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分析了软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结合行业发展状况软件企业的市场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论文 篇1: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发展过程与发展态势分析

摘要:全球生产网络理论首先从全球价值链的分解出发,并且在全球分工体系进程中产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不同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理论分析视角,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对于解释世界投资和贸易方向及其模式的改变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全球生产网络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有很强的针对性。全球生产网络今后在区域比较、产业深化、服务网络等方面可能有新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全球生产体系;发展态势

一、全球生產网络理论的现实意义

全球生产网络概念的产生发展是一个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地理分布的网络型发展从单一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全球分解到各个产业间的价值链的分解,以至通过各个产业各企业间的全球价值链的组合,形成了了全球内的生产、分销、消费、服务的巨大的生产网络。在这个生产网络下,能够建立起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分析基础和由此带来的针对国际经济领域的宏观分析的视角,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国际贸易效应、全球实体经济失衡、全球服务网络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可以从这张巨大的网络中找到分析问题的框架和答案的部分来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现实中来看,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入开展,世界经济正迅速融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全球生产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场”的角色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正日益凸显重要的地位。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动因、机制对于了解全球生产体系现状以及未来走向,特别是全球生产网络对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影响将对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脉络

从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来看,鲍鲁(Borr,1997)提出了“生产网络”的概念,意指一种跨国界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体系里面包含了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并相互作用,如研发、产品设计、制造、分配以及服务等。根据格里芬(1999)的研究,全球生产网络是指产品的生产活动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生产网络。它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至少由两个在地理上较为邻近的国家的企业所形成的生产网络,也称之为跨境生产网络或国际生产网络;第二种情况:由位于同一贸易区范围之内的多个国家的企业所形成的生产网络,也叫做区域生产网络或区域生产体系;第三种情况:生产网络由至少两个大洲或两个贸易区以上的国家的企业相互联系形成,也叫做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

Sturgeon.T.(2002)的观点认为,生产网络是指将一群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的企业相互之间的种种关系,侧重于强调企业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程度。生产网络不仅仅是指企业在同一产品内垂直分工形成的价值链关系,还包括为生产同一产品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之间的集成关系。相对于价值链着重关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纵向关系来说,生产网络的概念范畴更加宽泛一些,不仅包括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也关注同一生产环节上的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及生产网络研究基础上,以汉德森(Henderson,2002)、迪肯(Dicken,2003)、科尔(Coe,2004)等人为代表的曼彻斯特大学学派及夏威夷大学的恩斯特(Ernst,2002)相继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新的研究框架,基本概念都表述为以一定正式的规则(契约),通过网络参与者等级层次的平行整合进程来组织跨企业及跨界价值链的一种全球生产组织治理模式。

在分析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它们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互动的研究上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都开始在此框架内分析其结构及互动机制。现有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试图探索全球范围内价值创造和产业升级的多层级过程(Bair& Gereff,i 2003; Palpacuer& Parisotto,2003; Liu et a.l,2004; Coe& Hess,2005)。Schmitz(2005)和Gereffi等(2005)通过其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研究了关于产业升级、价值创造、增殖和获得的过程。Kaplinsky(2005)把公司纳入全球经济范畴,详细考察了公司和地区嵌入全球生产网是如何影响其发展前景的。Parthasarathy&Aoyama(2006)通过研究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的发展,详细分析了跨国公司制度背景和地方企业家的观念,试图证明非正式的全球生产网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经济中的地方升级。

现有研究表明,根据全球生产网参与者的社会嵌入性、文化背景、权力不对称性等指标显示,全球生产网络结构和管理方式在同一模式的跨国生产体系中存在很大的不同。Depner和Bathelt(2005)通过研究上海汽车集群中的供应链,阐述了德国公司是如何在一个不熟悉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克服运行的困难。Smith等(2002)和Bair(2005)对全球商品链条分析说明,应当对于全球生产网络企业运作的文化、政治和制度环境的有新的认知。

