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的大关,CPI、PPI等价格指数疲软,尤其PPI连续49个月为负值。我国当前的通货性质是否已经紧缩成为了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关心的话题。本文结合2015年相关经济数据,对与通货性质息息相关的因素予以分析,界定我国当前还未发生实质性的通货紧缩,但存在向通货紧缩发展的趋势和通货紧缩压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通货紧缩形成原因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货紧缩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1:

关于中国“双顺差”的文献梳理

摘要: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应当对近年来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双顺差”的现状、成因、影响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加深对“双顺差”的理解,帮助更好地化解我国“双顺差”现象。

关键词:双顺差;形成原因;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又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深渊;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渐缓,CPI逐渐稳定,但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急需转变。长期以来由于过分追求 GDP 增长,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结构累积了许多问题。在四大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宏观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居高不下的双顺差,带来了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国内流动性过剩、进而推高资产价格等一系列难题,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应当对近年来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本文将通过当前与我国贸易“双顺差”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形成对“双顺差”现象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更好地化解“双顺差”和改善贸易条件。

一、中国贸易“双顺差”形成原因

通过对关于中国贸易“双顺差”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双顺差”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双顺差

大多数学者对国内经济结构储蓄、投资、消费进行研究,得出当前国内经济存在着流动性过剩和资本投入不足共存的现象。这部分高储蓄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进而形成投资,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过剩的生产大量出口到国外,导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同时由于国内储蓄的持续增长,过剩的储蓄转移到境外,进一步夸大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Lemoine(2000)对中国经常项目的构成分析, 指出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部门, 认为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外商在中国投资重新定位的战略使中国的贸易处于巨额顺差, Lemoine将这种情形称为 FDI导向型的贸易扩张。从经济结构失衡的角度来解释 “双顺差” 的确找出了中国经常项目存在的结构问题, 同时也提出了经常项目结构的潜在风险。但是这种解释的对象重点是经常项目顺差, 而不是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同时顺差。

(二)经济政策和体制导致双顺差

多数学者认为外贸鼓励政策,使出口额不断增加, 最终形成经常项目顺差。 余永定(2006)的分析表明, 企业引入外资(特别是直接投资) 但却不进口外国商品而是把外汇换成人民币以购买本国商品直接导致了双顺差结构。 张纪康(1997)对中国国际收支本身的结构做了考察, 指出形成双顺差的首要原因是中国引进外资的迅速增加;持续性原因在于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巨大成功;中国进口量偏低主要是中国长期来实施的进口管制政策所致。王建(2007)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双顺差的影响,特别提出由于以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指标,引进外资和出口成为地区经济程度、对外开放度的主要指标,从而扩大了双顺差。George Lamson(2000)认为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增强进出口商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使出口持续增加和外国资本流入。 孟晓宏(2005)认为中国 “双顺差” 是在特定历史和政策环境下的产物, 人民币低估和严格的资本控制是主要原因。

(三)“创汇”目标驱使双顺差格局形成

王月溪(2003)、吴敬铎等(2004)认为在“创汇” 观念的指导下,由于中国在保持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允许外汇储备增加以实现“创汇”目标, 因此资本项目就有资本的净流入。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并未导致逆差的原因是:外商仅注入外汇资金,中方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而并未用所得外汇进口外国投资品。这个观点与余永定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这里更强调“创汇”目标。

杨柳勇(2002)从国际收支本身的结构出发分析,认为中国提前进入了债权国阶段在于外汇缺口,储蓄缺口和国内外汇管理因素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国际收支结构的综合分析方法, 对国际收支结构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剖析。 张少华(2005)基于金融抑制和发展的视角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由我国业已存在的 “类金融抑制” 环境造成的。不过,虽然分析角度不同, 但张少华对双顺差的分析仍然落脚到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以及 FDI 的引进上。

(四)他国贸易顺差转移导致的贸易顺差

吴晓灵(2007)从中国货币政策出发分析国际收支,得出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对于欧美是出口大于进口,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对于亚洲却是进口大于出口,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再出口的,这说明中国对欧美市场的一部分贸易顺差是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即使中国改变了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者是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都只会引起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布局的变化,而不可能改变亚洲新兴国家对欧美市场总体贸易顺差这样一个大的格局。除非欧美市场允许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更多的高端产品。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的影响

