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管理论文

2022-04-23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面临建基于过去30多年发展的“新起点”,即从浅层次的改革探索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或被称为一种改变过去获取红利和发展模式的“新常态”。从经济社会角度而言,就是从粗放的“野蛮生长”全面转向理性的“文明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管理论文 篇1:

中国创新能力的现状研判与前景展望

【摘要】当前,正值“十三五”收官之年,以全球创新指数为参考,回顾中国科技创新主要特征,研判中国“十三五”期间创新能力的“底气”和“短板”,对于下一阶段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来看,中国已初步确立创新领先者地位,多项指标名列前茅,但也需要注意到,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技人才面临外部打压形势严峻等问题依然存在。展望未来,应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国内科技创新大循环,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打造更具韧性的创新人才体系,全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链接全球创新体系。

【关键词】创新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了《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0,GII),展示了131个经济体的年度创新排名,以及最新的全球创新趋势。其中,中国排名第14位,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在多个领域表现出领先优势,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

表1 2011-2020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世界排名

当前,正值“十三五”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全球创新指数为参考,回顾中国科技创新主要特征,研判中国“十三五”期间创新能力的“底气”和“短板”,对于下一阶段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创新能力提升显著,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从近十年全球创新指数来看,中国排名快速攀升,尤其在“十三五”期间表现突出,从2015年的第29位持续稳步提升至2019年的第14位,指数排名的跃升,浓缩了中国“十三五”期间创新巨变的澎湃历程。2020年中国依然保持在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第14位,创新能力指数位列前15名,被认为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中国也是今年跻身GII综合排名前30位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中国两大创新集群位列全球前四,创新集群表现优异。全球前100个科技创新集群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拥有25个领先的科技创新集群,依然是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凭借17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总量第二。2020年,东京一横滨再次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科技创新集群,在其之后的科技创新集群依次为深圳一香港一广州、首尔、北京和圣何塞一旧金山。整体来看,中国是中等收入经济体拥有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且两大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位列全球前四,科技创新集群整体表现优异。

中国已初步确立创新领先者地位,多项指标名列前茅。《全球创新指数》自2007年起每年发布,经历多年的演化,指标体系日趋稳定,分为投入和产出两大模块。投入模块包含制度与政策、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和企业成熟度5个指标,产出模块包含知识和技术、创造性产出2个指标。全球创新指数系统衡量了全球131个国家的综合创新能力,涵盖了全球93%的人口和超过98%的GDP。2020年GII报告显示中国已初步确立了创新领先者的地位,在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和创意产品出口等重要指标上名列前茅。
回顾“十三五”,中国科技创新的“底气”与“短板”

中国“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底气”。一是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一方面,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如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为2.21万亿元,2015年该指标为1.4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整体增长幅度达55.6%;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2015年该指标达到716.1亿元,“十三五”期间整体增长幅度达86.5%;2019年我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为22398.4亿元,2015年该指标达到9835.79亿元,“十三五”期间该指标增长幅度达127.7%;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为2.23%,2015年该指标达到2.06%,“十三五”期间该指标增长幅度达8.3%。另一方面,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也有诸多进展。如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千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北斗导航全球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二是钟灵毓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快涌现。2019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480万人/年,2015年该指标达到376万人/年,“十三五”期间增长幅度达27.7%;2019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为62人/年,2015年达到48.5人/年,“十三五”期间该指标增长幅度达27.8%;2019年“十年内高被引论文数”为30755篇,2015年该指标达到15011篇,“十三五”期间该指标增长幅度达104.9%。根据科睿唯安2020年11月18日发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60多个国家的6167位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其中,中国内地上榜人数继续激增,入选科学家从2019年的636次(占比12.1%)上升到2020年的770人次(占比12.1%)。中国内地于2019年取代英国成为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地区。2020年,中国内地仍位居第2。
图1 2020年全球主要地区高被引科学家人次


