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2024-05-08

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精选6篇)

篇1: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云浮市经济发展分析与对策

(惠州学院旅游系地理科学)

摘 要:

云浮,又被称为石城,位于珠三角地区向外辐射第二圈层——环珠三角地区,具

有直接承担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本文立足于云浮市实际情况,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有效地利用云浮市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取得经济的有效增长,对云浮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产业结构、港口资源、石材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的分析,剖析影响云浮市经济发展的因素,重新定位,探讨其经济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关键字: 产业结构产业转移港口石材旅游对策

1.导言

1.1研究的背景

【】笔者通过对云浮市的了解(亲身感受建市十几年来的变化、调查、采访)1,及时了解

云浮市的发展动态,加上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利用网上资源,对云浮市经济发展做了一个大概的分析,以及对云浮市将来的经济发展提出见解。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从广东全省发展来看,云浮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珠三角存在较大的差距,故对云浮市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立足山区实际,不断开拓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尽快减少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析云浮市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取得经济的有效增长以及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

2.云浮市经济发展概况

2.1地理位置2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东与肇庆市、江门市交界,南与阳江市、茂名市相邻,西与广西省梧州市接壤,北临西江,与肇庆市的封开县、德庆县隔江相望。市区距肇庆60公里,距广州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广西梧州60海里。

2.2经济产业发展现况

第一产业(农林业),主要是发挥山区经济的优势,农林业相结合,分为丘陵果林区、山地林区、盆地粮食生产区等,素有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中国砂糖橘之乡等。但产业存在数量多、规模不大、四处分散的局面,管理有待提高。

第二产业,正努力创建中国最大的石料建材生产基地、广东省水泥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子信息和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广东重要的食品加工生产基地,以便更好地与珠三角地区发生经济的链接,实行产业转移。其中,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石材、水泥、不锈钢制品、硫化工、电力等五个特色产业。

第三产业,包括有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产业、商贸展览产业等。其中,云城国际石材展贸中心为全亚洲第一,规模之大、石材丰富、特色明显。【】

2.3资源概况

2.3.1矿产资源

云浮市地域在地质上处于云开隆起带的中部,构造复杂,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有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硫铁矿,且享有“硫都”的美誉。石材更是远近驰名,具有“石材王国”之称。

【】2.3.2港口资源3

云浮新港——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位于珠江水系“黄金水道”的西江中游南岸云安县六都镇河段,上距广西梧州108公里,下距肇庆65公里,距广州210公里,距香港177海里。云浮新港是珠江水系规划中的地区重要港口,是珠江水系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的口岸,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是广东内河第一大港。

2.3.3旅游资源

云浮市地域旅游资源丰富,蕴涵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颇具特色, 既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又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既有闻名海内外的六祖禅宗文化,又有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的南江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缺乏有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分散,竞争力不足,故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3.1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大规模的发展经济

由于云浮市的地理位置的影响,四周围都是石山,开发难道大、投资高,加上云浮市作为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各方面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

3.1.1经济规模小,基础产业不鲜明、支柱产业发展较弱,先导产业竞争力弱。

首先,经济总量小。2007年云浮的国民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在全省靠后,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基础、支柱产业发展较落后。现有的产业以资源型、传统型工业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除资源型的特色工业外,云浮市其它工业发展较落后,尤其是外向型工业发展滞后,工业企业数量不多,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工业化水平低。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实力弱,导致各种建设负债投入,【】历史形成的债务较重4。

3.1.2缺乏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中心城区,起不了一个很好的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

首先,中心城区规模小。作为云浮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心城区,2007年常住人口不足15万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仅相当于一个县城区或镇区的规模,很难带动全市4个县(市)及7779.1平方公里区域的发展。其次中心城区经济实力弱。2007年云城区的GDP为35.4亿元,仅占云浮全市的13.1%,位于云浮5县市的第4位,很难对

【】全市经济及产业发展5。

3.1.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是云浮市高等级公路数量少,公路等级低、档次低,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8.5公里,4个县(市)未通高速公路(共5个县市区),而且也未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实行对接。其次是现有公路急需维修。尤其是国道324线罗定段长67.41公里,是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但是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现路面整体路况较差,需要进行大修。第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云浮市与外界的联系,信息、物流等产业难

【】以发展,已成为云浮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的重要“瓶颈”6。

3.1.4 教育事业发展较慢,难以提供高技术专业人才,从而制约高新产业的发展。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的一个地级市,云浮市到现在为止却没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地方高校(综合性本科院校)。地方教育事业不发达,导致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产业落后,不能提供一个

很好的就业机会,每年大批的知识人才流到别的省市,对高新产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3.2石材、水泥、硫化产业耗能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云浮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石材、水泥、硫化产业三大产业是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柱,然而这三大产业的生产和加工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废气、污水等乱排乱放,以至于影响到云浮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3.3西江“黄金水道”——云浮港开发相对滞后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所限,云浮港口码头建设滞后,使西江的“黄金水道”(货运量位于全国内河第二)优势尚未有效发挥,没有很好地带动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码头泊位等级整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不足,多为通用泊位、可利用的岸线资源有限,且陆域空间不足,从而导致云浮港开发和发展产生滞后。

3.4生态旅游个性鲜明,但景点少、开发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云浮市面积达7779.1平方公里, 但由于地处山区,地域封闭, 交通受地形影响,难以成网;而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分散于各县(市、区),地处偏僻(特别是名胜),地域狭窄,景点间相距一般在几十公里以上,难以聚合开发。云浮市旅游景点多达50多处,但规模小,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低,热点少,景区建设和宣传力度均远未到位,很难吸引大量游客。目前云浮市已开发的各旅游景区日均游客不足千人,有的景区非节日期间日游客仅几十人,处于亏本状态,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开发乏力,基础设施不足,社会化程度低云浮市的旅游业发展时间短,历史基础欠缺。目前景点多由个体开发或承包经营,缺乏开发实力;交通不便,接待条件不足,景点档次低,配套设施少。

4.加快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城市的经济发展遵循的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职能逐步减弱,但可以有多个同等级的中心区域。立足于云浮市的实际情况,应对资源进行有机调整、整合,发挥特色;其次是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第三分析云浮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港口、旅游、石材、硫化、水泥等产业),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对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4.1集聚优势战略,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达到经济的有效增长。

