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19

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同时,实践也充分表明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等学校的支持和参与,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加大面向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力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服务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服务继续教育论文 篇1:

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摘要:面对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升级等新常态,企业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等新要求。针对目前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学模式较僵化等问题,高校要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与国际接轨,提高继续教育师资水平;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关键字:继续教育;企业;国际化;现代化

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重振经济和扩大就业,很多国家都加大了发展终身教育的力度。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迫切需要。目前,面对日益增多的教育培训需求,继续教育覆盖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新知识、新技术等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开始进行转型发展,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要想顺利的进行转型,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经济在创新技术上还有一定的不足,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匮乏是限制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从高校招收的高素质人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无法快速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而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对于新理论、新技术了解不足,这都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化技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就是在保证技术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这同时也是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源再生及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高企业内在职人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水平,能够促进员工创新力,提升员工个人素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仅仅依靠具备识字能力的廉价劳动力无法满足快速工业化对技术工人及利用新知识的劳动力的需求。企业也面临着成本增添、工作效率降低、活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就必须要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力、就必须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那么,如何才能让继续教育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呢?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通过继续教育更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呢?

首先,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继续教育课程进行调整。高校要与企业合作构建科研资源共享,为广大的企业和高校优质资源打造一个发展的平台,共同进步,在进步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要想根据企业创新需求和对人才能力建设的需求,来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专业人才发挥作用,课程设置必须产学结合,培养方案必须精专结合,教学过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目前形势而言,一般书架型人才已不再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能力强的人才更受青睐。就具体的技术人员本身而言,无论其素质高低,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才能够更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价值。其次,让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加强继续教育交流和对外合作。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逐步拓展与国外高校、企业的交流,积极推动教师互访和学员交流,积极引进优秀外籍教师来国内介绍相关经验。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拓展为企业服务的思路和领域,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提高继续教育师资的教学水平。

第三,企业也要發挥其作用,完善体系,健全制度,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出保障继续教育学习的措施。通过企业工会、人力与高校的协调,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比如与高校合作建立继续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在员工继续教育提升方面投入更多政策,鼓励员工学习创新,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继续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四,随着现代科学化技术水平的发展,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通过网络远程教育,解决了教师和学员时间和时空上的不统一性和矛盾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学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优质的课程资源。打造符合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第五,继续教育形式要多样化。继续教育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按需施教,教学重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能够实现学以致用。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根据其实践需求并按照社会发展设计培训方案,综合运用集中培训、研讨、进修、自修、案例教学、技术考察、咨询服务、对口培训、特殊培养等多种培训形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量身合体的继续教育服务。对一些较为特殊和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可以采取个性化方式进行一对一等小班式培养。同时还要更注重培养企业员工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技术人才。

目前,继续教育的推进已经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作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依赖于企业需求、高校资源和社会氛围的共同作用,同时也需要员工的个人积极性。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以走出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参与培训的学员更应珍惜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发展自身,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企业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继续教育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也不仅限于此。未来企业发展将会面对新的问题,同样也会有新的解决方法产生。继续教育顺应发展,服务企业,任重道远。

作者:商旭 郭芸彤

企业服务继续教育论文 篇2:

高等学校要坚持为企业继续教育服务

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同时,实践也充分表明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等学校的支持和参与,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加大面向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力度。

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于继续教育的内涵,传统的说法是:"继续教育是对已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宽、深化和能力提高的教育。"随着企业继续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继续教育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科技和管理活动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人们对继续教育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目前对继续教育基本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以先进科技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产科教三结合为纽带,以全员为对象,以大时空为过程,以网络为主课堂"的教育活动。

近年来,企业的继续教育活动与生产、科研和管理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其表现是紧密围绕生产创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效开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活动已经进入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与生产、科研和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表现是,继续教育活动直接切入一些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技术引进项目以及经营管理项目之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企业都把继续教育同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新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结合起来,使企业继续教育体系成为科教兴企的战略工程之一,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并在人员、资金、设备和场地等方面加大投入,在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方面予以保证。

许多有条件的企业都发展宽带网建设,并利用有线电视网建立在线继续教育平台,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网上交互式学习提供方便。同时,还组织力量开发实用的电子视听软件和编辑网络视听教材,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在网上学习。如宝钢继续教育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在已经建成的主干网、校园网、闭路电视网和国际互联网上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

由于企业继续教育强调与企业的生产设计、科研开发和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以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新技术为目的开展专题培训、专题研修活动。因此,可以明显地产生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继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在1:16~20之间。

高等学校要主动为企业继续教育服务

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结合企业生产、科研和管理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受到企业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至今,仍有许多高等学校主动面向企业需要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如: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学校至今还主动为企业举办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使继续教育活动成为联系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交流的桥梁。

