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体系生物教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论文在分析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教”、“学”共进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提出了点面结合的内容设置原则、主动与被动交互的教学方法、渐进式-回环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教学体系强调教学效果,淡化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系统观、时空观为目的,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多元化教学体系生物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元化教学体系生物教学论文 篇1:

创新模式下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摘 要]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西医结合疗法更是大放异彩。为加强中西医学科发展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突破技术瓶颈,推进中西医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必然。中西医结合实验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同时结合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模式,为今后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模式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开窍药引药上行’机制在胶质母细胞瘤新型耐药逆转剂研发中的应用”(2018RQ56);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一流学科平台构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及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G18DB117);2019年度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一流学科平台构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及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探索”(B3-YX20190304-03)

[作者简介] 周 博(199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19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徐子涵(1998—),女,四川自贡人,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20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孙 铮(1983—),女,山东烟台人,博士,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药方剂学教研室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

目前,关于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的研究主要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课题,而诸多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比较孤立局限,往往以单一学科为着眼点,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缺乏对广泛联系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认识。大多数一线教师中医、西医思维相对独立,教学普遍参照国内固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对新的教育内容缺乏了解,对新的教育理念认识有限,自身专业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各兄弟医学院校所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涉及范围小、学科间系统整合不足,更多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延续与微调。本项研究立足我校实际情况,全面探索新形势下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与创新,全面改革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材配套、实验整合、考评机制,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一、建立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加强中西医结合,需要正确认识中西医并重的基本工作方针,改革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中西医教学体系。中医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医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要求我们改革中医教材和教学内容,加强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西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中西医教学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1],这就导致两种医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根本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为主线,努力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创新领军人才是当前中西医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目前諸多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比较孤立局限,往往以单一学科为着眼点,缺乏对广泛联系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认识,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中西医学科教育的要求。为适应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需要,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和中西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校坚持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创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平台,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探索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继承精华,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突出各学科优势,吸收科技和文明成果,创新并不断改进中西医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紧密结合[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该教学体系的改革包括传统教学的改进和现代化教学的创新两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的改进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主动参与,这种模式承担不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它们都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为目的,因此要根据各自特点“因科施教”。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主题内容相对单一,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独立自主的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将由教师主导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或学教并重为中心。通过数据检索和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盲目走向有目的地探索答案和寻找答案过程的本质。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问题的探索也成为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首次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此后,PBL教学模式逐渐被我国一些医学院校所应用[3]。通过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会查阅文献,了解研究课题的起源、发展和前沿,掌握基本操作的一般规律和实验原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现代化教学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多媒体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实验教学平台基于互联网,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具体、形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校引进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又称灵境技术,由VPL公司的Jaron Lanier于1984年首次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目前VR技术已应用于全身解剖模型、医学图像模拟、康复辅助治疗,甚至一些外科手术的操作训练中。虚拟现实结合手术直播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虚拟现实结合中医实践操作更利于推动中医的发展。在中医诊断教学方面,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建立脉象数据库,然后通过VR仿真技术,使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四诊合参,对今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4]。在针灸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模拟图像上准确定位穴位,了解穴位的定位和经络的循行,为以后的针灸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可以对模拟的人体进行针灸,并通过传感器进行反馈,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针灸手法,提高针灸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5]。同时,将模拟病历输入数据库,建立虚拟病人模型,供学生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并上传诊疗方案,系统给出疾病的“预后”或“疾病演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臨床辨证诊断能力,降低医疗风险。

三、组建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归根结底是建立专业的或具有中西医教育背景的教师队伍。根据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特点,从生理学、病理学、方剂学、药理学等教研室选派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组建中西医结合功能性实验教学小组,选派优秀教师开展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教学。在讲授本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相关的中西医知识、综合医学知识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思维。