引导资源和相关企业向优势地域集中,使同一行业的产业链相对密集与完整,多企业、多环节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市域产业的整体升级,发挥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包括石材产业集群、水泥产业集群、硫化工产业集群、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电力产业集群。培育五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包括电子信息与机械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从而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4.2特色工业园主导战略,发挥山区特色,吸引外地投资。

选择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培植,集中资源投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重点建设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市循环经济工业园、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四个市级工业园区,以及石材工业园、新兴不锈钢制品产业创业园、新兴生物科技园、罗定附城电子高新科技工业园、郁南都城电池机械工业园、食品工业园、物流产业园等七个特色工业园,作为云浮承接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特色工业和配套产业的主要平台,成为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融入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范畴7。

4.3“强化中心、同城发展,滨江延伸、建设新城”的空间发展策略

壮大中心城区规模,推进云城、云安同城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滨江延伸,构筑现代化

功能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云浮港位于西江黄金水道,依托优越的航运条件,整合提升港口运输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交通支撑。随着水泥、石材、硫化物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运输的原材料及制成品越来越多,对水路运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云浮对西江航道和港口投资力度的明显增大,作为云浮循环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浮新港不仅可以为云浮市发展“临港型”工业提供强有力的运输载体,而且可以缓解周边地区的运输压力,大大降低珠三角企业向粤西山区梯度转移的运输成本,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推动临港工业园建设,发挥港口综合【】物流功能8。

4.4改善交通环境战略,连通区域,统筹与区域外部、区域内部发展,内畅外通。

作为沟通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广东西北门户和重要交通纽带,加快高速公路的构建,包括广梧高速(已建成)、云岑高速、汕湛高速和江罗高速四条高速公路,助推融入2小时港澳经济圈。铁路和高铁启动区构建,使云浮全面融入珠三角一小时核心经济生活圈。国道、省道、城镇乡道路的构建、修建,形成网状快速路网,区域内打造半小时交通圈,交通舒畅,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4.5山区优质旅游战略,打造“青山环城、绿廊相楔、绿心点缀”旅游形象品牌。

建成广东省旅游名城、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休闲度假胜地。突出自然生态特色, 弘扬禅宗文化、温泉文化、民俗文化、石文化,重点整合旅游资源, 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和宗教文化旅游。突出特色,分区发展,集生态、历史文化、森林观光、综合旅游于一身的旅游战略。整合旅游资源,创建品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等。

4.6绿色产业发展战略,水泥、石材、硫化等主导产业走上绿色环保发展之路。

三大主导产业走低碳环保之路,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低碳环保云浮,要总体规划、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科学管理;鼓励科技创新、壮大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5.结 语

笔者本着云浮市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其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滞后的若干因素,并且分析产生该局面的原因,最后对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给出个人的见解与建议。文章虽只简单地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云浮市的发展,但笔者认为是立足于本市实际情况,从大处着手,抓住其主要矛盾。最后,希望本文对云浮市的发展能够起作用,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6.参考文献

[1]笔者为云浮市云安县市民,曾在当地口访过当地市民关于云浮市的发展情况及战略。[2][3]百度百科——云浮市概况

[4][5][6]云浮市实施统筹发展战略的资源环境分析叶丹等人

[7]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简本)

[8]云浮市港口发展定位及发展策略赵彬彬

篇2: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中共新港镇委员会(2009年11月)

我镇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加强效能建设,促进项目推进”这一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活动,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本着查问题促发展的原则,就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检查,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镇立足资源、区位、交通、岸线等优势,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镇经济快速增长,政治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思想,形成发展新共识。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统一思想认识,科学提出“强工业、活农业、兴三产、重民生、优环境,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的举措上,紧紧把握发展这一硬道理,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坚持工业强镇,努力推进实力新港、和谐新港、平安新港建设,力争在三年内为繁昌县经济发展首镇。实践证明,这些发展思路和举措,符合新港镇情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新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实施项目,加快建设新新港。坚持工业强镇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发展镇域经济。以服务项目建设,加快企业落户、投产拉动全镇经济快速增长。

2006-2008三年间,全镇实际利用内资11.4亿元,外资130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3亿元;财政收入由8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县经济考核前列。今年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8亿元,增长89.57%;规模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92亿元;财政收入3300万元。

三年来,重点项目持续推进。芜湖富鑫钢铁技改搬迁项目:一期工程2007年开工建设,征地800余亩,拆迁166户。企业投资8亿元,建设项目基本结束,2009年12月中旬即将投产;安徽建华管桩项目:2008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10月第一条生产线投入生产,目前企业已有3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投资1350亿元的芜湖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2.4公里进厂道路建成通车,502套安臵房建设过半;芜湖福潮高新建材项目:2008年3月开工建设,窑炉、厂房、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基本结束,2009年底即将投入生产。

3、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新发展。高度重视镇村发展的规划建设工作,以规划引领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三年来共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了60公里“村村通”水泥公路,真正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配套和完善了其附属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实施了土地整理、臵换、复垦项目,土地整理3000余亩,土地流转4000余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经济,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了消灭“白色垃圾”工程,坚持白色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工作,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加强镇容镇貌管理,积极开展市容集中整治活动,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4、加大投入,改善民生新突破。近年来围绕就业、保障、教育、卫生、交通、安全饮水等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完善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机制。为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政府正投资300万元新建第二座百人敬老院;为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三年来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60公里“村村通”水泥公路;为解决我镇偏远山区1182户4166人安全饮水问题,政府投资300万元,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解决克山地质灾害点15户49人安全问题,实施了克山村 老屋基地质灾害点居民搬迁工作。“新农保”工作全面推开,“新农合”参保率100%。被征地农民生活得到保障。

5.夯实基层,干部呈现新形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谋发展、强服务、聚人心、促和谐的能力,坚持把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考察镇村干部的主要内容,推进“一线”工作法,培养锻炼镇村干部。同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财务审计、述职述廉等制度和措施,加强镇村班子、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机关运行、村务管理,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全镇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为民”的好氛围。坚持镇村干部大接访,对不稳定因素实行包案负责制,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全镇社会稳定。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好的工作经验和作法,得到了几点启示。

