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教材的书籍设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依托威廉·赫德·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探究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以家具设计课程为例,围绕教学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出四个部分的课题单元,每部分内容包括单元题目、目的、要求、实施细则、步骤以及评定方式等。教学方法在保持各个课题单元的知识衔接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艺术类教材的书籍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艺术类教材的书籍设计论文 篇1:

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出版新思路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文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列入新增的艺术学科,成为二级学科——设计学,这一变化必将带来相关专业教学图书出版的调整。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艺术设计专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观的设计专业教学图书市场,在100多家出版社角逐、并不断有竞争者进入的状况下,竞争愈演愈烈,教材质量则参差不齐。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已发生变化,同时数字出版的兴起则可能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态势下,想要在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市场占据优势,出版社要做多方面的建设与开发。

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出版现状

已有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主要是原艺术设计专业体系下的专业课程教材和教辅、教参,这两类图书的出版建设呈两极化。一端是专业教材“高热”发展,品种与数量激增,出版社纷纷涉足,竞争激烈;另一端是教辅、教参缺乏,增长迟缓。总的来看,现有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教材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国家图书馆书目检索显示,2012年出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新品种有560多种,2011年新品种接近650种,2010年和2009年的新品种均在420种以上。虽然品种数量激增,但良莠并存,内容新颖、富有独创性的教材不多,并且专业基础平台课教材和理论性强的专业核心课教材同质化现象突出。

教材品类全,但结构不均衡。原艺术设计专业体系庞杂,专业方向有十多个,各专业方向的教材琳琅满目,但结构并不均衡。其中,专业基础课和热门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教材品种最齐全,同类教材品种数量多;其次是热门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招生量小、开设院校少的专业课程教材品种则屈指可数。

教辅、教参品种较单一,不成体系,建设力度小。设计类专业的教辅图书罕见,虽然教参品种多,但多集中于学生作品集、学生竞赛作品集、设计手绘和设计软件使用教程。目前也出现了教学改革实践成果总结类教参和从国外引进的艺术与设计课程教材,但总体上看,品种不够丰富,单本多,套系少,体系性差,教辅教参有待开发。

专业教育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自1998年设立艺术设计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设计专业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进程中,艺术设计专业派生出众多专业方向,各高校课程体系在持续的探索和教学改革中不断调整、完善,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给教材出版提供了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促使专业教材大量出版。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对设计类专业进行了规范和整合,这预示着该专业类的教学体系将朝着规范、理性的方向发展。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建设发展,设计学科高等教育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招生规模逐渐趋向理性化发展。近年来,艺术类高考考生人数呈下降趋势,虽然全国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招生规模仍持续增长,但本科扩招趋缓,设立艺术设计专业较早的一些院校,招生人数稳定。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呈现地域性特征。1997年高校扩招后,文科院校、工科院校以及综合大学纷纷设立设计类专业、系,甚至学院。在发展进程中,后起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借鉴和引进先行、先进院校的办学经验,这种借鉴办学模式在同一区域(省、市或自治区)尤为显著,形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区域性共通、“共同语言”更多的现象。

专业办学的多元化和特色化日益显现。随着国内高考考生人数持续减少,一些院校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力图突破急速建设和发展阶段形成的与其他院校近乎同一标准、教学体系相似的局面,在办学理念、课程内容乃至课程体系方面都尝试着向特色化、个性化的方向探索和改革。最早在美术院校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已波及全国,有的院校创建了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有的开设实验课程,还有一些院校则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特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多元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与设计教育所倡导的创新、多元、特色的核心精神一致,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为显著。

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的出版对策

基于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现状与该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以下出版思路。

1. 优化纸质教材

纸质教材在一定时期仍将是教材出版的主要形式。从设计类专业教学特点及其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纸质教材建设应特别注意在以下方面强化和提升。

(1)内容以就业和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就业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但却是教育成效的“试金石”。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目标是就业,实现就业才能谈发展。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在专业求学阶段储备,作为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教材应当与就业接轨,教材内容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

