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竞争力基础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一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程度。所以,在影响国际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企业处于核心的地位。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0引言什么是“国际竞争力”?经济学界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际企业竞争力基础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际企业竞争力基础研究论文 篇1:

德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做法与启示

摘要:2008年是德国实施高科技战略的第三年,德国的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保持领先,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创新机制和氛围也不断改善。德国高科技战略的贯彻实施进展顺利,并提出了科研国际化战略,出台了多项科研计划。

德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做法

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德国的传统石化能源是比较缺乏的,这迫使德国政府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政策,其政策目标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替代能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了达到国家能源目标,德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德国长期的能源目标是:到2050年一次能源的总消费量中可再生能源至少要占50%。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能源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具体的措施包括:2

2008年3月,德国联邦教研部推出了“能源基础研究2020”新计划。该计划确定的资助重点有:对能源的有效生产、转化、储存、利用和输送的研究;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的研究。2008年6月,德国政府通过第二份保护气候方案,目标是到2020年之前减排二氧化碳40%。德国还提出要限制重型运载车辆排放,对超标者要执行严格的罚款和准入制度。

2008年德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取得了理想进展,根据联邦环保局的数据,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了22.4%,超过了《京都议定书》21%的要求,这和德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是分不开的。德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研究领域包括:研究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室气体存储技术,生物多样性研究,在海洋、极地研究和地球科学等学科开展整体地球的自然平衡过程和相互作用以及对气候周期影响的研究。

为了达到气候保护目标,加强气候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德国联邦教研部建立了持续资助能源研究的机制,教研部在2008年对于这个研究领域的项目资助金额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1倍。联邦教研部2008年拨出3.25亿欧元用于能源研究,其中至少1.25亿欧元用于资助项目,大约2亿欧元用于资助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的科研机构。到2010年项目资助的金额还将进一步显著增加。在2007年的基础上,教研部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计划”下出台了资助计划“气候保护”——气候保护研究和气候变化影响”。该计划的资助重点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生物能源

生物质的能源利用也是“能源基础研究2020”新计划的重点课题之一。为了把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德国联邦教研部还发布了一个资助项目“生物能源2021——关于生物质能的利用研究 ”。该项目计划资助规模为5000万欧元,资助时间为5年。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有选择地研究和开发来使现有的生物质利用技术更优化,使各种生产方法互相连接(梯级利用)以及开发出新的方法,以使有限的可支配的生物质原料尽可能有效和持久地利用。 3

为鼓励发展生物能源发展,德国制定了多个相关法律和法规,主要有《再生能源使用资助指令》、《农业投资促进计划》、《农业领域生物动力燃料资助计划》、《复兴信贷银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资助计划》和《再生能源法》(EEG)等。在上述法规中,《再生能源法》对生物能源的资助做了较全面的规定,用生物能源发电可获得补偿及多种补贴。

为了鼓励生物能源应用,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4

再生能源发电新设备投资补偿:再生能源发电新设备可获得政府的投资补偿,补偿幅度是以设备投产的年度确定的,补偿期限为20年。设备的功率和所使用的原料及技术性能(发电和供暖)决定补偿幅度。小型设备的补偿较高,这是为了鼓励大众使用再生能源。为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补偿幅度每年降低1.5%。再生能源发电新设备投资补偿主要标准(欧分/千瓦小时)如下:生物质发电设备补偿3.9欧分至21.5欧分;垃圾填埋、阴沟和坑道气发电设备补偿6.65欧分至9.67欧分;太阳能发电设备补偿45.7欧分至62.4欧分;水力发电设备补偿3.7欧分至9.67欧分;地热发电设备补偿7.16欧分至15欧分;陆地风能发电设备补偿8.7欧分至5.5欧分(起始与结束阶段的补偿标准);近海风能发电设备补偿9.1欧分至6.19欧分(同上)。