1.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最终途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新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加快发展,得益于项目落户投产,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有了财力,我们才有了能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有了投资盘活了土地资产,我们才有了办法解决遗留问题;有了更多职工就业才有了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机会。加快发展始终是我们最大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

2.以人为本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新港镇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镇人民,积极加强就业、保险、交通、教育、卫生、文化、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性农业保险、廉租住房、地质灾害点居民搬迁等民生工程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和保障弱势群体生活,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同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多次征求意见,解决了多年来原镇办企业干部退休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镇党政领导班子先后开展了13个专题调研,召开了4个座谈会,发放了130份征求意见表,征求到种类意见建议九大类41条。在分析检查过程中,镇党政领导班子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查找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撑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土地流转力度不够大,农业龙头企业缺乏,农业中介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农产品深加工不多。工业企业的资源性产业较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产品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第三 产业发展滞后,围绕大项目,在生产、生活服务上的第三产业发展引导不够。同时在发展大项目、大企业的同时,中小企业引进、发展不足,解决就业能力有限。岸线资源需整合,码头经济不够显现。支柱产业,特色经济还没有完全形成,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

2、镇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受核电、芜湖新区规划影响、制约,新港镇区规模不大,品味不高、配套功能不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展要求相比,与自身经济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大建设带来道路等基础设施大破坏,致使S216道路损坏严重,同时原办事处规划已不具指导意义,已使镇区建设无序,新农村建设滞后,供电、有线、电信等网络不配套。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民生保障水平不高。劳动就业水平不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多,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少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已不能满足新港当前发展及群众增长需要。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老问题,新矛盾相互交织,信访、维稳压力大。

4、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机关作风要加强、效能建设要提高,少数部门、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力,缺乏主动。贯彻党委政府决策不到位,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遇到 困难和问题绕着走,习惯将问题上交和下推。跨部门相互不沟通,不协调,人为造成工作被动,浪费财力,影响工作开展。村级干部工作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还有因发展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水平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差距。一是对科学发展观学习理解不够深,系统性、全面性掌握不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深入基层调研少。二是思想解放程度不深,眼界和视野不够开阔,改革创新勇气少魄力小,破解难题的方法不多,把上级政策与新港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够灵活。习惯于固有思维定势做决策、想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习惯用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三是工作作风仍有不实的地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走访的少。四是推进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会议、决策贯彻、工作落实率有待加强。工作制度、流程需进一步遵守。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研究、着力加以解决和改进。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当前新港正处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奋力崛起时期。我们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学习,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镇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效能建设、促进项目推进”这一主题,认真贯彻胡景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保一弘扬”要求,坚强工业、活农业、兴三产、重民生、优环境、促和谐的发展思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推进实力新港、和谐新港、平安新港建设,力争3年内成为繁昌经济发展首镇。

1、围绕工业强镇目标,狠抓项目建设力度。全力以赴服务核电、富鑫钢铁、建华管桩、海螺等重点项目建设。根据核电项目前期建设需要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服务工作;推进富鑫钢铁二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服务工作。积极服务建华管桩防三期及后期工程建设。争取福潮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破解征地、拆迁难题,抓好领导协调,专人负责,督查督办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2、编制镇属重点项目,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编制全镇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培育壮大工业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养一批产值超千万元、超亿元的骨干企业。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开展以“送信心、送服务、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保企业、保增长、促就业。促进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

3、鼓励能人回乡发展,推动全民创业热潮。制定和完 善激励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筹建回乡创业园,发展个私经济、民营经济。结合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工作,积极支持资源型企业转产发展。

4、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我镇加快发展的主引擎。实行大招商,招大商、大发展。结合新港区位、临江岸线、资源优势,把握重点,针对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外溢,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机遇,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盯紧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好、大、高、外”项目。加强引进项目管理和服务,努力提高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对落户企业、客商要全程代理服务,减少企业负担,清理企业周边环境,打击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生产的人和事。

5、加快集镇规划步伐,推进试点镇建设。

加强城镇规划。立足城乡一体、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好城镇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利用好我镇确定为全省中心建制镇和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相关产业政策。将我镇规划工作与芜湖市规划和县城规划相连接,与核电规划相连接,与长江岸线规划相连接。发展重工业,大物流,显现港口经济,商贸经济。

加快城镇建设。围绕镇区“东扩南移”,重点做好S216从阮芦路口打通至高安中学,连通富鑫大道至克山两条镇区发展主干道规划建设,将镇区发展框架拉开。

完善城镇管理。下大力气改革集镇管理体制,加大镇区整治和集镇建设力度,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认真开展文明 创建活动。

6、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裕民、白象、泥埠等农开项目区为中心,搭建土地流转平台,下力气、想办法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成立农业专业协会,加强行业服务和指导,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数量,建设精品农业和规模农业。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农业国债资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土地臵换项目。编制好农村居民点和中心村建设规划,深化新农村示范点规划建设。以西山河以北、南新线以西、核电大道以东建设新农村实验区。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惠民直达”工程,完善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7、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围绕芜湖核电、富鑫钢铁、建华管桩等重大项目生活、休闲需要,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商贸、农家乐,中介组织等生产、生活服务业。新建四星级宾馆1座、大型超市1座。发展休闲山庄、“农家乐”示范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核电生活服务区。

8、以财政投入为主导,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围绕县政府民生工程任务,着力做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工程。

9、以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环境 保护工作。严格项目建设准入制,认真落实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生工作利益导向机制,坚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夯实基础,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力争使我镇计生工作进入全县先进行列;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加大打击非法开采力度。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信息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程序,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维稳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平安新港”创建活动。

10、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将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为目标,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第一,解放思想。全镇上下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善于打破条条与框框,只要有利于新港发展,有利于群众改善生活的事情我们都要创造条件努力去做。理顺政府工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振奋精神。当前我镇遇到的土地和宏观政策调整等发展制约的瓶颈越来越多,保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维护稳定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面对良好机遇,我们必须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取得工作新业绩。

第三,狠抓落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对布臵 的工作,镇村干部要“钻进去、沉下去、豁出去”,实行一线工作法。

