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发展论文

2022-04-19

从2004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元年”算起,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先后经历了初创期、快速启动期、理性回归期和稳健发展期等阶段。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再度呈现爆发性增长局面,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银行理财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商业银行理财发展论文 篇1: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核心发展问题

过去的一年,监管部门陆续颁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称“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正式迈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目前,已有约30家商业银行发布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陆续获得批筹,其他尚未获批的银行也在积极准备和参与行业讨论。

经过与多家银行资管部门探讨及对市场的观察发现,关于理财子公司讨论的声音仍多集中在高阶的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财子公司战略发展定位以及过渡期重点的业务和管理问题。考虑到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间存在客观差异,且外部观点众多但缺乏直接行业经验的借鉴,建议商业银行应结合本行实际情况,从五个层面看待以下重点问题:监管层面既是要求又是机遇、母行层面凸显未来发展红利、战略层面重点明确发展定位关系、业务层面客观对待非标产品、管理层面业务和人员平稳度过过渡期。以下本文将就这五个问题进行探讨。
从监管层面看,既是发展要求,又是变革机遇

资管市场快速发展,但规模增加的同时风险也在快速集聚。过去一年间监管机构频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显示了监管机构对资管市场以统一监管为基础、分业经营为核心的长期要求。“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首先落地,既是对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新要求,更是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资管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银行理财业务在百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中占据首位,风险伴随业务发展也在同步集聚。2012年以来,在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支持与推动下,各类资管机构间的制度性业务壁垒出现松动,拉开了交叉合作与混业经营的“大资管元年”发展序幕。2012年至2015年间,大资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逾达51%, 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规模总量超过百万亿元。这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理财产品余额从2013年的10.24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9.54万亿元,位列资管市场规模首位。然而,在銀行理财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同业套利以及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等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表明风险正在快速集聚,长期发展下去将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为“资管新规”下理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发展红利。《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明确提出了对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产品的多层嵌套等问题的限制发展要求,为业务风险的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多项重要发展红利也进一步得到明确。销售层面,理财子公司理财销售不设起点金额;销售渠道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外,还可通过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代销;不强制个人首次购买理财进行面签。产品层面,在前期“理财新规”已允许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投股票、允许公募理财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的基础上,进一步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直投股票。在非标限额上,理财子公司层面仅保留了“非标余额不超理财净资产的35%”的要求,且不要求纳入行内统一授信体系。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为结构性产品设计创造条件。合作机构层面,将合规私募机构纳入理财合作范围,公募投资顾问和私募合作机构均可为合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了以上发展红利的支持,预计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对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信托公司、保险资管等资管机构时拥有更领先的竞争身位。
从母行层面看,把握机会窗口,立足长远决策

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间存在显著的客观差异。在是否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问题上,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并非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而中小银行在思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多顾虑问题的干扰和影响,但总体而言并不改变理财子公司对各类商业银行都具有显著的价值,中小银行更应结合实际做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决策。

在统一监管趋势下的资管行业未来发展中,持牌机构将获得更多优势。基于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资管行业各类主体都将更加严格纳入监管范围内,其资管产品的发行与代销都需要相应资质作为保障,否则后续的业务开展将受到硬性制约。目前来看,监管机构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资管行业的市场竞争中,牌照申领仍处于合适的政策窗口期,建议商业银行在监管政策支持的这一阶段把握机会积极申请。另外,对于没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商业银行集团,理财子公司牌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对于已经成立基金公司的银行集团,考虑到资产管理业务的重合性,再成立理财子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集团内的竞争与合作的平衡问题。

获得理财子公司牌照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在多个方面增强竞争优势,提升业务收益,如:

(1)独立法人身份意味着资管业务运作的自主性和专业性的提升。独立法人理财子公司可实现表内外业务的风险隔离,从而可为理财产品发行构建独立的募投管退制度与流程,匹配以更高效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和专业队伍,自主能力提升的同时专业化运作能力也得到增强。