自余永定(2002)明确提出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存在问题开始,大量学者对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期,杨柳勇(2002)也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因为中国的“双顺差”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等相联系的,所以“双顺差”在给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经济产生了许多的消极影响。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正效应

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主要的正效应表现在外汇储备的增加、提升国家信誉和降低风险等方面。卜爱华(2005)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带來的外汇储备增加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邱彦涛,吴春远(2009)则指出国际收支“双顺差”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王兵(2009)认为“双顺差”有利于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余小雨(2011)则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持续顺差意味着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

王健(2006)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入世后,“双顺差”的双刃剑作用日益突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当中,可以总结出“双顺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弊端:

1.对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在汇率方面,钟伟(2003)指出如果汇率稳定是目标,那么持续的“双顺差”将使得汇率稳定受到困扰。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最直接影响是使得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巴劲松(2000)指出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生变量,这可能会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负担。余永定(2006)通过对中国的资本流入进行分析,指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项目的顺差造成的,并认为这种模式下的外汇储备增加是不合理的, 实际是是把自己的资源借给别国使用。王军(2007)则直接表示长期国际收支顺差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2.对货币供给和物价稳定的影响

George Lamson(2000)通过研究中国1997-1999年通货紧缩期间的相关数据,发现因国际收支顺差而增加的大量基础货币会通过国内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彭兴韵、姚枝仲(2004)分别从不同角度强调外汇占款发行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一种渠道,认为在双顺差的情形下,正常的外汇流入会直接释放出大量人民币。余永定(2006)指出因“双顺差”所增加外汇储备必将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贺力平(2007)认为在非通货紧缩时期,“双顺差”无疑将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3.对货币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邓立和张坤(2007)指出“双顺差”不但会引发外汇储备超常增长,还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从未引发剧烈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生蕾(2007)认为大量积累的国际收支顺差将直接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唐建伟(2007)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一系列消极后果。

4.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

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扭曲的国际间资源配置。Macfarlane(1998)提出中国大量国际储备的积累意味着将本国资源借给进口国以供其超支消费。庄芮(2000)认为持续“双顺差”说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存在国内资金使用效率低、浪费大等问题。余永定(2010)指出,在资源配置方面,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在一定程上反映了货币紧缩政策的无效性和对资源配置的扭曲。赵波(2010)指出外资流入在不同行业内形成了重复配置,这会加剧某些涉外部门生产相对过剩的程度,然而另外一些部门却会因资源缺乏而生产不足。

5.对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Lemoine(2000)强调中国FDI导向型的贸易扩张使国内产业变得相对落后,无法提升中国国内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FDI在地理范围上的集中分布会拉大中国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别。邱彦涛,吴春远等学者(2009)则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并认为“双顺差”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孙恒有和崔华伟(2011)认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外部经济失衡,且持续的顺差不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有较大的理论和政策指导意义。但研究还只是处于定性分析上,定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因此,引入计量的方法来对“双顺差”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应该是该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政策建议

为解决双顺差问题,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余永定(2006)认为,为降低外汇储备,政府可以增加当前支出以及削减税收以降低政府储蓄。从萍(2011)认为,应该逐步完善汇改后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汇率制度变得有弹性,有利于遏制资本大规模单边流動,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毕海霞,胡继成(2010)补充道,应放宽外汇管制,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引导资金合理流出应适当放宽外汇管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另外,随着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与东南亚国家廉价劳动力的愈加丰富,我们应当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以缓解这种加工贸易顺差占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主导的不平衡现象,扩大市场的开放度,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来扭转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江春(2011)基于企业家的视角,在分析了国内双顺差背景下企业所承担的压力与责任后,指出,制度严重压抑了国内企业家精神,阻碍了他们的创新及创业活动。同时“对外开放过度,而对内开放不足”的状况也需要进行制度改变。并且,制度改革及观念都需要重大突破,使私人财产不仅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而且还要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进而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

四、总结

通过对关于我国贸易“双顺差”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对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发展。多数学者从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政策体制、“创汇”目标和他国贸易顺差转移四个方面对“双顺差”进行分析。从正负两方面效应对“双顺差”的影响予以论述。最后,从外汇储备、汇率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制和企业家精神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但文献多集中使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利用实证分析的定量研究我国“双顺差”现象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柳勇.中国国际收支的超前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变动趋势和调整方向[J].世界经济,2002,(11) .

