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活力不足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民经济活力不足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民经济活力不足论文 篇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的国企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东北地区的有利条件,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深化国企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进程、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减少企业历史性负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

自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之后,已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在建国初期国家的156项重大建设项目中,辽宁占24项,吉林占12项,黑龙江占22项,加起来差不多占全国重大项目的40%,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前期的基础,并为恢复新中国的经济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长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却逐步下降了。据报道,改革开放之前辽宁的GDP大约是广东的一倍,2004年广东的GDP大约是辽宁的一倍。从建国到1978年,东北三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3大直辖市,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在全国人均GDP排位分别从第1、7和4位下降至第8、14和10位。可见,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不但下降了,而且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力量。

一、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现状

(一)体制性障碍严重

东北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比较严重的地区,它既体现了计划经济的辉煌,也集中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所有弊端,体制性障碍严重。

(二)国有经济比例过大,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国有经济活力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凡是国有经济比例较大、非国有经济比例较小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慢,反之,凡是国有经济比例较小,非国有经济比例较大的地区,企业活力普遍较足,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比较大,企业制度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例过大,削弱了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国有经济的过大比例使东北地区逐渐陷入了困境,大批国有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亏损面越来越大,亏损额居高不下,众多职工下岗失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被人们称为“东北现象”。

(三)资金短缺,投资不足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主要瓶颈是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彻底调整所需的巨额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由于老工业基地占支配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身资金积累能力较弱,缺少正常的资金补偿机制,只能通过向银行借款满足需要,导致其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经营条件日趋恶化。另一方面是老工业基地金融业和金融市场长期的滞后,银行没有真正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提供者,而股票融资与“债转股”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问题。因此,形成了长期以来依靠政府向“旧体制下的老基地”输血的局面,耗费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从而使老工业基地改造所需资金来

源和数量成为一大难点。

(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严重老化,市场竞争能力减弱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大多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下,企业无权也无力进行系统改造,8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改革又没有跟上全国的步伐,使国有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系统改造速度缓慢,导致国有企业普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市国有工业企业的设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23.8%,30年以上的占9.2%,全市还有1/4以上的企业仍然沿用20世纪60年代的陈旧落后设备。工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这对装备制造业形成竞争优势及吸引国际制造业转移构成了威胁。

(五)资源枯竭,后续替代产业缺乏

东北地区是以钢铁、能源、机械、造船、汽车等为主导产业群的工业基地,资源型工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了相对雄厚的国有工业体系,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自然资源开采的加强和延伸,资源日益走向枯竭,开采成本也越来越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越发下滑。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后续产业的接替工作又没能及时跟上,使东北地区既失去了自然资源优势,又失去了经济优势。以黑龙江为例,国有大型企业的大庆油田,曾是我国石油工业的脊梁,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现在油田的可采储量只有30%,预计到2020年的产量只能维持2000万吨左右,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产压力,到目前为止,后续替代产业的工作仍没有大的进展。许多煤炭国有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黑龙江的鹤岗、鸡西、双鸭山,辽宁的抚顺等国有煤炭生产基地都面临着资源已经枯竭或即将枯竭,但仍没有找到适宜的后续接替产业的困境。

(六)历史负担沉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使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东北地区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以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是当时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造成了企业机构臃肿,冗员较多,离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各种非生产性支出巨大,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历史负担,自身发展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无法与一身轻的非国有企业平等竞争,使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二、振兴东北地区的有利条件

(一)工业基础雄厚,体系健全

东北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且已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制造、石油化工、化纤、煤炭等行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资源开采工业体系以及医药、计算机、光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集中了大庆油田、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沈阳飞机

制造厂、大连造船厂、哈尔滨制药厂等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强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型国有企业。据统计,东北地区虽然企业户数不足当地国有企业总数的10%,但资产总额却占到半壁江山。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全球性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东北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也将是世界跨国公司青睐的地区。

(二)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东北地区有全国最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自然条件好,生态容量大。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国家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大量投资,奠定了东北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东北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东北地区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提供了重要条件。根据国际贸易学分析,一国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优势、技术基础、市场潜力、资源趋向和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等。东北工业化水平较高,产业工人聚集,造就了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技术素质过硬、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产业大军,具有一批技术等级高、经验丰富、革新能力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较我国西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更为突出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储备。

(三)重要的战略位势和交通优势

除上述因素外,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也是促使其成为外商未来一个时期投资热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东北三省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与朝鲜、俄罗斯、韩国、蒙古等接壤,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极易与上述国家发展共同经济合作。尤其是对韩国企业来说,200多万朝鲜族人口,没有语言障碍,将极大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东北三省交通四通八达,这里是全国铁路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公路干线密布,有空港5个,大小港口15个;因此,从发展对外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半个多世纪形成的工业基础构成了其吸收外资的强大“引力”和基础,而丰厚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和重要的战略位势则为其吸收外资的提供强大的支撑。

