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独特的行政管理创新。这种创新正是由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孕育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代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行政管理论文 篇1:

探讨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有效策略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提倡全面变革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行政管理的理念、职能、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应该依靠优越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知识经济的管理理念对现代行政管理有着很大的关联,它推动着行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为顺应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行政管理的建设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当前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知识经济;现代行政;优化策略

1.前言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它包括了对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对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来实现。不管是因为国际形势的需要,还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应该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这无形中就要求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型知识和技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路径,从具体的国情动身,着眼于当代经济的进展,将行政管理实现现代化,紧跟当今时代的正题。

2.当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下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管理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符

经济形态不断在变化,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运营模式都要发生改变,行政管理体制也在其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经济的发展更为快速,信息的更新速度更加快,金字塔形状的行政管理机制无形中表现出了工序繁琐,没有人性化等缺点,已经无法适应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金字塔状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非常集中,增加了管理机构处理事务的工作量,相反的不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反而还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完善。

2.2企业相关行政責任中的保障功能降低

对社会进行详细的分工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产物。机械化大工业时代的进一步分工,产生了一批批更加专业的部门。当细分出的部门数量更多时,企业行政管理机制中各部门就会出现相互排挤、分割、各自为政等不良状况,这间接导致了企业行政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整体综合性的减退。各部门之间不主动沟通交流信息,就不存在所谓的信息交换,这就影响了部门之间的各层级的联动机制,让有些部门陷入了重复无关本部门的工作却没有将本部门的职责完成到位,最终造成了各部门之间工作职责的交叉和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整个企业行政职责的发挥,降低了企业的保障功能。

2.3现代行政管理策划方法相对滞后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相关行政部门需要对行政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基础教育,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就可以将知识进行统一的分配和结合,并且通过自上而下的模式,将部门之间的策划和职能明确分工并统一管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产生很多新型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培训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今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无论是从速度还是准备性上都比较高,古老的金字塔形状管理模式将没有办法完成新时代对信息的严格要求,如果还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速度慢、信息不及时、信息因多层传递而失去真实的准确性等诸多问题。

3.知识经济下现代行政管理的优化策略

3.1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需加强管理技术的学习与实践

在当今知识经济下,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注重加强新型管理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新型管理技术的产生给企业在工作和效率上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也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或是效率上都有了更大的要求。要想现代行政管理成功实现现代化,改善这一状况,企业就需要从高层至基层都要加强对新型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实践,特别是针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层领导,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可以在资金和时间上加入投入,侧重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当然,相应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关于新型管理技术的资金财务预算,进而从整体上保证对新技术学习投入成本的管控还要尽量保证提高新型管理技术的使用效率。通过不断的实践,掌握了新型管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改善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果。

3.2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侧重培养创新精神

知识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创新型经济。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行政人员应该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加强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并将学到的创新想法结合实际的工作内容或具体环节中灵活使用。创新,是每一个行政管理部门都需要培养的工作素质。企业行政管理的工作跟普通的工作一样,在实际工作会碰到很多之前没有处理过或者意想之外的问题,这就需要每一个行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听取不同的建议,集中团队的智慧,吸收有用的方法,并且结合知识经济的创新特点,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行政人员可以在工作之余参加关于创新管理的培训课程,学习关于行政管理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培养创新意识打下良好的根基。

3.3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

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和知识都在不断发展,企业的行政管理内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上层领导,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没有办法担任领导的职位。所以,无论是上层的企业领导干部还是基层的行政管理人员,都应该要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时刻关注知识经济给我们的工作、思维、创新带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要密切关注行政管理知识和管理观念之间微妙的变化,通过比较,揣摩出二者的结合点,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从而提高自身对新知识的应用水平。最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新知识的应用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定,找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与其他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讨论,从他们的工作经验中找出最好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自己对所学新知识的应用掌握能力。

3.4企业行政人员要学会应用新技术

知识经济突出的特征不仅是表现在新的知识上,更多的还包含着新的管理技术。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行政方面新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在学习掌握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在工作中做到准确、灵活的运用新技术。比如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管理效率。科技不断在变化,行政管理的工作模式应该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一致,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还包括网络技术等其他多媒体技术都应该充分运用到行政管理的工作当中,目前其他的多媒体技术都没有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借此形势,通过对新技术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在达到掌握其他多媒体技术技能之余,从中提出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而提高新技术总体的使用效率。

4.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知识的普及化,当前形势正在不断调整,现代行政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为社会的改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这双方都并存的社会环境下,企业行政人员要保证服务于社会公共管理事业的同时,需加强对行政管理新技术的掌握和实践,积极储备新知识,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等各方面的学习,掌握现代管理技能,特别是就当前经济形势的扭转能及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的顺应知识经济对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要求。(作者单位: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明飞.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6(10):179-180

[2]翁晓燕.浅谈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J].企业导报.2013,16(1):78-79

[3]王石.浅谈知识经济下的现代行政管理J].企业导报.2011,08(19):54-55

作者:李漫舟

现代行政管理论文 篇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摘 要: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独特的行政管理创新。这种创新正是由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孕育的。

关键词:现代行政管理;传统文化;融合

一、引言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恰是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给下属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 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 李 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2005.

