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二本经济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交叉性、应用性强,其教学有相当的难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论文 篇1:

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的感受

摘 要:

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管类八大核心课程之一,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经济问题的工具之一,是学生深入理解经济问题的量化工具。但目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学生实践、教师实践、教学软件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

文献标识码:A

1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自从1998年7月被教育部定为经管类八大核心课程之一后,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企业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几乎都要与它打交道。无论是学习中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还是工作中对某一现象的预测,都离不开它。开设此课程的初衷是让学生初步领会到经济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建立、利用合理的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现象。很多经济现象可以量化,我们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可以分析几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扩散收敛情况等,从而加深对这个经济现象的认识,以及能从这个经济现象中得出一些合理的结论,为未来解释类似现象提供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并不能很好利用计量工具来研究经济现象。本人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发现重理论、轻实践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等是限制学生学习效果的障碍。

2 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管类八大核心课程之一,是经管类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日常经济现象的研究、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中问题的解决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学习中,只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工具,课上听个大概,等到实际用到时,随便找本教材,照着案例操作一番,就可完成任务,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够重视。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发现学生不够重视,加上计量经济学本身公式、推理比较多,错过了一节课,下节课听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且讲起来相对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就相对降低标准,不那么重视计量经济学的深入讲解,学生懂个大概即可。

2.2 教师、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讲解中涉及了许多数学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无论对于理科生还是文科生,理论推导过程都是相对枯燥的。有时一个公式,需要好几页纸才能写完,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学生整个课堂,都在抄写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没有时间对这个理论推导过程进行消化吸收。然而理论推导过程是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因为这个理论推导过程告诉了学生这个计量结果的由来,即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但是理论推导过程相对耗时较多,有时可能一个理论推导过程就耗费了一节课的时间。一个学期的计量经济学的学时是有限的,分配在理论推到上的时间多,相对用于实践操作的时间就少,这就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

2.3 教师的实践机会少

高校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扎实,但是多数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多数也是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开始的,然后运用软件对所学理论进行网上操作。有时,教师也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某个模型,利用计量方法,得出一些结论,以便未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更偏重于理论验证,并没有实际应用于企业等。即便是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后,和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实践,将计量工具运用于企业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教学和企业的实践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使得教师的理论研究无法在企业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2.4 学生动手能力差

如前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论过程的推导,而将较少的时间用于实际例题的操作。一学期下来,学生只知道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而不知道如何去设计一个模型,研究具体的经济现象。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收集、筛选数据,建立合适的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从而研究具体的经济现象,得出合理的理论建议,并应用于实际。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将具体的经济现象量化。然而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只知道理论,不知道操作,动手能力差。

3 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的建议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本文认为实践是计量经济学的唯一出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计量理论的铺垫,去研究实际的经济问题,并能为实际经济带来理论建议。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呢?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

3.1 加深对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

计量经济学不仅是经管类学生的核心课程,更重要的它是经济从理论到实际的一个桥梁。很多具体的经济现象,我们都可以通过某种计量模型将它量化,比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债务风险如何量化,这里就可以选择一些模型:KMV模型、Var方法等,将以前我们认为无法量化或者很难量化的经济现象进行量化,这是计量经济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不要仅仅把它当成一门需要考试的课程,而是要看到它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将有利于我们对于经济现象的深入量化认识。

3.2 重视实践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计量经济学,加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如前面问题中第二条所述,由于课程设置所限等原因,具体教学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理论听得多,实践做得少。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这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第一,学校可以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量。第二,教师可以尽量简化理论部分的推导过程,节约时间,将大量时间用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计量模型。第三,教师引导学生除了将教材上的例题操作完外,让学生自己找一些日常经济现象,自己进行验证。

3.3 加强教师实践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计量经济学要求大量的实践,所以,教师实践的程度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影响巨大。实际上,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培养出来的,缺乏实践,因此,应加强对教师实践的培养。首先,教师自己应主动将日常经济现象用计量理论模型来验证,得出一些合理的结论,并找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推广。其次,学校应给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多去企业实践。

