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2-09-10

一、“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提供机遇

(一) 推动企业间合作

“一带一路”提供了增加对外经贸往来等多种机遇,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给参与方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平台, 不仅对各方有益, 也给参与方提供了平等的合作机会。如我国借助经贸合作区的建设, 实现企业抱团集聚, 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出海”风险, 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合作区所在地的发展。该战略不仅鼓励企业到沿线国投资, 更放宽外来投资的准入门槛, 越来越多的国家来我国投资建厂, 我国所提供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是促进了企业合作, 实现贸易便利化。在国内外企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 助推了我国企业在国外的本土化发展, 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 从而推进企业国际地位的提高。

(二) 促进企业进出口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 我国企业与“丝路国”的贸易往来日渐增多, 由于低成本、高质量、速度快等优势, 国内外市场被打开, 国内生产的高质量产品运出去, 国外的高质量产品被送进来, “丝路经济”由此火热起来。在过去的六年中, 我国货物进出口如下统计: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我国企业贸易进出口开启了崭新局面, 总体来看呈现上升的趋势。2014年到2016年期间, 经济增长缺乏活力, 逆全球化趋势使之连续下降。2017年,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金额猛增, 低基数成为了2017年增速的主要原因, 扭转了此前连续下降的局面。此后, 我国贸易进出口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沿线人民对我国的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 我国人民也得到“丝路”国家高质量产品的惠及, 对各方均有利好。

二、“一带一路”提出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 高端人才匮乏, 国际化经验弱

在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上, 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如今, 我国高端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面留有较大“空白区”, 专业的知识技能、高能力水平和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是目前企业“出海”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的, 但我国企业恰恰缺少具备这些能力的人, 这无疑给企业“出海”做决策、定规划带来不便。许多对外企业在初创时期由于缺少高端人才, 被扼杀在摇篮里的情况比比皆是。此外, 人才激励制度存在误区, 导致高素质人才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甚至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二) 创新能力不足, 科研能力欠缺

自古以来, 我国以制造大国的形象深入人心, 廉价劳动力成为其“代名词”, 这些以制造著称的企业往往自主创新能力弱, 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这暴露了阻碍企业“走出去”的根本原因。而现今, 中国制造引以为傲的“低成本”优势已不明显, 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无形中增加了我国企业的压力。大部分企业的中心技术依赖于国外“进口”, 由此导致研发强度滞后严重, 与世界大多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企业转型困难大等, 都阻碍着企业的升级并产生了诸多挑战。很多企业的创新意识薄弱, 对创新的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较小, 这也从客观上使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更加坎坷。如金立手机因没有意识到科技创新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和对市场的冲击, 未及时做出调整而导致企业破产。

(三) 管理水平落后, 战略意识淡化

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今社会, 漏洞百出。首先, 管理思维僵化。管理者囿于成功企业的“经验”而未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致使运行陷入因循守旧的恶性怪圈, 危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 未重视信息化管理。传统管理模式的信息获取途径较少, 由此导致新型管理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大数据”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最后, 企业管理者以短期经营为重心, 忽视长远发展, 使企业的战略管理进程缓慢。重视局部忽视整体, 整合性较差, 对决策的制定有百害而无一利。小鸣单车同样如此, 该公司在多市投放单车, 但管理人员对单车缺乏前瞻性的管理规划, 保守主义管理理念使其未及时改变公司策略, 导致多城市产生单车“墓地”, 久而久之, 企业破产。

(四) 文化存在差异, 管理“水土不服”

“丝路”沿线覆盖范围大, 多是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 企业信息不对称严重。跨文化难度大导致种种因素若不及时解决则必然招致企业重大损失。如上海汽车集团由于对自身认识不清晰且认识对方企业文化不足, 所以在收购双龙汽车 (韩国) 后, 两个企业文化难以融合, 更进一步导致合作与经营难以展开。

三、“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 加强吸才引智, 完善人力激励

如今, 我国国际化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只有增加人才储备才能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打好基础。由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牵线搭桥建设相关平台, 与沿线国家联合建立从“培养到留用”的一体化人才机制, 由此打造国际复合型人才队伍, 融合“丝路”参与国的优势学科, 取长补短, 实现高等教育互融互通, 助推“产学研一体化”形成。除此之外, 还应完善人才激励制度。避免只注重奖金、提成等短期激励方式, 而应将关注点从过去的奖励转移到未来的工作方向, 激发高端人才工作积极性, 使其对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在提高人才质量的同时使人力合作“更上一层楼”。

(二) 重视科创合作, 引领“数字丝路”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 与沿线国相互学习、模仿和整合, 发挥企业资源优势, 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与沿线国家实现科研创新互通, 加大科研力度, 掌握核心技术。根据市场情况和消费者需要, 提高科研创新附加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满足国际市场所需要的产品, 由技术优势走向产品优势、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由创新驱动走向创新引领。最重要的是, 面向全球, 加强数字化等尖端领域的合作, 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推进由自主创新向整合创新转型, 形成21世纪的“数字丝路”, 最终实现全球共赢的美好局面。

(三) 强化企业管理, 走深“三化”之路

管理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点工程, 为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 “三化”管理必不可少。第一“化”, 灵活化管理思维。在原有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上, 注重对流程、内容、机制的设计, 形成一套灵活的管理系统,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第二“化”, 信息化管理方式。增加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整合沿线国家优质资源,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第三“化”, 现代化管理战略。企业战略制定要有前瞻性, 对战略管理有充分全面的认识, 并进行系统分析。相信“三化”之路的实施定会推进企业管理与国际竞争力共同进步。

(四) 加强文化交流, 融合“本土管理”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重点考察国外的文化环境, 规避由于文化产生的冲突, 进而推动我国与沿线国间的文化交流, 在尊重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整合企业文化, 令其体现企业特色, 推进本土化进程, 融入当地社会。实现文化包容互通、与时俱进, 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四、结束语

发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带动“丝路国”互联互通进程, 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使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中有更多话语权。目前, 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上势头良好, 只有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才能使企业始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展望未来, 让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中的价值, 自觉参与、加强合作, 更好地造福沿线人民。相信中国企业定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 加快走向国际的脚步, 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摘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迅速发展, 若想实现长久发展, 就必须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 但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面临高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及管理落后等方面的挑战。中国企业应加强吸才引智、重视科创合作及强化企业管理等策略, 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楚仁, 张楠, 刘雅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2) :83-96.

[2] 崔路路, 孙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交通企业管理, 2015 (10) :1-3.

[3] 艾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硬道理[J].国际融资, 2017 (04) :37-38.

[4] 王桂军, 卢潇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3) :43-61.

[5] 刘传春, 刘宝平.“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外合作机制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J/OL].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9 (02) :134-141.

上一篇: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可操作性分析下一篇:恶法亦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