(2)独立法人身份提供合法的投资主体,进一步降低业务费用损耗。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无论是通过母行理财部门还是事业部开展,都缺少可以使用的独立法人业务主体,因此往往只能与信托、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合作嵌套资管产品发行,客观上推动了通道业务的快速增长, 不可避免的通道费用也降低了理财业务收益率。获得独立法人身份后,减轻了商业银行对通道业务的依赖,业务留存收益逐步提升。

(3)客户远程开户显著提升理财子公司业务获客竞争力。《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不再需要临柜面签,而这是传统理财业务获客的主要瓶颈之一。成立理财子公司后,将可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面签,显著提升了银行理财产品获客的便利性。对于风险偏好更高、收益率也更高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影响更具有两面性,为中小银行的决策过程带来更多顾虑,需要结合利弊和本行实际情况做出更长远的决策。受限于有限的自

身实力,中小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获得竞争机会的同时,也较之大型银行更容易受到挑战和影响。放弃自营理财业务对于风控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而言虽可以规避底层资产的风险,但也切断了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进行表外融资的路径,并流失了该部分自营业务收入。代销他行理财产品短期内虽可提升本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对于原有自营理财规模不大的中小银行可能带来收入的提升,但长期而言伴随银行理财品牌的走弱及客户流失,能否维持代销产品业务规模是更为严峻的挑战。这些大型银行不受困扰的问题在中小银行身上体现出更强的干扰性,但并不能掩盖理财子公司牌照对于中小银行的长期价值。建议中小银行结合自身特性全面考量长期和短期收益的平衡问题,做出最有利于本行的长远选择。
从战略层面看,明确理财子公司的脱胎与继承、合作与共赢的发展定位关系

理财子公司的核心定位是对母行职能的继承,基于母行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自身的发展道路。与母行体系内各部门、分行和金融子公司之间,维持甚至追求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追求双赢、多赢。与母行体系外其他外部资管机构,良性的竞合关系也是长期发展基调。

理财子公司是对母行职能的继承,以母行发展需求为核心基础构建自身的战略定位和业务体系。独立法人后的理财子公司,实质上仍是母行理财业务的执行者, 在承接母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思考自身业务发展问题是基本出发点。在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人力资源、考核机制、风险成本等方面首先是对母行既有体系的继承, 在此基础上再行开展稳步创新,探索结合业务特性的各项优化行动。在此定位上, 理财子公司将以母行客户为首要服务对象,以母行渠道为主要代销渠道,以标准化产品为主,辅以配合母行需求提供非标产品,联合母行共同向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理财子公司与母行内各部门、分行及其他金融子公司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关系定位。理财子公司不可避免地仍将对母行内各部门、分行等继续存在广泛的业务需求,如借助分行作为产品代销渠道、辅助客户服务等,因此有维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客观需要。这一方面需要母行各层级的统一协调,另一方面也要求理财子公司提供必要的营销分润作为回报。对于母行体系内其他金融子公司的关系,更侧重于在差异化的业务领域展业,如基金子公司专注于发挥投研优势开展二级市场投资和对行外其他资管机构的自营、委外、专户资金的争揽,资产管理公司(AMC)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IC)侧重于解决母行表内不良资产等,各方基于差异化优势能力开展协同合作,为客户设计和提供整体服务方案,探寻双赢、多赢的发展目标。

理财子公司与行外其他资管机构应保持良性的竞合关系。相比于信托、基金、券商,理财子公司在资金实力和母行支持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竞争优势,在债券固收领域对其他资管机构特别是基金构成明显的冲击,但在权益类领域的经验积累和投研团队能力是明显短板,与信托相比在贷款的直接发放方面也存在竞争劣势。短期内正面竞争仍不可避免地频繁发生,但综合资管市场的规模体量和未来分业发展的进一步细化,各类资管机构的优势领域将更为清晰,良性的竞合关系是未来发展基调。
从业务层面看,非标产品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地位有望延续

