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政府行为和金融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流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论文 篇1:

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 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正处于转折时期,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小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政策的缺陷、制度的不规范等问题开始显现。本文在回顾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历程的前提下,结合有关文献,提出个人见解,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为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国家不断加大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力度,重视提升农村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惠农政策也显现出积极效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却一直步伐缓慢。近几年政府也在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连续几年的国家一号文件均提到要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创新问题。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进入加速时期。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回顾

1994年4月,作为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建成立,负责承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理、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粮棉加工、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金融职能。1996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农村金融改革指导思想为“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自此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进行合作制改革。1998年开始,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转变为专职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其它业务划归中国农业银行承担。

2000年,江苏省首先开展了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深化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第一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8个省份,2004年推广到全国除海南之外的其余各省。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五省区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有关意见,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准许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助性金融组织等农村金融机构。自此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概览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内部,同时存在着所谓的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类参与者,他们共同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由国家法律认可并注册,受人民银行或银监局监管,大多带有政策性和引导性。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类金融机构的存在,是国家通过金融领域来控制和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非正规金融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私人钱庄等形式,又常被称作“民间金融”或“体制外金融”,他们是在正规金融无法提供足够信贷供给的情况下,由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处于法律监管以外的金融组织和活动。虽然非正规金融一直受到国家监管部门的限制和打压,但它的出现,也从正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阻碍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阻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建设农村金融体系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也需要市场化,而且必须是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的特殊市场化。这是由农村地区经济弱质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戴莫古克(2000)使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银行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对银行业绩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说明,金融的发展程度对银行业绩有重要影响,在金融体系仍处在欠发达阶段的国家,银行的利润和利差水平明显较高。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银行业却仍然面临相对城市地区较差的业绩,这说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足,过强的政策性导致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非正规金融不受保护的尴尬局面。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基本策略,使得农业银行逐步撤并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关闭附属机构和相关业务,将支持农村金融的担子交到了农村信用社身上,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地区贷款市场形成垄断地位。但由于一直以来积累的历史包袱,加之持续的缺乏竞争带来的低效率与经营管理不善,使得农信社无法承担这一历史重任,不得不进行市场化改制。另外,正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长期不足,形成了许多非正规的小额贷款机构,一直处在政策与法律的保护和监管之外,急需政府的支持与规范。

(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功能弱化,系统性负投资现象没有根本改变。关于系统性负投资,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储蓄S与投资I不相符时出现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现象。确切一点说,是当储蓄S>投资I时出现的一种系统资金外流现象。由于系统性负投资的存在,我国农村地区资金长期以来流向城市发达地区,使得农村储蓄非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反而像抽水机一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回城市。农村资金外流主要有以下3个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上面提到的在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决议,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村方面所做的贡献甚微,即使是在农村金融扮演重要角色的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农村地区的存款吸纳大幅增加,却也在考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缓慢倒向了商业化经营这条路,资金的贷款运作由农村地区不断转向城镇地区。

(三)农村地区基础经济薄弱,贷款风险高且缺乏抵押物。农户贷款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拿不出有效的抵押品,像房产和土地这样农民常有的物品却不可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在我国某些地区,曾试点将房产、土地等进行作价和估值从而进行抵押,此举也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地区贷款风险较城镇平均值仍然偏高。借助银监会季度统计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80%,高出商业银行平均值(1.10%)0.7个百分点。其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两类商业银行分别为外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原因在于这两类银行在管理和经营方面更侧重于市场化,拥有较先进的管理水平。尽管伴随农村金融信贷环境的改善,去年后3个季度该比率在农村商业银行有所下降,分别为1.70%、1.60%和1.60%,但由于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已降至0.9%,农村商业银行高出平均值0.7个百分点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四)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投入和监管力度远不能满足需求。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与农村金融发展特点不相符的地方。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制是按照城市商业金融的特性来设计的,并不能满足农村地区金融活动的特点和需求。由此造成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地区金融监管成本过高,监管效率低下。第二,在技术投入与人员配置两方面,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均表现出资源投入不足问题。第三,不合理的监管体制与过强的政策性力量,必然引起监管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阻碍作用,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四、新环境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构想

(一)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力度

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改变目前机构模式单一,竞争不足的现状,必然有助于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建立起一套适度的农村信贷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对农村地区本土金融的管制,对于一般性的商业贷款,由农信社、农商行等进行服务;对于农民小额贷款,由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共同竞争,形成一套分层次的有序信贷体系。另外,政府应当在加快推进金融政策扶持机制创新的同时,予以充分的资金支持,建立担保补偿、政策性金融补偿等机制,并对农村本土金融机构提供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

