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图问导学”强调图表与问题之间的互相转换,即图表问题化、问题图表化,以达成良好的导学效果。将“图问导学”模式运用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理解地理学原理和规律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自然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地理教学论文 篇1:

微课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要】本文主要以微课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微课在自然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主要依据,从融合微课引入新课、融合微课进行情境模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加强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然地理 微课 教学融合

因微课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致使其得到了广泛利用,为了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将微课融入到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使班级内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自然地理教学活动中,保障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质量。但当前微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为了保证微课的效用充分的发挥,需将其存在的问题切实的优化,具体措施如下。

一、目前自然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现状

第一,并不适用于所有地理知识。利用微课能够详细阐述知识点,但并不代表所有的自然地理知识都能利用微课来讲解,因微课自身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所以并不能利用微课讲解所有知识点,比较简单的高中地理知识点能够利用微课教学,但是相对繁杂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还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胜,过度依赖微课教学,会导致教学效果受影响。因此,知识点相对简单的能够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而知识内容较繁杂的杜绝利用微课教学。

第二,科学处理微课与自然地理间的关系。微课与各学科间并非是单一的从属关系,若是需要互相融合,共同进步,需利用新兴教学法,构建明晰的教学主题、丰富教学资源、营造真实情境,以便微课更好的服务地理学科。

第三,微课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当前学生所了解的自然地理课堂模式还比较单一,表现形式不够灵活,特别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中所上传的比赛作品,诸多都是利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制作方法也只是单单依靠摄像机记录,所以需要注重其多样性表现形式。

第四,需明确微课设计主题。诸多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研发、利用微课时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开展微课教学动机也是多样化的,诸多自然地理微课内容都出自于微课比赛中,诸多微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赛,因此在设计微课时需明确设计主题,展开针对性设计。

二、微课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1.融合微课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质量与课堂教学效果有莫大关联。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时,可以融入一些有关新课的音频或是视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教师后续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依据,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关于天体的图片与新闻等制作成微课视频,这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中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2.融合微课详述知识。全面讲解知识点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基础。高中自然地理这门课程分为自然地理、人文自然地理等,各个部分都是依据有关内容展开的系统安排。比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有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態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五部分,这五部分又分为四小节,其中每个小结都是由许多知识点结合起来的,用10min的时间将一些重难点知识融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让学生展开反复研究。还能让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复习。比如,高中自然地理中掌握了地形特点、自然地理方位、经济条件等以后,再利用微课进行描述。

3.融合微课探究知识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相对初中来讲比较抽象。因此在对高中自然地理进行教学中,需依据具体状况,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高中生构建科学的自然地理理念奠定基础。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有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气压带与风带形成过程,进而有效掌握此种天气状况。并且部分自然地理理念,比如地球公转与自转等概念皆能够利用动画进行演示,从而帮助学生掌握。

4.融合微课创设情境。自然地理科目的空间与时间相对较广泛,这便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自然地理知识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间位置进行紧密结合,例如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含义,能够应用动画软件来演示地球公转或是自转的方向、时间以及角速度等知识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讲解,切勿过度依赖微课,以免适得其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与应用模式,并逐渐发展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当前,微课相关内容还相对匮乏,只有收集丰富的微课材料,才能保证所制作的微课具有高效性与趣味性,使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保障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会莲.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6(20):63.

[2]宋占飞.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169-170.

[3]马玉萍.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67.

作者:罗兆旭

自然地理教学论文 篇2:

“图问导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摘   要:“图问导学”强调图表与问题之间的互相转换,即图表问题化、问题图表化,以达成良好的导学效果。将“图问导学”模式运用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理解地理学原理和规律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文章在阐明“图问导学”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学案例,详细论述了“图问导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图问导学;高中自然地理;图表问题化;问题图表化

作者简介:萧福清,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地理教学。(广东  广州  5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图问导学’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12015545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多种资源,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丰富,涉及核心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运用“图问导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图问导学”的概念与内涵

“图问导学”是以“图”“问”两种形式实现“导”“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以图表问题化和问题图表化为手段,实现图表与问题之间的互相转换,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图表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地图,地理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法,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一方面将图表问题化,以图设疑,借助图表设置阶梯式问题,层层设问,借助读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將问题图表化,以图解疑,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将背景材料转化为图表,形成利用思维导图解题的思路。通过由“图”到“问”、由“问”回归“图”的双向互动,帮助学生形成“图”“问”转换意识,在图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在地理要素分析中形成综合思维、在问题探究中形成地理实践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
二、“图问导学”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下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为例,探究“图问导学”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 图表问题化,梯级设问阐明地理原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核心图表有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图。为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示意图,教师可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通过绘图设疑、图问深化和答题建模制订基础性目标:①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原理。②大气受热过程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如温室大棚等。在达成本课基础性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互助精神,培养其人地协调观和地理科学思维。图1是本课的核心图表,教材给出的文字阐述及图表说明为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相关内容。对此,教师可适当改变呈现方式,设置空白图,提出逐层递进的系列问题,让学生在绘图解疑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大气受热的形成过程。