生物能源、混合能源和技术创新补贴:除了补偿外,德政府还对使用生物原料和技术创新发电及发电-供热联合设备给予补贴。补贴具有能源政策的导向功能,补贴不是采用递减方式,不同类型的补贴可以累加。为鼓励多用能源植物和森林木材,政府给予用生物原料发电的500千瓦以下设备每千瓦时(下同)6欧分的生物能源补贴,500千瓦以上至5兆瓦以下的发电设备给予4欧分的补贴;木材发电的补贴为2.5欧分;20兆瓦以下的发电-供热联合设备可获2欧分的混合能源补贴。此外,混合能源如使用特别新颖和有创新的技术将获得2欧分的技术创新补贴。德还鼓励新建沼气设备和利用植物原料,原则上小型沼气设备和植物原料设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能源补贴。

税收优惠:目前德对动力燃料征收较高的矿物油税,每升汽油的矿物油税高达65.4欧分,每升柴油的矿物油税为47欧分。为鼓励人们使用生物动力燃料,德对生物动力燃料免征矿物油税,该优惠措施将持续至2009年。

进口关税:德对国外进口的生物动力燃料征收进口关税,使巴西等国低廉的生物动力燃料难以进入德国市场。德国对生物能源的鼓励措施使得生物能源的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如果德生物能源技术向能源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出口,其市场前景可观。德可供出口的生物能源技术主要有家用小型生火炉、功率强大的生物柴油生产设备等。生物能源在德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它将改善德、欧洲及世界上混和能源的发展现状。

风能5

德国在2001-2007年保持世界风电第一,到2008年底累计容量达到2390万kW。德国风电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其固定的上网电价政策。该政策自2000年开始实施,2004年对电价机制和电价水平内容进行了修订,根据不同风电场的资源条件,按照保证一定的风电投资回报率的原则,确定风电上网电价,基本水平是8.7欧分kWh,对新建项目每年递减2%,到2008年风电电价基本水平为8.03欧分/kWh,仍为常规能源电力上网电价的2倍左右。

为了鼓励投资商开发风能资源条件一般的风电场,德国在2008年6月又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上调了风电上网电价,自2009年起,新建项目电价为9.2欧分/kWh,每年新建项目的电价下降幅度也由原来的2%调整为1%。此外,考虑到陆地资源有限,德国大力鼓励海上风电开发,根据新政策,到2015年前,海上风电电价将保持在15欧分/kWh,之后降为13欧分/kWh,且年降速为5%。德国国内预计,新政策将有可能使德国回归风电增长大国行列,为实现德国政府提出的2020年陆上风电4 500万kW、海上风电1 000万kW的目标提供保障。

德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立政界、经济界和科技界共同组成的创新联盟是德国高科技战略促进科技和经济界合作的重要机制。高技术战略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创新联盟,使创新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所有重要环节。德国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资助创新联盟的研发工作,动员和带动了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同时,由于创新联盟的设立也确保了科研成果的应用前景和资金投入,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投资安全感,保护了它们的研发投入积极性。

目前,在教研部的负责领域内已经形成了下列创新联盟并计划投入资金:电动汽车创新联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创新联盟、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创新联盟、锂离子电池创新联盟、分子成像创新联盟、欧洲网络技术100GET创新联盟。在每个创新联盟中,都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大量研发投入,目前国家财政合计投入5亿欧元,企业合计投入26.35亿欧元,此外还有来自研究联合会的配套资金。

除了创新联盟这种形式,德国联邦政府还资助其他形式的政界、科技界和经济界共同组成的战略伙伴。例如,COORETEC战略伙伴,致力于发展创新发电技术和二氧化碳分离技术;在地球观测、发展高分辨率卫星系统和卫星数据市场推广的战略伙伴;在IT峰会上决定的灯塔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知识工程(THESEUS)的战略伙伴。 6

