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民生工程的广泛开展,民生档案也日臻健全和完善,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中的安全保密、民生档案的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保证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以确保民生富庶,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篇1:

对民生档案利用的思考

摘  要:民生档案利用与政策因素、利益因素、利用者本身因素正相关,由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与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并无明显正相关关系,不必然产生档案休闲。客观正确地认识民生档案利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认识档案、档案利用规律,准确定位档案馆的地位、职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生档案;利用

200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的意见,开启了民生档案利用之门。随后,各地档案馆积极响应,接收民生档案进馆,开展民生档案利用工作,一时间一些地方档案馆也确实增加了不少民生档案的利用者,甚至有地方还掀起利用小热潮。然而,这种热度并没有持续多久,也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大面积热潮。至今,档案利用主流依然是不温不热,在低谷中徘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热度。客观正确地认识民生档案的利用现象,思考民生档案利用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我们认识档案、档案利用规律,准确定位档案馆的地位、职能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民生档案利用是受政策影响的结果

国家及各地的政策深深地影响着民生档案的利用,“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对利用者的档案需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决定了档案需求的一般特点及其发展的总趋势”。[1]也就是说民生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大都是被动地由国家及各地的政策所左右。近些年大力开展的民生档案利用工作,都是受国家及各地的政策影响的结果,作为广大普通公民来说,只能是被动接受这些政策的影响而被动地去利用档案。

对于政策对档案的利用影响,有不少分析档案利用统计的文献都提到了这一点。如:闫俊丽、何惠光认为:“利用率上升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及中心工作有关。”[2]韩李敏、吴新宇认为:“各项政策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变化,对档案利用产生直接影响。”[3]而对民生档案的利用以及对公民个人利用档案的影响更深。如:杨丽认为:“如果国家出台一项新的惠民政策,如办理社保时对相关工龄有优惠补助,那么在政策出台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期间,会出现大量群众进馆查询、排号等候的情况。”[4]丁红勇认为:“民生档案利用对相关政策非常敏感。2013年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国五条’的出台,广大档案利用者都希望赶在政策具体实施之前办理房产相关事项,直接导致了产证、社员建房、土地、婚姻等相关民生档案利用量短时间内成倍增长。”[5]除了国家政策的影响外,各地出台的一些政策同样也影响对民生档案的利用。如,王青认为:“民生档案的利用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密切相联。2004年,民生类档案查阅663卷次,2009年上升為5056 卷次,增长将近10倍,这是由于当年佛山市政府印发了《佛山市贯彻执行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的通知》,该政策出台后,许多城镇独生子女父母来馆查阅结婚记录,以证明身份领取奖励。在民生类档案的查询中,婚姻档案、身份证明档案利用频繁。”[6]丁红勇认为:“2013年5月和2014年9月上海市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两次放宽准入标准后,浦东新区档案馆都迎来了一个房产档案和婚姻档案利用的小高峰。”再“比如2014年《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特殊情况再生育规定的实施意见发布后,为办理再生育而查阅婚姻档案的人数明显增加”。[7]李静静认为,“民生档案的利用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密切相连”“2013-2014年两年利用档案人数激增,究其原因主要是民生及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致使档案利用需求得到提高”。[8]除了地方政府出台针对一地的政策影响档案的利用外,还有地方政府出台一些针对个别单位的政策也同样影响着档案的利用。如熊伶桃介绍道:“因长寿区棉纺厂‘亦农亦工’政策的出台,集中接待棉纺厂档案利用人次近300人。”[9]可见民生档案的利用就是国家及各地的政策影响的结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这里说的档案利用受政策的影响,并不包括档案利用政策。档案部门出台的一些意在促进档案利用的政策,并不能增加民生档案利用者的需求,也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也就是说档案利用政策对档案利用需求的扩大与提高的影响很小。别的档案利用政策不说,就说2013年出台的取消档案利用收费的档案利用政策,这项政策的出台正是档案部门大力开展民生档案利用的时期,这项档案利用政策对于社会大众确实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几年过去了,对于民生档案的利用并没有多少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这么好的一项档案利用利民政策并没有诱导和激发出社会大众档案利用需求。而在2013年以前没有取消档案利用收费的政策时,也没有挡住社会大众对一些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不要好的档案利用政策,像开放档案、取消档案利用收费等利好的档案利用政策,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多的档案,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的利用条件,为档案利用者减轻档案利用负担,仍然是档案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努力方向,也是档案利用政策不断完善的方向。

