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23

[摘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调研目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的现状,分析其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和实施方向,探索建立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具体路径,建立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养成教育、道德素养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科学有效地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功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篇1:

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探讨

[摘要]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社会实践是最好的途径。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它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导向相互促进,避免相互弱化,有效地解决了思政教育理论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分离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为学生正确处理“遭遇” 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环境影响 思政教育 教育合力

[作者简介]童志坚(1978- ),男,广东肇庆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珠海 519090)王晓(1976- ),男,广东湛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叠加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Y0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距离的最好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要加强对实践育人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高校,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两者中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是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有必要加强社会实践在这两者之间作用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高校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要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必须形成两者的教育合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理论性、主导性的特点;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把思政教育理论性、主导性与环境影响泛化、不确定性联结起来,是两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1.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体现。思政教育主导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保持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书本理论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增长才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辅导,在理论、实践的方法、实践过程上引导学生,这就保证了实践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是落实思政教育主导性的过程。

2.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对人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对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多元、社会信息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属于人类改造的对象也纷纷纳入人的客体的范畴,人们的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另外,当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少或者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激化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其不断地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思想的塑造除了学校的思政教育外,更多地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社会历练,对社会事物难以产生直接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各式各样的主张、海量而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泛化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取舍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迷失自我、价值观念模糊的特点,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有效性,对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会实践具有联结理论与实际,实现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影响辩证统一,形成两者教育合力的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它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坚持与教育方向的把握;社会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的泛化、不确定的影响,并没有排斥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反而彰显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人为了避免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更需要有主导性的思政教育的引领;社会环境越是复杂,这种主导的作用就越是必要。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理论,应用于处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又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有效地应对了环境影响对学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实现了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泛化、不确定性影响的统一。

二、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人造环境”是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了有意识改造或选择的环境,实践过程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杜威曾经说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控制结果所依赖的条件,而这种行动是有理智指导的,是掌握条件、观察顺序关联的,是根据这种知识来计划执行的。”①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进行选择、营造、分析、思考的过程,社会环境在这里变成了“人造环境”, 摆脱了通常意义下环境对人影响的模糊、泛化倾向。

2.社会实践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环境影响导向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让复杂的社会环境服务于思政教育目标的问题。社会环境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抵消的可能;当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时,环境和思政教育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环境影响抵消学校的思政教育效果,阻碍思政教育目标实现,使得学校教育弱化或者无效时,两者是相互弱化的关系。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思想的思政教育活动,它通过把思政教育理论内容应用于创设的“人造环境”,进而引导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互促进,最大限度避免相互弱化情形的出现,这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实践还是解决理论与现实环境相脱节的最好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合力,这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达到知行结合的最好路径,也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目标所在。

1.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无法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对“美德”知识的理性把握,认为知识能培养出良好的伦理社会,能使人更亲近神性,培养出近乎神性的勇敢、节制、敏锐、快捷、荣誉、正义、诚实等美德。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都是有必要的。然而,学校理论教育,以及学校本身是无法替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因为学校理论教育无法替代学生亲自对生活的体验,而且学校本身也无法完全地重复社会生活的场景。因此理论教育本身不足以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

2.注重环境的影响也不能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了环境对人行为、思想的制约性,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这句话指出了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怎样的社会环境,就有怎样的思想道德意识。德育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华生甚至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把儿童训练成“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③因此,思政教育是无法离开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然而,面对环境影响的泛化性、不确定性,如果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学生的现实活动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环境影响并无助于思想水平的提高。

3.社会实践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问题的最好办法。实际上,无论是杜威强调的“学校即社会生活”④,还是陶行知所说的“社会即学校”⑤,实际上都是强调教育要把学校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现在思政教育存在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的问题,一是表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情况。学校生活归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归社会生活,两者缺乏糅合和融合。二是表现在学校所教授的理论落后于现实、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三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有于现实生活。上述的问题,都不是理论学习或者注重环境的影响可以解决的,因为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环境的影响,都是外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过程,这种影响要真正地作用于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行为,把这些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实现由主观到客观的升华。