然而,由于近年来高等学校连续扩大招生,使得教学、科研、生活场地及师资力量等都出现了与学生规模不相适应的紧张局面,一些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特别是面向企业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加以改善。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已不再是学习的终点,而将成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新的起点,这将促使继续教育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继续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加大继续教育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的比重,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管理人员,在经费保障、场地和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相应加大投入力度,以适应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是继续教育的重点和主战场的观念。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活动应以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面向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力度。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同时要主动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去办学,直接为企业发展和创新服务。在这方面东北大学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该校至今在校园网主页上刊载着为企业开设的70多门继续教育课程科目,有的课程科目还明确表述可以送教上门。同时,东北大学还在宝钢建立了东大宝钢继续教育中心,学校的教师定期到宝钢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困难,为企业培训了人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的师资在企业一线得到了实践锻炼,使理论找到了实践的课堂。

第三、高等学校要帮助企业拓宽继续教育师资的来源渠道,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让高等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与企业共享。特别要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中与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生产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一道,在一些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技术引进项目以及经营管理项目之中合作,即参加项目攻关,又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开办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班,提高企业专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办学的能力。

第四、要在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上下功大。近年来,企业的继续教育活动与生产、科研和管理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其表现是紧密围绕生产创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效开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活动已经进入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中,与生产、科研和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使企业在作为经济组织的同时,也成为学习型组织。

第五、发挥远程教育网的功能为企业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目前,高等学校大都建立了远程教育系统。这就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不但可以为企业开办继续教育专题网站或专题网页,还可以和有条件的企业合作办继续教育专题网站或专题网页,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第六、动员专家教授参与企业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为企业继续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当前企业继续教育面临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如继续教育的内涵、目的、任务、对象、内容、形式、手段、经费投入和制度建设等等,都需要研究解决,特别是需要专家教授的帮助和支持。在这方面,张光斗院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通过对继续教育活动特别是企业继续教育状况的研究认为:严格的继续教育需要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把新的科技成果讲给在职工程师,来更换旧的科技知识。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通过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发展工业,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这种继续教育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知识再生,二是人员再生。知识再生是新技术为广大工程师所掌握,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专家教授参与企业继续教育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专家教授将其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通过双方的有效合作实现双赢。

作者:郭大成

企业服务继续教育论文 篇3:

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现状及激励对策探究

摘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大连市企业员工培训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激励对策应从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制度保障以及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入手,为企业员工的学习提供保障,从而提高继续教育学习的参与度。

关键词:制度保障 投入机制 发展理念 激励对策

“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广义上是对已经受过一定学校教育,并已在工作岗位各类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从狭义上来讲,继续教育是指对在職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目的是为培养创新人才、为技术进步服务、为发展储备人才,从而为参与竞争奠定基础,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大力提升继续教育的参与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从2009年的1.66亿人次提高到2020年3.5亿人次。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参与率并不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激励对策的进一步完善,能够提升从业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使继续教育在专业技术人群中顺利开展,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参与率,促进我国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搭建奠定基础。笔者从对大连市部分企业的调查中以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发现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参与率不高,存在政策层面的缺失,企业继续教育投入层面的不足以及员工继续教育理念方面存在问题。

一、大连市企业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规定,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

2014年大连市人才服务中心培训部就全市财政局、税务局、银行、保险、建筑业、口腔医学、绿化工程等行业就培训培训对象、培训方式以及培训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具体调查。调查显示77%的企业会提供员工培训(有完整培训计划的企业占47%,没有完整培训计划的企业占30%);目前尚没有员工培训,但在考虑中的企业占6%;暂不考虑员工培训的企业占17%。会提供员工培训的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企业占54%;会提供技能人员培训的企业占47%;会提供管理人员培训的企业占45%;会提供销售人员、行政支持人员等其他类人员培训的企业占8%)。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内训是企业使用最多的培训方式,使用该类培训方式的企业占65%;另外,为参加外部培训,会使用该类培训方式的企业占36%;会使用内训、继续教育培训、外派学习考察、在线培训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9%、18%、18%、12%。在培训投入上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只有少部分财力雄厚的企业达标。定性的交流访谈中了解到政策有法不依,投入不足。

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仍有一部分企业受限于组织架构、经费投入以及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未能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基于培训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思考并不断完善内部的培训体系建设。

二、企业继续教育激励对策建议

(一)深化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发展理念

1.把企业继续教育融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用终身教育理念带动企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是个人为了提升自身的修养以及生活水平而进行的不断充实自己的社会化、职业化的过程。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都有责任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立法、政策倾斜等形式树立继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带动整个社会对继续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相关部门认真贯彻继续教育相关政策,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把继续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2.树立“学以致用”理念,打破“唯文凭论”。我国经济差异使得一些地区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仅仅看重学历和文凭,从而忽视自身能力的真正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提升教育,不涉及文凭,因此受到了企业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排斥。“学以致用”理念的树立首先应从人才评价标准的改革入手,企业在对人才的选用标准、薪酬提升标准以及人事调动资格上应弱化学历教育在评价标准的指标,更多的注重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经历以及能力提升在评价标准中的比重。

3.把企业继续教育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用企业文化的制约作用引导员工的继续教育学习。企业文化组织是为了树立共同的理念,体现企业的核心主张而形成的一种组织行为、价值观。企业文化软实力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员工归属感、凝聚力、创造能力以及管理机制上。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提升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团结各个部门,共同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利益。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人本性,强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尊重与关心员工,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注重团队合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参加继续教育是我们的责任,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把企业继续教育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的激励员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