(二)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职能,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产品创新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职能,保证资金的有效供给,将资金留在农村金融体系内。所以,强化农村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吸附能力,让资金留在农村地区转化为资本,才能更有效地为农村金融服务。另外,产品与服务创新在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方面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2006年底银监会关于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决议,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服务与产品创新要争取在个人理财、个人信贷、担保抵押、联合保险、电子银行、银行卡等多个产品中寻求思路,将农村地区经济特点考虑在内,建立一套能够为农村地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

(三)健全涉农保险市场,完善信用体制建设

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内,由于农村经济的季节性、分散化、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等特性,加之农村基础设施差,农业发展政策尚不完善,导致涉农贷款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针对这点,应当加快建设多层次农村保险体系,结合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两方面力量,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征信体制方面,应借鉴城市地区中小企业、个人信用数据库系统建设,建立村镇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档案,将借款人的资金状况、贷款金额、期限、用途加以记录,从而减小农村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

(四)加强金融监管体制建设

金融监管的进行离不开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合理的农村金融监管标准,是农村地区规范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在监管标准制定时,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度的问题,监管并非管理,不能让金融监管阻碍了农村地区金融的发展。因此要建立的监管事实上是一套“最低标准”或者“基本要求”。为起到更加有效的监管作用,监管机构要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正向激励机制的建立,必将有助于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就达到了鼓励农村地区实现金融创新的目的。应当建立多层次、分类别的金融监管体制。与城市金融不同,农村金融具有规模小、分散程度高、风险大等诸多特点。在进行农村金融监管工作分工时,要充分发挥“一行三会”的监管职能,设计合理的分工协作规程。同时,加快组建农村金融行业协会,形成一套完整的,以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管为辅助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徐忠、张雪春、沈明高、程恩江.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 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及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陈丽琴.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及法律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

[4] 李宏伟.外部环境与农村金融体系[J].西南金融,2009,(01).

[5] 王维宇.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分析[J].全国商情,2011,(09).

[6] 张淑玲.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思维[J].经营管理者,2009,(18).

[7] 黄斌、胡晔.基于三化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12,(04).

[8] 魏先法.破解农村金融瓶颈的思考[J].领导之友,2012,(03).

作者:汪凯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政府行为和金融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流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建设

金融生态由周小川提出,徐诺金等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其主要观点是借鉴生态学的理念,将金融各要素与其发展环境视作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该理论强调金融主体间的分工合作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是与金融生态环境动态适应的过程。金融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运行依赖于区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金融体系本身与金融生态的互相影响,可以说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从金融生态的视角探讨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主体建设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路径选择,以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建立,但金融供给仍显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已基本构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合作社组成的机构体系,但其金融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受限于政策的限定,不能对农户贷款,其支农扶农的作用有所削弱。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发展和利益驱动,逐步撤出了农村市场,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目前在农村布有网点的仅剩农业银行一家,但是其重心也已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成为唯一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农村信用社在现有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几乎垄断的地位。在商业化改革的趋势下,农信社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将贷款投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户却难以得到贷款。农村金融组织既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也是生态主体,农村金融组织的缺位使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实现,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不畅,金融生态系统失衡。

金融工具单一,金融服务无法满足需求。农村经济的主体多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是融资需求的多样化。农村融资主体有农户,农民,乡镇企业等,其对金融工具在融资规模、期限和融资方式上均有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业务种类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对证券、保险、租赁业务及结算、信用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从农村金融的供给来看,与上述的需求却有较大矛盾。

第一,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农户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对抵押担保品要求较高、审批程序繁杂且流程较长,农户及乡镇企业往往难以适应。

第二,业务种类单一,仅仅能提供存贷业务和汇兑等简单的中间业务。

第三,金融服务较为落后,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总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均有待提高。这种“单一的金融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严重。金融工具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资金流的载体,金融工具单一化导致投融资主体间的资源交换难以顺利进行,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联系不畅。