重视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将对国家的经济起到重大的影响。德国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一轮的中小企业创新计划,该计划将持续到2013年底,将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持续可靠的政府支持。政府资助的方式包括:对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的资助;对创新网络建设经营管理的资助(不限制技术领域和行业,要求6家以上企业参与)。预计到2009年还将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单独创新项目的资助。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是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对德国中小企业创新型经济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资助的基本计划。在该计划的框架下,将对德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持续支持,并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全国有66%的发明专利和82%的研发新产品都是中小企业创立的。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阻碍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意识,对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可以体现在企业对于研发方面的投入上。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德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做法,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2008年2月,德国政府提出了科研国际化战略。 7该战略的目标是加强与国际领先者的合作,更多地利用国际科技力量。从长远来讲,要密切与发展中国家在研究、教育和创新方面的合作。该战略还提出,要利用德国的研究与创新力量,为解决气候、资源、健康、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而努力。为了实施国际化战略,德国拟采取设立和加强科技驻外代表机构、加强国际跟踪调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三项配套措施。科研国际化战略将指导德国政府未来的对外科技合作,同时作为一个平台为德国科研和创新在国际环境中加强协调和信息交流发挥作用。

1.本文为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课题《发达国家R&D转移的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被选为科技部《专报信息》,报送国务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

4.商务部网,德国对发展生物能源的鼓励及保护措施,2006年8月18日。

5.时璟丽,世界风电发展形势及我国风电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可再生能源,2009(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 刚

国际企业竞争力基础研究论文 篇2:

浅析国际竞争力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一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程度。所以,在影响国际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企业处于核心的地位。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

0 引言

什么是“国际竞争力”?经济学界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将国际竞争力分为四个层次: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竞争力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不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 国家竞争力

有学者认为,在国家层次上谈论“国际竞争力”,或使用“有竞争力的国家”这样的概念,是很不适当的。因为国家的基本发展目标,无非是为人民提供较高的生活水平。而一国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其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即生产力。因此,在国家层次上,唯一有意义的竞争力概念,只能是国家的生产力。在这些学者看来,只有在产业、企业或产品这样的层次上谈论国际竞争力,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尽管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人们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热情不减,有关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与日俱增,其中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莫过于由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与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该报告选择三百多项指标,从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影响、金融实力、基础建设、企业管理能力、科技实力及人才等八个方面,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然后通过综合评估,得出各国竞争力的排序。所谓国内经济实力,是对一国经济力量的整体评估。国际化程度,是指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程度。政府影响,是指一国政府政策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金融实力,是指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估。基础建设,是指一国资源和制度满足企业基本需求的程度。企业管理能力,是指一国企业在创新、获利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科技实力,是指一国科学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的成功程度。人才是指一国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国内学者刘小恰在总结、分析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竞争力是指在不存在贸易障碍的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以相对于他国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的能力。

2 产业竞争力

产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其竞争力必定是在不同地域间的比较,因此产业竞争力体现为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各自相对竞争优势,即比较优势。所以,产业竞争力是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格局)。这些力量汇集起来决定该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即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或产业利润率是相一致的。通常来说,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国在劳动、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也与该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等竞争优势存在密切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中把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赢利的能力。”而《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一书中则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庞娟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质上是一国产业与外国产业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表现为一国产业在品牌声誉、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分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明确“产业”的国籍。只有在区分“本国的”与“外国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国际的”竞争与竞争力问题。虽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是各国的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产业,但研究者实际考察的对象;是各国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企业与产品。因为企业是产业国际竞争的基本实体,产品是产业国际竞争的最终比较物,故各国产业之间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各国之间企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

3 企业竞争力

所谓企业,是指通过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以获得盈利的经济组织。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世界经济论坛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指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认为,竞争力这一术语同时系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或者它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或者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

国内方面,罗国勋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韩中和认为企业竞争力是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地运用企业内部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占有市场、创造价值以及维持发展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的比较能力,归根结底是企业赢得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4 产品竞争力