(1) 探究大气受热过程基本原理的系列问题:①绘制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说出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②说明低层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和主要直接来源,推测低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增高而降低的变化规律。③让学生说说对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理解,并分析影响其大小的因素。④运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原理,对比分析阴天与晴天昼夜温差的大小,俗话说“露重见晴天”,说说露的形成与天气的关系。

在探究大气受热过程基本原理的活动中,先由学生预先绘图,在课堂上展示,并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师再结合学生作品,借助图表问题解释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通过反射、吸收、散射等形式,大气通过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云量越多、云层越厚,削弱和保温作用越强→晴天的昼夜温差大于阴天→露、霜易在晴天夜晚形成。结合图表与问题链,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归纳,促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理解大气受热基本原理。其次,深化问题,突破知识难点。图1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伸、深化。教材通过活动阐述大气逆辐射如何起到保温作用,对此,教师可适当改变探究活动形式,以图1为载体,设置追问,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讨论和归纳。

(2)探究大气受热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可以结合图1设置问题:①了解月球表面的大气环境,探讨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强烈的原因。②分析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成因。③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④举例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在农业中的运用。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在各组发表见解后,教师再结合月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向学生讲解大气受热的原理:①月球表面接近真空→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西北、青藏地区。②大气层厚薄影响受热→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热岛效应。③农业生产中针对核心要素(光、热、水)模拟大气的受热过程→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熏烟等→保持优势条件(如昼夜温差大),改善弱势条件(如热量、水分不足)。结合图表与问题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受热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让学生感受人类在农业生产中趋利避害改造农业区位的坚韧不息。

2. 知识思维化,整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大气的

受热过程主要涉及四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和三个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探究大气受热原理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有较高要求,学生要了解并能够区分两大热量来源,理解并能够运用两种作用(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师可结合授课内容,以思维导学、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知识点,进行支架式的结构设计,如此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做笔记的时间,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巩固主干知识,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最终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3. 问题图表化,逐步推理形成答题模式。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方式的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据此分析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平板上快速答题,再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及正答率,分析正确选项C与其他选项的联系及差异。针对农业地膜覆盖技术与大气受热原理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建模过程示意图(见图2)将问题(不同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原理)图表化,引导学生将背景材料转化为图表并归纳区分,形成利用思维导图解题的思路。


三、“图问导学”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成效

1. 强化逻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习自然地理知识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尝试将主干知识“图问化”,以图设疑、以图解疑,并进行知识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层层设问阐明原理;在答题检测过程中,逐步推理形成答题模式;在末端知识的系统归纳中,细致推理构建知识体系。在运用“图问导学”模式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逻辑推理渗透于各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 进行图问转换,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读图解题能力,教师将主干知识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获取地理信息,并将材料与知识转化为图表,促使学生形成利用思维导图解题的思路。图表之间的双向互动,帮助学生在绘图、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图”“问”的顺利转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落实并优化“图问导学”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探究,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将任务驱使、方法指导与反馈矫正贯穿于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归纳的教学全过程,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构建“以导促学,以学促教”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陆才稳.LICC课程性质观察维度下的高中地理课例研究——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

[2] 柯照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2).

責任编辑 袁静琴

作者:萧福清

自然地理教学论文 篇3:

自然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之我见

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

自然地理教学的难度大是众所周知的,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度的把握也一直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而新课改下,课时减少,如果再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学生的自学活动。

一、问题导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些问题可以单枪直入直接发问;有的问题可以搞点转折间接地提出,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有的问题可以换一个不同的角度去问;有的问题可以按序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化解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问题导学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好问题。例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漂流瓶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从英国扔下的瓶子,美国的小朋友能够捡到呢?”这样学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教材内容我提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洋流

②什么是寒流,什么是暖流

③暖流的水温一定大于寒流的水温吗?

④影响洋流的因素是什么?

⑤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⑥为什么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易形成渔场?

⑦摩尔曼斯克港为什么会成为北极圈内的唯一不冻港?

这些问题我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轮廓,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次要求学生围绕重点、难点,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达。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点石成金的钥匙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要能体现出学生的获取,不能只重视把结论教给学生,而应该注重如何让学生获得结论的过程。在这里主要是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首先,一般描述性内容,所包含的知识,要求掌握的较少,阅读时可以象看小说那样,快速的阅读。

其次,对重点内容可以在书上打上记号,点出重点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划出知识要点、反复阅读理解。总之,要善于归纳总结,抓中心词或概括句。

再次,遇到难点内容时要仔细读,慢慢读,看它属于哪一类难点,为什么难,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突破它,分解它。有的不能理解的难点,要作上符号或批注,请老师解惑或小组讨论解决。

三、创设情景,答疑解惑,自我修正

中国有句诗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学的真实写照。学生通过自学吸收大部分知识,基本上能掌握导学的问题,但一些疑难问题,却需教师创设情景和答疑,帮助学生扫清自学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分辨和修正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情境中学习,不知不觉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这一课时,我认为要让学生掌握时区,日界线、区时的换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地方时与区时的本质区别,也就是六点早还是七点早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现在北京时间是8点,我们在这里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而新疆的同学们才刚刚起床,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积极研究的热情,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巩固,自我检测

自学效果的检测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自检自测、互检互测、师生课堂问答、测验讲评等。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作者:李明振

上一篇:保险服务营销论文下一篇:网络光纤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