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2022-04-23

○胡中浙(浙江省丽水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积极的参与,在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过程中,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篇1:

浅谈构建企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各项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宏源公司推进上市的攻坚之年。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发展途径,使企业立足新的平台创造新的辉煌是摆在宏源人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面对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构建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加强民主管理 构建科学组织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公司始终围绕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营造“和谐”氛围,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有一项就是长期坚持“民主管理十项制度”,扎实推进厂务公开,企业民主制度建设规范有序。于是宏源组织工会、人资部等职能部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会工作、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地推进民主管理,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不动摇,做到企业重大事项由职代会讨论决定,保证了职工代表依法享有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为此,公司从完善体制机制上落实各项制度,专门成立了九个民主管理工作小组,即: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小组、集体合同民主协商小组、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小组、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小组、组织宣传工作小组、生产生活工作小组、提案审议小组、干部评议小组,各民主管理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开展民主管理,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促进了企业与职工良性互动,推进企业和谐发展。同时还坚持源头参与,推行“厂务公开”。公司工会主席参与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和公司董事会议,代表职工就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发表意见。公司重大经营决策,职工工资结构调整,大额物资采购,重大项目投资,以及人才招聘等都予以公开告示,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接受职工群众的的监督,“厂务公开”营造了企业公平、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完善法规制度 扎实职工维权保障机制

多年来,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各类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都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在利益诉求多元化、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必须加以重视。因此,宏源依据《劳动法合同》、《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一是建立劳动关系预警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由公司工会主席任组长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劳动关系预警工作,每季度对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形成书面报告;成立由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劳动人事部门和分厂管理人员参加的预警信息员队伍,要求信息员每月汇报职工思想动态,做好预测、预控、预报、预警工作;建立互动的交流平台,对宏源所有职工敞开,随时、直接地听到职工的需求,切实维护职工民主权益。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维权保障机制。公司完善以《集体合同》为主要内容的平等协商制度,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企业工资集体协议》以及职代会讨论通过的《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的规定》等,并由集体合同检查监督小组,不定期对相关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作出检查监督情况的报告。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利用建立的协商谈判制度,工会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维护和实现职工的利益需求,架起企业与职工之间互通的桥梁,及时化解矛盾,实现利益双赢,维护企业稳定。

完善激励机制 构建和谐宜人工作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切实解决职工的切身利益,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一是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要求,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企业内部分配改革,把提升工作业绩、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收入分配依据。出台《职工期权管理规定》,按岗位类别全员享受期权奖励,期权奖励作为薪酬制度的补充,实现了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效益状况相适应,职工收入每年稳步提高。二是全面实施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的人才强企战略,把公司各项人才政策落到实处。落实好宏源机电科技优秀人才奖励措施,技能人才的高薪聘用制度,在关键岗位重点推行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三是维护公司诚信企业荣誉,保障职工各项权益,使职工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四是创建职工帮扶服务中心,打造集救助、维权、服务于一身,融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学业资助、法律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健全关爱帮扶长效机制,以多种举措为困难职工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心系企业、劳资双方互惠的良好局面。

注重人才培养机制 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企业在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时,必须把科学规划职工职业生涯,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升职工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条件。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不断完善各类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着力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教育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外送培训、换岗交流等加强人才的培养,积极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复合型的领头人,推进职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提高。2013年,宏源共有63人获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公司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张洪琪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二是通过“师徒结对”,助推高技能人才成长,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既发挥了内部培训资源的潜力,又快速提高了青年职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为建立学习型班组增添了内容,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三是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强高技能拔尖人才建设。通过发挥工作室“教、带、培”的教育平台作用,切实增强职工的劳动本领和创新能力,引导职工不断追求一流技术水平、创造一流工作效率。四是通过职工操作运动会和科技大会等形式,嘉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技术能手,大大调动了职工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积极开展竞赛 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积极性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重点,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也是激发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的,推动企业各项任务完成的有效载体。因此宏源结合公司开展的“上市攻坚年”主题年活动,组织职工开展 “争当创新能手”、“立功项目竞赛”等活动,积极构建职工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一是着眼于服务大局,提高实效性。从企业大局出发,做到目标上同向,工会组织金工分工会针对高速弹力丝机新产品试制,开展各工段、班组专项劳动竞赛,在生产时间“紧”、生产品种“新”字上下功夫,及时抓住典型进行奖励,强化正向的激励因素。二是着眼于实际,提高针对性。三是着眼于职工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大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竞赛的效果,今年研制完成的新品,已批量进入用户。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公司被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评为全国假捻变形机(高速弹丝机)产品研发中心、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整个宏源从上到下都呈现在为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而全力冲刺的气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体现了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