三、深化国企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国有企业在东北地区的地位充分说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重视国企深化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工业的全面振兴。东北地区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除体制性障碍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必须从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做起。消除体制性障碍的根本方法就是进行体制创新。而体制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东北地区曾经充分体现过计划经济优越性,故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比其他地区难得多。需要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及与我国选择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真正实现计划经济思想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将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中的直接管理和控制职能转变为间接调控和服务职能,使国有企业根本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从事

生产经营活动,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

众所周知,国有经济普遍缺乏活力,民营经济普遍充满生机。东北地区是国有资本比较集中的地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以民营经济为重要依托的新的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形式灵活、产权明晰、政府干预较少、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一支发展潜力大、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生力军。同时,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可以培育市场力量,为制度创新创造条件,并为国有经济在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有序退出提供现实可能性。

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走国有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应取消对民营经济的种种限制,允许民营经济对绝大数领域里的国有企业实行兼并、收购和股份制改造,减少国有经济的比例,实现产权多元化。

(三)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东北老工业基础发展缓慢的关键所在。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必须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但从我国目前的财力来看,国家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进行技术引进,因此,东北地区应立足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技术创新。应积极进行科技资源的整合工作,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引导科技力量向东北地区流动,通过搭建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平台,集成国内外科技优势,为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打造特色产业群,提高区域竞争力。

(四)加大国有企业的债务处理力度,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使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造成这些债务负担的原因,既有企业经营上的问题,也有国有企业体制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政策上的问题。可以说,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一个普遍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就很难轻装上阵,参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五)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难免会增加失业人数,也难免把一些历史形成的包袱甩向社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在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改革。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国有企业后顾之忧,使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迈克尔 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陈永杰.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3.

[3]孙东生.振兴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C].新东北战略高层论坛文集,2003.

作者:梁鸿颉

国民经济活力不足论文 篇2: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

摘 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把握其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充分正视农业农村发展中诸多双重叠加的突出问题,并深入探寻导致问题凸显并可能持续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动因,积极创新市场导向思维、城乡融合思维、全面振兴思维、贫困治理思维,持续“固根基、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不断巩固提升农村全面小康成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三农”发展系列难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尤其是當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过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历史节点,科学谋划、顺利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依然突出,“十四五”时期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着力克难攻坚补短板、强弱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推动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似,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但由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本质上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也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简单加总,而应是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下的发展理念、发展导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等全方位的根本性转变,与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总方针和总要求等一脉相承,是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生态改善、要素培优、制度创新等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所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系统的、动态的,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农村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在供需匹配、要素配置、投入产出、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农业农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相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既是方向、路径和手段,也是引领、支撑和推动力量。

一、“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城乡及农村内部双重不平衡加剧、乡村人口与乡村产业双重“空心化”交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双重短板叠加、龙头企业经营与农民持续增收双重困难凸显等诸多问题。这既是当前需要着力破解的重点任务,也是在“十四五”时期需要持续加大力度重点攻克的时代命题。

1.城乡及农村内部双重不平衡加剧

一方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绝对值仍在拉大,二者比值在2002年突破3.0(3.026)之后,直到2010年才重新回落到3.0以下(2.994),其间虽有起伏,但均在3.1上下波动,2007年达到3.144的最高值后才呈现持续下降态势,但缩减幅度呈震荡走势,2015年以来每年缩减幅度维持在0.01—0.04。如果分别按年均0.02和0.03的缩减速度,城乡收入比要从2019年的2.644降至2.0,也分别需要32年和21年。①另一方面,农村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也在强化。根据2013—2018年的农村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结果,处于最底层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两年年增势强劲,但整体上看,2013—2018年低收入户年均增速仅在4.96%,远低于9.81%的同期高收入户增速,即便2016—2018年低收入户年均增速达到10.43%,但其他组别仍总体呈现马太效应的格局,且低收入户增速波动较大,2014、2016年均在其他组别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负增长,说明低收入户增收相对缓慢且基础仍不稳固(见表1),这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悖。

