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2024-04-30

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共8篇)

篇1: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俄罗斯作为当代世界主要国际战略力量之一,是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又是影响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重要因素。中俄关系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俄罗斯能否成为抗衡单极霸权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21世纪的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决定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的调整一直在不停地进行。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成果,便是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就任总统后,影响俄罗斯对华政策的基本因素,特别是国家利益、内外环境、综合国力等最重要的因素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会实现跨世纪的发展。

那么国际格局具体的变化是什么?美欧日等西方国家集体陷入困境与新兴大国的群体强劲崛起,使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平衡。中国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返亚太”,推动亚太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复杂变化引发国际秩序与规制之争,给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国际格局演变带来深刻长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加速发展,围绕国际秩序与规制建设,新老力量展开激烈斗争,这将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深刻复杂的影响。简单地说,就只以下四点:西 方国家遭遇集体性下沉,亚太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国际秩序与规制之争日趋尖锐,世界面临新的不稳定因素。

从目前国际安全形势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国家安全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俄罗斯仍然面临着北约东扩的挑战,中国正受到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不断加强所造成的外部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西部边界不断向俄罗斯挤压和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战略遏制政策,必将继续推动中俄两国在建立多极世界、反对单极霸权和新干涉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国际准则,反对北约东扩等问题上进行联手合作。虽然俄罗斯在经济上有求于西方,但安全利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严重相悖,不可能为了发展俄美关系而恶化对华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俄罗斯仍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坚持不同台湾建立官方的国家关系,并且明确提出了“四不两反”的新的主张。中国则坚持不介入俄罗斯的国内问题,对涉及俄罗斯主权和国家安全的敏感问题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此外,为了维护中亚的稳定和战略平衡,中俄还需密切合作以共同对付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向中亚地区的渗透和跨国民族问题。至于朝鲜半岛问题,中俄两国都希望该地区继续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因面也持有更多一致的观点。

新世纪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中俄两国在经济上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两国经济上的互补关系,对扩大贸易和进行经济合作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中俄之间实行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还体现在中俄经济 发展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上面。因为在过去的很长时期内,中俄两国都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分别陷入了不同的封闭状态,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当中俄两国准备通过改革和开放之路走向世界市场之际,却发现世界市场已经被发达国家分割垄断,使双方走向国际社会的努力面临各种障碍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两国间的合作对中俄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中俄首先应当致力于消除双方之间的市场隔离状态,切实地发挥互为邻国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下功夫在两者之间建立市场对接关系。俄罗斯虽然把融入世界经济合作体系的主要方向指向欧洲,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俄罗斯基本上还只是欧洲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国,包括高科技产品在内的俄罗斯工业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还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实际上,俄罗斯在加入大西洋中心分享其发达的经济果实的努力遭到打击后,便设法参与亚太中心的活动,以便借助自己地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积极融入亚太经济圈。但是,俄罗斯目前在亚太地区还缺乏相应的影响和力量,美国和日本也不愿看到俄罗斯在该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俄罗斯便希望与中国在使俄进入亚太经济圈和实现其亚洲部分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广泛合作。而对于中国来讲,充分利用俄罗斯的丰富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分利用本国的地缘优势发展与俄罗斯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是符合自己的经济利益的。

新世纪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第三个决定性因素在于,目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比较牢固。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两国关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中俄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的十几个联合声明、联合公报和一系列重要协议,以条约法律形式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第二,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有效机制已经确立,这就是1996年建立的两国之间的高层会晤制度。实践证明,两国高层会晤机制对加强两国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两国间的领土争端已基本消除,在地缘政治上可以保证两国长期友好。第四,中俄在经贸、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已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中俄经贸关系虽然相对滞后,但发展仍是主要趋势。第五,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国际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双方都反对谋划“单极世界”的企图,主张促进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两国力主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并携手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

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无论“中国梦”还是俄罗斯的“强国梦”都需要大战略的配合。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大国似乎进入一段战略的迷茫期。大国以及大国之间处于调适阶段,只有当两个大国之间能够进行战略对接的时候,新型大国关系才可以变成现实。中俄两国能够形成成熟而稳定的战略框架,并且彼此能够兼容之后,中俄关系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中俄之间构建起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才会成真。

篇2: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变化;会计行业;影响

在2001年之前,各个国家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就存在很大差异,还未出现一个经济体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直到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之后,全面推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发展,到2012年年初,世界各地已经有大约120个国家或是地区均要求应用国际会计准则[1]。我国在与国际会计的不断合作下,应充分找准时机,不断推动我国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与地位。

1国内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变化发展的应对方法

篇3: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当前, 全球性金融危机已冲击实体经济, 影响日益加深, 由于各国内部需求疲软, 国际市场萎缩, 各国企业都面临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为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防范国际市场萎缩导致的贸易转移, 许多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滥用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 主要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二是使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如有的国家提高进口关税, 采取禁止或者限制进口的措施, 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还有的国家在刺激本国经济方案中提出了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条款。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看来, 世界经济普遍繁荣时, 国际贸易自由度较高;但当经济衰退, 时常萎靡时, 各国为保护国内经济而增加贸易障碍, 使贸易自由度降低, 贸易保护便成为了主流。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 09上半年全世界贸易额萎缩了4%, 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减少了6%, 日本和拉美国家的进口额下降率甚至达到了两个百分点。面对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的萎缩, 商务部日前向国内出口企业发出警告称, 全球范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正在加大, 明年将是我国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可能是近几年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诉案将超过以往数年总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

