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者卫生知识论文

2022-04-15

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职业卫生服务(OccupationalHealthService,OHS),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措施。2002年WHO/EUR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提出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asicOccupationalHealthService,BOHS)”的概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劳动者卫生知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劳动者卫生知识论文 篇1:

解读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这就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新要求也需要對应全新的措施与模式。职业健康和生产安全是处于生产劳动一线的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只有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权益,才能激发劳动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必须承担职业卫生主体责任,为员工构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本文主要针对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对策;职业病预防

职业卫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和劳动者权益,为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服务的重要工程,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生产经营工作的必然需求。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形成了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直接危害劳动者的健康,因此必须加以预防。

1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职业卫生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健康的重要内容。新职业病危害的不断出现,职业病发病形势日趋严峻,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投入不足,都使得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 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识与认识没有到位,国内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将自身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不会重视职业病的危害。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会相应地降低“门槛”,对职业卫生审查不严格,致使一些没有经过职业病评价的项目开工生产。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明明知道该项目有一定的职业危险,且该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消除危害的措施,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引进,这种状况使得一些地区出现很多没有经过职业病危害控制的项目投入生产,从而导致职业病危害进一步地扩大。

1.2 用人单位刻意回避职业危害

如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能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也没有对职工尤其是对进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常识以及注意职业危害预防以及自我防护。少数企业已知职业危害因素超标严重,而采取岗位轮换、短时间辞退职工的办法,隐瞒职业危害,逃避职业病防治责任。对于受职业危害而发病的职工,用人单位不愿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设置重重障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1.3 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淡漠

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明知工作场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企业配套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将防护设施拆毁,自愿在有毒有害环境中拼命加班加点,以牺牲个人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工效与工资,一旦发病后悔莫及。

1.4 职业卫生工作监管不到位

就像前文所说,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于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不足,相比于学生卫生、食品卫生来说,职业卫生的监督力度显得微乎其微。官方数据表明:我国职业病危害检测覆盖率仅为11%。此外,在监督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时,由于卫生部门自身权力的限制,往往会造成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惩罚力度不足,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等问题,从而致使职业卫生部门在执法时无法做到“有法必依”,严重地削弱了职业卫生部门的公信力。

2 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受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所有企业都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加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于该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其职业卫生的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与健全内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机制,并且要掌握管理制度的每个流程,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每个生产线中的工序与岗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职业病与危害,之后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出属于企业自己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只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够使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

2.2 加强宣传教育

企业要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结合本单位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等的学习,使劳动者认识到身边的职业危害,认识到自己可能会患的职业病及不良作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预防职业危害对人体的伤害,拒绝无防护措施的有害作业。同时,促使企业积极主动提供相應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设施,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健康。

2.3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形象和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除了要舍得在工艺设施上投资,加强工艺改造,减少跑、冒、滴、漏外,更应该关注职工的作业环境。比如通风、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这些必备的设施必须健全,还应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状况;要按照标准对职工配备相应的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用具,督促职工在工作时正确佩戴和使用。职工健康体检检出职业禁忌证、职业相关疾病或职业病时,要将职工调离原岗位。

2.4 加强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及评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卫生机构来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包括上岗前健康检查、离岗健康检查、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健康检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依法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结合实际及时、妥善处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人诊断,做好职业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人的权益。

结束语

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和管理体系,在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健康监护、宣传教育培训和劳动防护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的职业卫生的管理水平,保护员工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敏,李涛,王丹等.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标准解读[J].劳动保护,2006(7):15-18.

[2]吴奇,杨德敏.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对策的概述[J].职业与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3]张恒,黄关麟,王丰.石化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1年第二期.30-32.

[4]邱丽,井夫华,李军,等.职业卫生职能再认识与劳动者健康保障关系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101-102.

作者:王旸 白银涛 王岩

企业劳动者卫生知识论文 篇2:

新医改背景下实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探讨

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职业卫生服务(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 OHS),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措施。2002年WHO/EUR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提出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asic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 BOHS)”的概念。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劳动者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为职业人群提供有效的最广覆盖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应引起广泛关注。2006年,我国卫生部(现卫生计生委)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19个县(区)开展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10—2011年,为继续探索建立我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探索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结合,卫生计生委决定扩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我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政策研究、促进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改善职业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以及社区(小企业)职业卫生模式探索\[5-6\]等方面提供了借鉴路径,但少有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联系。我们拟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本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实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作进一步探讨。