三是方兴未艾,全国创业孵化载体蓬勃发展。《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创业孵化载体数量达到13206家,其中孵化器5206家、众创空间8000家。全国在孵企业和团队共有65.8万家。创业孵化机构2019年总运营收入654.6亿元。全国创业孵化载体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业孵化事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2019年,全国创业孵化机构从业人员达到16.8万人;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共吸纳就业450.3万人,同比增长22.8%,其中,孵化器在孵企业吸纳就业294.9万人,包括应届毕业大学生26.5万人;众创空间在孵企业和团队吸纳就业155.0万人,包括应届毕业大学生19.9万人。第二,在孵企业和团队科技成果产出明显。截至2019年,拥有的有效知识产权数共计90.6万件,同比增长38.1%,其中,孵化器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数为56.3万件,同比增长27.7%;众创空间常驻企业和团队拥有效知识产权34.3万件,同比增长60.2%。

中国“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短板”。一是缓不济急,科技体制改革滞后制约创新能力提升。当前,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尚且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包括科技与经济融合性较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关键领域和环节高精尖专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市场化能力不足等,亟须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改革效应。“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然而,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科技体制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方面,有效应对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的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适应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尚且不足。同时,有效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是四郊多垒,科技人才面临外部打压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我国转型发展的需求日益紧迫,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科技人才队伍将面临着外部持续打压和内部供给结构失衡的双重风险,人才安全形势严峻。首先,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受限,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的机会减少。其次,引才用才的方式和政策创新不足,难以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我国引智方式行政色彩较重,合法合规风险评估不足。人才发展环境不够优化,海外人才在华工作存在诸多不便,在签证制度、薪酬水平、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政策保障不到位,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最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适应科技发展需求。尽管我国是全球第一人力资源大国,但每千人就业人员中从事R&D活动人员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才缺口依然较大,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缺少另辟蹊径的勇气,引领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特别是人工智能、生物等新兴技术领域“高精尖”人才缺乏。
展望未來,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举措

第一,革故鼎新,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应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各国的普遍诉求,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实力的关键,也是大国竞争、各国博弈的核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导致以一些发达国家将我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对我国科技进行围堵、打压和遏制等。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应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及各类潜在风险和挑战,把发展建立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切实以科技创新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继往开来,把握科技发展新方向,构建国内科技创新大循环。当前,全球发展面对严峻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中速增长阶段,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各种挑战,科技创新是中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面向近期,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为抓手,构建国内科技创新大循环,努力实现国内技术发展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牵引和跃迁。面向中期,我们需要加强技术预测和前瞻研判等基础性工作,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面向长期,我们要加强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创新能力,摆脱路径依赖,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利用全球资源,更深层次解决基础研究与产业脱节问题,走出一条科技强国建设的“新路子”。

第三,同心断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当前,我国高端产业链中还有诸多“卡脖子”技术有待突破,为避免在市场化竞争中“一卡就死”现象出现,我们应加大力度,以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攻克转化一批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构建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保障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性。一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通过政府引导,超前布局,加大投入力度,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尤其是大型央企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二是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突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三是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加快形成能够在国际产业链体系中拥有制衡能力的优势产业,在一批产业领域形成具备引领能力的产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四是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适合当前产业发展阶段的发展环境,通过形成良好生态,进一步激发创新、鼓励创新,实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采光剖璞,重视创新人才发展,打造更具韧性的创新人才体系。目前我国创新人才的政策和开发工作才刚刚起步,面临着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创新人才开发和配置能力的问题。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持续不断地学习、创新、适应和改变来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十分必要和重要,因此,在创新人才体系的构建上,不仅要有“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顶层制度设计,而且还要具备“韧性治理”的能力建设。重视创新人才发展,打造更具韧性的人才生态系统,一是要创新引才方式,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机制,由用人主体立足自身需求主动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吸引刚退休的顶尖科学家和领军性产业创新人才来华。二是加强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选拔和培养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三是要开辟青年人才特殊支持渠道,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四是要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才队伍。五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支持青年创新人才奇思妙想的创造,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第五,百鸟齐鸣,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也是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条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一是要创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深化创新体制改革,破除有碍创新的各类障碍,加快突破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积极推行敏捷治理、参与式治理,形成包容审慎的适应性监管体系。二是为创新做好资源引导和布局。注重两个方面的资源投入,一方面是要在基础研究等市场失灵领域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争取形成颠覆性突破。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创新相关的减税降费工作,利用金融等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为创新提供充足支撑。三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促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创新政策体系,扫除创新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通过更新工作居留等制度,为企业引入全球创新资源,尤其是为引入国际人才创造便利条件。积极提出并践行中国解决方案,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谋求更为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

