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他们更快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巩固习得。但在具体应用中,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发挥出思维导图的功效。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仅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初中数学教学分析论文 篇1: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摘   要]在新课标视域下,我国教学工作的重心已经从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文章研究的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贯彻情况。以介绍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在培养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优化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分析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近些年来教育行业提出的全新的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压力时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中,拥有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掌握自学能力来培养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敏感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积极作用

1.帮助学生快速发展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联系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学生仅仅是拥有理论知识而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很容易与整个社会脱节,知识无法灵活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中那种只重视应试能力而忽视实践能力的现象,让学生的理论实施与实践能力之间保持协调,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初段阶段的数学科目学习过程中,如果仅重视应试能力,那么初中生就无法了解知识点的深层次含义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知识的掌握变得十分虚浮,数学科目的学习变得非常困难。按照核心素养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初中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全面,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时,这种扎实的基本功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2.是推行教学概念的必要前提

虽然大家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从国际方面来看,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教学资源不平衡以及学生基数大等特点,核心素养的推行非常缓慢。因此,想要加快核心素养理念的普及程度,就要想办法加快教学体制的改革工作,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学工作的主旋律。要通过大力的宣传以及长期的试点工作证明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教育活动全面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靠拢的强大惯性,反过来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进度。这种良性的循环无论是对于体制的改革还是核心素养理念的普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1.课堂气氛沉闷

数学科目中的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想要学好数学,初中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听课还是解题,都需要依照严谨的逻辑一步步推导出最后的结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也会按照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在进行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推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初中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一般都会禁止他们打断自己的演算,这样虽然保证了教学的進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原本就有些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更加乏味。在这种气氛下,初中生很难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听课的效果不够理想,事倍功半。

2.学生利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数学是一门应用类的学科,该科目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初中生的视角出发,这些复杂的运算定理以及公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不大,掌握这些知识的用途也仅仅是帮助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对数学知识过于功利化的认知会将初中生引上错误的学习道路。想要记住这些知识只能通过机械性的记忆,效率不高。由于无法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因此会对初中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旦面对数学问题,比如说计算商品打折金额,或者是计算数列平均数等,就会变得非常紧张,对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很大的障碍。

三、初中数学课堂与核心素养理念的具体结合方式

1.以提高核心素养理念进行备课活动

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课程的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对于教学互动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想要做好这一工作,就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桎梏,从宏观层面来审视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的核心素养理念,在备课的时候按照“如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思路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方面,教师要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对与该知识点存在关联的其他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同时对于该知识点的前置内容进行串联,在横向上与纵向上做到“由点及面”的知识网络构建。另一方面,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尽可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延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这里以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作为例子,此节内容是“代数学”知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结构十分复杂,而且综合性很强,是初中部分第三学习阶段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中考的热门考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先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整理出该知识点的前置内容,也就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以此为基础通过案例的拓展以及充分的引导让初中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联。教师还要以此为基础就“一元二次方式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高初中生掌握该知识的速度。

2.按照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往往并不注重课堂的引导,都是直接进入主题。这种授课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十分友好,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巧妙的引导以及启发让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领略数学之美,在不知不觉中将一个个枯燥的数学公式转变为可以灵活使用的小工具,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增加初中生的自信心,进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想要完成这样的转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灵活设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

比如,在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的结构特点设计一个“情境导学+活动研学”的教学流程。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传统的寓言故事《乌鸦喝水》来创设情境,并且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乌鸦口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柱形的容器,里面有5厘米深的水,周围有一些体积相同的石子,每放入一枚石子,水面会升高0.3厘米,如果投入了X枚石子,那么容器中水的深度Y怎样表示?借助这个简单的例题推导出“Y是X的正比例函数”这一结论,并且以此为基础来总结正比例函数的其他内容,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增减性以及实际应用等。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乌鸦喝水”的这种含有一次函数概念的实例,比如说现实生活中衡量成年人体重的标准、登山的时候气温与海拔的关系等。通过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模式,让初中生自觉地运用有关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提升核心素养有不小的帮助作用。

3.在核心素养框架下优化思维方式

数学核心素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数学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介绍以及算法的使用,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并不关注。这样一来,初中生就无法培养其数学思维,使自己的思想缺乏逻辑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使用归纳、类比以及演绎等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里以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一节为例,本节的难点在于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以及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巧妙运用归纳以及演绎等教学方式,在介绍反比例函数相关内容之前,先通过复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等知识来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用这种对于前置知识点的复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初中生对于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从形式上分析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结构,并且引入一个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比如,在体育课进行百米跑测试,在测试中找到时间与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多方位的引导来启发初中生的思维,以达到锻炼其逻辑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是新课标视域下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教师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提高其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的兴趣,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吕世虎, 吴振英.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体系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7(9):14-19.