1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必经阶段

职业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不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上只有15%的劳动力人口能够得到职业卫生服务,且主要在工业化国家的大型企业,非正规经济组织、中小企业、私人企业的劳动者以及流动工人、农业工人基本上得不到职业卫生服务。我国目前职业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同样突出,表现在:① 职业卫生服务的供给和可及性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别;② 总体上职业卫生服务存在高需求低供给的矛盾,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低。

1996年,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O“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全球战略建议。为达到“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目标,各国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危害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卫生服务模式,包括起步职业卫生服务(第一阶段)、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第二阶段)、标准职业卫生服务(第三阶段)和全面职业卫生服务(第四阶段)。

起步职业卫生服务是以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及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重点。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则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以社区为单位,围绕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展开相关服务,尽可能地将职业卫生服务带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处。标准职业卫生服务是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全面职业卫生服务则涵盖职业卫生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治疗、护理、环境治理、心理咨询和工程改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大部分区域、行业、企业以及大部分劳动者迫切需要的是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所以,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是我国实现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目标的必经阶段。

2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与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相对应的,主要包括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基础教育等。而基本公共服务是针对人们六项基本权利而产生的,即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和资产形成权等。所谓均等化是与公平密切相关,涵盖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方面,具有层次性、相对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达到公平、高效、群众满意的目标,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宗旨。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宗旨又是为劳动者提供“有尊严的工作”。职业经历是人一生中最长最重要的过程,职业健康也是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卫生服务至少承载了广大劳动者生存权、健康权和工作权等多项基本权利的保障。而为最广泛的劳动力人群提供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是为所有工作场所和所有劳动者提供有效的、最低限度并能够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非正式的企业,其意义是最低要求、最广覆盖;与广大劳动者的最低层次需求相对应,应满足其得到服务的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均等化。

所以,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本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3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是实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由之路

2009年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其重点是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调动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维护人们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随后出台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9\],就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国试点实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实行“基本要求、广泛覆盖、分步实施、梯度前进”的策略,两者一脉相承,互为结合。笔者认为,两者的结合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服务筹资途径一致

公平筹资是实现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筹资应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范畴。对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筹资不仅体现在总体筹资水平,而且还要体现在包括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分类筹资水平;不仅体现政府为实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而逐步增加的投入,还要体现在政府通过购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等方式而给予的补偿。

3.2服务资源可以共享

服务资源的共享包括机构、人员、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在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时,应该把职业卫生服务的相关功能及需求纳入;在农村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时,应增加职业卫生相关内容;在加强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时,应包括居民在职业经历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及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等服务的情况。

3.3服务运行模式相通

首先要完善服务规范和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服务规范是服务的标准,项目管理制度是保障项目运行程序性要求。其次要转变服务模式,与服务对象要有最直接的接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离不开家庭和现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家庭宣传、掌握健康问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现场开展监测评价,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再者要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最后,要鼓励社会力量承担法定的职业卫生职责,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面广量大,政府可以购买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3.4服务评估指标相互补充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其服务筹资、资源、运行模式都有其相通性,对于这些方面进行评估的载体也基本一致,无需另立体系。但是,就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实质内容进行评估的指标,既有别于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又是整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估指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有以下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和体制框架;保障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充足的人力与财政资源;卫生服务体系与广大劳动者保持最直接接触,以工作场所和社区为主;强调宣传和教育,促进建立劳动者从家庭、社区到工作场所积极参与的有效机制。所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是我国实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由之路。

4参考文献

[1]WHO. Global strategy on occupational health for all the way to health at work\[S\].Geneva:WHO,1995.

[2]Ratanen J. Basic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M\].Helsiniki Finland ILO/WHO Committee,2005.

[3]刘双喜,陆州,古小明,等.我国推行BOSH政策可行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48-2449.

[4]俞文兰,周安寿.改善职业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6):387-389.

[5]张玲.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新模式\[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7):570-572.

[6]李秋荣, 魏云芳,王彦宏.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社区防病模式设想\[J\].职业与健康,2008,24(10):991-992.

[7]伊万迪莫夫,姜凡晓.将职业卫生服务融入初级卫生保健\[J\].劳动保护,2010(6):20-21.

[8]沙焱,何家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08,35(2):179-180.

[9]唐铁汉.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9(2):8-12.

[1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财政责任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财政责任\[J\].财会研究,2008,28(6):5-12.

[11]刘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研究述评\[J\].长安大学学报,2009,11(1):69-73.

[12]李德鸿.为最广泛的劳动力人群提供基础职业卫生服务\[J\].中国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5):321-322.

