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

2024-05-04

失业问题(通用8篇)

篇1:失业问题

失业保险业务热点问题解释

【点击数:1625】 【2010-11-8】

1、失业人员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又已在新的单位工作,并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金还能继续领吗?如果不能领了,那么未领的这部分失业保险金如何处

回答问题一。已经重新就业了,失业保险金是不能再继续领了。这是根据《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办理的。该条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具有重新就业或退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等几种情形之一的,停发失业金及其他费用。据此,已经重新就业所以不能再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

回答问题二。没有领完的失业保险金怎么办?这也有政策规定,《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因实现重新就业而被停发的失业保险金,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记录在案,当该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时,可以将其重新就业后缴交失业保险费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未领取完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合并计算给予领取,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如果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重新就业后缴费不满1年再次失业的,可以申请继续领取前次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完的那一部分失业保险金。

2、失业人员应具备什么条件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答:根据《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失业人员应具备如下3个条件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⑴按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本条例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⑵非因本人意愿中继就业的;

⑶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3、原企业(单位)已经与职工本人解除劳动关系,所在企业一共为职工本人缴交了2年5个月的失业保险费,问该职工可以领多长时间的失业保险金?每个月能领到多少钱的失业保险金?

答:是关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问题和失业保险金的计发标准问题。

关于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是这样规定的: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以上的,累计缴费时间每满5个月,可以领取1个月的失业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计算领取期限超过18个月的,按18个月核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按照上述规定,你缴交失业保险费为2年5个月,可以领取5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关于失业保险金计发标准。《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计发标准为失业人员失业前12个月本人缴纳失业保险费月平均工资总额的60%。按这个规定计算的失业保险金,高于或等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按最低月工资标准的98%发放;低于或等于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标准的,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发放。假如,职工本人失业前12个月每个月都按1000元缴纳失业保险费,那么,按照以上规定计算,这个职工每个月可以领取600元的失业保险金。

4、在一个单位工作并已缴纳了2年的失业保险费,今年3月份因人事调整被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请问现在还能办理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手续吗?

答:是涉及到办理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待遇手续的期限问题。失业保险条例是这样规定的:用人单位与其从业人员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自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7个工作日内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告知其享有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名单自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失业人员应自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60日内,持单位证明和参加社会保险的证件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逾期未办理失业登记的视同重新就业。职工本人自被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至今已超过60日,不在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有效期内。所以,现在不能办理失业保险登记手续。但是,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将把该职工所缴交的失业保险费记录在案,如果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时,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将其以前的缴费年限与重新就业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给予发放失业保险金。所以,从业人员如果失业后,一定要记得按规定时间前来办理失业登记,免得耽误了自己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篇2:失业问题

①《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77号)。

②参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民发[]220号).

③城镇低保标准数据,来源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2;失业保险金标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最低工资数据,来自各地最低工资办法。

④这里将概念放大到失业保障制度,主要是国外失业保险制度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不对等,后文会分析具体原因。

篇3:失业问题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就全国而言, 2009年底,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已达到921万人, 相应的统计失业率为4.3%, 2010年底统计数据稍有下降,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根据我国国内经验,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下, 3%左右的失业率和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4%的失业率和4%的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调控的警戒线。一旦超过这个警戒线, 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极大困难。然而就目前事实而言, 我国确实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失业率和通胀率都已超过警戒线的时期。同时, 在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我国的失业率中统计在册的只是城镇登记居民人口, 各类农村人口是不在统计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目前公布的失业率是低于实际水平的。

以下是2009年全国各主要地区代表省市的失业情况。东部地区:北京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 登记失业人员8.2万人;上海相应数据分别为4.3%和27.9万;广东为2.6%和39.53万;江苏为3.2%和40.7万。接

下来是中部地区:河南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登记失业人员38.5万;湖北省数据为4.2%和55.33万;湖南省为4.1%和47.8万。最后是西部地区:同年四川省相应数据分别为4.3%和36.3万;甘肃省为3.3%和10.3万;新疆为3.8%和11.9万。从宏观上来看, 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个庞大的、亟待解决的失业问题。