2 民生档案利用是受利益影响的结果

大多数民生档案利用者都是受到利益的影响而到档案馆利用民生档案的。也就是说档案馆的民生档案利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利益。近些年民生档案利用的大部分都是为获得利益而到档案馆利用档案的。也许会有人说近些年民生档案的大量利用,说明档案馆主动服务了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利益服务,说明档案体现了其价值。也许还有人会说,利用民生档案都是主动来利用的,说明都是这些年档案部门抓民生档案工作抓出了成效。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民生档案的相对大量地被利用,仍然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现象,也就是说,是非正常现象。实质上是我国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出台调整利益分配政策的结果,这些政策的出台大都是为了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积攒的一些问题。说是利用民生档案获得利益,其实档案利用者是国家或地方出台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积攒的一些问题的政策受益者,而不是档案馆民生档案的受益者。这些政策的受益者如果拿不出有关证明材料,就将要受到利益损失,这时利用者不得不被动地到档案馆利用相关民生档案以获得相关利益的证据避免相关利益受到损失。显然,避免相关的利益受到损失才是利用民生档案的唯一目的。

3 民生档案利用是受利用者本身因素影响的结果

民生档案利用还受利用者本身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利用者手头上或者就近没有或者找不到所要用的材料时,才会被动地不得不到档案馆查找相关的档案材料,这也符合效益原则,没有人会有事没事地浪费时间舍近求远地跑到档案馆去查档案。民生档案利用也就是公民个人利用档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发生了政策调整;二是利用者所在单位或本人无法提供有关证明材料。这也是被动地到档案馆利用有关档案的客观条件。而后者是影响公民个人到档案馆利用档案的最主要因素。例如,利用知青档案是因为利用者自己没有保存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证》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缺失,才被动到档案馆来利用档案的。利用婚姻档案中大部分都是利用者结婚证遗失的,有少部分是结婚证登记内容有瑕疵,后者属于以往登记不规范的历史遗留问题,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被动到档案馆来利用的。利用退伍军人档案的也是因为利用者遗失退伍证的缘故,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过去不少公民由于没有档案意识,一些应该由自己保存好的档案凭据自己乱丢乱扔,一旦需要,无法查找,只有到档案馆来查阅有关材料或存根”。[10]“民生档案的查询多数为被动查询,即在办理相关手续和事项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要件,需要到档案馆查找相关材料复印件用以辅佐证明。”[11]

4 对民生档案利用的解读

民生档案的利用是政策、利益与利用者本身因素的多重作用促成的。民生档案的利用是近些年来档案利用的大户,一些研究者在观察研究了这一现象以后,就认为这是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档案利用大众化、休闲化的结果。例如,郑锦霞认为:“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公民依法获取自身信息的知情权要求不断提升,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多。”[12]魏金娇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档案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发现自身对于档案与档案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13]赵洋月认为,“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档案信息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民生档案、信用档案等档案的利用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伴随着公民的民主意识的觉醒,档案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动下,使得公民利用大众化档案、民生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14]黄霄羽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公民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如《信息自由法》等,档案利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也就是所谓的‘档案民主化’。它使查阅档案成为任何一个公民在其日常生活中均可享有的自由獲取信息的公共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种权利,并合法地使用它。档案个人利用已经在档案馆的利用中占据主力的位置,如近年来在上海出现的‘知青档案’、‘独生子女档案’和‘房地产档案’等的大量利用”“由此看来,公民的档案利用权利意识正逐步增强。人们也必然会争取自己档案休闲利用的权利,这使得档案休闲利用不得不‘应需而生’”。[15]刘金霞认为:“要努力开发民生档案资源,缩短与公众的距离,使档案馆成为极具感染力与亲和力的大众文化休闲场所。”[16]汪孔德认为:“那里有民生档案,老百姓才会去休闲。”[17]赵屹认为:“对于个体利用者来说,其利用档案首先的、最初的、直接的目的一般都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而后是进行专业研究等功能性需求,最后是文化和休闲需求。”[18]