2.乡村人口和乡村产业双重“空心化”交织

人和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两大核心因素。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乡村人口大量非农化、转移到城镇乃至市民化,这本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但如果对乡村人口转移后的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缺乏及时有效的跟进,便极易形成乡村人口“空心化”与乡村产业“空心化”交织的现象,并成为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集中体现。这一问题在欠发达乡村尤为突出,导致乡村发展活力不足,影响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是乡村人口外流加剧村落锐减。由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并带来自然村落的加速消失。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安徽两省2019年人口净流出分别为1312万人、753.5万人,分别占户籍人口的12.0%、10.6%。②同时,2005—2016年,全国自然村由313.7万个锐减至261.7万个,10多年间减少了52万个,平均每天消失约130个。③二是乡村产业“空心化”渐显。在一些传统农区,尽管农产品产量高、占比大,但优质产品少,农业大而不强、结构不优、品牌优势不突出,现代科技应用整体落后,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低,农业价值链发掘不足,产业融合度低,市场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特别是受经济下行、成本上升、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乡村产业发展低端化、边缘化,面临困难增多。三是乡村发展系统性不足。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化肥、农药施用量虽然已实现负增长,但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仍然凸显,一些缺水地区还是大水漫灌,秸秆、粪便、农膜、生活污水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和利用,部分地区垃圾围村现象仍比较严重。这些情况表面上是人居环境和污染治理的问题,实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治理重构、乡风文明建设不足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影响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3.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双重短板叠加

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账,一直是困扰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经过近年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努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普遍有较大改观,但在这些设施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上以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临补齐短板与提档升级的双重任务。如何在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中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欠账,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一是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上,一些农村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等设施未实现全覆盖,在烘干设备、预冷设施、冷链贮运等现代基础设施方面配套不足,在生产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应用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经营成本高,严重制约优质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林果等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二是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依然参差不齐,一些地方标准不高、配套不足、利用率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乡村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设备配套和运行能力较弱,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的防范应对能力仍然薄弱。三是在农村公共服务上,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短板明显,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尚有相当距离。仅以医疗卫生为例,2018年全国乡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只有4.63人、4.56张,仅相当于城市的42.4%、52.4%。④

4.龙头企业经营与农民持续增收双重困难凸显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传导效应逐渐凸显。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乡村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经营、农民就业增收等增加困难和挑战。稳增长、稳就业、稳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将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困境凸显。作为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当前经营困境呈现三重叠加的态势,纾危解困的不确定性增强。一是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性因素叠加。除了经济下行和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因素外,行业和企业转型以及一些偶发因素如非洲猪瘟等,都从不同层面促使国内外、企业内外、行业内外等复杂因素交织,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困难不再是某一地域或某一行业的个别现象,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共性的问题。二是传导性因素与内源性因素叠加。本轮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困难,既有金融去杠杆的外部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盲目扩张的经营策略失误导致积重难返,还有因陷入互保漩涡而难以自拔,加之近年来原材料及人工等成本上升,尤其猪肉价格飞涨在为生猪养殖企业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带动相关环节生产成本的激增,以及环保限产等导致企业直接成本和融资成本的增加,都加剧企业经营困难。三是系统性影响与根本性影响叠加。龙头企业成长非一日之功,对于从事农业这一周期长、风险大、惯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尤其如此,而其命运翻转可能仅在一夜之间。一旦企业经营困难,往往会因业务关联、信贷互保、债务关系等而在区域内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在经济下行和银根收缩的大背景下而往往回天乏术,对区域内的行业发展、社会就业等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培育才可能形成新的龙头。与此同时,农民增收渠道拓展难度加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粮食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作為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在逐渐减弱,而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又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带动广大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然因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推进,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难以发挥农民增收主渠道的支撑作用。

二、“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问题的深层动因分析

农业农村发展中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突出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既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制约,也是“十四五”时期需要倾力破解的关键难题。

1.市场化不足与市场化过度并存

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贯穿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进程。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从整体上呈现经济领域市场化不足而社会领域市场化过度,但在具体的某一领域则存在市场化不足与市场化过度并存的情形。这种资源配置的错位,极易出现公共服务缺位、公共决策失位、公共权力越位,导致农业农村发展诸领域诸环节间选择性地推进,并将最终行走在各自的轨道而难以有效统筹,从而加剧发展失衡。一是市场化不足。主要体现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发育尚不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滞后,直接影响到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导致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二是市场化过度。主要体现在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滞后,如“看病难、看病贵”成为长期困扰乡村乃至全社会的一道难题,进而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农村医疗饱受诟病之所在。三是市场化过度与市场化不足可能并存于特定领域。如同是在农村医疗领域,由于医保等制度设计导致医疗市场高度垄断,又存在竞争性、市场化不足的另一面,在医疗保险市场,虽为贫困群体所急需,但因缺乏特定产品和服务也亟待培育。