五、加强党政班子自身建设的几点措施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将进一步加党政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政班子驾驭全局、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党政班子的综合素质,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2、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党政班子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通报制度,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对涉及民生民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加强对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3、带头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是否有利于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强化工作落实,对看准了的事、决定了的事,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带头坚持“一线工作法”,倾注更多的精力、挤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身体力行、率 先垂范,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4、发挥总揽全局、凝聚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能、政府按照法定职责依法行政。完善党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责任制,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5、始终做到廉洁从政。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到秉公办事。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真诚对待和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以模范行为带动和促进全镇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篇3: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关键词:发展状况,SWOT分析,政策建议

1 云浮新港概况

云浮新港有限公司 (后简称云浮新港) 成立于2006年, 近年来云浮新港开始发展壮大, 作为云浮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水路沿西江上行可通广西梧州, 下行可达肇庆, 广梧、云芩、江罗、阳罗等, 四条高速公路和揭南广铁路贯穿其间, 集疏运为一体, 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另一方面, 云浮市的经济近年来有所发展, 依靠石材产业, 云浮市的经济逐步增长, 新港所在的县云安县经济也同样呈逐年增长的状态。

2 基于SWOT分析对云浮新港的发展研究

2.1 优势 (Strengths)

(1) 地理优势。

云浮新港位于广东“大西关”的云浮市, 地处泛珠三角“黄金水道”的西江中游南岸, 两广航运节点, 且航道水深优良, 水陆铁交通十分便利。

(2) 设备优势。

外贸作业区:码头有40.5吨集装箱装卸桥、10吨门座式起重机、45吨门座式起重机各1台;堆场有40.5吨龙门起重机2台、32.5吨龙门起重机、5吨龙门起重机各1台。

内贸作业区:码头有55吨岸边吊、40吨岸边吊、5吨岸边吊各1台、10吨桥吊2台;场内有40吨龙门起重机、10吨龙门起重机各1台。

云浮新港港务有限公司还配备了可供两个港区调配使用的作业机械, 目前共有40吨正面吸车2台, 叉车16台、场内拖车6辆、港外运输拖车72辆。

2.2 劣势 (Weaknesses)

(1) 腹地经济欠发达。

《广东统计年鉴2009》有关数据显示, 2009年, 在肇庆, 佛山, 梧州四市当中, 云浮市GDP排位最后, 仅占四市GDP总值的5.3%。

(2)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交通问题是制约云浮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云浮已经和广梧高速、云岑高速、江罗高速和阳罗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相连通。但是, 虽然2008年, 云浮市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划, 适时提出了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的计划, 到目前为止, 除云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南广高铁和云浮新港建设顺利推进外, 其余工程进展缓慢。

(3) 内河港口先天不足。

内河港口决定云浮新港的先天条件不足, 吃水浅, 河面不够宽, 很多大型船只不能进入, 运输量较小。

(4) 经营业务单一。

云浮新港现阶段主要经营进口业务, 而出口业务比重极少。据云浮新港的工作人员介绍, 云浮新港的业务有99%是外贸港口, 主要是进口业务。而业务中99%是石材。

(5) 过关手续繁琐且关税较重。

广州港、深圳港、南沙港等港口相比, 由于新港的报关手续较严格和关税较重, 销售到国外的货物主要通过深圳港和广州港这类大型海港港口。通过我们的采访, 由于通关麻烦, 耗费时间长, 部分企业更愿意先通过陆路运输到大海港再出口。

2.3 机遇 (Opportunity)

云浮新港的前任最大股东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81.63%) , 第二大股东为云浮市港务局 (13.8%) 。2011年12月6日,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中交二航局持有的云浮新港港务有限公司71.63%股权, 成为云浮新港最大的股东。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上有丰富的经验, 在新股东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引领下, 将会有更多的客户选择云浮新港, 使云浮新港的业务多样化。珠海港望成立西江联盟, 联合西江流域的各大港口, 做大做强。

2.4 挑战 (Threat)

(1) 存在招工难现象。

存在招工难的工种主要是机修人员, 本地的机修人员大多数更愿意前往深圳、东莞等薪资较高的地方就业。即使有少数本地人愿意应聘, 职业培训也是一个问题, 培养一个熟练技工的成本较高, 一个培训生, 在经过1—2年后, 仍可能无法独自作业。另一方面, 而若从外地招工, 需提供住宿等, 增加公司的成本, 公司有成本压力。

(2) 与西江其他港口竞争激烈。

以云浮市为中心, 半径150公里的区域内, 有云浮港、肇庆港、梧州港和佛山港四港, 后三港已占有珠江水系国家级内河主要港口五个中的三个席位, 圈内还有广州港部分内港港区, 密集的港口、繁忙的码头、激烈的竞争, 压缩着圈内云浮新港的发展空间。

我们通过对比从云浮新港港务有限公司所获得的数据和上网查找的国内其他港口的相关指标得出结论, 云浮新港在发展和运营上仍然不及国内其他内港。我们所持有的数据中, 云浮新港的散货吞吐量为15148.9t+104.7t;新港吞吐量, 2010年为100万, 2011年为143万。相比之下, 深圳盐田港, 其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334万TEU, 按照月计算比新港的吞吐量大。

3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提出以下较可行建议:

(1) 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政府以及云浮新港港务有限公司应积极推进以新港为龙头、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建设。交通问题是制约云浮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据调查, 至今为止, 除云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南广高铁和云浮新港建设顺利推进外, 其余工程进展缓慢。因此,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快交通工程的进度。

(2) 加快推进港口战略合作, 培育港口合作新优势。基于云浮新港与周边港口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建议新港与西江其他港口建立的长期互利合作机制, 达到双赢的状态, 同时也带动广东省的港口发展, 逐渐强化新港资源配置功能。另外,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成立西江联盟, 联合西江流域的各大港口, 做大做强;这对于新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有利于新港的发展, 拓展更多的业务。

(3) 解决招工难问题关键在改善用工条件。首先, 港务有限公司应该提高工人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而言, 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 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很大, 他们就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其次, 要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在这个问题上, 重视与不重视, 结果大不一样。一般食宿行、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都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胜权.港口经济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水运, 2012, (1) :12-1.