3.4 加强对软件的学习和应用

现在很多理论分析都是通过软件解决的,所以,掌握相关软件非常重要。计量经济学有很多相关的软件,Spass、Eviews等。如果学生能掌握一门软件,将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至少教会学生一个常用软件。学生掌握了一门软件,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将深入很多,比如Eviews中就可以做相关性分析、脉冲分析、因果关系分析、扩散收敛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齐亚伟,安锦.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

[2]余妙志,蒋烨.案例教学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5).

[3]刘丽艳.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3).

[4]乌兰,包慧敏.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讨——以内蒙古某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5]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

作者:张子荣 王菲 李庆利

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论文 篇2:

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下《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摘  要:《计量经济学》是二本经济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交叉性、应用性强,其教学有相当的难度。该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实证分析的应用能力,借助于近两年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式改革的实践,从教学改革实践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与探讨,并从中获取经验和总结不足之处,为将来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在二本经济类专业课中,《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的交叉性、应用性强,理论知识与数学、统计学的结合都非常紧密等特点,导致老师教、学生学都有相当的难度。此前,很多学者针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进行了多种探讨,比如:(1)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提出偏向理论学习为主,还是偏向结合数据与计量方法获得结果的应用为主,或者如何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等方面的建议。(2)教学模式上的选择方面,提出了課程论文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型”教育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无论何种模式,主要目的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教学手段探索方面,有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以多媒体辅以板书、网络教学等手段,拓展师生交流渠道,从中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思维方式等。(4)习题和案例库建设方面,有文献专门针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流程进行研究,包括案例库建设计划、教学案例撰写、案例库维护、案例教学实践及教学案例完善等,并提出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学历层次对案例库进行管理。

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其不同特点和背景,为此,该研究立足于笔者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综合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笔者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在更具体、更深入以及更符合该校现状和背景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1  教学改革的内容

基于该校教学范式改革大面积推广和实施的背景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实证分析应用的能力,《计量经济学》课程分别在教学内容、课程定位、课堂教学、实验环节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1)课程内容与教材。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线性回归分析为主,区别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侧重的教学内容。教材宜选择理论推导简略、配较多案例、实践操作细节详细、适合初学者学习的教材。

(2)课程定位。该课程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理论性与实践性二者进行平衡,首先明确理论与方法要先于实验实践,其次再掌握求解步骤与软件操作技能。

(3)课堂教学。尝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增加习题讲解、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慕课作为补充教学,再辅以QQ、微信和邮件等网络沟通方式来为学生增加辅导时间和答疑。

(4)实验环节。实验课穿插在课程进度中,以最合适的时间与理论课程相匹配。实验课主要以学生个人为单位,以免出现“搭便车”的情况。课程论文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5)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4种方式相结合:闭卷考试主要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以出勤率与作业作为主,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环节考查学生对软件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软件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课程论文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  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年的教学改革内容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学生对课程仍有畏难情绪,教师授课比较被动。(2)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还比较少,实践环节比较薄弱。(3)教学的课时量太少,实际授课时间不到40个课时。师生互动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4)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反映教学效果。学生应对考试投机取巧,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习情况。(5)学生独立进行实证分析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还不强。除个别学院的毕业论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覆盖率稍大,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需要进行实证分析的题目覆盖面较小,部分学生不会甚至不敢做实证分析的文章。