[4] 周建波.儒道墨法与企业经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作者:陈正燕

现代行政管理论文 篇3:

试论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的类型及法律地位

摘要: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本文主要简述了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的类型及其法律地位。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主体;类型;法律地位

1、前言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传统的国家行政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急需政府行政权力对各类事务进行管理协调,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公平与正义。因此,行政应由社会主体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在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是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从立法可以看出,行政主体已不限于国家机关,还包括各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

2、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的类型

2.1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及国务院办事机构。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也称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接受国家的委托,担任国家行政职务,与国家之间形成职务关系。在外部行政管理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以所在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其行为的结果归属于相应的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务员执行职务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但国家行政机关保留对公务员的追偿权,即可以要求有重大过失或故意造成损害的公务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在行政诉讼中,国家公务员既不能作原告,也不能作被告,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根据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只能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通过行政复议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2.2 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2.2.1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包括以下几类:第一,行政机构。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目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主要有内部机构、派出机构、临时机构。第二,企业组织。一般情况下,企业作为行政管理的对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是以相对人的身份出现。但在特定情况下,法律法规也可授权其行使一定行政职能,而成为行政主体。第三,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和从事某种专门技术检验或鉴定的事业单位等,经行政法律、法规的授权可成为行政主体。第四,社会团体。第五,其他组织。

2.2.2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接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社会组织。被委托的组织只能根据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委托必须在法定权限内;必须履行书面委托手续;必须对受委托组织的行为加强监督。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应具备的条件,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在具体实施行政行为时也要遵循一定规则。

3、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3.1 有利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和谐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主要有集权主义、地方分权主义、均权主义、联邦主义四种主要理论。由于中国是一个内部差异性大、情况复杂的大国,国情的复杂决定了政府治理国家的责任和难度都很大,必须严密的科层制政府才能有效的履行管理义务,单一层级政府很难将国家治理好,所以对于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的职能权限的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权限分工等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做到依法执政。

3.2 行政机关的设立有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的设立必须有法律依据,这是所有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规律。没有法律授权的组织是不合法的组织,是不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我国行政管理机构作为一个国家机构其设立应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国务院依法设立。

3.3 有利于明确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

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管理机构应由行政法规规定它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社会组织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当现代行政管理机构作为法律关系主体时,可以是诉讼的原告,也可以是诉讼的被告;当行政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人地位时,只能是行政诉讼的原告,而相对应的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机构是被告,其诉讼范围为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当行政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地位时,就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而相对应的行政相对人就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4、現代行政管理的发展

4.1 行政管理协调化

把行政管理看成是由许多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的、并有一定功能的各种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总体系统。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合理的机构、配备适当的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来组织各项行政活动,要求对行政管理活动作定量的系统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通过分析和评价,选择最优的现代行政管理方案。

4.2 行政决策信息化

行政决策是为履行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而进行的决策活动。行政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需要采取行动的问题,都要依靠行政决策提出解决办法。行政决策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不仅对行政组织内部具有约束力,而且对其管辖范围内一切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都具有约束力。行政决策按层次级别可分为国家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按决策性质可分为战略决策、策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等。行政决策除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层进行决策外,还可设置专门的决策机构,集中一批有广泛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配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专门从事决策研究和政策分析。通过计算机、视听设备、通信设备、事务处理设备等硬件系统,给决策者提供丰富的直觉的信息支持;同时,通过系统分析、运筹学、预测技术、行为科学等技术和方法形成软件系统,给决策者以科学决策方法的全面支持。现代行政决策可采用各种决策分析方法,遵照科学决策程序进行。

4.3 行政事务工作的现代化

机关行政事务工作实质上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更新。建立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线信息处理,是机关管理现代化和自动化的主要方向。

5、结束语

法制是一定民主政治的法律化,是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不准任何人享有法律之上特权的一种原则和制度。国家法律不是只管老百姓,也管国家行政机关。我们现代行政管理中的行政主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学法懂法,率先守法,学会和运用法律武器去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执法的榜样,促进普遍守法和执法原则的贯彻落实,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最高效力、最高权威,保障现代行政管理的实行。

参考文献:

[1]刘子金,杨秀攀.行政主体的再认识[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02.

[2]赵丽娜.行政主体理论探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01.

[3]王亚利.反思与重构:遭遇质疑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02.

作者:张殊钢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优化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