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手脑一体”,既要有创意,还要能表达和实现,这也是设计公司要求专业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因此,创新、应用与实践要体现和落实在教材内容中:一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应与时俱进,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让学生的专业储备与当今设计行业对接;另一方面,应当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设计实践讲解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养成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应多角度地体现设计创意与实践活动内容,例如实际设计项目案例分析、设计思考及可操作的设计课题练习等。

(2)以教学适用为本,组织编写方式多样化。多校合编是专业教材通常采用的编写模式。尽管这种模式能博采众长,体现不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上的优势,同时也为出版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设计类专业教学趋向多元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多校合编显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独特性强的教材,多校合编缺乏可行性;在教学地域性明显、教学体系与内容共性大的地区,组织同类院校共同编写,则可取长补短,优化教材内容;高院与设计公司合作著书,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值得提倡的教材编写模式。

另外,设计类专业教材的主要读者是高校专业教师和学生,他们对美的事物更敏感,对美观、设计感的要求也更高,教材的整体设计是否美而恰当,对营销与推广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装帧设计既要“面孔”美观、醒目、独特,还要注意内文版式插图设计的美观、清晰和装订的规整、精细,用纸恰当、经济、环保,考虑学生群体的购买力,以能表现内容适用为宜。教材推广要考虑院校教学差异性和教学地域性特征,注意适用性问题,推广人员首先要了解教材产品的内容、编写特点,否则内容特质不能准确、到位地传递给高校教师和相关人员,推广效果将大打折扣。

2. 建设教辅、教参等衍生品种

设计类专业教材竞争激烈,但教辅和教参图书却有很大空缺。艺术设计是思潮活跃,理念、风尚多样且不断推陈出新的领域,教材和课堂学习提供的知识有限,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视野势必要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和开阔。好的专业学习参考书籍不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将给出版社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引进专业图书和国外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是建设教参的一种方式。此外,可以针对国内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出版与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内容适当拓展的辅导用书。比如旨在提高专业能力水平、为未来从事专业工作打基础的参考用书,以及与就业接轨、需要在专业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充电的实用类图书,这些都是学生欢迎、乐意购买的书籍,出版社可在这些方面着力建设。

3. 建设数字化教材与立体化教材

数字出版有传统纸质出版难以实现的诸多优势,如图文声一体、动态性、互动性以及环保性等,它可以让阅读变得立体、生动,更有趣或更便捷,这些特点正被应用于教材的出版。数字化教材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具规模,成为教材出版的趋势,在国内它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出现的设计专业数字化教材还只是PDF格式的纸质教材翻版,价格通常与纸质教材相同,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但随着技术进步,经过资源整合,能“动”起来、立体甚至动态地展现设计案例、对内容可加选择的数字教材无疑非常适合设计专业的教学。

立体化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并提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实质上是运用现代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与数字化教材相比,立体化教材更具现实可行性。设计类专业领域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目前比较零散,缺乏系列性的产品,出版社可做的工作还很多。

随着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跃进式发展阶段形成的同质化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设计类专业教材也将由“量大面广”转向适用面小、用量减少,而学生和教师对专业图书的多元化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把握专业发展趋势和数字出版契机,重视教材教参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发数字化教材和立体化教材,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生动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出版社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设计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杨薇

艺术类教材的书籍设计论文 篇2:

以设计教学法探究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摘 要 依托威廉·赫德·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探究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以家具设计课程为例,围绕教学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出四个部分的课题单元,每部分内容包括单元题目、目的、要求、实施细则、步骤以及评定方式等。教学方法在保持各个课题单元的知识衔接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设计教学法;家具设计;课题单元;创新能力

