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生态农业论文

2022-04-21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不尽人意。基于此点,文章从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应对举措。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建设生态农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建设生态农业论文 篇1:

论发展生态农业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详实的资料分析论证并指明从建设生态农业角度出发,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出了加大生态农业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1 生态农业概述

1.1 生态农业的含义

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 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 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是旨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1.2 生态农业的特点、内容及类型

生态农业具有生产率高、稳定持续、综合性、有机性和效益性特点。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调整农业生态结构;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循环转化率; 保护并合理利用与增值自然资源; 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扩大绿色植被面积, 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前, 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类型有: ①农村立体结构; ②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 ③农渔禽水生生态系统; ④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 ⑤污水自净工程系统; ⑥山区综合开发的复合生态系统: ⑦庭园经济生态系统; ⑧多功能农工联营生态系统; ⑨物质和能量多层利用系统等。

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2.1 美国模式

在美国目前已有两万多个生态农场遍布全国各地,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应用现代农业机械、作物新品种、现代的良好牲畜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技术以及先进的有机废物和作物秸秆的管理技术。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为基础的轮作, 通常豆科作物占总面积的30%~50%, 轮作形式与30~50 年代的轮作制相似。绝大多数生态农场不用有壁犁耕作, 通常使用凿形或圆盘形装置浅耕, 只是将土壤混合一下, 但不把土壤翻转过来。采用梯田、带状或等高作业等方式保持土壤免受侵蚀。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豆科固氮、牲畜粪便和作物秸秆, 只是对特别需氮的作物有限度地用一点化肥。农田杂草主要通过轮作、耕作和中耕除草来控制, 极少用除草剂。病虫害主要通过轮作和保护天敌控制。

2.2 菲律宾模式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 近几年来, 菲律宾的生态农业有了蓬勃的发展, 既有中型规模的生态农场, 也有小规模的家庭生态农场。按其生产结构来分, 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畜牧业与种植业结合型; ②畜牧业、渔业与种植业结合型; ③渔业与畜牧业结合型; ④畜牧业与果蔬种植业结合型; ⑤渔业与果蔬种植业结合型; ⑥渔业与稻田结合型; ⑦旱地农牧渔结合型; ⑧旱地农牧结合型。

2.3 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是一个人口不多, 面积不大, 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近十多年来, 农业生产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被称为“欧洲的厨房”。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摸索, 以色列找到了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农业发展道路, 并建立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即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农业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条。①因地制宜的发展, 特别强调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水,把不利自然条件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充分发挥和利用; ②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配合, 努力做到了农业发展以科学为基础; ③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以色列特别重视生产的计划性, 努力控制过剩生产。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经过它的初级和初步发展阶段,正在向着新的阶段, 向着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农业的初级( 生态农业农户、村、乡) 阶段是从70 年代末开始的。起初是建设了一批生态农户和生态农场。在开始阶段往往把沼气当作必不可少的环节。那是因为一方面沼气作为分解者环节在生态食物链中具有特殊意义; 另一方面, 人们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够, 认为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技术”为核心。其实, 生态农业固然注意某些食物链良性循环中的枢纽技术或者“接口技术”, 因为这些技术环节往往是激活整个系统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但是, 生态农业更重视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 根据当地资源特点, 按照高产、优质、低耗、低成本、低外部投入、高效率的要求, 合理组织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按照提高系统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组装适宜技术, 达到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正是由于贯彻了这样的原则和方法, 初级阶段所建立的遍及全国的生态农业乡、村、农户, 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1994 年底开始, 在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文件提倡生态农业的基础上, 由当时的国家计委, 科委, 农业部, 财政部,林业部等7 个部委共同组织领导了包括分布在全国各省50 县的“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项目。从此中国生态农业进入了一个以县为单位, 进行有计划地整体建设的新阶段。所有的县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生态农业区划, 按照不同地区的生态经济条件制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一般都把组织若干项生态系统工程( 一般涉及农、林、牧、渔开发,资源合理利用和再生以及环境保护等) 和建设一批生态农业乡、村、农户结合起来, 明确提出配套技术系统。规划还包括建设生态农业的保证措施。