2.1 保护商品的范围日益扩大。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一方面是本国正在衰弱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 另一方面是本国已经高度发达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金融业等, 因此保护范围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 而且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近年来在商品的保护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对于服务行业的保护日益趋于严厉。当前, 服务行业的世界贸易额增长迅速, 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目前已接近30%, 其中美国的金融和快餐等行业对世界的扩张最为突出, 这也促使世界各国加强对本国服务行业的保护。另一个是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保护不断加强。由于技术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往往受到出口国的限制及其要求的进口国的保护。

2.2 从国家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 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 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区域化和集团组织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性, 组建区域性经贸集团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 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 保护成员国的市场。同时, 可以凭借组建经贸集团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性竞争。在当今世界上,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条约组织、东盟、西非共同体等经贸集团遍布全球。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 从而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3 由单一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

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 无沦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还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 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 前者保护的是幼稚产业, 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保护环境论等, 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 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利, 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 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关注焦点的变化导致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动植物检疫标准等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

2.4 发达国家保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部门。

农业、纺织、服装、钢铁、汽车、造船、家电等传统行业在发达国家均陷入结构性危机, 发达国家加强了对这些行业的保护, 一旦某些国家为保护这些部门而筑起贸易壁垒, 其他国家就会因害怕损害自己的利益而纷纷仿效。同时保护的另一个重点是尖端技术行业。当前, 发达国家的产业正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像电子计算机、光纤通讯、宇航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能力已被世界各国看成能否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上取得主动地位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鉴于其重要性, 各国竞相对它采取保护。

2.5 国际贸易保护的技术化和绿色化特征日益突出。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已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不断调整和提升技术门槛, 技术要求趋严、趋新、趋多。目前, 绿色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 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贸易壁垒。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 环境意识和治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绿色壁垒而导致出口成本的大幅提高, 出口市场严重萎缩, 被迫长期处于一种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廉价提供者的地位。由于绿色壁垒具有显著的贸易保护效应, 因而在国际上存在着快速扩张的趋势。

3 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及对反倾销会计产生的影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 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至2006年, 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 2007年, 全球共有19个国家 (地区) 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 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 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 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底, 我国共遭受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起贸易救济调查, 涉案金额约65亿美元, 其中反倾销75起、反补贴12起、保障措施12起、特保4起。按全球各大洲计算, 美洲41起, 涉案金额约13亿美元;亚洲42起, 涉案金额约20.4亿美元;欧洲12起, 涉案金额约29.8亿美元;大洋洲5起, 涉案金额约1.4亿美元;非洲3起, 涉案金额1051万美元。此外, 2008年以来, 美国对我发起12起337调查, 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从涉案产品看, 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国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 其中尤以纺织品贸易摩擦更为突出。如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 中欧鞋业争端, 中美钢铁业争端,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 中日纺织品争端等。数据还显示, 2009年1月, 共有5个国家对华出口产品发起10起贸易救济调查, 其中印度5起、阿根廷2起、巴西、土耳其、南非各1起, 涉案总金额约为3.7亿美元。

如上所述, 反倾销无疑仍旧是国外对华贸易救济的主要手段, 也成为了我国企业平等参与国际贸易舞台所面临的主要障碍。面对着这样严峻的形势, 为了更好的应对反倾销诉讼, 对其中从事会计工作的反倾销会计在会计理论和财务实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1 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3.1.1 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关产品成本确认、计量的一致性。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在产品成本的范围、确认、计量的规定方面尽可能保持, 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特别是有关成本方面的规定更要以国际会计准则和反倾销协定、反倾销法等相关准则为依据进行修改。

3.1.2 进一步加大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 尽管我国

已经颁布了项企业会计准则, 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大部分内容上趋于一致, 但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国际贸易中涉及的会计业务的差异协调, 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减小国外倾销认定的风险。

3.1.3 增强会计准则的适用性。

由于我国出企业中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 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企业都只要求提供简化型的财务报告, 与现有的财务报告不同的是, 简化型财务报告只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财务信息, 只反映企业扼要的经营成本与财务状况、国外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制定中小企业的相关规定时, 既要与会计法和新会计准则相一致, 又要兼顾中小企业的特点, 同时与国际惯例趋同。

3.2 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3.2.1 加强对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的保存, 以备核查。

会计资料是反倾销应诉中重要的举证证据, 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胜诉的必备条件, 原始凭证是产品成本核算的依据, 是产品价格合理性的最佳证明。反倾销应诉会计举证涉及有关生产企业及出口企业的账本、生产记录、购销合同、发票、运翰、保险等资料。出口企业应加强日常凭证管理和保存, 平时要特别重视收集和保留证据资料, 如原材料采购发票、保单、运费、销售发票、工资发放单、电费支付单、格式合同、商务信函和往来传真等, 以证明和供货商之间的关系。一旦涉诉, 就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证据从容应诉。

3.2.2 账务处理方法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由于我国

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记账、编制报表, 需要损耗大盆的时间和资金, 成本较高一、对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国出口企业应重点针对反倾销应诉中的关键问题如核算成本, 按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处理方法核算有针对性地作两手准备, 这样既节约成本, 又可以在涉案时免去重新计算的麻烦, 以节省时间。

3.2.3 严格会计核算。

在反倾销中, 核心问题就是产品的正常价值、出口价格、产品成本无论是对倾销的认定、倾销幅度的计算还是实地核查都是围绕这几个要素展开的。所以要严格地对产品成本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最好在成本核算的数据管理上做到数据的完备和统一。从原料进厂到制造成本再到费用分摊, 要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单相符, 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成本核算的合法性。

