有关报告。他们都支持投诉方,并充分行使各项权利。就这些国家而言,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制度,既能保护其实质利益不受损害,又可身临其境和现场观察争端当事各方解决贸易争端的战略和战术,学习他国的应诉经验、吸取他国的教训。我国一直积极利用“第三方”制度学习经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2005年我国实质性地参与了15起WTO争端解决案件的审理。在日本紫菜案、美欧飞机补贴案等案件中,申明了立场,参与了规则的澄清和解释,从规则角度维护了我国的贸易利益,同时也积累了经验。

3.建立专门针对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和咨询机构。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专门针对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企业如果遭遇美国不公平的贸易措施,都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向该机构投诉,然后由该机构加以权衡,通过协商、谈判以及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这样的研究与咨询机构应当由法律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对外专门负责对美国出口商的投诉、应诉、信息收集、研究调查等事宜,对内受理国内企业投诉,展开调查,收集资料,同时做好应诉准备,包括核实美国指控事实,提出反驳,进行谈判等一系列工作。对美国诉讼制度及美国外贸法的全面、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是一项大工程,单个的研究者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完全胜任。政法有关部门或者学术团体也可以在这方面做许多工作,如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分工协作、各种必要条件的准备等。美国外贸法的内容丰富庞杂,既包括货物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即调整公平的贸易活动,同时也制约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从广义上讲,既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也包括对外制裁中所涉及的诸如停止对外援助、对外担保的规定。因此,权威性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建立可以为我国妥善解决中美贸易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应对措施,不仅可以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尽量避免或减少中美贸易争端的产生。

4.建立针对美国贸易信息的动态预警机制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并健全行业组织。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针对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三大预警机制,这包括对美国国内市场变化与相关产业的动态调查与分析,按产业分门别类建立相应的国家级数据库,动态的监视和预警两大机制将有效地保证我们在WTO争端解决中掌握充分的信息[4](P7)。通过对我国向美国出口的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等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整理和分析,建立损害预警数学模型,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预警信息,实现产业保护工作的前置化,以求达到有效的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作用。如美国倾销法规定,对于被指控的外国商品的调查期限是投诉当月往前推5个月,往后延至该月月底,且将此期间的销售价格加权平均计算。如果有了预警机制,企业及时进行提价并签订成交合同,将对减少商品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的幅度起到积极补救作用,以致可能促成反倾销的撤诉或最终作出否决倾销的裁定[5](P149)。此种动态预警机制的运行与建立应由政府负责,因为这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可能建立。当然,非政府组织可以协助政府工作。当这种动态预警机制形成后,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高效沟通机制。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的良性循环可保证企业获得最及时的信息。

5.深入研究美国外贸法并完善我国国内相关立法。WTO协定建立的实体规则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在程序上的保障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WTO成员方有义务使其国内(域内)法与WTO实体规则相一致。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2条之规定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践,这种义务并不要求WTO成员必须在其国内(域内)直接适用WTO法,而是指各成员必须是其国内(域内)法与WTO法不相抵触,除非根据例外条款可论证为正当。例如,经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的许多贸易争端案件,就是起因于成员的国内政策或法律规定违反了WTO规则,而作出相应修改结果的。WTO协定是各成员方依宪法程序正式批准的国际条约,各成员方的立法机构在批准这一协定时也应承担使国内立法同WTO规则相一致的义务。任何国家的国内立法与WTO规则相抵触,就可能被裁定违背WTO规则并受到制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6条第4款明确规定:各成员国应保证其法律、规章与行政程序符合附件各项协议规定的义务。