然而,事实上并不像这些研究者观察和研究的那样,民生档案利用的兴起,既不是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也离档案利用大众化、休闲化相去甚远。有位记者在采访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利用工作时,“朝阳区档案馆领导在谈到这些问题时,话说得非常坦率:档案利用率高、普通老百姓能到档案馆来查询利用档案,应该说是件好事儿,但这决不是说我们这儿的老百姓跟其他区县相比,思想觉悟就高、档案意识就强,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客观需求”。[19]事实也正是如此,“是一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客观需求”,这里说的社会大环境就是国家政策的环境,就是国家不断出台涉及民生利益的相关调整政策,而客观需求正是受益民众中的部分人员由于缺乏相关证明材料不得不到档案馆来利用民生档案寻找相关证明材料。事实上,民生档案利用的兴起正是政策、利益与利用者本身三者因素的多重作用促成的结果。如果真要是普通老百姓都是思想觉悟高、档案意识强的话,那么,普通老百姓保存相关证件及证明材料的意识就强,结果是到档案馆利用相关档案的反而会越发少了。事实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馆藏档案利用率”“现在公民的档案意识提高了,不少人应保存的档案凭据如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干部的调动、任职、增资文件的复制,等等,保存得完好无缺,他们需要利用时用不着来档案馆查档案了,这也降低了馆藏档案的利用率”。[20]显然,那种认为民生档案的利用是因为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的观点,以及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得档案休闲利用不得不‘应需而生’”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可以说民生档案的利用离档案休闲利用差着十万八千里。

5 结语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民生档案的利用受政策的影响是很深的,而实际上民生档案的利用是政策、利益与利用者本身因素的多重作用促成的。民生档案的利用应该说与公众档案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也不会必然产生档案休闲。而许多民生档案的利用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热,而会越来越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以及他们回城后参与招工形成知青、招工档案。随着退休年龄临近,为了证明工龄、办理退休,由此催生了知青、招工查找热”“可以预见,这批人退休后,知青、招工查找的热度将成为过去时”。[21]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类民生档案的利用者会越来越少。对此,不仅要做好心理准备,还应透过这一现象不仅要看到民生档案利用本质,还应看到档案利用的本质,通过认识这一现象的本质来认识档案馆,并给档案馆及档案馆利用以正确的定位。

另外,应该客观看待近些年来兴起的民生档案异地远程利用,它实际并不能给档案馆利用带来更多的利用者,这是由于民生档案都具有很强的专指性决定的,也就是说甲的民生档案乙是不会去利用的,出于保护甲的隐私也不会让乙利用。当然,开展民生档案异地远程利用,在不考虑成本与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对于方便异地的民生档案利用者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永生,田炳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益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59.

[2]闫俊丽,何惠光.漯河市档案馆近10年档案利用情况调查[J].档案管理,2014(05):54-55.

[3]韩李敏,吴新宇.新时期档案馆利用回顾与展望——浙江省档案馆15年(1980—1994)档案利用分析报告[J].档案学研究,1996(S1):48-49.

[4]杨丽.成都市(区、县)综合档案馆利用服务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丁红勇.浦东新区档案馆2013年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4(05):61-63.

[6]王青.2004—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档案馆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5(05):27-29.

[7]丁红勇.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5(05):30-31.

[8]李静静.从档案利用分析看档案工作发展[J].山东档案,2016(05):62-63.

[9]熊伶桃.2014年重庆市长寿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分析[J].中国档案,2015(05):32-33.

[10][20]曹家慧.试析近年来档案馆档案利用率下降的原因——兼与山东腾州市档案馆徐大华、燕开良二先生商榷[J].贵州档案,1997(06):23-25.

[11]依佳宁.立足档案资源共享 提高民生服务质量——沈阳市各级档案馆民生档案利用情况简析及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2018(S1):8.