非标产品的处置是过渡期內产品层面的重点关注问题。客观看待非标产品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有助于正确对待非标产品的未来定位。随着监管规定的逐步细化, 存量的非标转标是必然趋势,但也应注意到理财子公司非标业务相较之前有一定松动,商业银行在非标理财业务上的优势地位有望通过理财子公司展业进行延续。

非标是标准化融资体系下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金融创新产物,应客观看待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长期以来,我国的融资体系主要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波动,另一方面标准化的直接融资产品供给长期不足,因此客观上推动了“非标”这一收益高、形式灵活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并在近十年里规模快速扩增。非标融资虽客观上提升了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水平,但其灵活性特点事实上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活力,存在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资管新规”之前,非标并未形成一个权威的定义和统一认定标准,内容散见于理财、信托和证券期货公司资管产品的监管文件中。“资管新规” 是监管文件中首次对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明确定义。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的5个条件是: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那么以排除认定规则来看,不属于以上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自动划归为非标资产。

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对于新增非标,需要逐步转向表内信贷、债券等标准化产品。对过渡期内能自然到期而且不发生质量问题的存量非标,选择在过渡期内滚动发售新产品进行接续存量非标资产,直到该笔资产到期。对到期日超过过渡期且没有质量问题的存量非标,那么选择在过渡期内滚动发售募集新资产接续老资产,在过渡期后发行符合“资管新规” 的全新私募产品承接该笔非标资产。对存量非标,存在质量问题的,则必然要采取回表处理。

监管对非标产品提出细化要求的同时,也保留了理财子公司发展非标产品的灵活空间,商业银行在非标理财业务上的优势地位有望延续。诸如禁止多层嵌套等规定虽对传统非标产品是显著制约,但应看到监管出发点在于降低由此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事实上,监管对理财子公司非标业务余额的控制又有所放松,仅在总量上进行了限制,不限制单一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额度,且不要求纳入母行内统一授信体系。综合考虑,理财子公司极有机会延续商业银行传统非标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地位,遵循监管指引有序控制风险, 进而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管理层面看,业务转置和人才团队建设是过渡期内的重点问题

理财子公司设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 母行资管部与理财子公司可并行运作,有助于管理的平稳过渡和业务的有序交接。理财子公司设立初期面临的大量人员缺口的解决,可以母行内转置或竞聘为基础, 结合市场化的薪酬体系面向行外招聘短板领域的优质人才。

从过渡期业务处置和管理协调的角度,母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有并行开展一段时间的需要。一方面,母行保留资管部是基于对存量理财业务处置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与母行各部门、各分行的沟通与合作,仍需要母行资管部发挥协调作用,帮助理财子公司快速构建运作体系,形成可迎接市场化竞争的业务能力,这一过程中母行的支持必不可少。

在存量业务的处置主体选择上,留在母行和迁移到理财子公司各有优势。留在母行内进行处置的优势是理财子公司业务从零开始,没有历史包袱的约束,也是对资本金的节约。劣势在于开展非标业务时需满足《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第二条关于“非标準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的约束,那么早期开展非标投标业务势必规模受限。迁移到理财子公司进行处置的优势在于降低了母行风险资产的耗用,非标投资约束较小,劣势是存量业务需要与新业务进行隔离,需要配置更多的人员和资源进行管理。商业银行也可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挑选一部分业务先行迁移至理财子公司,其余业务留在母行体系内完成处置。