国内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李健(2008)从地方化与全球化(全球化表现在全球生产网络)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从而为目前中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

赵君丽(2009)把集群外部知识源、企业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之间交互作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为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

邓智团(2009)基于系统经济思想构建了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计算机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演变过程进行再解读。新技术制度系统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网络化,其空间响应的结果是形成全球生产网络。

从特定行业的选择来看,张臖(2006)分析了台湾电脑及外设产业的升级路径对中国电脑及外设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卜国琴 (2006)以世界家具产业为例,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分析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与资源优化。蒲华林(2008)和张文杰(2008)都以汽车行业为例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特定产业特点。李健 (2008)则以全球计算机产业为例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及特点。

三、全球生产网络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现有研究对于全球生产网络内产业升级的区域比较没有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可能的研究方向而言,将中国与全球生产网络间的互动关系置于“金砖四国”的角度加以分析是合适的,这是因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巴西三国在加工贸易和全球生产网络方面有一定的可比性,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面临提升产业地位的问题。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和以上三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同样可以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展开比较,可以选取俄罗斯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具有升级需求的产业开展比较研究。

如前所述,现有研究针对一些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内升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发展,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把即将跃升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位的中国汽车产业放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着重考察汽车行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布局,中国融入汽车全球生产网络及升级状况,以及相关的产业升级措施。

现有全球生产网络特定产业研究大多集中于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可是计算机产业硬件生产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加工贸易的特点,计算机软件生产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产业的特点,计算机产业不能很好地代表高科技产业,所以未来的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方向,在产业研究方面可以针对高科技产业,可以将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关注集中在生物制药行业,对生物制药行业全球生产网络发展升级机制展开研究。这是未来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产业研究的一个方向。

现有的文献表明,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关注缺少对服务业的关注,全球生产网络中涉及的生产并非专指制造业的生产,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必须要关注到为生产网络运行提供支持的服务产业,我们认为,这类产业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缺少从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全球服务网络的视角给予一定的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建立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服务网络互动机制的分析框架,并选择代表性产业分析,比如,针对全球生产网络有重要影响的物流产业展开分析。

现有研究对于全球生产网络内的知识创新机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全球生产网络不仅带来了知识转移扩散机制以及实现网络内升级的路径,而且也为网络中的成员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机制。但是,知识的扩散在全球生产网络内部和国界之间,以及各国的治理结构间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现有文献并不支持未来的研究,验证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现有研究对于影响全球经济深远的金融危机的分析内容较少,对于新的引领型产业能否在现有框架中产生,或者现有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否在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关系中产生新变化是比较模糊的。现有研究的难点在于能否建立经得起统计数据验证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验证这种变化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的分配上是否发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影响,以及在企业调研的过程中,能否采集到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些也都是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可能的研究发展态势。

总之,未来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系下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生产体系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动因和内部机理的深入分析,并且把这样的分析置于全球生产网络与不同国家和不同产业相互作用的区域比较框架下进行。同时,借助分析中国特定工业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解释全球生产网络对于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国相关产业升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曾铮.生产片断化、离岸外包和工序贸易——21世纪世界产业“外包革命”的基本范式讨论稿[J].财贸经济,2009,(11).

[2]李健,宁敏越.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竞争性分析——兼论中国计算机产业的發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0,(5).

[3]许南,李建军.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财贸经济,2010,(4).

[4]宋韬.全球生产网络中发展中国家(地区)服装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世界地理研究,2010,(3).