[2]张振华, 张胜权.基于SWOT分析的芜湖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水运, 2012, (1) :12-1.

[3]姜斌远.加快广东省内河港口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1, (3) :11-1.

[4]潘意志.加快西江航运与云浮港发展服务广东大西关经济建设[J].港口经济, 2011, (2) .

篇4: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应用;发展;无人值班;减员增效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104-02

变电站自动化已成为当今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为改变新港电站监控管理的落后状况,适应当今电力发展要求,同时解决人员退休造成的运行值班人员不足问题,2001年7月,新港开始对码头各变电站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1变电站改造模式

2001年7月,新港首先在圆筒仓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圆筒仓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了南京恒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监控设备、该套设备主要由前台监控系统、后台监控系统和远方调度监控系统三部分组成。

筒仓电站前台监控系统采用了全分散式与集中配屏式相结合的监控方式。

1.1高压侧全分散式监控

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一个高压开关柜为安装单位,将数据采集、控制、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该高压柜上。各高压柜通过带屏蔽的双绞线与主控室内的站监控机通信。

筒仓电站高压侧就是通过南京恒星公司生产的DPL—100分布式微机馈线保护装置实现监控功能的。高压侧四台开关柜,每台开关柜上都配有一台DPL—100装置,该装置集中控制,保护、测量、通信4大功能于一身。既可在主控室监控机的管理下实现远程监控操作,亦可本回路自成系统,单独运行,实现就地监控操作。运行值班人员在DPL装置的显示屏上就可以查阅到该高压柜的开关状态、实时电压、电流等运行数据。并可在DPL上对柜内真空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当DPL监控到有接地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将动作,断开故障回路,同时记录事故日期、时间、事故电流、电压、故障相别、故障点位置、事故前频率等故障信息,并自动记录下故障波形,方便维护人员事后分析故障原因。

通过DPL装置上的RS485接口,可实现DPL与后台监控机之间的通信,做到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图1所示)。

1.2低压侧集中配屏监控模式

与高压侧不同,低压侧集中配屏监控模式最大特点是以功能为单位由PM2000监控屏内不同模块完成对低压开关的遥测、遥信、遥控等功能。

如低压侧柜各开关的状态信息由PM2000监控屏内的PM2154模块集中采集,各开关实时运行的电压、电流数据由PM2155模块采集,而PM2157模块则负责采集各开关柜的电度表读数,通过PM2156模块可实现对低压开关遥控分、合闸。

各功能模块通过DC总线将数据传送至PM2152监控管理单元集中处理,值班人员在PM2152面板显示屏上就可以查阅到以图形、文字两种形式显示出来的低压柜运数据,并可监测各功能模块的属性、在线情况、运行状态和自检信息。

通过PM2152监控单元上的RS485接口,可把低压开关柜的各种运行数据上报后台监控机,同时接收监控机下发的保护定值及控制命令。

1.3后台监控系统结构、功能

筒仓电站主控室采用P3/550嵌屏式工控机作后台监控机,选用南京恒星公司SuPac变电站保护监控系统软件对前台上报数据进行后台处理。

SuPac变电站保护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实时数据监测、保护监视、远方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具有良好人机界面,功能强大的后台软件系统。该系统由核心SCADA数据库和在线运行程序两部分组成。核心SCADA数据库负责从数据口(DC卡或其它接口)读取由前台上报的各种运行数据。而在线运行程序则负责处理,调用数据库内的数据。运行人员只需坐在后台监控电脑前就可对筒仓电站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了如指掌。

筒仓电站设备运行正常时,监控电脑主画面是筒仓电站的一次接线图,从图上值班人员可直观地监视筒仓电站各开关的运行状态,并可在主画面一次图上对筒电站的几个主要开关进行遥控分、合闸操作。当电站设备发生故障,报警窗将自动弹出,并伴有报警声,提醒值班人员注意,同时报警窗显示页列出保护动作信息(包括时间、故障类型、设备名称等)。

值班员如想了解电站各开关的具体运行数据,只要打开实时数据表程序,就可以查阅到以表格、曲线图和棒图形式实时显示出来的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等。

监控系统除能监测实时运行数据,还能将各种遥测和电度数据值送入历史库保存,根据模拟量不同系统设置了三种存贮密度,遥测一级库 (每5 min入一次库),遥测二级库(30 min),遥测三级库(60 min),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存贮度。历史数据可保存两年,值班人员只要打开历史数据图表程序,即可调用、查阅历史数据。

SuPac系统的异常数据处理程序可处理由单元上传来EPD(异常数据,包括开关变位,模拟量越限)和SPD事件顺序记录,通过该程序值班人员可方便、快速地查阅到某一时间内电站设备的事故、事件记录。

1.4远方监控系统

为解决人员退休造成筒仓电站值班员不足问题,将筒仓电站主控室监控机通过光纤与110 kV电站计算机相连接进行通讯,这样110 kV电站运行人员就可在计算机上对筒仓电站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筒仓电站无人值班。

2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后的优点

圆筒仓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取得成功后,新港又按照圆筒仓电站自动化模式分别对大码头变电站扩容电站等10 kV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进行自动化改造后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改造前新港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采用电磁型和晶体管型,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且本身没有故障自诊断的能力,自能靠一年一度的整定值校验发现问题,才进行调整与检修,或必须等到保护装置发生拒动或误动之后才能发现问题,可靠性较低。而自动化改造后采用的微机装置对保护对象有实时监控功能,当发现其监控对象工作不正常时能及时发出告警信息并切除故障。更为重要的是,微机保护装置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能检测出自动化系统自身故障,这使得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2.2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后,监视、测量、记录、抄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既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又避免了人为的主观干预,运行人员只要通过观看监控机屏幕,对变电站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便一目了然,且各种操作都有事件顺序记录可供查阅,大大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

2.3维护调试方便、快捷

改造前采用的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其工作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必须每年定期停电较验,工作量相当大,也无法在远方对保护定值进行修改。而自动化系统中,各子系统有故障自诊断能力,系统内部有故障时能自检出故障部位,缩短了维修时间。微机保护的定值又可在线检查,节约了定期核对定值的时间。

2.4全面实现10kV变电站无人值班,达到减员增效的

目的

近几年随着人员退休,值班员严重不足,进行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后撤消以上10 kV变电站站运行值班员,实行无人值班。这样每年可为公司节省工资、管理费约100万元,达到了减员增效目的。

3结语

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后,大大提高了我司港口的供电质量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达到减员增效。

参考文献:

[1] 洪宪平.超高压厂站监控系统设计要点[J].电力系统自动

化,1999,23(20):38-40.