6.培养本国的专门法律人才介入中美贸易争端诉讼。DSB形成的是国际法律体系,所以它所受理的争端像国内法律体系一样需要律师的介入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WTO争端解决需要代表政府的外交和外贸主管机构的官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名列全球第四贸易大国,理应在WTO争端解决的专家组成员方面贡献力量,乃至有可能在上诉机构占一席之位。但是,这些官员、专家组成员或上诉机构成员,毕竟是极少数资深官员或专家才能充当,而与企业日常的对外贸易及其可能的贸易争端密切相关的是一大批精通国际法与WTO规则、外语熟练的高级律师。无论是企业、行业组织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都需要依靠这类专业法律服务人才方可在WTO整顿解决的过程中成竹在胸。我们现在正是缺少这样一支国家级的专业律师队伍。我国应逐渐培养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同时,积极向DSB推荐适合担任专家小组成员的政府和非政府人士[6](P11)。以往在美国国内的贸易争端中的应诉,我们聘请的都是美国当地的律师,费用十分昂贵,我国企业难以承受,导致很多反倾销案件的涉案企业无力应诉,从而被征收过高的反倾销税。如果企业可以聘请到我国的专门法律人才不仅会节约诉讼成本,也可以有力的增强处理涉外案件的实力,对于将来必要时将中美贸易争端诉诸于DSB的起诉、应诉都具有长远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WTO本身的争端解决程序并非是WTO成员方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WTO成员方除可适用上诉程序外,还可自行达成仲裁协议,把贸易争端付诸仲裁。仲裁必须完全自愿的,并非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程序。WTO争端解决机制也并不排斥成员方求助于仲裁[7](P19~20)。因此中美贸易争端的解决也可以通过仲裁协议来解决。我国应当以一个世界贸易大国的胆略,建立起能够快速反应处理贸易争端的权威机制,娴熟机敏地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戴小东.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及改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 张小玲.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程序及评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9).

[3] 唐娅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措施[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4] 李洪雷,赵岩.中国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05(4).

[5] 陈泰峰.中美贸易摩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余敏友.简论我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0(11).

[7] 于志远,孙笑非.WTO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责任编辑/王丽君)

作者:刘牧扬

中美贸易评析论文 篇3:

“中美轮胎特保案”的评析及启示

[摘要]对于最近的中美贸易关系来说,轮胎特保案无疑是一个具有影响的事件。它不仅关系着中国数十万产业工人和多个轮胎厂商,也是全球瞩目的奥巴马政府是否真正履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风向标。在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世界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时候,中国轮胎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这次贸易争端,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轮胎;特保案;特保措施

一、案件简介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

2009年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做出了最终裁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措施从9月26日起正式生效。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

二、涉及的主要法律条款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特别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针对来自特定成员的进口产品采取的措施。即在WTO体制下,在特定的过渡期内,进口国政府为防止来源于特定成员国的进口产品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而实施的限制性保障措施,因此特保措施只针对原产于特定国的产品。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中特别规定了针对中国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特保”实施的期限止于中国加入WTO后的2013年12月11日。根据该条款的规定,WTO成员如果确定从中国进口产品数量激剧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者产生损害威胁,造成市場扰乱,进口国就可以采取保障措施机制进行特保调查,限制进口。

2000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四部分加入了第二章“进行贸易救济,避免美国市场遭受市场扰乱和贸易转移”的内容,该法第421节就是对中国设置的特保调查条款,根据该条款美国国会的特设机构ITC可以自动或者应申请启动对中国的特保调查,并由ITC的6名委员投票在60日内作出决定。如果ITC裁决损害成立,将在20天内向总统和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交一份报告,USTR在55天内向总统提出是否采取措施的建议。在此期间,USTR举行听证会,进口商和中国政府可以就此问题进行陈述和磋商。在收到USTR建议书的15天之内,总统将公告采取具体措施,但总统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视国家的经济利益决定采取或不采取任何措施。

三、案件评析

首先,此案中,美方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缺乏必要的事实依据。{1}根据WTO规则,特保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进口量激增;二是进口的激增对某个产业造成损害。2007年以来中国轮胎产品对美出口增长并不明显,2008年中国对美轮胎出口金额约22亿美元,2008年比2007年仅增加了2.2%,2009年上半年比2008年上半年同期还下降了16%,从数据看来,上述两点都不成立。其二,中国涉案产品主要供应美国的维修市场,而美国自产轮胎主要供应原配市场和替换市场,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其三,美国内轮胎产业的经营状况在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前后并无明显变化,即使在中国产品出口增幅最大的2007年,其盈利情况也表现良好;其四,美国内产业关停3部分工厂和生产设备的行为是出于选择高端市场而主动进行的结构调整,与中国产品的进口无关。即使美国停止进口中国产轮胎,此类轮胎仍要从其他国家替代进口。因此,此案的特保措施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保障措施的范围,是对特保措施的滥用。