合格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经验型”的传授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素养。学科骨干教师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利用多媒体网络获取大量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巧妙地将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中西医结合本科在2016年首次实行“双导师”制,即基础实验教师主要负责基础阶段的学生,附属医院教师主要负责临床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临床技能等方面进行考察,遴选出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双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6]。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科研临床双向提升。

四、建设中西医实验教学平台

我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打造“中医为本,西医为用”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西医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中药方剂学实验教学平台(中药学、方剂学)和西医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机能学、形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时数约占总学时数的30%。构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医与西医相互交融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五、构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教师对学生考试和实验结果的测评,难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起到交流的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发挥对教师教学的监督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深入思考,也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双方的综合素质[7]。学生定期对教师教学的态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和效果等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8]。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该评价体系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起到激发师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促进双方共同提高,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形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平台共享,具有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独立课程。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效果。既继承了中医经验教学理论,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创新。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坚持“以中为本,以西为用”的发展思路,实验教学平台和现代科研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设开放式、现代化、综合性的科研教学平台[9]。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对知识体系的渗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目前,该体系虽然达到基本预期,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中医药传承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相关验证实验还比较少,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尽快丰富和完善。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中西医结合现代化,建设一流的实验平台,实现中医药与科研相结合,需要每一位中西医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促进中国健康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參考文献

[1]石岩,王德山,柴纪严,等.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1):80-81.

[2]唐娟娟.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7):30-32.

[3]吴碧兰,袁长深.我国医学教育PBL教学的过去、现在、将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271-273.

[4]朱顺,王超,霍晓奎,等.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5-8.

[5]许啸虎,郑翠红,刘艳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西医院校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1):74-

77.

[6]吴若霞,马星雨,唐婉斯,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32-33.

[7]李文芹,卢国忠,赵宗志,等.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06-107.

[8]郭生春,张丽芳,李鹏云,等.“三位一体”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26-127.

[9]季旭明,李茂峰,石作荣.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80-381.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Integrated Medicine under the Innovation Model

ZHOU  Bo, XU Zi-han, SUN Zheng

(Institute (College) of Integrated Medicin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Key words: integrated medicin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model

作者:周博 徐子涵 孙铮

多元化教学体系生物教学论文 篇2:

“教”、“学”共进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论文在分析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教”、“学”共进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提出了点面结合的内容设置原则、主动与被动交互的教学方法、渐进式-回环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教学体系强调教学效果,淡化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系统观、时空观为目的,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基础。

关键词: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地学的交叉学科。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环境地学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球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该系统中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实施双语授课,依托国际学术期刊、专业网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与进展,也可以为后期课程积累专业词汇,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学问题研究。环境地学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显示,现有教学体系从“教”与“学”两方面均有不足之处,存在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学过程推进不合理、师资队伍与学科背景不合理、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教学体系设计缺乏“教”与“学”的统筹兼顾。所以,有必要对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梳理,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一、环境地学双语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筛选、层次不清晰。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有侧重环境科学的,也有与自然地理学接近的,各有特色。现有教材一般以地球环境系统的圈层系统为对象,按照圈层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系统的关系[1,2]。有以环境介质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问题等[3,4],也有从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出发,以环境变化的过程研究为重点,综合分析环境变化的区域影响,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5]。在现有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侧重点,加上学时所限,讲解流于表面,导致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但又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偏差。

2.师资队伍配备不到位。交叉课程的特性决定了环境地学的课程内容的复杂性,任课教师除需要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外,地学背景更是不可或缺。同时,还需要具备大气、土壤、海洋、水文等学科背景,因此,形成多学科的教学梯队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双语教学中还存在教师队伍简单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包办所有课程内容的现象,导致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到位,讲课效果不佳的现象。

3.学生学习效果不高。学生语言水平不够,是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在普通高校中比较突出,该类院校中生源基础相对较差,语言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效果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效果导向的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出发,探讨科学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紧扣“教”、“学”双方,从内容、手段、过程、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内容是根本,手段根据内容进行设计,过程与效果紧密结合,过程的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效果的评估又通过反馈途径,促进内容的调整,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如图1)。