3.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10 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 多个, 其中有160 多个县级规模、10 多个地( 市) 级规模, 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浙江省萧山市山一村、江苏省泰县沈高乡河横村等7 单位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各地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后粮食总产量增幅15%以上, 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21.40%,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90%, 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8.40%, 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比1990 年水土流失减少49%, 土壤沙化面积减少21%,森林覆盖率增加3.70%。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所显示的无限生命力,将生态农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富裕。

4 发展生态农业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4.1 明确目标, 科学规划是保证, 农民群众自觉行动是前提首先要熟悉目标: 总目标, 用大约50 年的时间, 按类型、分阶段、全面建设生态农业, 从整体上遏制住我国农业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而且使重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使农业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根本改善, 真正把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实现山川秀美。其次要熟悉近期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0 年, 用10 多年时间, 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农业主产区和部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发展,并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生态农业管理体系。以已有的50 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为基础, 分3 批再建设300 个生态农业县, 到2010年使全国生态农业县达到350 个, 并安排10 个地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然后要掌握中期目标: 从2011 年到2030 年分四批再建设600 个生态农业县和60 个生态农业地市, 使全国一半以上的区域实施生态农业。本阶段完成后要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明显改善, 重点地区进入较高水平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以及要明确远期目标: 从2031 年到2050 年, 再分4 批建设1 000 个生态农业县和100 个生态农业地市, 其中每5 年建设250 个生态农业县和25 个生态农业地市。至2050 年在全国75%以上的区域建设生态农业。全国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达到显著改善, 建立起适应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和资源保护体系。

其次要科学规划,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而且随着村镇经济的发展, 大量村镇一方面本身向小城镇演变, 另一方面它们作为纽带联结着现有的城市和乡村。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的联系更加密切, 城乡的差别也逐渐缩小, 城乡在经济上的一体化带动了在社会、生态方面的一体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就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具体说来, 发展生态农业, 应充分面对各种土地资源( 如荒山、荒坡、荒地等) ,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通过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农业, 在城乡整体规划、开发、管理、调控、治理中进一步实现农业的基础功能,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最后变规划为行动, 将规划内容深入民心, 由政府的指导行为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当前, 特别要在对干部和农民进行有关生态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的基础上, 建立经常性的生态农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机制及网络。既要把生态农业教育加入全日制各级教育的内容, 又要把成人教育、农业函授大学、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绿色证书教育以及农林牧渔各部门的业务培训结合进来, 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和指导,普及和深化生态农业教育特别要加强直接与间接增加农田有机肥料技术, 节水节肥增产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促进解决稻草还田的技术措施和手段, 水土保持技术, 农业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等技术的培训推广。

4.2 示范工程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是关键

要研究不同地区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合作化、特别是与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的途径, 示范基地如“持续农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等结合起来, 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加强领导,做好示范作用。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 因为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要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能比较好地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保证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得到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生态型农业是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4.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生态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生态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是和谐农村, 富裕农民, 增强农业后劲的大工程。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为出发点, 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整合的理念, 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大框架来思考、研究和谋划对策。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体讲:

4.3.1 要更新观念。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进一步增强环境就是资源, 环境就是资本,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保护好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3.2 要优化机制。首先要健全领导机制。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领导是关键。其次要完善考核机制。调整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改进考核办法。

4.3.3 要改革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 始终坚持城乡公平原则。

4.3.4 要加强治理。首先要特别重视工业污染的治理。在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同时, 切实解决村村冒烟处处办厂的问题, 坚决淘汰高污染企业, 逐步实现工业集聚。其次要十分关注农业污染的治理。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生态养殖, 减少养殖污染。第三要积极探索生活污染的治理。要紧紧抓住城市周边农村, 经济发达乡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这三个重点, 把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全面纳入“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工程。

4.4 从生态农业“细胞”开始,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现有生态县(市)、乡(镇)、村、户等生态农业“细胞”建设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 不断充实和发展、总结经验、制定推广计划, 争取在最近几年使生态县(市)、乡(镇)、村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有关知识, 使生态农业理念广泛深入人心, 成为广大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的自觉行动。同时提高各级政府及领导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加强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 有组织、有计划地广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对我国生态农业研究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M].北京: 2003.11( 39- 42) .