第六,和衷共济,强化链接全球创新体系,高效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当前,面对严峻的国际科技“被脱钩”“硬脱钩”等调整,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通过强化链接全球创新体系,高效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构建富有韧性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鼓励国内创新主体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充分发挥企业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强化国际市场话语权和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力。广泛开展国际标准跟蹤研究,加强国际和国内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衔接及国际与国内标准的协调。二是重点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布局。大力发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鼓励布局和申报PCT国际专利。建立关键技术评估遴选机制,确保高价值专利海外充分布局。积极探索完善与国内产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及时掌握“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鼓励知识产权联盟成立联合专利诉讼应对基金。三是大力发展国际化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补贴服务费用等相关举措,发展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高端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国际化的金融、人力、知识产权、会计、管理和咨询等服务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提供高质量服务。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

作者:关成华

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管理论文 篇2:

法商管理,助力中国经济升级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面临建基于过去30多年发展的“新起点”,即从浅层次的改革探索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或被称为一种改变过去获取红利和发展模式的“新常态”。从经济社会角度而言,就是从粗放的“野蛮生长”全面转向理性的“文明发展”。

新环境与新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走过的发展历程、透视现在面临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挑战,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哪些新变化,我们面临哪些按照传统思路和方法难以解决的新问题?

国内改革环境最核心的变化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从追求数量为主的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其二,从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转变为以内涵挖掘为主的发展。这两种转变尽管我们提了许多年,但是并没有真正转变过来。

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虽然存在不同的表述,但最为关键的变化也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从竞争市场为主转变为把控标准为主;其二,从整合资源为主转变为整合规则为主。

由于以上国内外新环境的变化,而我们的理念、方法、模式还沉溺于传统的成功经验中或滑行在过去发展的惯性之道上,使我们很多机构组织和管理者碰到了许多棘手的新问题,在这里仅仅列举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面临的尴尬问题——

其一,马云的淘宝商城为了规范经营和整治投机商而推出提高保证金的制度,却遭到众多商家的围攻并演绎成“十月围城”。以至于马云不得不放弃此项有助于诚信建设的改革。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有助于淘宝网店商家规范化发展的制度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其二,茅台等名酒的产品是市场追捧的稀缺产品,因此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企业自己严格渠道管理以维护市场价格的管理模式,不论是各种性质的渠道商还是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他们的经营都习以为常,但是,2013年初国家发改委对两家酒企开出了4.49亿元的罚单。人们又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们按照固有的方式经营突然之间就不灵了呢?

其三,TCL集团在法国的成功跨国并购,并依照相关的协议和经济补偿制度处理好了解雇员工的工作,按照国内的“买断工龄”的经验,TCL可以另起炉灶招聘员工进行新的生产,而此时当地被解雇的员工通过法律方式提出了维权诉求,致使TCL不仅再予经济赔偿,更为严重的是丧失了商誉。为什么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境外却带来这么大的损失?

这里所列举的几个典型案例和问题,足以引发我们对新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所提出的严峻挑战的深入思考。事实上,我们面临的新问题远远不只是对企业活动提出的挑战,同样对政府和各社会组织以及生活在新环境背景下的每个人,都提出了同样严峻的挑战。

法商管理的兴起

以上列举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都是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和行业翘楚所面临的新问题,为什么他们所具有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在这些问题面前戛然而止?根本原因在于,這些问题的性质完全改变了,这些新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经营问题,而是商业和法律的规则变量交织产生的“法商问题”。从法商思维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这类问题的实质——