(二)制度保障

1.完善继续教育立法是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纵观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完备的立法是必不可少的。德国《继续教育法》规定,所有职员都有权进行每年5天的带薪继续职业培训,这就保证了每位职工都可以在就业后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法国的《继续教育》规定所有劳动者都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所有组织和部门都有义务办此类教育等。在我国这样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同时须依法治教。目前,我国在继续教育出台的都是从政策的角度,对继续教育的教育经费、教育规模以及对象、条件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仍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激励政策需要法律的强制性保障,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法》,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关规定,不仅能够强制保障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增加继续教育的参与率,也能从根本上提升继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2.政府层面的制度

加强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政策到引导和舆论宣传。作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有责任对继续教育进行舆论宣传,加强大众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首先,重视对政府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的提升政府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对继续教育的理解,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在继续教育理念的推广上能更有说服力。其次,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政策解读、贯彻方案等方面的讲座培训,并将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参与率与企业的业绩挂钩,提升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把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到新的高度,认识到员工继续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能更好的普及、贯彻国家、政府部门的法律和政策。最后,在企业员工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和认可方面应加大舆论宣传,让他们从思想上扭转对继续教育的看法,从政策导向上让他们看到继续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从“被迫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型。

3.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完善企业继续教育激励机制。(1)创新企业薪酬制度,激发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科学的薪酬制度能够激励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薪酬制度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薪酬包括直接的经济薪酬和福利性的非经济薪酬。直接经济薪酬是指基本工资、薪水、佣金、奖金等形式获得的薪酬。企业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可以与企业直接经济薪酬联系起来,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时间、效率与员工的奖金额数成正比,这样能最直接的提高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时间比重,提升学习的质量,真正的达到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非经济薪酬包括企业的保险、保健以及对非工作时间付薪等福利性的薪酬政策。非经济薪酬对企业继续教育的激励主要从员工的带薪学习入手,企业应为员工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设定固定学习、培训的带薪假期,从薪酬制度上保障员工学习期间的基本收入。(2)建立合理配套的人事制度提升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将企业的干部提升、职称评审以及工作考核等人事制度与继续教育挂钩,在干部提升要求中加入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类型、内容、以及知识结构等要求;职称评审中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连续三年以上的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72学时,三年累计216学时的继续教育才有参加职称评审的资格;工作考核中可以將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学习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强制性的要求参加。(3)企业员工流动性大这一问题制约了企业对员工继续教育投入的积极性。继续教育的投入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政预算,员工的流动性会给企业的投入带来风险,员工的流动将带走企业对其继续教育的所有投入,所以企业未来降低投入风险宁愿放弃对继续教育的投入。面临这一问题,首先,作为企业领导者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在面对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应持以宽广的胸怀,企业员工培训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提升,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大提升。其次,企业应该通过法律程序对一部分投入比较大,经济效益明显的培训项目通过与员工签订合同确保员工能够在规定期限内避免流动。这样既能够保障企业既得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能消除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顾虑,对激励企业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

制约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参与率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资金的投入方面缺乏一定的保障,投资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和税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丰富继续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为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办学规模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1.国家应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从法律层面上确保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偏低,导致国家对继续教育上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面临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主导着各个行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受到了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重视,在继续教育的投入上基本与其他正规教育持平。实践证明,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继续教育的投入成正比。目前,我国处于对继续教育认识的转型期,在财力、物力上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顺利、平稳的开展。在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增加的同时,政府应通过政策确保资金直接用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上,专款专用,并通过核实年度教育经费去向,确保经费真正用于员工继续教育。

2.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继续教育的投入。企业对员工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在认识上存在两方面的不足:首先,企业领导层还没有意识到员工的继续教育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人力方面的投入带来的经济回报远远对于物力方面的投入。企业主应加深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从决策上能够更大力度的向员工继续教育方面倾斜。其次,企业主顾虑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员工流动性大,对员工继续教育培训方面过多的投资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加大。对参加投资较大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员工通过法律程序签订一定期限的就业协议,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3.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自身继续教育的投入。员工对自身继续教育投入上的认识不足。继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只能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投资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上的回报,影响自身继续教育投入的判断。政府应从舆论上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对自身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通过薪酬制度、人事制度激励员工对自身继续教育的投入。

通过立法、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内部规章等制度层面,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对继续教育的多元化投入以及从社会理念、企业文化深入继续教育理念这从三方面来激励企业员工参与继续教育,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伟芳.浙江企业参与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探究[J].继续教育.

[2]R.Wayne Mondy.Judy B.Mondy.人力资源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39

[3]应永祥,王宪平.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4]彭喜阳.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5]王钰莹.国际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比较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6]蔡妙花.成人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2,(1).

[7]杨玉枫.新形势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

[8]秦德智,秦超.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作者:惠晓丽 郭宏芳

上一篇:证券市场渐进开放论文下一篇:医院成本核算分析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