实践之所以能解决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分离,一是因为实践的过程衔接了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把握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把环境与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学生才能在加深对理论问题理解的同时,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而不行,实为不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思政教育目标,不能只看学生是否掌握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现实的问题。二是因为社会实践实际是学生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方式,解决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实践是主观到客观的升华过程,是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好的锻炼与检验。杜威认为:“为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⑥,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场景,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体验与参与的过程中思考与把握现实世界。

四、社会实践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现实价值

1.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对学生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认识是人正确评估自己、获得进步的基础,学生成长的过程离不开自我认识。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与评价,除了受到自身心理特征影响之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是主动地融入社会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改造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影响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人的自我意识在影响环境与受环境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健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才得以形成与发展,离开了环境,人将“不可能想到自己有什么品格,不可能想到他自己心灵的美丑,如同他也不可能想到他自己的面貌或美丑。”⑧因此,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强化已有优点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形成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个体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经历把理论应有到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思政教育要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需要经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良好的行为的过程。”⑨社会实践实际是担当起了将内化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良好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内在素质的提高。“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⑩社会实践中,学生具体参与实践,在现实环境中获得经验,是外在学习到内在学习、达到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耶鲁大学哈雷霍因进行的“诚实与欺骗问题”研究实验得出“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景决定”的结论,说明了仅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知识,熟记道德信条的德育教育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道德知识成为人的内在素质,还必须经历把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道德情景的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为人们正确处理“遭遇”奠定基础。“遭遇”指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突然碰到的、少数重大的、特定的事情,迫使我们在两种可能之间做出选择,使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发生变化。理论上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对人怎样处理“遭遇”有重大影响,但是社会实践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的思政教育活动,是主观到客观、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处理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与预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与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重大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面对无法预料的人生遭遇、重大抉择、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和启发,更容易帮助他们合理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总之,必须深化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之间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促进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之间教育合力的形成,这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未来,我们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①(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5.

②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6.

③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64.

④⑥⑩(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87,87.

⑤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1.

⑧(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06.

⑨李辉.现代思政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98.

作者:童志坚 王晓

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篇2: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初探

[摘 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调研目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的现状,分析其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和实施方向,探索建立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具体路径,建立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养成教育、道德素养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科学有效地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教育

一、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含义和现状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使大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他们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的优势,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改造世界观、价值观,把农村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走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

拓展和深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功能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客观要求。在目前大思政的格局下,我国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面临创新发展的崭新课题,一方面要使社会实践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切实发挥“实践育人”的最大优势;另一方面要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模式进行规范化建设,尤其是要扩大和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将其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载体,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提升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实践锻炼,其教育形式灵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能有效地锤炼同学们的道德践行能力。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政导向和有效路径,可以拓宽和发展思政教育的渠道与空间,使得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这不仅改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思维,同时还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广泛和深入开展对于进一步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发展,对于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政教育方法,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鲜活的实践载体,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说,处于一个信息高度畅通的时代,高效率、多方式、广受众的新媒体使各类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观点的复杂多元,给大学生个性化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高校思政第一课堂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要进一步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引领作用,就必须改进工作方法与手段。通过将高校课堂思政的教育内核主动融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锻炼中,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社会实践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的实施路径

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和水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要以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为突破,击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壁垒,将学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行知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从“活动”走向“课程”,从“碎片化”迈向“规范化”,從“运动式”转向“常态化”,进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砥砺爱国情怀,担当青春使命。

(一)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内涵,推动实践育人的内核建设

为了更好地融合思政教育,进一步提高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内核,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和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和过程辅导,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 与切实解决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覆盖面和实际深度,让思政教育工作下沉到每个开展实践活动的学生团队,落实到每个大学生的理论教育与学习实践中,可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过程辅导、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和制度抓手,更好地在实践锻炼中为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坚持社会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注重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构建“全员化参与,沉浸式教育,项目化管理”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围绕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目标,以“坚定理想与信仰”为核心,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引领,以信仰筑基、梦想领航、实践助力,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在主题活动中涵养爱国之情、在实践锻炼中砥砺报国之行,强化社会实践的思政育人功能,打造青年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二)实现思政教育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行合一,强化实践育人的实施路径和实际效果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始终坚持“因时而进”,紧扣青年工作时代主题,坚持把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行动总揽,突出实践导向,强化活动内涵和水平,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切实发挥起社会实践辅助延伸思政课堂的重要作用。例如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宣讲报告、学习座谈、调查研究、政策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调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等,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艺术创作、惠民展演、全民阅读、文化普及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环境治理、科普宣讲、社会调研、发展献策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围绕疫情防控攻坚战,鼓励学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典型事迹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让青年大学生自己组队立项开展丰富有内涵的实践活动,让“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的更有温度、更有实感、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三)进一步深化和培育“三下乡”社会实践精品活动,深化实践育人的品牌化