2.2 应对措施

(1)强调《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科特质,加强对案例分析的讲解,让其觉得易学、有趣、有用,降低其畏难情绪。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对不同大类专业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授课:对数学大类专业的学生,计量方法原理的讲授适当多一些,为学生日后进一步深造打基础;对经济大类专业的学生,主要侧重于经济理论的分析,适当去掉繁琐的数学推导;而对专科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为解决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计量经济学》的慕课已初步建设起来,并积极地向学生推广。借助“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同时通过QQ、短信、邮件等沟通方式来为学生答疑解惑,扩展课时量。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用案例来引导学生,且对不同大类专业的学生,案例尽可能与其专业问题相结合,使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增加课堂讨论与线上提问、答疑的辅导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4)构建更科学的考核方式。遵照该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试卷题目重点偏向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核,尽量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和公式计算。实验环节和平时成绩的考查尝试更加弹性化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习。平时成绩与作业完成度的考核,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较精确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可减轻教师记录与统计平时成绩、批改作业的负担。

(5)为提升学生独立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一方面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尽可能让学生尝试研究完整的现实经济问题,另一方面重视课程论文的写作,增加实证分析类的选题,尤其是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学生。

3  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首先,该教学改革特别针对笔者学校大类招生的现状,对经济大类、管理大类、数学与统计大类,以及专科等各类专业的学生,结合其不同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考核方式上区别对待。其次,结合该校示范式改革的大环境,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实证分析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完整的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将其融入范式改革中进行实践。另外,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毕业论文环节来采取措施。增加毕业论文中计量分析课题的占比,促进应用人才培養目标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同时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在实证分析方面的质量。

4  阶段性成果与不足之处

在两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中,最显著的首先是学期综合成绩显著提高。笔者对比课堂教学改革前后的学生综合成绩,从期末考试试卷成绩来看,同样的试题库抽取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评分标准相同,学生基础相当的情况下,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卷面成绩平均分提高了5~10分(不同专业所提升幅度略有区别)。其次,从学生的平时成绩来看,改革后学生的出勤率都在95%以上,作业完成率近乎100%。另外,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掌握应用软件对较简单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有所提升,并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并提交课程论文,这对其以后进行实证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础。

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按照学生的需求,还应适当增加除教材配套的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的操作方法,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素质,教师还应更多地了解不同专业的知识背景,适当地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丰富实践经验,以方便将《计量经济学》课程与不同专业特点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提高学生应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星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化、专题化教学模式研究——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知识经济,2018(18):175-176.

[2] 齐亚伟,安锦.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1):15-17,26.

[3] 汪潘义,邵一江,王丽丽.“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1):77-80.

[4] 曾茜.二本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10):209-210.

[5] 万冰魂,周德恩,李雪涛.基于OBE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8(12):26-31.

[6] 葛智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9(10):127-128.

[7] 李峰,张羲.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5(21):196.

[8] 李文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106,108.

作者:曾茜

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论文 篇3:

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目前,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理论教学模式为主,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等不足,因此,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围绕核心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四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体系改革方法

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为了满足流通产业对流通专业人才的需要。随着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已经确定。但在流通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流通业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现。高校贸易经济专业承担着流通领域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培养具有贸经理论基础、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贸经专业必须在强化贸经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衡量教学团队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贸易经济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开设最早的经济类专业之一。但在1998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专业目录调整时将其列为目录外专业,仅在少数高校保留,直到近年才在一些高校得以恢复或新建。贸经专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模式,朝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模式转变。