理财子公司人才缺口可考虑母行平移转置、母行内部选聘、市场化招聘三种途径解决。传统商业银行资管部门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更多专注于产品和投资端工作, 合规、销售、运营等工作由行内其他部门协助承接。未来理财子公司独立法人化后,相应的部门配置需一并打造齐全,整体人才需求将覆盖投研、风控合规、产品研发及管理、销售管理、品牌管理、运营与IT等各方面。从对管理和资产业务的熟悉度出发,未来理财子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可由母行资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平移转置而来,以最大化保持理财子公司的平稳过渡。同时,可通过面向银行体系内部公开选聘的方式进一步补足理财子公司独立运营所需。对于理财子公司最为短缺的如权益类投资、信用研究、宏观及行业研究岗位,建议通过社会招聘、内部推荐等形式,面向全市场招揽人才。市场化的薪酬激励体系是面向社会招聘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竞争力,设立在京沪深等地的理财子公司将更具有区位优势。面向社会招聘理财子公司人员,面临着理财子公司外部其他资管机构所能提供的薪资水平的竞争挑战。如母行原有的薪酬体系缺乏市场化的吸引力,理财子公司可参考银行系基金公司构建与业绩规模、管理费收入等要素挂钩的薪酬激励考核体系,结合平台价值和成长空间,综合设计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相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总体来看,理财子公司需始终以监管要求和母行需求为核心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理财子公司发展模式,立足本行实际,避免经验照搬,明确所需能力,细化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理财子公司的有序平稳落地。伴随更多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资管市场将继续朝着量质齐优的增长模式迈进。各类资产管理金融机构参与方总体上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发展态势,理财子公司的成功转型不仅是银行业的发展动力,也是为整个资管行业的提质增效注入的发展活力。大资管行业的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理财子公司需在控风险、稳增长的基调上捕捉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效、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作者单位:毕马威中国)

作者:王国蓓 刘绍伦 王栋强

商业银行理财发展论文 篇2:

2011~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从2004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元年”算起,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先后经历了初创期、快速启动期、理性回归期和稳健发展期等阶段。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再度呈现爆发性增长局面,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理财市场发展呈现六大特点

发行数量和规模再创新高,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在理财市场起步和快速发展的2005~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每年都翻倍增长,经历2008年“零收益”、“负收益”的市场洗礼后,2009~2010年理财产品发行增速大为放缓。2011年,理财市场在高位再度步入快速发展通道,仅前三季度的产品发行数量已达16751支,超过2010年全年总和的41%。

关于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额,目前市场上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08~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金额以年均42%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年募集资金4.64万亿元。《中国银监会2010年报》披露,截至2010年底,124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账面余额为1.7万亿元。市场普遍测算2011年上半年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金额在7万亿~8万亿元之间,超过2010年全年总和的50%~70%。

上述关于发行数量和发行金额的统计,尚未包括针对企业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2011年,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非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1月2日,已有67家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購买银行理财产品,总投资额达290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加10倍。根据同时披露对公和零售理财产品发行量的上市银行数据,对公和对私理财产品的余额比例约为4∶6。按这一比例推算,仅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市场规模便突破10万亿元。

从发行节奏来看,2009~2011年每逢季末、年末重要考核时点,理财产品发行量便会出现明显增长,这一趋势在2011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图1。

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竞争更为激烈

从理财产品发行主体的市场结构来看,国有银行的地位和市场参与度明显上升,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地方性城商行参与度明显提升,外资银行不是非主流参与者,整体市场份额不足5%。

2011年前三季度,交通银行以1917支产品发行数量位居榜首,工行、招行和中行紧随其后,发行数量都在千款以上。前十大发行银行的市场份额总和为64.15%,比2010年下降了6.85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产品期限更短,整体收益率明显上扬

在新发行理财产品中,6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占比接近90%,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产品占比超过1/3,理财产品短期化的倾向非常突出。与短期限相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明显走高。3%以上收益率的产品占比超过80%,比2009年和2010年分别高出35.67个和23.25个百分点;5%以上收益率的产品占比为15.8%,比2009年和2010年分别高出13.1个和12.57个百分点。

投资风格更趋稳健

由于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市场避险情绪较浓,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超过总产品的85%,外币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同时也表明更多的普通客户参与到银行理财市场。