二、失业问题原因分析

制度是经济单元的“游戏规则”, 是各类经济组织在活动运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原则。概括地讲, 制度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各种合同制度。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社会习俗、习惯行为、道德规范、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等。在一个社会制度体系中,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不可分割, 相互依存、作用, 共同影响一国的发展。当各项制度合理而完善时, 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激励系统, 从而为合作的实现创造条件, 能有效减少外部性。反之, 则会对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 从制度层面来对一个国内问题进行分析, 并由此思索制度的演进与变革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失业问题也毫不例外。

(一) 户籍制度不合理,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大致经历了1958年前的自由迁徙期、1958年至1978年的严格控制期和1978年以后的半开放三个阶段。在世界上, 实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并不在少数, 只是在管理上的手段各有不同。但是我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附加了各种各样的行政的、经济和福利的差异及其他不同程度的人为、非人为不公平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中, 将现行人口身份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并且在两种户口的转移和福利保障方面实施不同的待遇, 严重阻碍了地区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保障也越来越好, 大批的务工人员选择城市作为自己的工作地区。然而, 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的双重作用, 使得前来务工的非本地成员或者非城市人口, 无法得到相同的待遇和福利保障。随着城市生存压力的进一步增大, 住房、医疗、教育等也成为令人头疼的重大问题。地区间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造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失业。

(二) 经济体制不健全, 就业环境差异大。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正式确立的。由于原来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至今较为短暂的发展时间, 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十分充分, 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也就使我国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有关失业的问题。

第一, 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 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逐步缩小一二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但是, 就目前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对比不难发现, 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我国现在产业比重体系中, 虽然第一产业的数值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相对稳定, 第三产业不但上升, 整体局势渐趋合理, 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远远不够。截止2009年底, 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中, 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38.1%、27.8%和34.1%, 一二产业就业人数仍占较大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会造成一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从中转移出来, 而目前我国发展水平欠佳的第三产业又无法将其全部吸收消化, 就造成了大批的失业人员。我国现有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滞后, 也就极其现实地成为阻碍我国各类人员就业的瓶颈因素。

第二, 就业环境对比明显, 差异大。从全国范围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先导地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高速的经济发展水平, 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为地区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和就业人员, 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中西部地区, 由于各项保障和基础设施的落后, 投资环境相对恶劣, 对资本的吸引和消化能力不足, 技术传播途径不发达, 致使当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动力不足, 就业岗位少, 不仅无法充分解决本地人员就业, 更无法“笼络”外界的优秀人才。一面是环境优良却扎堆聚集的高竞争压力人群的自愿失业;一面是发展不足也无人问津而带来的非自愿失业。

第三, 就业机制不健全。我国现在尚未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就业网络服务机制, 没有全面服务的就业机构, 这就带来了个人在就业过程中对于岗位的搜寻的交易成本以及未获得工作之前的短期失业。所以, 伴随着》转169页

摘要:促进就业是大多数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之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失业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我国由于前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现今形势共同作用, 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制度作为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 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各项问题。本文就试从制度角度对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探讨, 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失业,失业现状,失业原因,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10年7月第6次印刷.

[2]、马春文, 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2010年4月.

[3]、厉以宁.失业和通货膨胀 政府调控的警戒线[N].2010年1月26日人民网.

篇4:浅析青年失业问题

关键词:青年失业 不良后果 原因 对策

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界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青年失业率就是指符合上述年龄段和失业条件的人占劳动力人口的比率。纵观世界各国的青年失业状况,法国、意大利的青年失业率分别高达26.2%和38.7%,整个欧盟区为23.6%。美国青年失业率为16.8%左右,但年轻就业人口中32%的人未充分就业(失业或者没有全职工作)。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突破2亿,其中青年失业率高达12%以上。

青年失业问题会带来不良后果。就青年自身来讲,失业会打击青年的信心和自尊,不能经济独立容易养成消极堕落的坏习惯,甚至有些会退出劳动力市场。并且青年劳动力的人力投资难以收回,会影响其他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素质。长此以往,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供给就会减少,并且劳动力素质水平也会降低。从家庭角度看,青年失業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削减人均可支配收入,但物价水平没有变化,即家庭支出不会有大变动,就会造成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方面,赋闲在家的青年易走上不法犯罪的道路,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年失业还增加了国家对失业人员的财政补贴,加重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总之,长期不能予以解决的青年失业问题会造成严重后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探究解决的办法。