一、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推广

从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情况看,大部分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至今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河北经贸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经教育部同意得以保留,从专业建立初期就开始对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1. 创建了“六、一、一”实践教学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对贸易经济人才的需要,河北经贸大学校贸易经济专业开始探寻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在一些课程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总课时,而且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了教学计划,确定了“六、一、一”实践教学模式,即:六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一个学期的集中实习,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写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实习安排学生到上海、浙江等流通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六、一、一”模式实施后效果比较显著,并在其他专业进行推广,相关成果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 开展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试点工作。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2000级、2001级贸易经济班进行试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了培养实践能力,规定学生每学期进行为期2周—4周的实际操作训练;(2)为了培养创新能力,改变原来四年一次的毕业论文为每学期写一篇论文;(3)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学生划分为理论、实务等不同方向组,以便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实验内容;(4)改革教学方法,减少传授式讲授的内容,增加启发式教学的比重,通过热点问题研讨、实践设计及前沿理论评介等开拓学生的思维,推广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课堂讲授加案例分析、研讨、调研法、全程导师制等教学方法改革,同时推进考试方法改革;(5)加强第二课堂活动,针对教学内容,采取邀请教授、学者做报告、支持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包括调研、参加学术竞赛与社会实践)等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自我组织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在日常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3. 根据贸经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对贸经人才的需求,我们多次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从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这一要求出发,在保证开足基础性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强实践能力教学环节,将课程划分为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配合理论讲授,用1个学期的时间开设专业技能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根据贸易经济专业特点,把学生实践活动分成四个阶段,即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一个暑期,是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流通产业及相关产业有感性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及对从业人员素质、技能的要求等。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二个暑期,是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少量专业课后,为熟悉流通领域具体活动而进行的,目的是根据学生已学的课程,了解贸易经济活动过程。岗位实习安排在第三个暑期,是在商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以达到熟悉掌握贸易业务技能之目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其他教学环节和全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搜集相关的资料。经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贸易经济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更好地将贸经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迈向社会奠定基础。经过4~5年的改革探索,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实务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总结并推广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 教学活动中贯穿着实践的内容。除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外,教师们还利用节假日、暑期等时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参加实践的机会。同时积极为学生的科研活动确定提纲、查找资料、修改文章、撰写推荐材料等,为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供支持。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的讨论、实践和学术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 实行导师全程辅导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学生和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结对子,实行全程导师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理论研究,每学期都要提交一篇调查报告或某一理论问题的观点综述,总体分析调查和科研能力逐年提高。不少学生参加了包括省、市、学校等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或竞赛,并获取了好成绩。一些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的文章。

3. 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为加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部门的横向联系,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河北经贸大学与黄骅市的信誉楼商场、石家庄的祥隆泰超市、北国商城等单位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分别作为同学们的毕业实习和课程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与石家庄药业集团、河北三利集团、金利来家具城、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物价局、石家庄市物价局以及上海浦东新区保安服务总公司保税区分公司建立实习基地关系,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增加了物流企业、现代仓储商场、行业协会等新兴的商品流通组织作为实验基地,以便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现代商品流通的气息。在校内,学校投资建设了电子商务、物流、期货交易等实验室。贸易经济活动运作模拟实验室正在建设。实验室的运用使学生在学校有更多的机会模拟贸易经济实际活动,更好地了解流通产业的具体业务。

4. 加强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均按学校规定执行,教研室精心组织、按时制订实习计划,报教务处及学校领导审批;适时巡回检查,定期听取实习汇报,批阅实习日记。教师带队赴外地考察,每次均至少组织听报告2~3次,参观企业3~4个,经费使用完全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实习结束认真总结,效果较好。目前,针对实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学分制条件下如何搞好实习问题,已经作为教学组的立项课题进行研究。

二、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贸经专业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贸易经济专业一直高度重视贸经理论的学习,以强化贸易经济理论为主,并将此作为区别与其他专业的主要特征。对于课堂教学高度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的内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高校,尤其是经济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并不是很重要,可有可无。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只介绍理论,缺少实践教学内容。正是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的优势无法凸现,致使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不完善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间的安排、实践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是实践教学好坏的关键。但从目前看,教师对实践教学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很多教师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了解,导致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受总学时的限制,在时间安排上往往是尽量多开设理论性的课程,实践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还很难与社会实践的需要相互融合;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结合还不紧密,容易造成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