1.多层次、点面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所在,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计方向。教学内容选择要有层次,既要涵盖课程的基本内容,又要重点突出,体现特色教学,对热点研究问题进行追踪、讨论,同时满足多个层面的要求。首先,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从地球环境系统入手,依次介绍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重要子系统,体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球环境系统概念,从该系统的形成、圈层分异、演化入手,引入人类活动的影响,阐述人-地交互作用;同时,结合院校特色,形成课程的特色章节,选择特定圈层进行重点讲述;最后,引入热点研究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

以海洋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32学时课程为例,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尽量涵盖地球环境系统的各大圈层,讲述圈层发育、人类活动对圈层的影响,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约占总课时的50%);其次,对海气、陆海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讨论,选择海岸带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影响,讨论近岸环境污染、渔业资源问题等问题,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最后,结合学科前沿,介绍重要的地球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形成“基础-特色-热点”共存、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体系。

2.多方法融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直接与教学效果相关。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教师的讲课技巧、知识背景要求非常高,在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下,常出现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而学生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既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打击教师授课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教师授课上,可以采取讲述式与互动式交替进行,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以讲述式为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PPT、视频等多种手段,配合传统的板书,对一些知识点通过板书方式进行强化。教师上课以引导为主,抛砖引玉,向学生展示研究对象的概貌,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料,鼓励学生搜集各种资料,拓展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过渡到互动式、自主式学习。学生可以就课程内容的任意点进行讨论,设置一定比例讨论课,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讨论中。同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前半段完成讨论课题的选择,课程后半段集中进行讨论。

3.科学、多元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接收度,不分主次、不分重点的“漫灌”式教学过程,会使得学生迷失在庞大的教学内容中,抓不住重点,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文提出渐进式、回环式两种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所谓渐进式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理出课程内容的脉络,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理论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课程内容从地球环境圈层系统的形成开始,依次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智慧圈层,每一部分以介绍圈层的结构、层次、过程为基础,逐步加入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引用各类前沿研究成果辅助教学。所谓回环式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巧妙利用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适时重复,加强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课堂听课之后如果不加以复习,或后续课程中不再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则会很快遗忘。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一些教学内容,由于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多次出现,例如大气环流与风海流,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时,可以对交叉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适当重复,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合理的师资队伍构成。教师队伍组织上,建立教学梯队,由多学科背景、多职称梯度、科研一线教师参与教学。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多具有丰富的课堂经验,主要参与基础内容部分的讲课;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课,结合自身课题,介绍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高职称教师往往兼具教学与科研优势,但各项任务也相对繁重,在课程教学中以质量把关、基础内容授课为主,同时帮助培养青年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此外,根据地球系统的组成,可以在适当环节邀请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以充实课程内容。

5.开放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应整个课程教学体系设置,采取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考核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国内一般院校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讨论、期末考试,分别占10%、20%、20%、50%,期末考试成绩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对课程考核内容进行改革,实行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可增加作业、讨论课比例,降低卷面考试的成绩比例,把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中,尽量改正学生临考复习、突击准备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参照10%、30%、30%(40%)、30%(20%)设置。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作业以两次以上为宜(32学时),作业也可形成难度梯度,包含(基础题+附加题)两个部分,兼顾基础较差的同学,同时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课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中PPT汇报与课程报告两部分,同时考查学生表达与撰写两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多年双语教学的实践,暴露出现有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从教学内容筛选、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配备、教学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在教学体系设计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根本目的。通过该教学体系实施,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课程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与科研工作,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论文研究,为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初步的改革经验,切实发挥环境地学课程的学科地位,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烨.环境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天杰,宁大同,薛纪渝,等.环境地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储金宇.环境地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郑乐平.环境地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5]郑度,谭见安,王五一.环境地学导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桂峰 赵晟 王柳柱

