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2022-04-27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兼顾世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广博而深厚的内涵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大智慧,集中呈现了中国领导人对自身发展经历与走向的深层探索和对世界变动矛盾与趋势的宏观把握。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看,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拓展了中国影响世界的渠道与方式,必将在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和谐互动和深入融合中,推动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伟大进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篇1:

和谐世界理念的系统构建

摘要: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重在建设。

关键词:和谐世界;软实力;系统构建

文献标识码:A

和谐世界战略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昭示了21世纪中国新的世界观、国际秩序观、国家安全观,是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全球大战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政治智慧、胆识和决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本文试图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精神和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的分析框架,对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理念作系统解析,阐释其内在义理,领悟其精妙韵味,体悟其价值情感和逻辑力量之美。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不仅系统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在全球化时代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用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国家的实力,既包括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和国防力量等硬实力,也包括核心价值体系、国民素质、政治经济制度和国际形象等软实力,是“硬”、“软”实力的有机统一。而且,当今世界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力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地位不断凸显。最早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学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S·奈教授。“软实力”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软实力”并不表示软弱。当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极,美国以其综合国力形成的超级大国地位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他国家无法企及与动摇。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其吸引的移民数、在美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数、美国的出版物、音乐制品、电子网址数、诺贝尔奖获奖数、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出口数上,均位居世界首位。另外,还体现在对于各种文化的包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们之间的诚实与信任。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把“软实力”纳入到国家战略中。“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行为要在世界眼光里具有合法性,必须通过自己的文化、价值体制和制度的力量来塑造和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否则就会使其国家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国际形象受损。在全球化时代,在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家发展必须重视“软实力”的打造和提升,否则将会在全球化浪潮中坐失良机。约瑟夫·S·奈教授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为例,“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击毙了多少敌人,而是我们的联盟扩大了多少”[1]。奈教授猛烈抨击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战争政策,认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并没有真正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反而使美国的软实力蒙受巨大损失,使美国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一些国家,甚至包括意大利、西班牙都在疏远美国。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充分展现在国际舞台上。但是,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中国文化实力与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还不匹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中离开中国不行;在世界经济中离开中国也不行;可在文化方面,情况就不是如此了,不仅中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还保持着巨大的逆差,而且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很难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2]分析中国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存在差别的原因,“首先在思想上我们还没有把文化影响力放到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层面,有的人还是把文化当作经济的附属品,还没有意识到文化影响力也能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资本’。文化软实力跟不上,会在国际交往中增加许多误解,不能让世界有效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和了解中国‘和谐文化’的精神,这种‘声誉资本’的缺失会增大改革的风险,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的国家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外国对华投资的质量,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向中国提供高技术方面的支持等。”[2]“其次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有些还不够,一些观点和政策还没有适应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理念,以致不能有效地在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外文化传播。”[2]要正确对待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类的普遍价值,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特征,真正体现“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征,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多样性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融合、相互共存、相互学习。“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不能绝对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把中华文化复兴简单地理解成为战胜或吞并其他文化;而是要努力壮大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有机的组成部分,使各种文明之间达到‘和而不同’。”[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世界”战略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和谐文化、和谐思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灵魂和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系统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系统,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强调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恩格斯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因而,“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3]。整体性精神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它要求我们把握实践对象的

“总画面”“总联系”,并在“总联系”中把握各部分的细节,把握各部分在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世界”战略理念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这一“整体性精神”。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同现代实践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相适应的,而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系统方法以系统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是运用系统来分析和综合事物,把对象作为多方面、多要素联系的动态整体来研究的思维方法。整体性方法要求人们从对事物属性、要素的认识进入到对“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进入到多向研究,从线性研究进入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钱学森是我国系统思维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由若干层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物质世界划分为宇观世界、宏观世界、中观世界、微观世界和渺观世界五个层次,通过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笔者试图借鉴钱学森的分析框架对“构建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理念作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系统解析,进而阐释和领悟“和谐世界”理念的内在义理和精妙韵味。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和谐世界的建设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

1.宇观层面——构建和谐世界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4月23日,胡锦涛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上作了题为《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具体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思想。他指出,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强调,建立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各国和平共处,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胡锦涛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也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中国人民真诚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互利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奏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并重申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据此我们认为,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