探究事物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因此要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必须明确造成青年失业率高的原因。经济学界多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等。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变换或找寻工作之际所导致的暂时性失业,现代社会还有另一种摩擦性失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不能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工作,也不愿意投身于低阶层工作,造成不屈不就的窘境。摩擦性失业可以部分解释青年失业率高的原因。一方面,青年人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他们不安于现状,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会比较频繁地变换工作,而寻找下一个工作的过程造成了短暂的摩擦性失业,提高了青年的失业率;另一方面,目前各个国家的青年人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都加大了力度,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在迈出校门初入职场的时候,都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放弃基层和底层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待业,这也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结构性失业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青年劳动者在高校中受到的理论教育与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脱节,企业更愿意雇佣那些拥有工作经验的年长者。青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需错位的现象,使得有的青年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有的工作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这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即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受经济形势影响,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削减员工人数,而青年劳动力供给数量却居高不下,初入职场的青年劳动力在供需矛盾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失业率水平颇高也不足为怪。综合来看,青年失业率水平居高不下是三种类型的失业理论共同解释的,在寻找解决办法时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发展的动力,因此解决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刻不容缓。面对严峻的形势,提出几点改善意见,希望能对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有些许的帮助。首先,青年劳动者应该提高个人能力,在进入职场之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这就需要教育体制和青年自身双方的配合。高校应该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青年劳动者应该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将对工作的期望与现实严重脱离。其次,企业可以向青年提供实习机会,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让青年劳动力在进入正式工作之前了解企业,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增强青年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再次,国家应该尽快搞活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才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才会对劳动力产生大量的需求,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

即使各方面都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劳动力市场的滞后性会使劳动力供需调整经历几个周期才能达到平衡。因此,虽然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是我们仍然要采取对策,应该将目光放长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让年轻的血液发挥他们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巍,青年失业:不协调发展及其警示,青年研究,2005(04)

[2].秘舒,关注转型过程中的“新失业群体”,探索与争鸣,2008(03)

[3].刘海燕,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分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03)

作者简介:费欢(1990-),辽宁葫芦岛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篇5:失业问题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尽管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但过高的失业率会危及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中国的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但目前我国的就业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总体特征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供大于求[1]。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但是就业方面却增长缓慢。我国的就业现状堪忧。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甚至包括名牌大学的学生。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约有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这些毕业生中又将有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于是,“知识失业”的情况就越来越多。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这就造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的现象。对此,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太高,好高骛远,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白白浪费了很多就业机会。大学生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3.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同时,许多大型企业也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裁减员工数量。另一方面,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许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这些人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了其再就业的难度。

二.造成失业现象的原因

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失业问题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我国失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认识和工作方面的原因。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职工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增长快,但素质普遍较差

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人口增长快,数量大,劳动力供过于求,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高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全国7000万青工中达高级工的仅占3%。经济发展居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省受过正规培训并通过国家考核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人,占总人数的10%左右。其它一般省市更不及这个比例[2]。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因此失业。

(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没有用工自主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招工用工,而是实行统包统配,由国家统一调配,并且职工一旦进入企业,企业就一包到底,“只进不出”,甚至还要负责其子女就业。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和劳动者在市场上主体地位的确立,对原来的安置就业模式提出了挑战。企业出于效益和效率的需要,就势必对自身的就业存量进行必要的调

整,“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成为必然选择。这样,企业中的冗员、隐性失业必然公开化,造成失业现象。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相应调整

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大解放,促使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从而引起劳动力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并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部分职工由于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新情况,不得不暂时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下岗失业就不可避免。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以其高效性、廉价性逐步取代人力,在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

(四)企业经营失误,金融危机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企业经营者若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变化,管理不力,经营不善,就有可能使企业出现亏损、破产的情况。对于站不起来的企业,只能让它破产或被一些好的企业兼并,这样就可能使一些职工下岗失业。同时由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大部分农民工返乡。金融危机也引发了IT业裁员潮,一些朝阳产业也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呈正相关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机会130万个左右,而经济增长体现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上。因此,我们应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由最终消费的扩大带动投资的增长,促进经济回升。一是要稳定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其收入下降和前景不稳定的心理预期;二是要提供与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使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匹配; 三是要采取信贷消费、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刺激居民对住房、汽车、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高档耐用商品的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换代[3]。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从根本上讲,失业属于经济问题,最终必须运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中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状况下,应该考虑用劳动力资源来替代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尽快地健康地发展起来,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扩大就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既可以创造社会