(二)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还没形成

长期以来,高校主要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大多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很多院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缺少制订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如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实习结束只要求学生写份实习报告和具备实习单位的鉴定就可以了。正是由于缺乏考核评价体系,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约束和激励,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活动需要由学校的组织来完成。如果组织缺乏有效管理,就会使很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是影响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一些教师比较重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导致实践教学整体水平提高困难。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实验室建设、设备更新、实验条件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与贸易经济理论教学相互并行、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本文认为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四个部分,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包括三层次、六模块。三层次即基础层次、提高层次、综合层次。基础层次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层次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贸易经济知识,结合各种相关软件处理贸易管理业务,具备从事流通岗位工作的能力。综合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在贸易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模块即社会实践模块、基本实验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综合实习模块。(1)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军训、社会调查、思想品德实践等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该模块的教学能够促进贸经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基本实验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是在专业、学科的背景下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贸易经济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3)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科学研究技能和社会服务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训练,掌握所必须的专门技术及对其运用的能力,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能力方面的具体化。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贸经学生专业知识的融合能力,知识转换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4)专业实习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专业实习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中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训练。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贸易活动的各项实务与管理工作,熟悉掌握各环节及相关业务的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5)综合实习模块是学生将在校期间所学各门贸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运用于贸易实践。通过实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商贸企业经营的现状,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为其毕业后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很好的基础。(6)科研训练模块的目的是鼓励本科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期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层次和六模块的关系如图2:

(二)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体系

构建贸经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结构、实践教学人员的结构和安排及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工作。

(三)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衡量实践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标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专业技能评价标准和社会实践质量评价标准等内容。

(四)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整个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等内容。

四、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法

(一)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1. 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及体系的构建应明确贸经专业的学科定位,紧紧围绕学科定位、专业方向及具体课程教学来合理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架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分层次的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实践教学形式。最后,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可以将统计学实验、会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等作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将贸易实务模拟、商贸公司运作实务实验、商贸公司规程实验、连锁经营实验等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相应开设理论课程作为前置课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 构建校外实务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巩固、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当地知名的流通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不定期地输送学生进行实习;通过校内仿真实践基地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开展课外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包括科研活动、科技竞赛、学术论文、设计创新、校园文化、体育竞赛、艺术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内容。将校外实务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把组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应运。应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全程模拟、仿真实践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电教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有效的仿真实验、贸易实务,模拟价格听证会、模拟期货交易等模拟实践教学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践课程的案例库,并使其成为贸经教学的一个特色。

4.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硬件”的同时,还注重“软件”的建设。积极调整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实验课程的开课范围,扩大主干课程实验课时的比例,同时还要编写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及指导书,专门购进贸易操作软件、ERP软件以及相关模拟软件,利用各类软件进行模拟实验,使其进一步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和技术。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由监控组织系统、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监控运行系统、质量评价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奖惩系统等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由学生、教学督导专家、教师同行、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参与的评价网络。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式,最好将实践教学考核和理论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采取实际操作、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及现场答辩等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既要考核学生,更要考核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都能重视实践教学工作。

(三)构建教学实践体系的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和少量外聘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与社会兼职,成为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老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学术带头作用和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要以学院或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相关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相互交流经验;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商贸企业老总担任兼职实践教师任课、举办讲座、培训等;逐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如本科生导师制度、科研系列报告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科研项目滚动制度、文献检索培训制度、课程探究性教学制度和科研加分等制度;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垂直组织结构体系

根据各高校的组织结构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学校——学院——贸经教研室垂直组织结构。学校应成立实践教学管理领导小组与办公室,制订与完善实践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实践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实践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关系。教务处负责对日常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学院应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学院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与管理,研究分析实践教学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参加并督导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实践教学过程提出优化措施和方案;负责本学院实践教学年度绩效考核和评价;收集汇总数据资料,对毕业生进行信息反馈追踪,提交年度分析报告;负责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信息反馈与协调工作;进行实践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调查,提出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贸经教研室(系)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应对贸经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与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实施条件、考核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科学的评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7):29-31.

[2]蒋云龙,武云亮.关于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市场论坛,2008,(12):78-79.

[3]姜学军.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之微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98-99.

[4]梅德平.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6-38.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作者:忻红

上一篇:软实力国有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学下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