2.新动能不足与旧动能乏力并存

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新消费的崛起,顺应绿色、安全、生态食品的需求,在消费细分领域的涉农独角兽公司发展势头迅猛,与颓势渐显的同行业曾经的龙头形成鲜明对比。在新产业方面,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例,已由原来的单纯休闲旅游,逐步拓展到文化传承、生态涵养、农业科普等多个方面,在空间布局上也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2012—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量从7.2亿人次增至30亿人次,年均增长26.9%,营业收入从2400亿元增长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22.2%。⑤但从整体上来说,农村“三新”尚未形成能够有效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动能。而与此同时,以投资拉动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动能呈现乏力态势。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月度累计增速自2019年以来持续下滑乃至持续负增长,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农业投资尤其是新项目、大项目投资的持续下滑,将导致乡村产业面临发达地区的高端打压和欠发达地区中低端挤出的双重挤压,产业转型面临青黄不接、新旧产业断档的风险考验。

3.数字化拉平效应与传统发展方式、治理方式的固化效应并存

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进步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尽管作为信息产业,但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对现有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没有太多的地域限制。因此,数字化是拉平区域差距、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契机,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爆发力,已在一定程度上为此作出了有力的注脚,并将在推动流通模式变革创新、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对接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力。但与此同时,来自传统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仍然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对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产生固化效应,抑制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进展。例如,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政府通过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对农民“种(养)什么、不种(养)什么、种(养)多少”进行强制性要求,尽管可能是出于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初衷,但在农业自然、市场等多重风险的交织下导致难以达成预期的案例屡见不鲜;同样,在产业扶贫上,在特定时期采用超常规支持措施扶持乡村产业发展,以夯实脱贫的产业支撑、壮大乡村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其前提是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并对资源禀赋、市场前景等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论证,对生产、加工、销售、储运、品牌等全产业链布局进行积极引导,否则只会造成同质化、低端化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削弱脱贫的可持续性,也会助长“等靠要”思想。

三、“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思维创新

“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律,创新市场导向思维、城乡融合思维、全面振兴思维、贫困治理思维,为进一步实现从农村全面小康向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渡奠定坚实基础。

1.市场导向思维:科学统筹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把握政府和市场的二元关系,避免二者职能错位、资源错配,并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市场导向思维,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规范并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和社会有序的有机统一。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农村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在乡村产业发展上,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注重以市场的力量汇流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二是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各类主体活力,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乡村发展内在动力活力激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力量汇聚起来。三是引导并规范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2.城乡融合思维: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当前,大城市面临有机更新、城市迭代,城乡人口已然呈现双向流动倾向,因而无论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還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必须在城乡融合的大框架下,通过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空间。一是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导和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落户定居,全面融入城市社会,并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农地承包权。二是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在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积极推进要素下乡,农民工返乡、回乡创业就业,形成双向流动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三是持续推进县域发展。县域是连接工农城乡的重要枢纽,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入推进,县域将成为城乡融合的主阵地。因此,需要充分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县域产业链空间布局,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里,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打造以农业为起点的全产业链,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有产业园区、村有扶贫基地、户有增收门路”的发展格局。

3.全面振兴思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是单一向度的目标要求,而是包含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的全面高质量,与乡村振兴的内涵维度高度契合。所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全面振兴思维,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既是对“三农”工作在目标任务上的过渡,是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奋斗目标而在关键历史交汇点上推进历史任务交替衔接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过渡的战略选择。要着眼脱贫攻坚进程的变化,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脱贫质量,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从注重重点发力向更加注重统筹兼顾转变,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4.贫困治理思维:从绝对贫困治理到相对贫困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部署,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反贫困是人类社会至今永恒的主题,创新贫困治理、开创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是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反贫困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艰巨任务,当前的脱贫攻坚只是消除现行标准下的温饱型、收入型的绝对贫困,并非意味着贫困的终结。即便2020年后除了要对之前的脱贫攻坚成果进行巩固提升外,还势必涉及对贫困标准的重新认定,即如何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治理尤其是相对贫困治理也面临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为此,着眼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症结,顺应脱贫攻坚形势的历史性变化,必须从理念、思维和行动上积极创新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推进减贫由特惠型帮扶向普惠性民生、由消除短期绝对贫困向解决长期相对贫困、由定向式帮扶向系统性治理的全方位转型,并强化对各种风险的研判和治理,更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四、“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业农村仍将是重中之重。因此,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要着眼巩固提升农村全面小康成果,扎扎实实固根基、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阶段目标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1.固根基:牢牢坚持优先发展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坚持重农固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发展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性战略意义。一是切实把农业农村发展置于优先位置,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和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发展优先规划、项目优先布局、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政策措施优先落实。尤其在资金投入、土地使用规划、金融创新等方面,要强化问题意识,自觉主动地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贯穿于有关政策制定及落实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加大政策和投入整合力度,提升支持效能。二是强化底线意识和风险防范,针对脱贫攻坚和乡村发展中可能潜藏的财政负担加重和金融信贷增加的财政金融风险、产业弱质化和产业低水平重复的产业风险、“悬崖效应”与“福利陷阱”并存及脱贫人口返贫的社会风险等矛盾源和风险点,加强系统研判、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及时防范化解。三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职级并行等具体举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和条件,着力提升基层组织执行力、凝聚力。