从基础资产配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格更加稳健,高风险股票型资产占比不足3%,债券、利率、票据、信贷资产等风险偏低的基础资产占比超过70%,如图2。随着监管机构对银信合作贷款类理财产品的清理整顿,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所占比重在高位迅速调整。2011年,银行票据也被纳入贷款额度控制范围,票据资产占比有所下降。

表外扩张态势明显

从收益率类型来看,保本型理财产品所占比例比2010年下降约10个百分点,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占比超过六成以上。由于记账方法的不同(表1),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一般不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体现,其占比提升使理财产品呈现表外扩张的态势。人民银行《2011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目前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已经达到了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275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针对性监管政策更加严格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不断触及监管“高压线”,如违规高息揽存、资金池类理财产品黑箱操作、表外资金监管真空等问题,监管机构密集出台各种针对性的规范措施和政策,如表2所示。

理财市场高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变化,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市场需求和银行供给层面的动力因素,也有来自监管层面的压力因素。

通货膨胀和负利率催生居民投资理财热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显著增强。在我国利差管制环境下,存款收益率被明显压低。通货膨胀和负利率的持续存在成为理财需求集中释放的催化剂,我国大规模的储蓄存款,有着提高收益率的巨大需求。

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分享市场利率的渠道,不仅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且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相对较小,填补了投资领域从无风险、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权类产品之间的空白,消除了中国金融市场投资谱系中风险收益配比的断点,从而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需要。2009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的日益活跃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可替代投资品竞争力减弱

2011年股票市场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延续2010年的下滑态势,在风险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明显下滑。基金市场资产净值在经历2007年9月~2008年2月的巅峰状态后,近几年一直未见明显起色。2011年,基金数量虽然一直在增加,基金份额稳中有升,但基金净值却一直处于下滑态势,2011年三季度,全部基金净值尚不足2010年底的85%。

从与银行理财产品替代性较高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情况来看,债券型基金份额在2008年达到高峰后,2010年以来虽略有回升,但未见明显增长。2011年三季度末的基金净值低于2010年年底8个百分点,仅为2008年年底的六成左右。货币市场基金在2011年的表现比2010年有明显好转,但目前的规模和资产净值还略低于2005年水平。

与竞争性市场的投资产品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明显。

一是流动性管理优势。进一步分析我国投资者的储蓄存款期限可以发现,现有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和居民储蓄存款期限高度匹配,二者均以短期为主。其中,3个月以内的储蓄存款占比与3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占比均在70%左右,3个月到1年期的储蓄存款占比和该期限的理财产品占比在25%左右,如图3。2011年,主要活跃银行大都推出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T+0”赎回,部分银行有大额赎回触发限制),就流动性而言,类似于活期存款,而理财收益率可达活期存款的4至6倍,甚至更高,对投资者的闲置资金和活期账户存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由此可见,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充分满足投资者对个人和家庭储蓄资产的流动性要求,对储蓄存款的可替代性非常强。

二是风险管理和收益率优势。首先,从风险角度看,银行业受到的风险监管是整个金融业中最严格的,其拥有专业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整体风险可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可投资范围非常广泛,可覆盖利率、票据、信贷资产、债券乃至股票、商品、汇率,以及相关金融衍生品,可通过循环发售短期产品来实现稳定的长期资金沉淀,为开发更高收益率产品创造了条件。

三是服务渠道和声誉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在网点、电子化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财富管理队伍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在本行理财产品销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银行出于声誉保护,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提供了显性或隐性担保,风险可控。相比之下,保险公司依赖高流动性和低成本的代理人渠道,而基金公司则存续时间偏短,产品发行和销售高度依赖银行渠道,对大众客户的影响力偏弱。

存款增长乏力

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火爆,一方面来自市场需求的原生动力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特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在存款增长困难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主动规避监管、寻求套利空间的利益驱动所致。

受额度控制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出现明显下降。截至2011年11月,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84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下降8.73%。贷款增速放缓,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存款派生率下降,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困难。截至2011年11月,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为8.21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下降25.97%,部分月份出现负增长。