1 教学方法改革

伴随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呈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高校教学方法在教学互动性、学生能动性、知识建构性等教学理念上实现更多创新的改变: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1]。传统的“填鸭式”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爆棚的今天,特别是当灌输知识的进程远远落后于现代信息更新的脚步时,“授人以鱼”的方式成为阻碍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根源,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此,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让学生根据个人所需,能动、自主地获取最新知识和资讯,发展应变能力,增强适应性和创新性的“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才能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时俱进。

2 设计教学法

相对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解决教师“如何教”的教学方法,威廉·赫德·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自始至终贯彻的精神内涵为“自由教育”,主张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校内部环境生活化、社会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单元活动,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传统教学法是一个本质上的突破和反动”[3]。

作为一个发展了近百年的教学方法,克伯屈设计教学法被现代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学普遍应用,但在高等教育上的实施与探究较少,主要是因为“自由教育”精神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却会无形中破坏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知识支离破碎[3]。对于具有高度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学、工学学科,设计教学法存在引发学生放任自流的消极因素。但对于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设计表现技能为主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领域,设计教学法却值得借鉴。如:设计教学法的实质是以自发活动即自愿活动为中心;设计教学法的问题就是为了设计一种尽可能像生活的教育;设计教学法的特性是必须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做”,学生对于具有问题性质的活动必须自己负责计划与实行。

3 设计课题单元

正如上述所说,设计教学法的实质是以自发活动即自愿活动为中心,也就是说,学生必须依据教学课题自行组织调研、筹集资料、分析信息、提出设计方案、整理陈述材料、组织讨论、完成实践操作和设计课题。此时,教师不再充当“课堂的中心”,其主要职责改变为设计课题单元,引导课题实施进程,评定学生设计方案、组织陈述、实践培训和教学展评活动。此外,会在课题单元衔接期间穿插少量的理论授课,以避免“自由”的设计教学过程破坏学科知识体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系中,课题单元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课题单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兼顾一定的创新性、可实现性和一点儿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另一方面,课题单元的设计必须涵盖课程教学的所有基础理论知识点,尽可能将“陈述性”的理论知识融入每个课题单元活动中,同时要保证每个课题单元之间的关联性。教师需要在开课的两个星期前将设计好的课题单元以任务书的方式发放给授课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第一个课题单元的设计活动。值得说明的是,课题单元任务书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避免解读的偏差,其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单元题目、目的、要求、所需工具、实施细则与步骤、参考案例与图例、评定方式。

接下来,在正式课堂教学时,学生将通过各种形式,包括草图、书籍资料、照片、视频媒体、演示PPT、录音访谈甚至是表演的方式,展示各自参与课题单元的过程和设计方案。教师可以针对设计方案提出一些问题并做一定引导性的讨论,也可以针对学生完成课题单元的进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将每个学生涉及的分散知识点进行合理有序的串联。

4 家具设计教学设计与实施

依据家具设计课程大纲与教学进度要求,将48学时的课程分解为四个课题单元:向大师致敬;像“她”;叠落与折叠;“数”椅。其分别对应的理论知识点为家具设计历史、家具造型元素与语义、家具结构与功能、家具材料工艺与人机尺寸。可以看出,四个课题单元的题目都比较特别,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区分教学理论知识点的情形下,带给学生一定趣味和“改变”,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从单元的题目中体会到“自由学”的轻松和快乐。

课题单元一:向大师致敬 可以说家具设计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造“物”的历程;学习家具的历史则是在学习不同人类阶段“杰出人”的设计活动[4]。于是,认知大师的生平、设计风格、设计作品、设计理念以及服务的设计公司,就成为家具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授课内容。所以,在家具历史的课题单元设计上选择“向大师致敬”的题目。其概括性的要求有:1)选择一件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品,分析其造型、色彩、材料、结构尺寸和风格,做到作品最真实的还原;2)以作品解析“大师”的设计和人生;