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而言,竞争力是指产品在一国、一地区进而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能力,通常可以用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而言,该产品与别国同一产品比较所具有优势的属性。

5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系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联系是很明显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国的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经济竞争力乃至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它决定了该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而企业是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基本承担者和具体参与者,因此一国的企业竞争力集合决定了该国的产业竞争力,进而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各国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同时,企业竞争力最终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有关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企业竞争力的这种核心和基础地位。通过对IMD《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所列的47个国家和地区1994~1999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国际竞争力体系的核心就是企业竞争力,IMD一贯将企业国际竞争力作为评价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研究表明,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很显然,一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程度。所以,在影响国际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企业处于核心的地位。

作者:刘 邦

国际企业竞争力基础研究论文 篇3:

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综合的企业竞争力。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近年来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实施大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完善企业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联合、重组、并购,优势互补。

[关键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品牌;管理;并购

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最薄弱的两方面问题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管理效率竞争力。生产效率反映了企业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情况,直接决定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是否具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企业管理效率决定着企业内部各方面、各环节能否有效协同,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竞争力起关键作用。从目前我国企业竞争力状况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盈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国企业就行业而言,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普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经济效益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

2.缺乏发展潜力。国际竞争力高低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资产增值率,设备新度,环保设施的投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对外开放的程度等指标,都是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企业中,尽管不少企业当期的经济效益比较突出,但在企业发展潜力方面却有很大欠缺,反映出企业后劲不足。

3.企业规模偏小。保持适度的产业集团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趋向于跨国发展,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主要表现为大企业的竞争。从一定意义讲,一个国家大公司的数量与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4.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中国企业集团与国际企业集团相比:一是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的比重低,研发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企业设置技术开发机构的仅占企业总数的53%;三是产品更新换代慢,各类工业产品中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18%;四是专利、发明少。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分析,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国外的申请主体为发明专利,占三类申请总量的87%,而我国的发明专利只占18%,其余82%则是技术含量低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

5.管理水平差距大。长期以来,与发达国家和著名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僵硬、臃肿,对市场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基础管理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尤其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激烈竞争。如在2001-2005年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企业分别位居第45位、第41位、第30位、第34位和第30位。

二、我国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1.国际化程度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企业国际化的程度是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化程度越高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目前,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即使从出口情况看,离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仅少数企业在同一价值链条上进行连续活动纵向一体化,其经营国际化程度基本处于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水平,与目前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经营与国际战略联盟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在跨国经营的战略部署、企业经营与管理上,还是在资源的利用和有效配置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中国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还显得势单力薄,在国外投资规模小、营业额不大、活动范围有限,绝大多数企业集团没有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还缺乏挤占国际市场的能力。再有,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也是中国企业国际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反映。当前,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而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海尔、联想、央视、长虹四个本土品牌入选。

2.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好,谁就有市场,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最大限度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目前中国出口产品基本上靠低价格竞争,由于质量水平低,技术含量低,导致附加值也低。有的产品尽管出口数量很大,但销售额不大,创利能力差。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20年左右,发达国家合格率和优质率分别达98%和74%,而中国仅为71%和24%,中国每年出口的产品中,只有25%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实力。

3.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市场营销体系反映了企业把握市场信息与产品达到消费者要求的能力,是实现产品与服务销售的保障。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营销指导思想,营销组织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国际营销网络和产品服务体系,缺乏专人对市场信息搜集和研究,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企业各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企业营销观念、市场调研意识落后。中国企业集团重视产品出来后的广告宣传和推销,对整体的、战略化的现代营销战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近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量的产品不得不通过外国企业的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实际赚取了很少的加工利润,大量的潜在收益流失了,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企业集团总数少,且资产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根据沃顿经验规律:生产规模每增长10%,劳动生产率则增长4.5%,即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规模而增长。中国最大500家工业公司与世界最大500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很大。