3.2.4 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设置反倾销会计部门, 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 由该部门的工作人员执行反倾销的会计规避、应诉、起诉等业务。同时, 该部门有负责对国外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追踪、监测, 对出口产品涉嫌倾销、国外产品在我国倾销提出预警。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是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基础保证, 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创建, 并实现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2.5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出口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旦企业涉及反倾销案件, 本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最快的速度投人到反倾销应诉当中不仅要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有关成本的计算的各个数据非常熟悉, 而且还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反倾销程序。为此, 应加强反倾销会计人才的培养从单一专业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提高反倾销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口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等专业性知识, 包括国内外的会计准则, 还要通晓反倾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法律知识, 会计人员除了熟悉一般的法律知识外, 还应该具有相关反倾销的专业法律知识既要了解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又要熟悉进口国的反倾销法津制度。同时会计人员还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 特别要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秀霞.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 2008 (9) :3841.

[2]袁磊.反倾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4.

[3]黄学标.论国际反倾销所涉会计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4) :101105.

[4]孙瑞华, 刘珊珊.我国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5) .

[5]封叶, 马光明.论反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J].当代经济.2009 (1) :8889.

[6]李鑫.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 (1) :34.

[7]路宋英.我国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2008 (16) :1314.

[8]李健.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发展的影响和对策.江汉论坛.2009 (2) :5154.

篇4: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摘 要 本文对东亚国际分工模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东亚国际分工模式及其对区域贸易影响的因素。具体包括中国的崛起对原有东亚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全球经济与贸易模式的变化对东亚的分工与贸易的改变;新力量的加入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延伸和转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东亚未来的区域分工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可能要经历从传统面相要素的分工,转向面相市场的分工;从区域分工的单级结构转向多元化发展;从传统的垂直分工转向分工网络化的转变,而贸易模式也必然随国际分工的变化而变。东亚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在未来也可能会有所弱化,更多的分工可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展开,而并不局限于东亚生产网络。

关键词 东亚 国际分工 区域贸易 生产网络

东亚国际分工体系的相对整体性较强,其主要特色是区域性生产网络发达,梯次结构清晰,产业内贸易以及产品内贸易发达。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东亚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攀升,这样的特征更是越来越突出。可以说,东亚国际分工与区域贸易之间是硬币的两面,国际分工格局对东亚区域贸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早期曾经出现的“雁行模式”到近年来取而代之的“区域生产网络”和“梯次分工体系”,都对东亚区域内贸易的规模、结构和具体形式具有主导作用。国际贸易体系实际上是国际分工关系在东亚国家间的具体体现。

一、东亚国际分工模式的历史演进

二战战后,特别是197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东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关联日益紧密,且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呈现出与日本国内产业分工研究结果类似的情形,因而部分学者将“雁行模式”应用于对东亚国际分工模式的描述之中。如小岛清最早将东亚区域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经济关联形式描绘为“雁行模式”。“雁行模式”是东亚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1960-1970年代对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在“雁行模式”的驱动之下,东亚区域国际分工的格局得以形成基本框架,东亚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全面快速的经济增长。

进入1990年代,东亚区域“雁行模式”日渐解体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紧密的区域生产关联形态——区域生产网络(Reg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根据Borrus等(2000)的定义,国际生产网络是“旗舰企业为组织其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建立的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各种分工合作关系网络,其经营活动涵盖产品的研发、界定和设计,投入品的供给,产品制造(或服务的生产)、分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商业行为。”显然,跨国公司是国际生产网络的组织者。在跨国公司内部,以往以企业间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国际经贸关系,转变为由企业内部贸易方式来实现,而跨国公司通过选取不同国家特定要素比较优势的过程就实现了企业内部贸易的国际化。这一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原来在固定国家或地区完成的最终产品的生产,由跨国公司通过企业内部或企业间贸易的方式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进行组织生产。它使得全球范围内最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生产参与国比较优势有着无法比拟的制度优势。

区域生产网络是国际生产网络在某一特定地理单元中的具体体现,它属于国际生产网络的区域子系统。就东亚的生产贸易实际而言,笔者认为宽泛的区域生产网络定义更能解释各经济体的合作关系,因此可以将区域生产网络界定为厂商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与其他厂商之间建立的,及厂商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的分工合作关系。分工合作的内容可以涵盖包括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投入晶供应、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国际生产网络既包括牵头企业(Lead firm)与其分公司、子公司的跨境合作(公司内部的合作),也包括牵头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分包商等企业的跨境台作。

与以往“雁行模式”不同的是,东亚的区域生产网络中,跨国企业是分工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实施国际分工的主体。而“雁行模式”中,国际分工的主体依然是国家或其他经济地理单元。这种区别导致在区域生产网络中,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分工关系更为细致,分工的架构更为灵活而有弹性。在传统的“雁行模式”下,东亚国家之间的产业联动主要是通过跨境投资的方式实施的,即便伴随着直接投资会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仍然是直接和简单的。然而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国际分工是通过垂直一体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各国间的经贸联系变得更加复杂、有机。加之通过诸如外包、OEM、许可生产、技术合作等形式的市场化行为,区域生产网络因细致而充满弹性的结构,带来的是生产要素更加有效的组合,而跨国经济合作的溢出效应也会更加明显。