3)分析作品的创意“源”,追溯作品背后的故事;4)在随后的设计历史中,查找更多与此作品的“形”有联系的新设计,在分析不同作品各要素关系的同时,比较几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风格;5)依据此经典作品做产品造型演绎或迭代设计。至于“量”和“形式”的要求,可以结合班级学生数量以及专业基础技能掌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调配。如要求1中“作品最真实的还原”,对于专业基础技能强的学生,就可以要求在坐标纸完成产品六视图和尺寸的绘制。

课题单元二:像“她” 对于以艺术特长进入高校学习的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形体与产品造型的设计表达在整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占重要比例。所以在“家具设计”课程中以造型表达为主的设计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像“她”为主题的课题训练主要基于产品造型语义中的艺术修辞法进行家具形体的图形表达训练。课题延续了单元一内容中的历史探究,要求以暗喻、借喻和换喻三种艺术修辞法归纳设计历史中的经典设计作品,并做关联组合与分析;然后以桌椅凳为对象进行修辞文字的描述和造句,如“这是一把优雅的椅子,像少女一样恬静地靠在窗边思考”;最后,展开想象力,将文字的描述转换为视觉图形,并尽可能地将同组修辞表达构建成一组系列设计。

课题单元三:叠落与折叠 承启课题单元二的家具造型训练,课题单元三是在视觉艺术形态和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引入“功能”要素,探究功能与形式的转化关系的设计训练,让学生逐步建立起从视觉艺术形态向现代设计制造转变的理性思考。其中“叠落”训练是将形体契合的趣味和巧思转化为产品放置与收纳的功能拓展,是形式体现(或表达)功能的最直接方式。在此练习中,关键在于“叠落”的方式,充分考虑不同方向(X、Y、Z、XY、YZ、ZX)的单体契合,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同时训练产生的大量方案所构成的“系列”作品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和视觉效果。至于“折叠”,则是从“叠落”的多个单体组合的思考回到单体的部件结构关系的认知。学生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建立家具结构的类型和特征,了解家具材料与家具结构的关系。将“折、转、并、合、叠、伸、展”等基本运动方式作用到线性单体中,进行简单连接和组合,进而产生出独特的结构形体。至于形体是否产生新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不重要,也许只是一把会夹屁股的凳子,依然能让学生在结构表达形体的过程中感受到“玩”的乐趣。

课题单元四:“数”椅 此单元课题主要为技能操作训练,目的是通过制作简单的实木凳,让学生清楚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关系。“数”代表的是产品形体的实际比例关系,代表一种控制误差基础所产生的精确,代表的是可以快速纠错带来的效率。在家具设计中,即使是最简单的配合,没有“数”的控制,都可能产生出让人意想不到的错误。所以,绘制出细致、精确的零部件尺寸图和装配的尺寸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必须结合过去所学的制图知识,在课外完成家具图纸的绘制。课堂中,教师主要负责机械工具的技能培训,包括台锯、带锯、平刨、开榫机等的操作使用[5],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将设计图纸依据生产要求制作成产品的全过程。进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个简单的方木要按图纸的尺寸完整地制作出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既要考虑锯片的厚度、送料的角度,还要确保木料基准面的平整度。只有亲身体验一次实际的生产制造,才能正真领悟到“数”对设计的意义。

5 教学评价

家具设计课程的评价以设计作品展示的方式完成,学生要根据个人的作品内容和主题来设计展示的方式和视觉效果。展览将持续一个星期,期间要求学生对部分参观者进行访谈,了解普通观众对设计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此外,会有2~3名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实际上,作品展示不仅是一种设计的互动交流,更是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从学生完成课题作业的效率、数量和质量三方面来看,较过去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一部分曾经的“差生”在最终的作业展示中让人眼前一亮,确有令人惊喜的想法和创意。

参考文献

[1]王澍,胡欣.授人以渔和授人以“欲”:关于有效学习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75.

[2]谢麒.设计教学法探究:刍议后教育时代的广义设计教学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6):80.

[3]易红郡.“设计教学法”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08.