“和谐世界”的内涵极其丰富和深刻: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和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谐世界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和谐世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要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情的多样性。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精神来处理彼此关系,必须追求最大程度上的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安全,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天人合一”的精神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经济交往的互利互赢和国家主权平等,反对大国中心与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要超越东西方传统意识形态,同时,各国和非国家行为体都受到国际法的约束与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合理的、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就是和谐世界理念所推崇和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2.宏观层面的构建——和谐地区

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但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甚至基本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污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众所周知,和谐世界是由各个和谐地区所构成的。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倡导和推进“和谐地区”建设,先后提出建设“和谐中东”、“和谐东亚”、“和谐亚洲”、“和谐非洲”等战略理念,并积极实践和大力推进。由于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成功闭幕,在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共同文件中,六方重申要以和平方式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重申将认真履行在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其中,朝方同意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包括后处理设施;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验证。在第十六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构建一个政治上互信互存、经济上互利互赢、安全上互助互济、文化上互鉴互进的和谐东亚形成共识,中国政府为共建和平、繁荣、和谐的东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圆满召开并取得丰硕成果,确立了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非未来三年合作进行全面规划,进一步深化了平等互信、互利互赢的友好合作关系,彰显了国际社会追求和平和谐的主流,无疑有力推进了和谐世界的进程,也是我国政府推行“和谐外交”,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生动实践。只有通过建设“和谐地区”,才能使这些地区和国家处于战火、贫困、疾病等磨难中的民众早日走出困境,使他们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享和平与发展的成果。

3.中观层面的构建——和谐社会

中观层面的构建主体特指当今国际关系最主要的行为体即主权国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措施,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使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党领导下社会共同建设六个重大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此,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二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三是要建设强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四是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针对当前影响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决定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提出多项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力促社会和谐。

4.微观层面的构建——和谐组织

社会是由若干组织所组成的社会有机体,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包括城市、社区、政府机关、企业、文化教育团体和社会的各个单位部门。这些组织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基层,要健全社会组织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通过推进和谐组织建设(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等)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和谐组织建设要求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学习型组织里,学习不仅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提升组织文化品质、增强组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谐组织建设在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高校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内外部形势。当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一些影响校园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办学经费的短缺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问题,形成特色及竞争力的问题,校内组织机构的调整及权力配置问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问题,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问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评聘问题等等,这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处理不好会造成高校“本体性”的失落和“价值危机”的发生,由此对高校发展造成危害和破坏。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一切工作,把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发展,特别是内涵发展的思想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对于高校而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各种要素中,由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和谐与思想和谐,是更高层次的和谐,对和谐校园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依据自身条件和优势,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制度和管理制度,寻求有利于形成自身办学特点,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机制和路径,才能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强化微观层面的和谐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基础性工作,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毫不懈怠,不断推进。如果不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组织,而奢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异于痴人说梦,所谓构建和谐世界更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5.渺观层面的构建——和谐个体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任何社会历史存在的首要基础和前提。从哲学上说,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4]“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4]“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4]渺观层面的和谐个体的构建主要是指生命个体自身的身心平衡与和谐。这是因为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即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即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利益多元化、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拥有量越来越多,但精神生活反而越来越沉重,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和信任,人们的心灵因寻找不到家园而疲惫不堪,对此我们要不断地提出心灵的拷问和价值思考,去探寻心灵的归依和生命的意义,-去探寻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去探寻人的幸福、和睦。构建和谐个体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最终形成人人促和谐的生动局面。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德行”的有机统一,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身,用优秀文化提升自身,用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涵养自身,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从而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成为拥有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必须不懈追求、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重在建设

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必须不懈追求、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重在建设。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结果,而且是一种方略、做法、

机制。我们不但要研究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诸领域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而且要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和互动。不但要把建设和谐世界作为一个系统,在广阔的领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以推进,而且要明确立足点,把握出发点,抓好着力点。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立足点。中国要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必须立足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又好又快地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其次,建设和谐地区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出发点。要积极奉行和谐的外交政策,建设和谐周边,为我国的科学、和平、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这其中尤其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稳定大业。

再次,建设和谐的大国关系、“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着力点。要进一步增强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与战略对话,增信释疑,避免拉帮结派与零和博弈,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要利用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尤其要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以国际法和国际多边制裁来有效威慑威胁世界和平、破坏和谐世界的国际不法行为。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世界。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团结向上,共同前进,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收稿日期:2007—02—08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B720009)作者简介:顾瑞漒(1953—),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参考文献:

[1]丁元竹.“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J].新华文摘,2007(1):115—116.