因此,构建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企业创新构建方式、拓展创新理念起到了坚实基础和保障。

作者:方敏 王伟为

企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篇2:

建立新型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健

○胡中浙 (浙江省丽水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积极的参与,在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过程中,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的企业,创建和谐企业的关键是劳动双方建立稳定、协调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创建和谐企业的根本保证,也是经济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情况,而且关系着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关系着核心竞争力。当今,某些企业存在着分配不合理、劳动保护不到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率“双低”现象。据最近浙江省丽水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向本市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分发了70余份以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从反馈情况来看:一是国有企业、国有改制企业,及规模相对较大、内部管理比较完善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均在90%-100%,社保率也相对较高,这类企业生产稳定,员工队伍也较稳定;二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生产季节性较强、内部管理欠健全的企业,以及建筑业、餐饮业、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劳动合同签订普遍较低,最少的签订率仅有50%-60%,离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劳动合同签订率差距甚远,这些企业社保率也相对较低,而这类企业数量众多。由于上述原因,在这些企业中劳动关系不和谐、不协调,人才留不住,员工跳槽多,给企业发展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规范企业自身行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各个主体之间和谐氛围,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呢?笔着认为:

一、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要主动搭建和谐劳动关系平台

企业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在共谋发展方面达成共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开展,劳动者利益也能在企业发展中得到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努力创建和谐企业。企业应在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方面应首先承担责任,积极地投入到和谐理念实践中去,重要的是企业要主动搭建和谐劳动关系平台,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以及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等方面工作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完善机制,建立和健全公平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和保障体系,确保员工的各项权益得到落实,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建立和发挥三方面机制的作用,认真研究和处理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共同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即“三方协调机制”,丽水市也相续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三方协调机制构成了劳动双方关系的基本格局和主要运行机制,对促进企业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调和劳动关系的保障。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又将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冲突,也可能出现一些新的不和谐情况的发生,劳动关系协调任务越来越重。为此,要准确把握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和核心,认真研究和处理劳动关系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着力开展三方机制和劳动关系领域的调查研究,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进一步推动劳动关系法制建设,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保证

我国先后公布了《劳动法》、《工会法》以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职工保障条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当前应着力推行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同时要维护企业、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引导企业、企业经营者遵纪守法、规范自身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只有按照法律行事,劳动双方的利益才能明确,才能收到法律的保护,矛盾和冲突也会大量减少。

四、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双赢的观念

当前,在各种性质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的不同阶段,某些企业尚未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有的企业对员工仍采取看管式的原始管理,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不但不注意以文化凝聚人心,塑造形象,反而把员工置于企业的对立位置,把员工看成是“打工者”和管理对象,采取看、压、罚等手段,“以人为本”双赢观念不强,这样的企业有的表面上看似管理严格,实际正是这种没有文化力的、人性化的管理才造成了企业人心涣散,员工与企业离心离德,没有责任心,更没有事业心,或消极怠工、或偷工减料、或浪费资源成本,种种不良现象此起彼伏,防不胜防。在这种企业中,企业的价值观、理念、目标等,员工是不会认同的,即便在某一时期取得一定的成果,也经不起市场大潮的冲击。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立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是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和发展具有较强实力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内在要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关心爱护员工,努力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切实做到依靠员工办企业。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是: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以人为本、文化塑造人、改变人、感化人,用企业文化作纽带,把员工的物质、感情、思想统一到一起,达到上下同欲,使员工与企业目标、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达成高度的一致,形成牢固的心理默契和强大的凝聚力,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自觉地将自己融入企业之中,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一心一意工作,同心同德维护企业的信誉、形象和利益。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要真抓实干,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要切实增强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主导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善于抓重点、提品位、因企制宜、突出个性,整合资源构建载体,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胡中浙

企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论文 篇3: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摘要:任何企业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首先要以内部和谐为基础,如何构建和谐企业、确保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学者见解和理论成果,从构建和谐企业的意义、应注意处理好的主要关系、要把握好几大重点、与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相互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构建 和谐企业 建议

和谐是为了发展,发展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而发展的目标是要创建一个和谐社会。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任何企业都责任、有义务扎实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为促进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构建“和谐企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者,人人有饭吃,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人人能说话,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和谐是福,和谐是团结的力量源泉,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它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对任何企业来讲,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对其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构建这些“和谐细胞”入手。作为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国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二是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一些企业内曾经出现过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职工之间彼此猜忌,团队意识淡薄,等等“不和谐”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导致了企业的不和谐。因此,消除这些“不和谐”现象和问题、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企业职工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和谐企业”应注意处理好的主要关系