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区域国际贸易的现状

(一)东亚区域贸易的整体变化趋势

从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东亚国家是经济全球化和出口导向战略的受益者。正是借助出口的拉动,东亚国家才完成了经济起飞。当前,东亚区域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出口来源地和进口目的地。如图1所示,在全球全部贸易品中,东亚的出口在1992年时就已经达到32.2%,这一数据在2007年进一步达到40.3%。说明东亚区域出口能力在这一时期是不断提升的。相比之下,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比例均有所下降。类似的情况也发生的全部贸易品进口方面。图2所示,东亚的全部贸易品进口比例从1992年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28.1%,而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进口比例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东亚地区已经超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国际贸易区域。特别是出口方面保持的高比例和快增长的势头,这与东亚积极参与世界生产网络以及世界贸易体系格局的演变直接相关。

数据来源:联合国 COM TRADE数据库

数据来源:联合国 COM TRADE数据库

从东亚区域内部的结构上看,作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核心的日本出口比例明显下滑,并且已经失去东亚区域第一大出口国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其出口占比从2.1% 上升到14.5%,正是由于中国在出口上的快速上升才带动了东亚整体出口份额的增加。与中国类似有着快速增长的还有韩国和东盟,其中韩国在15年间也使出口实现了翻倍。这两个经济体也对东亚出口份额的上升作出了贡献。进口方面,日本的进口份额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东亚发展中国家整体的进口比例有显著提高,从1992年的17.6%上升到2007年的24.5%。这其中最主要的贡献同样来源于中国,从2.2%上升到9%,中国几乎贡献了东亚国家全部的进口份额增长。东盟国家、韩国和中国香港的份额基本上都保持了稳定。

(二)东亚区域内分工与贸易结构的变化

东亚整体贸易地位的提升是东亚生产网络垂直分工体系发展的结果,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东亚生产网络中零部件贸易的快速增长上。同时,东亚各经济体零部件进出数据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反应出东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显示出一定水平分工的特征。

图3 零部件出口比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 COM TRADE数据库

图4 最终组装品出口比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 COM TRADE数据库

与全部贸易品比重变化的情况类似,东亚国家在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的出口比例均出现了增长。如图3和图4所示,东亚零部件出口的增长幅度更大,从1992年的29.6%增加到2007年的42.8%。而最终组装品的出口增长幅度表现的十分保守,仅有3.4个百分点。两相对比会发现,东亚国家贸易的增长更多的来自于零部件贸易的快速增长,而制成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位置并未明显变化,说明东亚贸易增长主要是由区域内垂直分工体系的发展拉动的。从结构上看,东亚发展中国家仍然是拉动零部件出口的主力,它们填补了日本零部件出口规模下降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并将之拉得更高。中国在其中的作用更是十分显著,无论是零部件出口还是最终组装品出口,中国的增长速度都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总之,从零部件的出口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发展中国家更加深入的参与东亚生产网络提升了这些国家上游产品生产的能力;从最终组装品出口看,中国基本上是这些年中唯一显著提高其出口份额的经济体,反引出中国正越来越成为东亚的组装车间,成为最主要的最终产品出口国。

与出口比重变化互为表里,进口比重的变化印证了其对东亚区域分工结构变化的基本认识。首先,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最终组装品进口比重大幅度增加,分别从1992年的8.5%和7.5%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17.9%和15.9%,说明欧美国家是东亚国家产品的主要目的市场 。其次,欧美国家零部件进口比重大幅度下降,说明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欧美国家的“去生产化”趋势明显存在。再次,东亚国家中,发展中国家仍然是进口结构变化的主要来源。两组数据中,日本的比重基本上保持了稳定,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比重都有明显的上升。最后,中国依然在进口结构变化中扮演主力角色。

综合零部件和最终组装品进出口比重分布的变化结果,东亚区域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依然比较清晰。东亚贸易的崛起是全球贸易体系失衡的结果,欧美国家在“去生产化”过程中逐渐成为最终产品消费国,相伴而生的是东亚世界工厂地位的不断确立,尤其是中国迅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过程,更加速了这一进程。中国虽然仍处于东亚分工链条的低端,但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已经为东亚生产网络结构的转变提供了基础。

三、东亚国际分工发展趋势及其对区域贸易发展的影响

东亚区域内贸易,特别是零部件贸易的数据显示出东亚生产网络中,垂直分工体系带来的产业内、产品内贸易的快速增长。同时还显示出东亚区域分工和贸易模式发生的变化。如同“雁行模式”一样,东亚当前的分工模式也并不稳定,如下几个全球及东亚经济条件的变化将推动东亚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的不断变化调整。

(一)中国的崛起打破了原有东亚经济格局的稳定

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东亚生产网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已与2006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种发展势头所带来的冲击也将在未来改变东亚生产网络与贸易模式的现有格局。近几年来,中国已经开始从第四梯队向更高级分工地位上升,一些东盟国家已经为中国替代,原有的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平衡发展的梯队结构逐渐解体。中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未来有可能取代日本成为核心,而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相较于“雁行模式”和当前的生产网络将更具有弹性和深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十分突出,中国目前在地域上形成东、中、西三个梯次的区域经济形态。从资源禀赋条件看,中国既有大量的劳动力,也逐渐成为资本密集的大国。虽然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但基础和发展势头仍可期待。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中国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多层次产业并行发展的格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为中国发挥区域生产网络中心作用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可以同日本、“四小龙”等技术禀赋优势经济体展开生产合作;资本密集的优势可以结构东盟国家或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劳动力优势结合;而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也可以与日本等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具有广阔的分工合作空间。