政府支农力度较大,但未能发挥应有职能。农业和农村经济本身具有脆弱性和较高的风险,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将资源投向农业和农村,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对农业产品的刚性需求又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扶持,因而政府通过财政资金以及政策性金融对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对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边界难以界定,导致政府“越界”现象频发,农村行政干预金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行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久而久之失去应有的活力以及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农村少数干部利用权力向金融机构寻租,使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农村金融环境恶化,信用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政府角色定位模糊。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政府应该是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者、监督者、引导者,而不应该直接干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另外,乡村政府对农村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认识不足,基本都没设立与金融事务相关的专门机构或人员,金融信息平台搭建滞后,没能成为银企、银户对接的桥梁,造成农户和中小企业无法获取有效金融信息。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落后。农村广大农民金融知识较贫乏,信用意识薄弱;农村金融债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失信惩罚机制尚未建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三是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农村基本没有建立专门的征信机构,信息收集困难;乡、镇政府也没有建立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征信信息平台;乡镇各银行之间客户的信用等级及信用资料也没有实现共享,信息的处理带有随意性且没有持续性;政府各个主管部门之间了解到的信息也没有共享机制,协作沟通不畅。企业或个人为了从银行获得授信额度,可能刻意提供虚假信息或篡改信息,而基层金融机构又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导致征信系统反映的信息失真。

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金融体系的完善不应该仅仅是建立完善的机构体系,市场体系,金融工具体系和规范的政府行为,而应该将其放在在农村金融系统中,准确界定其在生态链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且打破各体系间的障碍,实现金融资源在各体系间的合理高效流动,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实现。

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非正规金融组织的作用。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途径在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建立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以民间信用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真正形成市场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一是加大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集中,刺激现有的正规金融机构扩大其在农村投放信贷和开展多样化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并且强调差异化发展,增强综合支农功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继续深化。

二是重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培育与发展。应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放开,给“地下金融”以合法化地位,让不合理的地下金融转为地上金融,并辅以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民营的合作组织、私人钱庄、小额信贷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同时,应当加强引导、监督,使其经营公开化、规范化。

提供适应农村需要的多种金融工具,为金融资源配置提供足够载体。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金融工具多为贷款类,包括小额贷款,互保、联保贷款,抵押贷款等,但这些金融工具已无法满足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应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供包括贷款、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农产品期货等在内的金融工具。

一是继续推广以“互助互督互保”为机制的农户联保贷款,并逐步向乡镇企业推广,尝试农业产业链贷款模式,即以一家核心企业作为借款平台,以与这家企业具有资本关系的多家中小乡镇企业作为用款企业,以这家企业的集团公司或专业担保机构作为担保平台,开展中小企业的统贷业务,运用产业集群的方式来为贷款企业增信。

二是积极引入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共担和转嫁。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农业和农民受险状况,开发设计符合农村实际的保险工具,比如在农村推广养殖险和种植险,逐步培育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而引入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产险和寿险等,同时,政府也通过保费补贴、向保险公司提供费用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是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基金,发展农业信托,农资工具设备的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为农村金融体系提供更多金融工具和服务。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保驾护航。从金融生态的角度来看,应厘清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边界,政府应当扮演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而非领导者,做到为农村金融体系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和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保证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主体地位,确保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竞争,为农村金融供需双方搭架交流平台,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而在市场失灵较为严重的农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和政府行为介入,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和谐共生。

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方信用信息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共享,加强信用信息公开,改善地方信用环境。二是推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三是多渠道征集农户信用信息,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通过借鉴“信用村”和“信用星级评定”等有效措施,实现对村镇贷款农户的信用捆绑,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支持。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编/张蕾

作者:龙云飞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论文 篇3: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选择

摘 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从增量改革入手,做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制度设计。要发展适合“三农”需求特点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小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把民间金融纳入契约化和规范化轨道,为非正规金融创造有利的外部经营环境。

关 键 词:农村金融体系;增量改革;制度设计

农村金融改革是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而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则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说,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进程,已经成为衡量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刻不容缓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日益萎缩,远远满足不了“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1.县域金融机构近乎处于“真空”状态。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改”和减员增效,大量撤并县域分支机构,导致县域金融机构近乎处于“真空”状态。不仅工行、建行、中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大多被撤销,就是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行,从1998年起到2006年底为止,县以下的营业机构也已经撤并了将近一半。在全国不少地方的县以下地区,农行的营业网点已经完全不复存在。金融需求庞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实际上主要依靠资金实力不济和资产质量不佳的农村信用社在支撑,形成了事实上的“一农支三农”现象。金融机构全国平均每万人网点数,城市是农村的3.7倍。更有甚者,少数农村地区的乡镇甚至没有一家农村金融机构,成为被金融遗忘的角落。