5.盲目扩张,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没有增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集团主要都是依赖独有的垄断资源来经营的,其多元化经营战略往往偏离了其核心领域,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向陌生的领域挺进,却没有相应的人才、资金和管理作为扩张的坚强后盾,最后导致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增长不快。

6.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备,没有真正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产权清晰,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部分私人合伙企业在产权上还未明确与清晰,国有企业事实上主要由内部人控制。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求得长期持续发展的机制没有建立,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有短期行为,其更多的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这样的企业成不了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企业。

三、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实施大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战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莫过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企业规模化虽然不直接等同于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大型跨国集团实力雄厚,技术发达,管理先进,成本较低,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因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强大优势。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薄弱的制约瓶颈是企业规模小,且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不多。因此,实施大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战略,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是非常必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企业集团的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需要政府的支持,但不需要政府的包办。政府需要做的,是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帮助企业克服一些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体制障碍,而不是代替企业决策、强迫企业执行政府的指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会逐渐改善;随着国际竞争力压力的加大,企业间联合重组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强调以企业为发展主体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和完善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政策。国家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不同,必然会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从世界各国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给予一定的保护和鼓励。除此之外,经济政策内容是否相对稳定也是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政策的多变只是带来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行为的紊乱,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减弱。

3.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研究表明,中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差距,根本上是由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良好业绩的驱动器,它能有效保护或降低公司遭遇各种导致损失甚至破产的风险和失误。中国企业要着力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加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有时刻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对自身的战略定位、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等不断加以调整。要加速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重视企业管理者的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培育和运用。能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能否从企业管理制度上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能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道德和管理水平。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是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4.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更新的技术快速出现,导致新技术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所以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独创和领先的技术资源,是企业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内核,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对最新技术的掌握运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作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发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一种基本模式。许多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优秀企业都积极推行这一模式。如春兰集团自主开发形成了支撑其摩托车、汽车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支撑其空调机、电冰箱的制冷压缩机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作为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的模式,它需要企业:第一,强化自己的研发力量,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科研人员,注重研发费用的投入。第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根据“以当前与长远为基础,以创新为特点,基础与应用研究并举”的原则,建立内部科技创新体系。第三,出于国际竞争力战略地位的需要,要为项目优先配置资源(人、财、物),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点常常会被一些企业所忽视)。这必然要求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和共享,否则便难以保证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5.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品牌是企业最高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具体量化形式是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即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跨国公司倚仗的不仅仅是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而且还在于依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自己的优势扩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中去。在产业及结构剧烈调整的时代,品牌成为产品价值链的最高端,拥有国际品牌就能占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份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真正竞争力是品牌的号召力,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中国企业应下大力气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全力打造出一批技术含量高且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国际一流品牌。

6.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中国企业集团同国外跨国公司相比,企业信息化落后好多。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竞争的差距,集中体现在企业信息化的差距。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才能对内提高竞争力要素的协调和组合水平,自觉强化重点竞争力要素,对外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及时进入全球采购系统和销售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问题。以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7.联合、重组、并购,优势互补。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激发了企业间一轮又一轮的联合、重组、并购热潮。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并购作为构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萨维奇在其著作《第五代管理》中的核心观点就是:“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动态联盟和知识联网来共同创造财富”。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关键是我们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寻找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借用外力发展我们的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当然,这种合作也包括我们国内企业间的合作、重组、并购。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国际竞争力相比,企业合作、重组、并购具有时效快、可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对于那种企业需要的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某一企业的情况,并购就成为企业获得这种知识和资源的唯一途径。并购构建竞争力的低成本性主要体现在从事收购的企业有时比目标企业更知道它拥有资源的实际价值。企业间的合作、重组、并购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合作、重组、并购只是一种手段,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 王安庆

作者:林海滨 王安庆

上一篇:便民服务站建设下农村邮政论文下一篇:城市贫困人口相关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