中国崛起对东亚生产网络的另一影响体现在大国的需求能力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巨大,同时也有着庞大的人口,两者合力形成的市场需求将对东亚贸易模式整体外向型依赖提供另一种选择,同时也对扭转本已畸形的全球生产-消费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东亚作为全球最终产品的制造基地,对欧美等主要消费市场具有依赖性。这一点从次贷危机以来欧美消费市场萎缩对东亚国家外需的影响就可见一斑。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需求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扩大内需以满足国内已经局部过剩的生产能力。同时,中国的需求还未东亚其他国家的产品提供了新的市场。可以预见,在中国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之后,东亚区域生产的自足性将会提高,区域贸易结构也将有单纯的生产型贸易向生产—消费相结合的贸易来兴转变,其中中国的作用举足轻重。

中国崛起还会促进东亚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融合,推动东亚合作分工从原来的以区域内垂直分工为主向多层次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转变。在此过程的带动下,东亚贸易也会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全球经济与贸易模式的变化的冲击将改变东亚的分工与贸易模式

首先,东亚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已经出现难以为继的迹象。东亚的优势在于制造业,作为全球工厂,东亚从国际市场进口能源等初级产品,并把最终产品供应到欧美市场。东亚的区域内分工也是在当前的国际分工基础上展开的。但随着传统的全球经济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出现之后,欧美对最终消费品的超额消费能力已经出现萎缩,国际经贸关系的格局已经出现松动。东亚在外需骤降的情况下,区域内部的最终产品市场发展就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扩大区域内的消费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东亚的生产能力找到稳定的市场,才能有利于东亚区域经济贸易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全球产业的升级转变已经开始打破原有的分工与贸易体系。19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发展动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是全球消费模式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者对知识、信息、娱乐、沟通的需求迅速增长,发展成为最为主要的消费方向之一。信息产业的创新性高,并依赖于需求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网络的扩张性。这已经触及了传统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当世界新兴产业贸易格局不在完全依赖各国要素禀赋,转而依赖最终消费市场的网络特征时,世界经济与贸易格局的改变就在所难免。东亚传统的生产网络和贸易结构也会受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以移动通讯产业为例,1990年代全球移动通讯产业快速发展之初,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企业仍然是该产业在东亚区域的领跑者,东亚其他国家依次跟进。但2005年以来,传统的移动通讯产业逐渐为移动互联所替代,智能手机崛起的过程中,日本企业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以美国苹果、韩国三星和中国台湾省的宏达(HTC)为代表企业成为智能手机领域的新贵,并引领消费电子产品和移动互联应用产业的发展。在这次浪潮中,依托于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也逐渐改变着原有在东亚分工不利的地位,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互联技术中,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已经开始和国际通行标准分庭抗礼,而中国在第四代移动互联技术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可以说,全球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使东亚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更趋多元化,技术创新已经不再是日本的独门绝技,东亚各国都可能在技术升级过程中改变自身的分工和贸易地位。

再次,国际服务贸易的崛起也对东亚传统分工模式造成冲击。第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正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交易成本下降的巨大促进,才使得新兴国际服务贸易得以大规模开展。如服务外包、技术合作、国际咨询等产业的发展正是基于信息成本降低而展开的;第二,金融自由化推进下的金融开放为金融业跨国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促进了东亚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东亚更具活力的金融中心,在东亚金融服务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更为开放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国际旅游、跨国教育的发展。旅游与教育服务贸易并不依赖于要素禀赋,而是更多地依赖历史文化等软实力。东亚国家趋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地理条件将促进旅游贸易的发展的多元化。而拥有更为开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教育质量的经济体也会在跨国教育服务贸易中占据优势。总之,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开放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将促进东亚区域贸易的多元化,也为后进国家提供了一条不同于先前的发展道路。

最后,国际贸易绿色化限定了东亚区域贸易模式发展的方向。东亚国家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与牺牲环境为条件的。在低碳与节能成为全球发展共识之际,当环境的可持续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之时,东亚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必须有所调整。以中国为例,作为全球工厂和东亚分工链条的低端,中国制成品的廉价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换来的。人为扭曲的国内资源价格和基本上毫无成本的环境污染虽然保证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却是无法持续的。当中国因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模式而提高资源和环境价格时,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优势也将消弭。如果找不到接续力量,东亚的分工体系就不可避免的面对解体的局面。而在未来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的大环境中,东亚国家谁能在区域分工中抢到先机,目前尚不明朗。但国际贸易的清洁化与低碳化对东亚贸易模式的改变将是必然的。

(三)新力量的加入延伸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并促使其转变

近年来,南亚次大陆的崛起也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贸易结构构成冲击。以印度为例,自1990年代初改革开始,印度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贸易力量。印度商品出口从1990-1991年度的181.43亿美元增加到2009-2010年度1787.51亿美元;进口也从240.75亿美元增加到2883.73亿美元 。同期印度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也从74.64亿美元增加到1634.04亿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 COM TRADE数据库。单位:%。

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融入东亚贸易体系。表1给出了中国同东亚主要国家以及印度的双边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比重状况。从具体数据来看,印度同中国的贸易份额在2000年以后有大幅度的增长,其规模已经超过印尼、新加坡与泰国对中国贸易的比重。尽管印度在融入东亚生产网络方面并无明显进展,但印度与东亚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增进却是不争是事实。

同中国类似,印度具有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为其成为中国在东亚国际分工的接续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实际上,印度同东亚的分工和贸易联系的确在日益密切。但印度自身的发展模式并不完全与中国之前的道路相同。印度相对发达的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与相对落后的制造业并存,致使其并未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相对于东亚,印度更倾向于融入世界生产和消费体系。但无论怎样,印度等新兴亚洲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势必会对东亚生产网络构成两种冲击:一是作为中国的接续者,印度可能通过加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区域生产结构和贸易模式的维持起到作用。二是通过参与新兴国际分工和贸易,进而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作用构成竞争关系,这有可能改变东亚原有的贸易模式。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东亚当前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并不稳固。未来的东亚区域分工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可能要经历以下几种转变:从传统面相要素的分工,转向面相市场的分工;从区域分工的单级结构转向多元化发展;从传统的垂直分工转向分工网络化,而贸易模式也必然随国际分工的变化而变。东亚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在未来也可能会有所弱化,更多的分工可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展开,而并不局限于东亚生产网络。

参考文献:

[1]Borrus, Michael, Dieter Ernst, and Stephan Haggard (2000). “Introduction: Cross-Border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Michael Borrus, Dieter Ernst,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Asia: Rivalry or Riches? (London: Routledge), 1-30.