其次,此案的发生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当前,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利益分配的两极化趋势、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政治制度的对撞等因素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导致贸易摩擦的数量、领域和范围日渐扩大。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总是依据一定的贸易保护理论,不断地变换方式,采取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国内产业。这些行为看似合理,实际上则是贸易保护,必会引发相应的国际贸易摩擦,这是构成我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加上近年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各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大,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利益都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发达国家往往是为了争夺市场或缓解国内政治经济压力,发展中国家则是为了扶持本国的幼稚工业和维护民族经济的发展。这次特保案起诉方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劳工团体一直是奥巴马的铁杆支持者。美国失业率的攀升对奥巴马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奥巴马不愿因坚持自由贸易而开罪劳工团体,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滥用特保措施,是向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压力妥协的表现。其次,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偏高的中国产品成为主要牺牲品。

再次,此案的发生影响颇大。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措施实行之后,对中国的轮胎行业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是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0 亿美元,10万工人可能因此失业。2008年,中国的轮胎产量已经达到3.5亿条,其中40%出口,出口中又有30%是出口到美国。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产品关税将由现在的3.4%,直接飙升到35%,也就是说,裁决后第一年的关税税率将比现在增加10倍。以一条出口到美国价格为39美元的轮胎为例,按照35%关税征收的话,价格将增加1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这个轮胎的价格将比现在的价格上涨二成多。这样一来,我国轮胎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中国轮胎将面临着金融危机和贸易壁垒的双重打击,中国轮胎业很有可能失去美国市场。间接影响是“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连锁反应,将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根据WTO规则,如果美国对中国的特保制裁得以实施,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特保措施的实施,不仅意味着中国轮胎失去美国市场,更令人担心的是,其他的WTO成员国可以不再履行任何程序,直接实施同样的特保措施。美国的贸易保护会给其他国家的效仿创造契机,严重影响中国的轮胎出口,给轮胎行业带来较大冲击。例如,2009 年5月18日,印度也发起对我国乘用车轮胎的特保调查;到了6 月18 日,巴西开始对中国的客运、货运子午线轮胎进行“反倾销税”调查;此外,德国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税”调查,而阿根廷又要对我国的轮胎进行“反倾销税”调查。美国的始作俑者很可能会让贸易保护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各大主要贸易国展开,使我国的轮胎行业不仅丧失北美市场,还可能止步南美,甚至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市场也会相继萎缩。

四、给我们的启示

一、面对贸易摩擦,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须三管齐下

在“轮胎特保案”中,我们看到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面对美国的“特保”措施,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面对,强烈应对。中方在此次“轮胎特保案”中反应迅速而果断。中国政府除了积极上诉到WTO争端解决机构寻求解决方案,中国商务部还在48小时之内迅速采取了适当的反制措施,毅然决定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中国橡胶工业、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轮胎分会以及中国全体涉案轮胎企业于9月12日共同发布了致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的抗议信以表示强烈抗议,此外还与美国轮胎工业协会和美国轮胎制造商产品协会进行沟通,积极斡旋,积极拉拢在美的利益攸关方。中方通过更加切实有效的手段捍卫了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此举可以让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感到特保案通过的严重后果,同时可以防止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实行惩罚性关税。

二、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的建设,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此次奥巴马政府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幕后推手”是美国的行业协会。而我国的行业协会力量相比显得微弱。在出口的量上、出口产品的价格上,行业协会几乎没什么话语权,影响力较小。中国虽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但缺乏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企业和行业领袖,加上很多产品更多的是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产,除了品牌质量受到影响外,面对贸易摩擦,中国企业往往被动的接受,行业间的相互压价和诋毁也一直存在着,所有这些因素都无形中让中国行业在与发达国家对话中处于劣势地位。中国国政府应花力气扶持行业协会的成长,让行业协会成为一个共享信息、协调价格和交易量的平台,使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建立行业协会预警机制,及早组织企业正确应对,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三、适当提高出口轮胎价格