要进一步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效能,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工程,高校要积极探索“特色品牌+基地共建+评估提升”的社会实践工作模式,第一是深化社会实践特色品牌的建设与推广,可以结合重点项目立项发布会以及优秀项目评选交流会,选树和推广优秀项目。以“价值塑造”为统领,打造一批高水平、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提高青年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二是注重榜样引领作用,树立社会实践团队中的优秀典型和挖掘感人事迹,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通过组织开展了座谈、交流、访谈等为主要形式的交流活动,把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向广大学生宣传,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扩大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三是进一步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反馈与总结,建立科学可持续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效评价机制,通过实践基地的满意度测评、受助对象的反馈评价调研、以及学生自身成长水平评估等方式,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映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系统融合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11):75-77+109.

作者:余婕

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篇3: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及策略探讨

[摘           要]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育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新时代教育工作而言,思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需求。思政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难点以及重点,为确保高校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成为全方位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各高校必须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该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产生了明确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育人机制。以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基础,探究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该基础上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以及其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构建路径;构建策略

课程思政是教育工作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教育理念,早在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就对课程思政作出了明确的说明,同时也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会议指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以学生的品德培养作为核心,因势利导,因时而进,通过全方位、全程性的教育方式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其他课程应当与高校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形成协同效应[2]。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想要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在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基础上打造多样化、立体化的思政课堂,通过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关联的方式扩大思政课堂的覆盖面以及增强其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目的,促使高校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3]。

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核心要素

根据社会发展以及高校教学工作需求,高校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核心要素可分为三点,分别为思政元素、教师元素以及协同机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展开过程中,思政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主体责任,发掘高校课堂之中的思政元素,与其他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从而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

(一)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关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自教育改革工作展开以来,相关部门就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其地位多次进行说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教学课程的主要指导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展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提升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其理想以及信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政治信仰,促使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对思政元素进行进一步说明,思政元素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观、法制教育、劳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等基础上所构建的思政理念。为推进课程思政理论发展,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凝练高校教育工作中的思政元素,將高校课程之中思政元素所包含的文化素养、价值理论、制度规范、道德修养等理念与高校专业教学工作互相融合,提升高校专业教学工作精神层面的影响,从而达到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目的。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对于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工作而言,教师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没有教师的努力和支持,何种教学方案都无法顺利展开,也无法取得成功。为达到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教学目的,作为高校思政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之中,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学素养将高校课程打造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给予课程教学,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促使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协同机制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想要达到高校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目的,高校必须形成一体化、全方位、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课程,全方位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在课内外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协同作用,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校教育工作中,从而达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的。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展开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师生协同,担任高校教育工作的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对协同育人的认知度,构建良好的协同育人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效用,而学生则需要在接受课程教学后,及时将自身的课堂感想以及收获反馈给教师,通过双方之间的协同合作,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的。其次是部门协同,高校之中的各个部门需要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供理论支持,组织学生以及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之中,提升课程思政的凝聚力。再次是课程协同,为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高校教育部门需要将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构建集思政课、专业课与通识课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最后是知性协同,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探究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理论思想,同时还需要通过课题实践对相关理论展开进一步探究,通过该方式实现高校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理论以及实践的共同发展。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体系构建障碍