除贷款额度控制外,2011年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準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可用存款资源被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监管机构一度对商业银行采用更严格的“日均贷存比”监管标准。存款拓展困难成为商业银行2011年业绩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行业性的存款压力面前,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揽存成为商业银行变相满足监管要求的利器。理财产品发售活跃的银行,如交行、招行、光大、深发展等,通常也是存贷比指标相对紧张的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发售,引起存款在银行间大搬家。为避免存款流失,存款资源相对富裕的四大国有银行亦纷纷加入到理财产品发售的队伍之中。

2012年展望:在进一步规范中稳步发展

纵观近几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和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如通货膨胀、负利率、市场流动性状况、资本市场景气程度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情绪等因素息息相关。

2012年,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缓解,预计通胀水平将进入相对温和的区间,负利率随之收窄,甚至阶段性消失。在国内物价涨幅回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复杂环境下,为规避经济下滑风险,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基调不变,但实际操作会比2011年宽松,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将好于2011年,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有望随市场景气的阶段性恢复而有所扭转。在上述变化背景下,2012年预计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以下四方面变化。

第一,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产品余额增速将放缓。首先,从需求方看,随着负利率状况改善、资本市场景气程度的阶段性回升以及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的微幅调整,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从低风险资产向高风险资产转移。鉴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低风险资产配置中的优势,市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但随着通胀回落和市场利率下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将有所下降。其次,从供给端的情况来看,综合考虑信贷投放规模扩大、准备金率下调等因素,2012年,全行业的存款“饥渴”状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揽存的动机有所减弱,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管理的属性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存贷比考核指标紧张的中小股份制银行仍将非常重视理财产品的吸储功能。

综合两方面的情况,2012年银行理财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无论是产品发行数量还是产品余额,同比增速将趋于下降。从币种结构看,由于外围经济表现仍旧脆弱,风险较高,人民币类理财产品仍占有主导性优势。

第二,银行理财业务的资产配置结构将发生变化。2012年,银行业信贷增长依然存在额度控制,表内外资产规模增长会继续受到较严格的监管,信贷类和票据类资产存量将进一步下滑。预计2012年债券市场会保持相对活跃,债券类理财产品的占比将保持相对平稳或稳中有升。受货币政策略为宽松的影响,市场利率和基础利率的差额会明显收窄,利率产品占比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随着股票市场景气程度的阶段性恢复,高风险的股票资产(如通过私募和信托理财计划投资股市、“打新股”或挂钩股票指数)配置比重将有所上升。

第三,理财产品期限将拉长,收益率下降。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将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短期理财品种(1月以内)的发行数量将明显下降。同时,由于理财产品资金池的管理模式受到严格监管,要求每款产品建立具体明确的投资组合,商业银行出于期限错配的需要,会适当拉长产品期限,以获取相对较高收益。另外,从居民储蓄存款的期限特征看,6个月左右期限的理财产品与居民储蓄存款剩余期限的匹配度较高,存款替代性较强。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1月~3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将占主流,现金类理财产品(“T+0”)由于流动性和收益率方面的优势,对阶段性闲置资金仍将保持较大的吸引力。整体而言,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随之步入下行通道。但考虑到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路径依赖,2012年年初的收益率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一季度后将逐步下行。

第四,资金池类产品将更加规范,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披露充分”是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基本要求,每个产品对应确定的资产组合是基本前提。在监管政策引导下,2012年,资金池类理财产品将向现代资产管理模式下的资产组合类理财产品演化。资产组合类理财产品与资金池内理财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从目前按约定预期收益率为基础,改为以产品净值为基础进行发售,类似开放式投资基金。在该模式下,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是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关键,需通过设置资产准入标准、各类资产限额、资产负债错配缺口限额、资产负债久期缺口限额,确保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率,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也将由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作者:黄春铃