作者:张正博

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论文 篇2:

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软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结合行业发展状况软件企业的市场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软件行业;云计算

计算机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为所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这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对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计算机软件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人们对计算机功能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随处可见,例如大家手里的苹果系列产品,办公使用的各种工具,甚至连居家用的变频空调等等都可以看见其身影。

软件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我国计算机软件发展概述

(一)行业发展状况

计算机软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较为良好,相对于21世纪初期而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0年,行业整体实现了超过1.2万亿元的收入,占全国GDP总量比例超过2%,相对于十年前而言,增长将近十倍,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了两百万人。其中在十一五期间,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超过25%,远远超过了同期的GDP增长量。在区位方面,开始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津京唐地区以及以软件外包为主的大连地区等区域生产中心。

(二)国家政策扶植力度加大

国务院在2000年曾经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将发展软件行业作为一项长期且紧迫的任务,为其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上的减免,加快软件使用者的折旧速度等等。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大量鼓励政策。以上海为例,地方财政提供了5亿元作为软件行业的专项资金,对软件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对重点项目等给予扶持。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软件企业,返还其所缴纳的归地方财政的所得税。在产业技术方面,政府机关每年从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不低于四分之一的数量用以支持大型基础软件的开发。除上海外,北京、成都、长沙等地区也大力出台优惠措施,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二、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从前文分析来看,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从整体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而言,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在看到成绩时,还需要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前文所述的行业集中度不够高,软件占整体比例不高等问题外,我们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顶级人才缺乏

从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来看,核心的平台软件极度缺乏,往往是通过依附国外的平台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软件的开发。软件行业最核心的资本是人力资本,但在市场经济下,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条件决定。由于外企提供的待遇较好,顶级优秀的人才纷纷前往国外进行开发。我国软件企业由于缺乏这种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在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明显比较缺乏竞争力,这是我国软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行业利益保障不健全

软件产品开发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产品的成本绝大部分是在开发的过程,成品之后的边际成本非常小。一般软件成品之后的模仿会比较简单,这为盗版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做得非常不到位,按照国外标准,我国是世界计算机使用数量最多的国家,其软件产业应当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是由于盗版的横行,软件开发者往往无法通过软件销售来获得收益,软件开发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扶植政策的针对性不足

虽然政府将软件发展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实实在在的采取了部分措施来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但具体的优惠措施对目前的软件行业而言显得并不那么有效,软件行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高,但政府并未在融资政策上予以倾斜。软件加计扣除这些优惠措施只能够让软件的使用者享受到优惠,而对软件开发者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税收的补贴具有时效性,但在法定范围内,软件企业往往无法实现质变,需要进一步维持原有的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发展。

三、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建议及机遇分析

前文分析我过计算机软件行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并且结合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其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加强立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本国市场的需求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市场需求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工作的不足导致盗版软件充斥着整个市场,留给软件行业发展的空间严重不足。我们需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软件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二)优化产研结合,提高对核心技术的掌握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它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为了提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高薪吸引人才在某种角度来说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支持,与高校进行产研相结合,高校人才相对比较集中,他们可以为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供有效地帮助。如何优化这一模式,并且最大程度实现资源整合,是我们企业家以及政府机关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提高政策支持的有效性

在财政返还方面,中央政府应当承担应有的责任,由于中国税制的限制,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财力非常有限,不能够长期让地方政府承担过度的压力。软件企业起步时间较晚,原始积累普遍不足,并且企业的主要资产都是人力资本,在融资过程中,受制于相关规定,融资难度非常大。政府应当对软件企业的融资提供一定的促进措施,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为企业跳跃性发展创造条件。具体税务优惠方面,可以考虑将软件行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等,甚至可以效仿其他企业的无形资产处理方式,将投入成本税前加计扣除。

(四)抓住技术发展机遇,满足差异化需求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企业起步较晚,占据的竞争地位明显不利。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为我国企业弯道超车提供了非常机会。例如,云计算是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企业例如华为、百度等等都在该领域有比较深的造诣,能够在该领域的发展占据领先地位,因此我国软件行业要把握行业所出现的新的机遇,实现突破性发展。