财富,又有利于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4]。国家应该支持并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缓解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失业者就业,减少在职者的失业[5]。失业者失业的原因往往是缺乏一技之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一门技术或手艺,能增加再就业的机会。

(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与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

1.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宽一些,远一些,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防止出现“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网络、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社会关系等,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能力,顺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愿,适度选择就业职位。

2.调整就业期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精英人才。大学毕业不等于能力和技术就适合社会的要求,大量的职业能力都是要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应当正确估计个人价值,提出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适合企业实际的期望,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总之,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过高的失业率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它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严重的隐患[6]。解决好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6:我国失业问题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失业现象日渐成为一个显性的经济现象。一般来讲,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衍生物,而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多种因素的交叉作用又使失业问题日趋严峻。失业问题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交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的集中反映。

在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我国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失业问题同样不可避免。我国发生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数量因素,也有质量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体制因素,又有结构因素,还有技术因素。就目前而言,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僧多粥少”的局面,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尤为突出。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依然深不见底,其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不断加深,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状况有恶化趋向。官方发布的失业率是4.2%,但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大概是9.4%。两个数据相差甚大曾引外界对前一数据的质疑。且不管哪个数据更接近真实状况,由于我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基数巨大,失业人口的绝对数庞大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任何高唱“风景这边独好”的自我陶醉和浮夸作风,以及对经济危机下失业状况的轻视,都不符合经济危机下应有的执政理性,当然也就不合时宜。

随着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体系的影响逐步深入,招聘岗位必然越来越紧缺,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世界500强或者知名企业都开始大面积裁员更惶论招募新人了,如马士基、毕马威、宝洁等一贯在应届毕业生挑选培训生的跨国企业如今也停止相关计划,其他大中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也纷纷中止招聘计划。据统计2009年有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寻找工作,然而2008年580万大学生有约160万未就业,而2007年之前数年累计还有12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除此之外2009年还有高中及技校500多万。根据社科院的调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失业人群已经呈现出“青年化、高学历、长期失业”的现象这1000多万学生如何就业成为当前最大的问题,虽然政府方面数年来一直将学生就业率视为“政治任务”,提出“保七保八”(保证70%、80%)的就业目标,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水份可想而知,各地高校出于“功利目标”伪造数据,强迫毕业生伪造就业指标,否则就不给毕业证。无论你盖什么公司的章,只要签了就业协议,就给200-500元不等的奖励。甚至在江苏某高校出现,因为2个同学自己开个奶茶铺,一个100多人的系里有30多名学生“在这个奶茶铺”就业的案例,而以此校方宣称就业率超过85%。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永远是个迷。人力资源部的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2008年底的失业率是4.3%,社科院的调查失业率为9.4%;而人民大学所作的“访问失业率”高达24%。这是因为使用的调查样本与方式所致。如人力资源部的失业率是只计算城镇人口,且必须是在16岁到男性50岁女性40岁之间,被企业开除主动到街道登记认可的失业人数。这就意味着,2亿多农民工不计算在内,几百万应届毕业生不计算在内,属于国有企业的几千万下岗的工人不计算在内,年龄男性超过50岁女性超过40岁的不计算在内,失业后没有进行登记的人口也不计算在内,所以这一数字离真实的数字可能相差近十倍。而且即使那些被列入统计范围内的登记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也非常薄弱。据统计,美国的失业金是美国人均收入的50%左右,欧洲比这一比例还高;而且即使半年失业金领取后,尚未就业可继续领取社会低收入保障金和食品券、免费医疗等;而中国各地的失业金只等于当地人均收入的20%左右,而且这必须要基于你已经在社保个人帐户有足够的失业基金;而且数千

万农民工由于户籍问题,还根本无法享受这一保障

解决失业的对策:

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缓解失业问题。

1、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减少劳动力供给。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每年的人口增加量还是相当庞大的,因此,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常抓不懈。我们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率。尽快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门槛之一“人口零增长”。

2、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渠道。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而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按照统计资料测算,我国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700万人就业。此外,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广开就业渠道的有效措施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就业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3、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在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国家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不污染,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乡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结合起来,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4、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最终会增加城镇就业岗位。适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仅不会过多地挤占城镇的就业岗位,而且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的主要不是原有城镇劳动者的就业岗位,而是新增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民进城的关键,应是加快城镇产业化发展。