[2] 温家宝.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2005(12).

[3] 宋洪远.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市场报.

[4] 刘建荣.生态农业发展的伦理诉求[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1).

作者:闫 敏

我国建设生态农业论文 篇2: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及应对举措探寻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不尽人意。基于此点,文章从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

1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极为丰富,人均耕地面积远远高于其它地区,草原面积的占比大,由此使得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从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来看,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如下。

1.1 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可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平原和盆地相对较少。不仅如此,西部地区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气温低、水资源匮乏、年均降雨量小,土地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由于常年干旱,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粮食产量不稳定。同时,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原本就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持续加剧,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建设。

1.2 经济社会问题

西部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区位上的劣势,由此对当地生态农业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使得当地农民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传统农业方面。同时,受人、财、物力等因素的制约,加之西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致使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随之加剧。如此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导致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举步维艰。

1.3 科学技术问题

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西部地区在农业科技的贡献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说明很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未在当地得到应用。究其根本原因是科技成果和各种技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需求不符,甚至严重脱节,虽然应用一些科学技术能够使农作物达到高产的目标,但却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不仅如此,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

2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应对举措

我国西部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当前的建设现状不尽人意。针对这一情况,西部地区可采取如下措施加以应对,以此来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

2.1 改善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撑,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村庄整治,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并将重点放在禽畜养殖业污染治理方面,引入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法,实现禽畜粪便的综合利用。同时,西部地区应在各乡镇、村庄积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减少并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还要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重点放在低产田地的改造上,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水利设施是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对此,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兴建水利灌溉设施,在此基础上加强乡镇村路、通信电力以及新能源等设施的建设,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西部地区想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引入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西部地区可以挑选一些乡镇、村庄作为试点,设置农技推广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农技人员,并使他们深入基层,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加大生态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开展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入户活动,使广大农民对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主动自觉地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运用,扩大生态农业科研成果的普及范围。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支援,安排业内的专家指导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切实提高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效。

2.3 构建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既多且广,如社会、经济等,为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必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

制度保障:西部地区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可将制度保障工作纳入法治化范畴,依据《农业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颁布实施合理可行的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这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金保障: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仅凭制度保障显然是不夠的,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为此,政府财政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统筹整合的方法,将涉农资金合理地投入到生态农业项目当中。与此同时,为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西部地区应及时将一些好的生态农业项目进行申报,借此来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此外,西部地区应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组建农商银行等措施,为当地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 结论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由于受到环境、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建设现状差强人意,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西部地区要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改善当前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在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肖新琼

我国建设生态农业论文 篇3:

论生态文明视阈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摘要: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认识、新价值判断和新的社会实践。农民具备高度的生态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部分农民欠缺应有的生态意识是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重要原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国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民生态意识;农村环境保护

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价值评判与新的社会实践,是建立在对生态危机自觉反思基础之上建构和谐生态关系的文明意识。全国污染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污染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体环境污染的“半壁江山”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中之重。这一局面的形成,究其根源,和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有关。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了能够根本性地扭转农村污染发展的趋势,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一、我国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意识对推动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认知作用、交流作用与组织作用等方面②。生态意识可以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生态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在减少对自然的剥夺时,也就减少了对其他人的剥夺,包括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剥夺与侵占,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且农村人口几乎还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生态意识除了上述的一般性意义外,当前,我国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根据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调查数据,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面源污染,如2010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生态规律所造成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只能够依赖于农民转变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生态化、绿色化的农业生产。这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与素养,养成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物质价值,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与能量。生态环境还具有精神价值,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古代中国人在观察自身周遭的自然万物与了解动物品性的基础上体悟与领会了自然的寓意,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观察与体悟表达出来,从而表达出自己生活状态与情感。如通过作者的“托物言事”、“藉物抒情”,《诗经》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过《诗经》的传播与影响,中华民族逐渐培养出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2]。生态意识不仅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推动民众保护环境,还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精神性价值的认知,培养民众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及对这种欣赏的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农民生态意识,不仅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精神性价值的认知与鉴赏能力、对生态美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