2.育优势:积极推进“三链同构”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一是延伸整合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相互融合,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二是塑造提升价值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节点集聚,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品牌培育和推广,加快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三是优化融合供应链,支持企业面向市场开发符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建立融合现代仓储、物流、配送、质量保障等环节的完善的市场供应链体系。

3.补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积极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加强科学规划建设和后续维护监管,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并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提档升级。一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县域、镇域及中心村,推动以县为单位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实现村庄规划的科学合理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经济和效率。加快推进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进村入户,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网点,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三是创新设施运行管护机制,破解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无人管理、无钱管理、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后长期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应有效能。

4.强弱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强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而且需要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效率,健全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加快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尤其要吸取因病致贫这一主要致贫因素的历史教训,全面推进健康卫生进村行动,加强农村临床医师和全科医生的培育力度,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医保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巩固社会保障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在社会保障层面的覆盖面和保障层次,适当提高保障标准,构建全覆盖、兜底线、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尤其要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效率和水平,破除“看病难、看病贵”痼疾,构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阻断机制。二是构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并轨,推动县一级的公共服务下乡,推动县乡一级的行政服务向行政村延伸,尽量做到让群众办事不出乡、少出村。三是创新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土地半托管、全托管模式,带动小农户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产业化、规范化运营机制,推动科技、信息、资金、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尤其要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抢占发展制高点。

5.激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用好这个法宝,促进乡村发展活力的充分释放。一是强化城乡改革联动。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二是创新乡村治理。大力培育新乡贤,积极创新治理模式,坚持党的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具体实现模式上,可结合实际,创新实现形式,如把自治组织下沉到自然村(组),组建村民理事会,使其在利益共同体下发挥自治作用,提升治理效能。三是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以管理城市思维建设农村项目,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政策支持与农民诉求有效对接,避免“一刀切”“千村一面”和产业同构,并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创新基层小微权力“负面清单”管理,释放改革红利,优化乡村营商环境。

注释

①此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所得。②此处数据根据河南、安徽两省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所得。③此处数据根据《2005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和《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计算所得。④此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计算所得。⑤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展休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就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答记者问》,《湖南畜牧兽医》201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陈明星.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J].区域经济评论,2018,(3).

[2]韩长赋.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J].中国合作经济,2019,(4).

[3]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J].经济研究,2018,(12).

[4]彭超,刘合光.“十四五”時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形势、问题与对策[J].改革,2020,(2).

[5]孙久文,夏添.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9,(10).

[6]汪三贵,曾小溪.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及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8,(8).

[7]王赞新.抓住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N].经济日报,2018-10-25.

[8]魏后凯.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J].农村工作通讯,2019,(2).

[9]魏后凯.“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20,(3).

[10]张晓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关注的重点[J].经济纵横,2018,(10).

责任编辑:澍 文

作者:陈明星

国民经济活力不足论文 篇3: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问题探讨

摘要: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经济总量依然落后于发达地区,其本质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专业市场是其重要的活动因子,研究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问题,必须研究其建设动因机制和难点所在。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地改市;专业市场;集聚

On Specialty Market Building in Underdevoloped Areas After Changing District into City

LIN Su-jua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Guangxi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ing,China)

欠发达地区是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是长期形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称,其重要特征是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资本形成不充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但其本质是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的差距。欠发达地区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专业市场培育慢、档次低,商品流通能力差,同发达地区充满活力的专业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地改市”是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通过地区行署改为地级市来实现行政系统制度和职能更新的过程。自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地区体制试行地级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起,1983年1月,在江苏省试点,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撤销所有地区,地区所辖各县划归11个地级市领导,并开始在全国广泛推行。通过“地改市”,我国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方都实行了地级市领导县体制,这个体制覆盖了近10亿人口。西部欠发达地区实行“地改市”时间比较晚,广西最早“地改市”时间为1993年,比东部发达地区慢十多年,最迟是2003年崇左市,整整比江苏省试点晚了20年。表1为广西“地改市”的时间表。