5、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般是侧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的资本有机构成低,等量资本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要多,而且中小企业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灵活多样,并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低的特点,在扩充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大中型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依据我国国情,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对于某些辅助性行业,应提高中小企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增强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才能解决我国低文化层次人员的就业,为我国沉重的就业压力减轻负担。

6、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就学替代和延迟一批新增劳动力就业,既缓解就业压力,又提高了人力资本含量。除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使正规大中专院校扩大招生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以及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给大批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据统计,目前我国失业人员的年龄较轻,失业人员中34岁以下的占近90%,其中24岁以下的占60%,其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占57%,因此文化水平低和缺乏劳动技能是失业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的解决失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7、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进行过多次改革,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覆盖面不广,保险程度低;征缴率不高,不按时交纳;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混在一起等,不足以承受巨大的失业压力。因此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其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城镇劳动者,特别要完善失业保险体系,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使城镇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失业保险金,化解消极因素,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8、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加快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筹备南水北调工程,发展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提供的可持续发展援助项目,将大量失业劳动力转化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沙漠的生态大军,同时扩大国际劳务输出,利用多种渠道,充分扩大就业面。

9、实现再就业必须拓宽再就业渠道。一是向发展要就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二是向盘活要就业,企业是再就业的主题,要鼓励优势企业对困难企业的购买和兼并,壮大企业规模实力,促使企业吸纳更多的失业人员。重振国有企业,对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企业,特别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国家要加强对其技术改造的力度,扩大企业筹、融资渠道,在投资、贷款和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同时加强企业制度改革和管理,使其具有自我创新能力,逐步恢复生机和活力,以此促进再就业。三是向开放要就业,要抓住入世的机遇,把优势企业、优势产品推向市场,使之于外来先进技术、雄厚的资金要素结合起来,形成聚集优势,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篇7:失业保险常见问题

1、用人单位怎样为职工办理失业手

答:用人单位从职工失业之日起3日内,为职工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企业报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花名册》的盘后,持《当月缴费核定表》、《营业执照》副本及职工的档案,自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职工户籍是甘井子区的也可报甘井子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2、职工失业后怎样办理失业手续?

答:职工失业后,自失业之日起30日内由本人持《户口簿》、《身份证》、《失业保险金申领登记表》、《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到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户籍是甘井子区的失业人员到甘井子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科办理失业登记,电话:86589480)。失业人员本人填写《失业保险金申领登记表》后,持《户口簿》、《身份证》、《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毕业证》到户籍所在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失业证》或恢复失业身份。超过60日未办理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视为自动放弃失业保险待遇。3、失业人员怎样领取失业保险金?

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自办理失业登记的下月起,每月11-20日(遇法定节假日或公休日不顺延)本人凭《失业证》、《身份证》、《银行存折》进行审验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第一个月在失业人员本人户籍所在区失业保险机构进行审验;第二月起在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审验。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当月失业保险待遇(中山区地点是:白玉街69号;西岗区地点是:民政街16号;沙河口区地点是:联合路68号;甘井子区地点是:松江路19号)。26日以后,失业人员可以到商业银行所属网点领取失业保险待遇。

4、失业人员如何确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答:按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计算:

缴费年限享受期限

满1年不满2年3月

满2年不满3年6月

满3年不满4年9月

满4年不满5年12月

满5年不满6年13月

满6年不满7年14月

满7年不满8年15月

满8年不满9年16月

满9年不满10年18月

满10年以上的24月

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再次失业的,缴费年限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可以同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

5、失业人员享受哪些待遇?