其一,淘宝遭受的“十月围城”问题的实质是因为与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相背离,马云在淘宝商城建设之初与淘宝店主之间的经营关系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合同关系,现在要提高保证金额度就是改变合同条件,需要经双方重新协商。

其二,茅台等酒企被罚是因为他们简单沿袭传统行之有效的经验管理,当经营环境和管控规则已经改变,但是这两家企业并没有随之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导致其以身试法,要知道中国在2008年就颁布实施了反垄断法。

其三,TCL对法国被并购企业的解雇员工的处理套用了国内的经验办法,然而当地为保护劳动力市场作出了首先在解雇员工中优先招聘一定比例员工的法律规定,简单在国外市场推行国内的办法,必然触及或违反相关的规则而遭受损失。

这类问题的出现是我们过去所不曾经历的,所以简单沿用之前的经验和办法是无济于事的。对这类法商变量和规则交织作用产生的法商问题,必须运用创新理念、方法和模式的“法商管理”。

所谓法商管理,就是追求效率的经济活动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同追求公平的法治活动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效率与公平均衡发展的管理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称的“法”既包括狭义的法律条文或规则,又包括广义的行为规范或规则,实际上就是人们理性合规的行为准则。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法商管理的适应主体绝不仅仅指企业,而是所有与经济运行相关的活动主体及机构,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每个家庭和个人。

基于法商管理视角的分析,以上列举的典型问题的共同特征是:在新环境背景下所面临的新问题不再是单纯行为层面的问题,更多涉及制度层面如何把握、运用和建立规则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与过去获取红利方式不同的根本转变,就是从轻视规则的“野蛮生长”改变为重视规则的“文明发展”。

如今,新一届领导人确立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成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法治中国”顶层设计呼之欲出。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法商管理必将助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作者:孙选中

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管理论文 篇3:

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维持

【摘要】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是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已经不适合当代国际竞争的发展。当代的国际竞争是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国际竞争优势为基础,符合当今的实际情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应逐渐转变国际竞争观念,提升和维持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 竞争优势 维持

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的时代。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已经非常困难。然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加困难的是它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后,采用什么方法来维持它。

一、企业国际竞争的形成

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其在国际市场中扩大销售、增加收入和边际利润的能力。企业竞争力取决于物质和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管理资源的方式,支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国家的政策。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是指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竞争力强的企业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回报,赢得并保持其在市场上的有利地位,进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一一股东财富最大化。

传统竞争优势是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斌理论为指导的,建立在市场完全竞争、技术不变、不存在规模经济、产品都是同质的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的产品交换遵循比较优势原理。而波特提出的国际竞争理论是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定条件,更接近贸易现实。波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而我国则力主竞争优势才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低成本和差异化。”波特认为,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可能是规模经济使得收益递增的结果。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或产品差异化,促使各国追求生产专业化而从事国际贸易。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和国际竞争,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战略。但是,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并不一定有国际竞争优势。实际上,一个企业可以非常容易地消除来自价格和质量方面的优势。

二、影响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因素

1、资源的相似性。企业之间资源条件的相似程度是影响它们之间竞争作用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当两个企业之间的资源条件十分相似时,他们之间不容易发生竞争。这是因为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在挑起竞争战之前,都会想到这种竞争必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反应,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均无收获,两败俱伤。当两个企业之间的资源条件差异程度较大时,那么这种差异就可能成为导致竞争发生的关键因素。另外,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的资源不均衡性越大,作为被动或资源较弱的一方承受对手的竞争压力大一些。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对要素市场和终端产品市场的控制力决定的。谁能操纵市场,谁就能获取超额利润。然而,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大多数企业竞争优势的延续或维持似乎总是短暂的,但是,当代资源知识化的结果,能使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有可能长期延续或维持其竞争优势。这是因为:一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内部特殊的生产流程,以及处理来自外部环境变化的组织结构;二是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超越竞争关系的组织间关系,以及体现企业组织资本的声誉、商标等无形资本的东西。这些知识是稀缺、难以替代或难以模仿的,不能通过简单的要素市场获得。