[12]郑锦霞.档案社会化的重新审视:民生档案[J].兰台世界,2010(10):39-40.

[13]魏金娇.以服务为导向的档案馆资源建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14]赵洋月.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5]黄霄羽等著.社会转型期档案利用政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38.

[16]刘金霞.谈档案人的职业自信[J].四川档案,2012(06):35.

[17]汪孔德.基于社会记忆理论下的檔案与历史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2008(02):98-103.

[18]赵屹著.档案馆的现在与未来[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69.

[19]卞吉.档案服务创新系列谈之二 社会需求 主动服务 档案利用效果——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利用工作带给我们的思考[J].北京档案,2002(04):8-9.

[21]梁艳丽,张微,韩斐.新乡市档案馆2015—2017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J].档案管理,2018(05):71-73.

(作者单位:刘东斌,濮阳市档案馆;吴雁平,开封市档案馆    来稿日期:2019-10-20)

作者:刘东斌 吴雁平

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篇2:

现代社会建设视角下的民生档案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民生工程的广泛开展,民生档案也日臻健全和完善,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中的安全保密、民生档案的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保证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以确保民生富庶,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社会建设;民生工程;民生档案

民生档案,是党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是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的原始凭证〔1〕。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民生档案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基础上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有了新的重大发展。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民生工程的广泛开展,民生档案也日臻健全和完善,建立了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及档案利用体系,这对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

1 民生档案的正确认识及其现状分析

1.1 提高对民生档案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

所谓民生档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包括党政军机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类事业单位、居委会和村委会、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及个人所形成的与民生各个方面有关的档案。从传统档案工作到民生档案的发展是从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转变为重视涉及所有人的价值,是档案工作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转变。

民生档案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档案资源建设中,它更加重视涉及人的档案价值,让档案资源体系真正覆盖人民群众、覆盖城乡居民,同时注重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档案资源不受损、不流失,在档案利用中也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多为基层单位、弱势群体、偏远居民、特殊人群着想,进一步拓宽利用形式、简化利用手续,让档案利用体系真正做到方便人民群众、方便城乡居民、方便各方面的使用者。在民生档案工作中,一定要始终贯彻服务民生、服务民众的这条主线,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满足民众需求为宗旨〔2〕。

1.2 民生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涉及民生问题的部门单位比较多,应用的领域日益广泛,导致其成分复杂,管理利用上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一是档案分散。民生档案包括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类档案:社会保险档案、医疗卫生档案、公民出生档案、独生子女档案、学历档案、婚姻档案、就业档案、下岗职工档案、房产档案、地籍档案、复原转业军人档案等,正因为管理单位的分散,导致了档案的分散。二是民生档案的管理极不平衡。有些单位因为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具备有关的档案管理规范,民生档案基本达到档案管理和利用的要求,能够很好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相对来说,少部分单位对民生档案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偏低,将建立民生档案视为一种负担,并没有切实做好行政管理,导致档案混乱,保存不统一,利用起来极其不便。三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现今社会,人才流动增大,职位不稳定,以致档案工作的从业人员各阶层学历都有,专业及方法不统一,缺乏管理经验,而使得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隐患。四是共建共享没有全面落实。民生档案共组追求以人为本,旨在服务于群众,而现阶段,很多地域的档案管理工作分散在各类单位,查阅利用显得极为不便,没有一个可以共建共享的平台。

2 民生档案的重要性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因此,在现代社会建设中,更应该促进民生档案工作的建立、行政管理并及时顺应时代特征对其完善,积极发挥民生档案在当前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民生档案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民生档案工作发展得更好更快,对其提高社会建设的贡献力就越大。民生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民生档案在维护社会稳定,调整社会关系以及化解各类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好民生档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形成社会合力并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

2.1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的新方向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要求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采取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我国各方面的形式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民生档案涉及民生的各个方面,牵涉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档案工作做不好,很多民生政策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很多民生问题就不能有效和顺利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所有涉及民生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所有档案工作者,都应该从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民生档案工作,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当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一项新任务来抓。