专业市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由众多经营者直接参与的,以一种(类)或若干种(类)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商品为主要交易对象,以批发为主或批零兼营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有形或有形无形相结合的现货商品交易场所。专业市场是与一个地方经济相伴成长的经济现象,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又与发达地区差距甚远,中国通向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动态的、多样的,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研究也要遵循动态差异的哲学观点,为此笔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广西河池市、崇左市等欠发达地区进行调查并形成这篇调研报告,希望能为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的建设提供思路。

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状况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以来,随着行政中心的确立,经济活力不断注入,城市人口集聚加快,市政建设重新规划,城镇化速度提升,各地产业思路明晰,需要配套的多样专业市场为其服务。专业市场类型主要分为集散型市场、产地型市场、销地型市场及由销地型市场派生出来的产业配套型市场。集散型市场的特点是交易商品的来源和销售的范围都非常广,在物资相对短缺物流与信息技术相对不发达的环境下主要承担和发挥了商品和信息集散功能。销地型市场主要销售外地产品为主,销地型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本地的最终消费和中间消费。产地型市场的商品来源是以本地产商品为主,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共享式销售平台和信息平台。产业配套型市场是以满足本地特色产业的中间需求为主要功能。

各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市所在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场集散功能强,近70%的商品来自除本市以外的其它发达地区,呈现典型的集散型市场特征。现在已形成专业市场和专业街相互配套、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协同推进、城乡市场相互补充、城乡交融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市场网络体系。市场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相对强大,特色专业市场初见成效。如玉林中药材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有较强的辐射力,成为全国十大中药材批发市场之一,河池市的机电市场也辐射周边县市,每年销量七千万元。商品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2005年,广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397.2亿元,10年间年均增长接近10%,其中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的专业市场建设功不可没。

但与发达地区的专业市场相比而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市场体系建设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造成商品市场发育不平衡,过剩与缺位并存,专业市场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辐射能力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专业市场多为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的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同步增长投入不足,玉林、贵港、贺州等农业大市缺乏农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出现在四个不平衡:日用工业消费品和传统农贸市场发育较快,而工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则相对滞后;低层次的集贸易市场发展快,而高层次的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城镇的农产品销区市场发育较快,而农村的农产品产区市场发育较滞后;零售市场发育较快,专业批发市场相对滞后。专业市场经营设施和管理手段落后,至今没有一套适应现代化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不能客观反映商品价格、流向情况,专业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交易手段落后,市场的区域、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动力机制

专业市场的要素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对产业的带动和低成本高效益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要素集聚效应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推动力

优质人力资本和资金往往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专业市场的成长促进了民间商业资本积累和商业人力资本形成。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要素缺乏,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资金、商品、科技,还是人力要素都比较缺乏,专业市场的空间集聚效应为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集聚经济发展要素,趋利性使市内外资金、商品、人才向市区流动,增强市区经济发展推动力。

(二)特色产业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催化剂

专业市场在一定范围内有强力的扩散辐射效应,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非常注重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之后必然带来销路问题,欠发达地区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布局比较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单个自产自销不经济的。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市场就承担了对农村工业进行市场信息导向和要素组织的主要功能,利用专业市场将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增强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吸引大批客商加入销售,企业无需花高成本进行上游产品的采购和下游产品的销售,即降低了本地企业的交易费用,从而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促进“一乡一品”的特色产业分工。同时,欠发达地区各地之间的专业化分工逐渐明晰,形成了众多的块状经济区域,生产能力巨大与欠发达地区内部市场需求总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只有依托专业市场庞大的销售网络,才能维持块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

(三)外部经济效应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持续需求导向

受流通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驱动力和边际成本最小化驱动力的指导,交易成本下降一直是商家利润获取的寻求手段,专业市场方式是商贸企业分工的结果,把多个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作为一种贸易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也会产生流通的规模效应,能够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即加入经营的人越多,交易效率就越高,则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少。专业市场通过需求信息的反馈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大量的买者、卖者、商品集中在有限且固定的区域内进行交易活动,减少了搜索距离,节约了交易主体搜索交易对象和各种市场信息(供求、价格、竞争等)的费用,提高了交易的达成率,同时,专业市场主体的经营场所是比较固定的,并且一般采用了较为标准化的经营方式,其转移及退出的机会成本较高,这有利于抑制各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交易的履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的可能性等一系列不确定性风险成本大为降低,交易双方比较容易形成比较稳定、持久的隐性契约关系,另外,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使得市场信息比较充分,买卖双方对交易对象等的信息占有比较对称,交易费用的承担也比较对称,这提高了交易双方的互相信任度,增加了交易发生的频率。因此,欠发达地区商家对专业市场有持续需求。