作者:朱素蓉等

企业劳动者卫生知识论文 篇3:

浅议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国际借鉴

摘要: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群体,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权、健康权屡受忽视,他们在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卫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保障,尤其是当职业伤害发生以后,很难得到相应的赔偿,因而引起劳动者群体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出现,让整个社会开始重视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各方都纷纷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在国外,各国劳动安全卫生实践中有许多特色与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职业伤害;国际劳工组织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已经非常丰富,主要有《宪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刑法》、《工会法》、《资源法》、《企业法》的相关条款,及大量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等。我国在2011年发布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规划(2011—2020)》,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出台地方性文件,努力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但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如: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与培训不到位、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中政府监管缺位、工会维权乏力等。

本文力求从对各国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中,提取值得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借鉴的一些政策、制度,为改善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现状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简称ILO),是一个以国际劳工标准处理有关劳工问题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也是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中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涉及最低就业年龄、最低工资、工时与休息时间、海员劳动条件、男女同工同酬和残疾人就业等内容。

“体面劳动”(Decent Work)这个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在1999年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个共识,即劳动是获得个人尊严、实现家庭稳定、促进社区平安、向人民宣扬民主政治、推动经济增长从而提供更多富有成效的就业岗位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政府、雇主组织、工会和社会团体就在这一概念的引导之下达成了一个国际共识,即富有成效的就业和体面劳动是实现公平的全球化和减少贫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①

体面劳动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企业要从硬件上努力实现劳动保护,而且劳动者也要积极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素质。只有全社会一起监督、一起完善,体面劳动才会不断在细节中得到实现。

二、各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特色

(一)德国——职业保险协会

德国在西欧各国中,在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和保护中表现突出,为多国关注和效仿。德国的职业保险协会的主要职责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帮助受工伤或患职业病职工恢复劳动能力和康复,按规定对他们支付赔偿和补贴等”。

德国的职业保险协会,具有非常严格的强制性,这是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需要研究和学习的地方。强制性表现在:德国的所有企业都必须参加职业保险协会,无论是企业本行业内部的职业保险协会,还是企业所在地当地的职业保险协会。强制性地加入制度使得德国企业得到统一管理,井然有序。

我国的劳动保险主要体现在工伤保险上,并且,保险的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同提供。而德国的职业保险协会的资金来源完全由企业承担,劳动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这样完全免除了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的资金负担,给劳动者以安全感。并且,德国的企业各自缴纳的保险费的数额不是统一的,是由“国家劳动部门根据各企业生产过程的危险程度、企业劳动工资基金总额、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等指标予以确定”。这样的资金缴纳判定标准合情合理,能够督促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劳动保护设施和能力,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这是真正互利双赢的举措。

(二)日本——劳动安全卫生融资制度

日本在统一考虑所有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状况的同时,尤其关注了中小企业。日本发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企业规模小,在很多方面无法做到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所要求的各项硬件和软件保障。因此,日本专门设立了劳动安全卫生融资制度,针对因缺乏资金而无法保障安全生产的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这种利息极低并且可以长期贷款的融资制度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改善劳动安全方面得到帮助,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日本的劳动安全融资制度有着严密的融资程序。不是每个中小企业都可以申请,也不是很轻易的就可以拿到这笔资金挪作他用。日本相关法律的要求是,首先,中小企业必须确实存在因资金问题而无法改善劳动安全条件的客观事实,申请贷款的目的必须是为了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其次,中小企业必须先制订好劳动安全卫生改善计划;再次,中小企业负责人必须接受县级以上劳动行政管理机构的培训。这样的程序和要求可以保障中小企业贷款的专款占用,给中小企业减轻负担,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放心投入生产,保障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权益。

(三)美国——OSHA劳动安全规制体系

美国的劳动安全规制体系中最主要的机构是“职业安全和健康机构”,简称OSHA。在美国,关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发挥着最重要的劳动安全规制作用。在美国,在政府主管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也积极投入到劳动安全规制活动,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有利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全面推进。

美国OSHA为了使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处理问题时能够拥有充分的数据信息和解决方案,专门开发了一种数据中心,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能够保障问题及时、有效、正确的解决。这点我国可以借鉴一下,成立一个数据库和搜索方案,集合全国各方面关于处理解决劳动安全卫生问题的经验及方案,使得单独的企业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得到最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对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启发

(一)重视职工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尊严,实现体面劳动

心理健康与人格尊严是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重视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尊重劳动者人格尊严,我们才能不断推进体面劳动的进程。

社会学家玻肯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保持最佳状态。”[2]