[2]  李霞.核心素养在数学“翻转课堂”中的落实[J].教育评论, 2017(10):153-155.

[3]  黄红成.“想象”数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主张[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7(11):52-55.

(责任编辑     黄诺依)

作者:王建华

初中数学教学分析论文 篇2:

逻辑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摘  要:在初中数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他们更快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巩固习得。但在具体应用中,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发挥出思维导图的功效。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逻辑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具体运用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较小学而言,更加深奥,更加抽象,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以理解。而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形工具,使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分析、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的内动力,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预习引导中的应用

预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大概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听课的重点。但很多时候,学生在预习时,对内容预习不到位,没有理清教学内容整体的思路,预习的效果不理想。而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预习,学生会对教师讲述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快速而准确地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五四制鲁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一节“有理数”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引导学生以“有理数”作为中心关键词,然后以“正数”、“负数”、“自然数”作为第一层分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以此构建出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预习,促使学生根据理论结合问题进行思考,能帮助他们快速把握数学知识的体系结构,明确预习的目标,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发现他们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授课时针对性给予讲解,能使学生预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在板书书写中的应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会涉及到诸多的理论,教师一般在讲解时,往往会运用例题来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做题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也比较实用,但学生往往会抓不住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无法快速掌握教师拓展补充的内容,从而影响到他们听课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板书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书写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

例如,在教学五四制鲁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内容时,因为本章涉及到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以及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计算,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极易就爱你这些计算方式弄混淆。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利用这些关键词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网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在复习巩固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而言,复习巩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并构建自身的额数学知识体系,同时这样还能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人的记忆率在一天后会剩余36%,而一周后则只剩余13%了。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可以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巧妙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节或单元的复习,通过引导学生自我总结、会议并思考,能促使他们理清整个章节的脉络,照出整个章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理清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教室就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复习讲解,提高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教学完五四制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思考,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巩固,会在显著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帮助他们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总体把握并融汇贯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帮助他们构建自身的数学只是网络,并有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在预习阶段、课堂教学环节以及复习巩固阶段巧妙应用思维导图,发挥出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洪娣,张玲玉,张文青.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思考[J].中外交流,2019,000(004):395-395.

[2]  石强盛.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03):274-274.

作者:王芹

初中数学教学分析论文 篇3:

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摘要】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要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导学法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加入课堂的学习中,自主学习和探究,在不断的探索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效率更高。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 分析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向学生讲授知识,而学生只负责接受知识,对课堂学习往往没有参与感,对课堂老师讲解的知识接收效果并不好。而问题导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起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仅对知识理解,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理念。

一、问题导学法的概念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堂的开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学法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构建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使学习效率更高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面临的问题和老师设置的情景,有目的地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知识,学会知识。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实行后,学生们不仅能够高效的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更学会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比课本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不能只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学生们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这也是问题导学法的目的之一。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以问题的形式开始

在新课程学习之前,老师先对要讲授的一节的知识进行研究,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去自主探索。但是这些问题要富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们才会想要去探究。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高效的理解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学习三角形中“正弦和余弦”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问题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一个人沿着某个斜坡向上走了19米以后,他的位置升高了8米,如果他沿着斜坡再向上走7米,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多少米?并且他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多少米?”,教师这一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角是锐角的情况下,怎样确定这个锐角的对边比值、邻边及斜边的比值,从而根据定义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与余弦的值。由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进行成果展示

在进行问题探究后,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思考、提问、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想法比较独特,会有一些不太合乎实际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这样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先表扬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慢慢把學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引导。鼓励学生去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能够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学生喜欢学习,乐在其中,快乐的学习。每个人都会犯错,要允许学生犯错,理解学生,但同时也要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学生,给出自己的评价和鼓励。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时,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节时,让大家合作探究的问题“不同的图形旋转后会是什么物体”后,开始让大家展示自己的答案,老师首先要对同学们进行鼓励,站起来回答的同学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先要表扬学生的勇气和想象力,之后可以再问别的同学是否有不同的意见,然后把大家的答案进行汇总,告诉同学正确的答案。鼓励和表扬能让学生大胆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要容许学生犯错,然后进行正确的引导。

3.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

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之后,就需要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了。学生们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后,对所学知识必定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时候老师还是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在同学们总结之后,老师可以再进行补充,让学生们总结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总结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在带大家用问题导学法解决完“弧长和扇形面积”这一节的问题,并展示大家的答案后,开始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进行总结,然后在同学们总结的基础上,缺少的地方进行补充,对总结得很完善的同学要进行表扬。

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打开了新思路,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问题导学法着重于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以后学习难度更高的数学打基础。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讨和完善。在问题导学法中学会的数学思维,不仅仅有利于数学科目的知识学习,还可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对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59-60.

[2]吴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60-161.

[3]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109.

作者:唐海良

上一篇:民族乐器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中职语文教学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