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研究论文

2022-07-03

【摘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如何充分实现高校档案所具有的价值,则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问题。围绕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文章在对高校档案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工作机制的完善、工作平台的构建及工作队伍的培养3个方面,对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档案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档案管理研究论文 篇1:

高校档案管理性质研究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高校档案管理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本文从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的发展历程展开,对高校档案管理及其性质进行了具体阐述,力争丰富高校档案管理的性质研究。

【关键词】高校档案;档案管理;性质研究

一、高校档案

高等学校档案,简称高校档案,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高校档案工作,指导各高等学校进行档案管理,我国于1989年10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第二条对高等学校档案的定义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定义为:“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均属高等学校档案。”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开始扩招,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高等学校学生数的上升和高等学校数量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高校档案工作也随着高校的发展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数量增多带来档案工作量的增长,学校合并后档案工作如何处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在这种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情况。为此,教育部经过调研和广泛征询意见后,联合国家档案局于2008年8月20日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对高校档案的定义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

相比之前《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中对高校档案的定义,有以下不同:

一是在高等学校从事的活动中特地多加了对“招生”的描述,体现了招生工作在高校活动中日渐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招生工作所产生的相关历史记录,对于高校自身和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实践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参考作用和凭证作用,对学生本人更是有开具证明的服务功能。

二是高校从事的“党政管理”活动改为“管理”活动,可以看作是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活动日渐增多,已不局限于过去的党政管理,还包括其他学校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管理活动。

三是在高校档案面对的对象方面,明确指出了对“学生”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同样是高校档案的一部分。这体现出高校档案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主要的教育对象学生为主体,学生在高校中所经历的各项活动都会产生形式各样的历史记录,是高校展开各方面活动的基石。通过增加对学生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的收集,既是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完善,又是对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扩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

高校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事业工作的一部分,是档案管理在高等学校领域的具体表现。档案管理,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档案工作范围很广,包括“档案室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和档案宣传出版工作等”。

一般意义上说的档案工作,指的是档案馆(室)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利用工作。根据档案工作的定义,可以推出高校档案管理的定义,指的是围绕高校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等环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因为这项工作而产生的工作机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统称。这个定义范畴既包括了高校档案的实体的管理工作,还指出了开展高校档案工作所包括的档案教育、档案研究等广义上的管理工作。

高校档案管理是各个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高校档案管理所涉及到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基建管理等活动的记录、归档覆盖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与高校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具体来说,高校档案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对高校各项工作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等进行接收、征集和归档;对归档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保管和编目;对归档的文件进行鉴定、编辑与研究;为学校、学生、社会提供各类档案利用服务;日常档案统计工作;开展高校档案宣传、教育工作;开展高校档案专兼职人员培训工作。

三、高校档案管理的性质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是以法规的名义规定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地位,表明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必备条件,是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管理性、文化性的工作。

1.基础性

高校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地位体现在它是高校开展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日常活动的根本。高校档案是伴随着高校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是高校的成长记录,高校发展路程中每个重要步骤,都会作为高校档案的一部分并对之后的发展起到参考、凭证的作用。其中有些极具重要价值的档案往往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85年,某医学院征用一块建设土地时,曾与相关单位发生征地纠纷,学院基建办公室根据综合档案室提供的该地段征地红线图到该市房地产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由于有了档案材料作法律依据,使学校在仲裁中获胜,赢得了土地开发权,解决了教学、科研等建设用地,对学院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个案例中,正是由于档案的凭证作用使得该学院在仲裁中获胜,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空间,体现出高校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地位。要深入了解一所高校,就需要从该校最基础的部分着手,而高校档案管理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都会构成这个基础,代表了高校的原始记录。

2.服务性

服务性是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体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学校、学生、社会等提供高校档案的服务和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的价值。如果高校档案管理无法起到其服务性的作用,那么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做得不合格的。

高校档案管理对高校而言,其服务性体现在为学校的各类管理活动提供参考凭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学校的学生发展提供成长模板,为学校的宣传交流提供文化内涵……高校档案管理服务于学校各个层面。

另外,对社会而言,高校档案管理的服务性也正变得愈加重要。高校档案的来源主要源自高校自身的发展,这部分历史记录,有教学、科研、基建等各种类型的档案,不但是反映高校的历史,同样也能够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变迁。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对社会来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所以,高校档案虽然保存在高校,但是其服务性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充分挖掘高校档案资源,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各界更方便地利用高校档案创造条件,发挥好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这都会是今后高校档案服务利用发展的一个趋势。