多元化教学体系生物教学论文 篇3: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对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体系进行了反思,介绍了对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动物生物化学 教学 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物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入。这就要求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要随之改革,以满足培养创新型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根据对专业人材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紧紧围绕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的,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1 教学改革的目标

1.1 确立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确定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改目标和“能力素质培养与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教改指导思想。

1.2 确定教改的内容

(1)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依照二十一世纪动物药学和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要求,按照学校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在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改革课程体系框架,更新课程内容,编好和用好新版的教材。

(2)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在教学规模扩大的形势下,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的新思路,真正贯彻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同时坚持不懈的执行以往行之有效的各项教学环节,考试和考核制度要。还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和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完善课件制作,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手段

深化了评价的内容,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而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2 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教学任务重

动物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2 教学内容呆板

目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体系不是从实际应用出发,讲授了太多基础理论内容,对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并没有什么作用。而急需的与实践有关的内容却又安排得太少,这种教学内容体系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3 教学模式陈旧

有些老师由于忽略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起点水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对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不同,造成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脱离,无法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4 师资力量及其水平的制约

由于刚刚毕业不久,个别教师一方面自身实践不足,另一方面现有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制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教师发展和教学水平的发挥。

3 教学改革的内容

3.1 改革教学内容

(1)强化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拟对所开设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进行了重大改进,去掉了原来的几个陈旧或过于简单的实验,进一步增加先进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和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全面补充和刷新教学资源

教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对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保留原来的优秀内容的前提下,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全面补充和刷新教学资源,加强如实验讲义及指导书、教学大纲、试题库、网络课件和授课录像等的建设。

3.2 改革教学手段

(1)完善多媒体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能有机地将声、光、色及动画相结合,因此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很好地解决了静态教学的难题,现已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1]。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Flash 和Authorware等软件,精心制作有个人特色的多媒体课件,显著提高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推动网络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把多媒体课件输送到校园网上,弥补了多媒体教学快节奏的不足,便于学生的复习巩固。教学网站的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方便使用,并且反映课程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发贴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也进行回复。我们的网站不但成为学生喜爱的辅助学习平台,而且成为教师实现启发式、研究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良好场合。

3.3 改革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2]。逐步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将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过渡,提倡教师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①启发式教学,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自己得出结论,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②比喻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恰当地运用一些简单、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某些事物或原理来帮助学生理解, 降低学习难度,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样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记忆了;

③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联系实际生活中一些相关的例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复杂的原理,还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④相互比较法,对生物化学中有共性的、规律性的知识点,可以使用列表、绘图的形式加以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混淆;

⑤课堂讨论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 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 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各抒己见, 互相责疑, 互相启发, 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3.4 改革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促进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革新,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主动学习者,才能全面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3.5 改革考核方法

(1)综合评价学生

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课上的操作能力、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入考核范畴。

(2)考教分离,建设习题库

实行考教分离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3.6 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方法

(1)提高教学研究的内涵

全方位的提高教学研究项目的质量,扩大教学研究项目的范围,开展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等内容思考;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积极参加生物化学教学研讨会,邀请校外知名“生物化学”教师,来我校交流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定期送教师到企业去实习,给学生及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实习空间或实习基地。

(2)注重师资的合理配置与培训

通过课程建设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全体教研室教师资源,整合教学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读研,倡导立项,使教师成为懂得教育规律、运用教学规律的现代研究型的教师。

4 结论

经过课程组老师们多年的建设,本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将继续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工作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 Donald RC,Deborah LB, Kim KM. 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杜,2003:104.

[2] 张庭廷,李恩,刘慧君.《生物化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体会[J].教育科研,2009,3(1):87-99.

作者:肖红波 卢向阳 孙志良 谭 超 苏建明 刘湘新

上一篇:顶岗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论文下一篇:老年喉癌患者临床护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