商业银行理财发展论文 篇3:

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 发展现状的思考

一、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理财产品种类明显丰富、规模迅速扩大。当前CPI不断高企,存款实际利率水平始终处于负利率状况,投资者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种类日渐丰富,由最初的基金类、保险类等单一性产品向多样化产品发展。

(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断提高。由于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之近期公开市场到期量下降以及日均存贷比考核等因素叠加,今年资本市场中的资金需求特别是短期资金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从而推高了货币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使货币与债券市场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幅提高。同时,由于理财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各商业银行为增加产品吸引力,提高产品收益率的动力明显增强。

(三)短期理财产品成为主流。随着日均存贷比考核的实施,各家银行存款竞争日趋激烈,短期产品由于能够在发行前后的数日内锁定客户资金,有助于缓解银行存款压力,受到了商业银行特别是资金较为紧张的中小银行的青睐。

(四)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占比提高,产品资金投向范围广泛。从理财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由于监管部门对信托类理财产品的规范力度日趋加强,该类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和募集金额较上年大幅下降。而债券及货币市场类产品流动性较高,且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售的主力。

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理财产品规模的迅速扩大,减少了存款准备金缴存基数,影响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力,加大了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目前统计制度只要求理财产品中的结构类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统计,其他类理财资金不受存款准备金制度约束。部分银行在中央银行要求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日之前通过大量发售短期理财产品将存款挪至表外,减少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基数,弱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的冻结效果;部分银行将保本型理财产品募集与运用轧差后的金额放入资产负债表中“委托存款及委托投资基金(净)”科目反映,缩小了准备金的缴交范围。此外,由于存款准备金按旬末存款数据计算,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使商业银行存款数据波动加大,增加了计算应缴存款准备金的难度。

(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断提高,对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提出了挑战。为吸引资金、争取客户,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尤其是在商业银行资金紧张时期,这种情况更为明显。由于理财产品对存款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已经突破了存款利率上限限制,对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银行短期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影响了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的真实有效性,增加了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难度。信贷资产转让类理财产品的表外属性规避了信贷规模调控政策,为商业银行腾挪贷款规模提供了空间;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将募集资金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或项目,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转化为企业贷款,不仅存在融资行为,而且还创造派生存款,但这种变化在各类报表上并未体现,使得监管机构对于信贷规模管理难度加大,影响贷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降低了货币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四)理财产品趋同化现象突出,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不断积累。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时间较短,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研发、资产定价、风险评估和投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开发和定价能力相对薄弱。我国商业银行大量发行的高收益率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是滚动发售,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池,短期内看似风险较小,但因为资金投向不明,不排除一些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向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中长期项目,不仅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还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理财产品监管体制,降低理财业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是调整存款准备金计提基础。应完善存款准备金缴存制度,将存款准备金由以前按旬末数据计提改为按日均数据计提,减少存款大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加强宏观审慎性管理工具的应用。加强监管协调,避免监管真空,将理财业务作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产品,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禁止银行为理财产品提供杠杆融资,防范其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在条件成熟时,应由央行牵头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实施统一协调监管。

(二)完善理财产品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统计制度,明确规定计入表内的理财产品类型,督促商业银行按时按量完成贷款类理财产品由表外转入表内的工作,提高理财产品统计的准确性。

(三)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和严格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制度,实现风险管理的制度化和业务办理的规范化,加强对理财业务各类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应严格遵守监管部门关于理财风险的相关规定,在营销过程中全面客观地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及风险状况,并及时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及运作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等重大信息。监管部门应根据各类理财业务的特点,加大产品上市前后的监管力度,确保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理财产品创新步伐。商业银行应本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尽量通过对产品进行更合理配置及设计,稀释产品风险,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以增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在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产品开发思路,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产品创新,突出个性化、差异化、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在理财服务方面,可考虑分层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理财需求,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保障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张舒伦

上一篇:工商理论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影子银行金融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