(三)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的在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每一社会成员具备公民美德,农民也不例外。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天生就符合社会规范要求,这些社会美德都是培育、教化的结果。参与社会事务则是培育公民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公民了解到自己参与的社会事务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和意义,熟悉社会事务决策的过程与方式,理解社会事务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影响程度,就能够在分歧的公众意见和建议中寻找到存在的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农民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参与生态保护就是在培育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在培养自身的社会美德。通过学习、了解并且践行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懂得为了公共利益、为了长远利益可以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短期利益。他们能够知晓自己个人微薄的生态保护行动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能够给他人以关怀、关爱,维护生态以换得健康。通过这种参与,锻炼了他们生态价值的表达与诉求能力,培训了自身生态利益的维护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态环境事务做出相应的决策,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成就感,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树立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我国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表现。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在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已显著地树立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农村中,部分农民还没有接受应有的生态教育,他们生态意识还相当欠缺,特别是在个别落后地区,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的盲目进行农业生产,有的还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之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未能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环境的恶化后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虽已日趋严峻,但许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后代人影响的严重性。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后果的严重性,因而他们就不愿意采取有效行动改变自身非生态的行为方式。

2.未能了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对土壤与水体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污染环境只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因此,人们只是预防与治理工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忽视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的预防与治理工作。特别在我国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学知识,他们不知晓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种植物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检测土壤成分的仪器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收成,他们抱持“宁多勿缺”的心态,根据经验施用肥料,结果形成超量施用;同时,部分农民也不能理解降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因果联系,施肥、喷药与降水(灌溉)近乎同时,加剧了有效成分的流失,形成化肥、农药的施用与严重污染之间的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因为没有关注农地降水(灌溉)能够淋溶化肥与农药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利用率,在施用农药与化肥时不合理的增加了农地中的降水,使得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有效成分被淋溶与流失,形成农业污染后,不得不再次增加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形成新的农业污染。农民未能根据土壤营养成分和种植物的营养需求合理地施用肥料与农药,造成化肥与农药超量、不恰当地施用,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3.缺乏交流与沟通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的能力,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作方式。多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开展了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活动。一些农民具备相应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能够依照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安排农业生产。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现代科学知识欠缺,他们不能够理解与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更无法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这些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固守传统农业生产的经验,总认为多施用农药与化肥就可以获得农业丰收。他们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的行为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传统习惯心理的影响。千百年来,我国农民养成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做法。在传统农耕时期,这些习惯做法由于没有使用农药与化肥,不会产生有毒化合物的残留问题,因而农民也就形成了“农业生产没有环境污染后果”的习惯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对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后果的认知,依旧认为农业生产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后果。实际上,当前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迥然的差异。当代农业生产广泛地施用农药与化肥,这些原本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化合物在超出自然的净化能力外,会形成残留物质滞留于土壤、水体与空气中,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当代农业生产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心理依然保持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认知中,没有关注当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欠缺。

2.缺乏应有的科学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够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要。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大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民没有掌握到应有的科学知识,不能够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与一些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水体发黑、变臭,河流中某些鱼类的消失、某些藻类的疯长。农药与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仅影响到施用地的环境,也会损害千里之遥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环境。如果缺乏相关的生态科学的知识,人们就无法将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的状况变化联结起来,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从而关注农药、化肥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后果,并进而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以保护生态环境。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理解这种影响后果的原因,就需要科学知识。我国农村地区科学教育的缺少使得部分农民无法理解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与生态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就不能够树立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

另外,我国农民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由于农业生产的产出较低,许多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年轻农民到城市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之中,大部分是接受知识能力较低的年龄偏大的农民。这些农民囿于原先接受的教育层次不高,对现代科学知识缺乏应有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固守习惯方式,不轻易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科学的农业生产,当然,也不太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负面影响。