[2] 金山红.关于35KV线路主保护配置的探讨[J].浙江电力,

2002,(1):67-68.

篇5: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一、规划概况

1、项目背景

云浮市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地区。位于广东省中西部,面积为7779.1平方公里,呈现“八山一水一田”的生态格局。2010年,云浮总人口有245.44万,城市化率为52%,GDP394.27亿元,人均GDP16117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5.9:40.4:33.7,财政收入23.54亿元。下辖云城区、云安县、新兴县、郁南县,代管罗定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创造中国增长的奇迹,但出现“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仍然不平衡”的矛盾。为此,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城市规划要为国家战略服务,通过规划转型为国家提供具体的行动方案。

云浮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广梧高速的全线通车,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区迅速发展以及南广铁路的建设,将改变云浮传统的发展条件。珠三角模式在云浮走不通,云浮需要转变过往单纯强调招商引资、追求投资和地区产值增长的发展,结合当地生产要素禀赋的特点发展经济。

人居环境科学为在中国城乡发展模式转型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与实验的框架。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在云浮进行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编制此次规划。

2、项目回顾

云浮市在2009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居环境为理论依据,编制了《云浮市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该规划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在城乡、区域的空间平台上统筹生产组织、空间布局和制度安排,做到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相互匹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城乡、区域与经济发展的统筹和协调。

基于《云浮市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云浮市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居环境的实验。• • • •

2011年8月25日,中共云浮市委、云浮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人居环境暨《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研讨会,研讨会对《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编制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专家们认为《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内容创新、资料详实,体现了新时期城市规划对建设良好人居环境的编制的探索,云浮的实践不但是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实验,将为后发地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考。

完成了以“同城化”为思想的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纲要。开展了云安县县域主体功能扩展规划和实践。提出“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领。

实施规划编制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规划审批委员会。

3、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框架

(1)认识论和方法论: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 在认识论上,人居环境建设不仅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过程,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人居环境建设,实现人居环境提升和社会和谐发展。• 在方法论上,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建立市筹划、县统筹、镇组织、村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政策,解决社会与环境的空间矛盾。

(2)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框架 • • • • 探索理想空间模式——市域空间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机制——县域主体功能扩展。构建基本单元——完整社区建设指引。

行动指引——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

图1: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框架

(3)本次统筹规划的特点 • • • • • 以人居环境理论为规划指导思想 对理想空间模式的探讨 落实规划实施主体 以人为本,共同缔造 政策体系

二、云浮城乡发展愿景

云浮城乡发展愿景包括三个方面:发展定位、城乡理想空间结构、城乡空间发展布局。云浮未来将成为:

特色云浮、创业之城;魅力云浮、精品之城; 生态云浮、宜居之城;祥和云浮、幸福之城。

1、发展定位

特色云浮、创业之城

建设繁荣、和谐、主业突出、适合创业的城市。继承云浮企业家传统,发挥“两个南瓜”的优秀创业精神,推动云浮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图2:云浮农民企业家赠送省委书记汪洋两个南瓜

魅力云浮、精品之城

建设城乡和谐的精品城市,打造充分体现云浮特色、山水相映、生态优美、精巧雅致的城市。城乡建设顺应自然山水格局,反映云浮岭南地域特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图3:山城相映的云浮城区

生态云浮、宜居之城

保持山区城市优越的生态环境,以主体功能扩展的思想,明确各类非建设用地保护主体,严守城市发展生态绿线;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提升城乡生活品质,营造城乡融合、生态环境优越的城乡生活环境。

图4:云浮蟠龙天湖广场

祥和云浮、幸福之城

充分发挥云浮山水景观特点,美好环境与宜人居住融为一体;发扬六祖禅宗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等优良文化传统,为云浮市民提供永远的精神家园。

图5:新兴国恩寺

2、城乡理想空间结构

结合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历史城镇发展廊道和现代城镇发展廊道,构建“井”字形的城乡空间结构。

图6:云浮理想城乡空间结构图

3、城乡空间发展布局(1)空间发展模式

云浮城乡人居建设强调“因地制宜”、“顺理成章”,充分尊重自然生态格局,人工与自然“天人合一”。未来云浮形成“交通轴线+城镇走廊+完整社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发展模式。

(2)井”字形交通轴线

形成“井”字形的快速路网格局:东西向广梧高速(广云高速)、东西向漳玉高速(深罗高速、江罗高速)、南北向汕湛高速和云罗高速(罗阳高速)四条对外交通干道,构建快速交通框架。

(3)两条东西向的城镇发展走廊:西江南岸城镇发展走廊、深罗沿线城镇发展走廊

图7:云浮城乡空间发展布局规划图

三、市域空间发展战略

1、区域一体化战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

(1)交通一体化战略 东接西联融入珠三角

图8:广东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网格局图

构建南北通道跨江入海

图9:广东西部城镇发展历史格局

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图10:云浮公路总体布局(2)产业一体化战略

按照“云浮资源-珠三角市场”模式,发展特色农业

发挥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发展新型工业

依托交通节点,提升服务型经济

图11:“合作组织+农户”标准模式

2、轴向拓展战略:塑造城镇发展廊道

构建西江南岸城镇发展走廊:西江南岸城镇发展走廊将塑造三大重点发展地区,即中心城区、郁南中心区以及南江口镇区。

图12:西江南岸城镇发展走廊

建设深罗沿线城镇发展走廊:深罗沿线城镇发展走廊将形成三大重点发展地区,分别是罗定—华石、镇安—石城、新兴—簕竹地区。

图13:深罗沿线城镇发展走廊

3、美好环境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1)统筹资源环境,形成合理开发空间

图14:城乡统筹发展空间分区图

(2)维护良好生态格局,塑造宜居环境

图15:云浮生态格局图

4、空间优化战略:营造优质生活空间

(1)传承历史文化,提升空间品质

强化区域本土文化特色,增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打造六祖禅宗文化旅游生态镇。

图16:六祖禅宗文化旅游生态镇空间示意图

(2)建立完善的县—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在尊重历史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规划对服务中心分布进行调整,形成完善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四级服务中心。