2.2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稳定的一个新抓手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许多地方的实践已经证明: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并服务民生,可以有效落实惠民政策,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改善社会管理,有利于社会进步。因此,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手段,是社会管理形式的一种创新,对于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表面看来这是一项规范档案工作,实际上却是一项社会管理工作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因此,民生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更是政府各管理部门的分内工作;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而且也是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人员的共同责任和应该抓好的分内事,是重大事情,各级领导必须重视这项涉及所有人的工作。

2.3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维护民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生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方方面面利益,事关国家稳定与安全。建立好民生档案服务民生,使档案工作可以直接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档案部门服务民生、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有利于维护公民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而公民通过查阅与自身直接相关的民生档案,也可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4〕。

3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民生档案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加强民生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成为档案工作者和政府有关研究档案的部门的重要职责。档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服务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逐步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以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利用体系。档案工作通过提供档案为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档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这种特殊途径,决定了它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这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3.1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民生档案资源的完整与丰富是开展民生档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民生档案资源的前端控制管理是十分紧迫的问题。加强规范化指导,开展重点检查与监管,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和管理科学。要拓展民生档案的收集范围,加强民生档案资源的集中保管。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明确各类民生档案的归属与流向。各有关单位形成的民生档案应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地方政府档案馆移交,有关行业和部门档案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推行---实体分散保存、数字资源集中共享等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3.2 加快民生档案数字化步伐并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理应在稳定落实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民生档案数字化步伐,完场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库与数字化建设。档案馆要建立起与其它档案馆和有关档案馆之间的民生档案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加大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力度〔1〕。这样一来,民生档案基层查阅的实时联动就离不开数字档案的网络传输,在利用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数字档案的网络传输安全、利用权限安全、信息存储安全、信息传播安全等。在网络传输中要采用物理隔离、身份认证以及防病毒等安全措施,确保数字、书式、电子等档案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妥;要对用户进行信任级别分类,设置不同的利用权限,明确专人管理档案,控制利用范围;要重视数字档案的安全备份,加强对本区域内档案的安全备份,并集中开展异地备份,确保民生档案资源的信息存储安全;同时要加强对系统应用过程的全程跟踪,自动进行相关记录,作为利用工作查证依据,避免民生信息的传播风险,查档人员要提供介绍信和身份证等证明材料,留作存档,防止出现问题无从查找。

3.2 加强民生档案的保障体系建设很必要

近年来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制定或与有关部门联合颁发了一些政策性、规范性的文件,推动了民生档案的规范化发展,但民生档案涉及面广、现状复杂,因此亟待国家有关部门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来规范指导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制定相关办法,出台工作细则,不断完善民生档案利用的相关制度,为民生档案利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保障,真正把民生档案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作用发挥出来。

在现代社会建设视角下,只有构建了覆盖人民群众利益的档案资源体系,才能增强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公民通过查阅民生档案,可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为总体原则,以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为指导方针,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对社会建设的贡献力。要紧密围绕办好教育、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方面内容,搞好民生档案工作,解决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归档、科学管理、安全保管、优先数字化和电子化等等,为民生谋利,替老百姓解忧。因此,加强民生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最大程度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和老百姓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参 考 文 献〕

〔1〕 宋凤林,赵雪玲.对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新思考〔J〕.兰台纵横,2011,(05).

〔2〕 迟春玉.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03).

〔3〕 后开亮.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生档案建设〔J〕.基础理论研讨,2010,(03).

〔4〕 田永丽,张锡玲.民生档案利用工作探索〔J〕.黑龙江档案,2010,(03).〔责任编辑:杜 宇〕

作者:孙敬东

民生档案社会化管理创新论文 篇3:

创新理念 找准定位 档案工作要在服务大局中求取新发展

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崭新机遇和广阔舞台,同时也对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档案部门,特别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把握大势、应运而为,更加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当党和政府的可靠助手,承担惠及民生的重要责任,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乘势而上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创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找准发展定位