[2] Ito,Takatoshi.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Its Features Idiosyncratic or Univers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XI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at Tunis,December,17-22,1995.

[3] Urata Shujiro, 2004, The Shift from Market-led to Institution-le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in the late 1990s,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4-E-012.

[4]张伯伟,胡学文.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动态演变——基于零部件贸易产业链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1(3):81-86.

篇5: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形势 贸易保护 进出口

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世界经济整体将实现恢复性的缓慢增长,估计全球经济增速在3%—3.5%之间。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5.保持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改善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

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惟顺差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加大进口力度。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和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同时,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应重视科技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需求。

6.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借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帮助各类出口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经营风险,调整出口退税,对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要减少出口补贴,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1]姚愉芳,齐舒畅,刘琪,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关系及对策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0

篇6:中东北非局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0年12月17日,由突尼斯一个失业大学生与警察发生的冲突引发了国家骚乱,烧遍了整个突尼斯,本﹒阿里政权下台。更加出人意料的是,突尼斯**,一石激起千层浪,震动了阿拉伯世界,引起了连锁反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和利比亚等多国也出现一系列**。中东进入了敏感的政治动荡期。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不仅对阿拉伯世界造成直接和广泛的影响,对国际形势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由22个国家组成,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亿。阿拉伯世界覆盖北非、中东,盛产石油,扼守地中海重要运输线。阿拉伯世界既自成一体,又与外部世界密切相接。这一地区历来十分复杂,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渗透,矛盾交织,宗教组织庞杂,传统的种族宗教冲突始终难以平息,加上近年来恐怖势力以此为基地,可谓是热点密布,一触即发。

此次被外界称之为“茉莉花革命”的突尼斯内乱引发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动荡,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所具有的共同性的一面:这些国家发展水平相似、经济结构单一,管理方式不足,政治、经济与社会模式相对封闭和脆弱。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这是当前北非中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由此可见,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相互交往合作的加深,一个国家内部的稳定与发展不单单是国家自己的事情,其对于地区的安全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当前北非中东**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以从偶然性、联系性和有限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是偶然性。诚然,中东北非**有其深刻的国内社会背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事件发生的时间、引发**的直接诱因都具有偶然性,并不是蓄谋已久或外部势力长期策划、设计和控制的结果。看待这一事件不能忽略偶然性因素而单纯强调必然性因素。这对于我们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都至关重要。

其二是联系性。我们不能误用因果,但我们又必须看到那些我们没有足够重视的联系性,对可能产生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在这里必须强调此次**对非传统安全的影响。首先是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此地并非国际著名产粮区,但却是小麦生产不可缺少的化肥原料磷酸盐的重要产地。北非占有全球57%的磷酸贸易、46%的磷酸盐贸易;其次是石油价格出现重大波动。埃及与其近邻都是传统的产油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的石油供应地之一。埃及还拥有苏伊士运河等世界重要的石油通道和物流中心,每天有100多万桶原油从这里通过。自利比亚动荡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每桶100美元,达到二年半以来的最高值。第三是有可能对欧洲造成新一轮难民潮。据意大利相关结构估计,中东北非动荡将可能出现一百万难民涌向欧洲邻近国家。第四则是恐怖活动。由于中东北非动荡与政权更迭相关,一些支持恐怖主义或恐怖主义势力、政治组织可能掌权,这将有可能对国际反恐形势直接产生颠覆性影响。伊斯兰教激进派势力也可能由此坐大。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国家间合作。

其三是有限性。此次事件的重要影响不会造成中东政治格局或全球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事件不可能对全球力量格局造成根本性影响,对大国战略调整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对于全球政治或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的G20成员中,虽然有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但没有一个是处于此次**中的国家。

从地区政治格局看,由于埃及穆巴拉克的下台,美国可能会加大与北约中唯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土耳其的合作,土耳其在这一地区中的地位和影响将会加大。但对于地区稳定的作用仍有待评估。此外,由于中东出现乱局,这一地区出现反美情绪,伊朗内贾德政权稳定程度不降反升。

美国对于中东北非**的政策陷于困境:一方面表示支持,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政策谨慎犹豫。虽然美国在言语上支持中东的民主进程,但由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错综复杂,政治后果尚不确定,采取何种具体政策还处于讨论之中。

美国与欧盟北约等组织在对待这一地区局势的军事介入方式以及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等问题上也有分歧。值得注意的是在埃及为期18天的倒穆风暴中,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群众参加示威游行,虽然矛头指向穆巴拉克,但反美反以情绪贯穿其中。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反美情绪在埃及浮现,美国的风险是正在失去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中东乱局会对美国总体战略产生影响。美国的中东外交是考验奥巴马外交的关键,是其谋求外交得分的核心地区之一。因此,没有确定把握,奥巴马不会轻易出牌。