图17:服务中心体系规划图

四、县域主体功能扩展规划

1、县域主体功能扩展

(1)县域主体功能扩展内涵

县域主体功能扩展是实现市域空间发展规划,探索理想城市模式的策略机制。以县域经济为发展主体,强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县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对镇一级的发展主体功能的确定,并从政府的考核机制、财政机制等方面进行保障,实质是把空间主体功能和实施主体有机的匹配起来,在空间上实现了“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在实施的主体上实现了“让能干什么的人干什么”,在空间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之间建立起政策保障机制。

(2)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

分为重点城市化地区、工业化促进地区、特色农业地区、生态与林业协调发展区。

图18:云浮县域主体功能区拓展总图

2、县域主体功能扩展规划

(1)云城区 定位:以城市综合服务为主导,以国际化石材商贸为特色,具有很强集聚能力的高品质城市化地区。

图19:云城区主体功能扩展图

(2)云安县

定位: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港口物流为支撑,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

图20:云安县主体功能扩展图

(3)罗定市

定位: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以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南江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图21:罗定市主体功能扩展图

(4)新兴县

定位:以规模化农业为基础,以产业集群为特色,具有国际地位的六祖禅宗文化和旅游地区。

图22:新兴县主体功能扩展图

(5)郁南县

定位:以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和特色工业为主导的区域商贸中心和滨江宜居绿城。

图23:郁南县主体功能扩展图

3、县域主体功能扩展配套政策

云浮市各县(市、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以财政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为基础的配套政策体系。

五、城乡完整社区建设指引

1、建设完整社区的意义

(1)“完整社区”是宜居城市的基本单元

“完整社区”是宜居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以基层居民切身利益为基点,以硬件完善、软件优秀、内涵丰富的社区建设为载体,以对人的基本关怀和社会公平与团结的维护为手段,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2)“完整社区”对云浮的意义

作为珠三角外围城市,云浮当前面临城镇人口老龄化、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农村空心化三大现象,城乡基层社区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完整社区建设是云浮应对上述三大问题的重要措施。“完整社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人口特征进行相关的配套建设,通过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形成具有云浮特色的完整社区,构建和谐社会。

图24:邻里单元示意图

2、城乡完整社区建设指引(1)建立完善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城市社区 • 加强对老年人、外来工和青少年等弱势群体的关注,重视老年人、外来工和青少年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配备老年人服务中心、养老院、外来工培训与教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社区医院。• 完善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规配备,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托儿所、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邮政所、肉菜市场等。• • 从人口分布和居民日常需求出发,以社区为单位确定各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组织管理体制,引入社会运营或购买服务等新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方式。

乡村社区 • 重点照顾农村社区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加强对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关怀,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村社区以镇为单位建设养老院、儿童教育关怀中心和中学,以村为单位建设老人服务点、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青少年文化娱乐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的常规配备上加大村文化室、村委会、治安点、村活动中心和垃圾收集点的普及力度,确保农村社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2)加强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形成以社区为单元的社会管理体系

城市社区 • • 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居委会的建设。

推进城市社区的组织改革。将退休干部、社区党员作为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骨干力量,鼓励外来人口参与社区组织管理,发动社区群众对社区进行共管共建。• 加强社区组织凝聚力和管理组织的公信力。

图25:城市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乡村社区 • • 推进农村社区的组织建设的改革。以发展带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图26:农村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3)塑造优质的城乡社区空间

城市社区 •

小节点塑造:可以把小节点选址在可达性和安全性高,充分利用社区边角地的位置。建造材料以本土特色材料为宜,如石材、木材和竹子。• • • • 道路与流水设计:房地产社区根据人车分流理念组织交通。开放空间布置:应系统布置城市、片区、社区广场。

围栏与隔断建设:使用本土材料如石材、木材或砖块打造不同类型的空间隔断。

标志物设计:利用本地文化题材创作社区雕塑,将以雕塑为中心的小空间打造成为居民日常活动中心。

图26:优质城乡社区空间

乡村社区 •

小节点塑造:乡村社区的小节点可与村内大树和风水塘结合,也可以结合农村本地材质和地形塑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共空间。• 道路设计与山坑水利用:乡村道路应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以渗水性材料作为铺地材料,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综合利用天然水道和水体。• 围栏建设:可使用乡村本土材料来建造围栏,将溪流和村庄进行自然的隔离,既保护村庄的安全,也增添乡村景观色彩。

• 乡村中心塑造:应利用村庄榕树、宗祠等传统空间打造核心景观,构建乡村民众心理标识,增强认同感。

图27:优质城乡社区空间

(4)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供给体系

城市社区 •

社区道路建设。以社区绿道为主要载体,完善社区慢行交通系统。完善交通设施,减少机动车对步行的影响,提高步行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感。

乡村社区 • • 社区道路建设。提高市域公路网密度,提高乡村社区的可达性;推进市域绿道建设。

市政设施建设。通过人畜分离、雨污分流、垃圾分拣和路无浮土、墙无残壁的“三分两无”优化村庄环境;建立符合本村经济条件的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

(5)保护传统文化,营造地方感

城市社区 • 保护历史建筑,增强城镇本地居民的归属感,对代表本地文化和历史传承的建筑要加强保护;在旧城区的改造中,应注意保留传统街道。• 地方节庆属于地方文化的重要部分,应对节庆内涵进行挖掘,通过节庆活动增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对优秀民间艺术如禾楼舞、石艺和手指画等要注重延续。

图28:传统文化节庆

乡村社区 • 社区建设应注意村落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保护好山塘、水塘、风水塘、河流和山脉等自然要素;可改造宗祠、宗祠前广场等传统空间作为村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村内建筑的建设应尊重本土模式,将锅耳墙、广船脊等建筑符号融入建筑、景观设计。延续农村的传统节日与活动,增强村民归属感。