3.管理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高校的各种管理活动中,都会形成档案材料,而这个活动也就成为了高校档案管理的一部分。比如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按照规章制度、学校安排进行教学活动外,还需对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文件进行收集归档。这种归档工作,既是一所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同样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每个高校在教学方面数据、文件材料的归档,集合起来,就构成我国高校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工作的一部分,这就体现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只是高校自身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同样是全国高校管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局限在高校档案馆、档案室的工作,需要从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全局角度来统一规划、引导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脱离高校日常管理工作既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高校自身的运作。作为一项管理性的工作,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去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这也就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校档案工作者既是档案专家,也应该是管理专家,只有这二者都能兼顾,才能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4.文化性

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就和历史记忆一样,成为高校内涵的组成部分。高校文化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形成的,外在表现出人们所看到的校风校貌,内在表现则是文化历史的积淀。高校档案作为高校记录的载体,同样成为高校文化的载体。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对高校日常工作产生的文件收集归档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将高校文化特色保留存档。

高校档案管理在高校文化中的体现,就是将高校文化通过客观的历史记录进行保存,将高校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历史文化等反映文化的客观记录文件进行归档,从而整合成一所高校特有的文化形式。这种高校文化形式是客观的历史反映出来的,代表了高校真正的文化内涵所在。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高校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1989.

[2]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Z].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2008.

[4]姜立新.关于法制化的档案管理方案探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4).

[5]杨国祥.档案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1.

[6]韩狄黎.学校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鄂思文

高校档案管理研究论文 篇2:

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探析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如何充分实现高校档案所具有的价值,则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问题。围绕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文章在对高校档案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工作机制的完善、工作平台的构建及工作队伍的培养3个方面,对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

高校档案是对高校各项活动所作出的原始记录。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实现高校档案价值,对于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对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1 高校档案价值

高校档案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层面:一是高校档案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高校档案记录着高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状况,能够全面反映出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及在师资建设、育人管理中所取得的成就,“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则是高校档案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二是高校档案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财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高校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一价值的实现,对于推动高校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点。三是高校档案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高校档案能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体现在高校档案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教育案例,也体现在高校档案中记录的优秀校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四是高校档案具有较高的管理价值。高校档案能够对高校管理活动的开展做出记录与反映,这些内容能够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也能够在推动高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校档案在高校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都展现出了较高的价值,而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则要求高校能够强化自身档案管理意识、利用意识,在提升高校档案利用率、为高校档案管理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中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2 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

2.1 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是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及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高校需要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为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全面保障。

首先,高校需要重视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一方面,高校需要构建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这一管理机构不仅需要负责高校档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还要对高校档案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研究,并在做好高校档案价值開发与宣传的基础上,确保高校档案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在档案管理机构中设置档案价值研究科室,并由专职人员开展档案价值研究工作,在确保档案价值实现与高校档案资源利用需求实现良好对接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高校教职工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其次,高校需要围绕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科研立项。科研工作是推动高校档案管理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此,高校需要重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科研水平,为档案管理工作科研立项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此方面,高校有必要引导档案管理工作者围绕高校档案价值开展选题与科研,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将自身岗位职责与高校档案价值实现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高校档案价值实现的重视程度,推动档案管理人员探索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路径,进而为高校档案价值的有效实现提供理论保障。

再次,高校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无论是档案的收集、设备的完善,还是激励机制的实施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为此,高校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为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保障。在此过程中,高校不仅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日常办公经费、专项科研经费,而且需要关注档案管理设备损耗与升级中的经费需求,在做好财政预算工作的基础上确保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过度超支、挤占挪用等现象。

最后,高校有必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构建起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绩效考核,不仅能够有效反映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而且也能够有效发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依据。具体而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等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并通过比对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高校需要避免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重视实现绩效考核结果与档案管理工作者评优评先制度的深度融合,从而有效激发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发挥档案管理工作者在高校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创造性。

2.2 构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

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为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质量及其价值实现带来了良好机遇,为此,高校有必要重视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为高校档案价值实现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首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进一步丰富数字化资源。这不仅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对既有档案资源的存在形态进行转变,而且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能够重视各类数字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为高校档案查阅便利性及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保障,进而为高校档案价值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构建网络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如档案管理工作者有必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做好档案信息远程归档及档案信息在线服务等工作,从而有效简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重视网络档案资源格式的统一化,从而为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便利。

最后,高校需要重视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满足高校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做出全面、客观地分析,并围绕这些需求开展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开发,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资源利用需求的良好对接,彰显高校档案价值。

2.3 提升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专业素养

高校档案管理队伍所具有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高校档案利用率及价值实现,为此,重视高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专业素养,是确保高校档案價值得以有效实现的必要路径。

首先,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为了充分实现高校档案价值,高校需要重视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档案管理队伍,并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这不仅要求高校能够通过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合理流动,有效盘活高校档案管理人才资源,而且要求高校能够围绕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在完善培训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基础上,为优秀档案管理人才的集聚提供支撑。

其次,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培训力度。专业知识的持续更新与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而无论是专业知识的更新还是专业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高校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此,高校有必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和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成长需求,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培训规划,并通过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元化的形式,推动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发展。

最后,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依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能够转变自身工作意识,推动高校档案工作向主动服务转变。这要求高校能够引导档案管理工作者充分了解档案价值及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并引导档案管理工作者围绕其他部门的档案信息管理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档案资源利用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档案价值主要体现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育人价值与管理价值,这些价值的实现,对于高校发展而言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为此,高校需要重视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强调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从而为高校档案价值实现提供良好保障。

参 考 文 献

[1]李晓霞.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8(22):107-108.