由以上的理论支持得出,“员工的心理健康是指员工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因而员工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权利就是“员工在自身心理健康的事项上所享有获得帮助、支持和排除不利干扰的权利”[3]。

针对我国现在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状况,笔者认为必须将政府保护、企业保护和劳动者自身保护结合起来。首先,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关怀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对表现突出的企业加以表彰,让全国的企业一起学习;另外,政府可以将企业的心理健康保护设施和相关策划作为企业审批和年检的审查标准之一,这样的话,可以从强制性方面加强企业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保护,更加直接而有效。其次,企业应当从多角度关心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讲座、座谈会、联欢,要真正深入群众当中,了解劳动者的困难,及时疏导劳动者的心理问题,帮助劳动者解决一些困难。这不仅仅是在保障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也是在为企业减少安全生产隐患,使企业能够更加稳定团结,能够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最后,劳动者自身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好好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向工会等劳动者组织求助。

(二)完善我国劳动安全卫生“三方机制”

“西方国家比较健全的‘三方机制’对于缓解劳资矛盾,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起到协调劳资关系的作用;行业性、区域性集体谈判与集体协约,还谈不上有一个很好的起步;‘三方机制’虽具组织机构,但因缺乏运作规则而显得随意性过大,社会效果及被了解的程度远远不够”[5]。

我国的“三方机制”要有效运行,政府这一方是关键。政府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三方中努力协调各方关系,不能滥用行政权力。只有政府的态度明确,才能够引导“三方机制”健康运行。

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在“三方机制”中,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代表劳动者与企业沟通洽谈,监督企业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作为三方中的重要一方,是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的主体,也是劳动安全卫生责任的主体,因此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代表一定要及时向企业传达国家的相关政策,向企业告知三方协商的有关信息,让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工会组织,完善工会的监督、协调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在劳动安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是工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工会,工会必须在劳动者安全卫生保护中充分发挥其职能,才能真正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工会真正将自己的职责发挥到位,劳动者才能够真正安心投入生产,我们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才能逐步形成“用人单位负责,政府依法监管,行业依法自律,职工群众监督”的劳动安全综合管理体制[6]。

(四)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

劳动者是生产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由于劳动者的人为原因造成的工伤事故往往是占比重最大的事故发生原因。因此,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是迫在眉睫的。

国家要从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一方面,从对全民的教育角度进行大量的宣传教育。在学校中,我们要普及“安全生产”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在职业学校中,一定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掌握好操作技能及安全规范,不能只是一味学习书本知识。在社会中,我们要多作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社区宣传、引发安全手册等方式,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生产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国家要严格要求企业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前培训,对于危险系数较大的岗位,必须持证上岗,严格进行劳动监察,完善事故处理机制,保证劳动者都能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及岗位技能的培训。

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的教育与培训方面需要做到:第一,认真组织管理人员及劳动者学习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行业技术规范及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第二,企业应当“把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纳入企业培训计划,通过开展‘安全文明生产周(月)竞赛’和总结交流活动等类似活动,把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7]。企业要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能力,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五)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确保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中,劳动监察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监察是由国家授权,劳动监察机构执行,目的是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执法行为。劳动监察人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用人单位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劳动监察是保障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我国目前的劳动监察在实践中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监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监察力度不够强,滥用行政权力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劳动安全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

(六)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力量并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互利共赢。在劳动安全卫生领域中,更需要各国互相交流经验,积极推广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达到实现体面劳动的全球共同目标。我国也要在不断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体面劳动,不断推进和谐生产、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罗胜华.基层选调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叶培军.江苏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9.

[3]ZHAO LIN-FENG, GU QING-LIANG .Decent Work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 case of- China apparel industry[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11,(28):3.

[4]岳经纶,庄文嘉.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劳动监察体制:基于治理视角的一项整体性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09,(5).

[5]郭捷.建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

[6]王致兵.我国劳动安全问题及对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1).

[7]刘颖.我国劳动安全法律制度完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11,(5).

[8]马瑞克斯.要保证劳动者生存权[N].人民日报,2008-02-01.

[9]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在中国就业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EB/OL].http://www.laboumet.com.cn/jylt/0428-00.htm.

[2004-04-28].

[10]吴佩江.日本的劳动安全卫生融资制度[J].中国劳动科学,2005,(8).

[11]李烨华,冯晶晶.浅析我国劳动安全卫生三方机制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1,(1).

作者:李荣

上一篇:无菌技术的医学护理论文下一篇:机械设备与建筑机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