[2]张玉玲.打造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文化实力——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N].光明日报,2007—01—24(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4]王健.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N].光明日报,2007—01—23(9).

(责任编辑 铉 云)

作者:顾瑞漒

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篇2:

“和谐世界”:我国外交新理念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兼顾世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广博而深厚的内涵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大智慧,集中呈现了中国领导人对自身发展经历与走向的深层探索和对世界变动矛盾与趋势的宏观把握。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看,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拓展了中国影响世界的渠道与方式,必将在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和谐互动和深入融合中,推动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伟大进程。

立足中国 面向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在探索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中的伟大创造,表明了中国领导人在不断完善对自身与世界的认识,并在积极推进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国内条件是这一理念产生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普适的理念,和谐世界还包含了对当今世界潮流的战略判断。

(一)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国内条件。国内条件是和谐世界理念产生的基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一种精深的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对历史的反思和探究,同样,任何一种理论要想获得现实的生命力亦离不开对现实的透彻认识和分析。历史和现实是人类建构未来的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依据。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探索中的伟大创造,正是在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中国的发展现况的不断深入探究中,构成和谐世界理念的真理颗粒在不断地积聚与合成。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蕴聚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源泉。“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兼容并包、平等相处是其思想内核。“和合”思想在承认事物差异性的同时,主张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在承认事物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主张不同事物应当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体现在国家间关系上,“和合”文化哲学主张“和为贵”,“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反对恃强凌弱,干预他国内政。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正是中国领导人在吸收、开拓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和合”思想为新世纪中国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提出蕴聚了深厚的思想源泉。

其二、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成就,积淀了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基础。1953年底,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这一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进而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强调的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内涵,无疑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和谐世界理念的基础。和谐世界理念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和理论阐释,也融合了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和尊重多样性为特点的新文明观。因此,和谐世界理念是对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努力和外交成就为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产生积淀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其三、中国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建构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思考路径和现实支点。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此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要谋求中国社会的整体性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当前,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大,国家利益的外部决定因素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体现为相应的外部需求,构建和谐世界是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自然延伸,而构建和谐世界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和重要条件。没有国际社会的和谐,任何国家的安全、繁荣与和谐都是不稳固的。正是在国内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启发并催生了中国探寻外部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路径。与此同时,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为此而进行的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不懈努力,无疑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现实支点,必将推动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和谐世界的建构。

其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推进,塑造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战略基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2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过程就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因为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得益于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国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推进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断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同时,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全球化向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提出塑造了重要的战略基点,构建和谐世界于是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逻辑延伸。

(二)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我们“需要对时代性质有正确的认识和掌握,这关系着中国外交的基本指导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地了解世界,就无法认清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外交就无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是失之于不切实际就是失之于狭隘。新世纪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多维变化是和谐世界理念产生的重要国际背景。

其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更加显现。随着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矛盾的变化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抗拒的潮流和主旋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促使各种力量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国单边主义霸权图谋,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多极化之下,大国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调整,大国越来越趋向突破相互间历史与现实的矛盾和隔阂,更加注重体现国家利益的相互借重与合作,并形成了多层次的对话、合作与危机处理机制,谋求经济发展以及为经济发展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成为各国的普遍诉求。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日益扩大和增加,整个世界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的局面,协调与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共赢、合作成为各国谋和平、促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以主权平等、和平共处、尊重多样性和反对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进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机制的发展,无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现实支撑。

其二、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历程仍然面临众多的挑战。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历程仍然面临众多的挑战。由种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依然存在,地区热点问题依旧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日趋相互交织;南北不平衡现象更加严重,世界发展的“鸿沟”进一步扩大;霸权主义对地区事务的介入,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阻挠,以及在经济、文化领域中的推行,仍是新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些挑战一方面增加了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人类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欲求。人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其三、高科技及其产业化迅猛推进,世界生产力加速发展,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综观人类历史,生产力发展是人类摆脱自然限制、提高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无论是和平的享有,还是发展的维持和推进,都必须以生产力发展进步为基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把握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与机遇和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也为人类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诸多挑战从而有理性地建构和谐世界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思路。