历史凝固是档案,档案融化是历史。档案工作实践表明,还原历史原貌,分析发展进程,做出科学决策,都需要档案材料做印证,没有档案,历史就失去了记忆,发展就失去了根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古至今,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生活实践都在档案中得以体现,而档案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档案工作与其他事业一样,也会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档案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档案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些都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档案工作从过去的封闭管理到今天的开放利用有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担负起了重要的作用。新的形势下,档案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安于现状、消极依赖、闭门自守的思想,不断确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理念,进一步树立勇于创新求发展、融入中心有作为的理念,准确把握、判断当前形势和本地档案工作发展态势,从战略高度、全局高度考虑档案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科学发展新能力,创出档案事业发展新业绩。

张家口市档案事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我市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对档案事业的投入相对较少,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相比,情况不容乐观。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找准实现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档案事业跃上新的台阶,就要深入思考当前档案工作发展面临的三个课题:一是新体制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定位和功能问题。档案工作要突破传统工作思维,发挥档案对历史的回溯追踪和传播文化信息等多方面作用,特别是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二是档案工作的外部条件和资金保证问题。档案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实现档案事业持续发展。三是突出特色,走特色之路的问题。只有形成特色档案资源,才能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服务。基于此,广大档案工作者要抱以强烈的信心,解放思想,致力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创业,坚持把档案工作放在科学发展新起点上定位,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服务大局为重点,以资政惠民为主题,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优势,努力在求深求实和创新服务上下功夫,促使档案工作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和社会建设热点,以重点工作的有效突破,以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业绩,体现档案工作独特价值,推动档案事业不断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贡献。

二、主动服务大局,在大局中拓展服务领域

档案部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的新认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参与本地中心工作,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发挥独特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实效性,努力改变因与中心工作连接不够紧密、档案部门自身相对冷清的局面,增强档案工作的生机活力与发展后劲。

1、着力深化档案工作服务发展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档案服务水平越高、越到位,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就越能凸显。为此档案部门要以资政惠民为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跟踪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围绕百姓生活,提供及时、高效和优质的档案服务,把服务贯穿于档案工作全过程,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为党和政府分忧,让人民群众满意,以有为求有位、以服务树形象。一是为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依法管理力度,确保项目实施全过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做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关闭、停产、合并、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确保国有档案不流失、不损毁;积极帮助、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档案工作;围绕加强工业建设力度、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工作大局,提供及时档案信息服务;积极抓好环保、文化、信用等档案工作,为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建设文化大市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二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推进建立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和利用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改革档案、宅基地档案、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档案等,发挥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独特优势;通过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档案信息网、涉农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等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档案工作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为社区建设服务。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初步建成集低保就业、综合治理、科普教育等一体的特色档案体系,为社区进行居民管理、医疗保健、实现再就业等提供有效服务;树立亲民、为民、便民的服务工作新理念,全面推开家庭建档工程,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公开与社会化服务,积极为群众提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2、着力打造资政惠民公共档案馆。按照将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成“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的要求,逐步达到功能完善、管理科学、馆藏丰富、服务高效的新目标,全方位打造新时期档案馆工作贴近中心、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新形象。一是围绕服务本地建设,大力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扩大档案收集范围,采取多种灵活形式,把散存于社会的有价值、有特色的档案资料征集进馆,重点是把反映本地建设发展过程的档案资料以及各行各业包括新经济组织、社会基层组织以及推动发展代表人物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充实到馆藏中。在此基础上,建立配套机制,积极介入当地重大活动,采集保存重大活动档案,为记录本地历史,反映城市发展留存完整的档案资料。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和百姓需求,加快档案开放进度,尽可能将符合规定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资料,向社会公众开放;充分挖掘馆藏资源、进行提炼加工,以档案资料为载体,开发档案编研成果,以专题的形式,加快进行档案史料的编研和公布,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三是更加注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履行好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不断健全完善工作体制和相关配套措施,做好自身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及时接收政府各部门的公开信息,依法向社会提供利用。联合相关各方力量,对已公开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促进档案资源增值。四是抓好服务窗口建设,强化窗口意识,以热情高效优质的服务,发挥档案重要作用,着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着力抓好民生档案工作。建立“两个体系”、实现“两个转变”是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新的历史性任务,也是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谋划,扎实地实践,使档案工作向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层面铺展。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方便人民群众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部门实现自身价值的资本。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快建立“两个体系”是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崭新课题。民生档案涵盖资源环境、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就业、劳动保障、教育医疗、婚姻生育、房产土地等与人民群众相关的方方面面,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密切关注各部门在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采取的新措施、开展的新工作,对涉及民生、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档案资料,依法加强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提出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监管措施;要将涉民档案列入档案安全执法检查和各单位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审批内容,确保各涉民部门所产生的涉民档案齐全完整,并及时准确地提供服务。作为档案馆,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为手段,切实加强对民生档案的接收、整理、管理和利用工作,要深入了解民生所需,优先鉴定、开放、公布和数字化民生档案,逐步建成诸如招工、知青、婚姻、学生分配、土地征用、破产企业职工等专题民生档案数据库,借助信息网站这一现代化媒体,实现已开放档案目录、政府公开信息目录及重点涉民档案的网上查询,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利用档案需求。

