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络教育的再次理解,深入把握其内涵,并着重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资源的配置、网络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师资培训等,以此为今后相应对策的研究提供依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篇1:

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成立

日前,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在北京举办成立大会。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建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其成立的宗旨是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中小学网络教育健康发展。希望在研究中小学网络教育现状、经验和问题,研发和推荐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优质资源,推广中小学网络教育优秀研究成果,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篇2:

中小学网络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络教育的再次理解,深入把握其内涵,并着重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资源的配置、网络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师资培训等,以此为今后相应对策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网络教育;探究

Exploration on the Problem of Middle&Primay School Online Education

Chen Jun

(NO.1 Middle School of ChangLe,Changle262400,China)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引入教育领域使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网络教育成为一种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的新型教育形式。正如互联网先生约翰•钱伯斯在世纪之交的预言“下一个进军Internet的强大杀手就是网络教育”,时至今日,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和推进对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整个民族未来教育的发展水平,对参与国际竞争、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教育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网络教育的含义

早在2003年底,上海师范大学赵金波、黎加厚老师通过对“网络教育”概念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及目前网络发展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师生借助网络环境,利用面授教育与非面授教育的形式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主要教学手段,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交互式网络化的教育方式。

(二)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构造,即主要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意识等。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的)。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其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教育之于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的网络教育是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空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原则,以“四大学习支柱” 为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中小学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组织形态,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应用形态,一种是以独立的远程教与学为主的中小学网校形式,一种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原有的教育观念。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困扰下,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是考试分数,导致很多学校虽然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甚至建立了校园网,但并未起到应有的效用,要么闲置,要么另作他用。2004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我国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

(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随着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网上资源似乎很丰富,但很多网站的内容彼此重复或覆盖面窄,而且内容单调,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网站主要存在五种形式:百科全书式网站、中小学学校网站、儿童娱乐网站、父母教师网站和商业网站。通过对各个网校网站的拜访,综合来看,许多网校只是把书本、教科书搬到网上去,并没有体现网络教育的交互式等优点;一些中小学学校的网站则似乎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工具,内容大多为学校介绍、获奖情况、园丁风采、校园新闻之类,甚至有些网站还处于建设之中,并未为学生查找学习资料提供多少帮助。在商业网校中,试题库屡见不鲜,在线学习或同步教室则是“电子教案”。同时,很多中小学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有路无车无货”,致使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开发、研制网上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

(三)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投入问题

网络教育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1998年美国投入510亿美元,旨在使每一位美国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其中,大约有20亿美元专门作为公立学校建设网络教育系统的额外资助,学校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则由国家全部包下来。法国政府2000年拨款5亿法郎作为支持基金,用于全国小学配备电脑,为上网创造条件。而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投资的主体不明确,中央政府的财力难以覆盖,地方政府财政力不从心。因此很多学校的硬件配备都是靠学校挤出来的,且规模有限。

(四)技术支持系统的建立问题

即使具备了高速宽带的网络条件和基本的基础设施,在实践中也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广大的教师和学习者参与进网络教育中,必须有一套网络教学和网上学习的技术支持工具,如网络教育平台。一个完整的网络教育平台应该有望上课堂开发工具、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这些问题的存在,延缓了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及时得以解决,我国的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将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剑光,杜杰.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现状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徐建一.网络教育: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J].网络教育研究.在线电子杂志

作者简介:

陈军,男,1973年2月生人,中学一级老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潍坊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手。

作者:陈 军

中小学网络教育论文 篇3:

中小学网络教育之我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中小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网络教育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育;思想观念;传统课堂教育;综合性人才转变

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信息网络化来体现的。信息网络化正迅猛地向前发展,其发展趋势将引发人类教育的深刻革命。使人类构筑以主动性学习、个性化教育为特征的终生教育体系成为可能,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何课程。许多国家正在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能够满足人们在学习上不同需求的特点,对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进行逐步改善,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辟和扩大教育的渠道。网络教育为不同年龄人群学习带来了希望。

然而,我国中小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如何呢?学生上网人数占上网人群的1/5强,但据《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而美国学生上网在干什么呢?据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的调查表明:在美国67%的儿童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或使用BBS,48%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开展研究和创造性的活动,46%的儿童下载网上资料。数据表明,美国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以及做研究工作和创造性的工作。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与网络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

那么,我们的网络教育现状又如何呢?首先,现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在此环境下,学生上网往往被认为是“玩物丧志”,浪费时间。学校也不敢轻易尝试,怕影响了升学率,砸了牌子。况且,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填鸭式”的教育,导致丧失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更何况是上网学习了。其次,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教学兼有的综合性人才,存在着教学与技术脱节的问题。各学科知名老师不懂计算机知识,懂计算机知识的老师又对各教学科的知识缺乏了解,造成教师对网络教育认识不足,制约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第三,我国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大多数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的简单延伸,在网上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同步远程教育)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阅读(异步远程教育)。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试问一下,以孩子的天性和目前教育的情况,有哪一个中小学生愿意回家后再去另一所学校上课?最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影响到网络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市区中小学,无论在师资上还是资金上都有较大的优越性,校园网发展较快。而对于仍处于相对贫困的县乡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相对滞后。

那是不是干脆就不搞网络教育了呢?肯定不行。我们不能不承认网络教育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好处。而且这又是一次源于西方的科技革命,我们一定要自觉的迎接挑战,不能再与西方先进国家的水平越拉越远。那我们究竟应该干些什么呢?第一,江主席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高瞻远瞩地提出:“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份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是有一定优越性的,但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做法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不是由老师灌输而得到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而得到的。第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观念的转变使得中小学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丰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教师要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教师这个角色的功能,就要求他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懂得计算机的操作,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思考、总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师还要懂得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潜力,再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不以培养高分的学生为最终目的,而以培养高素质、有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自身优点和潜力。教师的眼光也不应仅仅限于课堂,还要放眼社会,只有自己的眼界开阔了,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更有用的知识。第三,建立课外活动类网校。此类网络教学并不着眼于利用网络来实现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等等。它的内容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课堂讲义,而是一个个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的项目,学生在参与项目和实际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形成技能。项目的内容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重复,每个项目都由资深的学科专家指导,学生可从中受益匪浅。这类网校不是课堂教育的重复,真正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着眼于培养团体协作和创新精神,最为切近当代素质教育精神。第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相对贫困县乡中小学的资金补助,帮助他们发展校园网,同时,应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21世纪,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更新教育思想,率先进入信息高速公路,以信息化、网络化的先进教育手段,取代旧有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传统模式,实现网络教育,教育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真正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杜兴义:对加强我国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思考,《人民教育》,2000年第10期。

作者:孙 娟

上一篇:民族特性与德育论文下一篇:教育审视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