(四)现代化城市有秩机制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提高的标志

专业市场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城市发展的基础。城为廓、市为实,市以城在,城以市兴,以城建市,城市一体,协调发展。在欠发达地区有无数小商贩以流动经营为生,允许他们自由经营,势必加大管理难度,容易出现短斤缺两,坑蒙拐骗现象,城市道路、街道“脏乱差”也难以消除;不允许他们经营,势必阻断许多城市下层人员的生活之路,加剧干群矛盾,激活社会不稳定因素,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不相吻合。现代化城市的有秩机制将众多小商贩集中经营管理,建设专业市场,为他们提供谋生场所,又使城市市容市貌大以改观,改善投资环境,为专业市场建设融入资金。

三、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难点分析

(一)区域总体需求相对不足,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发展的质和量

欠发达地区本身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政不强,城市人口偏少,购买力不足,特别是一些非枢纽中心的边远城市,流动人口量不足(见表2)。欠发达地区无论在人均收入还是在人口总量上都远远少于发达地区“地改市”后的城市,势必造成本地总体需求严重不足。从长期看,需要与供给总是趋于相对一致的,缺乏有效需求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城市无法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更谈不上大型专业市场群。

(二)领导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步伐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的行政体制变化是在某一时点完成,但观点变更赶不上行政体制变化,部分城市主要领导缺乏对经济工作的全盘考虑,对流通作用认识不足,在流通产业已由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产业的今天,没有充分认清流通对产业的引导带动作用,只抓特色产业生产,不抓特色产品原料供应和销售,没有配套的专业市场带动。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公司便打着专业市场开发的旗号,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大肆圈地建房,造成土地资源剧减;一些政府领导对市场建设贪大求成,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大谈大论“大市场、大流通”,建立专业市场不求严谨论证,经常凭感觉凭心情做决策,没有充分做好专业市场的长期培育工作,造成专业市场畸形发展。部分专业市场“只能看,不能用”,如钢材市场建在居民区,废旧市场也往闹市中心钻。少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还好大喜功,盲日追求大规模、高档次,既加重了专业市场经营者的成本,又导致部分摊位的闲置浪费。

(三)统一重新布局难度大,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标准化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是在原来的县级市基础上转变而来的,没有专门的商业网点规划,原来的城区基础建设薄弱,城市道路窄小,改的难度大,缺少适应快速发展规划,长期以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专业市场建设未能摆脱小贸易市场发展的圈子,“土、破、旧、脏、乱、差”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建设水平低,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关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流通业的发展和规划布局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可变性。专业市场建设只能“见缝插针”,有些专业市场变成“扰民市场”,市场内缺少规范布局,容易形成道路交通阻塞,进入市场难,走出市场也难,大型车辆无法入内卸货载货,致使一些专业市场的营业用房出租率较低,经营十分困难,最后不得已而被取消。一些专业市场内部划行归市不力,不同楼层经营同一商品,致使楼上经营户生意冷清。此外,相关专业市场选址距离甚远,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给客商带来了诸多不便,专业市场的停车场地太少,不能满足客商停车运货的需要。

(四)产业规模不足,难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快速发展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大型骨干专业市场偏少,超亿元的专业市场更是少见,市场成交量小,集散能力弱,辐射范围主要局限周边城乡,经营商品以外地的中低档商品为主,本地商品所占比例不高,约占为1/3。这主要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工业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价值低,虽有一定规模,但难以支撑大型专业市场,名优产品所占比例更低,中间集散型市场向产销一体化市场的转型较慢。

(五)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无法对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实施保护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都经历了多家行政主管部门兴办和1999年工商管办分离过程,专业市场建设中征地建市场成本高,土地上没有优惠,有些摊户租金在短短的五年间上涨5-10倍;多部门参与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易于出现职责不清、部门权力利益化等倾向,导致市场内的各种业费逐年增加。而这些费用收取后用于市场管理的比例却不高,特别是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工商部门原有的某些职能消失,相关部门的某些职能又未落实到位,进而出现了市场管理中的空档。如打架斗殴、敲诈勒素、诈骗等问题,原由工商部门独家处理,现在由工商、公安、法院等多家处理,部门利益的分割有时难以形成管治合力,致使经营户和客商无所适从。公安部门办案经费和警力严重不足,也影响到案件处理的进度。市场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信息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需求。表现在市场管理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的内容不够完善,大多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其它如信息服务、外联内引等缺少得力举措;管理协调能力不足,很难在众多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做好高效协调沟通;不同类型的专业市场差异很大,采用同样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效果难以保证。