3.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不畅。生态意识需要通过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实践生态科学知识来加以培养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生态科学知识被动的接受,相反,更应该依靠这些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生态科学知识的实践,不仅检验了知识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实践者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愿望。同样,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实践生态科学知识也能够起到如此的作用。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作用下,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其一,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漠视,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频频出现大规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河流、空气和土壤遭受损害,农民身体健康也遭受损害。但是,农民的生态权益却无法通过相应的保障制度予以保护,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爆发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损害的事实。显然,农民自身权益不能够得到保护,他们就不会关注生态本身的健康问题。实际上民众生态事务参与能力的培养与生态意识的提高正是首先通过维护自身生态权益而取得的。农民生态权益保障机制的缺乏不利于农民维护自身的权益,也不利于通过这种维权、参与行动来培养生态意识;其二,农村环境决策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还不能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对涉及自身生态利益的事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因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事务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认知和激励,从而他们也不会主动地学习、了解生态科学知识,培育自身的生态意识。可以说,哪里的农民有畅通的渠道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哪里的农民就具备较强的生态意识,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农民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就无法真正地关心环境的状况,树立良好生态意识。

三、多元协同: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各种环境政策均有相关规则涉及到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如《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3日)第十部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国发〔2005〕39号)第三十二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环境宣传纲要》、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态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但是,总体而言,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说明农民的生态意识还有一定的缺陷,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生态素养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环境教育法》,专门章节设置农民环境教育制度。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包含一些关于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规则的刚性不强、不成体系。我国环境教育规则大多以环境政策的名义出现,基于政策本身的灵活性与弹性,环境教育规则的落实在地方层面大打折扣,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实施过,关于环境教育的规则仍然被搁置在书面上、文件中。另外,农民环境教育制度不完整,没有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环境教育公共服务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不能够形成制度的合力。因此,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包括农民环境教育制度在内的环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刚性防范某些地方政府对环境教育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同时,鉴于环境教育、生态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家应该把学习与接受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法律义务予以规定,强制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分阶段接受相应的学习与培训。

(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地培育农民生态意识。我国环境教育规则的失灵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肇因就是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环境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还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如教育经费和必要的设施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因此,在建立与健全环境教育制度的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机制。一些地方政府在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时,方式僵硬、呆板,不符合农民的接受模式,因而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传播方式,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也可利用传统的方式,主动到农村的田间、炕头,乃至茶馆等农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用农民听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了的方式传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在传播生态科学知识与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传播的方式,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地对待接受者。江苏省姜堰市首个农村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乡村家园协会在开展农村生态意识教育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协会成员充分利用苏南地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形式宣传生态意识,培养农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 [3]。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四)健全生态保护农民参与制度。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具有多重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些价值值得保护,需要保护。倘若我们感受不到、体会不到这些值得保护的生态价值,要我们去保护生态环境,肯定是困难重重。因此,强化民众生态意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民众被动地接受环境教育,更应该让民众主动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体悟它多样的价值。同时,社会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条件保护民众生态环境相关权益,让民众在参与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成功、成就。如果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很容易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和自己无关的心理。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相关的制度,消除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障碍,使农民可以方便、顺畅地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

四、结论

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有所欠缺。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我国需要建立多元协同的制度体系,共同发挥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切实增强农民生态意识。

注释:

① 2011年6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晓杰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②认知作用指人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认知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及其发生机理;交流作用指民众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传播与交换有关生态环境信息;组织作用指生态意识为社会民众的集体行动提供了相应的目标——保护环境,减少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组织成本和时间,增强了社会成员间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 (2011-06-02)[2012-02-04]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10zkgb/201106/t20110602_211570.htm.

[2] 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44.

[3] 中华环保联合会.建立乡村生态家园协会,引导村民参与环保,共建生态和谐家园——姜堰市创建乡村生态家园协会调研报告[EB/OL].(2011-11-20)[2012-02-04]http://www.jyhb.gov.cn/0/600/60028/0/WebSite/0/308523/0/Show Txt Content.shtml.

责任编辑凌经球

作者:李红梅 胡中华

上一篇: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