美国会投入相当精力做好中东的维稳工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中东新秩序的构建。埃及和中东**必将损耗美国的外交资源,牵制美国的精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东亚战略的部署。

篇7:论中东北非局势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目前中东北非局势的地区影响和国际影响来看,其巨大的影响力无疑仍处在持续发酵的过程之中,美国中东战略调整势在必行。关键词:中东北非 美国 国际形势

当前,中东北非地区一些国家局势动荡,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表现尤其活跃,再次以“支持民主”为由,直接介入该地区事务。国际舆论认为,美国这步“险棋”不仅可能使当地局势更乱,麻烦更多,更不排除引发新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对国际和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稳定局势不利。

对于当前北非中东**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以从偶然性、联系性和有限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是偶然性。诚然,中东北非**有其深刻的国内社会背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事件发生的时间、引发**的直接诱因都具有偶然性,并不是蓄谋已久或外部势力长期策划、设计和控制的结果。看待这一事件不能忽略偶然性因素而单纯强调必然性因素。这对于我们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都至关重要。

其二是联系性。我们不能误用因果,但我们又必须看到那些我们没有足够重视的联系性,对可能产生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在这里必须强调此次**对非传统安全的影响。首先是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此地并非国际著名产粮区,但却是小麦生产不可缺少的化肥原料磷酸盐的重要产地。北非占有全球57%的磷酸贸易、46%的磷酸盐贸易;其次是石油价格出现重大波动。埃及与其近邻都是传统的产油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的石油供应地之一。埃及还拥有苏伊士运河等世界重要的石油通道和物流中心,每天有100多万桶原油从这里通过。自利比亚动荡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每桶100美元,达到二年半以来的最高值。第三是有可能对欧洲造成新一轮难民潮。据意大利相关结构估计,中东北非动荡将可能出现一百万难民涌向欧洲邻近国家。第四则是恐怖活动。由于中东北非动荡与政权更迭相关,一些支持恐怖主义或恐怖主义势力、政治组织可能掌权,这将有可能对国际反恐形势直接产生颠覆性影响。伊斯兰教激进派势力也可能由此坐大。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国家间合作。

其三是有限性。此次事件的重要影响不会造成中东政治格局或全球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事件不可能对全球力量格局造成根本性影响,对大国战略调整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对于全球政治或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的G20成员中,虽然有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但没有一个是处于此次**中的国家。

从地区政治格局看,由于埃及穆巴拉克的下台,美国可能会加大与北约中唯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土耳其的合作,土耳其在这一地区中的地位和影响将会加大。但对于地区稳定的作用仍有待评估。此外,由于中东出现乱局,这一地区出现反美情绪,伊朗内贾德政权稳定程度不降反升。

美国打着“支持民主”的口号介入中东北非地区事务,终究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利益。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所作所为大致有三方面考虑:第一,宣扬、推行美式价值观和政治体制;第二,通过所谓“支持民主”的行动,力图在动荡局势中掌控先机和主动,消解反美力量;第三,通过在中东北非国家扶持新政权力量,维护、巩固美国在该地区的既有利益。美国对于中东北非**的政策陷于困境:一方面表示支持,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政策谨慎犹豫。虽然美国在言语上支持中东的民主进程,但由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错综复杂,政治后果尚不确定,采取何种具体政策还处于讨论之中。

美国与欧盟北约等组织在对待这一地区局势的军事介入方式以及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等问题上也有分歧。值得注意的是在埃及为期18天的倒穆风暴中,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群众参加示威游行,虽然矛头指向穆巴拉克,但反美反以情绪贯穿其中。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反美情绪在埃及浮现,美国的风险是正在失去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中东乱局会对美国总体战略产生影响。美国的中东外交是考验奥巴马外交的关键,是其谋求外交得分的核心地区之一。因此,没有确定把握,奥巴马不会轻易出牌。

美国会投入相当精力做好中东的维稳工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中东新秩序的构建。埃及和中东**必将损耗美国的外交资源,牵制美国的精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东亚战略的部署。但从根本上说,除非中东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反美行动,否则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篇8: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一、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对河南的影响

(一) 近期影响。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向东、沿海开放为主, 转向东向西并重、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化。综观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东部沿海地区的沿海上开放, 开始向沿路桥通道的向西、向内陆地区开放转移, 形成了一股资本西进、产业内移的潮流。再加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继续维持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这些因素会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带来利好。并将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以高于东部地区的速度快速增长, 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量将继续上升,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将得以改善。特别是中部地区凭借土地资源宽松、劳动力成本低、交通便利、内需市场广阔等方面发展优势, 在这一轮由“资本西进、产业内移”的潮流中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之地, 这对河南的发展带来了十分有利的影响。

第一, 河南位于新老亚欧大陆桥国际战略大通道的枢纽地段, 中原城市群是这条国际战略大通道上城市最密集、覆盖人口最多, 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郑州, 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尤其是在高铁迅速发展的时代, 郑州是重要的高铁枢纽, 到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杭州等重要城市基本在3小时左右, 铁路运输、物流优势十分突出。同时,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的实施, 郑州国际航空中转站的地位愈加显现, 2014年上半年, 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增速在全国前20大机场中均居第一, 特别是货运总量排名超过厦门、昆明、重庆、南京, 由2013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8位, 跻身全国主要机场前十。在沿陆桥省会城市中, 郑州航空与铁路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拥有综合立体交通优势, 加之河南省以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龙头, 打造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综合优势突出, 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从经济贸易活动的支撑力来看,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大有可为。目前河南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稳居第五位, 户籍人口排名第一, 制造企业云集于此, 与20年前的珠三角相似, 有很大发展空间。从经济总量看, 2013年河南GDP3.2万亿元人民币, 大致相当于陕、甘、青、新、宁5省区GDP之和 (3.5万亿人民币) 。从对外贸易量看, 2013年进出口总额河南省为599.5亿美元, 而陕、甘、青、新、宁5省区之和为625.9亿美元, 仅比河南一省多26亿美元。从各省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看, 郑州市6, 210亿元 (人民币, 以下同) , 西安4, 884亿元, 乌鲁木齐2, 060亿元, 兰州1, 776亿元, 银川1, 273亿元, 西宁978.53亿元, 郑州市远远领先于这些西部城市。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西北5省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潜力, 而河南省凭借工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相对较强的综合实力, 加上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枢纽地位, 拥有腹地效应, 可以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