目前高校教育领域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概念以及其目标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多所高校已经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以及实践,但是在实际的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工作展开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大部分担任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对课程思政理念的信念不足,对课程教学方式认知也存在误区,在教学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误区,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够得到有效解答。信息化背景下,学生思维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出现不良思想,而高校思政课堂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产生思政学习的兴趣,思政课堂自然无法产生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其次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教学改革力度不足,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展开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力度不足,只是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案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并未将更多的实践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仍旧处于单一、形式化、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不足的状态中,思政课程无法产生应有效用。最后是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脱节,早期高校思政教育较为重视内部工作的细化性,在教学工作展开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学工作过于细化也会导致不同教师之间缺乏联系,部门与部门之间并未形成有效沟通,高校教师管理机制对教师所产生的约束性也不足,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未产生联系,在实际的思政课程教育工作中也存在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存在教学过程较为随意等问题。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

(一)加强内部监督,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为确保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过程中,担任高校教学工作的教师能够充分配合教学工作,首先高校需要改善目前的教师管理方式,根据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需求重新构建高校教师管理机制,在高校内部构建课程思政监督小组,通过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提升高校教师的执行力以及配合度,确保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能够顺利展开。其次高校需要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制定详细的课程评价标准,根据高校的思政课堂需求以及课程思政的建设目的,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开始,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成果结束,对其展开全方位的评价。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管理层需要通过高层监督、协调等方式加强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度,探究不同學科与高校思政课堂之间的关联性,加大其融合的力度,通过该方式切实有效将高校思政教育贯彻在大学教学工作之中。

(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展开校企合作

早期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无法产生其应有效果的原因之一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新时代教学工作要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确保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实现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需要加强思政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现状以及高校思政教育需求,合理选择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切实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促使其参与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工作之中,通过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之外的知识,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达到提升高校思政课堂实践与理论教学共同发展的目的,高校需要加强与社会之中各大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工作提供更多实践学习资源,通过企业培训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一)优化高校师资队伍

对高校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工作而言,教师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首先需要对高校内部的师资队伍作出进一步优化,提升高校之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工作从思政教师专人教育方式转变为高校教师全员努力教学方式。首先高校需要对内部的教师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学,通过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度,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思考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校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校需要对教师展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提升其政治素养以及政治理念,促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者。为进一步优化高校师资队伍,高校还需要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培训、学校会议等诸多方式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案达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教学目的。

(二)建立科学化教学体系

想要达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目的,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必须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工作提供明确的教学依据,通过完善的教学体系,促使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能够顺利展开,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高校管理层需要深入了解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亲自参与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工作中,通过亲自授课、亲自分析等方式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工作提供指导方向。其次高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完成高校内部教学资源的整理以及统筹工作,根据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需求为其制定相应的课程规范以及课程评价标准,通过模范课堂讲解、课程试点、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最后高校管理部门需要针对高校之中的教学工作展开现状,为高校内部的教师制定明确的管理方案以及薪资激励机制,根据高校课程的专业特点,制定明确的管理规范,提升全校运行的协调性,通过恰当的薪资奖励以及严格的管理机制提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植入高校工作人员心中,促使其时刻发挥自身的教育责任,成为大学生品质以及道德发展的引路人。

(三)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

为达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目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思政课程的建设力度,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而言,思政课程是该机制展开的基础,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必须加大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建设力度,高校思政教师应根据目前思政课程教育工作的需求,完善思政教材,提升思政课程的专业性,将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与思政课堂相结合,满足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需求,切实有效地解答其问题。

(四)建立学校、社会合作体系

对学生而言,其在社会各方面所接收到的信息均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念产生影响,因此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展开过程中,高校需要加大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力度,通过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网络平台等方式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家校合作,高校需要定期与学生家庭展开沟通交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提升学生家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促使其在后续的生活过程中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其次是校企合作,通过企业文化宣讲以及企业实践等方式加强高校学生对外界社会的认知,提升其道德素养。最后是对网络平台的应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主要构成,因此高校必须加大对网络平台的应用力度,对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提升其与正能量的接触量。

五、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工作仍旧处于发展过程中,为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促使高校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需要加大对各种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措施的研究力度,根据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需求以及教学现状循序渐进构建课程思政协同体系,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燕.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30-32.

[2]王毅.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及策略分析[J].教师,2020(32):3-4.

[3]嵇娟娟.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路径及策略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40):104-105.

◎编辑 马燕萍

作者:何飞红 何青松

上一篇:科学论证融入科学教育论文下一篇:职教理论与实践结合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