[4]胡景初,方海,彭亮.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木工全书[M].张亦斌,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作者:赵立杉 池宁骏

艺术类教材的书籍设计论文 篇3:

论构成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三大构成”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单一的形式和长期不变的内容桎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进程。文章通过阐述构成设计的由来和发展,思考构成设计的创造性原则,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创新的内容形式,以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构成设计 发展 创新

[作者简介]陈岩(1982- ),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与理论。(河南 郑州 45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课题“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7)

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和我国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众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提出要大力改革,创新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构成设计课程也随之要进行调整变化,打破原有的长期不变的教学内容,融入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依据现阶段国家调整的设计学科内容,在整个设计教育课程当中,构成设计课程关系到学生对设计专业的初步认识和了解。作为各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核心内容,构成设计应不断创新。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设计基础教育的历史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握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用新的艺术内容形式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构成设计的由来及发展

从现代设计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以工业革命为重要的转折点,而现代设计教育的里程碑则是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学校成立之初就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口号,并建立了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改革将基础教学和理论体系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的视觉艺术表现力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分析。在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包括透视法、物体的结构、空间位置关系、色彩的表现、材料的认知、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主张从平面和立体两个方面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从而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教学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学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第一次理性的、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研究,通过对自然的认知、发现、掌握、运用,将其抽象化、概括化,形成了以点、线、面为对象的内容分解,即从物象形态的客观限制中独立出来理解艺术,从绘画的最基础元素着手,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一个过程。基础课程还对材料肌理进行分析和探索,了解物体存在的本质和规律,寻找平面与立体空间的表现与内在变化,发现视觉的成因,使学生充分认识自然,对事物产生敏感度并形成独特的观察能力,对不同的材质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包豪斯学校的设计基础课程以多样化的内容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以及理性的表达方式,奠定了众多国家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我们目前的“三大构成”设计也源自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表象到实质都借鉴于当时的部分教学体系。

20世纪中期,日本引进了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并形成了构成设计教育体系。日本的艺术类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把它变成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充实整理,并对它进行体系化、程序化、精细化和类型化的分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三大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教学课程,从而逐渐替代了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和图案设计内容。

由于我们一步跨入了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设计课程基本上是在照搬或模仿国外教学体系,构成设计也不例外。国内开办较早的设计学院先后将构成设计规划到基础教学的课程当中,并付诸于设计实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三大构成”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更新,把“三大构成”与设计实践混同的误区也有待澄清,但它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初级阶段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三大构成”开始,中国现代设计教育逐渐摆脱了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产生了一套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但如今这些课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否适宜长期不变的内容和形式,是否在同一模式、同一方法、同样的作业形式中开展,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全国大面积出版构成设计的教材,如出一辙,导致每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几乎一致,高质量的研究性书籍则少之又少,而“三大构成”带来的设计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

二、当前构成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兴形态,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大多以“三大构成”开展教学。学习构成设计的意义何在,对构成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性研究何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推陈出新。以往大多数以构成设计为内容的基础课程仅仅停留在为“构成而构成”“为课程而讲授”,对事物较少地去发现、了解、分析和创造,更少地去深入研究构成的本质内容。如何解决这些难点,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材单一化。“三大构成”可以说是各艺术设计专业开办的必修课程,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部的基础课程都会开设此课程,但几乎很少有人提出要对内容进行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依然沿用着外来构成体系的内容,构成课程在设计教学领域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数教师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授,缺乏基础设计的分析与思考环节,过分注重形式化,忽视教学过程当中的探索性。部分学生也只是机械模仿书本上的现有内容,毫无创新意识,完成的作业多以工整细致为目标,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视触觉等方面的研究。教师为了适应教学计划的安排,也会购买不同种类的构成设计教材,但纵观市场,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有关构成设计的书籍都是千篇一律,互相翻版,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脱离不了固定的模式。如今我们提出创新的要求,就需要对现有的设计教育进行改变,去大胆地尝试并且进行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教师体系构成不合理。艺术类院校的设计基础课教学工作,许多系科还是由绘画教师担任。然而学科的不同造成了思维模式的不同,绘画类教师总习惯于按照个人的思维模式安排课程,缺乏对设计专业的理性分析、总结,在指导学习伊始就将学生引向模仿的误区,同时又无法将基础设计外延到其他方面,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分化与隔阂的僵局,使得学生虽然了解了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了一定的设计方法,但无法将理论运用于设计实践当中,处于茫然的学习环境当中,学习积极性不高。