[2]徐中华.做好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途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6):139-140.

[3]施松绘.浅议新时期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创新模式[J].办公室业务,2018(9):106.

[4]邵海燕.新形势下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6):151.

[责任编辑:陈泽琦]

作者:赵丹

高校档案管理研究论文 篇3: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 要]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意义深远,而想要落实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改变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培养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与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问题,希望能为高校档案管理者提供帮助,继而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社会。

[关 键 词] 信息化;高校档案管理;策略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状况分析

毋庸置疑,信息化给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因为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研究得不够深入等原因,致使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实效性,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一)档案意识淡薄

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普通民众的思想意识普遍较差,档案管理方面的意识也相对淡薄,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档案管理,只是单纯地将之视作一种资源,很多人认为档案管理就是一种记录、抄写、保存的工作。这使得高校档案管理被局限于建档、管档的水平上,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被忽视,甚至还有一些价值极高的珍贵的档案材料被束之高阁,档案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大量的设备、硬件、软件、人员技术等无法及时供给,档案管理工作陷于被动局面。另外,设备硬件软件技术等还涉及维修问题,这也必不可少地牵扯到了资金的消耗。因为高校存在的最主要的意义是落实教育,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因此,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弱于教育,也因此,高校的经费主要被投入教育科研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被制约。

(三)网络安全问题

档案管理信息化立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因为计算机网络具备特殊性,致使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具备特殊性,因此,诸如开放、保密、利用、保护等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就需要被重视,然而这恰恰是我国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另外,高校档案信息化加大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部门之间利用互联网沟通,传递信息,而电脑病毒、电脑黑客破坏、非法访问等无疑也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加大力度投入资金,夯实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

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等都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晚的积累性工作,因此,想要完成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解决资金供需矛盾,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因而必须加大各级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样才能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当然,政府经费投入的数量毕竟有限,高校方面还应打开思路,多样化筹资渠道,为档案信息化建设设立专项资金。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可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制度和标准的建立,提升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建设,建设数据库资源以及网络设施。值得一提的是,所建立的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设施不仅可以服务于高校档案管理,还可以服务于社会,并获得一定的收益,进一步解决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经费不足问题,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添加推动力。

(二)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保驾护航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各大高校的图书档案管理也进行了改革,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档案进行管理,解决了图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随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化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相对应的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因为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档案具备较强的保密性以及使用权限,但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档案的信息容易被窃听篡改,技术程序等也极易遭受病毒的侵害,因此,只有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才能够为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高校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

首先,严格执行与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则标准;其次,提升安全意识,防止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的过程以及网络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失密、泄密的情况。再次,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保护措施(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等),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信息使用的安全系数。最后,深入研究安全保障体系,探索新的防护技术,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健康的网络运行环境。

(三)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推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社会各界的档案管理意识,以获得高校领导重视和支持为重点。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高校领导建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思想,让他们懂得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高校发展之间的关系,继而能够重视、支持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不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设置“障碍”;革新高校领导观念,改变他们传统思想中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就是安置、分流高校过剩人力资源”的思想,继而能够科学、及时地为档案管理部门安排高素质、高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并加大培训档案人员的力度;将培训计划纳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端正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度,将之纳入高校总体规划之中,与学校的发展与改革同等对待,制订发展规划,将重点放在信息化的资源配备、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方面;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统一体制。加大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沟通力度,实现资源整合,问题集中处理。

(四)加强建设档案管理队伍,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21世纪是科技时代,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更是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方面应有意识地打造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以档案人员的素质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只有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科学落实。高校应坚持“人本理念”,将建设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优质档案管理人才身上,打造优质、高效、与时俱进的档案管理队伍。提升档案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优化已有的档案管理员的素质,定期、不定期地培训档案管理者,提升其档案管理专业水平、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信息网络技术;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入行门槛”,重视档案管理者的学历、文化、素质,优选人员,提升高校档案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适补充管理人,优化档案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为档案管理工作储备优质人才;调整现有的领导班子结构,提拔青年业务骨干,优化职称结构比例,使档案管理部门具备梯度活力;培养管理人的思想政治品格,建立良好的人才引入、培养、晋升、奖罚机制,促使管理人员全方位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是发展高校档案事业的机遇,更是高校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高校需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社会。

参考文献:

王艳玲.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2007(6):63-64,67.

作者:张家其

上一篇: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施工人员水利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