企业ERP是目前我们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该软件由于其特殊性知识产权保护较为成功。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其作为一项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软件企业开辟了大量的市场。但在另一方面,大量大型企业,例如中移动、大型国有银行等等重量级的企业都在香港上市,会计管理需要与香港准则接轨。国内的软件公司无法提供直接符合香港准则的管理系统。但国外大型企业例如Oracle就能能够提供同时符合两地监管的软件,并且附带大量管理功能,有效的满足了大量企业的需求。这是我国软件企业忽视的领域,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ERP系统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我们需要及时关注相关变化,为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抓住机会。

参考文献:

[1]徐东青.中国软件的发展:从印度发展经验谈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4

[2]郑军.对软件行业未来发展的思索[J].信息技术,2010,6

[3]李建.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分析[J].地理学报,2008,4

作者:王开磊 张亚林

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论文 篇3:

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当前,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正处于创新突破可期和掉队风险亦存的重要关口,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梳理分析该行业企业在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可为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一、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意义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深圳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产业规模高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作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深圳市拥有华为、中兴等大批国际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和优越生态。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旨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渗透、循环提升,最终达到和谐共生、均衡发展的状态。两化融合既承担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导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主体中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前阶段,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着区域发展空间趋紧,资源与能源制约加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处于创新突破可期和掉队风险亦存的重要关口,有必要以两化融合作为驱动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中生产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管理等各个层面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单位资本产出,加快实现行业发展向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和技术变革转变。

二、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

(一)传统产业优势持续保持高位

長期以来,深圳市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地位,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外设产业、通信产业、软件产业、数字视听产业、光电机一体化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和电池产业,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2016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7%,较1992年产业发展初期增长411倍,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为439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1%。2017年,深圳市以电子信息为主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四成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夯实巩固。

(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深圳市持续推动电子信息行业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品结构的高品质化、高端化、高附加值化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随着行业企业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提速发展,根据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的统计测算,2017年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为64.4,远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56.6,其中49.6%的企业实现了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行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58.1%、46.5%,17.1%的企业已具备了探索智能制造的条件,远高于全国9.6%的行业平均水平。

(三)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完整的产业链特征,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机,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群;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2018年,深圳市19家企业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华为、比亚迪、中兴、腾讯、创维、康佳、华强、大疆、天马、普联、华讯、金蝶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迅速崛起,以龙头企业凝聚产业价值链升级。多年来,深圳市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化建设,形成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电子科技产业园、深圳南山科技园、深圳福田科技广场等百余个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同时配套留仙洞、大学城、深圳湾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的园区,推动产学研用能在园区内快速融合,园区式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两化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先行国家或企业常利用垄断优势以及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制造的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难以破解的障碍,进行技术垄断。深圳市企业目前由于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长期以来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低端,难以获取高附加值产业的核心技术。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数字化研发能力薄弱,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二维CAD进行设计和绘图工作,难以发挥CAD/CAM一体化的优势;二是设计规范、经验和知识无法沉淀,无法有效实现相关产品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企业产品技术资源的安全性缺乏保障;三是传统“串行”的产品研发模式,无法发挥团队优势,与客户就产品研发环节的沟通不足,难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及变更。为解决以上问题,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提升数字化研发能力,构建协同研发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传统供应链无法满足柔性生产要求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高度分工化特征,对于深圳市的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来说,加强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在已经建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上形成优秀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不可或缺。而电子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加上产品生产线复杂,生产周期短等因素,电子信息企业为了解决生产产品的质量与速度提高、成本价格上涨、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等难题,也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响应速度更快的供应链体系。目前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普遍缺乏实时对接,产品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物流信息化发展欠佳,易造成热销产品的库存不足、滞销品的库存积压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成本价格控制与客户定制化产品的变化需求。

(三)产品质量追溯能力欠缺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品高质量成为企业最有力的战略竞争武器,也是企业提高效益、求得生存的关键。产品质量涉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起源于市场,由设计决定,通过制造实现,并在使用中得以体现。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电子信息企业需要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监控整个制造流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快速识别并纠正影响产品质量的制造问题。然而,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规模的扩张,造成成本压力增大、设备日益复杂、生产信息缺少透明度等问题,大部分企业无法做出及时准确可追溯性监控及物资精细化管理。未来,建立可视化、全透明制造系统就成为深圳市电子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