答:(1)失业保险金:市内四区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每月245元;

(2)医疗补助金: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每月发给10元医疗补助金(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时一并发给);因病住院,失业人员须持失业保险指定医院《入院通知书》向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到医疗保险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由失业保险机构按规定报销医疗费。不在指定医院治疗不予报销。

(3)生育补助金:女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分娩的,可一次性发

给本人年应领取失业保险金的50%。

(4)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按照当地在职职工死亡的待

遇规定,对其家属一次性发放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从6月1日起我市全面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发布时间:2006-05-1

4为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根据《辽宁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我市出台《大连市

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的通知》(大政发[2006]48号),从2006年6月1日起,将

对失业保险待遇标准进行调整。

我市现行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市内四区、旅顺、金州、长海每月245元;开发区、度假区、保税

区每月293元;北三市每月195元;门诊医疗费每月10元。调整后,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个

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长海县

每人每月315元;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每人每月265元;大连开发区、大连保税区每人每月

350元。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满10年及其以上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长海县每人每月360元;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每人每月300

元;大连开发区、大连保税区每人每月400元。门诊医疗补助金由每人每月10元调整到每人每月20

元。

6、失业人员怎样报销住院补助金?怎样领取生育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

答:失业人员或家属除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失业证》外;分别按所发生的待遇项目

提供下列证明单据,于每月11-20日,向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机构申报:

(1)住院医疗补助金:失业人员本人持就诊医院的《住院医疗药费结算单》、《出院证明》、《住

院医药费处方》、《疾病诊断书》,到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机构申报。上述单据不全者,不予报销。

(2)生育补助金:持《独生子女光荣证》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医疗保险机构申报。

(3)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持《死亡证明》复印件和《失业证》,到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机构申

报。

以上各种待遇经失业保险机构审核批准后,在发放失业保险金时一并支付。

7、失业人员如何办理退休手续?

答:失业人员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在生日当月15-24日内,持《养老保险手册》、《户口薄》、《身份证》及复印件、《失业证》和2张一寸照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卡》,送到市就业服务

中心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由失业保险机构办理退休手续(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失业人员,在生日前

一个月1-10日内,持《失业证》、《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到市失业保险机构提出申请)。

8、失业人员如何办理阶段性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手续?

答:(1)已从事弹性就业的失业人员持《失业证》到失业保险机构或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申请,填写《阶段性领取申请》表后,可阶段性领取失业保险待遇。

(2)申请时限最少3个月,期满恢复申领或延长期限的,须由本人在期满当月到批准部门办理相

关手续,逾期不办理的,视为自动放弃失业保险待遇,期限未满,不得提前申领失业保险待遇。

(3)申办阶段性领取期间停止享受所有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生育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相关信息

大连市调整后失业金今年7月起发放

大连晚报

2010-08-27

近日,大连市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再度提高。标准调整后,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户籍在北三市的每人每月560元(提高了140元),其他区市县每人每月630元(提高了140元);累计缴费满10年及以上,户籍在北三市的每人每月640元(提高了160元),其他区市县每人每月720元(提高了160元)。根据新标准,普湾新区和花园口两地此次被划为失业保险待遇享受高标准的地区,即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失业人员,每人每月可领630元失业金;累计缴费满10年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可领720元失业金。

门诊医疗补助不同于因病住院补助新标准规定,此次失业金提标的同时,医疗、生育、丧葬抚恤等补助金也有相应的提高。但此处的医疗补助金,专指领取失业金人员因病住院时可享受的医疗补助。与所有领取失业金人员都享有的门诊医疗补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的受惠人群是普及性的,标准调整后,门诊医疗补助金由40元增加到50元。前者的受惠人群是限定性的,只有因病住院时才可享受待遇,且不同情况待遇标准不同。详情可咨询84369026或84369028。

今年7月起领取调整后的失业金

此次失业金调标政策于今年7月10日出台,8月6日正式下文,因此失业人员从7月开始

即可享受调整后的待遇,失业人员8月份领取失业金时,账户里会打入两笔资金,一笔是8月份当月的失业金(调标后),一笔是7月份的差额部分,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可多出140元,累计缴费满10年及以上的多出160元。

如果算上全市统一的门诊医疗补助金(调标后为50元),失业人员最多每人每月可领取770元,最少每人每月可领取610元。

领取失业金期间未缴纳医疗保险,住院可申领医疗补助金

失业人员如果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没有缴纳医疗保险,但又生病住院,须持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医院的《入院通知书》(需转入外省市继续治疗的,还需提供本市三甲医院出具的转诊手续)向户籍所在区失业保险科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到指定医院住院治疗。失业人员出院后,本人或直系亲属持户口簿、身份证、失业证、就诊医院的住院医疗药费结算单、出院证明、住院医疗费处方、疾病诊断书等相关原件,到户籍所在区失业保险科申请补助,可给予不超过医疗费60%的医疗补助金。失业人员每年领取医疗补助金最多不超过本人年应领取失业保险金的4倍。