发展中国 把握世界

21世纪的中国不仅要实现和经久维持基本安全、实现和确保基本富裕,还应当为世界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作为中国外交在新世纪的重要拓展,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在兼顾、统筹自身与世界时的大智慧,通过积极开拓自身和深入把握当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以自身的文化、经验、发展和实践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荣损与共、利害相依”,强调共同安全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内涵。和平、安全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现实在不断演绎历史的悲剧,战争与冲突如影随形,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根本威胁。在安全上,中国领导人通过对全球化时代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局面的透彻把握,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创新了安全实现途径。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危及人类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人类的生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另一方面,在一个相互依存日趋增长的全球化时代,各国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和增加,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日益交织。世界各国的安危形成“荣损与共,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享有和平、确保安全,因此,只有坚持共同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的持久性。国家民族真正的安全,越来越离不开多方参与和广泛合作,离不开与各行为体的有机衔接。各国必须增进“荣损与共、利害相依”意识,坚持和睦互信,对于影响世界和地区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以对话增信释疑,通过协商和谈判弥合分歧、化解矛盾,对于全球性威胁,必须凝聚共识,共同应对,从而实现世界的共同安全。以共同安全作为构筑未来和谐的国际秩序的基础,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内涵。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重视不同文明的和谐进步是和谐世界理念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和而不同”、“兼容并蓄”,针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对众多挑战,胡锦涛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各种文明和谐进步”,文明的进步是人类走出愚昧、克服私欲、摆脱战争的希望,也是开启智慧、开拓发展的不竭动力所在,只有建立在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和平与发展持久和稳固。因此,必须要坚持包容开放。没有包容就难有理解,势必纷争迭起;没有开放就难有借鉴,必然故步自封;没有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交流就不会有稳定的国际秩序。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欧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依然在世界各地处于强势地位,如此文明间的对话就日益重要起来。要加大建立在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对话、交流与合作,吸收不同文明的视点,使各种文明通力合作、和谐进步,从而建立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秩序。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和谐进步来构筑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世界,孕育新型的国际社会,是和谐世界理念的基本特征。

(三)“公正互利、合作共赢”,谋求和实现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所在。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国与国联系更加紧密,为各国在更广领域、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促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世界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突出,发展中国家缺乏抓住发展机遇的有效手段和抵御外部风险的相应能力,难以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应有的惠益,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全球性威胁日趋突出,影响世界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努力面临众多的挑战。在经济上,中国领导人通过对世界发展形势的辩证思考,认为必须“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世界发展不平衡的扩大,不仅制约了世界的总体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和平与稳定,因此,消除发展“鸿沟”、实现共同繁荣成为确保世界持久和平、推动世界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导向。经济全球化应朝着公正互利的方向发展,这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以此为目标,应积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共同繁荣作为构建未来和谐国际社会的支撑和导向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内容所在。

推介中国 影响世界

全球化在各个层次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国被整合到同样的信息网络环境、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样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同样的国际法和同样的国际组织系统中,各国的共同利益日益扩大和增加,相互依存不断增长。新世纪初,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面临空前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步入关键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成为中国外交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命题。

(一)从中国的角度看,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向世界表达自己的重要体现,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站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倡导并阐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人类远大目标,这本身就是推介自己的一种体现。此外,和谐世界理念中融入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经历与反思,中国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和中国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坚持,也融入了中国对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世界潮流和主旋律的判断,因此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向世界表达自己的重要体现。

由于中国巨大的发展速度,加上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对外战略一直持有疑虑,这种疑虑的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进而影响中国的发展。因此,向世界推介自己,让世界了解中国,成为新世纪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倡导为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所接受的和平与发展理念,有助于破解“中国威胁论”、消除外界对中国的疑虑和误解,使世界能更为准确地了解中国。

