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生态农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研究 ——以浙江绍兴吕岙村为例

摘要:乡村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更是人类精神的回归。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地迅速推进,乡村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方式日渐打破了生态平衡,污染加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遭到破坏。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实现乡村振兴,就一定要充分挖掘农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只有把农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才会将其变成“金山银山”,因此,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以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评选工作便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在FAO和我国农业农村部的遴选标准中,格外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活态性、生产性、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与乡村生态宜居紧密相关。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格外注重,这与当前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截至2018年底,我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15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91项,数量可观,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挖掘空间。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宜居建设的主要内涵包括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四个方面。我国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农业伦理思想(“三才思想”、“三宜思想”、“用水五术思想”等),是当前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有益借鉴。从日、韩、英等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浙江绍兴古香榧群为我国15个GIAHS之一,绍兴市专门成立了古香榧保护管理局对此进行保护与开发,建有专门的中国香榧文化博物馆;近年来,吕岙村在生态宜居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论文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一一浙江绍兴吕岙村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该村202位村民进行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吕岙村生态宜居的建设水平为2.3782,处于“一般”等级,表明其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总结了吕岙村近些年来的乡村建设经验,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结合不够,大致包括四个方面:村庄生态保护不足、村庄治理不到位、村庄产业发展不充分、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从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由点到面,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发展的具体路径包括:第一,在今后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一定要充分汲取我国传统农业伦理思想,建立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生态环保机制;第二,以第一产业发展为根本,适度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第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独特乡村风貌;第四,进一步完善乡村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如此方能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与农业文化遗产,提高乡村宜居舒适度,建设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绍兴古香榧群;吕岙村

学科专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一章 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生态宜居的概念和现状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与界定

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

三、乡村生态宜居的概念

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现状

第二章 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生态宜居的内在关联

一、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涵

二、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业伦理挖掘

三、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吕岙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一、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与吕岙村概况

二、吕岙村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满意度调查

三、吕岙村生态宜居的建设状况

四、吕岙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建设的国外借鉴

一、日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二、日韩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发展经验

三、英国乡村集镇建设的历史经验

第五章 遗产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汲取农业伦理思想,建立环境保护机制

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三、注重传统农耕文化,打造特色文明乡村

四、以遗产管理为重点,健全乡村管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学生体育运动实践论文提纲下一篇:环境英语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