四、深圳市电子信息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平台

通过建立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平台,提升行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实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加速渗透和深度应用,为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着力提升研发设计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方法和平台。一批信息技术服务领先企业,例如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已通过提供电子产品制造自动加工、CAD/CAM/CAE集成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云平台服务,帮助企业在现有硬件设备基础上大幅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益,低成本完成产业升级,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对电子信息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弹性计算、云存储、工业软件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提供研发设计软件服务和App服务、数据管理、知识资源库等服务,强化平台的支撑服务功能,电子信息企业可构建以创新设计能力和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互联网+电子研发设计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

云服务平台主要实现如下功能:一是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在平台上展现设计、制造、检测、工程服务等能力,信息聚合后即可呈现为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综合能力;二是平台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提升能力所需的、成本低廉的正版化SaaS工具和资源庫,包括二维CAD设计、三维CAD设计、CAE分析、切割和雕刻等CAM软件、CAPP、支持企业和产品展示、项目协作的移动App、手机微站等服务;三是在企业集聚基础上,平台提供电子信息行业动态、政策、区域活动、新技术等信息发布,技能培训、人才服务,以及工业设计、检测、企业认证等;四是基于产业链各种能力、智力资源整合及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等,帮助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互联网型企业,实现更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专业加工能力,以及更好的个性化订单支撑能力。

(二)打造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

通过打造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产品订单快速响应。敏捷供应链是指适应生产柔性化、实时化、透明化的要求,构建比传统的供应链体系更敏捷、响应订单变化更加快速的供应链体系,连接ERP系统以及生产和物流的各个环节,以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演进经验,深圳市企业可通过敏捷供应链协调来提高内外部组织效率,减少交易成本,带来经济性,扩大企业的话语权,在产业链下游环节中建立起优势地位,促进区域企业集群的整体跃升。

在敏捷供应链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促进共同目标快速而高效地发展。企业在敏捷供应链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在整个敏捷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要确立各自主体地位并且取得互相信任;二是需要建设可靠的信息平台与共享平台以取得关键信息的实时共享;三是需要提供精准的运营数据做分析与预测。具体的供应链业务模式流程如图2所示。

企业通过实施敏捷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及应用,在全面、迅速地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对其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促成企业与其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销售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一体化快速反应。基于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稳定而快速的运行,实现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质量和进出口业务的统一管理,达到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协调通畅,提高业务流程的可视化程度,确保决策命令准确下达,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经营风险,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可视化、全透明信息平台监控。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应通过打造可视化管理及全透明生产功能,实现产品和料件的可追溯性和全生产过程的监控,开发基于MES系统的自适应、专业化生产执行系统,监控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的入库的全部生产过程,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产品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以及制造产品在每个工序上的时间、人员等信息。然后通过MES系统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数字化报表来实时呈现生产现场的生产进度、目标达成、产品品质等状况,从而让整个生产现场完全透明化,基于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架构流程如图3所示。

基于MES系统,应用RFID技术、条码扫描技术、数字连接终端、设备芯片存储等自动化数据采集手段,可为企业构建集成的生产现场控制与品质管理平台和完备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数据库,实时获取生产现场在制品、物料与制造过程中各方面的生产信息,实现电子信息企业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全生产过程质量追溯。

五、总结

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从单一产线开始、到一个车间乃至整个工厂、再到产业集群的整个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嵌入式传感器缩小信息与物理之间的界限,使传统的信息系统如ERP、CRM、CAD与工厂里的硬件物理系统、生产线、生产设备互相渗透,使工业生产从以往信息系统对物理系统的单向控制转变为双向的互动,促进自动化、信息化向横纵集成、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推进深圳市整个电子信息行业两化融合的深化发展。

作者:柳杨 李君 付宇涵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下小学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