“和谐企业”中的“和谐”涉及到企业系统中的方方面面,它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企业内上下级单位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和谐;企业与职工的和谐,职工与职工的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有经营业务的企业与客户的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企业与企业和谐,企业与环境、社会的和谐,等等。因此,国有企业要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企业系统中各部分和要素的和谐发展。

一是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因此,企业在营造自身“小环境”的和谐氛围时,还应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大环境”相和谐。一个企业不能只看它赢利大小、利税多少这样的“经济表现”,更要看它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公益心这样的“社会表现”。只有“两个表现”都达标了,企业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对国有企业来讲,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通过积极的改革措施,激发企业的创造性活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以及《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把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争做优秀的“社会公民”,促进企业与社会相和谐。

二是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关系。“企”字无人则止。要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与职工和谐是根本。职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只有企业与职工和谐了,企业构建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了根基和依托。而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职工的心声,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其次是要关爱职工,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其三是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争做知识型员工等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营造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工作环境。同时,要积极为职工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处理好企业内上下级单位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系统中各部分与要素和谐,首先是要促进企业内上下级单位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和谐。近年来,许多企业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一些企业中仍然还存在着结构不完善、各利益主体责权利关系不明确等问题。由此,促进企业内上下级单位之间和谐,就是要提高认识,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企业内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其次是企业内各职能部门之间也要协调合作,和睦相处。不同部门之间只是职责分工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应积极促进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实现各职能部门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三、构建和谐企业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民主管理得不到保障,安全权益得不到维护,人才环境得不到改善,精神环境得不到充实,自然环境得不到关注,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心理、才智贡献,更会影响到安定团结、企业发展。

一是注重提高效益。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了根基。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作为根本目标,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始终着眼于“做实”和“效益”这个基点,坚持在工作思路上求实,在工作方法上要求新,在工作成果上求效,深入开展了“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专题活动,坚持对内抓安全、治设备、严管理,对外跑政策、求效益、促发展,不断强化管理,着力提高效益,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二是构建好和谐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企业,也就没有了和谐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矛盾的多发期、发展的突破期和稳定的重要期,劳动关系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呈现出日趋复杂多变的态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工会的职能,坚持把工作的重点定位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点上,既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让广大职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做到制度约束与荣誉激励的有机相结合。在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企业工会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立起顺畅高效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是深化改革。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去应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我们每个企业,一要抓好体制改革,要根据企业主业和辅业的发展状况,加大主业改革;要以产业归并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辅业发展为目标,实施辅业改制、主辅分离,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环节。二要抓好机制创新,要结合企业改革要求,对不适应企业发展形势、不符合流程管理思想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完善生产经营各环节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重点要通过流程整合和再造,消除管理中的无效环节,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三要抓好企业制度完善。要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要建立岗位价值为衡量依据的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四是确保员工队伍稳定。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就要始终把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企业稳定放在首位。要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关心职工生活,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以人为本抓稳定,以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不断谋求发展。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企业加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努力要做好以下工作: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不断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企业化、实体化运作步伐,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加大全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经营活动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促进就业,加强环境保护,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四、构建和谐企业应当与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相互结合

构建和谐企业应当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巩固和夯实企业物质基础的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统一的经营观念、规范的管理标准和平台,在整个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发展愿景,这些对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要达到以上目的,就要靠企业的上上下下长期去营造紧跟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优秀企业文化。

一是企业的经营者要把企业的员工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的人,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作为经营法规,支持国家为民造福的一切事业,坚持开拓进取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把搞好企业经济和造福社会结合起来。

二是应当积极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心态、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增强团队的合作和企业的向心力。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开展经常性的三德三观教育,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使企业内部员工形成一个融洽相处的氛围,进而将自身的理想奋斗目标与企业的宗旨、目标融为一体,把企业变成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三是企业同职工和谐相处,就要完善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心全意依靠员工,保障好员工在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让他们对企业管理各方面拥有知情权,听取他们对集体劳动合同的意见,健全和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相关制度,培育员工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企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企业”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必然能够达到。

四是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要结合生产经营特性逐步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确立团队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进而促进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效率的逐步提升、资源配置的优化、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高和企业管理的整体和谐。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要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为实现和谐共处、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天荣.对油田企业构建和谐的几点思考[J].实事求是.2008

[2]邓祖辉.构建和谐企业,理顺十大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2010

[3]宫恩东.对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

[4]宋爱丽.构建和谐企业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学理论.2009

作者:孙小方

上一篇: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基金管理公司财务监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