(二)从对世界的影响角度看,和谐世界理念拓展了中国影响世界的渠道,成为中国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方式。随着与外部互动的增多,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共同利益日益扩大,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外部环境,因此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同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成为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体现。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20世纪的中国影响世界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内改变自己来影响外部世界,而和谐世界的理念拓展和刷新了这种方式,主动向外推介自己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的另外一种新方式:中国在着力改变自己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外部世界,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承担责任,这样既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从而影响和改变世界。当然,中国在向外部世界努力表达、宣传和推介自己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和改变自己,并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谐世界理念根据对现实机遇与挑战的辨证分析以及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阐明对现在和未来世界秩序的看法,倡导构建安全上共同安全、经济上共同繁荣、文明上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无疑会对世界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必将推动世界走向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之路。

(三)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演进来看,和谐世界理念重新定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推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20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曲折演进的特点,其中困扰中国外交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开启及其后的深入发展,中国逐渐认识到必须融入现有的国际体系。今天全球化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使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加深: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怎样韬光养晦,也不能不对世界事务有自己的立场,不能不发挥自己的影响,全球化使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尤其是中国所在的地区事务;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广大的世界市场,并对世界的资源产生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因此中国必须考虑并筹划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共同安全,主张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并表达中国愿意携手世界各国,共谋和平与发展,这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定位,为认识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确立了依据和原则,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本文责任编辑:肖雪晴)

作者:潘正祥 杨迎会

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论文 篇3: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摘 要: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 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探讨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 。深入剖析了“和谐世界”思想的精神蕴涵: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 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 同利益;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 。概括指出了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思想创新性和文化包容性的特点 。

关 键 词:胡锦涛;和谐世界;和谐社会

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指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 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胡锦涛在国际舞台首 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莫斯科,“和谐世界”作为中俄两国间 的共识,被正式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 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对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引起国际社会的 高度关注。今年2月7日,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再次提出推动建设和谐 世界的主张。此外,这一时期,胡锦涛还提出建设和谐周边以及和谐地区等主张。和谐世 界思想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和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 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当前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意义。

一、 “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 “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外交上的延伸和拓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两个和谐”思想建立在对时代特征、世界发展态 势和中国国情科学判断基础之上,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关系,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理论创新的质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两个和谐”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 也是实践发展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妥善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 的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和谐社会,就 是社会各个子系统和各种要素间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社会,就是人人都能自由、平等地发 展,人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的社会。内政与外交是统一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随着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深化,我国同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内政外交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统一起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形势统一起来,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思想,是我们党执政 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拓展[1] 。 另外,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团结和睦的国际环境为保障。把自身的发展与人 类共同进步联系起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有利于用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 又有利于通过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仅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而且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和必要保障。

2. “和谐社会”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一个 拥有13亿人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参与和努力 必然会对构建和谐世界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在国际社 会中大力倡导和弘扬和平、安全、发展的外交理念,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发展和谐共处 的外交关系,为构建和谐世界积极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 迈向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立足点。要建设 和谐世界首先必须要实现中国社会层面的和谐,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必将 为人类社会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增添新的内容和动力。反之,如果我们自身都不能实现社会和 谐,当然也就难以影响和推动其他国家和我们一起共同构建和谐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 ,注重解决中国国内的现实矛盾,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应 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一个民族化的进程,同时也 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中国是在与全球化紧密联系的进程中实现现代化的。因此说,对于当 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必须要用一种国际的、全局的、战略的视角来思考和推动,中国只 有通过改变自己才能逐渐影响和改变世界,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本身就是对构建和谐世界 的最大贡献。

二、 “和谐世界”思想的基本蕴涵

1. 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H T]

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国家平等是 指国际上的各个成员国,不论大国小国、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制度如何,都是 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国家主权地位一律平等,各国人民都有权力决定和处理各国的内部事 务,都有平等参与和决策国际事务的权力。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维 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 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与和平共处原则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 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纵观世界形势,在威胁世界安全与和 平的诸多因素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以单纯确立符合自己国家利益要求的“世界新秩序 ”和所谓的“民主计划”为目的,而实行的各种霸权主义行径,践踏了弱小国家的利益,违 背了和平共处的原则,严重威胁到国际关系的民主进程。和平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要 求,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 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 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

2. 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同利益[H T]