第三, 除了“二带一路”、京津冀等国家战略之外, 2014年以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 如棚户区改造、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城市管网、新能源环保、信息消费等等重点领域建设。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重点在中西部地区, 围绕中西部铁路、城市基础设施、通用航空机场、水利工程环保等方面将实施和统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计划, 对近期河南经济会产生一定的推升作用。

(二) 远期影响。

远期来看, 中国整体经济正在经历阶段性变化, 区域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也在发生明显转变。一是经济发展正由“资源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区域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 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区域竞争重点在于核心竞争力, 而不在于政策、资金、市场、要素、名分等所谓的“真金白银”之争, 区域竞争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 而是以经济结构合理、增强创新能力、生态环境文明、人民生活水平幸福等发展质量提高为目的, 东部沿海地区无疑在创新转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加突出, 生态文明对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 经济发展中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这对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发展影响更大, 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恶化、创新能力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困难等方面矛盾比较大, 受到的制约效应可能更明显。三是未来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对河南这样即不靠海、也不沿边、又没有黄金水道的典型内陆省份而言没有优势, 再加上各种区域发展规划政策轮番出台, 先行先试的政策作用不再明显, 后来者的政策效果将十分有限。所以, 新形势下区域竞争将给中部地区实现崛起带来新的影响和压力, 长期来看, 作为中部地区典型———河南的发展优势不突出, 形势不乐观。

二、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把握全国区域发展战略, 积极融入核心经济圈。

在区域发展新棋局中, 河南被三大经济圈所包围, 处在中部地区“两横一纵”经济带范围之内, 坐落于陇海经济带与京广经济带的交汇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 其承东启西、通南贯北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河南要振兴, 就要依托其在区域发展新棋局中的战略地位, 积极谋取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合作, 即向东部地区靠拢。要积极融入新的“两横三纵”区域经济支撑带, 谋求区域之间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 使其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板块。

(二)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是河南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核心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既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围绕河南的发展优势, 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结合, 打造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做高、做新产业,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全方位融入全球价值链;大力发展服务业, 推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提升三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 是我国在新常态下寻找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发展新优势、塑造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构建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 是当前河南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根据国家近日出台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新丝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意图, 河南应依托自身优势,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将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对接,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 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河南省会郑州作为中欧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支点, 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打造对外开放国家重要门户和战略枢纽;加快郑州海关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 建立覆盖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 推动我省“东联西进”, 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 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战略突破口, 带动郑州都市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和辐射区的发展。

(四) 争取新一轮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开放政策支持。

河南是典型的内陆省份, 既不靠海, 也不沿边, 如何提高经济发展开放度、提高经济对外吸引力, 答案是通过深化改革促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这几年河南争取到国家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国家战略政策的支持, 取得了一些成绩。当前国家正在打造区域发展新棋局, 河南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机遇, 更需要争取新的开放政策支持。国家加快推动开放向内陆地区发展, 建设面向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航线, 按照带状经济的部署, 发展江海、铁海、陆航等多式联运, 这一战略部署有利于河南克服既不靠海、也不沿边的区位劣势, 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创新内陆加工贸易模式、统筹内陆沿海沿边通关协作等方面做好工作, 破解开放口岸少、物流费用高、区域转关难等诸多制约因素, 扩大内陆对外开放。

(五) 争取高铁在河南省内的建设力度, 提高经济紧密度。

高铁对于国家经济之影响, 举足轻重, 已成为未来左右经济格局变化的新力量。河南拥有全国第一的高速公路里长、积极建设中的郑州航空港, 而高铁则为郑州综合交通优势增添了新的实力保证, 成为影响河南经济空间布局关键性因素。积极争取高铁在河南省内的建设力度, 不仅使河南交通枢纽的优势得以复合型成长, 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经济的紧密度, 使一些过去偏远、边缘化的城市和地区因此而改变, 获得发展的机会。加快河南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步伐是当务之急, 加快落实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等快速铁路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规划郑州至济南、至太原、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 尽早建成“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络, 确保郑州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增强郑州核心区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推动中原地区经济更好发展。

(六) 进一步加大区域合作力度。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必然要求。我国区域发展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新战略的实施出现了由竞争到竞和的态势, 区域经济从相互竞争到协同发展, 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河南立足自身, 在国际、国内两方面开展合作, 扩大发展空间。一是要积极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 在国际化区域合作方面实现战略突破。二是依托中原经济区, 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经济交流与区域合作。积极与山东、山西、安徽、河北等周边省份衔接协调, 积极推进务实合作, 共同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瓶颈约束, 与周边地区形成功能互补、协作高效的发展新格局。三是积极主动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扩大合作交流, 科学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1

[3]杨龙, 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

[4]蔡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历史变迁与新趋势[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3, 1

上一篇:党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下一篇:迎四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