3.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作为基础课程的构成设计要与专业课紧密结合,从基础课到专业课要形成平稳的过渡,使得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完成构成而去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构成设计的概念模糊不清,内容理解不深入,不能将构成设计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设计专业课程中来,而是一味简单地去完成构成作业。在单元制的教学方式当中课程时间安排较少,“三大构成”之间没有相互联系的内容和过渡衔接的部分,不同教师担任不同部分教学,造成分段式的过程,使得本来相对完整合理的构成设计被拆分成不同模块,学生每次进入课程体系都要重新面对所学内容知识。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被动的姿态,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成果较差,不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和设计,多数是以模仿为主,作业常常是千篇一律,这也从根本上失去了对构成设计的正确认识,更难以提出创新的内容。

三、构成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1.明确改革目标,建立课程架构。构成设计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和运用平面、立体造型的元素,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去探索并创造出不同的组合形式,另外把握材质、色彩以及肌理在构成内容上的表现,形成一种探讨和研究。通过课程使学生以不同的媒介形式为表现手段,进行平面、立体、色彩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力、形与色的调和力、空间与平面的发散思维以及对色彩的理性分析,扩大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探讨构成设计中具有规律性的变化,使学生借助各种技术条件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2.整合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从艺术感性角度走向分析理性的过渡,通过不同技法练习去培养处理平面与平面、空间与空间之间协调或对比关系的能力,并提高视觉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去正确地引导,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去教授构成设计内容,并提出基本的创新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大胆地尝试。通过构成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平面、立体和色彩构成之间的关系,了解构成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构成作业与设计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自己分析,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创新力。另外在课堂中要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展示大量图片,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后安排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具有独特性质的物体,并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课程补充内容。

3.针对专业方向,扩展多种范畴。构成设计的教学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包含有平面、立体、色彩三个部分,相关的空间、造型、色彩、肌理需要教师根据经验适当取舍,并结合当前设计发展的趋势进行讲解。由于不同的设计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授过程中也应当侧重专业知识的引入,增强教学的侧重点,如产品设计应以造型研究为主,服装设计应以色彩与立体研究为主。此外,现代设计提出的以交叉性学科为先导的教学形式是我们未来设计范围的目标。以计算机为工具,不同学科交叉可以更好地拓展设计的内容。传统教学中,在做构成设计作业时,都是以手绘或立体实物为基础,通过对图形的描绘和动手制作来体会构成的基本原理,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一方面它能直观地展现构成的塑造形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将计算机构成方法运用进来,在二维和三维的虚拟世界中去完成构成表达。这样的制作方式不但可以提高效率,同时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产生多种形式。但需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哪种训练方法,其目的都是如何去创造构成元素,而不能把训练的过程和计算机的运用当作学习的目标。

四、小结

构成设计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察力、分析力,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基础课,是为今后设计专业课程进行铺垫。我们要不断开拓创新,勤于动手,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将构成艺术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真正达到设计基础教学的目标,架起基础与设计课程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德)保罗·克利.克利与他的教学笔记[M].周丹鲤,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岩.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J].艺术与设计,2010(9).

[3]杭间,靳埭强.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4]郝亦超.高职立体构成课程改革初探[J].美与时代,2010(1).

[5]吴林桦.重新认识构成课在基础教学中的定位[J].艺术与设计,2010(9).

[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作者:陈岩

上一篇: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论文下一篇:金矿矿山采矿安全管理论文