2、市场竞争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企业之间竞争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他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模仿的成本是决定它能否持续拥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部分企业的产品难以模仿,或者说产品的模仿成本高,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拥有进入壁垒,竞争者难以进入,竞争作用的强度也就不大。如果产品被模仿比较容易,或模仿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低,会有大量的潜在竞争者进入,这样市场竞争强度较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维持,或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快就会消失。一个企业可以非常容易地消除来自价格和质量方面的竞争,但是当代竞争作用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强有力的竞争者开始跳到另一个层次上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也就是说,开始在快速和创新方面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但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分析,单纯的价格竞争会削弱整体优势,一个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单纯价格竞争作用不仅导致它们竞争优势的变化,而且这种竞争作用会使企业的整体优势削弱。价格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当所有的生产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都以成本价格销售其产品时,利润就所剩无几,从而使生产商难以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导致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下降。

3、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竞争优势的第三个主要因素是产品或产业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和市场会发生变化,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也会动态的变化。但不论是产业还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竞争优势的变化特点是相似的。产品在导入期,企业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常常通过产品的质量、性能与供销商保持良好的关系来建立其产品的声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各种战略来回避直接竞争。产品处于成长期,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的数量减少,企业开始采用相似的战略进行竞争,低成本战略被普遍使用,相互之间的竞争作用也变得直接和激烈了。产品进入成熟期,仅有少数大型的、拥有强势市场地位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它们能够高效率地生产产品。产品的创新或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不再显得那么重要,而生产工艺创新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同。这是因为它们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十分重视。在这一阶段的最后,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张,并试图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生产工艺的创新方面,一些不具备优势的企业开始退出这一生产领域,竞争强度较产品成长期有所降低。

三、国际竞争优势的维持

俗话说:“立业容易,受业艰难”。国际竞争也是这样,一个企业谋求一种短期或临时的竞争优势不太难,但维持竞争优势的长期存在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掌握竞争优势的企业坐等对手对其优势的破坏,那么这个领先企业就不仅丧失了目前的优势,而且还将丧失其已有的市场领导地位,从而就可能无法主导市场的竞争行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维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企业对某一竞争优势的维持,它指在比较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把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较长时间;二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竞争优势的维持,

它指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以替代或弥补消失的竞争优势。只要企业在各种市场环境中能够拥有可以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的某种形式的竞争优势,那么就可以认为它维持竞争优势。企业要维持其竞争优势必须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优势的特定来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要维持其竞争优势,这种特定的优势来源包括:合理的制度和长远的战略目标。制度是政府制定的,适当的政府干预有可能该变市场运行的结果,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占领市场的战略性优势,取得更大的贸易利益。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可能会造成对贸易的扭曲,并损害全球福利(如贸易保护政策),但往往形成了本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够明显的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对于企业的整个战略目标而言,它的某种竞争优势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整个企业就丧失了竞争优势,它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可能会具有不同形式的竞争优势,只要有一种优势能维持也是成功的。所以,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与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一样,是国际竞争优势维持的重要条件。

2、控制必要的战略资源。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的制度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业绩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和强弱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制度环境只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企业资源才是关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维持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战略资源必须满足四个必要条件:价值性、稀缺性、异质性和不可完全转移性。所以,控制必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3、企业不断创新能力。战略资源只有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够发挥其主导作用。然而,当今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瞬息万变的程度。企业的每一种既定形式的竞争优势都不可长久地维持,最终都将消失,只是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已。企业的成功或竞争优势的获得不能只是依靠某个时点的优势或市场定位或资源定位,而是应该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总体经营绩效或表现。所以,真正的竞争优势必须能够经受住长期和动态环境的考虑或检验,就像打仗一样,占领一城一地或打赢一次战役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战争的最终胜利取决于长期和全局的结果。在动荡环境中,企业要想能够维持竞争优势,就不能只凭借其资源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该立足于其资源,并且超越其所处环境和市场竞争。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深刻预见或洞察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地做出相应反应,通过不断创新,从其既有的某种形成的竞争优势迅速地转换到新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基于其整体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吴汉嵩

上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论文下一篇: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