六、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是人居环境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是政府发动、群众参与下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行为。在认识论上是“城市即人民”,群众是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互动的主体和纽带。在方法论上是发扬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传统,建立一套动员——激励——保障政策,通过社会组织的建设使群众自觉的参与到美好环境建设,通过美好环境的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

1、行动纲要的框架

云浮市从2010年就提出了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成为落实《云浮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纲领,2011年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的若干意见》,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动框架体系:(1)工作目标

让发展惠及群众。

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要求。通过开展宜居城市建设,改善城乡公共服务状况,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让生态促进经济。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低碳经济,通过良好生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

让服务覆盖城乡。

缩少城乡差距,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学校和医院改造,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饮水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小额贷款等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参与铸就和谐。

通过建立市筹划、县统筹、镇组织、村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凝聚民智,树立云浮人新风貌,不断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文明市民与文明城市的共同成长,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2)工作原则

群众参与为核心。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社会互动,以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的程度评判各项工作,让群众在参与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培育精神为根本。

培育“自律自强、互信互助、共建共管”的精神和社会价值体系,激发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城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文明市民与文明城市共同成长。

奖励优秀为动力。

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程度较高的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让其优先选择“以奖代补”项目,“以奖代补”项目资金优先支持,以调动群众参与和自发推进的积极性。

项目带动为载体。

借助“以奖代补”项目这一载体,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等具体项目的实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部门单位规划、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和群众自发推进的主体精神。

统筹推进为方法。

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为抓手,与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相结合,与实施“十大幸福计划”、“十大发展工程”相结合,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相结合,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3)工作内容

结合自身山水特色,营造宜居城乡环境。• 充分依托云浮亚热带气候优势,引导运用首层架空、建设骑楼、冷巷及天井等传统亚热带建筑物的设计手法,推广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启动“显山露水”工程,推进山水特色城市建设,引导和鼓励市民进行屋顶及阳台绿化美化改造。• • 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带动市民开展健康活动。

完成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以步行及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为依托,科学布局市民活动场所,增设绿色开敞空间。

均等配置优质的公共服务,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以市教育园区建设为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促进公共教育均等化。• 以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为重点,加强县、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改善村(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 加快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加快完善城市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水保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促进循环生态低碳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吸引高素质人才,积极实施能源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等循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

环经济工程,推动石材、不锈钢制品、硫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

借助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 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代拨”政策,激发村(居)民参与热情。

以塑造现代公民为目标,强化群众自我教育,培育“自主、自强、合作”的精神,提高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低碳化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引导低碳化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群众的综合素质。• 通过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良好平台。通过市民评审团、市民调查群、公众论坛等多种公众参与方式,汇聚民智,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 通过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的建设工作,引导有序的村(居)民自治,增强村(居)委的凝聚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2、保障政策

(1)组织保障

成立专门机构,细化各级责任。

各县(市、区)通过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制定配套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各级的责任,切实做到组织到位、分工到位、推进到位。

部门间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规划部门负责指导、组织编制和审查相关的详细规划,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发改部门负责相关项目的立项,产业政策制定;国土部门负责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土地等用地手续;建设部门负责房屋的拆迁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管;市财政、税务、监察、审计、农业、社保、环保、林业、文化、城管、公安、金融等相关部门通过积极配合,有效保证了公共缔造行动的开展。

强化绩效考核,形成制度激励。

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行动纲要,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通过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对各相关部门推进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的工作实行绩效考核。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2)群众激励

以分类施策为基础,发动群众参与。

把全市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分为自强村、自助村、基础村三类,在所在镇(街)、建制村、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进行公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以“以奖代补”项目为载体,吸引群众参与。

通过“以奖代补”制度设计鼓励群众参与积极性,从部门资金统筹、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扩充“以奖代补”资金来源。

以培训提高为切入,引导群众参与。

以市、各县(市、区)委党校为主阵地,分级开展专题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通过组织现场参观学习和谐宜居村建设等方式,以生动事例和事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年度考评为手段,激励群众参与。

制定年度考核标准,每年年底对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的群众参与度进行考核。,提升农村整体管理水平。

3、相关政策

• 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的通知 • 中共云浮市委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的若干意见 • 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云浮市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 “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协调委员会的通知 • 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 “以奖代补”项目操作指引》的通知 • 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基础分类评定细则的通知 • 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篇6:云浮新港发展状况分析

云浮市2006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案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78件,受理65件,占申请总数的83%;不予受理13件,占16.7%。案件主要涉及林权、土地权属、公安、工伤、交通、计生、劳动保障、信访、环保等十多个类别。以林权、土地权属、公安、劳动保障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数的30.8%、16.7%、16.7%、14%。在申请人类别中,申请人为公民的61件,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17件,分别占申请总数的78.2%、21.8%。被申请人为县级政府的37件,占47.4%,县级政府部门32件,占41%。在受理的案件中,已审结50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4%,其中维持38件,占审结总数的76%,撤销8件,占16%。与2005相比,案件数量增加,由65件增加到78件,同比增加20%;撤销率下降,由原来的29%下降为16%。

2、全市发生行政诉讼案件39件,其中县级政府应诉19件,占总数的48.7%。复议后应诉27件,占69%。已审结31 件,维持18件,占58%,撤销4件,占12.9%。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件,增加34%。

二、承办案件中遇到的问题

1、复议应诉案件数量及类别增多,案情复杂。新增信访、安监、人事任命、供电、规划许可等复议案件及新增税务、工商、供电等诉讼案件。全年以山林权属、土地权属、公安行政处罚、劳动保障争议案件比例居高。山林权属纠纷案件在化解群众纠纷,防止争议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办案方式及提高案件质量。

2、土地登记发证案件,涉及发证程序、复议期限等问题,案情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劳动保障复议案件有增多趋势,被申请人主要为县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

3、群众对复议法的认识不够。申请人申请复议时仍然不了解申请的条件,如申请人不携带身份证明、受托人没有委托书、超过申请期限等,畅通复议渠道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一篇:历届高考满分议论文选读下一篇:运动会广播员怎么选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