[2] 邱彦涛,吴春远.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利弊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 2009,(02).

[3] 王兵.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影响和对策[J].科技信息,2009,(05).

[4] 余小雨.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及对策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 蒲应,李莉.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研究进展[J].浙江金融,2007,(03).

[6] 王健.高额储蓄与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7]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03).

[8]王军.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及纠正措施[J].海南金融,2007,(01).

[9]余永定.从“双顺差”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调整[N].人民日报,2006-08-21.

[10]贺力平.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外汇,2007,(01).

[11]邓立,张坤.我国双顺差剧增成因及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07,(09).

[12]生蕾.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与政策取向[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9).

[13]唐建伟.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J].国际贸易,2007,(05).

[14]余永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关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问题的研究.经济研参考, 2010,(01).

[16]孙恒有,崔华伟.论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负面效应[J].铜陵学院报,2011,(05).

作者:王雪

通货紧缩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2:

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分析

摘 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的大关,CPI、PPI等价格指数疲软,尤其PPI连续49个月为负值。我国当前的通货性质是否已经紧缩成为了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关心的话题。本文结合2015年相关经济数据,对与通货性质息息相关的因素予以分析,界定我国当前还未发生实质性的通货紧缩,但存在向通货紧缩发展的趋势和通货紧缩压力。

关键词:通货紧缩;价格指数;货币供给

一、引言

宏观经济数据持续走弱往往会引发市场对于经济是否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争论,相应的政策建议也是众说纷纭,主要原因在于对通货紧缩概念的理解不同,因此要判断我国未来短期经济趋势,首先要对通货紧缩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采取最严格的三因素论即“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通货紧缩会引致物价的持续下降,且与货币的流通量有关,一般还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来全面分析判断目前的经济形势,

二、通货状况的判断依据

1.从价格指数看:CPI持续走低,PPI连续49个月为负,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物价的普遍、持续下跌是通货紧缩的最终判断标准。

我们分别从物价的下降程度和物价下降的持续时间上来分析我国的通货状况。

首先从下降程度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回落,2015年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只有6.9%。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持续走低,尤其是PPI截止到2016年4月同比增幅已连续49个月为负值,2015年PPI增幅-5.9%是2001年来最低值。CPI同比增幅在2015年1月到达最低值0.8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到2016年4月回升到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也从2010年18.5%下跌至2016年3月的10.5%。国内一般认为CPI连续3个月增长率低于1%即为通货紧缩,照此看法,从CPI上看我国现在处于“1”和“2”的低通胀时代,但2015年1月CPI同比仅增长0.8%,出现了低于1%的情况,因此不能认为没有通缩的压力。

其次从物价下跌持续时间上来看,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设定的临界点为:物价水平连续两年下降即为通货紧缩。由于PPI的变化更能敏感地反映经济景气趋势,因此相比CPI,我们更要警惕PPI的持续下跌上。我国PPI已连续49个月为负值,PPI同比增幅在2015年回落5.9%,创2001年以来最低值。由于国内结构调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债务负担以及国际上面临的较大通货紧缩压力,预计较长时间内中国CPI和PPI会处于较低水平。加之CPI同比增幅还没有转变为负值,而低于1%的时间也只有1个月。因此从持续时间来看,我国通货紧缩还没有实际发生,但CPI和PPI的持续回落,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通货紧缩压力的存在。

2.从货币供应量看:M2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小幅下降,M1/GDP逐年下降,货币供给并不充足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中所考察的美国6次严重的经济紧缩时期都伴随着货币存量的下降。可见判断经济中是否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必须考量经济中的货币量。2010年—2015年我国广义货币M2供给量以13%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但由此判断我国货币供应充足、没有通货紧缩的压力是不准确的,因为我国货币市场中储蓄存款占M2的比例很高,导致货币供应的流动性较低。因此为了更有效的研究真实的货币供给量,本文从以下两个相对量方面加以研究。

自2009年起我国M2供应量的同比增长率呈下降态势,自2011年年末起表现为小幅下降趋势。为更好的反映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必须再结合经济的增速: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而世界上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中大部分M2/GDP约150%,我国在2014年是193%,远超同类型国家。如果根据这一方法,目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货紧缩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与一个国家的融资结构、居民储蓄偏好等有很大关系,且M2中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了资本,直接影响经济现实循环的交易支付货币应是狭义货币(M1),它直接反映当期消费物价水平。因此,本文考察了2007年至2014年我国的M1/GDP指数,发现从2010年开始,M1/GDP逐年下降,到2014年只有0.54。