农民合同制工人领取失业金按企业所在地标准

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用人单位已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一次性生活补助。其月生活补助的标准等同用人单位为其年缴纳失业保险费标准。补助金领取期限为连续工作满1年且用人单位累计缴费满1年的,补助1个月,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篇8:失业保险预防失业问题研究

一、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发挥不足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颁布实施16年来, 一方面是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却是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发挥不充分, 从其中的紧张关系可以窥见失业保险预防失业能力显著不足, 因而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增加政府公共事务财政支出。实践中, 失业保险保障生活功能已经得到较好发挥, 促进就业功能也有了一些制度和资金支出的安排, 如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 而失业预防这一功能却还明显缺位。如果失业保险中没有失业预防这一环节, 用人单位在遇到暂时的困难时就会不得不裁减人员, 造成劳动者失业, 这不仅对劳动者本身是较大伤害, 对于政府及失业保险基金也是不小的负担。如果失业保险基金帮助用人单位支付拟裁减人员以一定的补贴, 政府财政及失业保险基金对这笔支出则是可以承受的。而一旦劳动者失业, 失业保险基金不仅要按月支付给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 同时还要支付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等其他失业保险待遇。这笔支出数量将远远大于支付给企业的不裁员或少裁员补贴与对劳动者的培训补贴之和。

2.潜在地威胁到社会稳定。大量的失业劳动者流入社会, 其与所在的家庭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失业相关者”人群, 他们在遭受物质损失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极易产生烦躁、悲观、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 增加了暴力犯罪的几率, 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点。

3.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受到影响。当长期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面临外部风险时, 比如人民币升值压力、外贸摩擦、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效率提高等, 失业保险制度就应当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帮助用人单位抵御风险, 稳定就业岗位, 防止规模性失业, 而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没有对其予以支持的功能。还有一些用人单位长期缴费而不裁减人员, 也得不到失业保险的支持, 这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4.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积极性受挫, 使得劳动者依法应当享有的社保、在职培训等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岗职工技能的提升。

二、多重因素造成预防失业功能弱化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与失业保险制度理论储备不足、顶层制度设计缺失、立法缺位、经办人员工作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多密切相关。

1.理论储备不足。在我国现行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中, 失业保险是最早开展失业 (待业) 保险经办工作的。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和民众对社会保险事业高度重视, 与民生息息相关、社会成员关注度较高的养老、医疗保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社保领域的专家学者往往言必称养老、医疗保险, 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处发展, 而对失业保险等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造成失业保险相关制度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

2.顶层制度设计缺失。《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颁布实施、《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 一直未进行修订, 对新形势下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未进行有效呼应, 顶层制度设计和立法的缺位导致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经办工作只能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只能按照严格的规定执行, 否则便于法无据, 得不到法律的允许和保障。

3.经办人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多。多年来,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多, 囿于传统的经办模式和经办方法, 对《社会保险法》等赋予的权力不敢、不想行使, 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较为匮乏, 也使得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三大功能的发挥极不均衡。

三、促进失业保险更加积极地预防失业

针对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促进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的积极发挥。

1.充分重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各级决策者、经办机构、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作用, 切实增强稳定就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充分评估因失业带来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把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谋划工作、开展工作。

2.促进失业保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规定了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的功能, 未对预防失业作出明确规定。尽管党的文件对预防失业有最新规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 但尚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并细化、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所以, 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一是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性补贴和培训补贴等预防失业经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制度;三是对连续参保缴费且未规模性裁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四是修订当前的失业保险法规。

3.着力经办工作机制方法创新。各级经办机构要克服等、靠、庸、懒思想, 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对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统筹考虑、科学安排, 在经办工作中既重视具体操作的合理性, 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顾及用人单位困难、为用人单位着想, 开展失业预防试点工作, 探索增加社会保险费补助或工资补贴、在职培训费补贴、失业人员就业安置补贴、失业预防费用支出等项目, 并将这些项目列入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实现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保障生活支出、促进就业支出、预防失业支出预算化管理、据实列支、比例控制和总额控制。

上一篇:偶像为题的700字初三作文下一篇:生态文明从我做起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