(六)信息化程度低,封闭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传播平台

专业市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商品交换、价格发现和信息传播。信息化程度低是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明显标志,在调查中除个别专业市场有简单的电子牌外,绝大多数专业市场没有信息化痕迹,因为缺少政府的投入及维护,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缺少升级换代的条件,在今天知识经济、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降低了原有优势,无法借助网络和电子手段以超低的成本进行商品交易和信息交流,外界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享受,降低对众多客商的吸引力,影响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专业市场应该是一个权威和专业化的信息集加工处理中心。在国外,很多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如巴黎的伦吉斯市场、荷兰的花卉市场等,他们不但为客户提供第一手的商品价格、供求状况、统计信息,还提供本行业所有最新技术的发展报告。

四、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思路

(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建设的,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是不符合实际的,欠发达地区有限的财力要用在基础建设、教育投资、解决贫困上。但专业市场建设投资需要大笔启动资金,投资风险不低,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的销量有限,投资建设成本回收周期必然长,虽然专业市场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对这种外部性收益的获取足以吸引一大批经营者的参与,但欠发达地区“地改市”本地单一企业也是无力承担的,在没有感受到“短、平、快”获利项目的吸引力,外来资本也不会轻易投资。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应该采取多元化组合,由政府在用地上提供优惠支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联合投资,用法律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如广西贵港市政府在市场建设用地上采取优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政府还可以借鉴香港土地储备金滚动方式,通过专业市场开发带动地产升值获益,用获准资金再购买城区低值土地建设新专业市场。

(二)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实际化

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要尽快根据城市发展速度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因市建场,不能“火筑鸟窝”。构建市场,一定要遵循市场本身的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建什么市场,定在什么地方,建多大规模,都要根据物流、客流、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乃至人们的消费水平、习惯、心理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来确定,因市建场。不能一厢情愿,主观臆想地圈地建市“火筑鸟窝”。 坚持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淮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工程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三)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管理规范化

管理是专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场经营者实行资质审查和档案登记,严格把关;建立健全商品售后服务系统和消费者投诉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市场运作规则,用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通过电子网络监控经营运作状况;配合国家商务部抓好“双百市场工程”,积极推进专业市场的标准化改造,争取列入“双百市场工程”,改造其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仓储及活禽交易屠宰区等基础设施,广西贺州市农资市场、玉林市香料市场、百色市中草药批发市场、崇左东亚农产品专业市场、钦州亚热带水果集散市场、来宾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都列入广西重点建设和培育的专业市场,以市场建设标准指标来规划市场,必将成为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的标杆,成为带动全国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产业配套化

产业支撑是启动专业市场的根本保证,作为专业市场,它的经营策略必须区别于商场,在经营手段上,商场以零售为主,专业市场则应以批发为主,形成批发经营则必须有产业支撑。如果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不抓好相应的产业配套,本地加工业不发达,交易的商品都是外地市场上批发来的,几经周转,结果只能是零售意义上的批发,专业市场只是空壳。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要立足于在本地区范围内有计划地培育与各专业市场发展方向相配套的产业并且使该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培育重点上坚持以发展加工业和养殖业为主,把发展的目光盯在生产城乡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上,坚持依靠现有产业基础,加大扶植力度,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格局,切忌“贪大求洋”。只要形成规模,有时一个小产品也可支撑一个大市场。要把产业支撑面积极向外地扩展。在本区的支撑产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应积极想办法在外地寻找支撑点,即寻求合适的名牌厂家到当地的专业市场搞直销。

(五)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的特色品牌化

专业市场的生命力在于与区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建设本身落后,要在全国专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状态中脱颖而出,依靠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市场是欠发达地区“地改市”后专业市场品牌建立的不可缺少途径,撇开区域特色产业将其作为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去谈专业市场发展不现实,政府将“造市”与“地方品牌”打造结合起来,把专业市场当作区域特色产业群的重要构成因子,利用专业市场的活跃因素为特色产业群延伸上游和下游链,通过带领并服务于特色产业的发展确立“龙头”地位,按照中央“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以产地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精神,要对一些特色程度比较高的专业市场如广西矿产专业市场、丝稠专业市场等,可组建营销集团,统一注册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开拓市场,统一提供社会化服务,增强本地产业与专业市场联结的产销一体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国雄.试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祝合良.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曾绍群.“十一五”广西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C].广西商务厅2005年课题研究论文集,2006.

[4] 高凌.城市专业专业市场发展调研与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7).

[5] 吴卫江.地方特色经济主导产品的战略寻求和创新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4(2).

(责任编辑:吕洪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林素娟

上一篇: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下一篇:中职就业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