三、抢抓发展机遇,在服务中加快自身建设

1、坚持攻坚克难,切实加快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档案馆功能的基本条件,是档案馆各项工作的根基。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要抓住当前扩大内需和加快城市建设的难得机遇,下大力破解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要迎难而上,加大力度,多方争取,动用各方力量积极呼吁和争取,加快市和县区国家档案馆建设步伐。二是要广开思路,充分利用基层政府改扩建政府综合办公楼等有利时机,尽快争取把档案馆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的总盘子。三是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新建国家档案馆的建设水准既要符合“五个功能”要求、体现档案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又要建成一个能够体现本地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内涵和形象的文化标志。

2、坚持循序渐进,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大量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涌现已经对传统档案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档案载体和管理手段都面临着更新换代。档案部门必须着眼于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大胆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档案数字化建设道路,实现历史档案与未来档案的有机链接。要完成这一历史的跨越,必须以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利用和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一是要增强档案数字化紧迫感,提高档案数字化的自觉性,加快档案数字化的实际工作进程。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基础上,出台完善本地档案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并争取列入本地信息化建设规划。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馆藏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步伐。三是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构建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原文档案数据库和本地区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积极指导各党政机关和其他组织做好电子文件归档、保存和管理工作,为建设数字档案馆奠定基础。五是着力提升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加强局域网、公共网站、政务网建设,尽可能将更多的档案实现网上查询、在线共享,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需求。

3、坚持思路创新,加强档案工作对外宣传。档案部门要改变传统思维观念,高度重视档案对外宣传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把档案宣传工作作为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的重要任务来抓,组织专门档案宣传力量,推动档案宣传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扩大范围,广度宣传。通过积极参与全市重大活动、请领导实地视察、向领导报送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的专题成果、典型事例及简报信息等,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档案工作进展情况,赢得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媒体为平台,向社会公众宣传。通过拍摄档案服务专题片、档案馆形象宣传片等,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档案工作新成绩、档案战线新风貌;利用报刊举办档案知识、城市历史知识竞赛,深化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提高社会认知度;组织走进档案馆、感悟城市历史等参观走访活动,使档案馆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窗口。三是创新形式,深度宣传。创建本地档案专刊,为各级领导和基层档案工作者获取档案信息、提升档案意识搭建平台;发挥各级档案学会作用,定期举办档案工作与社会热点论坛、评选优秀成果,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举办各种档案主题展览,向社会免费开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坚持务实创新,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档案工作的根本职责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档案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就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就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博学多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档案干部队伍,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提升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严格监督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责权明晰、奖罚分明、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转、按时高效完成。二是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加强综合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使档案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压担子、加任务,为年轻同志提供锻炼机会和才华展示平台,使他们不断成长。三是在健全人才机制上下功夫。在着力培养现有人才、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基础上,建立信任人才、爱护人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在加强档案部门机关作风上下功夫,通过多渠道教育管理、开展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创建学习型机关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大家像刘义权同志那样坚守平凡,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人生的华章。

作者:杨 敏

上一篇:供电企业信息化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气体类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