从日本上世纪90年代通货紧缩以来的经验看,日本央行一直都在想尽办法增加货币供给,但新增的货币大多没有流向支付和交易领域,物价指数因而处于持续低迷状态。我国现在M2增速放缓,M1/GDP逐年下滑,显示出货币供给并不充足。

3.从需求方面来看:消费需求虽然基本保持稳定,但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幅下降,证实了通货紧缩的压力存在的可能性

(1)消费需求

从近十来年的数据看,中国的消费需求大体是比较稳定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拉动往往在5个百分点的水平上下,与整个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联系似乎并不明显,消费需求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深层次的经济体制等原因有关,如社保、住房、医疗预防性储蓄动机甚至是文化传统等短期内难以发生大幅变化的经济变量,这很可能是造成现阶段中国的消费需求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

(2)投资需求

在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的现实情况下,中国投资需求的波动显得较为剧烈。历史经验表明,在各国的各个经济周期中,通胀或通缩与投资需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009年的30%一路下降到2016年的10%,我国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总体也呈下降态势,由2010年3月的18.1%降至2015年12月的5.9%。目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工人下岗人数增加等实体经济现象迅速改变了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企业投资意愿减退,企业家信心指数呈下降趋势、生产性投资减少,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低迷,私人部门债务危机等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减缓,明确地反映出对未来的预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通货紧缩压力的存在。

(3)出口需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境外需求的收缩是比较明显的。在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的复苏速度相对较为稳健,而西欧诸国的复苏速度一直没有提升。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对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速度难以提升的话,中国的出口也难以提升。其次我国人口红利丧失,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形势大不如前,产品大量滞留国内。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走势来看,大宗商品市场2014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跌周期。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全球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弱势。截至2015年11月,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指数(IMF)比上一年同期下跌34.3%,比年初下跌15.1%。国际原材料和进口商品价格的连续、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物价水平构成很大冲击,对货币市场造成很大的通货紧缩压力。

外需疲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弱势等原因,最终导致我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幅度由2012年2月48.3%降到2016年1月的-25.4%,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因此,就总需求方面来看,消费需求虽然基本保持稳定,但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幅均出现大幅下降,说明通货紧缩的压力有存在的可能性。

4.从供给方面: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国内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不同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主要是因为货币供给下降或供给过剩,又或二者共同作用。上文已论证过我国货币供给并不充足,现在来分析供给过剩,更准确地说为结构性过剩。

结构性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三期叠加”阶段出现的一种特定现象。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前期的经济飞速发展、通货膨胀和国有经济的软预算结束,导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特别是传统产业过分扩张,形成了大量过剩生产能力。

全国经济普查显示,目前中国有近500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尤其在工业领域中设备闲置率更是高达40%-50%。这一方面致使产品过多、长期积压,另一方面则造成部分企业产能闲置、开工不足。以钢铁行业为例,根据《2016-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5年的我国钢铁产能近12亿,而同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7%。估计产能的严重过剩将以后钢铁行业的局面更加恶化。

如果未来的这些产能受到最终消费需求的约束,初级和中间产品的价格上涨无法传导到最终产品,供需失衡就会形成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最终引发通货紧缩。可见,内需不足、外需不振导致的产能过剩,是我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5.价格指数低迷,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滑,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增加了通货紧缩的危险性

(1)企业利润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两大需求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凸显了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还导致了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急剧增加。2015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7.9%,产成品存货增长3.3%。同时,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均为负值;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也比上年下降4.5%。2015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个行业下降。其中能源型等产能过剩部门的利润总额下降幅度最为严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74.5%。

(2)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

在中国,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是经济体系内生机制的外在表现,在西方国家一般50%的负债率视为是否过度负债的标准线,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56.2%。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债务余额对GDP的比例在120%-150%之间,排在世界第一位。

根据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企业过度负债会产生通货紧缩效应,同时通货紧缩也会加重企业债务负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不足,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加剧,各企业乃至实体经济债务累积的情况愈加严重,而债务的不断累积反过来又再次放大产能过剩的情况,进而加大了通货收缩的程度。