2.农村的信贷资金投放严重不足。和投放于城市的逐年增长的信贷规模相比,农村的信贷资金投放严重不足。下面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贷款只占全国贷款总额的15%,而城市占85%,贷款基本投向了城市;农村人均贷款金额不足5000元,而城市人均贷款金额超过50000元,两者约相差九倍;农村贷款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5.94个百分点。当城市的金融网点星罗棋布,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金融福利水平愈来愈高时,农村经济主体却无法获得必需的金融支持,不能拥有与城市经济主体平等的融资机会,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

3.农村资金“非农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资金大量倒流城市,农村资金“非农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未被撤并的县级银行的贷款权大多被上级收回,已演变成单纯的吸收存款的机构,而吸收的储蓄存款又大多通过上存流向城市。邮政储蓄则是农村资金倒流的又一条管道。据不完全统计,最近5年间,每年通过县级银行和邮政储蓄系统从农村净流入城市的资金大约在2300亿左右。农村本来就资金短缺,却还要向城市“输血”,这导致农村资金供求关系更加紧张。

4.农业保险业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的金融功能弱化,不仅表现在银行业机构萎缩,还表现在保险业和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上。我国农业生产周期长,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对保险的需求相当强烈。农村中的养殖业、加工业和其他一些非农产业,也迫切需要保险业为其“保驾护航”,以保证其经营的稳定性。但农村保险业严重滞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今全国只有几家从事农险业务的专业性公司,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只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1%左右。至于直接融资,尽管近几年规模显著扩大,但在广大农村尚属空白,因为资本市场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村的中小企业要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只能是一种奢望。具有一定资金力量的农村个人投资者的证券投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农村金融机构严重缺位,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对“三农”支持乏力,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多种所有制、多种类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切实改善农村金融供给,已经成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选择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从增量改革入手,大力引进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农村金融组织成分,壮大农村金融

组织队伍,不能仅仅是在原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框架上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进行“微调”。我国现行金融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缺陷,是缺少专门为小企业、小客户服务的社区银行以及其他小型金融机构。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都争先恐后地向大企业、大客户授信,将其作为自己主要的业务服务对象,而对中小客户的金融服务则处于“缺位”状态。这种状况导致银行的服务对象、产品结构和收入结构同质化,同时容易陷入恶性竞争,放大金融风险,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而发展多种所有制类型的、多种经营层次的小型农村金融组织,不仅可以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三农”,更加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特点,而且有利于完善和丰富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合理化,提高我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也许正是考虑到引入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中国银监会采取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政策措施,决定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是发展农村金融组织的一项重大的创新措施,对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做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制度设计。为提高“重构”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无谓反复,应依据我国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定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发展战略,明晰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与其他类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定位,实现其在目标一致前提下的功能互补。同时,农村保险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如何向农村延伸等问题,也应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战略,统筹规划,认真安排。

2.发展适合“三农”需求特点的小额信贷组织。农村的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规模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而小额信贷组织则是满足小企业和农户需求,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缺位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应在推进村镇银行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同时,进一步放宽门槛,允许非金融企业法人、自然人发起设立小额信贷组织,并争取有效政策措施,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应着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担保公司,同时逐步发展农村直接融资经纪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信托公司等,逐步建立农村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3.创新村镇银行等小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创新是小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生命线和发展的动力源,没有创新,小型农村金融组织在与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中就没有活力。村镇银行等小型农村金融组织不能机械照搬城市大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应依据客户的自身条件和资金需求特点,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相应的经营管理方式。尤努斯的乡村银行实行的内生性约束机制就值得借鉴。该银行在无需贷款客户提供任何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将5至10个贷款户划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对贷款进行内部评估,相互监督。这种机制不仅满足了难以提供抵押担保的弱势群体的贷款需求,而且降低了银行的管理和监督成本。

4.为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创造有利的外部经营环境。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扩大负债规模提供有利的制度条件。考虑到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资本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应对其实行有别于城市大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此外,应把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纳入全国的征信系统,使农村金融组织能够通过该系统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客户的信用记录,以便为其放贷提供必要依据。

5.把民间金融纳入契约化和规范化轨道。农村是民间金融生长发育最肥沃的土壤。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尽快制定规范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的法律地位,划清正常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法律界限,保护正常的民间融资,改善民间融资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苑德军.农村金融改革已成为重头戏[N].新京报,2007-01-23.

[2]曾康霖.中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1,(10).

[3]方华.打造现代农业,把脉农村金融[N].金融时报,2007-03-15.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阎东彬)

作者:李 越

上一篇:酒店财务风险认识及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视角下会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