我国的轮胎出口商品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一直靠价格低廉取胜,正是因为凭低廉价格去占领市场,才屡屡被扣上倾销的帽子。低廉价格不仅把污染和劳资问题留在了国内,把福利拱手给了国外,而且在国际贸易上还遭遇碰壁。因此,中国应该有限度地提高商品出厂价格,我们产品价格低廉,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工人的工资待遇比其他的国家低,如过我们增加工人的待遇,恰当地提高商品的价格,既能避免被扣上“倾销”的帽子,又能达到藏富于民的目的,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形成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经济复苏与发展。

四、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

实现技术升级,不断创新,这是中国制造必须要走的路。我国企业应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优化出口结构,把开发生产高附加值轮胎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出口轮胎向中高档发展,创出占领国际中高端市场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名牌,并积极开展体系认证和国外产品认证,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我们自主品牌的轮胎产品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技术再得到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我们的重点企业可以利用技术优势到国外投资和合作建厂,防范国外贸易壁垒风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轮胎生产、出口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力促轮胎出口从数量型向技术型、效益型转变。

五、扩大内需,降低对出口过度依赖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市场需求疲软,直接影响到我国轮胎等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外市场依赖性较大的行业。以中国轮胎为代表,对国外的市场依赖就过大,一旦遇到某一个国家抵制,就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受影响,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特保案给我们的启示是,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高内需占GDP比重,其意义不仅在于保增长,也是很好地规避贸易壁垒,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途径之一。

六、加大中国轮胎行业整合力度

国内轮胎业产业结构不均衡,厂家虽多,但没有形成整合成集团化的规模,不具有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实力;产量较高,但高技术含量的少,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低端徘徊。企业为抢占国际市场,产品大幅降价,恶性无序竞争激烈,尤其是最几年,轮胎出口价格竟降了将近一半,从而成为国外对我轮胎反倾销的重要证据。有分析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轮胎生产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仅为40万~50万条/年,生产能力在100万条/年的大企业仅有15家,超过300万条/年的有3家,而美国46家生产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为440万条/年,我国60家定点轮胎企业的产量还不足国外一家大公司的产量。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集团效应,企业各自为政,从而引发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所以,我們有必要继续加大轮胎行业的整合力度,逐渐形成行业的拳头,那时,自然会在轮胎国际贸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七、建立出口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加强对对外贸易规则和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建立出口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必然要求。在对外贸易中,风险无处不在,而防范风险防范的意识似乎并不被中国企业家重视。这就要求企业要逐步熟悉WTO和相关国家的贸易相关规则,密切关注国外市场的相关法律、信息以及出口产品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要求,按照规则的要求来进行交易,解决争端,减少损失。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统一的轮胎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制度,建立出口价格预警机制,规范轮胎出口市场。

结束语

当前,中国的出口贸易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贸易摩擦多发期,我们不能忽略贸易壁垒问题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我们要找出国外既存和潜在的贸易壁垒,通过国家、行业、企业共同提出我们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使中国能够与国外的贸易壁垒形成对等和均衡关系,尽量把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从而有效保护中国对外贸易利益。当然,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加快中国的产业升级,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由以价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真正改变中国产品低价低质的国际形象。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郭波.新贸易壁垒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大伟.美国轮胎特保案,给中国外贸企业的启示.法律博客,2009-9-15.

[3]中国轮胎业受困中美特保案,行业整合迫在眉睫.中国新闻网,2009-9-12.

[4]从轮胎特保案谈美国贸易保护得与失.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9-9-7.

[5]龚雯.“轮胎特保案伤害了谁.人民日报,2009-9-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一部分第16条“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谢海燕(1980—),女,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系教师,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作者:谢海燕

上一篇:法律本科毕业论文下一篇:高职通信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