三、结论

我国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的大关,已经步入“次高速”阶段。根据最严格的通货紧缩定义分析价格指数得出:我国通货紧缩虽然还没有实际发生,但CPI和PPI的持续回落,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通货紧缩压力的存在;同时就货币供应量来看,M1/GDP逐年下降,显示出货币供给并不充足,通货紧缩有发生的可能;然后通过总需求—总供给框架分析得出我国国内供需失衡的现状加剧了通货紧缩的风险;最后以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依据,认为企业利润下滑、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更增加了通货紧缩的危险性;结合当前世界各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通货紧缩压力和经济下行压力都是比较大的。最终认为我国目前虽然未发生实质性的通货紧缩,但面临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和风险,预测我国未来短期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

参考文献:

[1]黄志凌.通货紧缩的争议与实证分析[J].全球化,2015,(5).

[2]宋开.就我国是否已经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的几点分析[J].财政金融,2015,(7)182.

[3]蒋若凡,李菲雅.我国通货收缩的现状、形成机制与对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0-97.

作者简介:王一丁(1992- ),女,汉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崔爽(1990- ),女,汉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王爽(1992- ),女,汉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

作者:王一 丁崔爽 王爽

通货紧缩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3:

从全球视角看通货紧缩

当中国经济学界终于明白通货紧缩可能成为我国经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发现这一现象可能具有某种全球性质的时候,我们的视野自然要越过国界,力求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来理解这一现象。由美国著名的战略投资家加利·西林博士撰写的专著《通货紧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译介到中国来的。

在这部长达29章的著作中,作者首先用详尽的事实和数据雄辩地指出:进入90年代以来,物价下跌是全球经济的主导性趋势。举凡农产品、原料产品、工业制成品,甚至像石油、天然气之类战略性物资,都已陷入全面过剩之中。

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普遍过剩并引致物价全面下跌呢?作者极有眼光地从通货紧缩的对立物──通货膨胀开始分析的进程。在作者看来,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全球经济历史,可以看成是通货膨胀的历史。在这40年中,是一系列的因素共同导致通货膨胀在全球蔓延。

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因素或者已经消失,或者正在弱化:全球军费支出因冷战结束而大规模削减、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和财政赤字普遍下降、各国央行持续不断地进行反通胀斗争、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发达国家不断进行结构性重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全球放松管制、美元持续强势、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人将从举债消费转为储蓄等等,都是其中的荦荦大者。

透过这些扑朔迷离的现象,作者又进一步探寻了通货紧缩的经济基础。在他看来,上述所有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周期以及以科学技术周期为基础的经济运行的长周期。

“通货紧缩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新奇和罕见。事实上……在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现阶段上,通货紧缩是常见的现象。”西林认为:“新技术投资的崛起推动了经济上升波段的形成,如19世纪早期的运河与轮船、19世纪末期的铁路与美国工业革命以及20世纪初期的汽车工业……接下来,这些领域的投资出现过剩并开始衰减,经济增长也随之衰减。对新技术的投资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支持工商业全面快速增长的程度,其结果是形成周期的下降波段。这一阶段,实际上就是旧技术的全面使用与新技术投资大规模兴起之间的间距…… 当今的新技术,如通信、计算机、半导体和生物技术等欣欣向荣,但是,它们还没有强大到自身可以拉动美国经济的地步。”

正是因为作者带着这样厚重的历史感来分析通货紧缩,他才没有像目前的大多数人那样,不加分析地把通货紧缩视为洪水猛兽。相反,在细致地比较分析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几次重要的通货紧缩时期之后,作者得出了通货紧缩有好坏之分的结论。在“好”的通货紧缩情况下,一方面是新的投资领域的不断开发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都归因于新技术的普遍采用)造成了供给的大规模增加,从而导致物价普遍下跌;另一方面,就业的迅速增加和收入的增长(可能是缓慢的),使得这种物价下跌成为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普遍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积极因素。相反,在“坏”的通货紧缩下,由于旧技术以及旧产品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统治地位,一方面投资领域将不断缩小,生产率也很难提高,旧产品大量过剩;另一方面,这种过剩将导致就业的减少和收入的不断下降。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产品过剩以及物价普遍而持续的下跌,将导致人类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这些论说对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探讨积极的对策一定会有新的启示。笔者相信,一切关心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力求迅速适应新形势的投资者、工商界人士、政府官员和理论研究者,都将从本书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上一篇: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论文下一篇:文化市场管理情况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