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兼顾世界利益、坚持独立自主与加强国际合作之间的 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 对外政策的基准和依据。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需要有效捍卫本国的国家利 益。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国家间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共同利益与人类的整体利益日益凸显。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发 展目标的一致性成为国际合作的基础,也为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了契机。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 的统一。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以及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性,但这些差异并不能完全构成国际间在各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障碍。构建和谐世界,必 须要在取得国际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拓展各国间的共同利益,以广泛交流为媒介,以 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纽带,通过各国政治领域的主权平等与和谐相处、经济领域的互利共赢 与共同发展、安全领域的加深互信与相互合作、文化领域的相互尊重与取长补短、环境领域 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应对[2],实现各国间的互惠互利与和谐发展。

3. 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 繁荣

对于人类来说,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发展国家经济,要把其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 通过采取符合国情的各项管理和改革措施,来发展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同时,还要按照互 利共赢的外交宗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优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 合作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 争,推动国家经济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冷战结束 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正在向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 代的两大主题。2005年底,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表了一份独立的研究报告《人类安全报告》。 报告显示,世界武装冲突的数量在连续增加了50年后,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世界范 围内大幅度减少,且持续至今。与1992年相比,2003年的武装冲突数量减少了40%,种族灭 绝等大规模屠杀平民的事件减少了80%。全球唯一有所增加的暴力活动是恐怖袭击。但它对 人类安全的威胁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2006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 难民状况报告指出,近25年来,由于国家之间的冲突日益减少,国际难民的人数降到了历史 上的最低点,为920万人左右。1992年,这一数字是1?800万[3]。可见,在各国人民 的共 同努力下,世界正在朝着一个比较乐观的方向发展,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的目标是可 以实现的。和谐世界应该是各国家、各民族普遍协调和持续发展的世界,让人人都能充 分享受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当前,造成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就是各国间发 展不平衡、发展不迅速、发展不和谐的问题。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核 心问题,实现和促进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当然,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各民族、各 国家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基础上的各国家的和谐发展, 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的发展,它应该是在提倡保留民族文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 前提下,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 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体现发展多样化的统一。

三、 “和谐世界”思想的基本特征

1. 现实针对性

从国际的角度来说,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人类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 严峻挑战。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强权政治、地区热点冲突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导致贫 富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全球化所衍生出来的不同文 明间的隔阂与对立一时还难以消除,此外,能源、安全、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存在,也都在 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有上述问题都需要各国家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 发展,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4]。从国内来看,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 会 转型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步入了“矛盾凸显期” ,这些矛盾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标的实现。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实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分析,把全人类的普遍诉求和中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针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胡锦涛继构建 和谐社会理念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 向作出的客观估计和科学展望,它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外交工作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 现实针对性。

2. 文化包容性

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各个国家的和谐共处,首先 必须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尊重并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谐世界思想在尊重各民族、 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平等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鼓励吸收和借鉴世界 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 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新时期外交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 美结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及文 明的包容心态和尊重精神,它对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多元化的共同发展和引领 国际关系的新潮流具有重要作用。

3. 思想创新性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它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提出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突 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实现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友好交往,打破外交僵局,中国提出了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 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国内 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在这一形势下,中国的对外政策也进行了重大 调整。在国际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实施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强调不以社会制度和意 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发展,主张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同各种类型 国家的外交关系,使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从而也使我国的对外活动进入 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历史时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这一时期,小平 同志提出的在国际交往中既要着眼自身的长远战略利益,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利益的主张,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以及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5]。当前 ,在 对中国以往对外思想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胡锦涛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外交工作的 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思想的核心是和谐共处, 它体现了和平共处的意愿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与我国在外交上所一 贯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这一思想又突出强调了国际合作和协 调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实现国际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繁荣,在层次和内涵上较和平共处思想 又有较大发展,具有思想创新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金灿荣. 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N]. 人民日报, 2005-09-23(7 ).

[2]陈向阳. 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考. [2006-12-12]. ht 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5155671.html.

[3]周盛平. 人类正步入建设和谐世界的机遇期[J]. 决策与信息, 2006 (10):5.

[4]刘韦玮. 妨碍世界和谐的五大因素[J]. 科学决策, 2007(1):46-47 .

[5]赵青海.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和谐世界”新理念[J]. 半月谈,2006(16):12.

作者:于桂荣 古小丹

上一篇:课堂教学模式之高中政治论文下一篇:情感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